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ratio of lymphocytes to monocytes, lactate dehydrogenase and prognosis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patients 被引量:6
1
作者 Xiao-Bo Wu Shu-Ling Hou Hu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2期9825-9834,共10页
BACKGROUND In malignant tumors,inflamm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invasion,and metastasis of cancer cells.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proliferative disease of the lym... BACKGROUND In malignant tumors,inflamm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invasion,and metastasis of cancer cells.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proliferative disease of the lymphatic system,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ion.The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which includes age,lactate dehydrogenase(LDH),number of extranodal lesions,Ann Arbor score,and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score,can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DLBCL.However,its use in accurately identifying highrisk patients and guiding treatment is poor.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find novel immune markers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DLBCL patients.AIM To deter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ratio of lymphocytes to monocytes(LMR),ratio of LMR to LDH(LMR/LDH),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DLBCL.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DLBCL,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January 2020,were included.χ2 test,Pearson’s R correlation,Kaplan Meier curves,and Cox proportional risk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The differences in the SII,LMR,and LMR/LDH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were analyzed.The differences i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II,LMR,and LMR/LDH express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DLBCL patients,were also analyzed.RESULTS The LMR and LMR/LDH in patients with Ann Arbor stage III–IV,ECOG score≥2,and SII,IPI score 2–5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with Ann Arbor stage I-II and ECOG score<2(P<0.05).Patients with high SII,LMR,and LMR/LDH ha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s of 34 mo(95%CI:32.52–38.50),35 mo(95%CI:33.42–36.58)and 35 mo(95%CI:33.49–36.51),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with low SII,LMR,and LMR/LDH(P<0.05);the SII,LMR,and LMR/LDH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P<0.05).Cox proportional risk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II,LMR,and LMR/LDH wer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prognosis of DLBCL patients(hazard ratio=1.143,1.665,and 1.704,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 The SII,LMR,and LMR/LDH are related to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DLCBL,and they also influenc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 ratio of lymphocytes to monocytes lactate dehydrogenas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PROGNOSIS
下载PDF
The Lower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First Line Chemotherapy Is a Risk Factor for Predicting Relapse 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2
作者 Ghada Ezzat Eladawei Sheref Mohamed El-Taher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9年第1期53-68,共16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During routine follow up, there is no specific predictor to ascertain relapse after standard first line chemotherapy in diffuse large cell lymphoma. Therefor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sse...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During routine follow up, there is no specific predictor to ascertain relapse after standard first line chemotherapy in diffuse large cell lymphoma. Therefor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ratio between absolute lymphocyte and monocyte counts (LMR)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to verify relapse in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Patients and methods: A total of 139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 were evaluated and treated with CHOP or R-CHOP between the years 2009 and 2016. Three months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first line therapy, Lymphocyte/monocyte ratio (LMR)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routine automated complete blood cell count (CBC) attained a plateau after the bone marrow recovery after first line chemotherapy. The 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bsolute monocyte count ratio (LMR) was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ALC by the AMC. Results: ROC curve analysis of 139 patients established 2.8 as cutoff point of LMR for relapse with AUC of 0.97 (95% CI 0.93 - 0.99, P ≤ 0.001).