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门控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西汉漆箱纹饰图案数字化修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强 王露 +3 位作者 冯金牛 王莹 朱建锋 罗宏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中国历史上漆器以其精美的纹饰技法闻名于世,针对古代漆器表面破损严重、纹饰信息大面积缺失的彩绘漆箱修复难题,提出了一种门控卷积生成对抗网络(GC-GAN)的古代漆箱表面图案修复方法.该方法采用门控卷积结构改进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以提... 中国历史上漆器以其精美的纹饰技法闻名于世,针对古代漆器表面破损严重、纹饰信息大面积缺失的彩绘漆箱修复难题,提出了一种门控卷积生成对抗网络(GC-GAN)的古代漆箱表面图案修复方法.该方法采用门控卷积结构改进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以提升模型对于图像中有效像素的学习能力并解决不规则大面积图像区域的高分辨率修复问题.在此基础上,首先对漆箱图案中的畸变、破损和缺失部分进行掩膜处理,然后使用GC-GAN生成掩膜区域的图案.针对漆箱纹饰图案样本数量少的问题,借助迁移学习思想,将模型在CelebA、SVHN等多种公共数据集上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漆箱纹饰上.最终实现了“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M1墓室中出土的大型木胎彩绘漆箱表面纹饰的数字化虚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西汉漆箱纹饰图案 数字化修复 门控卷积 生成对抗网络
下载PDF
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足三阴脉循行考证
2
作者 程施瑞 邱科 +4 位作者 孙睿睿 张乙小 周兴兰 梁繁荣 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结合早期经脉相关文物文献及同墓穴出土的《天回医简·脉书·下经》,对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进行考证,...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结合早期经脉相关文物文献及同墓穴出土的《天回医简·脉书·下经》,对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太阴脉、足厥阴脉、足少阴脉进行考证,研究其循行方向及路径特点,对于研究早期经络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老官山汉墓 经穴髹漆人像 足三阴脉 经脉学说
下载PDF
The meridian distribution on the lacquer figure unearthed in the Han dynasty tomb in Chengdu Laoguan mountain 被引量:2
3
作者 Shi-rui CHENG Xing-lan ZHOU +10 位作者 Ke QIU Rui-rui SUN Yi WANG Shuai YIN Tao XIE Yin-ke LU Jiao CHEN Yu-lan REN Zhong-jun HE Fang ZENG Fan-rong LIANG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SCD 2022年第1期40-48,共9页
In 2012,a lacquer figure was unearthed from the Han dynasty tomb(188 BC-87 BC) at Chengdu Laoguanshan.The lines intaglioed on the Laoguan mountain lacquer figure were similar to the meridians.Objective:To investigate ... In 2012,a lacquer figure was unearthed from the Han dynasty tomb(188 BC-87 BC) at Chengdu Laoguanshan.The lines intaglioed on the Laoguan mountain lacquer figure were similar to the meridians.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es on this Laoguanshan lacquer figure and the regular meridians so a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meridian system in ancient China.Methods:Based on collecting the photos of the Laoguan mountain lacquer figure and the representative acupuncture classics,the double evidence method(combining the unearthed relics/literature and extant literature)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es on this Laoguanshan lacquer figure and the regular meridians.Furthermore,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r meridians theory was analyzed from the number,distribution,direction and branches.Results:The routes of the 28 longitudinal white lines on the Laoguan mountain lacquer figure are similar to the regular meridians in the ancient literature including Huángdì Nèijīng 《黄帝内经》 Yellow Emperor’s Inner Classic).The number,distribution and branches of the meridians intaglioed on the Laoguanshan lacquer figure suggested the evolution of the regular-meridian system from the eleven-meridian system to the twelve-meridian system.Conclusions:The meridian system of Laoguanshan lacquer figure was a link connecting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The Laoguanshan lacquer figur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meridian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idian theory lacquer figure ACUPUNCTURE han dynasty tomb in Laoguanshan
