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organic chromium supplementation to finishing lambs diet on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被引量:3
1
作者 Laura Moreno-Camarena Ignacio Domínguez-Vara +5 位作者 José Bórquez-Gastelum Juan Sánchez-Torres Juan Pinos-Rodríguez Antonia Mariezcurrena-Berasain Ernesto Morales-Almaráz Abdelfattah Z M Salem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567-574,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supplemental organic chromium(Cr) to finishing lambs on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Eighteen Suffolk lambs(age(4.5±0.2) mon;(25...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supplemental organic chromium(Cr) to finishing lambs on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Eighteen Suffolk lambs(age(4.5±0.2) mon;(25.8±3.6) kg body weight(BW))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levels of supplemental organic Cr(0.0, 0.2 and 0.4 mg kg^–1 dry matter(DM)) in a complete random design. Growth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for 70 d, and then lambs were slaughtered to study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meat. Orthogonal contrasts were performed(contrast one-average level 0.2 ppm Cr vs. average level 0.4 ppm Cr; contrast two-level 0 vs. average levels(0.2+0.4) ppm Cr). Orthogonal polynomial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linear and quadratic effects of Cr concentrations. Growth and carcass performance were not affected by supplemental organic Cr. Muscle conformation and leg perimeter linearly increased(P〈0.05) as organic Cr level increased in the diet. Kidney fat decreased linearly(P〈0.05) as supplemental Cr increased. In Longissimus dorsi(LD), the ash content decreased linearly, and shear force(kg cm^–2) increased(P〈0.05) as organic Cr level increased in the diet. It is concluded that organic Cr did not affect growth performance, but it improved positively the muscle conformation, reduced kidney fat, whereas in LD there was an increment in shear force in finishing carcass la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cass finishing lambs Longissimus dorsi organic chromium
下载PDF
超高压纯水射流切割羊胴体试验
2
作者 曲玉栋 韦志超 +3 位作者 张的 苏吉鑫 陈正文 李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目的:减少机械切割羊肉损耗。方法:采用龙门式超高压纯水射流切割平台,针对羊胴体的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参数进行试验。对比切割效果、找出合适的切割参数并分析切割损耗。结果:针对常温羊肉、冷冻羊肉、羊排、羊脊柱、羊腿、羊颈部、... 目的:减少机械切割羊肉损耗。方法:采用龙门式超高压纯水射流切割平台,针对羊胴体的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参数进行试验。对比切割效果、找出合适的切割参数并分析切割损耗。结果:针对常温羊肉、冷冻羊肉、羊排、羊脊柱、羊腿、羊颈部、剔骨取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明确了羊酮体不同部位、不同试验参数对切割效果的影响。结论:纯水射流切割对冷冻羊酮体的不同部位适应性不同,但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损耗很小,对常温羊肉、羊腿、羊颈部等部位的切割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纯水射流 羊胴体 切割 工艺参数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对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武雅楠 曹玉凤 +3 位作者 高艳霞 李秋凤 李运起 李建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92-1400,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亚麻籽水平对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本试验选取2月龄健康萨福克(♂)×小尾寒羊(♀)F1代羔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日粮为试验处理,分别为含0%(对照组)、5%、10%和15%亚麻籽(干物质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亚麻籽水平对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本试验选取2月龄健康萨福克(♂)×小尾寒羊(♀)F1代羔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日粮为试验处理,分别为含0%(对照组)、5%、10%和15%亚麻籽(干物质基础)的日粮,各组蛋白及能量水平相同,试验期60d。