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factors predicting relapse. In un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ALC (95% CI 0.003 - 0.03, p ≤ 0.001), AMC (95% CI 15.4 - 128.8, p ≤ 0.001), LMR (95% CI 0.001 - 0.01, p ≤ 0.001), and LDH (95% CI 0.1 - 0.5, p ≤ 0.001)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therapy are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relapse. Other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relapse are Ann Arbor stage (95% CI 1.1 - 6.9, P = 0.03), extranodal sites (95% CI 1.2 - 6.1, P = 0.01), age (95% CI 1.3 - 6.5, P = 0.01) and treatment of CHOP protocol (95% CI 0.05 - 0.6, P = 0.007). I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LMR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therapy was predictive for relapse (95% CI 0.001 - 0.2, P = 0.005). ALC was also significant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95% CI 0.01 - 0.8, P = 0.03). LDH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therapy (95% CI 0.2 - 14.9, P = 0.5), AMC following completion of therapy (95% CI 0.3 - 43.1, P = 0.3), age (95% CI 0.9 - 205.4, P = 0.06), extra-nodal sites (95% CI 0.04 - 9.8, P = 0.8), Ann Arbor stage (95% CI 0.3 - 28.7, P = 0.3), and Treatment of CHOP protocol (95% CI 0.01 - 2.4, P = 0.2)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is study observed that LMR assessed after first line chemotherapy during routine follow up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relapse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DLBCL patients. LMR at follow up can be used a simple inexpensive biomarker to alert clinicians for relapse during follow up after standard first line chemotherapy in DLBCL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bsolute MONOCYTE count ratio RELAPSE FOLLOW up
下载PDF
NLR、LDH、IL-6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玉芹 黄荣卫 +2 位作者 刘兴祝 杨燕飞 王智海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278-283,共6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介素-6(lnterleukin-6,IL-6)水平在预后评估中的价...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白细胞介素-6(lnterleukin-6,IL-6)水平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80例MPP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普通患儿104例,重症患儿7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NLR、LDH、IL-6水平,评价NLR、LDH、IL-6对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根据MPP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n=35)和预后良好组(n=145)。比较不同预后MMP患儿的临床资料、NLR、LDH、IL-6水平,分析MPP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及NLR、LDH、IL-6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m,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pearman模型分析。结果观察组普通、重症患儿及对照组儿童NLR分别为1.5±0.3、2.2±0.3、1.2±0.2,LDH水平分别为(439.8±30.1)U/L、(528.6±35.6)U/L、(125.8±28.9)U/L,IL-6水平分别为(18.3±1.3)ng/L、(25.8±2.1)ng/L、(9.5±1.2)ng/L;观察组普通、重症患儿NLR、LDH、IL-6水平高于对照组(NLR:t=10.135、27.514,LDH:t=86.323、103.974,IL-6:t=44.834、84.297,P值均<0.05),且观察组普通患儿NLR、LDH、IL-6水平低于重症患儿(NLR:t=20.599,LDH:t=26.252,IL-6:t=48.065,P值均<0.05)。NLR、LDH、IL-6联合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为0.91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89%、89.42%;CPIS评分(OR=7.232,95%CI:5.055~10.347)、WBC(OR=6.839,95%CI:4.752~9.844)、PCT(OR=8.882,95%CI:6.375~12.374)、CRP(OR=11.520,95%CI:8.125~16.333)、NLR(OR=11.517,95%CI:7.852~16.894)、LDH(OR=11.881,95%CI:7.698~18.337)、IL-6(OR=12.424,95%CI:8.025~19.235)均为MPP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MPP患儿NLR、LDH、IL-6水平与CPIS评分、WBC、PCT、CRP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MPP患儿NLR、LDH、IL-6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MPP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乳酸脱氢酶 白细胞介素-6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乳酸/白蛋白比值、白细胞介素-6、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苗芝育 张磊 +3 位作者 李晓燕 张瑞霞 赵梦姣 高延秋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2-239,共8页
目的探讨乳酸/白蛋白比值(LAR)、白细胞介素-6(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73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为... 目的探讨乳酸/白蛋白比值(LAR)、白细胞介素-6(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的73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28 d生存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n=43)和死亡组(n=30)。通过查阅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情况,入住RICU治疗时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AP)、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入住RICU后第1、3、7天,抽取患者动脉血,应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乳酸水平;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白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计算2组患者第1、3、7天的LAR。