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洲高校人文社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岚 陈恩西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2,共11页
人文社科类拔尖创新人才既是创新的推动者也是引领者,其培养与选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欧洲高校在培养人文社科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探究-创新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双元培养机制和协... 人文社科类拔尖创新人才既是创新的推动者也是引领者,其培养与选拔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欧洲高校在培养人文社科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探究-创新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双元培养机制和协同实践平台等做法,成功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其培养模式呈现出未来导向、学研融合、校内外协同和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纵横贯通等特点。借鉴欧洲高校的经验,我国应从制定人才选拔标准、构建人才培养生态、创设多学科学习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设评估体系五方面着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人文社科类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欧洲高校 人文社科类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高管文理科教育背景与企业创新
2
作者 彭方平 何锦安 廖敬贤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39,共7页
本文旨在从CEO文理科教育背景差异对企业创新影响的角度提供一些经验证据。基于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方法,本文研究发现: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效应,即相对于人文社科教育背景的CEO,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能显著提高... 本文旨在从CEO文理科教育背景差异对企业创新影响的角度提供一些经验证据。基于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方法,本文研究发现: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效应,即相对于人文社科教育背景的CEO,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同时,高学历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相对于高新企业而言,在一般企业中上述差异反而更显著。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相对于人文社科背景的CEO,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倾向于通过加强企业创新团队建设、提高创新投入强度等途径促进企业创新。本文首次为企业高管的文理科教育背景差异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理科教育背景 企业创新 双重/无偏机器学习
下载PDF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3
作者 宁继鸣 冯迎霜 周汶霏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94-123,128,共31页
新文科建设恰逢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肩负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重大使命,迄今已经走过五年历程。五年来,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正在经历一个从概念理念的厘清建构到实践落地、经验凝练、模式形成的发展过... 新文科建设恰逢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肩负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重大使命,迄今已经走过五年历程。五年来,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正在经历一个从概念理念的厘清建构到实践落地、经验凝练、模式形成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2018—2023)和文科创新发展海外研究动态(1980—2023)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历时分析与重点解读。展望未来,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应融入时代,发出新文科建设的中国之声;以世界为参照,建构文科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学派;以强国建设为目标,加快文科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文科创新发展 理论研究 海外动态
下载PDF
数字人文研究现状、热点、发展趋势——基于CSSCI论文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李丹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数字人文是近年来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方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数字人文研究论文和基金项目的分析有助于掌握近年来该领域的发展状况。以中国知网收录的CSSCI期刊论文为文献来源,从数字人文主题论文的研究主题与热点、作者情况... 数字人文是近年来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方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数字人文研究论文和基金项目的分析有助于掌握近年来该领域的发展状况。以中国知网收录的CSSCI期刊论文为文献来源,从数字人文主题论文的研究主题与热点、作者情况、单位分布、合作规模、期刊分布、高被引论文等方面展开可视化分析,考察数字人文研究现状与热点。研究表明,近年来数字人文研究主题与热点不断演变,形成一批优秀的研究学者队伍,CSSCI论文数量逐年递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无到有,主题更加丰富。目前数字人文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图情领域,传统人文学科对数字人文的研究仍显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CSSCI论文 社科基金 研究现状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自主与协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跨学科建构
5
作者 柯坚 李章鸿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5-15,141,共12页
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必须予以回答、予以回应的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的话语生成和社会建构,既来源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所遭受的来自自然环境的现实困扰和感性认知,更是通过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 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系统必须予以回答、予以回应的重大问题、前沿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的话语生成和社会建构,既来源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所遭受的来自自然环境的现实困扰和感性认知,更是通过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化及跨学科交叉的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得以建构。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实践的主体性,决定了基于国家和民族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主性之必然。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在初始发展阶段,并未能够真正地深植到中国的实践土壤。建构中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需要立足中国场域、面向中国实践,推进自主理论建构和知识创新。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学科之间存在着学科知识封闭、学科交叉不足的问题,学科之间尚未真正形成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和学科交叉的有效机制。推动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自主协同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我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化发展及其跨学科知识生产机制创新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体系 知识自主性 知识协同性 跨学科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复旦大学为例