结果表明,羔羊日粮中添加5%和10%亚麻籽可以提高羔羊的生产性能和产肉能力,改善羔羊日增体质量(P<0.05)、胴体质量及料重比(P<0.01)。随着添加亚麻籽水平的提高,肌肉中水分含量下降(P<0.01),粗脂肪含量上升(P<0.01);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依次上升,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脂肪酶活力随着亚麻籽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添加5%~10%亚麻籽改善了羔羊肉品质,随着亚麻籽添加量的增加,熟肉率、肌内脂和肌小节片断化指数(MFI)均显著提高(P<0.01),提高了肉的嫩度,而肌肉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但对肌肉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亚麻籽的添加增加了肌肉中PUFA(P<0.01)、CLA(P<0.01)和亚麻酸(P<0.01)的含量,以及PUFA中n-3与n-6的比例(P<0.01)。结果提示,羔羊日粮中添加5%~10%亚麻籽能够提高生长性能,通过提高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CLA含量,改善羊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 羊肉 胴体品质 肉品质
下载PDF
不同杂交组合6月龄羔羊胴体品质及肉质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世锋 滚双宝 +2 位作者 王继卿 胡江 罗玉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8,43,共6页
对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的6月龄羔羊(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后代羔羊的热胴体重、屠宰率均极显著高... 对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的6月龄羔羊(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后代羔羊的热胴体重、屠宰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Ⅱ组的宰前活重、热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骨重都极显著大于其它3个试验组(P<0.01),根据新西兰羔羊肉分级标准,Ⅱ组的肌肉级别为PME级,优于其余3个杂交组合的PL级;羔羊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余杂交组合后代羔羊相比,Ⅱ组6月龄羔羊的部分肉品质(羊肉酸碱度、嫩度、熟肉率)有所提高.说明在天祝县自然环境条件下,‘特克塞尔’作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不但可以提高后代羔羊产肉量,而且还可以改善羔羊的部分肉品质,‘特克塞尔’ב甘肃高山细毛羊’是生产6月龄羔羊肉的最优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组合 羔羊 胴体品质 羔羊肉品质
下载PDF
巴美肉羊屠宰性能与胴体质量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宏博 刘树军 +2 位作者 腾克 贾雪晖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13,共4页
巴美肉羊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新培育成的肉羊新品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各1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作对比屠宰实验,分别测定并计算其屠宰性能(主要包括屠宰率和净肉率)和胴体质量(主要包括眼肌面积和... 巴美肉羊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新培育成的肉羊新品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各1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作对比屠宰实验,分别测定并计算其屠宰性能(主要包括屠宰率和净肉率)和胴体质量(主要包括眼肌面积和背肉厚),确定巴美肉羊在屠宰性能和胴体质量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结果表明:巴美肉羊从4~8月龄,其眼肌面积显著大于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的眼肌面积(P<0.05);其6月龄和8月龄的屠宰率、净肉率以及背肉厚都显著大于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的该项指标(P<0.05)。同时,4月龄巴美肉羊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和背肉厚都极显著小于该品种肉羊6月龄的同类指标(P<0.01);而6月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小于该品种肉羊8月龄的同类指标(P<0.05)。因此,通过分析,初步确定巴美肉羊的最佳屠宰月龄为6~8月龄这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屠宰性能 胴体质量
下载PDF
性别因素对巴美肉羊屠宰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宏博 刘树军 +3 位作者 靳烨 靳志敏 袁倩 王贵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82-85,共4页
