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漆籽漆蜡(油)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史伯安 胡卫兵 +1 位作者 瞿万云 陈先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4-47,共4页
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对漆籽中漆蜡 (油 )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乙醚是漆籽籽皮中漆蜡的最佳浸提剂 ,浸提温度低、时间短 ,产品与溶剂易分离 ,漆蜡萃取率达 6 4.0 % ;超临界CO2 萃取漆籽籽核中漆蜡 (油 )的最佳... 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对漆籽中漆蜡 (油 )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乙醚是漆籽籽皮中漆蜡的最佳浸提剂 ,浸提温度低、时间短 ,产品与溶剂易分离 ,漆蜡萃取率达 6 4.0 % ;超临界CO2 萃取漆籽籽核中漆蜡 (油 )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压力 2 5MPa ,温度 35℃ ,CO2 流量 1kg/ (h·g漆籽 ) ,漆蜡 (油 )萃取率为 2 0 .2 %。提取漆籽漆蜡 (油 )的总萃取率为 4 0 .7% ,明显高于传统漆蜡 (油 )提取工艺的出蜡 (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籽 漆蜡 提取方法 超临界CO2萃取 漆油 溶剂浸提法 乙醚
下载PDF
漆籽油的物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董艳鹤 王成章 +3 位作者 叶建中 原姣姣 晟彦 何源锋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对陕西漆籽在不同处理下漆籽油的物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日本漆籽及江西引种漆籽嫁接苗与实生苗漆籽的漆籽油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水洗和石油醚浸泡过的陕西漆籽核提取的漆籽油透明澄清,颜色浅,得率相应的由9.61%提... 对陕西漆籽在不同处理下漆籽油的物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日本漆籽及江西引种漆籽嫁接苗与实生苗漆籽的漆籽油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水洗和石油醚浸泡过的陕西漆籽核提取的漆籽油透明澄清,颜色浅,得率相应的由9.61%提高到14.87%,酸值分别为9.79和6.95,明显低于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提取漆籽油的样品,处理后提取的漆籽油的皂化价及过氧化值则比未处理提取的漆籽油低;陕西漆籽油的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则高达72%,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江西引种的漆籽皮核易于分离,漆籽油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为56.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 漆籽油 物化特征 处理 引种
下载PDF
漆树资源的化学成分及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艳鹤 王成章 +1 位作者 宫坤 张飞龙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225-232,共8页
介绍了漆树的分布、品种及其资源产销量,重点综述了生漆、生漆多糖、漆酶、糖蛋白和漆蜡(油)等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提取分离方法及其生物活性和应用现状,提出了漆树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漆树 生漆 漆多糖 漆酶 漆蜡(油)
下载PDF
南北产区不同品种漆树种仁含油率及漆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邵凤侠 王森 余江帆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2,共6页
摘要:为给漆油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漆树果实(以下简称漆籽)为试材,利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漆籽种仁的含油率和漆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1)南北漆树产区4个不同品种漆树种... 摘要:为给漆油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漆树果实(以下简称漆籽)为试材,利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漆籽种仁的含油率和漆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1)南北漆树产区4个不同品种漆树种仁含油率分别为20.04%、21.03%、16.03%、15.07%,差异显著,且南方产区漆树种仁含油率高于北方产医(2)南方产区漆油中脂肪酸成分至少有20种,其中主要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测定到的脂肪酸含量)的97.95%以上(含97.95%);北方产区漆油中脂肪酸成分至少有21种,其中主要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测定到的脂肪酸含量)的97.28%以上(含97.28%);(3)南北漆树产区不同品种的漆油在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构成上,存在较大差别。4个不同品种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百分比在78.26%~83.00%之间,最大差值为4.7%。(4)二十三烷酸和十五烷酸等2种脂肪酸在南北产区漆油之间存在质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产区 漆树 漆油 含油率 脂肪酸
下载PDF
