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Standing History and Eternal Artistic Charm——China's Kunju Opera Art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1年第5期4-6,共3页
关键词 Long-Standing History and Eternal Artistic Charm In China’s kunju opera Art
下载PDF
90年来昆曲研究述评 被引量:7
2
作者 解玉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4-139,共6页
90年来的中国昆曲研究可大略分为三个阶段:自民初至抗战发生为第一阶段,昆曲研究渐成风气,并在30年代因多种机缘而呈现一时之繁荣;自抗战爆发至"文革"发生为昆曲研究相对低落的时期,《十五贯》的成功曾为昆曲演出及研究赢得... 90年来的中国昆曲研究可大略分为三个阶段:自民初至抗战发生为第一阶段,昆曲研究渐成风气,并在30年代因多种机缘而呈现一时之繁荣;自抗战爆发至"文革"发生为昆曲研究相对低落的时期,《十五贯》的成功曾为昆曲演出及研究赢得暂时转机;70年代末以来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都有超越前代之处,但也面临着困境和机遇。民初以来的昆曲研究同时存在不少问题,在历史研究方面主要表现为重"文人"轻"艺人"、重"剧曲"轻"清曲"、重"正昆"轻"草昆",史料的搜集与辨析尚有许多缺憾;在理论研究方面则因深受"剧种"论和西洋戏剧理论的支配和影响,许多结论亟待重加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昆曲 昆剧 戏剧学 词曲 学术史
下载PDF
老郎神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贾战伟 《开封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7-10,共4页
随着昆剧在明中后期的兴盛,昆剧艺人像其他行业那样,开始进行其行业神的祭祀。关于昆剧艺人祭祀的祖师,有唐明皇、二郎神、翼宿星君、后唐庄宗等多种表述。综合来看,昆剧艺人的祭祀活动受到了官方的影响,昆剧艺人祭祀的老郎神演变成为... 随着昆剧在明中后期的兴盛,昆剧艺人像其他行业那样,开始进行其行业神的祭祀。关于昆剧艺人祭祀的祖师,有唐明皇、二郎神、翼宿星君、后唐庄宗等多种表述。综合来看,昆剧艺人的祭祀活动受到了官方的影响,昆剧艺人祭祀的老郎神演变成为唐明皇和翼宿星君的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 老郎神 祭祀
下载PDF
浅论昆剧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1
4
作者 冷桂军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45-48,共4页
昆剧自从被列为世界遗产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快速、充分、有效地继承、挖掘昆剧遗产,使之发扬光大,并在当代世界文明的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昆剧人才的培养是否得法。但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培养... 昆剧自从被列为世界遗产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快速、充分、有效地继承、挖掘昆剧遗产,使之发扬光大,并在当代世界文明的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昆剧人才的培养是否得法。但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集约化的培养方式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因此,建立旨在培养昆剧人才基地的昆剧学院势所必然。而最快捷、最有效、最集约的建院方式则是在大学之内建立昆剧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昆剧学院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昆剧入浙前的浙江剧坛
5
作者 徐宏图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昆剧是南戏的嫡传,是在海盐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昆山诞生后不久即传入浙江,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究其原因,即昆剧与海盐腔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浙江又有它生存发展所需的非常良好的土壤、水分与空气。本文通过对昆剧入浙前浙江剧坛状... 昆剧是南戏的嫡传,是在海盐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昆山诞生后不久即传入浙江,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究其原因,即昆剧与海盐腔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浙江又有它生存发展所需的非常良好的土壤、水分与空气。本文通过对昆剧入浙前浙江剧坛状况的分析,来揭示它们彼此间的这种血缘与亲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 南戏 海盐腔 血缘
下载PDF
建国初期(1949—1956)的江苏昆剧为什么会衰而未亡?
