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6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on Accuracy for Reciprocal Analysis of Sensible and Latent Heat Flux Focusing on Radiometric Temperature and Lag-Time
1
作者 Toshisuke Maruyama Manabu Segawa 《Open Journal of Modern Hydrology》 2017年第2期105-124,共20页
There is no word to describe the importance of evapotranspiration research for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We have already proposed a new method for the reciprocal estimation of the sensible (H) and latent heat fluxes... There is no word to describe the importance of evapotranspiration research for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We have already proposed a new method for the reciprocal estimation of the sensible (H) and latent heat fluxes (lE) by using a single height temperature (Tz) and humidity (rehz) based on the observed net radiation (Rn) and ground heat flux (G). This research is more advanced than the previous research because it uses a Ts observed by a radiometer and identifies the observed data satisfactorily heat balance relationship in every hour at nine sites. First, we confirmed that the estimated H and lE are very close reproductions of the identified H and lE. Second, by analyzing the relative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Ts - T0) [Ts: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T0: observed temperature near the soil surface], the hourly and seasonal changes of (Ts - T0) were clarified, resulting in a marked difference in the (Ts - T0) from previous research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Next,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of H, lE and rehs (the humidity of the soil surface) was determined by observing the slope of the estimated and observed relationship, resulting in the reasonable accuracy (0.85 - 1.15 times) of rehs at seven of the nine sites. Furthermore, the annual evapotranspiration was estimated by comparing the identified and estimated H and lE, resulting in a reasonable accuracy (0.85 - 1.15) at five of the nine sites in the ca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aint b. Moreover, the effect of the lag-time between the net radiation Rn and both Tz and Ts for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on H and lE was tested, and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was found because the effect was included already in the original data. The above results will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advance of water resource planning and hydrometeorology.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FLUXNET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EN Ratio Method Radiometric TEMPERATURE lag-time between Net Radiation and TEMPERATURE Single HEIGH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Evapotranspiratio
下载PDF
考虑时滞的中药饮片制造过程调度优化
2
作者 何德峰 赵凯 徐建明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4-633,共10页