GC--MS分析漆蜡和漆油脂肪酸组分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冲 罗仓学 +2 位作者 卢亚婷 郭美丽 蒋水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7,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漆蜡和漆油脂肪酸组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种组分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漆蜡主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为:棕榈酸(58.96%)、油酸(34.35%)和硬脂酸(5.73%);漆油主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为:亚油酸(7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漆蜡和漆油脂肪酸组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种组分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漆蜡主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为:棕榈酸(58.96%)、油酸(34.35%)和硬脂酸(5.73%);漆油主要脂肪酸组分及含量为:亚油酸(76.60%)和棕榈酸(22.23%);表明漆蜡和漆油具有较高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蜡 漆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中国野漆树与日本野漆树油脂成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唐丽 傅超凡 +1 位作者 钟秋平 王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9,共6页
漆树科(Anacandiaceae)资源丰富,约60属600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漆树群体5亿多株,能结籽的有1亿多株。目前,漆树研究大多是以生产生漆的漆树类为对象,对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研究较少,而漆蜡(油)用途广泛,在化... 漆树科(Anacandiaceae)资源丰富,约60属600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漆树群体5亿多株,能结籽的有1亿多株。目前,漆树研究大多是以生产生漆的漆树类为对象,对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研究较少,而漆蜡(油)用途广泛,在化妆品、防水剂、涂料、粘接剂、润滑剂、电子摄影调色剂、水果保鲜剂及蜡纺印花等轻化电子产业中有巨大的潜力(王成章,2001;唐丽等,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漆树 漆蜡 漆油 漆籽油脂成分 气相色谱
下载PDF
漆籽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抗氧化、防紫外辐射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昊 薛兴颖 +2 位作者 陈虹霞 叶建中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2,共8页
以漆籽油为原料,酪蛋白酸钠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漆籽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考察漆籽油纳米乳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贮藏稳定性,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细胞法考察其抗紫外辐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漆... 以漆籽油为原料,酪蛋白酸钠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漆籽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考察漆籽油纳米乳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贮藏稳定性,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细胞法考察其抗紫外辐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漆籽油纳米乳液较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5%,漆籽油质量分数为6%,均质压力为100 MPa,均质4次,制备的纳米乳液平均粒径163.0 nm,Zeta电位-41.01 mV,多分散指数(PDI)为0.225;漆籽油纳米乳液具有很好的贮藏稳定性,在4、25和60℃条件下贮藏30 d,平均粒径保持在200 nm以内;对DPPH、ABTS及羟基自由基的有效中浓度(EC 50)分别为24.26、23.77和21.10 mg/L,抗氧化活性优于阳性对照V C(38.48、43.25和40.56 mg/L);其对紫外线辐射损伤的NIH 3T3细胞有显著的修复作用,漆籽油纳米乳液质量浓度大于5 mg/L时,辐照30 min,长波紫外线(UVA)损伤的NIH 3T3细胞存活率高于100%,具有很好的抗紫外辐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籽油 纳米乳液 抗氧化 防紫外辐射
下载PDF
优化漆籽漆蜡(油)萃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冲 罗仓学 张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26,共3页
为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漆籽中漆蜡(油)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为自变量,漆蜡(油)萃取得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影响工艺... 为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漆籽中漆蜡(油)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为自变量,漆蜡(油)萃取得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五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影响工艺条件因素,以漆蜡(油)萃取得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在分析各个因素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并确定漆蜡(油)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h,CO2流量18 L/h,漆蜡油萃取得率为3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蜡(油)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漆籽
下载PDF
漆筷广漆界面工艺改进 被引量:2
9
