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TIC SOLUTIONS OF INCOMPRESSIBLE LAMINAR FLOW IN THE INLET REGION OF A PIPE
1
作者 孟庆国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4年第8期894-897,共4页
The laminar analytic solutions of velocities and pressure in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inlet region of pipe flow are give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niform inflow, based on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f incompressible vi... The laminar analytic solutions of velocities and pressure in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inlet region of pipe flow are give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niform inflow, based on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f incompressible viscous 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 flow laminar flow inlet region analytic solution
下载PDF
Analyses and Modeling of Laminar Flow in Pipes Using Numerical Approach
2
作者 O. Saheed Ismail George T. Adewoye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2年第9期653-658,共6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 some important works done on numeric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laminar flow in pipes. This review is focused on some methods of approach and the analytical tools used in analyzing of the import... This paper investigate some important works done on numeric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laminar flow in pipes. This review is focused on some methods of approach and the analytical tools used in analyzing of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be considered in laminar flow;such as frictional losses, heat transfer etc. in laminar flow in pipes of different shap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laminar flow in its areas of applications. Prominent researchers have approached thi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ome carried out analysis on the pressure drop as a function of permeability, some worked on friction factor analysis, some discussed heat transfer effects of laminar flow in the entrance region, while some discussed its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industries. Some of these works were done considering a given form of pipe configuration or shape which is circular pipes. Only a few,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ed have related their considerations to different forms of pipes. Most consider pipes to be majorly circular in shape, but in industries today some circular pipes have become elliptical in shape due to long time usage of the pipes, which would have contributed to increase in some different forms of losses in the industries. In engineer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mprovement is the major goal, if a research work has been done,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laminar flow showing their effects on different forms of pipe configuration as a result of pipe deformation due to usage, huge amount of money will be saved. This will show clearly how the efficiency of a given circular pipe has seriously been affected due to deformation, and the level of loss this has resulted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inar flow flow Parameters CIRCULAR and ELLIPTICAL pipeS flow Numerical Modeling and ANALYSES
下载PDF
Carreau-Extended非牛顿流体圆管层流流动的摄动解
3
作者 叶俊华 雷卫明 +5 位作者 王昭华 马文军 赵磊 马建荣 史高均 孙杰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4年第3期1-5,25,共6页
非牛顿流体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文中基于同时包含屈服应力、时间常数和幂律指数的Carreau-Extended(简称Carreau-E)复杂流变方程及剪切应力与压降平衡关系,建立了圆管内充分发展的稳定Carreau-E流体层流管流的运动方程,并采用摄动方... 非牛顿流体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文中基于同时包含屈服应力、时间常数和幂律指数的Carreau-Extended(简称Carreau-E)复杂流变方程及剪切应力与压降平衡关系,建立了圆管内充分发展的稳定Carreau-E流体层流管流的运动方程,并采用摄动方法推导出相应运动方程的一阶渐近解,获得了不同类型流体管流的速度分布以及压力梯度、流核宽度、屈服应力和时间常数对Carreau-E流体管流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该研究对Carreau-E流体及其他复杂非牛顿流体管流特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eau-Extended流体 层流管流 流场 摄动解
下载PDF
Laminar-to-Turbulence Transition Revealed Through a Reynolds Number Equivalence 被引量:1