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小尾寒羊、苏尼特羊公羊和母羊各10只进行屠宰实验,分别分析其屠宰性能和胴体质量,最终确定不同性别的巴美肉羊是否具有优越性。结果表明:4月龄巴美母羊的屠宰率显著大于巴美公羊(P<0.05),眼肌面积显著大... 选择4、6、8月龄巴美肉羊、小尾寒羊、苏尼特羊公羊和母羊各10只进行屠宰实验,分别分析其屠宰性能和胴体质量,最终确定不同性别的巴美肉羊是否具有优越性。结果表明:4月龄巴美母羊的屠宰率显著大于巴美公羊(P<0.05),眼肌面积显著大于巴美公羊及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各性别组(P<0.05);6月龄巴美公羊的屠宰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公羊(P<0.05),眼肌面积显著大于巴美母羊;同时,6月龄和8月龄巴美公羊的眼肌面积和背肉厚均分别显著大于同月龄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各性别组(P<0.05)。巴美公羊和巴美母羊的屠宰率从4月龄到6月龄显著增加(P<0.05),而净肉率从4月龄到8月龄持续显著增加(P<0.05),巴美母羊的眼肌面积和巴美公羊的背肉厚从4月龄到8月龄持续显著增加(P<0.05),而巴美公羊的眼肌面积和巴美母羊的背肉厚仅从4月龄到6月龄显著增加(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美肉羊 性别因素 屠宰品质 胴体质量
下载PDF
不同杂交组合周岁羔羊肉用性能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赵世锋 王继卿 +6 位作者 周智德 刘玉 王占斌 闫海全 胡江 滚双宝 罗玉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6-229,共4页
为了探讨高原放牧条件下不同杂交后代的肉用品质,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羔羊肉(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选择4个杂交组合周岁羔羊各5只,开展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高原放牧条件下不同杂交后代的肉用品质,以白萨福克、特克塞尔、邦德、澳洲美利奴为父本,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杂交生产羔羊肉(分别设为Ⅰ、Ⅱ、Ⅲ和Ⅳ组)。选择4个杂交组合周岁羔羊各5只,开展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品种可以明显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产肉力,4个组合中萨×甘组、澳×甘组改良效果最为显著,白萨甘细的肌肉分级标准判定其为TM级,脂肪含量略高,澳甘细和特甘细均为PME级,邦甘细为PL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组合 周岁羔羊 肉用性能 胴体品质 内脏器官 肉质
下载PDF
开食料必需氨基酸部分扣除对断奶湖羊羔羊屠宰性能和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雪玲 张乃锋 +5 位作者 马涛 陶大勇 柴建民 王玉荣 张帆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部分扣除对断奶湖羊羔羊屠宰性能和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50日龄断奶湖羊公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PC)组饲喂氨基酸平衡的开食... 本试验旨在研究开食料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部分扣除对断奶湖羊羔羊屠宰性能和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50日龄断奶湖羊公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PC)组饲喂氨基酸平衡的开食料,4个试验组开食料在PC组的基础上分别扣除30%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分别作为PD-Lys、PDMet、PD-Thr和PD-Trp组,其余氨基酸含量保持一致。预试期为11 d,正试期为60 d。在120日龄每组随机选取6只羔羊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PD-Lys和PD-Met组与PC组相比空体重、皮毛重、胴体重、蹄重显著降低(P<0.05);2)PD-Met组胴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PC和PD-Trp组(P<0.05),PC、PD-Lys和PD-Met组皮毛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PD-Thr和PD-Trp组(P<0.05),PC组胴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PD-Met组头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PC和PD-Lys组(P<0.05);3)PD-Met组头蹄、皮毛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及胴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PC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得到,61~120日龄断奶湖羊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4种必需氨基酸理想模式如下:胴体为100∶35∶44∶13,皮毛为100∶21∶12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羔羊 必需氨基酸 胴体 模型
下载PDF
南方农区不同饲养方式和类群羔羊胴体品质及肉质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钱勇 钟声 +2 位作者 张俊 李隐侠 黎有娣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4,共6页
对南方农区舍饲育肥和农田放牧饲养下的波徐杂交羊、波尔山羊和徐淮山羊3个类群的6月龄羔羊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舍饲育肥饲养的波徐杂交羊(Ⅰ)和波尔山羊(Ⅱ)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GR值等指... 