针对中药饮片制造场景下调度求解过程中加工时间不确定以及存在工序间时滞的问题,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建立考虑时滞的模糊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模型,并设计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IGA)进行求解。使用一种四层编码方法描述带时滞约束的... 针对中药饮片制造场景下调度求解过程中加工时间不确定以及存在工序间时滞的问题,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建立考虑时滞的模糊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模型,并设计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IGA)进行求解。使用一种四层编码方法描述带时滞约束的染色体,构建具有模糊加工时间和模糊时滞的作业析取图获取关键路径,使用基于变邻域下降法(VND)的禁忌搜索(TS)增强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再使用一种精英拓展选择策略提高算法迭代效率。以某企业的生产调度数据为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求解中药饮片生产调度问题中具备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生产调度 时滞约束 模糊时间 局部搜索 遗传算法(GA)
下载PDF
红锥树干径向水分亏缺对饱和水汽压差的时滞响应
3
作者 刘士玲 杨保国 +7 位作者 郑路 张培 庞圣江 陈琳 闵惠琳 舒韦维 田祖为 黄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4,共11页
【目的】探索作为树干水分变化状况指标的树木水分亏缺(TWD)变化特征及其与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关系,揭示径向变化对环境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为合理指导红锥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利用径向变化记录仪记录不同分化... 【目的】探索作为树干水分变化状况指标的树木水分亏缺(TWD)变化特征及其与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关系,揭示径向变化对环境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为合理指导红锥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利用径向变化记录仪记录不同分化等级红锥树干径向变化过程,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分析TWD对VPD的响应特征。【结果】不同分化等级红锥的TWD波动趋势相似,TWD随着VPD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同步。小时尺度上,TWD和VPD显著正相关(r=0.488,r=0.489,r=0.512,P<0.01),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两个时期的TWD和VPD也显著正相关,且失水期的相关性增强(r=0.623,r=0.667,r=0.593,P<0.01)。日尺度上,无论是否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二者均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减弱。前后1天内的时滞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分化等级,TWD与VPD显著正相关(P<0.01);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在任何时间段考虑时滞响应时也均达到显著正相关,失水期的相关性强于复水期的相关性。未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时,不同分化等级红锥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均为3 h。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失水期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缩短,复水期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延长。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复水期的滞后时间比失水期分别长3、4和5 h。VPD大幅度波动条件(VPD_(L))下,随着VPD的反复升降,TWD表现为失水-复水交替出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VPD小幅度波动条件(VPDs)下,TWD变化趋势较平缓,两种条件下TWD对VPD的响应均存在时滞。无论分化等级,VPD_(L)条件下TWD与VPD之间的相关性(r=0.550,r=0.553,r=0.584,P<0.01)均强于VPDs下的相关性(r=0.256,r=0.260,r=0.281,P<0.01)。VPDL条件下,考虑滞后时间后,无论是否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不同分化等级红锥TWD与VPD之间的相关性均增强。VPDs条件下,复水期的相关性低于忽略时滞效应时的相关性。【结论】TWD对VPD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在失水期和复水期,TWD对VPD的响应特征不同,且在不同分化等级间存在差异;失水期和复水期的划分有助于研究TWD与VPD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变化动态 径向变化记录仪 红锥 时滞效应 林木分化等级
下载PDF
基于时间滞后集合和实时偏差订正的气温精细化预报研究
4
作者 张武龙 陈朝平 +2 位作者 杨康权 周威 银航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基于SWC-WINGS模式0.01°×0.01°分辨率的小时2 m气温产品,利用时间滞后集合和实时偏差订正,得到新的逐小时滚动更新的1 km网格气温预报,并基于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等指标,对2022年7—8月逐日逐时气温预报... 基于SWC-WINGS模式0.01°×0.01°分辨率的小时2 m气温产品,利用时间滞后集合和实时偏差订正,得到新的逐小时滚动更新的1 km网格气温预报,并基于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等指标,对2022年7—8月逐日逐时气温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滞后集合预报准确率在各时效均高于SWC-WINGS模式最新时次预报,实时偏差订正可明显提升临近时效准确率,1~6 h时效的平均提高率为17.3%。SWC-WINGS模式对于四川地区高、低温预报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偏差,时间滞后集合对于系统性偏差的改进能力有限,而实时偏差订正可将1 h时效上四川大部分地区低温和高温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控制在1℃和2℃以内。针对2022年8月13日四川地区高温天气,时间滞后集合与实时偏差订正集成预报对SWC-WINGS模式预报有较好的订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公里网格 SWC-WINGS 时间滞后 偏差订正
