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7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HIV和HBV新药L-D4FC 被引量:3
1
作者 傅绍军 朱利民 洪枫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01-1205,共5页
L-D4FC((-)-β-L-2′,3′-双脱氢-2′,3′-双脱氧-5-氟胞苷)是目前报道中最具效力的抗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中。最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L-D4FC具有疗效高、耐药性好、抗病毒谱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该药兼具抗HBV和HI... L-D4FC((-)-β-L-2′,3′-双脱氢-2′,3′-双脱氧-5-氟胞苷)是目前报道中最具效力的抗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中。最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L-D4FC具有疗效高、耐药性好、抗病毒谱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该药兼具抗HBV和HIV双重活性,有可能成为最佳的抗HBV和HIV核苷类似物抑制剂。综述了L-D4FC的药理作用、临床评价及文献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4FC 抗HIV病毒药 抗HBV病毒药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修正的L-D准则在卸荷岩体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平山 李建林 +1 位作者 王乐华 刘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通过卸荷模拟试验数据,考虑了不同抗拉强度下的岩石卸荷受拉破坏,求出了修正L-D准则(Lade双屈服面屈服准则)的各项参数,并与Lade所统计的试验资料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较为吻合.
关键词 l-d准则 卸荷 岩体力学 模拟试验 抗拉强度
下载PDF
新型抗HBV化合物:-βL-D4A对DNA聚合酶δ的作用及其机制
3
作者 李岩 林菊生 +2 位作者 张颖慧 王晓燕 何星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18-321,324,共5页
目的对DNA聚合酶δ进行纯化和鉴定,通过检测β-L-D4A对DNA聚合酶δ的作用,观察β-L-D4A的毒副作用。方法运用多次离子交换层析的方法提取、纯化人Hela细胞的DNA聚合酶δ;检测β-L-D4A对DNA聚合酶δ的酶动力学作用。结果提纯并鉴定了DNA... 目的对DNA聚合酶δ进行纯化和鉴定,通过检测β-L-D4A对DNA聚合酶δ的作用,观察β-L-D4A的毒副作用。方法运用多次离子交换层析的方法提取、纯化人Hela细胞的DNA聚合酶δ;检测β-L-D4A对DNA聚合酶δ的酶动力学作用。结果提纯并鉴定了DNA聚合酶δ,收得率是15%,比活力是1 911 ukat/mg。β-L-D4A为抑制剂时,Km是2.45μmol/L,IC50是150.1μmol/L,K i是132.7μmol/L,均提示β-L-D4A对DNA聚合酶δ的抑制作用远小于拉米夫定。结论β-L-D4A是DNA聚合酶δ的竞争性抑制剂,它对该酶的毒副作用远小于拉米夫定,可望成为更高效低毒的抗HBV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 l-d4A DNA聚合酶Δ 酶动力学 毒副作用
下载PDF
L-D码推广到多元信源
4
作者 唐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6-10,共5页
为了得到对含有大量冗余位的序列的直接和有效的编码方法,对L-D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L-D码推广到多元信源的一种编码方法,并用大数定律对其平均码长的上界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对其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复杂性和压缩率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信源编码 压缩率 l-d
下载PDF
L-D分解求逆法在联邦卡尔曼滤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向政 富立 范跃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49-752,共4页
求逆是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中数据融合的关键步骤 .它的计算精度的高低和运算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滤波算法的成功与否 .经过数字仿真 ,把矩阵分析中的L D分解算法运用到联邦卡尔曼滤波中的矩阵求逆当中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不但运... 求逆是联邦卡尔曼滤波算法中数据融合的关键步骤 .它的计算精度的高低和运算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滤波算法的成功与否 .经过数字仿真 ,把矩阵分析中的L D分解算法运用到联邦卡尔曼滤波中的矩阵求逆当中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不但运算速度和精度有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仿真 卡尔曼滤波 联邦卡尔曼滤波器 l-d分解算法
下载PDF
基于L-D流动法则模糊弹粘塑性的有限变形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喜刚 扶名福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8-139,共12页