6
作者 田素华 张毅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26-34,124,共10页
响应党和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号召,根据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部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围绕“问题导向、知行合一、经世济民、追求卓越”的行动指南,坚持“强化价值引领、夯实经济理论、加强方法训练、扎根中国实践、紧盯学科前沿”... 响应党和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号召,根据教育部新文科建设部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围绕“问题导向、知行合一、经世济民、追求卓越”的行动指南,坚持“强化价值引领、夯实经济理论、加强方法训练、扎根中国实践、紧盯学科前沿”的教育内涵,立足复旦大学坚实的经济学学科基础,重塑课程内涵,调整课程设置,打造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深化落实“2+X”培养体系,以课程教学改革和荣誉项目为着力点,全面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和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从教学团队建设入手,通过完善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等手段提高教师参与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性,以及从评优和升学等角度完善本科生参与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积极性,全面型塑经济学拔尖创新学生成长空间,实现了经济学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 复旦大学 教学组织 激励机制
下载PDF
创造性与“新文科”的现代取向——以“第一轴心期”转向“第二轴心期”为背景
7
作者 任剑涛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7-18,124,共13页
一般认为,大理科是以创造性为基本取向的学科,大文科则以秩序的供给呈现出保守的一面。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创造性是现代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社会科学文化的共同特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刷新,也就是它的创造性,丝毫也不弱于大理科。从... 一般认为,大理科是以创造性为基本取向的学科,大文科则以秩序的供给呈现出保守的一面。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创造性是现代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社会科学文化的共同特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刷新,也就是它的创造性,丝毫也不弱于大理科。从传统文化的“两创”扩展出来的新文科“两创”命题,促使人们意识到大文科在维护人文价值与创新知识体系上的双重责任。文科在目前大学体制中的被动处境,是文科新旧更替的现实动力。新文科需要以当下的“现代”品格确立其学科特性,以求新文科能够成功顺应科技革命掀起的知识变革大潮,让新文科能够重现“第一轴心期”的人文学辉煌,一改文科尾随理工科的颓势。为此,文科需要祛除“无用即大用”的自辩自限,以学科的跨越、知识的综合、当下“现代”呈现的“第二轴心期”的全新解释为取径,确立自己的宏大使命。新文科之“新”的根本含义即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两创 现代取向 第一轴心期 第二轴心期 人机关系
下载PDF
Knowledge Community,Value Base and System Consciousness:A Reflection on Innovation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卓君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2年第3期157-170,共14页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period of 12th Five-year Plan is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order to fulfill this task, we need to grasp the logic of the knowledge community, clea...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period of 12th Five-year Plan is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 order to fulfill this task, we need to grasp the logic of the knowledge community, clear up value conflicts that hinder our progress, and map the route of system change in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knowledge community value base system consciousness
原文传递
创新与就业:知识助力数字人才科创事业发展策略研究
9
作者 程煜 孙红军 姚国章 《图书馆》 CSSCI 2024年第9期102-110,共9页
数字人才是集成技术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协助数字人才掌握更多科学技术知识,推动其就业与创新能力提升,助其找准职业路径,是破解当前产业结构失衡的关键。图书馆作为开放知识资源与信息服务的机构,应当为数字人才提供技术知识... 数字人才是集成技术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协助数字人才掌握更多科学技术知识,推动其就业与创新能力提升,助其找准职业路径,是破解当前产业结构失衡的关键。图书馆作为开放知识资源与信息服务的机构,应当为数字人才提供技术知识和创新支持。为此,文章以助力科创载体、企业、院所相关数字人才创业就业以及开拓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为切入点,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业态培育方略,以期为图书馆助力科创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才 图书馆 创业就业 知识业态 科创事业 数字人
下载PDF
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发展溯源
10
作者 陈崇贤 刘康 刘京一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5,共9页
【目的】探究风景园林理论知识形成的复杂脉络,能够为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视野。【方法】借鉴知识考古学方法,从人文与艺术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梳理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归纳演变特点及驱动因... 【目的】探究风景园林理论知识形成的复杂脉络,能够为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视野。【方法】借鉴知识考古学方法,从人文与艺术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梳理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归纳演变特点及驱动因素。【结果】1)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发展经历了从早期以人文与艺术学科知识驱动为主,逐渐走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多元交叉过程。2)不同学科视野下的风景园林理论知识发展各有特点,本质上是美学观、自然观、公平观发生了改变:人文与艺术学科视野下的学科理论知识生产由地域性审美观走向批判地域性审美观;自然科学视野下的学科理论知识生产由朴素自然观走向多元生态观;社会科学视野下的学科理论知识生产由精英式公平观走向公众公平观。3)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发展的驱动因素是由满足使用者的审美需求转向满足人在空间中生理、心理及社会全方位的功能需求。【结论】风景园林理论知识体系未来发展还需要树立自主理论知识体系的意识、梳理其逻辑基点并建立弹性和动态调整的更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理论 知识考古学 理论知识体系 学科交叉 人文与艺术学科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下载PDF