下载PDF
四川地区精细化降水预报融合订正试验及检验
5
作者 张武龙 陈朝平 杨康权 《暴雨灾害》 2024年第2期176-184,共9页
精细化定量降水网格预报是天气预报业务的重点和难点,基于西南区域智能数值网格模式预报系统(Southwest China WRF-based Intelligent Numeric Grid forecast System,SWC-WINGS)1 km×1 km分辨率的小时降水预报,利用时间滞后和概率... 精细化定量降水网格预报是天气预报业务的重点和难点,基于西南区域智能数值网格模式预报系统(Southwest China WRF-based Intelligent Numeric Grid forecast System,SWC-WINGS)1 km×1 km分辨率的小时降水预报,利用时间滞后和概率匹配方法开展融合订正试验,再利用中国气象局多源融合降水系统(CMA Multi-source Precipitation Analysis System,CMPAS)三源融合降水实况格点数据,对2022年7—8月四川地区的小时降水预报融合订正结果进行检验,并在四川盆地西部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1)时间滞后集合降水预报相较于模式降水预报,存在小量级预报过度,大量级预报过于保守的问题;(2)时间滞后结合概率匹配的降水预报融合订正方法有效提升了各量级降水预报的TS评分,尤其1~2 h预报时效提升显著,小时雨量超过0.1 mm、5 mm、10 mm和20 mm量级的TS评分平均提升率分别为7.2%、17.2%、28.3%和36.3%;(3)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应用结果表明,时间滞后结合概率匹配的融合订正方法对模式小时降水预报有较好的改进效果,尤其对大量级降水预报有较强的订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C-WINGS模式 概率匹配 时间滞后 融合订正
下载PDF
从同步数据分析乔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
作者 马泽 宋维峰 +1 位作者 徐小青 储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目的]树干液流是研究植物蒸腾耗水的重要生理指标,树种和气象因子均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消除树种因素限制,探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哈尼梯田水源区3种林分中10种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 [目的]树干液流是研究植物蒸腾耗水的重要生理指标,树种和气象因子均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消除树种因素限制,探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哈尼梯田水源区3种林分中10种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测定其树干液流速率,将其同步数据与气象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从次生落叶阔叶林和原生常绿阔叶林的7779条乔木树干液流速率数据中发现7条异常数据,且这些异常数据在各个树种中都表现出同步一致性;进一步关联分析表明,太阳辐射的突然增加是产生乔木树干液流数据同步上升的主要原因,而降雨则是产生树干液流数据同步下降的主要原因,两者的变化可导致其他气象因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树干液流速率;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发生同步异常数据的气候条件下,树干液流滞后太阳辐射0~30 min,提前于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和湿度0~60 min,滞后或提前时间远小于正常气候条件下各树种的时滞时间。[结论]乔木树干液流受到太阳辐射和降雨等气象因子的综合调节,其中太阳辐射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从生理生态角度探究乔木的蒸腾作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气象因子 关系分析 同步异常 时滞效应
下载PDF
考虑技术异质性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估及动态演变
7
作者 赵昕 蔡清芳 丁黎黎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7-192,共6页
考虑银行经营的阶段性特点,将银行经营过程划分为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两阶段,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技术异质性及不良贷款和结转资产的时滞效应,构建了包含四个系统的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并测度了2012—2019年我国38家商业银行的整... 考虑银行经营的阶段性特点,将银行经营过程划分为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两阶段,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技术异质性及不良贷款和结转资产的时滞效应,构建了包含四个系统的两阶段动态网络DEA模型,并测度了2012—2019年我国38家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及子阶段效率,探究异质银行在连续时期内运营效率的变化情况及其无效来源。结果显示:因技术异质性导致的银行效率的差异显著;分类别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最高,国有银行次之,而股份制银行整体效率最低;分阶段来看,除农商行外,其他三种类型的银行资金筹集效率始终高于资金运用效率;依据两阶段内生权重可以得到提高资金运用阶段的效率是提高银行业整体效率的关键。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异质性 动态网络DEA 不良贷款 结转资产 时滞效应 银行效率
