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历史观与哲学变革
1
作者 方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5,共10页
历史观是马克思最具原创性贡献的领域之一,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诞生以前,一切哲学在历史观上都受困于“观念的神话”与“遮蔽”。而“观念的神话”与“遮蔽”,源自人类实践的具体历史形式--分工,特别是... 历史观是马克思最具原创性贡献的领域之一,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的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诞生以前,一切哲学在历史观上都受困于“观念的神话”与“遮蔽”。而“观念的神话”与“遮蔽”,源自人类实践的具体历史形式--分工,特别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分工以及职业精神生产者的出现和扩大。唯物史观的创立,终结了观念决定历史的神话、超历史的历史哲学的神话、历史宿命论的神话,开辟了一种崭新的哲学图景。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应摈弃从观念到观念、从文献到文献、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范式,从实践的不同历史形态的变化入手,展开活的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历史观 观念神话 分工 唯物史观
下载PDF
“打工文学”中的“安子神话”解析
2
作者 沈建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6-92,共7页
作为“第一代打工作家”的代表人物,安子以个人发展的神话为“深圳梦”赋形。对于投身深圳的“追梦人”来讲,“安子神话”不仅意味着巨大的财富诱惑,还意味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生成的一套“自我的技术”。作为中国城市化重要的文学表征... 作为“第一代打工作家”的代表人物,安子以个人发展的神话为“深圳梦”赋形。对于投身深圳的“追梦人”来讲,“安子神话”不仅意味着巨大的财富诱惑,还意味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生成的一套“自我的技术”。作为中国城市化重要的文学表征,“打工文学”不仅是属于打工者个人的“进城”故事,同时也意味着当代文学和文化的系列转变。在深圳完成它的“特区”功能,“打工文学”完成了自己这一阶段的使命,“安子神话”也受到了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梦” “安子神话” “打工文学” 当代文学
下载PDF
神话与危机:消费对“打工文学”的双重影响——兼论文学消费的生产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潘桂林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88-91,共4页
在改革浪潮中生成的"打工文学",以"草根"写作的姿态跻身于当今多元文化生产场域,不仅缝合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一转型期的历史记忆,还体现出积极介入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意向,受到了主流文化市场的接纳、推介和扶持。... 在改革浪潮中生成的"打工文学",以"草根"写作的姿态跻身于当今多元文化生产场域,不仅缝合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一转型期的历史记忆,还体现出积极介入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意向,受到了主流文化市场的接纳、推介和扶持。文学消费创造了打工文学步入文学殿堂的"神话",也使之面临被主流意识形态宰制被欲望消费同化的危机,但仍有部分作家在坚守与拓展,力图突破底层关怀,抵达存在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打工文学 神话 危机
下载PDF
致富神话与致富神话与技术符号秩序——论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劳资关系 被引量:22
4
作者 佟新 梁萌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4,共9页
互联网时代,全球性金融资本对在地技术精英之智力资本的"选秀"活动,创生出致富神话,这一神话具有强大的文化象征意义,形成了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勤奋和超时工作的新型工作伦理和技术符号秩序。资本类型与技术精英的结合其自身... 互联网时代,全球性金融资本对在地技术精英之智力资本的"选秀"活动,创生出致富神话,这一神话具有强大的文化象征意义,形成了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勤奋和超时工作的新型工作伦理和技术符号秩序。资本类型与技术精英的结合其自身的分割形成了互联网企业内的分化形态,一方面,金融资本与高等教育的分层机制相结合建构出高端劳动力市场,他们凭借智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优势的竞争地位、工作自主权,甚至拥有资本所有权。在此基础上,劳资合作型的劳资关系新模式具有了雏形。另一方面,大量边缘劳动力以转包和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充斥在互联网企业中,技术符号秩序掩盖了其工作的不稳定性、高强度和碎片化,传统的简单型控制的劳资关系模式不仅没有改变,并借助互联网的监控手段得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富神话 工作伦理 技术符号秩序 劳资关系 互联网企业
下载PDF
在政治的屋檐下——《红旗歌谣》之意识形态分析
5
作者 谢宝杰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39,共4页
以《红旗歌谣》为蓝本,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出现的新民歌经典文本进行意识形态分析,力图在展现这一奇特的文艺现象与政治之间互动关系的同时,把握那个时代的情绪以及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精神缩影。
关键词 《红旗歌谣》 领袖神话 劳动神话 爱情神话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劳动教育信念的迷思与解蔽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慧 邓涛 《教师教育学报》 2020年第6期41-49,共9页
信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劳动教育信念深刻影响着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进程与效果。当前,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体力与脑力相分离”“重劳动轻教育”“抑制身体参与和脱离情境”“教育评价浅表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在二元对立... 信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劳动教育信念深刻影响着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进程与效果。当前,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体力与脑力相分离”“重劳动轻教育”“抑制身体参与和脱离情境”“教育评价浅表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在二元对立思维、工具理性、“唯科学”取向以及教师文化自觉意识式微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劳动教育信念的迷思,使教师劳动教育实践陷入困境。解蔽教师劳动教育信念迷思,需要解构体力与脑力相对立的社会文化观念,打破被工具理性支配的思维模式,消除教师对“唯科学”评价观的迷信盲从心理,提升教师建构劳动教育信念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劳动教育 课程实施 现实问题 信念迷思 解蔽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