为了进行岩土材料有限变形的动力分析,采用Green应变和第二类Kirchoff应力描述材料的几何非线性.将隶属度函数引入到屈服函数中,并采用L-D屈服准则,得到了基于L-D流动法则的模糊弹粘塑性本构模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原理,得到了土样动三... 为了进行岩土材料有限变形的动力分析,采用Green应变和第二类Kirchoff应力描述材料的几何非线性.将隶属度函数引入到屈服函数中,并采用L-D屈服准则,得到了基于L-D流动法则的模糊弹粘塑性本构模型.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原理,得到了土样动三轴实验有限变形的数值结果,并与小变形的数值结果和土样的动三轴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有限变形的结果更加接近动三轴的实验结果,且模糊弹粘塑性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岩土的动力性质,是岩土动力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属度函数 模糊弹粘塑性 l-d流动法则 有限变形 动三轴实验
下载PDF
基于AHP拓展的L-D机制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杜璇璇 刘峰 陆诗颖 《运筹与模糊学》 2019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层次分析法,称AHP,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科学、环境科学、经济管理等领域。但AHP一旦对准则层进行确定后,将无法更改相关内容,一定程度的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即该方法下确定的AHP模型仅能够代表某一时刻的状态。因此,本文基于AHP进行扩展,... 层次分析法,称AHP,被广泛应用于安全科学、环境科学、经济管理等领域。但AHP一旦对准则层进行确定后,将无法更改相关内容,一定程度的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即该方法下确定的AHP模型仅能够代表某一时刻的状态。因此,本文基于AHP进行扩展,加入时间T维度的考虑,结合时间序列对AHP的L-D机制进行猜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l-d机制 动态拓展 决策机制 信用
下载PDF
L-D循环对果蝇生理活动的影响
8
作者 闫丙伦 徐振源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针对Goldbeter五维果蝇生理节律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系统平衡点的渐近稳定性条件,同时分析了果蝇的生理节律.在L-D循环光照作用下,当果蝇的生物钟处于渐近稳定条件时,利用摄动理论证明系统可以产生周期振荡,且当果蝇的生物钟具有周期解... 针对Goldbeter五维果蝇生理节律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系统平衡点的渐近稳定性条件,同时分析了果蝇的生理节律.在L-D循环光照作用下,当果蝇的生物钟处于渐近稳定条件时,利用摄动理论证明系统可以产生周期振荡,且当果蝇的生物钟具有周期解时,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倍周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循环 渐近稳定性 生理节律
下载PDF
PURIFICATION OF L-METHIONINE AND N-ACETYL-D-METHIONINE FROM THE MIXTURE OF ENZYMATICALLY DEACYLATED N-ACETYL-DL-METHIONINE
9
作者 YANXiaomin ZHAOLin +2 位作者 SHAOJianhui TANXin SONGZhengxiao 《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 2004年第1期13-21,共9页
N-acetyl-D-methionine, NaAc and the remains of N-acetyl-L-methionine dramatically affect the purification of L-methionine when purified from the mixture of enzymatically deacylated N-acetyl-DL-methionine, leading to a... N-acetyl-D-methionine, NaAc and the remains of N-acetyl-L-methionine dramatically affect the purification of L-methionine when purified from the mixture of enzymatically deacylated N-acetyl-DL-methionine, leading to a low yield conventionally. Here, this paper reports a successful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oth L-methionine and N-acetyl-D-methionine by an H ion-exchange column. The pH, L-Met concentration and the ratio between the content of sodium cation and the ion-exchange capacity were optimized to obtain the maximum yiel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yields of L-methionine and N-acetyl-D-methionine can reach as high as 85% and 7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zymatic deacylation hydrolysed of N-acetyl-dL-methionine Strong acid ion-exchanger separation of L-methionine and N-acetyl-d-methionine.