原文传递
汉代漆物的文化品格:美学的视角
4
作者 潘天波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规天矩地”“自然相生”“致用为本”等高贵的文化品格,它们贯穿于汉代造物及中华文化品格之中。这些具有典型性的造物品格既是汉代漆物的品格,又是汉代文化及中国传统美学的品格,为中华文化品格的最终形成注入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与秉性,也为铸就中华工匠美学品格提供了卓绝的汉代漆物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漆物 汉代美学 文化品格 中华文明
下载PDF
陕西咸阳汉墓出土漆奁材质及制作 工艺研究
5
作者 张亚旭 武海 +3 位作者 宋俊荣 史晟 赵旭阳 王娜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5,共8页
为了明确陕西咸阳汉墓出土漆奁的材质及制作工艺信息,采用扫描电镜能谱、显微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技术对漆奁残片的髹漆工艺、漆膜成分、装饰材料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漆奁制作时采用夹纻胎工艺。内胎为两层平... 为了明确陕西咸阳汉墓出土漆奁的材质及制作工艺信息,采用扫描电镜能谱、显微拉曼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技术对漆奁残片的髹漆工艺、漆膜成分、装饰材料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漆奁制作时采用夹纻胎工艺。内胎为两层平纹麻织物,但麻纤维整体老化、糟朽严重。漆灰层由石英、钠长石、白云母、羟基磷灰石等矿物组成。羟基磷灰石的出现表明,漆灰层内人为添加骨粉。红色漆膜的显色成分为朱砂,依据黑色漆膜能谱结果出现的铁元素,推测黑色漆膜中可能添加有含铁化合物。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漆膜主要成分为大漆。漆奁表面装饰金属片为银片,结合显微局部观察,确定银片的施加方式应为镶嵌。银片本体锈蚀严重,锈蚀产物主要为氯化银。该研究成果对完善关中地区汉代漆器材质及制作工艺信息、漆器表面装饰方法等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汉代 漆奁 材质 制作工艺
下载PDF
两汉时期漆面罩研究
6
作者 陈妍妍 蒲美合 《中国生漆》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漆面罩是西汉中期开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墓中随葬品,在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达到鼎盛,其兴起与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有关。两汉时期漆面罩主要有三类,其使用和装饰与墓主身份和墓葬等级有关,通常以厚木胎制成,部分使用薄木胎裱布和夹苎胎;其... 漆面罩是西汉中期开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墓中随葬品,在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达到鼎盛,其兴起与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有关。两汉时期漆面罩主要有三类,其使用和装饰与墓主身份和墓葬等级有关,通常以厚木胎制成,部分使用薄木胎裱布和夹苎胎;其装饰风格富丽多彩,主要采用漆彩绘和粉彩工艺,通过夸张形式表现神话图案,寓意保佑墓主引领升仙的信仰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漆面罩 漆工艺
下载PDF
从“羊甫头”墓出土漆器看汉代云南漆艺审美
7
作者 王维珍 《中国生漆》 2024年第2期11-14,共4页
1700多年前,汉代云南漆器从发展至繁荣,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成熟艺术形态。本文以昆明“羊甫头”墓出土的漆器为研究内容,围绕其空间造型、纹样修饰、色彩的运用等推演汉代云南漆艺审美趋向,其中贯穿着云南漆艺发展史等相关知... 1700多年前,汉代云南漆器从发展至繁荣,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成熟艺术形态。本文以昆明“羊甫头”墓出土的漆器为研究内容,围绕其空间造型、纹样修饰、色彩的运用等推演汉代云南漆艺审美趋向,其中贯穿着云南漆艺发展史等相关知识,为当代从事研究云南漆艺术发展的学者及漆艺创作者提供一定的研究素材和参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甫头”墓出土漆器 汉代漆艺 审美
下载PDF
Korean Lacquer Art Technique Korean Lacquer Craft of Goryeo to Joseon Dynasties 被引量:1
8
作者 Lee Nan Hee 《中国生漆》 2012年第3期29-39,共11页
韩国的漆艺文化已有两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堪称已经渗入到内房和厢房等生活文化当中的代表性艺术品。目前,韩半岛上的主要生漆生产地为北韩平安北道泰川和南韩江原道原州,占整个半岛生漆产量的大部分。韩国产生漆的品质很好,生漆的... 韩国的漆艺文化已有两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堪称已经渗入到内房和厢房等生活文化当中的代表性艺术品。目前,韩半岛上的主要生漆生产地为北韩平安北道泰川和南韩江原道原州,占整个半岛生漆产量的大部分。韩国产生漆的品质很好,生漆的主要成分漆酚(Urushiol)的含量高,酶的活度相当好,生漆涂层的干燥时间很短,硬度也很强。但是,南韩原州产高品质生漆的产量较少,价格也比日本产的贵,因此主要依靠中国进口。从史前时代至三国时代,韩国漆艺文化的主要技法是在生漆底上施以颜色绘制纹样,统一新罗时期开始变化为在生漆底上用螺钿、琥珀、青玉、金、银等宝石材料加以装饰。其后,高丽和朝鲜时代螺钿装饰成为漆器上所采用的主要技法。高丽螺钿在中国的宋朝也得到了高度评价,其卓越性被认可,直到现在高丽螺钿也被视为韩国的代表性艺术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漆 漆酚(Umshiol) 韩国古代漆器 雁鸭池出土漆器 高丽螺钿 高丽螺钿经函 朝鲜时代螺钿 韩国的螺钿
下载PDF
产品语义视角下汉代漆器纹样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小燕 杨惠茗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汉代漆器纹样是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民族特征。利用产品语义学,对汉代漆器表面纹样进行解析和再设计,总结纹样的外延语义和内涵语义,利用传播学理论寻找漆器纹样语义在现代的表达途径。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实... 汉代漆器纹样是我国宝贵的艺术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民族特征。利用产品语义学,对汉代漆器表面纹样进行解析和再设计,总结纹样的外延语义和内涵语义,利用传播学理论寻找漆器纹样语义在现代的表达途径。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实现漆器纹样元素的提取和再设计,并将图案元素应用到文创产品中,实现汉代漆器纹样语义的有效传播,为传统符号元素融入现代社会提供了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语义 汉代漆器 纹样 现代设计