6
作者 王宁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2年第1期42-48,共7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昆剧处境尴尬,但昆剧仍因为“四脉“的存在得以衰而未亡:一条根脉是孑遗的“传字辈”和他们的老师辈,他们在当时维系着的昆剧的“戏脉”;第二条根脉是曲社和堂名,它们延续着昆曲的“曲”脉;第三条是文脉,主要靠当时...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昆剧处境尴尬,但昆剧仍因为“四脉“的存在得以衰而未亡:一条根脉是孑遗的“传字辈”和他们的老师辈,他们在当时维系着的昆剧的“戏脉”;第二条根脉是曲社和堂名,它们延续着昆曲的“曲”脉;第三条是文脉,主要靠当时的曲家来维系;第四条是支持昆曲发展的官脉,体现为政府官员尤其是文化官员、文化政策对昆剧的支持。《十五贯》盛演之后,昆剧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较快恢复,与这几条根脉的维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字辈 建国初期 江苏 昆剧 传承
下载PDF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名实之辨——昆曲名称的演变与发展的特殊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1期121-127,共7页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所指为同一事物,但有着明显的意义差别,它们的先后出现反映了昆曲本身的发展及人们对其认识的变化。"昆山腔"一词出现于明代中叶戏曲诸腔并举之时,强调的是声腔意义;&qu...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所指为同一事物,但有着明显的意义差别,它们的先后出现反映了昆曲本身的发展及人们对其认识的变化。"昆山腔"一词出现于明代中叶戏曲诸腔并举之时,强调的是声腔意义;"昆曲"一词则产生于其从诸腔竞争中胜出之时,尊崇之意明显,所指既包括音乐也包括文学;而"昆剧"一词的出现最初可能仅仅由于南北语言差异,但后来用以表达剧种意义,尤其强调表演因素。但目前学术界普遍使用的却是"昆曲",原因在于"昆曲"一词最大地体现了事物的特征,所包括的丰富内涵是其他词汇无法表达的。除了呈现在舞台上的形态之外,这一词汇还包括了更多的内容:清工之学,堂名,曲学传统,昆曲对其他剧种的影响,乃至昆曲的戏曲文化内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腔 昆曲 昆剧 曲学
下载PDF
精华版《长生殿》剧本的整理与舞台呈现
8
作者 王建浩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8-64,共7页
2007年,上海昆剧团推出了连台本《长生殿》,为了更好地传播该剧,2009年上海昆剧团又推出了精华版《长生殿》,并取得巨大的成功。精华版《长生殿》真正浓缩了四本戏的精华,编导把它作为单本戏重新构思,较好地处理了李杨爱情主线与时代背... 2007年,上海昆剧团推出了连台本《长生殿》,为了更好地传播该剧,2009年上海昆剧团又推出了精华版《长生殿》,并取得巨大的成功。精华版《长生殿》真正浓缩了四本戏的精华,编导把它作为单本戏重新构思,较好地处理了李杨爱情主线与时代背景副线之关系。主线包含《定情》《絮阁》《密誓》《惊变》《埋玉》5折,副线包含《权哄》《进果》《合围》3折,副线有机地插入主线架构当中,全剧文武交替,较好地处理了戏剧的节奏,强化了剧场效果。与上海昆剧团1987版《长生殿》相比,精华版比较尊重原著,尊重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华版《长生殿》 昆剧剧本 舞台呈现 上海昆剧团
下载PDF
略述清宫中的昆剧《十五贯》折子戏
9
作者 张一帆 《故宫学刊》 2021年第1期295-304,共10页
明末清初苏州派剧作家朱素臣创作的传奇《十五贯》(又名《双熊梦》),自问世以后的三百多年里,全剧中的很多折子戏一直活跃在昆剧舞台上,1956年在其基础上整理改编的昆剧《十五贯》,又因天时、地利、人和,创造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明末清初苏州派剧作家朱素臣创作的传奇《十五贯》(又名《双熊梦》),自问世以后的三百多年里,全剧中的很多折子戏一直活跃在昆剧舞台上,1956年在其基础上整理改编的昆剧《十五贯》,又因天时、地利、人和,创造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神话。本文通过回顾昆剧《十五贯》折子戏在清代宫廷剧本收藏与演出的相关情况,得出初步结论:昆剧《十五贯》折子戏在嘉、道、咸三朝内廷的演出,是《十五贯》演出史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演剧 昆剧折子戏 《十五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