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第1、3、7天的LAR、IL-6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影响因素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CHD占比、RICU住院时间以及入住RICU时的Tbil、MAP、PLT、Scr、WBC、PCT、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CURB-65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第1、3、7天,死亡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生存组,SOFA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第1天,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的LAR、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死亡组患者的LAR及IL-6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生存组患者第3、7天的LAR、IL-6、SOFA评分显著低于第1天,第7天的LAR、IL-6、SOFA显著低于第3天(P<0.05);生存组患者第3、7天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第1天(P<0.05);生存组患者第7天与第3天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第7天的IL-6水平显著低于第1、3天(P<0.05),第1天的IL-6水平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R、CD4^(+)T淋巴细胞计数、SOFA评分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第3天,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LAR、IL-6水平与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5、0.394,P<0.05);第7天,LAR、IL-6与SOFA评分亦呈显著正相关(r=0.418、0.402,P<0.05);第3、7天,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SOFA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451、-0.45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第7天的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重症肺炎并脓毒症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三者联合,第7天的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二者联合对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的28 d死亡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0.05);第3天的LAR、IL-6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联合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APACHEⅡ评分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AUC值为0.769,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28 d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795、0.757、0.770,第7天的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二者联合预测重症肺炎并脓毒症28 d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743、0.802、0.888。结论入院3 d LAR、3 d IL-6、3 d 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及7 d IL-6、7 d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影响重症肺炎并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相关因素;联合检测第3天的LAR、IL-6、CD4^(+)T淋巴细胞计数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脓毒症 乳酸/白蛋白比值 白细胞介素-6 CD4^(+)T淋巴细胞计数 预后
下载PDF
CAR-T细胞免疫疗法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LDH、ALC、CD4+/CD8+、Ki6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付艳杰 郭文静 +1 位作者 段鹏月 刘星辰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淋巴细胞绝对值(ALC)、CD4+/CD8+、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92例,均经CAR-T细胞免疫... 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淋巴细胞绝对值(ALC)、CD4+/CD8+、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92例,均经CAR-T细胞免疫治疗。记录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LDH、ALC、CD4+/CD8+、Ki67水平。观察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AnnArbor分期、ECOG评分、结外受累部位、国际预后指数(IPI)、CAR-T治疗线数,以及治疗前LDH、ALC、CD4+/CD8+、Ki67水平。结果CAR-T免疫治疗后CR 39例(42.39%),PR 24例(26.09%),SD 18例(19.57%),PD 11例(11.96%);总有效63例(68.48%)。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71例(77.17%),低免疫球蛋白血症73例(79.35%)。经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LDH、Ki6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ALC、CD4+/CD8+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LBCL治疗无效患者年龄、AnnArbor分期、结外受累部位数量、IPI、LDH、Ki67、CAR-T治疗线数均高于治疗有效组患者,ALC、CD4+/CD8+均低于治疗有效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AnnArborⅣ期、多结外受累部位数量、高IPI得分、二线以上CAR-T以及治疗前LDH、Ki67的水平升高和ALC、CD4+/CD8+的水平降低是影响DLBCL患者CAR-T细胞免疫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建立ROC曲线,LDH、ALC、CD4+/CD8+、Ki67 AUC分别为0.823、0.835、0.873、0.849,提示LDH、ALC、CD4+/CD8+、Ki67对CAR-T细胞免疫治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CAR-T细胞免疫疗法可降低LDH、Ki67水平表达,升高ALC和CD4+/CD8+表达,且治疗前LDH、ALC、CD4+/CD8+、Ki67表达对CAR-T细胞免疫疗法疗效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乳酸脱氢酶 淋巴细胞绝对值 肿瘤增殖抗原
下载PDF
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NLR、LDH水平与病情发作情况及脑损伤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赵乐 孙杰 冯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2878-2882,共5页
目的 分析热性惊厥(FC)患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病情发作和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该院就诊的134例FC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134例呼吸道感染但不伴FC的患儿为对照组,FC患... 目的 分析热性惊厥(FC)患儿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病情发作和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该院就诊的134例FC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134例呼吸道感染但不伴FC的患儿为对照组,FC患儿根据惊厥发作情况分为轻度组(惊厥发作次数<2次且持续时间<10 min,79例)与重度组(惊厥发作次数≥2次或持续时间≥10 min,55例)。对比两组NLR、LDH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C患儿NLR、LDH水平与惊厥发作情况的相关性;根据是否存在脑损伤,观察组再分为脑损伤组(38例)与无脑损伤组(96例),使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发生脑损伤的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LR、LDH水平更高(P<0.05);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NLR、LDH水平更高(P<0.05)。FC患儿NLR、LDH水平与惊厥持续时间、惊厥发作次数呈正相关(P<0.05)。与无脑损伤组相比,脑损伤组惊厥发作次数≥2次,惊厥持续时间≥10 min的患儿占比较大,NLR、LDH水平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惊厥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及NLR、LDH水平均为影响FC患儿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C患儿外周血NLR、LDH水平更高,NLR、LDH水平与惊厥发作情况呈正相关,惊厥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及NLR、LDH水平均为FC患儿出现脑损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乳酸脱氢酶 癫痫发作 脑损伤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指标检测在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谢友琴 朱文 谢海琴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在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3例肺部结节患...