人文社科视角下杉木研究回顾与思考——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张鸿 李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从人文社科视角出发,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1949年以来中国知网中杉木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思考。结果表明:杉木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研究机构涉及农林类、综合类、师范类、民族类高等院校;... 从人文社科视角出发,借助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1949年以来中国知网中杉木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思考。结果表明:杉木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研究机构涉及农林类、综合类、师范类、民族类高等院校;研究涉及的历史时期包括明代至当代,主要集中于清代;研究区域主要聚焦我国出产杉木的南方省份;研究经历了1992年以前的发端阶段、1992—2007年的兴起阶段以及2008年至今的拓展阶段,并且呈现紧跟国家政策和服务地方发展的阶段特性;杉木研究热点内容集中于杉木经营、林业契约、木材贸易、森林碳汇四个主题。进一步提出人文社科视角下杉木研究可以结合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不同层面继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文社科视角 CITESPACE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12
作者 尤春艳 张丽 杨红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41,共14页
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展基础扎实,学术成果丰硕,发展前景大有可为。新的历史起点上,面... 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展基础扎实,学术成果丰硕,发展前景大有可为。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学科体系设置匹配、布局平衡待优化,学术体系原创水平、支撑发展力度待提升,话语体系“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境地未扭转,科研组织管理平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需完善等问题,亟须研究解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导向、以强化有组织科研为抓手、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重要职能,为民族复兴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自主知识体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创新发展
下载PDF
科技智库知识创新人才网络研究——以日本未来工学研究所为例
13
作者 饶远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8期42-48,共7页
科技智库是服务于科技领域决策的专业机构,对于科学决策有重要作用。通过拓展科技智库知识研究的理论维度,并结合人才网络分析完善理论实践,以丰富科技智库建设的知识理论探索。从知识研究视角出发,在讨论科技智库知识创新与人才网络构... 科技智库是服务于科技领域决策的专业机构,对于科学决策有重要作用。通过拓展科技智库知识研究的理论维度,并结合人才网络分析完善理论实践,以丰富科技智库建设的知识理论探索。从知识研究视角出发,在讨论科技智库知识创新与人才网络构建关系的基础上,以日本未来工学研究所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人才网络对科技智库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日本科技智库人才网络具有核心性、多元性与交互性的特点,由此得到进一步完善科技智库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智库 人才网络 知识创新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中国当代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立场、目标与方法
14
作者 王小凡 尹博文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4年第3期71-76,共6页
构建中国当代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推动实现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背景下,构建中国当代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立场、目标与方法。研究认为:中国当代体育学自主知识... 构建中国当代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推动实现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背景下,构建中国当代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立场、目标与方法。研究认为:中国当代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立场,(1)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重要论述的理论立场;(2)坚定自主创新发展的文化立场;(3)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构建目标:(1)丰富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基础;(2)持续提升我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3)更好地打造利民便民惠民的体育福祉。构建方法:(1)拓宽研究视野至世界全民族全地域;(2)提升凝练标志性概念与观念的能力;(3)推进中国优秀传统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创新性转化;(4)加强与西方体育学知识体系的交流与互鉴;(5)有机融入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内在机理;(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 中国当代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自主创新 体育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GPT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智能时代的学者与学术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奇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GPT技术工具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主体转变和速度加快。在GPT技术的辅助之下,确实出现了“学者大众化”的可能,即人人都可能通过终身学习,以及自己运用自由时间在不同的领域攀登知识高峰。然而,可能性... GPT技术工具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主体转变和速度加快。在GPT技术的辅助之下,确实出现了“学者大众化”的可能,即人人都可能通过终身学习,以及自己运用自由时间在不同的领域攀登知识高峰。然而,可能性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鸿沟。同时,“学者大众化”还可能存在知识民粹主义的风险。在GPT技术应用的影响下,未来社会科学研究可能会出现如下趋势:定量研究会进一步普及;GPT可能会成为研究者的新导师;跨学科变得更加可能;人类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将可能从创造转向选择;人的智能涌现能力可能会减弱。我们不仅要将GPT当成研究工具,还要把它当成研究对象。GPT技术拥有巨大的创造性破坏效应,这使得智能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变得极为重要。在智能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想象力、逻辑力、思辨力至关重要。这一新型交叉性学科的建设,需要打破文理思维的壁垒,实现真正意义的学科交叉;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同样要形成交叉效应,以对人工智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中各个分支学科同样需要在充分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带有一定预测性的未来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T ChatGPT 人文社会科学 知识生产
