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ral Land Rights in China: Evolution and Case Studies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Shouying Xiong Xuefeng Long Tingyu 《China Economist》 2020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Constant divisions of rural land rights and contract renegotiations are the hallmark of China’s collective ownership system.Rural land ownership,property and operation systems in China have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Constant divisions of rural land rights and contract renegotiations are the hallmark of China’s collective ownership system.Rural land ownership,property and operation systems in China have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of evolution:(i)The People’s Communes,which served administrative and economic functions,exercised integrated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property,and operation rights.(ii)Under the system of“threetier ownership with production teams as basic accounting units,”production teams exercised the ownership right over land plots with greater autonomy and were responsible for organizing farm work.(iii)The household contract system has entitled farmers to claim surplus products and turned farm households into the basic uni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ubsequently,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ownership has further enhanced farmers’contract rights and separated their operation rights from contract rights.The separation of rural land ownership,contract and operation rights marks a top-down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China’s rural land rights after the collective ownership system and the reform of household contract system.By recognizing separate contract and operation rights without changing collective ownership,the separation aims to protect rural land contract and operation righ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As in the four case studies,Chongzhou,Songjiang,Meitan and Liupanshui have experienced a restructuring of collective ownership,contract and operation rights.Their experience foretells complexities in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rural land right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e ownership land rights division of land rights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下载PDF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制度的优化逻辑与规范续造 被引量:1
2
作者 佟彤 韩英夫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研究目的:释明设立制度在促进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创设、集体土地规划管理权三者协同方面的重要功能,对《土地管理法》增设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制度进行立法完善。研究方法:文本分析,规范解释,价值分析。研究结... 研究目的:释明设立制度在促进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创设、集体土地规划管理权三者协同方面的重要功能,对《土地管理法》增设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制度进行立法完善。研究方法:文本分析,规范解释,价值分析。研究结果:现行设立制度存在单一“经营性”窄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权谱系、从严用途管制模式下集体所有权对土地用途的自调节功能受限、设立行为实施主体和土地供应标准模糊、设立方式的制度供给粗疏等问题,需要完成从“资源保障”到“资产效益”的法律调控转型。研究结论:有必要确立收缩土地规划管理权和扩张集体财产权的理论方案,扩展设立类型以形成“经营性、公益性、居住性”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谱系,提升设立环节规划用途管理与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容性,确立委托关系下的具体实施主体和净地供应的客体标准,增扩设立方式的制度供给以弥合现行出让规则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设立制度 集体土地所有权 用途管理 土地市场化配置
下载PDF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明秋 孙海燕 牛海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5,共4页
研究目的: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探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研究方法:运用规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和处分权能的完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集体土地无论是农用还是非农用,其收益权都是完全的;(2)... 研究目的: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视角探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研究方法:运用规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收益权能和处分权能的完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1)集体土地无论是农用还是非农用,其收益权都是完全的;(2)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的特殊性,国家土地征收权和土地管理权的存在并不构成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完整性的损害,因而其处分权也是相对完整的。研究结论:由于收益权和处分权是土地所有权最重要的两项权能,它们的完全与否将直接决定着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因此,目前中国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相对完全的所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法 集体土地 土地所有权 完全性
下载PDF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困境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谭峻 涂宁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61,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困境,探索从困境中解脱的出路,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收革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键在于是否赋予集体完全的处分权和收益权,...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困境,探索从困境中解脱的出路,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收革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关键在于是否赋予集体完全的处分权和收益权,集体土地所有者是否具有土地发展权,土地收益在三级所有者之间以及集体和农民之间能否实现合理分配,集体土地资产能否合理管理等。研究结论:通过编制集体才地利用综合开发规划赋予农村集体用地自主权;改革上地税费制度,上地收益在不同利益主体间合理分配;在规划管控、用途管制机制下推进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土地所有权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重建农地自耕农所有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躬林 林章兵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文章指出农地集体所有制必然要求农地的平均分配 ,这不仅使农户经营规模狭小、地块细碎、劳动生产率低下 ,而且由于产权主体与边界不清 ,难以实现农地有效流转并激励农户投入的热情。而农地国有化会进一步疏远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同时 ... 文章指出农地集体所有制必然要求农地的平均分配 ,这不仅使农户经营规模狭小、地块细碎、劳动生产率低下 ,而且由于产权主体与边界不清 ,难以实现农地有效流转并激励农户投入的热情。而农地国有化会进一步疏远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同时 ,运作的交易费用可能过高。因此 ,可供选择的农地制度应该是自耕农所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集体所有制 国有制 自耕农所有制
下载PDF
集体土地所有权改革的法理思辨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先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1-36,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并提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从有效回应现实诉求和遵循渐进性改革路径来看,应主要从区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走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私权法律性质定位的误区、进一步完... 研究目的:分析并提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思路。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从有效回应现实诉求和遵循渐进性改革路径来看,应主要从区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走出集体土地所有权私权法律性质定位的误区、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规范装置、处理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征收中关系4个方面来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改革。研究结论:在宏观层面一味的"做虚"和"做实"集体土地所有权乃是忽视其应有的体系效应和实践本质,可能给具体微观问题的解决带来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集体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私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 土地承包经营权