作者 鲁黎 李晖 +4 位作者 杨柳 洪克俭 杨志斌 洪鸿 罗业文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生漆中加入聚合桐油,名曰广漆,广泛用于漆筷和家具涂装,是我国生漆利用的一种古老方法。本研究以传统制作工艺为基础,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 生漆中加入聚合桐油,名曰广漆,广泛用于漆筷和家具涂装,是我国生漆利用的一种古老方法。本研究以传统制作工艺为基础,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干燥时间短,界面涂层均匀。通过实验得出:在春秋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配比是4∶6,在夏冬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配比应选择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漆 桐油 广漆界面 工艺改进
下载PDF
傈僳族漆油饮食文化论 被引量:15
10
作者 高志英 沙丽娜 《民族学刊》 2015年第5期54-63,111-114,共14页
漆树及其漆制品——生漆与漆油食品往往被外界谈"漆"色变,但却被称为"三江主人"的傈僳族所喜爱,成为傈僳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符号。本文探讨滇西北以傈僳为文化主体的漆油饮食文化圈所产生的自然与社... 漆树及其漆制品——生漆与漆油食品往往被外界谈"漆"色变,但却被称为"三江主人"的傈僳族所喜爱,成为傈僳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符号。本文探讨滇西北以傈僳为文化主体的漆油饮食文化圈所产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并揭示漆油饮食文化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功能,重点探讨傈僳族通过漆油的跨区域、跨民族与跨国界的流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傈僳族 漆油文化圈 社会文化功能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漆籽油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昊 薛兴颖 +1 位作者 叶建中 王成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0,共6页
以秦巴山区漆籽为原料,采用溶剂(石油醚)浸提法从其种仁中提取漆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漆籽油提取工艺,对漆籽油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漆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漆籽油的... 以秦巴山区漆籽为原料,采用溶剂(石油醚)浸提法从其种仁中提取漆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漆籽油提取工艺,对漆籽油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气质联用分析漆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漆籽油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60 min、液料比10∶1、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漆籽油提取率为96.14%;漆籽油相对密度为0.925 8,折光指数(20℃)为1.467 2,碘值(I)为146.83 g/100 g,酸值(KOH)为2.58 mg/g,过氧化值为3.62 mmol/kg,皂化值(KOH)为185.36 mg/g;漆籽油主要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棕榈油酸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6.10%,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二者含量达到82.17%;漆籽油对DPPH、ABTS及羟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_(50))分别为35.38、41.29、38.52 mg/L,具有与维生素C相当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籽油 溶剂提取 响应面优化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野漆树籽油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丽 王森 +1 位作者 傅超凡 钟秋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8-200,共3页
为深度开发我国丰富的野漆树籽资源,以日本野漆籽为材料,研究了萃取溶剂、粉碎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野漆树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组合设计,对溶剂法萃取野漆树籽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 为深度开发我国丰富的野漆树籽资源,以日本野漆籽为材料,研究了萃取溶剂、粉碎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野漆树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组合设计,对溶剂法萃取野漆树籽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压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是6号溶剂,对漆籽粉碎,过18目筛,提取温度62℃,提取时间为150min,萃取得率为27.15%,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漆树漆籽 漆油 6号溶剂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聚合桐油——天然生漆改性涂料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鲁黎 杨柳 +3 位作者 杨志斌 洪克俭 洪鸿 罗业文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3期26-29,共4页
本文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干燥时间短,涂层均匀,性能稳定。试验表明:基于生漆与桐油的成本差距巨大的考虑... 本文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生漆与聚合桐油的混合阶段,引入了高速分散搅拌,研磨两种方法,从而使生漆与聚合桐油的偶连更加紧密,分散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干燥时间短,涂层均匀,性能稳定。试验表明:基于生漆与桐油的成本差距巨大的考虑,按照经济性与技术性相统一的原则,认为在春秋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搭配比例是4∶6,在夏冬季节,生漆与桐油的最佳搭配比例是6∶4。通过涂刷,涂层表面的物理性能漆膜附着力达到国标1级,抗冲击性60~70 cm,涂层表面硬度达到了国标铅笔2 H,表面光泽度120%,柔韧性1.0 mm。进行的耐碱性、耐酸性、耐盐性、97﹟汽油、沸水中进行耐腐蚀性以及在200℃时的耐热性的性能测试,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漆 桐油 改性涂料 性能研究