4
作者 Xiao Dong Che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9年第3期576-579,共4页
Flow transition from laminar to turbulent mode (and vice versa)—that is, the initiation of turbulence—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s in the history of engineering. Even for pipe flow, predicting the ... Flow transition from laminar to turbulent mode (and vice versa)—that is, the initiation of turbulence—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s in the history of engineering. Even for pipe flow, predicting the onset of turbulence requires sophisticated instrumentation and/or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observing the instantaneous flow structur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In this work, a local Reynolds number equivalence c (ratio of local inertia effect to viscous effect) is seen to conform to the Universal Law of the Wall, where c = 1 represents a quantitative balance between the abovementioned two effects. This coincides with the wall layer thickness (y+= 1, where y+ is the dimensionless distance from the wall surface defined in the Universal Law of the Wall). It is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how the local derivative of c against the local velocity changes with increasing velocity determines the onset of turbulence. For pipe flow, c - 25, and for plate flow, c - 151.5.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certain combination of c and velocity (nonlinearity) can qualify the source of turbulence (i.e., generate turbulent energy). Similarly, a re-evaluation of the previous findings reveals that only the geometrically narrow domain can act locally as the source of turbulence, with the rest of the flow field largely being left for transporting and dissipating. This understanding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future large-scale modeling of turbul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REYNOLDS number EQUIVALENCE flow TRANSITION from laminar to turbulent mode Universal Law of the Wall pipe flow Plate Modeling
下载PDF
高Re数层流管道中颗粒聚集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唐京 王企鲲 邹赫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9,共10页
该文基于“相对运动模型”对高Re数层流管道中颗粒的惯性聚集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解决高Re数流长管道问题,对管道进、出口施加了周期性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可以有效地减小计算域,选用L=4D的管道便可计算出高R... 该文基于“相对运动模型”对高Re数层流管道中颗粒的惯性聚集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为了解决高Re数流长管道问题,对管道进、出口施加了周期性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可以有效地减小计算域,选用L=4D的管道便可计算出高Re数管流中颗粒的受力特性.与低Re数不同的是:随着Re数的不断增大,颗粒在径向上的升力不再呈类抛物线分布,升力曲线在r+=0.5~0.7之间出现一个下凹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有出现新聚集点的趋势,并且用a+=1/17的颗粒在Re>1000时得到了这个新聚集点的位置.此外,通过对流场进行分析,发现颗粒的周围有二次流产生,其强度随着Re数的增大以及颗粒向壁面靠近逐渐增强,而二次流的产生影响了颗粒升力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边界条件 惯性聚集 高Re数 管道层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志华 钱焕群 +1 位作者 鹿院卫 周芳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99-902,913,共5页
在较为宽广的实验参数范围内 ,对水平管内油 气 水三相流动的流型及其转变规律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 ,分析了各种流型间的转变机理 ,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水平管内的油 气 水三相流型间的转变关系式和流型图 .结果表明 :随着含水率... 在较为宽广的实验参数范围内 ,对水平管内油 气 水三相流动的流型及其转变规律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 ,分析了各种流型间的转变机理 ,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水平管内的油 气 水三相流型间的转变关系式和流型图 .结果表明 :随着含水率的减小 ,在相同液速下 ,不同流型的转变均有提前的趋势 ,即转变所需的气速减小 ;含水率对不同流型转变界限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这主要是由于三相混合物的物性对流型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相流 流型 水平管内 转变机理 含水率 转变界限
下载PDF
中厚板在线控冷高密度管层流水冷装置的开发 被引量:9
7
作者 蔡庆伍 唐荻 +5 位作者 徐福昌 李谋渭 李成果 王润生 高亮 丛津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6-69,78,共5页
钢板的轧后控冷可以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介绍了在鞍钢厚板轧机后建立的用于轧后控冷的高密度管层流冷却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自主开发的高密度管层流冷却装置 ,具有冷却能力强、冷却均匀 ,冷却后板形不变、设备结构及维护简单... 钢板的轧后控冷可以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介绍了在鞍钢厚板轧机后建立的用于轧后控冷的高密度管层流冷却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自主开发的高密度管层流冷却装置 ,具有冷却能力强、冷却均匀 ,冷却后板形不变、设备结构及维护简单等特点。通过鞍钢厚板厂的现场生产实践 ,该系统已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轧制 控制冷却 高密度管层流 水冷装置
