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之原型考——兼论中国古代的圣人观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卫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0-17,共8页
文章用大量的资料论证了圣的原型是远古之巫祝。巫祝藉气与神相通,这就是“虚静”、“心斋”的由来。圣最显著的品格是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根本的人生关怀,圣是道的体现者,由此确立了中国文化的内倾性特征。在远古时期... 文章用大量的资料论证了圣的原型是远古之巫祝。巫祝藉气与神相通,这就是“虚静”、“心斋”的由来。圣最显著的品格是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根本的人生关怀,圣是道的体现者,由此确立了中国文化的内倾性特征。在远古时期,圣被认为具有极大的超自然力量,至今“圣”仍有“智慧”之义。随着“圣”的逐步道德化,圣最终被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理想人格 内圣外王
下载PDF
巫觋信仰对象及其特征--以萨满和童乩为例的探讨
2
作者 闫伟 杨国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4-38,共5页
巫觋信仰产生于原始社会,巫者主要从事沟通人神关系的职能。萨满与童乩是现代巫觋的代表,对它们进行考察,可以窥见传统巫觋的一些特点。传统萨满崇拜自然(自然物与自然现象)与人(人物与人为现象),而瘟神与厉鬼、先巫与官方宗神、精魅与... 巫觋信仰产生于原始社会,巫者主要从事沟通人神关系的职能。萨满与童乩是现代巫觋的代表,对它们进行考察,可以窥见传统巫觋的一些特点。传统萨满崇拜自然(自然物与自然现象)与人(人物与人为现象),而瘟神与厉鬼、先巫与官方宗神、精魅与附会之神则是童乩主要奉祀的神灵。萨满与童乩的信仰对象具有驳杂性,细考之可以归纳出三个特征:神灵与人不必同形而必同性,"性"自然归指人性;神灵权能的发挥具有被动性与现实性;神灵道德属性的善恶双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觋 萨满 童乩 信仰对象
下载PDF
汉画像中巫舞的表现形式及文化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顾颖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3-47,共5页
汉代的舞蹈分为观赏性的和巫术性质的,汉画像石中存在大量巫舞图像。在汉画像的研究中,对这一部分巫术性质舞蹈的研究不多。本文根据汉画像的图像志材料,论述了汉画像中巫舞的几种形式,并对其文化意义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汉画像 巫舞 假面舞 建鼓舞 盘舞
下载PDF
大禾人面方鼎纹饰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韩鼎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61,67,共6页
大禾人面方鼎的纹饰可分解为"几"字形角、浮雕人面、鸟爪状双臂三个方面,通过与相关商周人像的对比分析,可确定"几"字形角是商代巫师的重要特征之一,并常安插于面具之上,浮雕的人面正是头戴面具的象征,而鸟爪状双... 大禾人面方鼎的纹饰可分解为"几"字形角、浮雕人面、鸟爪状双臂三个方面,通过与相关商周人像的对比分析,可确定"几"字形角是商代巫师的重要特征之一,并常安插于面具之上,浮雕的人面正是头戴面具的象征,而鸟爪状双臂则与巫师操鸟作法相关。人面方鼎整体上象征地刻画了商代巫师作法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面方鼎 巫师 “几”字形角 鸟爪状双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