下载PDF
广州市校场北路西汉墓出土青铜器制作工艺分析
10
作者 吕良波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997,共7页
通过对广州市校场北路省物资局西汉墓出土鼎、壶、温酒樽、盒、釜、杵臼、盆、灯等典型器类青铜器铸造痕迹进行观察,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青铜器广泛采用二分范和分铸的方法进行铸造,二分范铸造的方法在汉代各地是比较... 通过对广州市校场北路省物资局西汉墓出土鼎、壶、温酒樽、盒、釜、杵臼、盆、灯等典型器类青铜器铸造痕迹进行观察,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批青铜器广泛采用二分范和分铸的方法进行铸造,二分范铸造的方法在汉代各地是比较普遍的。而附件的分铸既可以保证二分范脱模的成功率,同时也让青铜铸造过程分工更加精细,极大提高青铜器铸造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墓 青铜器 二分范 分铸
下载PDF
汉代印纹硬陶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陆程佳 《陶瓷研究》 2023年第1期37-39,共3页
印纹硬陶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器物,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一种瓷质坚硬,吸水率低,表面印有几何纹饰的陶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商、周、春秋战国、秦,结束于汉代末年。印纹硬陶就像是一把开启我国新石... 印纹硬陶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器物,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一种瓷质坚硬,吸水率低,表面印有几何纹饰的陶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商、周、春秋战国、秦,结束于汉代末年。印纹硬陶就像是一把开启我国新石器时代到秦汉文化历史探索的钥匙。因此本文以汉代印纹硬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造型、成型方式、装饰纹样等方面来探讨汉代印纹硬陶与其他朝代印纹硬陶的关系,汉代印纹硬陶与汉代漆器、原始瓷器的关系,以此全面了解汉代印纹硬陶的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印纹硬陶 漆器 原始瓷器
下载PDF
浅析明代漆工艺——以中日博物馆馆藏明代漆器为例
12
作者 李鹏飞 《中国生漆》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中华民族璀璨的艺术文化起源于手工艺的智慧创作。手工艺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作用。手工艺制品往往与宗教、祭祀、礼仪、民俗、教化有关。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划分。无论是纯朴天真的原始社会,还是苛刻严厉的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璀璨的艺术文化起源于手工艺的智慧创作。手工艺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作用。手工艺制品往往与宗教、祭祀、礼仪、民俗、教化有关。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划分。无论是纯朴天真的原始社会,还是苛刻严厉的封建社会,为了满足生活与统治的需要,相继制作生产了具有实用性的工艺制品。以艺术工匠娴熟精湛的技艺与智慧为依托,表现艺术价值。本文通过漆艺的源流、明代初期、嘉靖到万历年间的漆工艺、以及中日博物馆馆藏漆器,浅析明代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漆器 中日漆工艺
下载PDF
中国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回软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马清林 卢燕玲 +2 位作者 胡之德 陈兴国 张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0年第2期31-35,共5页
通过试验比较,以水、乙醇和丙三醇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的回软修复材料,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回软剂主要以氢键作用与漆膜中漆酚的酚羟基结合,改善漆膜的可塑性,减少了漆膜外层与内层之间的收缩应力,使漆皮易于... 通过试验比较,以水、乙醇和丙三醇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干燥地区出土漆器漆皮的回软修复材料,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回软剂主要以氢键作用与漆膜中漆酚的酚羟基结合,改善漆膜的可塑性,减少了漆膜外层与内层之间的收缩应力,使漆皮易于挠曲和展平。此方法的试验成功为出土漆器干燥漆皮的回复提供了可供使用的回软方法与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皮卷曲开裂 漆皮回软
下载PDF
安徽巢湖放王岗出土西汉漆器漆膜测试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金普军 王昌燧 +2 位作者 郑一新 何爱平 张立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了解放王岗出土漆器的髹漆技术,采用了漆膜切片技术、X射线衍射粉末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和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漆器残片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漆膜包含1~3层髹漆层,一些漆膜中存在着漆灰层;采用了HgS作为漆膜的红色呈色... 为了解放王岗出土漆器的髹漆技术,采用了漆膜切片技术、X射线衍射粉末法、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和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漆器残片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漆膜包含1~3层髹漆层,一些漆膜中存在着漆灰层;采用了HgS作为漆膜的红色呈色颜料;可能采用了混合大漆和其它有机物的漆料;特别是漆膜中发现了含量约在5%左右的石英颗粒,其成因和作用值得现代漆器业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王岗 漆器 西汉 传统工艺
下载PDF
天长西汉墓出土部分金属器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晏德付 秦颍 +1 位作者 陈茜 张中云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61,共6页