下载PDF
经济振兴背景下东北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8
作者 朱艳 齐繁 高然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8,共7页
基于我国东北地区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模型、Moore结构变化值等方法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程度。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 基于我国东北地区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模型、Moore结构变化值等方法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程度。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分别为中、低、高。建议东北地区的高校从适当调整学科结构及其比例以增强“三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前期人才需求预测进而缩短“三结构”之间的时滞时间两个方面增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灰色关联度 时滞
下载PDF
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松辽流域植被叶面积指数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云飞 何全军 +3 位作者 张月维 石艳军 李建平 袁福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3-2056,共14页
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对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月尺度MODIS LAI、气象等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趋势及偏相关分析、时滞与累积效应分析和改进的残差分析等方法,评估松辽流域2001—2021年生长季植被叶面... 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对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月尺度MODIS LAI、气象等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趋势及偏相关分析、时滞与累积效应分析和改进的残差分析等方法,评估松辽流域2001—2021年生长季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在顾及时滞与累积效应的情况下探究气候与人为驱动因素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松辽流域LAI总体呈“平原低,山地高”的空间分布格局。近21年植被LAI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未来植被变化以持续改善为主,但内蒙古西部草原及大、小兴安岭局部地区仍存在退化风险。(2)LAI总体上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相较气温植被生长对降水更敏感。LAI变化的时间效应随气候因子、覆被类型及植被分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LAI对气温的主要时间效应为2个月滞后和0—1个月累积,而对降水主要为无显著滞后和1个月累积。(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联合作用是影响松辽流域植被LAI动态的主要原因,两者对植被变化的贡献分别占41.7%和58.3%,同时考虑时滞和累积效应时,提升了气候因子对植被生长的解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因子 松辽流域 时滞累积效应 人类活动 残差分析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大果山楂种子萌发的影响
10
作者 胡真真 史艳财 +3 位作者 蒋忠林 梁惠 韦霄 邓丽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6-14,共9页
【目的】探明影响大果山楂种子萌发的因素,找出大果山楂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大果山楂的规模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果山楂种子为研究材料,进行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2种试验,物理处理采用不同浸种时间(0 d、1 d、2 d、3 d、4 d、5... 【目的】探明影响大果山楂种子萌发的因素,找出大果山楂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大果山楂的规模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大果山楂种子为研究材料,进行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2种试验,物理处理采用不同浸种时间(0 d、1 d、2 d、3 d、4 d、5 d)、土壤含水量(70%、50%、30%)、播种深度(0 cm、1 cm、2 cm、3 cm、4 cm)、光照(黑暗、变光)、基质(沙土、肥土、黄土、混合土、珍珠岩)进行试验,化学处理采用赤霉素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滞时的影响。【结果】物理处理情况下,随着浸种时间(0~4 d)的增加种子发芽率随之递增,发芽滞时缩短,浸种时间为4 d时种子发芽率最高(97.33%),浸种时间为1 d时发芽势最高(70.67%);土壤含水量为70%时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2.33%,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少,发芽率降低、发芽滞时延长;随着播种深度增加发芽率及发芽势先升后降,发芽滞时延长,播种深度为1 cm时发芽率、发芽势最高,播种深度0 cm时发芽时间最快;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及缩短发芽所需时间;播种于肥土中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在沙土中播种可减少发芽时间。在化学处理情况下,在赤霉素正交试验中,对发芽率影响排列顺序为B(浸种方式)>A(赤霉素浓度)>D(层积时间)>C(浸种时间),最优组合方式为A1B2C2D2,即赤霉素浓度在50 mg/L,浸种中层积,浸种时间12 d,层积时间60 h时发芽效果最好。【结论】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均可提高大果山楂的萌发率。应季栽种时,可利用物理处理方法,播种前利用常温清水对大果山楂种子浸种4 d后播种在肥土中1 cm深处,保持黑暗条件,3 d浇1次水;提前栽植或反季栽种时,可利用化学方法处理,播种前,先室内低温层积,在层积过程中利用50 mg/L赤霉素溶液浸种12 h,浸种后继续层积满6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山楂 种子 发芽率 发芽势 发芽滞时 赤霉素 浸种 层积