对南方农区舍饲育肥和农田放牧饲养下的波徐杂交羊、波尔山羊和徐淮山羊3个类群的6月龄羔羊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舍饲育肥饲养的波徐杂交羊(Ⅰ)和波尔山羊(Ⅱ)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GR值等指标极显著优于舍饲徐淮山羊(Ⅲ)和农田放牧杂交羊(Ⅳ)(P<0.01);舍饲育肥饲养的羔羊与农田放牧饲养的羔羊在肌肉失水率、熟肉率和嫩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舍饲育肥羔羊的肌肉保水力有增加趋势,肌肉嫩度也得到一定提高;农田放牧饲养方式有助于提高羔羊肌肉的红度(P<0.05);两种饲养方式饲养的羔羊的肌肉在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质、灰分和水分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肌内脂肪含量上舍饲育肥方式更具优势(P<0.05),其风味和多汁性更佳;在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方面,农田放牧杂交羔羊(IV)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舍饲的各个组(P<0.05),舍饲的3个组中,波徐杂交羔羊(I)和波尔山羊羔羊(II)肌肉中17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徐淮山羊羔羊(III),但差异不显著(P>0.05),I组与II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舍饲育肥饲养的羔羊肌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及羊肉风味优于放牧加补饲的羔羊(P<0.05)。在不同类群方面,同在舍饲育肥条件下,波尔山羊和波徐杂交羊比徐淮山羊表现出较高的胴体品质(P<0.05)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肉色的红度值低于徐淮山羊(P<0.05),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南方农区 胴体品质 肉质 羔羊
下载PDF
国内外肉羊胴体分级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宏博 靳烨 《肉类研究》 2011年第4期41-45,共5页
本文从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肉羊产业的现状出发,较系统地概括其肉羊胴体分级标准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我国亟需建立一套完整、快速、全面的胴体分级标准体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肉羊胴体 分级标准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不同日粮对育肥羔羊产肉性能、胴体品质及复胃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杨毅 罗惠娣 +5 位作者 赵鹏 李俊 郭宏宇 王宏浩 薛丽娜 李希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2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对育肥羔羊的产肉性能、胴体品质和复胃发育的影响,为羔羊育肥和优质羔羊肉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80只2.5月龄16 kg左右蒙系断奶公羔按体重分为两组,每组40只羔羊,在同一羊舍分栏饲喂...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对育肥羔羊的产肉性能、胴体品质和复胃发育的影响,为羔羊育肥和优质羔羊肉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将80只2.5月龄16 kg左右蒙系断奶公羔按体重分为两组,每组40只羔羊,在同一羊舍分栏饲喂,预试期15 d,试验期153 d。试验组羔羊饲喂精粗比为66.50.33.50的自制全混合日粮,对照组羔羊饲喂全精料日粮(养殖户自配日粮)。试验结束后对体重大的60只羔羊(30只/组)进行屠宰,测定其产肉性能和复胃发育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育肥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但经济效益低于试验组28.44元/只;两组的产肉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的GR值和尾重高于试验组,去尾屠宰率和后腿肉重低于试验组;试验组瘤胃、网胃、瓣胃的各项发育指标和胃重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皱胃则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适宜精粗比的全混合日粮符合育肥羔羊消化特点,育肥效益好;用全精料日粮育肥羔羊,采食量大,营养过剩,生产的羔羊肉脂肪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羔羊的胴体品质及胴体分割加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全精料日粮 育肥羔羊 产肉性能 胴体品质 复胃发育
下载PDF
黄芪对育肥绵羊生长及产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春香 张博 +5 位作者 张炜 任有蛇 靳黎 杨培文 刘根堂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0-645,共6页
为探寻育肥绵羊日粮中黄芪(Astargalusmembranaceus)适宜的添加量,将36只3月龄体重相近广灵大尾羊公羔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Ⅰ、Ⅱ、Ⅲ、Ⅳ和Ⅴ处理组分别喂给基础日粮十0%,0.5%,1%,1.5%,2%和3%黄芪。试验期70 d,考察其生长及产肉性能... 为探寻育肥绵羊日粮中黄芪(Astargalusmembranaceus)适宜的添加量,将36只3月龄体重相近广灵大尾羊公羔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Ⅰ、Ⅱ、Ⅲ、Ⅳ和Ⅴ处理组分别喂给基础日粮十0%,0.5%,1%,1.5%,2%和3%黄芪。试验期70 d,考察其生长及产肉性能。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Ⅱ组活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Ⅲ组和Ⅳ组(P<0.05),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Ⅱ组绵羊30 d和60 d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Ⅱ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Ⅳ组和Ⅴ组(P<0.01),显著低于C组和Ⅲ组(P<0.05)。Ⅱ组胴体重和净肉重极显著高于Ⅳ组、Ⅴ组和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胴体分割后Ⅱ组羊肋脊排和带臀腿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育肥绵羊日粮中添加1%黄芪可显著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优质肉块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生长性能 产肉性能 育肥绵羊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的橄榄饼渣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薛瑞婷 李栋 +1 位作者 任雪芳 刘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0,共5页