下载PDF
乙酰乙酸纤维素膜的手性传输性质研究
10
作者 王涛 刘旭阳 +2 位作者 刘冬青 尤蒙 孟建强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9,99,共9页
选用价格较低且易得的微晶纤维素作为实验原料,用酯交换法与乙酰乙酸叔丁酯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制备不同取代度的乙酰乙酸纤维素(CAA),并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得CAA膜.通过^(1)H NMR、FTIR、SEM和TGA等测试CAA膜的化学结构、形貌和热稳定... 选用价格较低且易得的微晶纤维素作为实验原料,用酯交换法与乙酰乙酸叔丁酯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制备不同取代度的乙酰乙酸纤维素(CAA),并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得CAA膜.通过^(1)H NMR、FTIR、SEM和TGA等测试CAA膜的化学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使用渗析器测试CAA膜对D,L-色氨酸的渗透拆分性质,利用二元高压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渗透液中D-色氨酸和L-色氨酸的浓度.针对手性传输性质,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的CAA膜对D,L-色氨酸的拆分机理.研究发现,低取代度的CAA膜有更好的手性拆分性能,而高取代度的CAA膜由于接触水溶液后自由体积增大,色氨酸容易通过渗透过膜,分离性能降低.经过对CAA膜对D-色氨酸和L-色氨酸的渗透、分配和扩散系数的分析可知,高取代度的CAA膜的手性拆分性能主要是由扩散控制.其中低取代度(DS=0.57)的CAA膜的对映体过量百分比在6 h内保持100%,超过6 h略微下降,之后趋于稳定.本研究通过简单的调控CAA的取代度制备了具有一定拆分性能的手性分离膜,为手性分离膜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分离 乙酰乙酸纤维素膜 酯交换反应 手性传输性质 D L-色氨酸
下载PDF
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抗肿瘤活性研究
11
作者 陈永顺 杨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7-1465,共9页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并考察体内药动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为载体制备纳米胶束,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并考察体内药动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为载体制备纳米胶束,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H_(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青蒿琥酯注射液和青蒿琥酯纳米胶束(1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法测定青蒿琥酯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36只H_(22)肝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20 mg/kg环磷酰胺)、青蒿琥酯注射液组(30 mg/kg)及青蒿琥酯纳米胶束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kg),末次给药3 d后记录体质量和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最佳处方为mPEG-PLA-PHis与青蒿琥酯比例10.18∶1,青蒿琥酯质量浓度0.48 mg/mL,水化时间0.96 h,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分别为(94.27±1.26)%、(8.26±0.18)%、(4.19±0.20)%、(65.14±4.96)nm、-(17.64±1.06)mV。纳米胶束在弱酸性介质中的累积释放度高于在弱碱性介质中,具有pH敏感性。与注射液比较,纳米胶束t_(1/2)、MRT延长(P<0.01),CL降低(P<0.01),AUC_(0~t)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琥酯纳米胶束不同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瘤重下降(P<0.05,P<0.01),以中剂量组更明显,抑瘤率达55.40%。结论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包封率较高,体内抗肿瘤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纳米胶束 制备 体内药动学 抗肿瘤活性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 HPLC H_(22)肝癌细胞
下载PDF
羊种布鲁氏菌Tat系统底物蛋白ErfK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12
作者 吴瑶 焉鑫 +14 位作者 孙明军 屈海龙 郭晓涵 闫昊 张培培 孙世雄 李嘉琪 孙翔翔 刘蒙达 张皓博 南文龙 邵卫星 王方昆 樊晓旭 孙淑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5期96-103,共8页
为分析羊种布鲁氏菌双精氨酸转运系统(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system,Tat system)毒力相关底物蛋白L,D-转肽酶ErfK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情况,首先对布鲁氏菌M28毒株ErfK基因序列(WP_002963714.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考序列设... 为分析羊种布鲁氏菌双精氨酸转运系统(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system,Tat system)毒力相关底物蛋白L,D-转肽酶ErfK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应答情况,首先对布鲁氏菌M28毒株ErfK基因序列(WP_002963714.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考序列设计引物,构建表达载体pET-30a(+)-ErfK,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和镍柱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重组ErfK(rErfK)蛋白进行抗原性鉴定;将rErfK蛋白免疫小鼠,分别在免疫后15、30和45 d收集血清和脾脏,检测蛋白免疫后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情况。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ErfK蛋白无跨膜结构,为亲水性蛋白,有多个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SDS-PAGE和Western blot均可获得25 kDa的蛋白条带,重组蛋白可与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证明rErfK有良好的抗原性;小鼠免疫试验结果显示,rErfK组小鼠脾脏CD8^(+)T细胞含量相比PBS组显著上升(P<0.05),且脾脏Th1型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转录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此外,rErfK免疫也能极显著诱导小鼠血清中总IgG和特异性IgG的产生(P<0.01)。