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在肺部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3例肺部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绘制ROC曲线分析NLR、PLR、LDH对肺部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分析NPL(NLR、PLR、LDH)评分与患者性别、吸烟、病理结果、年龄的关系,分析肺部结节良恶性与患者性别、吸烟、年龄的关系。结果113例肺部结节患者中,病理检查检出良性结节17例,恶性结节96例。NLR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为2.635,AUC为0.757,灵敏度为0.719,特异度为0.706;PLR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为114.9,AUC为0.693,灵敏度为0.74,特异度为0.588。LDH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为189.5 IU/L,AUC为0.828,灵敏度为0.896,特异度为0.647。不同性别、吸烟史、年龄患者NPL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部结节恶性患者NPL评分高于肺部结节良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岁患者恶性结节比例高于≤62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吸烟史肺部结节良恶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LR、PLR、LDH对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有一定诊断价值,且年龄较大、NPL评分较高,可能对肺部恶性结节有一定的提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乳酸脱氢酶 肺结节
下载PDF
LMR/LDH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
8
作者 胡里花 石倩筠 +4 位作者 聂微 何水 梁俊秋 严芝强 杨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56-462,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LMR/LDH)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临...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LMR/LDH)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临床分期、B症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淋巴结外受累数量、国际预后指数(IPI)分级等];抽取治疗前空腹抗凝全血及静脉血,采用电阻抗、高频电导及激光散射联合检测法检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并计算LMR,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6个月,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患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LMR/LDH的临界值,分析LMR/LDH高低对患者OS及PFS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LMR/LDH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LMR/LDH的临界值为0.00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607和0.7619,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4(95%CI为0.5491~0.8937,P=0.0057);LMR/LDH与临床分期、ECOG评分、淋巴结外受累数量、IPI、LDH、β2-MG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LMR/LDH、临床分期、ECOG≥2分、淋巴结外受累数量≥2个、IPI、LDH及β2-MG对患者OS及PFS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MR/LDH是影响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OS及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LMR/LDH组的OS与PFS高于低LMR/LDH组。结论LMR/LDH对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乳酸脱氢酶类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乙型病毒性肝炎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血常规及乳酸脱氢酶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郑静娴 王晓杰 +7 位作者 余家密 詹周伟 陈誉 陈玲 林晶 陈丽珠 黄于芳 郭增清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887-892,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乳酸脱氢酶(LDH)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乳酸脱氢酶(LDH)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0例在我院胃肠外科行根治性胃癌手术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及随访资料,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 rank检验分析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应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根治性胃癌术后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病例共110例,其中Ⅰ~Ⅱ期40例,Ⅲ期70例。全组患者随访13~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0.9个月。110例随访患者中,有44例死于胃癌,66例仍生存。对不同临床病理因素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显示,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NLR和LDH水平的胃癌患者预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年龄、性别、肿块大小、分化程度、PLR和LMR水平的患者预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LR、PLR水平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差异明显(均P<0.05);不同LMR、LDH水平患者的TNM分期不同(均P<0.05);LDH还与PT分期即局部浸润程度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变量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NLR水平和LDH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TNM分期、NLR水平和LDH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乳酸脱氢酶 胃癌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NLR、PL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美玲 鞠瑛 +3 位作者 刘成程 成士清 王勇 张炳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PL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9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24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检测血常规和肝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PL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9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24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检测血常规和肝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并进行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与乙型肝炎患者组的NLR中位数分别为1.64、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P<0.05),乙型肝炎患者PLR中位数分别为109.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0,P<0.05)。乙型肝炎患者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选取最佳截点分为低NLR组(NLR<1.36,25例)与高NLR组(NLR≥1.36,34例);低PLR组(PLR<86.17,32例)与高PLR组(PLR≥86.17,27例)。在低NLR组与高NLR组中,GGT中位数分别为34.00、19.