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盘水地区魔芋软腐病病原菌鉴定及侵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冯道 黄显进 +7 位作者 刘羽 吴林秀 严凯 李树江 方玉梅 郭丽娜 陈志霞 张晓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7,共10页
软腐病是魔芋栽培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明确引起六盘水地区魔芋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侵染特性,从7个魔芋产区采集病害材料,对分离到的16株病株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DNA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生物学特性和侵染特性... 软腐病是魔芋栽培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明确引起六盘水地区魔芋软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侵染特性,从7个魔芋产区采集病害材料,对分离到的16株病株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DNA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生物学特性和侵染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6株病株的病原菌为海芋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aroidearum)和方中达迪克氏菌(Dickeya fangzhongdai),其中P.aroidearum分离率高达81.25%,是六盘水地区魔芋软腐病主要病原菌;2种病原菌对魔芋叶柄和叶片的侵染速度快于球茎,同时还能引起番茄、甘薯、胡萝卜、西葫芦、马铃薯和萝卜等植物组织腐烂;D.fangzhongdai在28~35℃范围内能快速增殖和侵染魔芋,最适生长和侵染温度为30℃,P.aroidearum在20~30℃时增殖和侵染最快,最适生长和侵染温度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水 魔芋软腐病 病原菌鉴定 侵染特性
下载PDF
冷藏期内红阳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凌立贞 陈林燕 +1 位作者 涂丹丹 张书东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6期114-118,共5页
为明确导致贮藏期红阳猕猴桃果实软腐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以冷藏期红阳猕猴桃病果为试材,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软腐病病原菌,按照科赫法则确定分离病株的致病性,同时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技术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有4种... 为明确导致贮藏期红阳猕猴桃果实软腐的病原菌种类,本研究以冷藏期红阳猕猴桃病果为试材,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软腐病病原菌,按照科赫法则确定分离病株的致病性,同时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技术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有4种软腐病病原菌被鉴定,分别是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间座壳菌(Diaporthe sp.)、互隔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菌(A.tenuissima)。上述4种病原菌是新鉴定的冷藏期红阳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的病原菌,其中细极链格孢菌作为猕猴桃果实软腐病病原菌被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软腐病 病原菌 冷藏期
下载PDF
珠芽黄魔芋软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龙芝 张金军 +7 位作者 郑清芳 张艳 阮佳 王梦 陈敬民 白玉 吴涛 何斐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78-81,90,共5页
为了对引种驯化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病害进行有效防控,采集陕西省镇巴县有软腐病发病症状的珠芽黄魔芋叶柄进行病原细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软腐病... 为了对引种驯化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病害进行有效防控,采集陕西省镇巴县有软腐病发病症状的珠芽黄魔芋叶柄进行病原细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检测、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软腐病症状的珠芽黄魔芋叶柄中分离获得了不同形态的15株细菌,致病性试验发现其中的ZYH1菌株可使珠芽黄魔芋、花魔芋、胡萝卜和白菜离体组织表现出软腐症状,并导致珠芽黄魔芋和花魔芋植株发病。分离的ZYH1菌株单菌落圆形突起,乳黄色,边沿光滑整齐,杆状菌体,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已报道的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为99.6%。这是陕南地区首次报道由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引起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害,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引种驯化的珠芽黄魔芋软腐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黄魔芋 软腐病 病原菌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沼气发酵液对甘薯软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顺鹏 沈标 樊庆笙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9,共4页
甘薯软腐病是甘薯储藏期间由根霉Rhizopusnigricans侵染所引起的病害。沼气发酵液时其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用沼液对根霉作抑茵圈试验,其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0cm。一系列实验表明,沼液中抑制根霉的主要抑茵因子是NH;而不是多烯类抗菌素和p... 甘薯软腐病是甘薯储藏期间由根霉Rhizopusnigricans侵染所引起的病害。沼气发酵液时其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用沼液对根霉作抑茵圈试验,其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0cm。一系列实验表明,沼液中抑制根霉的主要抑茵因子是NH;而不是多烯类抗菌素和pH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软腐病 病原菌 发酵液 甲烷
下载PDF
猕猴桃软腐病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石浩 王仁才 +3 位作者 王芳芳 王琰 卜范文 周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25-2434,共10页