文章旨在研究肉羊日粮中添加不同方式处理的橄榄饼渣对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平均体重为(29.5±2.2)kg的肉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羊。试验共设计4种全混合日粮,均以玉米-豆粕为... 文章旨在研究肉羊日粮中添加不同方式处理的橄榄饼渣对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平均体重为(29.5±2.2)kg的肉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羊。试验共设计4种全混合日粮,均以玉米-豆粕为主,各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5%的未处理、碱处理、青贮处理及制粒处理的橄榄饼渣,试验共开展70 d。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方式的橄榄饼渣显著影响干物质摄入量(P <0.05),与制粒处理组相比,饲喂未处理、碱处理和青贮处理橄榄饼渣的肉羊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 <0.05);制粒组较其他三组显著降低了肉羊的料重比(P <0.05)。不同处理橄榄饼渣显著影响肉羊空腹重(P <0.05)。橄榄饼渣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肉羊胴体、胃、肝脏、心肺的相对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与制粒组相比,未处理、碱处理及青贮处理胴体脂肪相对重量显著提高(P <0.05),同时盆腔、肾脏和肠系膜脂肪相对重量显著低于制粒组(P <0.05)。制粒组显著降低了胴体脂肪与体脂的比例(P <0.05)。结论 :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与普通未处理的橄榄饼渣相比,碱处理或青贮处理对肉羊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未处理、碱处理及青贮处理的橄榄饼渣在肉羊日粮中适宜的添加水平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饼渣 肉羊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屠体品质
下载PDF
酵母硒和酵母铬对羔羊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血液激素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小九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85,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酵母硒和酵母铬对羔羊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26±4.75)kg的呼伦贝尔羔羊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每只羊作为1个重复。日粮采用2×3多因子设计,其中2个酵母硒水...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酵母硒和酵母铬对羔羊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26±4.75)kg的呼伦贝尔羔羊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每只羊作为1个重复。日粮采用2×3多因子设计,其中2个酵母硒水平(0和0.3 mg/kg,以硒计)和3个酵母铬水平(0、0.2和0.3 mg/kg,以铬计),试验共进行12周。随着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羔羊采食量显著线性升高(P <0.05)。酵母硒组羔羊末重、总增重和日增重随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线性升高(P <0.05)。无酵母硒组随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浆葡萄糖水平显著线性升高(P <0.05)。血浆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随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 <0.05)。酵母硒组血浆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随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线性升高(P <0.05),而血浆尿酸含量显著线性下降(P <0.05)。无酵母硒组随酵母铬添加水平的升高,眼肌面积和胴体蛋白沉积量显著线性升高(P <0.05)。酵母硒组添加酵母铬对羔羊胴体相关指标均具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屠体重、热胴体和冷胴体重、眼肌面积和能量沉积量随酵母铬添加水平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 <0.05),而脂肪含量和脂肪沉积量显著线性降低(P <0.05)。综上所述,硒酵母与铬酵母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羔羊生产性能和改善胴体组成,改善血液激素和代谢产物,从而提高羊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酵母硒 酵母铬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胴体品质
下载PDF