下载PDF
中厚板轧后高密度管层流快冷控制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侯安全 蔡庆伍 +2 位作者 米振莉 徐福昌 赵永忠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4-546,共3页
根据鞍钢厚板厂投产的国内第一套中厚板轧后高密度管层流控冷装置的特点,结合理论分析,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厚板轧后快冷的控制用数学模型.该模型由层流冷却预设定冷却模式、各预设定冷却模式下终冷返红温度预报模型、终冷返红温度修正... 根据鞍钢厚板厂投产的国内第一套中厚板轧后高密度管层流控冷装置的特点,结合理论分析,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厚板轧后快冷的控制用数学模型.该模型由层流冷却预设定冷却模式、各预设定冷却模式下终冷返红温度预报模型、终冷返红温度修正模型、自学习模型等组成,且该套模型已在鞍钢厚板厂投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轧制 高密度管层流 快冷控制模型 冷却模式 控制方式
下载PDF
圆管中气液分层层流及减阻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郑永刚 方铎 李桂芬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89-94,32,共7页
本文研究了圆管中,气液分层层流流动情况下的阻力变化规律。首先研究了管道壁面附近掺气后,层流流动阻力的变化规律,然后研究了圆管中气液分层流动情况下.阻力变化趋势。
关键词 圆管 层流 减阻 汽液分层流动 空气粘滞系数
下载PDF
不同流变模式钻井流体圆管层流压耗的通用精确算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樊洪海 彭齐 +3 位作者 腾学清 周号博 李朝玮 汤化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4,共5页
钻井工程常用的管流压耗分析方法计算精度低,且不能适应一些相对复杂的流变模式。在已知流变方程的条件下,利用通用圆管流量方程建立流量与管壁切应力或管壁剪切速率的精确关系式,通过该关系式由给定的流量求解管壁切应力,进而获得圆管... 钻井工程常用的管流压耗分析方法计算精度低,且不能适应一些相对复杂的流变模式。在已知流变方程的条件下,利用通用圆管流量方程建立流量与管壁切应力或管壁剪切速率的精确关系式,通过该关系式由给定的流量求解管壁切应力,进而获得圆管层流压耗精确值。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流变模式的钻井流体圆管层流,具有普适性好、建模过程简单、模型精度高等特点;室内试验表明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算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圆管层流压耗计算方法;该方法的提出为一些复杂的流变模式在钻井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模式 圆管流量方程 层流压耗 传统算法 精确算法 屈服值
下载PDF
国管分层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贺成才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19,共2页
从流体力学中的N-S方程出发,建立了圆管两相分层层流的流动数学模型。通过两相分层层流相互作用的流体力学分析,提出了两相流动界面的耦合条件,得到了一组完整描述两相国管分层流的数学方程。通过数值求解分层流的数学方程,得到了对工... 从流体力学中的N-S方程出发,建立了圆管两相分层层流的流动数学模型。通过两相分层层流相互作用的流体力学分析,提出了两相流动界面的耦合条件,得到了一组完整描述两相国管分层流的数学方程。通过数值求解分层流的数学方程,得到了对工程实际应用有重要价值的流动规律。应用圆管两相分层流的流动规律,可以实现高粘流体的高效率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管分层流 数值模拟 油气管道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圆管层流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晓明 朱轩 +2 位作者 侯振兴 王储 罗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5-158,187,共5页
圆管流动属于工程流体力学的经典问题,拟从沿程阻力系数、起始段长度经验系数和速度入口边界条件3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讨论。基于有限体积法模拟不同雷诺数条件下的圆管层流内部流场,探讨仿真和理论两种方法确定的沿程阻力系数误差;修正... 圆管流动属于工程流体力学的经典问题,拟从沿程阻力系数、起始段长度经验系数和速度入口边界条件3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讨论。基于有限体积法模拟不同雷诺数条件下的圆管层流内部流场,探讨仿真和理论两种方法确定的沿程阻力系数误差;修正层流起始长度计算公式;讨论平均速度和抛物线速度入口两种边界条件对圆管层流流场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管层流 雷诺数 沿程阻力系数 起始段长度 速度边界条件
下载PDF
基于流体力学的知识流动沿程损失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屹 李文宝壮 雷家骕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1,共8页
在对知识流动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流体力学中的液体流动进行隐喻分析,研究知识流动与液体流动的对应关系。提出构建沿程损失模型的前提假设,应用流体力学圆管流动理论,构建基于流体力学的知识流动过程中的知识损失分析模型,对... 在对知识流动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流体力学中的液体流动进行隐喻分析,研究知识流动与液体流动的对应关系。提出构建沿程损失模型的前提假设,应用流体力学圆管流动理论,构建基于流体力学的知识流动过程中的知识损失分析模型,对模型进行推导和求解。在此基础上,通过编程对知识流动沿程损失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绘制知识流动损失的变化趋势图像。通过研究发现知识流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知识接收方自身知识接收上限及提高知识输出方的输出意愿、依靠科学决策方法等途径有效避免知识流动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为提高知识传输效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流动 流体力学 圆管层流理论 知识损失
下载PDF
输油管道油流带电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菊芬 蒲家宁 孟浩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给出了层流和紊流条件下新的管道油流带电计算模型。基于Gavis J的放电机理,对管壁-油界面处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方法。分别推导出了两种流态下简单管道内电荷输运方程的表达式,并对方程的边界条件处理进行了研究。计算模型中... 给出了层流和紊流条件下新的管道油流带电计算模型。基于Gavis J的放电机理,对管壁-油界面处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方法。分别推导出了两种流态下简单管道内电荷输运方程的表达式,并对方程的边界条件处理进行了研究。计算模型中考虑了油流速度、油的电导率和油温等因素对油流带电的影响,克服了以往模型中存在着难以确定的变量的缺点。利用计算模型对两条实验油道的油流带电量进行了计算,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流体流动 电荷输送 计算模型 层流 紊流