为探究猕猴桃果实采后软腐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其生长特性,2017年9月于湖南凤凰县猕猴桃基地采集具有软腐病症状的100个果实病样,取患病猕猴桃病健交界处果肉,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菌株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试验,同时分... 为探究猕猴桃果实采后软腐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及其生长特性,2017年9月于湖南凤凰县猕猴桃基地采集具有软腐病症状的100个果实病样,取患病猕猴桃病健交界处果肉,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菌株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试验,同时分析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和pH值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间座壳菌(拟茎点霉菌有性态,Diaporthe phaseolorum)。两种菌在PSA、YPGA、PDA、SDA培养基的生长速度均较快,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生长速率分别在16.1~18.6 mm·d^-1和13.9~16.5 mm·d^-1之间,且菌丝密度均较稠密。淀粉、蔗糖和麦芽糖作为碳源时,病原菌生长效果较好,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生长速率分别在15.9~17.7 mm·d^-1和12.4~16.4 mm·d^-1之间。酵母粉、蛋白胨、甘氨酸作为氮源时,较适宜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生长,两病原菌生长速率分别在11.0 mm·d^-1左右和9.5 mm·d^-1左右,但较未添加氮源培养基仅提高了7%左右。此外,葡萄座腔菌和间座壳菌的最适pH值为5~7,最适温度为25~30℃,菌种致死温度为85℃左右。本研究结果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对猕猴桃贮藏过程中软腐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软腐病 病原菌 分离纯化 鉴定 生长特性
下载PDF
金针菇软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蔡为明 方菊莲 +1 位作者 范雷法 魏海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99-103,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金针菇软腐病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病原菌经鉴定为异形枝葡孢(Cladobotryum varium Nees)。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27℃,最适为20℃;pH值范围为3-10,最适为6-7。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25℃,最适为18-20℃,在p... 本文首次报道了金针菇软腐病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病原菌经鉴定为异形枝葡孢(Cladobotryum varium Nees)。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27℃,最适为20℃;pH值范围为3-10,最适为6-7。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25℃,最适为18-20℃,在pH2.2-8.34缓冲液中均能萌发,最适pH为6。在水滴中萌发率为60.84%,饱和湿度下仅为0.61%。病菌对碳源利用以葡萄糖、蔗糖为优,丙醇最差;氮源以酵母粉为佳,尿素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软腐病 病原菌 鉴定 生物学
下载PDF
四种农药对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史洪琴 隋常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64-65,共2页
用抑菌圈法,在室内研究4种农药对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病原菌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4种农药对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毒杀力不同。以0.075%苦参碱的效果最佳,其EC_(50)为0.689 mg/L,其次为10.5%烟枯净,EC_(50)为0.950 mg/L,再... 用抑菌圈法,在室内研究4种农药对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病原菌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4种农药对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毒杀力不同。以0.075%苦参碱的效果最佳,其EC_(50)为0.689 mg/L,其次为10.5%烟枯净,EC_(50)为0.950 mg/L,再次为36%农用硫酸链霉素,其EC_(50)为2.727 mg/L,12.5%氯溴异氰尿酸效果最差,其EC_(50)为4.82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软腐病病原菌 毒力测定
下载PDF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8
8
作者 文衍堂 李木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1988年,在海南岛兴隆地区首次发现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发病叶片呈水渍状软腐,腐烂病痕的边缘有褐色线纹。在潮湿情况下病痕扩展迅速,以致全叶软腐塌萎。根据对病原菌的细菌学性状、致病性和血清学反应的测定,确认本病的病原菌属于胡萝... 1988年,在海南岛兴隆地区首次发现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发病叶片呈水渍状软腐,腐烂病痕的边缘有褐色线纹。在潮湿情况下病痕扩展迅速,以致全叶软腐塌萎。根据对病原菌的细菌学性状、致病性和血清学反应的测定,确认本病的病原菌属于胡萝卜欧氏软腐菌胡萝卜病原型[Erwin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Jones)Berg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兰 细菌性 软腐病 病原菌
下载PDF
引起蝴蝶兰软腐病的病原菌菌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艳梅 陈超 +2 位作者 李小六 王桂兰 曹志梅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0-42,共3页
从蝴蝶兰软腐病病叶中,分离到菌株命名为R001,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初步确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 )的致病菌。回接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关键词 蝴蝶兰 软腐病 病原菌 致病性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沈业寿 储苏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96-100,共5页
自贮藏期腐烂的魔芋球茎和有典型软腐病害症状特性的植株分离出的菌株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结果表明 :3号、4号菌株为魔芋软腐病病原菌 -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 (Erwiniacarotovorasubsp .carotovora) 。
