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刑法修正案(八)》新增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康均心 吴凤 《时代法学》 CSSCI 2011年第5期18-25,共8页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刑法修正案(八)的新增罪名。这对规范劳资关系、稳定社会公共秩序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有一些问题如本罪罪名的确立,其客观方面的模糊性等等需要探讨。建议将本罪罪名确定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刑法修正案(八)的新增罪名。这对规范劳资关系、稳定社会公共秩序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有一些问题如本罪罪名的确立,其客观方面的模糊性等等需要探讨。建议将本罪罪名确定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明确其客观方面的规定,将"数额较大"的标准规定为5000元,将"经有关政府部门责令支付而不支付"改为"应付款项2个月期限届满时不予支付"等。建议将本罪改为亲告罪,并期望通过增设本罪能够促进我国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犯罪对象 劳动保障制度
下载PDF
劳动力市场状况与刑事犯罪——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春良 刘正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18,156,共15页
我国转型期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刑事犯罪率的迅速攀升,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探讨刑事犯罪率上升背后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因素。基于一个全新的2000年到2008年间包含22个东部发达地区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城市行... 我国转型期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刑事犯罪率的迅速攀升,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探讨刑事犯罪率上升背后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因素。基于一个全新的2000年到2008年间包含22个东部发达地区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城市行业工资收入差距每上升1%,将导致刑事犯罪率平均上升0.167%。进一步的分解计算表明,样本大城市刑事犯罪率偏高,大约平均分别有26%和40%可以由大城市潜在犯罪获利机会集聚,以及犯罪被发现概率较低中得到解释。本研究直接的政策含义是,旨在改善低收入群体尤其外来农民工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公共政策,特别是提升农民工边际产出的职业技能培训类项目,将有利于改善中国发达地区大城市的社会治理秩序,让城市更好地发挥要素集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状况 刑事犯罪 双侧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强迫职工劳动罪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党日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4,共4页
强迫职工劳动罪作为修订刑法时新增加的一个罪名,并不被人们所熟知。几年前发生的山西黑砖窑案件暴露出本罪认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认定标准问题、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等问题,使人们开始关注与研究这一犯罪。对于强迫职工劳动罪的构成标准而... 强迫职工劳动罪作为修订刑法时新增加的一个罪名,并不被人们所熟知。几年前发生的山西黑砖窑案件暴露出本罪认定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认定标准问题、与相关犯罪的界限等问题,使人们开始关注与研究这一犯罪。对于强迫职工劳动罪的构成标准而言,将自然人作为本罪的主体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对于强迫职工劳动罪与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的交叉关系,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强迫职工劳动过程中交织其他犯罪时,应依照不同情况适用想象竞合犯、数罪并罚等处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职工劳动罪 构成标准 交叉关系 相伴犯罪
下载PDF
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法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玉兰 杨淑鸿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5期52-55,共4页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法律的独创,但其在立法和执法上的种种弊端是对《宪法》精神和《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违背,更有悖法治精神,影响司法公正。本文从劳动教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入手,对劳教制度进行了法理分析,将其与《宪法》、《...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法律的独创,但其在立法和执法上的种种弊端是对《宪法》精神和《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违背,更有悖法治精神,影响司法公正。本文从劳动教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入手,对劳教制度进行了法理分析,将其与《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刑法》等相关法律相比较,探讨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体例,进而提出与我国刑法相整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养制度 法理分析 中国 宪法精神 刑法原则 司法公正
下载PDF