下载PDF
监控系统中管道内流体运动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辞勇 陈众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3年第9期115-117,共3页
目前监控系统中管道内流体流动的仿真主要采用斑马动画,但该方法不能表达湍流、密度等流体属性。本文在分析了管道内流体物理模型、层流和湍流两种流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流体质点为核心的仿真办法,流体质点具有受压力而流动、... 目前监控系统中管道内流体流动的仿真主要采用斑马动画,但该方法不能表达湍流、密度等流体属性。本文在分析了管道内流体物理模型、层流和湍流两种流体运动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流体质点为核心的仿真办法,流体质点具有受压力而流动、湍流时摄动等属性,来表达流体运动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斑马动画更逼真地描绘了管道内流体运动,可有效地增强监控系统界面的动态流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流体运动 仿真 监控系统 计算机 工业控制系统
下载PDF
圆管入口段不可压缩层流流动的解析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庆国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5-818,共4页
 从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Navier_Stokes方程出发。
关键词 圆管流动 层流 入口段 解析解
下载PDF
常热流密度矩形管内层流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韶峰 李荫堂 《能源技术》 2010年第2期70-72,共3页
利用数学模型的数值计算探讨了常热流密度条件下矩形管内层流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随流速的变化规律。通过一个算例计算,并给出了该算例的表面传热系数与水流流速的拟合式。根据计算结果发现,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随管长逐渐减小,之后... 利用数学模型的数值计算探讨了常热流密度条件下矩形管内层流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随流速的变化规律。通过一个算例计算,并给出了该算例的表面传热系数与水流流速的拟合式。根据计算结果发现,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随管长逐渐减小,之后稳定在某个数值,其分布类似外掠平板层流对流换热;流速也影响表面传热系数的大小;而热流密度对换热效果没有影响。把算例的结果与传统的等效直径圆管算法比较,发现后者的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热流密度边界条件 层流 矩形通道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室内一次性鼻导管吸氧管更换时间对患者移植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伟 王婷 +4 位作者 颜霞 徐晓东 董霜 张蓓蓓 张京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4期2225-22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层流室内吸氧患者一次性鼻导管吸氧管的连续培养监测,评估管端培养阳性率、管端细菌感染对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HSCT的73例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并对... 目的通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层流室内吸氧患者一次性鼻导管吸氧管的连续培养监测,评估管端培养阳性率、管端细菌感染对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HSCT的73例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并对一次性鼻导管吸氧管进行每日管端培养,以此分为培养阳性组及阴性组,阳性组进一步按培养阳性率发生时间进行分析。分析两组一次性鼻导管吸氧管更换时间对HSCT患者移植100d内肺部感染率、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移植后100d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HSCT层流室内一次性吸氧管培养的人均阳性率为12.33%,例次阳性率为4.89%(25/511)。培养细菌种类上,阳性组9/10例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10例为鞘氨醇单胞菌,均为条件致病菌。两组患者100d内肺部感染率、移植后aGVHD率、移植后100d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室内可以每周更换一次性吸氧管,从而达到更好地优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层流室 一次性吸氧管 管端培养 更换时间 护理
下载PDF
管壁导热对管内流动流体热边界条件的影响
19
作者 刘中良 韩同方 刘安源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85-89,共5页
对层流管内受迫流动热入口段内流体与管壁间耦合传热进行了计算 ,研究了试件几何尺寸、试件与流体物性参数及流体流动状态对内管壁处流体热边界条件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即使在管外壁均匀加热 (或冷却 )的情况下 ,管壁导热也使... 对层流管内受迫流动热入口段内流体与管壁间耦合传热进行了计算 ,研究了试件几何尺寸、试件与流体物性参数及流体流动状态对内管壁处流体热边界条件均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即使在管外壁均匀加热 (或冷却 )的情况下 ,管壁导热也使得内管壁处流体的热边界条件出现明显的不均匀性。影响这种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Peclet数、管壁材料的相对导热系数、实验段相对加热长度及管壁相对厚度等无量纲参数。为了改善管内壁处流体的热边界条件以提高对流换热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保证管外壁加热 (或冷却 )均匀性的前提下 ,一定要尽可能采用足够长的薄壁管做对流换热实验的加热段。此外 ,试件的材料与拟采用的加热方式有关。恒壁温加热时要选用导热系数大的材料 ,而恒热流加热时 (如外绕加热丝加热或管壁直接通电加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壁 导热 层流管流 边界条件 流体热 管内流动
下载PDF
圆截面正交旋转直管流动的Galerkin解
20
作者 薛雷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05-208,共4页
根据在直角坐标系下建立的旋转直管内的流体流动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编写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然后对不同Re数和Ro数条件下的管内层流流动进行了求解,从而基于Galerkin方法的特点获得了问题的高阶半解析解,有效地克服了摄动解的小参... 根据在直角坐标系下建立的旋转直管内的流体流动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编写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然后对不同Re数和Ro数条件下的管内层流流动进行了求解,从而基于Galerkin方法的特点获得了问题的高阶半解析解,有效地克服了摄动解的小参数局限。最后,研究了对圆截面正交旋转直管内的二次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旋转直管 GALERKIN方法 层流 半解析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