下载PDF
潮河山区人工林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响应
11
作者 王祥 韩淑颖 +2 位作者 翟家齐 张金萍 王庆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探究潮河山区人工林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间的响应关系。【方法】通过热扩散探针法(TDP)对河北省丰宁县达袋沟控制站内生长季(5—10月)人工林(落叶松、油松和沙棘)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人工林液流速率... 【目的】探究潮河山区人工林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间的响应关系。【方法】通过热扩散探针法(TDP)对河北省丰宁县达袋沟控制站内生长季(5—10月)人工林(落叶松、油松和沙棘)树干液流速率进行了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因子,研究人工林液流速率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1)典型晴天落叶松、油松和沙棘各月份树干液流呈“昼高夜低”的单峰型曲线。各树种雨天树干液流较同期晴天明显降低,沙棘液流速率较其他树种更快且更易受降水影响。(2)小时尺度上落叶松、油松、沙棘液流速率与大气温度(T_(a))、饱和水汽压差(VPD)、太阳净辐射(R_(n))和风速(W)正相关,而与降水量(P)和空气相对湿度(R_(h))负相关。R_(n)是影响树干液流的最重要因素,VPD、T_(a)、R_(h)对其影响次之。(3)日尺度上落叶松、油松、沙棘液流速率日均值分别为2.78、1.44、5.27mL/(cm^(2)·h),其中R_(n)、VPD、T_(a)为主要影响因子。(4)整个生长季落叶松、油松、沙棘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间的时滞现象显著。落叶松液流速率变化提前于VPD约20 min,滞后于R_(n)约60 min;油松液流速率变化提前于VPD约40min,滞后于R_(n)约50 min;沙棘液流速率变化提前于VPD约20 min,滞后于R_(n)约50 min。【结论】不同时间尺度下影响潮河山区人工林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为R_(n)和VPD,液流与气象因子间存在明显的时滞现象,表现为液流速率变化提前于VPD,滞后于R_(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特征 气象因子 尺度 时滞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对齐和TCNformer的重介精煤灰分多步预测
12
作者 王珺 王然风 +2 位作者 魏凯 韩杰 张茜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由于在重介分选过程中各个传感器位置不同,导致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与灰分存在时间滞后,影响了精煤灰分结果。基于回归模型的灰分预测方法缺乏对时间序列信息的利用,无法捕捉重介生产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基于时间序列的灰分预测... 由于在重介分选过程中各个传感器位置不同,导致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与灰分存在时间滞后,影响了精煤灰分结果。基于回归模型的灰分预测方法缺乏对时间序列信息的利用,无法捕捉重介生产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基于时间序列的灰分预测方法未能充分考虑灰分和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之间的时间依赖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对齐和TCNformer的重介精煤灰分多步预测方法。通过滞后相关性分析来量化灰分与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之间的滞后步长,依此对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移动,使得灰分和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时间序列对齐,消除灰分和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之间的时间滞后。在Transforme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卷积网络(TCN)提取特征,并将单向编码器扩展为双向编码器,构建了TCNformer模型来实现精煤灰分多步预测。将时间序列对齐得到的与未来时刻灰分数据对应的过程变量序列作为解码器的输入,以提升模型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1579%,均方根误差为0.2152%,平均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5051,能有效提升精煤灰分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分选 精煤灰分预测 滞后相关性 时间序列 TCNformer 双向编码器
下载PDF
1960-2019年鄱阳湖五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及其对主湖区水量的影响
13
作者 章阳 张润润 +1 位作者 马苗苗 布庆月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4-1219,I0026,I0027,共18页