关键词 磨芋 软腐病 致病性 病原菌 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 稀释分离法 形态特征
下载PDF
陕南地区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卢美欢 李利军 +3 位作者 马英辉 郭邦利 郑建芳 张百忍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59-62,78,共5页
为了对陕南魔芋软腐病进行更有效的病害检测和防控,采集秦巴山区的软腐病发病魔芋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魔芋组织和植株的致病性检测,确定了其中6株菌是病原菌,并进行形态特征、Biolog、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这6株菌形态相似,均为... 为了对陕南魔芋软腐病进行更有效的病害检测和防控,采集秦巴山区的软腐病发病魔芋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魔芋组织和植株的致病性检测,确定了其中6株菌是病原菌,并进行形态特征、Biolog、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这6株菌形态相似,均为乳黄色圆形菌落,短杆状菌体,大小(0.4-0.6)μm×(0.8-1.0)μm,G-,16S r DNA和Biolog鉴定均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lovorum ss carotovorum。6株病原菌生长特性相似,生长温度为4~37℃,最适温度为30℃,pH范围6.0~10.0,最佳pH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病原菌 鉴定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
下载PDF
魔芋白绢病与软腐病病原菌学名考证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鹏祥 叶岚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5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软腐病 魔芋白绢病 白绢病菌 病原菌
下载PDF
荆州魔芋软腐病及其病原菌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鲁红学 胡桂香 +2 位作者 周焱 张少军 徐万才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荆州魔芋软腐病发生始期在6月上旬,随后发病速度加快,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盛发期,9月上旬终止,病株死亡率达68.82%。经鉴定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致病变种(Erwiniacarotovorapv carotovora),该菌10~40℃内均能生长,适温... 荆州魔芋软腐病发生始期在6月上旬,随后发病速度加快,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盛发期,9月上旬终止,病株死亡率达68.82%。经鉴定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致病变种(Erwiniacarotovorapv carotovora),该菌10~40℃内均能生长,适温范围2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市 魔芋 软腐病 病原菌 发病速度 病株 死亡率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
下载PDF
武汉蔬菜市场大白菜软腐病新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齐英 夏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141-143,211,共4页
在大白菜贮藏和运输期间极易受真菌、细菌等微生物侵染而导致软腐病,鉴定软腐病的病原菌是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重要前提。对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蔬菜市场大白菜软腐病进行病原鉴定。从大白菜软腐病病部分离并培养病原物,并进行形态观察、... 在大白菜贮藏和运输期间极易受真菌、细菌等微生物侵染而导致软腐病,鉴定软腐病的病原菌是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重要前提。对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蔬菜市场大白菜软腐病进行病原鉴定。从大白菜软腐病病部分离并培养病原物,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回接试验、致病性试验及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菌菌株S3菌落为灰白色,圆形,中部稍隆起,边缘呈半透明状;菌体为杆菌,革兰氏阴性菌;不产酸,不能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甲基红(M.R.)试验为阴性,乙酰甲基甲醇(V.P.)试验为阴性,不产H 2S,容易从伤口侵入。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细菌的16S rDNA序列的一致性为99.40%,说明该病原为假单胞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16S rDNA 软腐病 病原菌 假单胞菌属 鉴定
下载PDF
刺芹侧耳软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赖亮民 胡晶晶 +3 位作者 王艳 莫宇丽 姜子德 王杰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9,共11页
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的软腐病样品中分离纯化病原菌,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理化特征分析及分子鉴定,并通过分析病原菌对刺芹侧耳菌丝生长和防御酶活性等的影响,研究软腐病的致病机制。结果表明:... 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的软腐病样品中分离纯化病原菌,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理化特征分析及分子鉴定,并通过分析病原菌对刺芹侧耳菌丝生长和防御酶活性等的影响,研究软腐病的致病机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北京泛菌(Pantoea beijingensis),在实验范围内,病原菌J2和F1在pH为6.0、8.0和6.0、7.0时生长速度较快;温度为24、28℃时J2的生长速度较快,F1在温度为24℃时生长速度较快。J2的生长速度总体上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F1的生长速度在NaCl质量浓度低于2.0%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之后生长速度呈下降趋势。两种病原菌均能分泌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其菌体和代谢物均可抑制刺芹侧耳菌丝生长,导致菌丝形态异常。与正常子实体相比,病原菌侵染的子实体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在初期(0.5 d)较高;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在前期(1.5 d)较高,后期(2 d和3 d)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则在1~2.5 d显著降低(P<0.05),推测这两种病原菌通过破坏细胞壁和影响主要防御酶活性侵染刺芹侧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芹侧耳(杏鲍菇) 软腐病 病原菌 致病机制 假单胞菌 北京泛菌