下载PDF
赤铁矿及孔雀石对桐油和大漆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和玲 王娜 +1 位作者 梁军艳 李海啸 《文博》 2009年第6期269-275,共7页
本文以在古代壁画中广泛使用的大漆和桐油粘合剂为分析研究对象,以赤铁矿和孔雀石为颜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研究了赤铁矿和孔雀石两种颜料对大漆和桐油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桐油比大... 本文以在古代壁画中广泛使用的大漆和桐油粘合剂为分析研究对象,以赤铁矿和孔雀石为颜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方法,研究了赤铁矿和孔雀石两种颜料对大漆和桐油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桐油比大漆的耐老化性能好,赤铁矿和孔雀石加快了桐油老化速度,而且赤铁矿的催化老化效果更突出。赤铁矿加快了大漆的老化,但孔雀石对大漆老化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大漆 赤铁矿 孔雀石 紫外光老化
下载PDF
漆树籽油的提取及理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开泰 付尚文 李俊燕 《中国生漆》 2013年第3期33-35,共3页
本文采用索氏浸提法从漆树籽核中提取漆籽油,研究浸提时间及混合溶剂对出油率的影响,并对得到的漆籽油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用石油醚作为溶剂时,60℃浸提9h,出油率最好,达到18.6%。用石油醚-乙醚混合液作为溶剂,体积比为1:1... 本文采用索氏浸提法从漆树籽核中提取漆籽油,研究浸提时间及混合溶剂对出油率的影响,并对得到的漆籽油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用石油醚作为溶剂时,60℃浸提9h,出油率最好,达到18.6%。用石油醚-乙醚混合液作为溶剂,体积比为1:1时,出油率最高,达22%。并测得漆籽油的酸值为18.01mg/g、皂化值为133.24mg/g、平均分子量为1460g/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籽油 索氏浸提 工艺优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漆脂提取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红艳 张娟妮 +2 位作者 张婷婷 李艳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20年第3期42-44,50,共4页
漆脂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我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应用范围涉及食品、药品、化工产品等各个领域。本文对漆脂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研究了其提取工艺与体系,对漆脂的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并对漆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漆脂 溶剂浸提 超临界流体萃取 亚临界萃取 应用
下载PDF
漆树果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婷婷 李艳 +3 位作者 任红艳 张娟妮 吕虎强 张飞龙 《中国生漆》 2020年第4期34-37,共4页
本文概述了漆树果实的构成,组分,化学性质,功能用途以及国内外对漆树果实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 漆树 果实 漆油 漆蜡
下载PDF
漆蜡(油)的成分及其综合利用价值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洪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8期3-3,5,共2页
漆蜡(油)为漆树籽榨取而来,人体接触后,容易导致过敏,常用于化工等行业,但在中国西南地区,漆蜡(油)是当地傈僳族人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之一,食用历史悠久,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通过调查,傈僳族药食同源的漆蜡(油)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具有... 漆蜡(油)为漆树籽榨取而来,人体接触后,容易导致过敏,常用于化工等行业,但在中国西南地区,漆蜡(油)是当地傈僳族人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之一,食用历史悠久,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通过调查,傈僳族药食同源的漆蜡(油)综合利用前景广阔,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傈僳族 药食同源 漆油
下载PDF
生漆中桐油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艳 王兴淑 +2 位作者 任红艳 张婷婷 张娟妮 《科技视界》 2017年第11期16-17,共2页
本课题是对掺杂在生漆涂料中的桐油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通过物理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手段总结出生漆中掺杂桐油的现代检测技术,使其形成一套完整的检测方法,为生漆涂料的生产优化工艺条件提供依据,扩大天然生漆的... 本课题是对掺杂在生漆涂料中的桐油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通过物理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手段总结出生漆中掺杂桐油的现代检测技术,使其形成一套完整的检测方法,为生漆涂料的生产优化工艺条件提供依据,扩大天然生漆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生漆 检测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内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分析
20
作者 邵林波 苏阳 崔学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6-17,36,共3页
分析了汽车发动机内主要污染物积炭、漆膜、油泥的形成原因、主要成分及它们对发动机产生的危害,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积炭 漆膜 油泥 动机 燃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