流域内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等水储量组分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陆地水储量(TWS)的动态变化格局。本文以GRACE卫星数据为基准,利用GLDAS数据解析1960-2019年鄱阳湖“五河”流域TWS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各组分对其变化的贡献,采用相关... 流域内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等水储量组分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陆地水储量(TWS)的动态变化格局。本文以GRACE卫星数据为基准,利用GLDAS数据解析1960-2019年鄱阳湖“五河”流域TWS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各组分对其变化的贡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TWS对降水的滞后响应关系,并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了“五河”流域TWS及各组分对鄱阳湖主湖区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河”流域年TWS在1960-2011年(P1)以-0.07 mm/a的下降,而在2012-2019年(P2)以3.37 mm/a的速率上升。相较于P1阶段,P2阶段春、夏季TWS盈余增强,秋、冬季TWS亏损减弱。春、夏季流域西部TWS变化逐渐由地表水转变为地下水储量主导,流域东部TWS变化主要由地下水储量主导;秋、冬季流域TWS变化主要为地下水储量主导,且地表水对TWS变化的贡献减弱。流域TWS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滞时呈现夏、秋季短(1个月)而冬、春季长(3~6个月)的季节模式。地下水储量和土壤水对TWS变化的贡献增加会延长TWS对降水的响应滞时,而地表水对响应滞时起相反的作用。“五河”流域TWS与鄱阳湖主湖区水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地表水和地下水储量增加对湖区水体的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土壤水增加对湖区水体的增长具有反向作用。本研究解析了近六十年鄱阳湖“五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变化及其对主湖区水量的影响,可为流域水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DAS 陆地水储量 季节模式 组分贡献率 响应滞时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北京地区黄栌树干液流变化的环境驱动机制
14
作者 张敏 钱多 +6 位作者 张咏 李鑫豪 刘鹏 赵洪贤 刘新月 徐清风 查天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为探究北京主要造林树种黄栌树干液流在季节与昼夜尺度上的环境调控机制,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支持,以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造林树种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黄栌树干液流速率... 为探究北京主要造林树种黄栌树干液流在季节与昼夜尺度上的环境调控机制,为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科学支持,以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造林树种黄栌(Cotinus coggygria)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生长季(4—9月),采用热扩散技术对黄栌树干液流速率进行原位连续观测,并同步观测环境要素如空气温度(T_(a))、相对湿度(R_(H))、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土壤体积含水量(VWC),通过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探究环境因子对树干液流的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黄栌生长季累积蒸腾量为90 mm。昼夜尺度液流速率(J′s)主要受PAR调控,呈正相关关系(R^(2)=0.93),二者到达峰值的时间存在0.5 h的时滞。季节尺度,日平均液流速率(J_(s)^(d))主要受蒸气压差(VPD)调控,VPD对液流速率的调控阈值为1.5 kPa:当VPD<1.5 kPa时,VPD直接驱动液流变化,呈正线性相关关系(R^(2)=0.94);当VPD>1.5 kPa时其对液流速率的调控作用减弱,气孔导度(g_(s))对液流速率的调控作用增强,且g_(s)随VPD的上升呈指数型下降(R^(2)=0.88)。在生长旺期(6—8月),J_(s)^(d)随T_(a)、VPD、PAR的上升而上升,但与VWC间没有明显关系。研究发现黄栌具有低耗水性,昼夜尺度液流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限制,季节尺度液流速率主要受蒸汽压差调控,黄栌可通过调节气孔导度适应大气干旱,为北京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时间尺度 时滞效应
下载PDF
基于气候时滞效应和空间异质性对中国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模拟
15
作者 高越 布仁仓 +2 位作者 熊在平 齐丽 刘洪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615-7630,共16页
植物总初级生产力是定量描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分析气候时空滞后效应和空间异质性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影响,以当年气象数据组(CC)、10年平均气象数据组(MC)和邻域气象数据组(FM)分别代表气候波动性、时间滞后效应... 植物总初级生产力是定量描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分析气候时空滞后效应和空间异质性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影响,以当年气象数据组(CC)、10年平均气象数据组(MC)和邻域气象数据组(FM)分别代表气候波动性、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异质性,以及地形数据为自变量,构建随机森林模型,模拟了2000—2014年的历史时期的GPP值以及2015—2021年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排放情景下的GPP值,计算模拟解释率,因子贡献率,最终确定最佳气象数据组。