下载PDF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7
7
作者 魏波 罗大钧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2-36,共5页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我国土地权属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长期以来围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实践中纠纷迭起,理论上争论纷纭。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不明,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弱化是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我国土地权属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长期以来围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实践中纠纷迭起,理论上争论纷纭。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不明,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弱化是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当前各种改革思路具体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摆脱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困境的根本出路:立法上明确规定以村为单位的农民集体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设立村集体财产管理委员会代表村民集体行使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通过构建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土地 所有权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审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敦 赵忠君 +1 位作者 陈奕云 韦燕飞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年第4期109-113,共5页
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下主体和客体,研究了"有意的制度模糊"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带来的"利"和"弊"。指出"有意的制度模糊"一方面增强了土地产权的稳定性,给... 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下主体和客体,研究了"有意的制度模糊"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带来的"利"和"弊"。指出"有意的制度模糊"一方面增强了土地产权的稳定性,给司法部门一定的灵活性,较好的避免了因土地体制转型带来的大规模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却反过来严重阻碍了土地登记的顺利的开展,为以后的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产权的保护设置了障碍。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早日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一个清晰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 土地所有权 有意的制度模糊
下载PDF
“三权分置”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运行困境与完善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戈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110,共7页
"三权分置"改革对农地的权利构造提出了"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建构土地经营权"的要求。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支撑。虽然《物权法》已将集体土... "三权分置"改革对农地的权利构造提出了"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建构土地经营权"的要求。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支撑。虽然《物权法》已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定为法定权利类型,但在当前法律制度下仍然存在权利主体模糊、权能残缺、行权程序缺乏规则等问题,引发了集体土地所有权虚化、农地经营体制目标无法实现等不良后果。对此,未来的立法应当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为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下的土地总有制度,并补充所有权权能、规范行权程序,使集体土地所有权摆脱运行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集体土地所有权 运行困境
下载PDF
我国土地调控失灵的制度经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容志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68-75,共8页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耕地资源日益减少。对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土地调控力度,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但地方政府有与中央不同的目标,而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为地方政府规避中央的调控政策提供了可能性。在梳...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耕地资源日益减少。对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土地调控力度,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但地方政府有与中央不同的目标,而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为地方政府规避中央的调控政策提供了可能性。在梳理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土地产权的三重分割问题,即土地国有和"全民所有"的分割,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分割,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割。地方政府实际上获得了管理和经营土地资源的直接权力,而又无需承担相应的长期后果。这一方面激励地方政府超常经营土地的行为,形成所谓"土地财政"现象;另一方面造成土地保护陷入集体行动困境。由于土地管制和市场调节双重失灵,尽管中央政府不断收紧土地闸门和信贷闸门,对土地开发市场的调控效果仍不明显,土地资源的低效率运用未见实质性改观,耕地保护压力仍然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调控 中央与地方 集体行动困境 制度经济分析
下载PDF
村组整合条件下农民土地所有权的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庆乐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在农地的多元主体中,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曾经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要形式。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村组集体组织合并重组,使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目前,村组合并重组主要有三种形式:合村并组,小集体变大集体;土... 在农地的多元主体中,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曾经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要形式。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村组集体组织合并重组,使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目前,村组合并重组主要有三种形式:合村并组,小集体变大集体;土地股份化,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继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双放弃",村民变市民。所有权转移对集体组织和集体组织成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减少农地所有权变革的制度过剩供给的根本途径在于坚持所有权转移的主体意思自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小组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转移 制度过剩供给
下载PDF
小产权房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磊 米岚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7-19,共3页
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小产权房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小产权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入手,主要论述了小产权房产生的现实原因及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小产权房产生的现实原因主要有:高房价的促使、政府监管的不到位、保障性住房的缺位... 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小产权房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小产权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入手,主要论述了小产权房产生的现实原因及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小产权房产生的现实原因主要有:高房价的促使、政府监管的不到位、保障性住房的缺位。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主要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缺失。因此,政府应通过调控抑制高房价,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完善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在制度层面上对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进行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产权房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利益 土地所有权 制度
下载PDF
乡村振兴应充分发挥我国的土地制度优势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土地经济研究》 2020年第2期30-41,共12页
土地制度是支撑乡村振兴的基础制度,且基于位置固定性和面积有限性等特征,土地要素对乡村振兴的保障有其独特的内在机制。我国实行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在土地利用效益与公平的协调、政府与市场协同,以及促进村民凝心聚力和社会稳定方... 土地制度是支撑乡村振兴的基础制度,且基于位置固定性和面积有限性等特征,土地要素对乡村振兴的保障有其独特的内在机制。我国实行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在土地利用效益与公平的协调、政府与市场协同,以及促进村民凝心聚力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但这些优势并没有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在乡村振兴中的制度优势,建议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提升其行使土地所有权能力;鼓励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激发制度活力;加快土地产权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 制度优势
