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古近系沙三下—沙四上亚段咸化湖盆证据及页岩油气地质意义
1
作者 王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6,共10页
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常规油气最为富集的坳陷之一,也是页岩油获得全面战略性勘探突破的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2套主力烃源岩,其沉积环境颇受争议。利用页岩系统取芯井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包裹体等... 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常规油气最为富集的坳陷之一,也是页岩油获得全面战略性勘探突破的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发育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2套主力烃源岩,其沉积环境颇受争议。利用页岩系统取芯井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和包裹体等资料对页岩沉积环境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沙三下—沙四上亚段页岩为气候控制下的咸化湖盆的产物,主要发育富碳酸盐纹层状岩相,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高,多呈纹层状、透镜状产出,平均质量分数为43%,背散射扫描电镜下部分页岩样品发现NaCl、BaSO_(4)和SrSO_(4)典型的咸化湖盆标志性矿物,页岩沉积期水体盐度相对较高;水体环境的w(Sr)/w(Ba)大于1,Sr元素质量分数大于500μg/g,B元素质量分数大于75×10^(-6),相当硼质量分数主要分布在300×10^(-6)~700×10^(-6),均显示为咸化环境;页岩w(^(87)Sr)/w(^(86)Sr)为0.710 7~0.712 4,明显高于同期海水的w(^(87)Sr)/w(^(86)Sr),结合对应稀土元素Ce正异常特征,认为沉积期水体条件受控于盆地自身环境,与海侵没有必然联系;碳酸盐矿物δ^(18)O主要分布在-11‰~-3‰,δ^(13)C主要分布在0~6‰,δ^(18)O、δ^(13)C均偏大,与沉积期湖盆气候相对干旱、湖水蒸发作用增强有关;页岩中检测到气液两相原生盐水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范围在32.5~45.3℃,对应盐度范围为19.21%~27.78%,成岩早期地层流体盐度较高;气候控制下的咸水环境为富碳酸盐页岩形成提供条件,奠定济阳坳陷古近系沙三下—沙四上亚段页岩油富集高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常规油气 页岩油 咸化湖盆 富碳酸盐纹层状岩相
下载PDF
页岩中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为例
2
作者 孙龙德 王凤兰 +5 位作者 白雪峰 冯子辉 邵红梅 曾花森 高波 王永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719,758,共13页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TOC、R_o和X射线扫描等分析为基础,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合能谱、聚焦离子束三维重构等技术,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孔隙类型——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孔隙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TOC、R_o和X射线扫描等分析为基础,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合能谱、聚焦离子束三维重构等技术,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孔隙类型——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孔隙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多呈海绵状、缝网状集合体存在于页岩基质中,单个孔隙呈方形、长方形、菱形、板状,直径一般小于200 nm,不同于国内外页岩中已发现的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有机质孔;(2)随页岩成熟度增加,有机黏土复合物的C、Si、Al、O、Mg、Fe等元素发生规律性变化,反映有机质生烃体积收缩、黏土矿物转化共同影响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形成;(3)青山口组页岩高成熟阶段,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是主要储集空间,最高占总孔隙的70%以上,三维空间内孔隙连通性明显优于有机质孔,反映高演化阶段这类孔隙是泥纹型页岩的主力孔缝类型,也是陆相页岩油核心区主要油气储集空间。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发现,改变了陆相页岩无机质孔隙是油气主要储集空间的传统认识,对于泥纹型页岩油的形成机理、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青山口组 泥纹型页岩油 纳米级 有机黏土复合孔缝 有机黏土复合物 成岩演化
下载PDF
Discovery of nano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in shale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A case study of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Songliao Basin,NE China
3
作者 SUN Longde WANG Fenglan +5 位作者 BAI Xuefeng FENG Zihui SHAO Hongmei ZENG Huasen GAO Bo WANG Yongch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4期813-825,共13页
A new pore type,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was first discovered based on argon ion polishing-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 A new pore type,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was first discovered based on argon ion polishing-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by focused ion-scanning electron in combination with analysis of TOC,R_(o)values,X-ray diffraction etc.in th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 in the Songliao Basin,NE China.Such por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study show that:(1)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are developed in the shale matrix and in the form of spongy and reticular aggregates.Different from circular or oval organic pores discovered in other shales,a sing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 is square,rectangular,rhombic or slaty,with the pore diameter generally less than 200 nm.(2)With thermal maturity increasing,the elements(C,Si,Al,O,Mg,Fe,etc.)in organo-clay complex change accordingly,showing that organic matter shrinkage due to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clay mineral transformation both affect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formation.