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P=0.02),而AST、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PLR组与高PLR组中,AST、ALT和GG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PLR对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者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 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自发性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万增 赵旺淼 +2 位作者 葛春燕 孙昭胜 李晓卫 《中国医药》 2019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后神经功能恶化(ND)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ICH患者130例,其中1周内发生ND 37例(观察组),未发生ND 93例(...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ICH)后神经功能恶化(ND)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N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住院的ICH患者130例,其中1周内发生ND 37例(观察组),未发生ND 93例(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就诊时的一般资料、头颅CT成像数据和入院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和NLR]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D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ND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和脑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入院时WBC、ANC和N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1±4)×10~9/L比(9±4)×10~9/L,(10±5)×10~9/L比(6±3)×10~9/L,(9.7±5.6)比(4.1±2.6)],ALC水平低于对照组[(1.8±0.8)×10~9/L比(2.1±1.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1、<0.001、0.0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脑出血量、脑出血部位、是否存在脑室出血、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变异系数等因素后,WBC(比值比=1.27,95%置信区间:1.10~1.48,P=0.032)、ANC(比值比=1.59,95%置信区间:1.28~1.98,P=0.034)、ALC(比值比=0.19,95%置信区间:0.07~0.51,P=0.033)和NLR(比值比=1.55,95%置信区间:1.29~2.02,P=0.012)仍为ND的影响因素。NLR预测ICH患者1周内N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大于WBC、ANC和ALC(0.878比0.699、0.754、0.819),最佳临界值为5.66。结论 NLR可预测ICH后ND,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淋巴细胞绝对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单核细胞绝对值的比值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2
作者 侯杰 耿熠 +4 位作者 赵亚宁 刘尧 汪华 闫晓红 杨乔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8期2192-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LC)与单核细胞绝对值(AMC)的比值(LM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10例胃癌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通过受试者工...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LC)与单核细胞绝对值(AMC)的比值(LM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10例胃癌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术前外周血ALC、AMC、LMR预测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最佳临界值,根据LMR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LMR组和高LM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LC和AMC预测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73×109/L[曲线下面积(AUC)为0.661,P﹤0.01]和0.63×109/L(AUC为0.605,P﹤0.05),LMR预测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最佳临界值为3.9(AUC为0.870,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和LMR均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高LMR组和低LMR组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1.2%和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LMR组和低LMR组胃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2.6%和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R对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绝对值 单核细胞绝对值 LMR 胃癌 预后
下载PDF
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亚芳 臧立 +10 位作者 张小影 赵盼 袁英 岳智杰 杨洪亮 赵海丰 于泳 王亚非 赵智刚 张翼鷟 王晓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6-382,共7页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原发鼻腔NKTCL预后中的意义,为患者提供更确切的危险分层,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初诊的132例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外周血AMC、PLR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外周血AMC、PLR在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分层中均具有重要作用。AMC小于0.5×109个/L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AMC大于等于0.5×109个/L组,PLR小于150组患者的预后优于PLR大于等于150组(P<0.05)。根据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试图建立了一个新的预后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3个不同危险组,结果发现3个组的5年OS及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AMC、PLR与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由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组成的新的预后模式可能较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及韩国预后指数(Korean Prognostic Index,KPI)更确切方便、更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绝对单核细胞计数 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总生存率 无进展生存率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预警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萍 苑群 +3 位作者 闫莹 赵霞 王艳 耑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9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及59例非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D-二聚体(D-D)、乳酸脱氢酶(LDH)、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数值,并...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预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9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及59例非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一般资料、D-二聚体(D-D)、乳酸脱氢酶(LDH)、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数值,并对2组间差异显著的血清学指标单独及联合行ROC曲线分析,探究其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预警价值。