上述结果表明,经大肠杆菌表达的布鲁氏菌rErfK蛋白可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基于ErfK蛋白的布鲁氏菌病诊断试剂和亚单位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Tat系统底物蛋白L D-转肽酶ErfK 抗原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的酶法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项蓉 王丹芸 +6 位作者 娄婷婷 吴子健 张宏宇 王素英 赵彦巧 张得光 马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2-O-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AA-2G)不仅稳定性强且保留了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L-AA)的大部分生理活性,是L-AA最好的替代品。体外酶法合成AA-2G具有经济、快速、绿色和安全等显著优势,...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2-O-D-glucopyranosyl-L-ascorbic acid,AA-2G)不仅稳定性强且保留了L-抗坏血酸(L-ascorbic acid,L-AA)的大部分生理活性,是L-AA最好的替代品。体外酶法合成AA-2G具有经济、快速、绿色和安全等显著优势,是规模化生产AA-2G的可行方法。该文综述体外酶法合成AA-2G的研究进展,重点梳理环糊精糖基转移酶和蔗糖磷酸化酶合成AA-2G的研究现状,并对AA-2G的功能及应用前景进行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抗坏血酸 2-O-α-D-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 酶法合成 糖基转移酶 功能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IL-6及IL-8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
14
作者 张佳 宋宴宏 +1 位作者 孙茜 马霞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3期561-564,577,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维生素D、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的早产儿(胎龄≤35周,住院时长≥28 d)216例,依据BPD... 目的 分析血清维生素D、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生的早产儿(胎龄≤35周,住院时长≥28 d)216例,依据BPD诊断标准分为BPD组(n=120)、非BPD组(n=96)。比较两组第1、7、14、21、28 d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IL-6、IL-8水平变化。比较BPD组出院时不同病情程度血清1,25-(OH)2D3、IL-6、IL-8水平变化。分析血清1,25-(OH)2D3、IL-6、IL-8水平与FiO2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时间推移,两组血清1,25-(OH)2D3水平均在第21 d降到最低值,且BPD组在各时间点血清1,25-(OH)2D3水平均低于非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血清IL-6、IL-8水平分别在第14、21 d达到顶峰,且BPD组各时间血清IL-6、IL-8水平均高于非BP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OH)2D3水平:重度<中度<轻度,IL-6、IL-8水平:重度>中度>轻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1,25-(OH)2D3、IL-6、IL-8为因变量,经Pearson’s Correlation皮尔逊相关性结果得知,血清1,25-(OH)2D3与FiO2水平呈负相关,血清IL-6、IL-8水平与FiO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维生素D、IL-6及IL-8水平与早产儿BPD发生发展具有一定联系,动态监测上述水平有利于评估早产儿BPD病情发展,并为临床实践中早期发现和干预BPD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IL-6 IL-8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微生物柚苷酶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宋金鹏 仲秀芳 +2 位作者 胡晓晴 田淑斌 范光森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0,共12页
柚苷酶是一种具有α-L-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两种酶学活性的酶,在柑橘类产品脱苦、鼠李糖和普鲁宁制备及类固醇的生物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柚苷酶来源广泛,其主要来源为微生物。不同来源柚苷酶的酶学性质往往会存在差... 柚苷酶是一种具有α-L-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两种酶学活性的酶,在柑橘类产品脱苦、鼠李糖和普鲁宁制备及类固醇的生物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柚苷酶来源广泛,其主要来源为微生物。不同来源柚苷酶的酶学性质往往会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其应用领域。系统地从柚苷酶来源、微生物产酶、活力测定、分离纯化与性质、克隆表达、结构、固定化及应用等方面对柚苷酶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指导其更好地科学研究和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苷酶 α-L-鼠李糖苷酶 β-D-葡萄糖苷酶 发酵 固定化
下载PDF
石莼酶解提取物延缓皮肤衰老作用
16
作者 黄瑾 江晓路 +5 位作者 余俊红 尹花 张洪峰 林月 詹照雅 沈照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17-325,共9页
目的:研究石莼酶解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按800 mg/kg·d进行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6周,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提取物和V_(C)给药28 d后,表征小鼠皮肤老化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与水浸提物相比,石... 目的:研究石莼酶解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按800 mg/kg·d进行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6周,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提取物和V_(C)给药28 d后,表征小鼠皮肤老化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与水浸提物相比,石莼酶解提取物中可溶性总糖、蛋白质、还原糖、多酚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SOD活力提高5.72、7.95、13.26倍。动物实验显示,石莼酶解提取物显著改善衰老性皮肤GSH-Px、T-SOD、CAT、T-AOC活力及MDA、蛋白质羰基水平,缓解小鼠脏器萎缩;皮肤中胶原蛋白含量提高71.63%,Ⅰ/Ⅲ型胶原比例提高55.40%;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酶GSH-Px、T-SOD、CAT活力和T-AOC水平;抑制机体生物大分子的氧化降解,如降低蛋白质羰基和MDA水平(P<0.05)。结论:石莼酶解提取物可降低小鼠氧化应激水平,延缓小鼠皮肤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莼 酶解水提物 D-半乳糖 小鼠模型 皮肤衰老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D-(-)-/L-(+)-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两对手性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识别