不同原料青贮对生长期羔羊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董志岷 杜金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6-69,共4页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青贮原料对羔羊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初始平均体重为(21.63±1.02)kg的24只羔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2头/重复)。两组羔羊分别饲喂青贮玉米或青贮荞麦添加水平为55%的全混合日粮4...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青贮原料对羔羊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初始平均体重为(21.63±1.02)kg的24只羔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2头/重复)。两组羔羊分别饲喂青贮玉米或青贮荞麦添加水平为55%的全混合日粮42 d。结果:青贮玉米和青贮荞麦组羔羊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摄入量及末重、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青贮荞麦组干物质、粗蛋白质摄入量分别显著提高4.16%和6.87%(P<0.05),青贮荞麦组羔羊料重比较青贮玉米组料重比显著提高1.77%(P<0.05)。青贮玉米组和青贮荞麦组生长期羔羊屠体重、热胴体重、冷胴体重和脂肪深度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青贮荞麦组眼肌面积较青贮玉米组显著提高2.63%(P<0.05)。青贮玉米和青贮荞麦组羔羊肌肉大部分肉品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青贮玉米组蒸煮损失较青贮荞麦组显著提高11.32%(P<0.05)。结论:日粮添加等量的青贮荞麦可以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摄入量及眼肌面积,降低肌肉的蒸煮损失,对羔羊日增重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羔羊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下载PDF
自然放牧方式下欧拉羊羊肉中矿物元素、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灿 李鹤琼 +2 位作者 余忠祥 柳尧波 罗海玲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9-163,167,共6页
为研究典型草原放牧欧拉羊体肌肉中矿物元素、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含量,本试验随机选取同一群体18月龄欧拉羊羯羊20只,测定欧拉羊体重、屠宰性能及背最长肌中矿物元素、脂肪酸、胆固醇、维生素E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群体中体重在40 kg以... 为研究典型草原放牧欧拉羊体肌肉中矿物元素、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含量,本试验随机选取同一群体18月龄欧拉羊羯羊20只,测定欧拉羊体重、屠宰性能及背最长肌中矿物元素、脂肪酸、胆固醇、维生素E及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群体中体重在40 kg以下(LW组)占25%,40~50 kg(MW组)占45%,50 kg以上(HW组)占30%;HW组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MW组和LW组;肌肉中铁含量为7.76~8.07 mg/100g,锌含量为10.06~10.74 mg/100g,HW组背最长肌锰含量显著低于LW组;胆固醇含量为36.57~43.43 mg/100g,n-6/n-3为2.12~2.21,HW组胆固醇含量及单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M/S)显著高于MW组和LW组;维生素E含量丰富,为0.31~0.40 mg/100g,各组间差异不显著;3组的氨基酸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综上可知,青海地区天然放牧的欧拉羊肌肉中铁、锌等矿物元素及维生素E含量较高,体重在50 kg以上维生素E含量更高且屠宰性能更好。天然放牧的欧拉羊肌肉中n-6/n-3比值较低,更符合人类健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羊 屠宰性能 矿物元素 脂肪酸 氨基酸
下载PDF
湖羊与澳湖F_(1)代羔羊短期育肥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其志 李发弟 +7 位作者 李国泽 赵源 李晓龙 张煜坤 张德印 张小雪 李冲 王维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8-966,共9页
本研究以湖羊和澳湖F_1代羔羊(澳洲白绵羊♂×湖羊♀)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体组成和肌肉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估湖羊与澳湖F_1代羔羊育肥效果。随机选择湖羊和澳湖杂交F_(1)代羔羊各61只,在相同的饲养环境和日粮... 本研究以湖羊和澳湖F_1代羔羊(澳洲白绵羊♂×湖羊♀)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体组成和肌肉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估湖羊与澳湖F_1代羔羊育肥效果。随机选择湖羊和澳湖杂交F_(1)代羔羊各61只,在相同的饲养环境和日粮下进行育肥和性能测定。饲养试验结束后立即屠宰,对试验羊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体组成和肌肉品质等指标进行系统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湖羊和澳湖F_1羔羊育肥期初始体重(0 d)、末期体重(60 d)无显著差异(P> 0.05),全期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差异(P> 0.05),但在育肥前期(0~20 d)湖羊的ADG极显著高于澳湖F_(1)代羔羊(P <0.01),而在育肥中期(20~40 d)和后期(40~60 d)澳湖F_(1)代羔羊的ADG均显著高于湖羊(P <0.05)。澳湖F_1代羔羊的胴体胸围、臀围和眼肌面积显著大于湖羊(P <0.05)。澳湖F_(1)代羔羊的心脏重、肝脏重、肺脏重及其相对重(宰前活重)均极显著高于湖羊(P <0.01),但皮毛重、肾周脂重、肠系膜重、尾脂重及其相对重(宰前活重)均极显著低于湖羊羔羊(P <0.01)。湖羊的熟肉率和屠宰结束后45 min肌肉pH极显著大于澳湖F_(1)代羔羊(P <0.01),但澳湖F_(1)代羔羊肌肉失水率、屠宰结束后24 h肉色b*2值和l*2值极显著优于湖羊(P <0.05)。总体上来看,湖羊早期生长发育较快,但澳湖F_(1)代羔羊后期生长潜力较大,且胴体性能优于湖羊,胴体脂肪沉积比湖羊少,肉用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澳湖F_(1)代羔羊 生长性能 胴体性能 体组成 肉质性状
下载PDF
