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垄断势力:非中性技术进步环境下的识别与估计
1
作者 尹恒 李辉 张道远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42,共19页
劳劳动力市场垄断(即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工资定价权)不仅妨碍劳动要素的有效配置,还会扭曲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使用微观数据对劳动力市场垄断进行定量研究,在非中性技术进步环境下其结果可能存在严重偏误。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能够考虑非... 劳劳动力市场垄断(即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工资定价权)不仅妨碍劳动要素的有效配置,还会扭曲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使用微观数据对劳动力市场垄断进行定量研究,在非中性技术进步环境下其结果可能存在严重偏误。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能够考虑非中性技术进步的结构估计方法,直接在微观层面识别与估计企业的劳动力市场断势力。基于2008一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劳动力市场具有相当程度的买方垄断势力:劳动折价率加权均值为2.08,即员工只得到其边际产出的大约48%。样本期内劳动折价率保持稳定,意味着这一时期劳资双方的分配关系并未明显改变,资本仍然居于主导地位。本文发现,忽视非中性技术进步可能影响劳动折价率估计结果,从而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得到误导性结论。本文从微观视角刻画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市场断状况的整体图景,为新时期破除劳动力市场垄断障碍、完善初次收入分配体系提供了重要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垄断 劳动折价率 非中性技术进步 结构估计
原文传递
制造业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改善了么?--来自劳动力市场竞争性角度的实证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解恩泽 余淼杰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13,共22页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性要求。劳资收入分配作为初次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最终的收入分配格局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市场势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收入的分配,是理解劳动收入...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性要求。劳资收入分配作为初次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最终的收入分配格局起决定性作用。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市场势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收入的分配,是理解劳动收入份额的关键。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库对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进行准确估计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拥有显著的市场势力。平均而言,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中,只有44%分配给劳动者。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越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越低;(2)2007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的水平和异质性均在下降,表明劳资收入分配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本文进一步佐证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即劳资市场势力的强弱对比决定了剩余价值在劳资之间的分配。在政策制定上,本文建议加强对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垄断行为的规制、增强劳动力在职业和地域上的流动性,同时从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要素市场的竞争中性。通过改善劳资收入分配,最终实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劳动力市场势力 工资减价 劳动收入份额 剩余价值理论
原文传递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与企业市场势力——来自中国标准国际化的实践证据
3
作者 韩清 胡琨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61,共18页
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具有特别意义。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分析表明,随着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企业在产品市场的市场势力将提升,而在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势力将下降。实证方... 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具有特别意义。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分析表明,随着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企业在产品市场的市场势力将提升,而在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势力将下降。实证方面,本文整合2010-2021年国家标准文件信息和上市公司数据,以标准国际化为例,分析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推论结果;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决策逻辑变化导致企业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不同变化;标准国际化还使同一行业的企业市场势力的差距缩小;此外,超越标准国际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仍然成立,但需要注意标准的质量水平问题。本文结论一方面为论证“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指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企业在不同市场势力变化等其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市场体系 标准国际化 企业市场势力 企业加成率 劳动折扣率
原文传递
缓解劳动力市场势力的制度安排:最低工资的视角
4
作者 李辉 邹先强 +1 位作者 李瑶 尹恒 《管理世界》 2024年第11期104-118,共15页
缓解劳动力市场势力,是改善劳资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借助2007~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直接在微观层面估计了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劳动折价率均值为1.677,意味着工人只能得到其边际产出的59... 缓解劳动力市场势力,是改善劳资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借助2007~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直接在微观层面估计了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劳动折价率均值为1.677,意味着工人只能得到其边际产出的59.6%。随着时间演进,样本期内劳动折价率迅速下降,劳资收入分配状况明显改善。基于上述估计结果,本文考察了最低工资制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最低工资显著弱化了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根据最为保守估计结果,最低工资上涨10%,劳动折价率平均下降0.48%。据此推算,最低工资的提高能够解释样本期内劳动折价率变化的12.05%。第二,在不同竞争程度的劳动力市场中,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第三,最低工资还会降低地区—行业内劳动折价率的离散程度,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研究深化了对于劳资收入分配和最低工资制度的理解,为新时期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势力 劳动折价率 最低工资 资源配置
原文传递
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基于BERT语言模型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诸竹君 谢然成 +1 位作者 郭志芳 余骁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5-152,共18页
降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以提高劳动报酬,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有效路径,也是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切入,考察以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对劳动要素市场配置... 降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以提高劳动报酬,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有效路径,也是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切入,考察以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对劳动要素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将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性和生产率异质性纳入理论框架,揭示了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通过要素替代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和搜寻摩擦效应对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BERT语言模型实施数据挖掘,实证检验了企业层面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对劳动要素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服务型制造技术创新通过正向的要素替代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显著强化了企业劳动要素市场势力;异质性方面,搜寻摩擦效应依生产率水平呈现负向调节作用,基期生产率水平更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降低工资减价以强化产品层面市场势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完善劳动要素市场的信息流动、优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本配置与结构转型等是兼容技术创新与劳动报酬提升的有效举措。本文对于制造强国战略下探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BERT语言模型 工资减价 劳动收入份额
原文传递
中间投入贸易自由化与劳动力市场中企业市场势力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余淼杰 解恩泽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112,共21页
本文从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以中间投入进口关税削减为代表的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市场势力的影响。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本文构建了企业层面的中间投入进口关税。实证研究表明,中间投入进口... 本文从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以中间投入进口关税削减为代表的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市场势力的影响。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本文构建了企业层面的中间投入进口关税。实证研究表明,中间投入进口关税削减通过成本节约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扩大企业产出规模、增加企业的进口中间投入要素占比和使企业向产业上游移动,从而增强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这一结果对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势力衡量方式、中间投入进口关税衡量方式、回归样本等都是稳健的。在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应当限制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合谋,提供多元完善的职业培训和完备的公共服务,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性,保障劳动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投入贸易自由化 劳动力市场势力 工资减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