结果2组间血清学指标D-D、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MPV、N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和MPV联合检测时敏感性为53.26%,特异性为84.75%;D-D、LDH、HBDH、NLR联合检测时敏感性为59.78%,特异性为86.44%。结论D-D、MPV联合检测及D-D、LDH、HBDH、NLR联合检测对诊断急性肺栓塞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D-二聚体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高敏感性结合,可作为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预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D-二聚体 乳酸脱氢酶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sTREM-1、WBC/LYM、IL-10在肺部细菌、支原体感染鉴别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芳 马生华 +1 位作者 郝双喜 王亚楠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WBC/LYM)、白介素-10(IL-10)在肺部细菌、支原体感染鉴别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WBC/LYM)、白介素-10(IL-10)在肺部细菌、支原体感染鉴别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细菌组)、支原体肺炎患者(支原体组)、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91例。比较3组及不同病情程度患者sTREM-1、WBC/LYM、IL-1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sTREM-1、WBC/LYM、IL-10鉴别支原体、细菌的效能,采用Spearman分析sTREM-1、WBC/LYM、IL-10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采用偏相关性分析sTREM-1、WBC/LYM、IL-10与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细菌组sTREM-1、WBC/LYM高于对照组,支原体组WBC/LYM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细菌组sTREM-1、WBC/LYM、IL-10均高于支原体组(均P<0.05);sTREM-1鉴别的AUC为0.792,WBC/LYM鉴别的AUC为0.730,IL-10鉴别的AUC为0.758,其中IL-10鉴别敏感度最高(91.21%)、sTREM-1鉴别特异度最高(92.31%);细菌性肺炎患者中sTREM-1、WBC/LYM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支原体肺炎患者中WBC/LYM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IL-10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降低(均P<0.05);sTREM-1(r=0.771,P<0.001)、WBC/LYM(r=0.790,P<0.001)均与细菌性肺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WBC/LYM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814,P<0.001),IL-10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922,P<0.001);sTREM-1、WBC/LYM与细菌性肺炎患者PSI评分相关,WBC/LYM、IL-10与支原体肺炎患者PSI评分相关(均P<0.05)。结论sTREM-1、WBC/LYM、IL-10可早期鉴别诊断肺部感染病原菌类型,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支原体肺炎 细菌性肺炎 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 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 白介素-10
下载PDF
血清PCT、LDH及NLR在老年重症感染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6
作者 田洪梅 乐涛 +4 位作者 张川 姜远普 刘杨 苏婕 蒲中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12期1966-1969,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重症肺炎(S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老年SP患者110例(重症组)、老年普通肺炎110例(对照组),于入院24h内完成PCT、LDH、NLR检测,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重症肺炎(SP)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老年SP患者110例(重症组)、老年普通肺炎110例(对照组),于入院24h内完成PCT、LDH、NLR检测,比较两组PCT、LDH、NLR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LDH及NLR对老年SP早期诊断价值;患者均按照指南行规范治疗,随访28d,评价生存状态,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预后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PCT、LDH及NLR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相关性。结果重症组PCT、LDH及NL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T、LDH、NLR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老年S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0.809、0.784、0.959(P<0.05);110例患者根据28d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39例、存活组7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SP患者死亡组年龄、PCT、LDH、NLR、APACHEII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LDH、NLR、APACHEII评分是影响老年SP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T、LDH、NLR均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PCT、LDH及NLR水平均有助于早期诊断老年重症SP,而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且PCT、LDH及NLR升高是患者死亡危险因素,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乳酸脱氢酶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多项血液学指标联合检测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淋蓉 崔翔 +2 位作者 任远 叶栋 沈志森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24期2648-2650,2655,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液学指标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RL)、β2微球蛋白(β2-MG)、碱性磷酸酶(ALP)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SN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行鼻腔... 目的 分析血液学指标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RL)、β2微球蛋白(β2-MG)、碱性磷酸酶(ALP)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SN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行鼻腔鼻窦肿瘤活检或切除术治疗的SNM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择同期来本院健康体检者128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抽取静脉血检测ALB、LDH、NRL、β2-MG、ALP水平,对照组收集健康体检时静脉血标本检测以上血液学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ALB、LDH、NRL、β2-MG、ALP水平,并分析以上指标对SNM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ALB、NRL、β2-MG、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LB水平低于对照组,NRL、β2-MG、ALP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两组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LB、NRL、β2-MG、ALP表达水平用于诊断SNM的AUC分别为0.71、0.72、0.69、0.68,灵敏度分别为0.875、0.828、0.859、0.398,特异度分别为0.672、0.578、0.438、0.89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2.85 g/L、2.35、1.95 mg/L、64.50 U/L。