论恶意欠薪行为的刑法规制——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构成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新增设的一项罪名,旨在对恶意欠薪这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刑法规制。然而,由于对该罪构成的规定较为抽象笼统,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影响了其应有的立法价值和预期的实践...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新增设的一项罪名,旨在对恶意欠薪这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刑法规制。然而,由于对该罪构成的规定较为抽象笼统,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影响了其应有的立法价值和预期的实践效果。有鉴于此,本文将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构成作出进一步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欠薪 刑法规制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犯罪构成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以犯罪整合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福芹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4-29,共6页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整合各种犯罪理论才能做出较全面的分析,将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压力理论进行整合,用以分析其犯罪原因就是一种思路。一些新...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整合各种犯罪理论才能做出较全面的分析,将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压力理论进行整合,用以分析其犯罪原因就是一种思路。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在其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正常教育,在其生活中缺乏有效的社会控制和社会支持,由于生存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紧张和失范,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犯罪 社会控制 社会支持 压力理论
下载PDF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司法解释介评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胜华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86-90,共5页
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行为入罪后,由于其司法适用标准缺乏明确性而在现实中几乎被虚置。最高人民法院穿行在法意和民意之间,于2013年1月23日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拒不支付劳动... 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行为入罪后,由于其司法适用标准缺乏明确性而在现实中几乎被虚置。最高人民法院穿行在法意和民意之间,于2013年1月23日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这为司法人员广为褒扬。但该司法解释仍美中不足,司法人员应当理性看待,在用准用好的基础上还需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对有争议或未规定的情形作出正义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恶意欠薪 司法解释 宽严相济
下载PDF
劳动侵权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龚义年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0年第8期63-67,87,共6页
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正遭受着严重的侵害。由于劳动侵权犯罪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作为一类犯罪进行研究,以便对症下药。为此,界定了劳动侵权犯罪的基本涵义,分析了这类犯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针对这类犯罪的特殊性,探讨了... 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正遭受着严重的侵害。由于劳动侵权犯罪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作为一类犯罪进行研究,以便对症下药。为此,界定了劳动侵权犯罪的基本涵义,分析了这类犯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针对这类犯罪的特殊性,探讨了适用刑罚时应遵循的特殊原则,以期为准确打击这类犯罪、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侵权犯罪 犯罪客体 处罚原则
下载PDF
社会保障制度与犯罪率的互动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戴承欢 王婧 蔡永彤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7-43,共7页
上海城市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案件呈现出发案件数与犯罪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侵财型犯罪比例居高不下、作案手段暴力化倾向严重、以老乡为纽带的犯罪团伙纠集化趋势明显等特点。应当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改善民... 上海城市闵行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案件呈现出发案件数与犯罪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侵财型犯罪比例居高不下、作案手段暴力化倾向严重、以老乡为纽带的犯罪团伙纠集化趋势明显等特点。应当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改善民工生存状态等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和遏制该类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犯罪诱因 社会保障 犯罪防范
下载PDF
“用人单位”的刑法意义探讨——以强迫职工劳动罪为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义年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44-49,共6页