17
作者 曹梦茹 姜国远 +2 位作者 李宏利 李思浓 宋会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 Cl_(2)·6H_(2)O反应合成... 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 Cl_(2)·6H_(2)O反应合成了2对手性配合物{[Co(D-hpg)(4,4'-bipy)(H_(2)O)]Cl·H_(2)O}_(n )(1-D)、{[Co(L-hpg)(4,4'-bipy)(H_(2)O)]Cl·H_(2)O}_(n )(1-L)、[Co(D-hpg)_(2)(5,5'-BM-2,2'-bipy)]Cl·5.5H_(2)O (2-D)、[Co(L-hpg)_(2)(5,5'-BM-2,2'-bipy)]Cl·5.5H_(2)O (2-L)。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配合物1-D和1-L属于单斜晶系,P2_(1)手性空间群,分别呈现1D左手螺旋链和右手螺旋链,通过4,4'-bipy分子扩展为2D网状矩形格子结构。配合物2-D属于单斜晶系,P2_(1)手性空间群,为0D小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1D超分子双链,并以ABAB形式在a轴方向堆积排布。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差异归因于辅助配体和Hhpg配位模式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配合物1-D表现出电化学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并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有效地检测组氨酸对映体和定量测定组氨酸混合物中的对映体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对羟基苯甘氨酸 手性配合物 晶体结构 电化学识别
下载PDF
产L-阿拉伯糖异构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优化
18
作者 张艳芳 王晓茹 +1 位作者 张一帆 张春枝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57-260,共4页
L-阿拉伯糖异构酶(L-AI)可专一性的作用于底物D-半乳糖,生成D-塔格糖。为获得高产L-AI的菌株,将来源于短乳杆菌L.brevis sp. D-tag 1的L-AI编码基因araA基因连接到pET-30a(+)表达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通过热激法转入E.coli B... L-阿拉伯糖异构酶(L-AI)可专一性的作用于底物D-半乳糖,生成D-塔格糖。为获得高产L-AI的菌株,将来源于短乳杆菌L.brevis sp. D-tag 1的L-AI编码基因araA基因连接到pET-30a(+)表达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通过热激法转入E.coli BL21(DE3),构建得到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30a(+)-araA。根据宿主大肠杆菌的密码子偏好性,对araA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将优化的araA_o基因连接到pET-30a(+)表达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采用相同的方法构建得到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30a(+)-araA_(o)。结果表明,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优化后的菌株较未优化的表达量有明显提高,酶活提高了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阿拉伯糖异构酶 D-塔格糖 密码子优化
下载PDF
强化厌氧表达dld基因以提高大肠杆菌工程菌发酵产L-乳酸的光学纯度
19
作者 余杰 李正 +3 位作者 王金华 王永泽 高娃 赵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1,共7页
为去除廉价发酵原料中的D-乳酸从而提高发酵最终产物L-乳酸的光学纯度,该研究通过构建带有不同厌氧诱导启动子(pflBp6、pnirB、pflBp6-pnirB)的D-乳酸脱氢酶基因(dld)的表达质粒,并将其分别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HBUT-L,加强... 为去除廉价发酵原料中的D-乳酸从而提高发酵最终产物L-乳酸的光学纯度,该研究通过构建带有不同厌氧诱导启动子(pflBp6、pnirB、pflBp6-pnirB)的D-乳酸脱氢酶基因(dld)的表达质粒,并将其分别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HBUT-L,加强其在发酵产L-乳酸的同时消除外源D-乳酸的能力。通过装液量与转速的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优的质粒表达条件及菌株,并在无机盐培养基与玉米浆培养基中进行发酵验证。结果表明,在装液量为200 mL/250 mL、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含有启动子pflBp6-pnirB的表达质粒的工程菌株HBUT-L4发酵18 h时D-乳酸脱氢酶活力最高,为81.1 U/g。在此条件下进行无机盐培养基和玉米浆培养基发酵时,工程菌株HBUT-L4相对于出发菌株HBUT-L,D-乳酸消耗速率分别提高250%、217%,L-乳酸的光学纯度分别从96.32%、98.48%提升至99.95%、99.98%。在大肠杆菌工程菌发酵L-乳酸的过程中,带有厌氧诱导启动子pflBp6-pnirB的表达质粒可提高D-乳酸脱氢酶活力,强化菌株消除外源D-乳酸,进而提高L-乳酸的光学纯度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光学纯度 启动子 D-乳酸脱氢酶基因 大肠杆菌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化学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梅娥 何承辉 +3 位作者 帕依曼·亥米提 郑瑞芳 于宁 邢建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71,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成分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5%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17%A;30—60 min,17%→28%A;60—78 min,28%A)...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维药香青兰有效部位中10个成分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5%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17%A;30—60 min,17%→28%A;60—78 min,28%A),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5℃。结果咖啡酸、4-香豆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迷迭香酸、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丹酚酸A、田蓟苷、香叶木素在该色谱条件下分离度良好,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加样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91.83%~106.43%和0.38%~2.22%内。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香青兰有效部位的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有效部位 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田蓟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