结果表明(1)地形因子中坡度对GPP的影响最大,气象因子中降水量对GPP的影响最大,整体而言GPP与地形因子较气象因子相关性强,是地形再分配气象因子的结果;(2)各时期GPP模型之间交叉模拟值与MODIS数据对比发现模型解释率R2均达到0.80以上,表明所建预测GPP的随机森林模型稳定性较强;(3)历史气象数据的GPP模型结果显示CC对当年GPP的解释率更高,表明气候波动性更好地展现当年气象与GPP间的关系;(4)基于历史时期和4种未来气候情景下3个气象数据组建立的模型之间交叉模拟,结果表明MC预测模型的解释率最高,表明该数据组稳定性最强,反过来采用4种未来气候情景下3个气象数据组的模型模拟历史时期的GPP,结果表明MC与其他两个气象数据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充分表明植被GPP响应气候具有时滞效应,并其影响程度显著大于气候的空间异质性和波动性,即前9年的气候持续影响植被GPP;(5)统计3个气象数据组在历史时期出现的概率,可知MC出现概率高的区域占比比其他两个数据组的大,在林地、灌木和草本三种景观类型中也出现相同的结论,另外MC对中高海拔和陡坡的预测能力比其他两个数据组的强,表明中高海拔地区在分配太阳辐射等复杂过程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而平缓地区易受当年和气候空间异质性影响。因本研究以10年为平均值计算单元,最佳时间滞后效应可能会比10年短或更长,需要进一步探讨,结论为气候变化背景下GPP模拟预测提供了最佳气象数据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 随机森林 空间异质性 时间滞后效应
下载PDF
农业面源氮污染控制措施滞后效应形成机理与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萌 耿润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2-3141,共10页
推广实施最佳管理措施(BMPs)被认为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许多流域实施BMPs后通常难以在预测的时间内实现水质改善目标,导致人们对BMPs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受流域内养分遗留效应影响,BMPs实施后的环境质量改善效益可能不会... 推广实施最佳管理措施(BMPs)被认为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然而许多流域实施BMPs后通常难以在预测的时间内实现水质改善目标,导致人们对BMPs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受流域内养分遗留效应影响,BMPs实施后的环境质量改善效益可能不会立刻显现(也即“滞后期”),这是由于过去人为活动输入的过量营养物质在流域水文传输和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过程中的积累所致,当来自外部的污染负荷减少时,这部分营养物质的汇集和释放可能掩盖治理措施对于水质改善的影响。鉴于遗留的营养物质在延迟水质改善方面的关键作用,滞后期的量化评估对于全面分析污染成因,科学配置BMPs,有效治理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水质改善效率非常重要。以农业面源氮控制措施的滞后效应形成机理和评估方法为主线,概述了流域尺度氮累积和滞后效应产生的主要机理,述评了氮污染滞后效应的量化评估方法,提出目前大多数流域模型尚不能很好的表述滞后效应以及缺乏解决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遗留效应的能力,并对未来BMPs优化配置研究提出建议:(1)摸清流域水文传输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转化过程对BMPs控氮效益滞后期的影响,分析污染负荷削减的时空响应规律;(2)构建包含土壤、浅层含水层和地下水动力学组合的流域尺度BMPs控氮效益滞后期模型,分析不同管理情景下污染物减排和水质目标改善所需时间;(3)建立涵盖滞后效应的BMPs优化配置方案,以寻求短时间内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以及环境与经济效益双重协同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策略,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相关管理措施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氮污染 最佳管理措施 滞后效应 遗留营养物质
下载PDF
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资源丰度序列的振荡模态分析
17
作者 王月 杨晓明 朱江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6-274,共9页
为掌握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的波动周期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振荡的响应关系,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1990—2019年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的标准化后CPUE时间序列进行振荡周期分解;并用时滞分析方法,获得各波动周... 为掌握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的波动周期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振荡的响应关系,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1990—2019年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的标准化后CPUE时间序列进行振荡周期分解;并用时滞分析方法,获得各波动周期和环境周期相应关系强度和相位差。结果表明:1)自由群鲣资源种群波动可以认为是0.3 a、0.6 a、1.5 a、3.5 a和5.5 a等多个周期的振荡叠加综合效应表现。其中0.3 a和0.6 a为资源的季节性波动特征,相对影响较小;而1.5 a和3.5 a的年际波动对中西太平洋自由群鲣资源变动影响较大(累积方差解释率为46.96%)。2)自由群鲣资源的振荡是环境振荡和鲣生物周期综合作用的反映,其1.5 a的振荡和鲣的初次性成熟年龄有关;3.5 a的振荡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有关。3)3.5 a的振荡与尼诺指数相关系数为0.61,相位差8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群鲣 振荡模态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时滞分析 中西太平洋