"用人单位"本是劳动法中的概念,但是,经过《刑法》第244条的进一步确认,又赋予其刑法意义。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用人单位"可以构成强迫职工劳动罪的单位犯罪主体。对此,不论从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还是按单位犯... "用人单位"本是劳动法中的概念,但是,经过《刑法》第244条的进一步确认,又赋予其刑法意义。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用人单位"可以构成强迫职工劳动罪的单位犯罪主体。对此,不论从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还是按单位犯罪的代罚制原则,以及根据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乃至从司法解释的合法性上来看,劳动法中的"用人单位"概念在刑法上均可以得到合理、合法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 用人单位 强迫职工劳动罪 单位犯罪
下载PDF
劳教制度废止后的被劳教行为分流处置——从犯罪实质概念以观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中华 李耀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9,共9页
劳教制度改革的难题在于其废止后,被劳教行为该何去何从?破除该难题需审视我国犯罪圈的划定,而其关键在于犯罪实质概念的重构。犯罪的实质概念应为危害社会并应受到处罚,且该处罚的严厉性达到了需要刑诉程序保障程度的行为。劳教制度废... 劳教制度改革的难题在于其废止后,被劳教行为该何去何从?破除该难题需审视我国犯罪圈的划定,而其关键在于犯罪实质概念的重构。犯罪的实质概念应为危害社会并应受到处罚,且该处罚的严厉性达到了需要刑诉程序保障程度的行为。劳教制度废止后被劳教行为的分流需在犯罪实质概念指导下进行:先进行规范清理,将尚未被废止但实践中已不再适用的予以剥离,再经三个层次的筛选将余下的被劳教行为分别划入犯罪圈和行政处罚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 实质概念 劳动教养 分流处置
下载PDF
“轻罪”之法价值取向与人身权利保护 被引量:14
12
作者 屈学武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8-23,共6页
从中外关于“轻罪”的不同语境及其确定涵义论起,指出国外学者视角上的中国的“轻罪”,多指中国现行劳教体制所调控的诸种行为。进而阐述了近年来中国学界关于劳教制度存废之争的实质,指出改革论与废除论者本质上都是既要从形式上、又... 从中外关于“轻罪”的不同语境及其确定涵义论起,指出国外学者视角上的中国的“轻罪”,多指中国现行劳教体制所调控的诸种行为。进而阐述了近年来中国学界关于劳教制度存废之争的实质,指出改革论与废除论者本质上都是既要从形式上、又要从实质上改革现行劳教体制下的程序与实质不正义问题。因而改革论与废除论之间并无本质区别。进而,在阐述并评析了多种关于现行劳教体制的改革观之后,指出要解决劳教制度改革方案之争,须先行解决有关设计方案的价值取向问题。而各种改革之争,实质是功利主义优位还是人权保障优位之争。主张在不危及国家、社会根本利益前提下的“人权保障优位”的法价值观。指出单纯的“功利主义至上”,势必导致功利而不公平、不公正,甚而有违法治的正义原则。而作为正义基本蕴涵的公民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最大限度的公平与自由,正是人权保障得以实现的基本路径和期寻方向。因而人权与正义并不必然冲突。惟其如此,在一定平衡条件下的“人权保障优位”的法价值观,值得作为我们重塑有关“轻罪”方案时的立法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改革现行劳教体制的法理思考和立法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权利 法价值观 “轻罪” 劳动教养制度 中国 法律文化
下载PDF
乡村劳动伦理观变迁与乡村犯罪样态演化(1978—2018)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训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8年第5期99-109,共11页
1978年后,中国乡村发生了急促变革,导致不同伦理观更迭之际出现前后交错与衔接不畅的现象。这种现象恰好能够显示乡村共同体中的群体及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也成为解读乡村劳动伦理观与乡村犯罪样态之间关系的经验图谱。大致来说,有什么... 1978年后,中国乡村发生了急促变革,导致不同伦理观更迭之际出现前后交错与衔接不畅的现象。这种现象恰好能够显示乡村共同体中的群体及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也成为解读乡村劳动伦理观与乡村犯罪样态之间关系的经验图谱。大致来说,有什么样的财富观和伦理观,就有什么样的劳动伦理观,也就有什么样的乡村犯罪形态;反之,在每一种具体乡村犯罪形态之下,也能寻找到一种乡村劳动伦理观与之匹配。乡村劳动伦理观对乡村犯罪形态产生深刻影响。在责任主义劳动伦理观、消遣主义劳动伦理观和消费主义劳动伦理观分别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中国乡村犯罪会呈现不同样态。由此,要清理乡村犯罪并防止其进一步异化,需要着手对乡村劳动伦理观进行整肃,并力图重构新乡村劳动伦理观。新乡村劳动伦理观至少应当涵括劳动幸福伦理观、劳动时尚伦理观、劳动梦想伦理观等重要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劳动伦理观 乡村犯罪 新乡村劳动伦理观
下载PDF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司法逻辑——基于106件裁判文书的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金祥 毕劲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1,共8页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劳动者职业安全权刑法保护机能扩张的表现,但是刑罚介入的关口和量刑幅度与劳动刑法出场的应然姿态不符。司法处理这一难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出"前置违法"的重刑化和"事后态度"的轻缓化,淡化了...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劳动者职业安全权刑法保护机能扩张的表现,但是刑罚介入的关口和量刑幅度与劳动刑法出场的应然姿态不符。司法处理这一难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出"前置违法"的重刑化和"事后态度"的轻缓化,淡化了安全生产单位自我管理的实现和事故预防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刑事司法逻辑上,一方面应当通过对犯罪情节加重的认定,强化事故的预防和自我管理的实现,有效发挥刑罚的预防功能;另一方面,还应当通过适度地重刑化来实现刑罚的保障功能。如此,在现有制度规范内,有助于变"注重实害处罚"为"强化危险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司法逻辑 刑法谦抑性 刑法保护机能
下载PDF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若干问题探讨
15