以上指标联合诊断的ROC曲线,AUC为0.818,灵敏度为0.892,特异度为0.641。结论血液学指标ALB、NRL、β2-MG、ALP联合检测对SNM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诊断 白蛋白 乳酸脱氢酶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Β2微球蛋白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NLR、PLR以及LDH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梦珠 张翰钰 李敬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496-4500,共5页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乳酸脱氢酶(LDH)与健康人的差异、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 目的: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乳酸脱氢酶(LDH)与健康人的差异、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1例DLBCL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Ann Arbor分期标准将淋巴瘤组患者分为Ⅰ-Ⅱ期(n=27)、Ⅲ-Ⅳ期(n=54),测定外周血NLR、PLR及LDH水平,对比两组及不同分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对比NLR、PLR、LDH以及三者联合对DLBCL的诊断价值。结果:淋巴瘤组81例,NLR、PLR、LDH分别为(3.65±2.55)、(207.73±11.01)、(371.79±63.56)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6±0.62,P<0.05)、(127.88±41.05,P<0.05)、(151.99±43.72,P<0.05)n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Ⅰ-Ⅱ期患者的NLR(3.00±1.63)、PLR(172.99±61.87)、LDH(279.15±19.12)ng/mL水平对比,Ⅲ-Ⅳ期患者NLR(3.98±2.86)、PLR(225.10±25.71)、LDH(418.11±23.83)ng/mL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P=0.014,P=0.011)。ROC曲线:NLR以2.44为临界值时对DLBCL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69.1%、78.8%、74.1%,PLR以168.64为临界值时对DLBCL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61.7%、87.1%、74.7%,LDH以186.50 ng/mL为临界值时对DLBCL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75.3%、94.1%、84.9%,三者联合时分别为80.2%、91.8%、85.5%。四种方法特异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灵敏度、准确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0.133)。两两比较发现,三者联合的灵敏度高于PLR单独检测(P=0.009),特异性高于NLR单独检测(P=0.027)。NLR、PLR、LD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788、0.866,三者联合为0.916,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与健康人对比,NLR、PLR及LDH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分期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对DLBCL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乳酸脱氢酶(LDH)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 炎症 免疫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NLR、β_(2)-MG、LDH与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及预后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琪 甘宜敏 +1 位作者 徐阳 衡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3期1648-1652,共5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β_(2)微球蛋白(β_(2)-MG)、乳酸脱氢酶(LDH)与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以及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33例MM患者(MM组)以及同期100...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β_(2)微球蛋白(β_(2)-MG)、乳酸脱氢酶(LDH)与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以及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33例MM患者(MM组)以及同期100例健康体检合格的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比较MM组和对照组以及不同DS分期的患者外周血NLR、血清β_(2)-MG以及LDH水平。以MM患者外周血NLR、β_(2)-MG以及LDH中位水平作为分组标准,将MM患者分别分为高、低NLR组,β_(2)-MG高、低水平组及LDH高、低水平组,比较不同亚组患者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以及预后生存状况。结果MM患者外周血NLR及血清β_(2)-MG、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DS分期患者外周血NLR、血清β_(2)-MG、LDH水平:Ⅰ期<Ⅱ期<Ⅲ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患者中,外周血NLR、血清β_(2)-MG、LDH的中位水平分别为1.96、3.94 mg/L、196.69 U/L,分别以此作为分界点划分亚组。高NLR组、β_(2)-MG高水平组以及LDH高水平组患者TP53、RB-1以及复杂核型检出率均分别高于低NLR组、β_(2)-MG低水平组以及LDH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3年,绘制生存曲线发现,高NLR组、β_(2)-MG高水平组以及LDH高水平组的MM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短于低NLR组、β_(2)-MG低水平组以及LDH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9.577、10.156、4.177,P<0.05)。结论MM患者外周血NLR、β_(2)-MG以及LDH水平越高,其发生细胞遗传学及免疫表型异常的概率越大,生存时间也越短。外周血NLR、β_(2)-MG以及LDH水平在反映MM患者病情及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β_(2)-微球蛋白 乳酸脱氢酶 免疫表型 细胞遗传学 预后生存
下载PDF
血清S-ChE、NLR联合LDH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英 张志斌 +1 位作者 王楚 钱晶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3期481-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乳酸脱氢酶(LDH)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84例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乳酸脱氢酶(LDH)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84例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后90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29)和存活组(n=5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ROC曲线,分析血清S-ChE、NLR联合LDH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合并休克、APACHEⅡ评分、血清S-ChE、NLR、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2.720、5.836、4.870、13.292、3.869、5.371,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S-ChE、高NLR以及高LDH为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预后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ChE、NLR和LDH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的AUC=0.996(95%CI:0.989~1.000)。结论血清S-ChE、NLR和LDH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碱酯酶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乳酸脱氢酶 细菌性血流感染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