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安徽天长三角圩西汉墓出土的部分铜器和铁器样品进行检测分析。XRD物相分析显示,青铜器及铁器表面锈蚀均为无害锈,可予以保留;XRF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件青铜容器一件为锡青铜,两件为铅锡青铜;金相显微镜结合扫面电镜... 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安徽天长三角圩西汉墓出土的部分铜器和铁器样品进行检测分析。XRD物相分析显示,青铜器及铁器表面锈蚀均为无害锈,可予以保留;XRF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件青铜容器一件为锡青铜,两件为铅锡青铜;金相显微镜结合扫面电镜观察可知,三件青铜样品均为热锻而成,组织均匀,铁剑材质为铸铁脱碳钢,铁釜为白口铁铸造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墓 天长 青铜容器 铁器 研究
下载PDF
长沙风篷岭汉代漆器制作工艺中淀粉胶黏剂的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红燕 龚德才 +2 位作者 黄文川 肖静华 佘玲珠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4期52-58,共7页
为研究汉代髹漆工艺中是否含有淀粉粘结剂,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提取了长沙风篷岭汉墓出土的漆器残片中的残留物。实验结果显示: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具有十字消光特性的淀粉颗粒,粒度大小在13至25μm,且有加热糊化的现象,加热温度在60至8... 为研究汉代髹漆工艺中是否含有淀粉粘结剂,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提取了长沙风篷岭汉墓出土的漆器残片中的残留物。实验结果显示: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具有十字消光特性的淀粉颗粒,粒度大小在13至25μm,且有加热糊化的现象,加热温度在60至80℃,加热时间大约在30min以内本实验证实在汉代漆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淀粉作为粘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篷岭 汉代漆器 淀粉粒 髹漆工艺
下载PDF
成都老官山汉墓髹漆人像足太阳经脉循行浅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印帅 曾芳 +3 位作者 周兴兰 程施瑞 孙睿睿 梁繁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1-1283,共3页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拟针对该漆人足太阳经脉循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历代经脉相关文物、文献进行对比研...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经穴髹漆人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模型,它对于了解古代经络理论的形成、演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拟针对该漆人足太阳经脉循行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历代经脉相关文物、文献进行对比研究,从而管窥老官山汉墓漆人经脉循行的特点及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老官山汉墓 髹漆人像 足太阳经
下载PDF
从西汉出土经穴髹漆人像看手厥阴经脉的循行演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邱科 周兴兰 +4 位作者 孙睿睿 曾芳 谢涛 江章华 梁繁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2-1373,1390,共3页
手厥阴心包经是马王堆帛书十一脉系统中惟一缺少的一条,其循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故拟以绵阳双包山汉墓"人体经脉漆雕"与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中刻画的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为重点,梳理、探寻手厥... 手厥阴心包经是马王堆帛书十一脉系统中惟一缺少的一条,其循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演变过程。故拟以绵阳双包山汉墓"人体经脉漆雕"与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中刻画的手厥阴心包经循行为重点,梳理、探寻手厥阴经脉循行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厥阴心包经 西汉 髹漆人像 循行 发展演变
下载PDF
山东日照海曲墓地出土漆膜的分析测试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双成 贺娜 +1 位作者 蔡友振 张飞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墓地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在对19块残块样品结构、材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分析技术对Haiqu07漆膜及现代生漆进行了分析。古代漆膜的红外图谱主要吸收峰和现代生漆的基本相同,说明漆膜...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墓地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在对19块残块样品结构、材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分析技术对Haiqu07漆膜及现代生漆进行了分析。古代漆膜的红外图谱主要吸收峰和现代生漆的基本相同,说明漆膜结构的抗老化能力较强,具有超稳定性,且溶有颜料的漆膜的抗热稳定性高。本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古代漆膜提供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漆膜 红外光谱 热分析 颜料
下载PDF
青海汉代漆奁的脱水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卢燕玲 陈庚龄 +2 位作者 马清林 张岚 卜玉芬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8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聚乙二醇滴渗喷涂、真空冷冻干燥等浸饱水漆木器的脱水处理方法,对北方干燥地区槽朽漆木器进行了脱水保存。处理后器物尺寸稳定,色泽良好,保持了原貌。
关键词 青海汉代漆奁 聚乙二醇滴渗 真空冷冻干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