下载PDF
杏鲍菇软腐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药欣荣 常明昌 +3 位作者 刘靖宇 赵慧 仝宗军 常晏民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4期58-61,65,共5页
软腐病是目前山西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发现的新病害。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染病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1株病原菌,经过形态特征观察和16S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 sp.),该致病菌对杏鲍菇菌丝、子实体都具... 软腐病是目前山西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发现的新病害。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染病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1株病原菌,经过形态特征观察和16Sr 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 sp.),该致病菌对杏鲍菇菌丝、子实体都具有侵染能力。通过对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发现,其最佳生长条件为30℃,pH8,NaCl浓度15 g·L^(-1)。在菌丝培养阶段强化细菌性病害检测,出菇管理中严格控制低温条件,有助于预防软腐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软腐病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贵州六盘水地区“红阳”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差异测定 被引量:21
17
作者 雷霁卿 吴文能 +3 位作者 刘颖 龙秀琴 李苇洁 王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8,共8页
以2016—2017年采集的"红阳"猕猴桃病果为试材,通过病原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致病力测定,研究了"红阳"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差异,以期为"红阳"猕猴桃软腐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分离... 以2016—2017年采集的"红阳"猕猴桃病果为试材,通过病原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致病力测定,研究了"红阳"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差异,以期为"红阳"猕猴桃软腐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23株病原菌,获得登录号分别为MF498063~498065,MG775300~775302和MG775283~775299;病原菌分属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sp.、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sp.及间座壳菌Diaporthe sp.,各菌属检出率为30.4%、30.4%、26.1%、8.7%及4.4%;聚类分析将23株病原菌致病力分为弱致病力(26.09%)、中致病力(39.13%)、强致病力(26.09%)和较强致病力(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软腐病 病原菌 致病力分化
下载PDF
油茶软腐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昌 刘晓彦 卢丽丽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4期55-55,共1页
文章系统研究了影响油茶软腐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温度、光照、pH值和培养基等因素,并介绍了油茶软腐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为今后控制油茶软腐病奠定基础。
关键词 油茶软腐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魔芋软腐病病原细菌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小密 王就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8-89,共2页
近年来随着魔芋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其中软腐病是魔芋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常导致受害植株的叶片和块茎变软、腐烂,严重时成片倒伏。为了查清我国南方地区引起魔芋软腐病的病原细菌种类,我们对该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 近年来随着魔芋栽培面积的迅速扩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其中软腐病是魔芋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常导致受害植株的叶片和块茎变软、腐烂,严重时成片倒伏。为了查清我国南方地区引起魔芋软腐病的病原细菌种类,我们对该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和致病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魔芋植株是1986年从湖北省崇阳县移栽至我校,10株菌株均先后从腐烂的魔芋茎上按常规方法分离而得。供试菌株均保存于灭菌的蒸馏水中,使用前进行纯化。然后移至NA培养基上进行一系列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软腐病 病原菌
下载PDF
“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20
作者 王世明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第9期56-57,共2页
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16期《“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作者吴文能等)报道,为了明确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贵州修文县部分果园猕猴桃软腐病的致病菌株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学及... 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16期《“贵长”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作者吴文能等)报道,为了明确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贵州修文县部分果园猕猴桃软腐病的致病菌株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开展致病性测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余种杀菌剂对猕猴桃主要致病菌的室内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种类 分离鉴定 药剂筛选 猕猴桃 软腐病 抑菌 分子生物学鉴定 致病性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