(3)At high thermal maturity,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 is dominated by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with the percentage reaching more than 70%of total pore space.The spatial connectivity of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rganic pores.It is suggested that organo-complex pore-fractures are the main pore space of laminar shale at high thermal maturity and are the main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space in the core area of continental shale oil.The discovery of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changes the conventional view that inorganic pores are 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and ha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shale oil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la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laminar shale oil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organo-clay complex diagenesis
下载PDF
济阳坳陷纹层状页岩油流动能力影响因素实验 被引量:7
4
作者 马炳杰 范菲 +1 位作者 孙志刚 陈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59,共7页
纹层状页岩流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对分析页岩油的流动机理意义重大。通过建立纹层状页岩油流动实验方法,分析流体介质、流体黏度、孔隙压力、有效应力、含水饱和度对济阳坳陷纹层状页岩油流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纹层状页岩的油测渗透... 纹层状页岩流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对分析页岩油的流动机理意义重大。通过建立纹层状页岩油流动实验方法,分析流体介质、流体黏度、孔隙压力、有效应力、含水饱和度对济阳坳陷纹层状页岩油流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纹层状页岩的油测渗透率约为气测渗透率的1%;流体黏度增加导致纹层状页岩的渗流能力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随着驱替压力梯度的降低,纹层状页岩渗透率减小,页岩油为非线性流动;有效应力的增加使纹层状页岩渗透率快速下降,在拐点之后下降趋势变缓;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纹层状页岩渗透率呈现两端缓中间陡的台阶式特征;济阳坳陷纹层状页岩不同影响因素对油渗流能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流体介质、有效应力、含水饱和度、驱替压力梯度、流体黏度。研究成果为纹层状页岩油的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纹层状页岩 渗流能力 流动实验 流体压力 黏度
下载PDF
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成岩事件及其对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顺 刘惠民 +6 位作者 王永诗 张守鹏 张奎华 王敏 王勇 傅爱兵 包友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以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方法,研究页岩成岩事件及其对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营凹陷页岩纹层特征显著,矿物岩石类型复杂,碳酸盐矿... 以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方法,研究页岩成岩事件及其对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营凹陷页岩纹层特征显著,矿物岩石类型复杂,碳酸盐矿物尤其是方解石含量普遍较高,有机质含量高,镜质组反射率中等;纹层状泥质灰岩孔隙度相对较高;游离相油主要分布在微孔隙与裂缝中。(2)页岩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3 000~3 600 m是孔隙发育演化的关键深度区间,黏土矿物收缩转化、碳酸盐矿物重结晶以及有机质持续生烃、酸性溶蚀等是页岩成岩史中的关键成岩事件,也是页岩成储的重要因素。(3)重结晶可形成解理缝及晶间孔,伴随生排烃过程的溶蚀作用产生碳酸盐矿物内部溶蚀孔,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组合,从而增加了储层孔隙度。(4)层理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裂缝,其发育与超压及超压引起的渗流力有关,当埋深大于3 000 m时,单纯靠流体超压无法克服上覆岩层压力将裂缝撑开,酸性溶蚀、有机质生烃超压及黏土矿物脱水收缩等成岩事件的继承与匹配,形成更易于流体流动的储集空间(组合),从而成为有效的渗流通道和储油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孔隙 成岩事件 层理缝 古近系 东营凹陷
下载PDF
长试管静置沉降实验结果对湖盆细粒沉积纹层成因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胜利 李顺利 付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414,共10页
沉积结构与沉积构造的研究是目前细粒沉积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富有机质泥/页岩的纹层成因也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影响湖盆细粒沉积物纹层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盐度、有机质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油页岩在淡水与咸水环境均可发... 沉积结构与沉积构造的研究是目前细粒沉积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富有机质泥/页岩的纹层成因也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影响湖盆细粒沉积物纹层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盐度、有机质含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油页岩在淡水与咸水环境均可发育,其纹层的形成与水体盐度有何关系需要深入探讨。通过长试管静置实验,模拟并观察在静水条件下,黏土矿物、富有机质泥质沉积物在淡水、微咸水及咸水3种湖盆水体环境中的沉降过程与沉降速率,通过实验观察绘制沉降过程曲线并计算沉降速率。研究表明:在淡水中富有机质泥的沉降速率明显高于黏土矿物的沉降速率;而在微咸水与咸水中,黏土矿物的沉降速率明显比富有机质泥要高;同时,2种类型的细粒沉积物在3类水体环境中各自的沉降速率也存在不同的规律。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指出在不同水介质条件下,絮凝作用类型的差异与浮力作用的影响是造成细粒沉积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有机质、黏土矿物及水体盐度共同控制细粒沉积物的沉降速率,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变化,那么就容易形成类似或不同的纹层,尤其是有机质丰度与盐度变化时,更容易形成不同成分的纹层。因此,油页岩的形成除需要相对安静水体环境外,还与有机质丰度、黏土矿物含量、絮凝过程及水体盐度变化的综合响应有关,而并非单独与水体盐度相关。另外,受沉积作用影响,湖盆不同区域的细粒沉积构造类型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试管静置沉降实验 湖盆细粒沉积物 絮凝作用 油页岩 纹层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