下载PDF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立法构造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波 罗大钧 《学术问题研究》 2006年第2期73-79,共7页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我国土地权属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长期以来围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实践中纠纷迭起,理论上争论纷纭。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不明,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弱化是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我国土地权属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长期以来围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实践中纠纷迭起,理论上争论纷纭。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不明,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弱化是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当前各种改革思路具体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摆脱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困境的根本出路:立法上明确规定以村为单位的农民集体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设立村集体财产管理委员会代表村民集体行使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通过构建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土地 所有权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失地少数民族遭遇的结构二元困境——基于贵州溪村四次征地事件的分析
15
作者 马良灿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9-45,共7页
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导致很多少数民族群体的农地被征用,催生了一个新的边缘化群体即失地少数民族。该群体不仅丧失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且面临着组织与制度资源的匮乏,陷入了一种新的结构二元困境中。要打破失地少数民族面... 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导致很多少数民族群体的农地被征用,催生了一个新的边缘化群体即失地少数民族。该群体不仅丧失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且面临着组织与制度资源的匮乏,陷入了一种新的结构二元困境中。要打破失地少数民族面临的二元困境,不止要限制地方和基层政权组织的权力,积极培育和加强少数民族自身的组织建设以扩大地权,在征地中还应遵循程序正义和差别正义的理念,尊重少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少数民族 地权 组织与制度 二元困境
下载PDF
重塑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志强 高丹桂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83-87,共5页
现行农地制度混同了农村社区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正义和效率两方面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其深层次利益动因是国家通过其基层代理人——社区组织替代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土地所有权从而获取制度收益。重塑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的实质是以增... 现行农地制度混同了农村社区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正义和效率两方面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其深层次利益动因是国家通过其基层代理人——社区组织替代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土地所有权从而获取制度收益。重塑农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的实质是以增进农地使用效率和满足农民的土地利益诉求为目标的制度变迁。新的制度安排的核心内容是:使农民成为农地的终极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农民的直接主体,两者通过产权联系构成一个复合主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集体所有权 集体经济组织 所有权主体 新制度经济学
下载PDF
制度缺陷与利益博弈——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制困境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建锋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8-52,共5页
鉴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制度缺陷所引发的诸多问题,许多人基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护农民利益等理由,提出应从根本上改变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以土地国有化或者土地私有化取代农村集体所有权制度。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涉及到农民、中... 鉴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制度缺陷所引发的诸多问题,许多人基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护农民利益等理由,提出应从根本上改变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以土地国有化或者土地私有化取代农村集体所有权制度。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涉及到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乡村权势阶层等多方利益,所有制的缺陷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却对其他利益相关群体有利,作为政策主导的政府和权势阶层在利益博弈的过程中不可能改变现有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缺陷 利益博弈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制
下载PDF
制度变迁中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玉娟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36-41,共6页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特殊时代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政治产物,创制之初就与法律逻辑没有多大关系,造成目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权制度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当前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是重新调整农村土地利益分配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重的制...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特殊时代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政治产物,创制之初就与法律逻辑没有多大关系,造成目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权制度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当前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是重新调整农村土地利益分配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重的制度变迁过程,法律改革的核心在于在集体所有权的框架下理清农民集体的法律内涵、通过对征地制度和农村建设使用权制度进行调整以实现集体所有权在经济利益、平衡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成员土地使用权的关系及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 法律改革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现实指向——复合所有、虚化集体及置换转让
19
作者 陈文通 陈志斌 《昆明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8-31,共4页
从现行宅基地基本制度及执行实践来看,有关宅基地制度创新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分别是:宅基地可以随房屋自由转让;宅基地必须征用为国有才能转让;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宅基地自由转让。实际上,在提高体制效率和... 从现行宅基地基本制度及执行实践来看,有关宅基地制度创新目前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分别是:宅基地可以随房屋自由转让;宅基地必须征用为国有才能转让;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宅基地自由转让。实际上,在提高体制效率和保障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宅基地所有权是一种复合所有产权制度,农民享有所有权,可以特定方式依法实现置换和转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制度创新 复合所有 虚化集体 置换转让
下载PDF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被引量:11
20
作者 米运生 罗必良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56,共21页
为洞察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本质,本文研究选择了功能主义而非传统的结构主义视角。从功能主义视角看,农地集体所有权承载了三重不同维度的制度功能: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关系、助推国家发展战略和保障农业基础性地位。然而,城乡"二... 为洞察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本质,本文研究选择了功能主义而非传统的结构主义视角。从功能主义视角看,农地集体所有权承载了三重不同维度的制度功能: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关系、助推国家发展战略和保障农业基础性地位。然而,城乡"二元"思维和地方政府等既得利益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制度异化。这集中体现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有关农地发包方权利与义务的相关规定。本文研究表明:原本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制度功能以"权利"或"义务"的形式被转嫁到集体;作为"回馈",集体被赋予一定的农地处分权和隐性的收益权。制度异化导致的结果是:因缺乏资质与能力,有关集体"权利"和"义务"的诸多规定成为"写在纸上的制度"。制度异化助长了违规征地等问题,并影响到制度功能的充分实现。本文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国土规章制度;明确地方政府需承担的应有职责;集体需要回归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中心缔约者"角色并获得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权 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