下载PDF
具有时滞效应的air2stream河流水温模型及应用研究
18
作者 李凌波 王启明 +3 位作者 赵忠伟 唐玉川 李成明 胡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高精度河流水温模型对于深入了解水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河流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驱动的air2stream模型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避免了计算的复杂性,已成为河流水温模拟常用的模型。由于水的热惯性及水文条件等的影响,河流水温... 高精度河流水温模型对于深入了解水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河流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驱动的air2stream模型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避免了计算的复杂性,已成为河流水温模拟常用的模型。由于水的热惯性及水文条件等的影响,河流水温变化往往显著滞后于气温变化,而air2stream原模型并未考虑滞后效应,导致该模型在流量未知情况下实际精度偏低。为解决该问题,采用气温-水温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时滞天数,构建具有时滞的air2stream新模型,进一步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两个监测站的多年实测数据验证新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新模型在不引进额外观测数据的条件下具有更高精度且性能更稳定。相比原模型,在两个监测站新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约4.29%和5.85%。新模型具有精度高、水文要素需求少的特点,可为长江中下游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水温模型 时滞 air2stream 长江中下游水温
下载PDF
二自由度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时滞控制研究
19
作者 王美琪 曾思恒 +1 位作者 李源 刘鹏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2-822,共11页
为研究控制器时滞对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以位移-速度为反馈控制参数,建立考虑控制器时滞的二自由度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模型;其次,通过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得到无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区域,同时,依据特征根穿越虚轴边界条件... 为研究控制器时滞对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以位移-速度为反馈控制参数,建立考虑控制器时滞的二自由度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模型;其次,通过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得到无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区域,同时,依据特征根穿越虚轴边界条件,获得系统发生Hopf分岔的控制器时滞临界值;最后,分析反馈控制参数及系统参数与控制器时滞临界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参数一定时,控制器时滞临界值随位移控制增益的增大而减小,随速度控制增益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反馈控制参数一定时,控制器时滞临界值随二系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二系阻尼的增大而增大;当系统时滞以10^(−6)数量级在时滞临界值附近渐渐增大时,系统会从稳定—周期运动—不稳定逐渐变化,期间发生超临界Hopf分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系统 稳定性 时滞 反馈控制 HOPF分岔
下载PDF
分数阶时滞切换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20
作者 田吉 龙飞 徐鹏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6期11-16,21,共7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系统时滞对分数阶切换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Caputo分数阶时滞切换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首先,通过求解给定的分数阶时滞线性系统,导出了Lyapunov函数沿分数阶线性时滞系统的Caputo分数阶导数满足的不等式条件。其... 为了更好地了解系统时滞对分数阶切换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Caputo分数阶时滞切换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首先,通过求解给定的分数阶时滞线性系统,导出了Lyapunov函数沿分数阶线性时滞系统的Caputo分数阶导数满足的不等式条件。其次,基于该不等式条件和Heaviside阶跃函数的性质,得到了具有Caputo分数阶导数的分段定义微分函数的等价解;通过导出的引理,得到了分数阶时滞线性切换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利用Heaviside阶跃函数得到的分段定义分数阶微分不等式的等价解,有效地克服了现有研究分数阶切换时滞系统稳定性问题中存在的忽略分数阶算子的记忆性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微积分 切换线性系统 时滞 Caputo分数阶 有限时间稳定性 LYAPUNOV函数 分段定义微分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