天然牧草干草和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玉雷 都帅 +4 位作者 刘昊 尤思涵 包健 格根图 贾玉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研究天然牧草干草和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只6月龄体重为(28.60±0.31 kg)乌珠穆沁公羔羊,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设计2种日粮饲喂乌珠穆沁羔羊,分别为以天然草地... 研究天然牧草干草和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只6月龄体重为(28.60±0.31 kg)乌珠穆沁公羔羊,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设计2种日粮饲喂乌珠穆沁羔羊,分别为以天然草地牧草为原料调制成的干草和草颗粒。结果表明:(1)草颗粒组的采食量、日增重、胴体重、宰前活重、净肉重、眼肌面积和GR值均显著高于干草组(P<0.05)。(2)草颗粒组羔羊肉中的蛋白质、磷、胆固醇含量、大理石纹、失水率均显著高于干草组(P<0.05),但其脂肪、钙含量和肉质红度、黄度显著低于干草组(P<0.05)。(3)草颗粒组羔羊肉中的重要脂肪酸组分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α-亚麻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及谷氨酸、半胱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干草组(P<0.05),但n-6/n-3、络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干草组(P<0.05)。因此,饲喂草颗粒能显著提高乌珠穆沁羔羊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并能有效优化羔羊肉的风味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草 草颗粒 乌珠穆沁羊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羔羊生产性能、消化和胴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兴 曹占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试验以36只平均体重为24kg、约3月龄的羔羊为研究对象,研究饲粮中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其生长性能、消化、氮平衡和胴体特性的影响。将羔羊随机分配为3个日粮处理:9.5和14mm日粮组(苜蓿草加工成9.5和14mm颗粒长度,与浓缩料和全混合日粮... 本试验以36只平均体重为24kg、约3月龄的羔羊为研究对象,研究饲粮中苜蓿干草颗粒长度对其生长性能、消化、氮平衡和胴体特性的影响。将羔羊随机分配为3个日粮处理:9.5和14mm日粮组(苜蓿草加工成9.5和14mm颗粒长度,与浓缩料和全混合日粮混合)以及长苜蓿草日粮组[苜蓿草切碎长度为(17.8±2.4cm)],所有处理日粮的营养成分基本保持一致。所有羊羔在饲喂14周后屠宰。结果 :在9.5mm和14mm苜蓿干草日粮中,超过77%的苜蓿干草长度分布在> 6.4~16.3mm之间以及> 10.1~21mm之间。在较短颗粒长度(<3.8mm)所占比例中,9.5mm和14mm的颗粒长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 <0.05)。羔羊采食9.5mm较14mm长度的苜蓿干草日粮有更高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 <0.05)。长苜蓿干草较9.5mm的苜蓿日粮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以及尿氮排泄量分别提高8.18%、11.46%和19.3%(P <0.05),而9.5mm的苜蓿日粮较其他两组氮沉积量分别提高8.01%和5.55%(P <0.05)。9.5mm的苜蓿日粮较其他两组热胴体重和胴体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3.56%、3.15%和4.89%和18.49%(P <0.05)。与长苜蓿干草组相比,9mm的苜蓿颗粒日粮可分离瘦肉和胴体粗脂肪含量提高6.28%和18.49%(P <0.05),但水分含量降低4.78%(P <0.05)。结论 :本研究条件下,在不改变羔羊干物质摄入量的基础上,降低全混合日粮中苜蓿草颗粒长度可以提高羔羊生长性能,且与较长切碎长度相比,羔羊育肥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 颗粒长度 羔羊 生产性能 胴体特性
下载PDF
不同水平共轭亚油酸对滩湖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俊丽 于洋 +2 位作者 梁小军 马小明 马吉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8,共5页
试验探讨共轭亚油酸对滩湖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3月龄断奶滩湖公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2%、4%共轭亚油酸,饲喂时间60 d。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内... 试验探讨共轭亚油酸对滩湖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3月龄断奶滩湖公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2%、4%共轭亚油酸,饲喂时间60 d。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内脂占胴体比例、GR值、眼肌面积、胴体脂肪占胴体比例、背膘厚等指标均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胴体脂肪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试验Ⅰ组羊肉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肌肉组织中均检测出37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17种,不饱和脂肪酸20种。试验Ⅰ组股二头肌中亚油酸(C18:2n6c)、α-亚麻酸(C18:3n3)、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CLA有改善羔羊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的作用,添加4%CLA可显著降低羔羊胴体脂肪,增加胴体肌肉沉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滩湖羔羊 肉品质 屠宰性能 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