作者 黄丽勤 周铭川 《兰州学刊》 2005年第5期210-212,共3页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一种单位犯罪,其主体是单位而不是直接责任人员;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劳动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而不包括单位的财产安全;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包括没有装备任何劳动安全设施的情形;法条强调“仍”不采取措施...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是一种单位犯罪,其主体是单位而不是直接责任人员;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劳动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而不包括单位的财产安全;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包括没有装备任何劳动安全设施的情形;法条强调“仍”不采取措施表明立法者更为注重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单位犯罪 劳动安全设施 中国 犯罪主体 刑法
下载PDF
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静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8,共2页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实施以来,入罪案件屈指可数,论文从阐述构成要件入手,分析本罪入罪难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劳动者 劳动报酬 入罪 政府有关部门
下载PDF
强迫职工劳动罪的竞合问题
17
作者 李森 陈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08-110,共3页
由于我国刑法对于强迫职工劳动罪的规定并不完善,所以在这一犯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法律竞合的问题。强迫职工劳动过程中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的应当数罪并罚;强迫职工劳动引发被害人自杀、自残或者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应当按... 由于我国刑法对于强迫职工劳动罪的规定并不完善,所以在这一犯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关于法律竞合的问题。强迫职工劳动过程中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行为的应当数罪并罚;强迫职工劳动引发被害人自杀、自残或者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应当按照想象竞合犯的原则进行处理;强迫职工劳动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发生竞合时应当按照牵连犯的原则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强迫职工劳动罪 犯罪竞合 想象竞合犯
下载PDF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法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成明 阳建勋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89,共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前,欠薪逃匿行为的预期惩罚过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意味着欠薪逃匿行为收益上升,导致该行为呈高发态势,造成严重的社会损失。这是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经济原因,也是刑罚调整欠薪逃匿行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前,欠薪逃匿行为的预期惩罚过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意味着欠薪逃匿行为收益上升,导致该行为呈高发态势,造成严重的社会损失。这是增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经济原因,也是刑罚调整欠薪逃匿行为的正当性基础。社会成本的最小化是该罪法律适用的经济目标,也是刑罚调整欠薪逃匿行为的必要限度所在。为此,应当全面衡量其社会成本,对"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作限缩解释,正确适用该罪的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最优威慑 有效惩罚 法经济学
下载PDF
从劳教人员的人格特点探究其犯罪的心理原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宿淑华 路恩斌 刑梅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9-121,共3页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182名劳教人员进行测试,发现劳教人员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是影响其犯罪的心理原因;不同职业、受教育程度与罪错类型的劳教人员之间存在人格差异。
关键词 劳教人员 人格特征 罪错类型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下载PDF
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平则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2-65,共4页
我国刑法关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如犯罪主体不明确,处刑较 轻,刑种单一,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狭窄,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该罪作用的发挥。因 此,我国刑法应对该罪重新设置,扩大责任主体范围及直接责任人员... 我国刑法关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如犯罪主体不明确,处刑较 轻,刑种单一,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狭窄,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该罪作用的发挥。因 此,我国刑法应对该罪重新设置,扩大责任主体范围及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科学配 置刑种,重视罚金刑的适用,实行单位和直接人员双罚制,适度加重处罚,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立法缺陷 完善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