下载PDF
自主知识体系语境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的改革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源 温优华 谢文亮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1-96,共6页
自主知识体系是我国学术评价的宗旨,也是期刊评价的根本遵循。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标准须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为指引,其评价改革过程也恰好是自主知识体系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领域相结合的一块试验田。为此,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 自主知识体系是我国学术评价的宗旨,也是期刊评价的根本遵循。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标准须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为指引,其评价改革过程也恰好是自主知识体系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领域相结合的一块试验田。为此,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学术共同体作为评价主体的主导作用,秉持守正创新的评价理念。从自主知识体系语境出发,在具体改革举措上,须完善“全评价”和动态评价,实施适恰的分层分类方案,并深入拓展开放科学评价路径,探索一系列既体现中国学术话语权要求,又能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人文社科类期刊科学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期刊评价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 学术共同体
下载PDF
科技人文的融合创新与互动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国成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7-67,共11页
数字化、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腾飞推动着当今人类社会进入全新时代,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及知识增长和学科建构赋予了新动力。人本主导的科技与科技引领的人文的共生共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旋律;拓展学科知识体系、明晰... 数字化、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腾飞推动着当今人类社会进入全新时代,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及知识增长和学科建构赋予了新动力。人本主导的科技与科技引领的人文的共生共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旋律;拓展学科知识体系、明晰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关联,将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与以人为本体的思维、行为科学及生理、脑理等多门类相关学科进行大跨度、大纵深的学科交叉融合,能够奠定认知变革的学理基础,进而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从大科学视角探讨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的可行性与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人文社会科学 数智时代 深度融合 创新发展
下载PDF
朝向社会科学的设计学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林涛 《设计》 2023年第13期112-115,共4页
梳理设计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关系,阐述朝向社会科学的设计学发展进路。综合哲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研究的方法得出结论。设计学既是综合的学问,又是“之间的知识”。设计师应该游牧于三大知识系... 梳理设计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关系,阐述朝向社会科学的设计学发展进路。综合哲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通过案例分析与文献研究的方法得出结论。设计学既是综合的学问,又是“之间的知识”。设计师应该游牧于三大知识系统之间,通过创新设计去建立千块高原。设计包含两个侧面:赋予功能与编织意义。后工业社会是个意义大于功能的时代。设计师应更多地在设计研究过程中与知识结构建构上整合社会科学诸学科的知识、理论与方法,才能够创造人与其生活世界之间“有意义”的互动关系。未来一代的设计师不应该仅仅是“形式”或“物”的创造者,更应该是意义、观念、方式、文化的创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意义 设计方法论 之间的知识 整合知识创新
下载PDF
赓续中华文脉 推动知识生产 创新中国学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高品质社科学术期刊”研讨会发言纪要 被引量:1
19
作者 梅丽红 汪涌豪 +4 位作者 施伟东 金福林 张涛甫 沈开艳 成素梅 《出版与印刷》 2023年第6期9-15,共7页
本文选登的7篇发言摘要分别以“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和实践路径”“在文明互鉴中创新中国学术”“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高品质社科学术期刊建设”“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综合编辑能力建设”“发挥期刊平台作用... 本文选登的7篇发言摘要分别以“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和实践路径”“在文明互鉴中创新中国学术”“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高品质社科学术期刊建设”“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综合编辑能力建设”“发挥期刊平台作用,加快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经济研究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让学术期刊成为塑造健康文化的主阵地”为主题,深入阐释了上海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为赓续中华文脉、推动知识生产、创新中国学术贡献期刊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科学术期刊 创新中国学术 综合编辑能力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2022年新文科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凯南 苗滋坤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期109-123,128,共16页
自2018年中央正式提出“新文科”以来,学术界涌现出大量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促进我国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至2022年,新文科相关发文量呈爆发式增长,尽管2022年增速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 自2018年中央正式提出“新文科”以来,学术界涌现出大量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促进我国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至2022年,新文科相关发文量呈爆发式增长,尽管2022年增速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增长率。2022年新文科建设的研究热点相对集中于新文科的创新发展、落实新文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文科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以新文科建设助力高等教育新发展、以数字技术推动文科专业建设、以美术教育和美育为代表的文科建设以及以新闻传播学和文科实验室为代表的交叉融合等层面。同时,该研究领域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不断提高,刊发新文科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未来新文科建设应在持续深化文科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高校间的深层次合作,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学科交叉 学科建设 文科教育 人才培养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