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natural forest regeneration as a part of land restoration in the Khentii massif,Mongolia
1
作者 David Juricka Antonın Kusbach +6 位作者 Jana Parılkova Jakub Houska Pavlına Ambrozova Vaclav Pecina Zdena Rosicka Martin Brtnicky Jindrich Kynicky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773-1786,共14页
Forest stands in the semi-arid environment of northern Mongolia have an essential role in controlling ongoing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Over the last decade,the total forest area has decreased drama... Forest stands in the semi-arid environment of northern Mongolia have an essential role in controlling ongoing desertification in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Over the last decade,the total forest area has decreased dramatically.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natural regeneration as an essential element for ensuring sustainability of these forests.Based on field measurements from 120 plots in six sites,our assessment tool revealed five qualitative categories of forest regeneration,allowing us to assess impacts of both grazing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Grazing is a crucial factor and adversely affects regeneration.For sites with relatively low grazing intensity,low soil moisture levels represent the main reason for reduced regeneration.The approach to classification proposed in this study allow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tand conditions where natural regeneration has failed.This study provide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inform decisionmaking related to land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ctions.Our findings could be used in comparative studies and,importantly,may aid further mapping of Mongolian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golia Natural forest regeneration SEEDLINGS Larix sibirica land restoration desertification
下载PDF
矿区废弃地修复树种和年限对生态修复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建波 魏月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
针对松科植物海南五针松、松科植物马尾松等矿区废弃地修复树种具备的优势,分析矿区废弃地优势树种和年限在修复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和树种重金属和非重金属含量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21年修复的研究,区域1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系数为8... 针对松科植物海南五针松、松科植物马尾松等矿区废弃地修复树种具备的优势,分析矿区废弃地优势树种和年限在修复矿区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和树种重金属和非重金属含量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21年修复的研究,区域1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系数为8,显著低于修复13年的研究区域2矿地的12.33,表明研究区域1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更轻。同时,研究区域1矿地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修复效果好于研究区域2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废弃地 修复树种 修复年限 生态修复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沙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3
作者 杜少波 鄂崇毅 +2 位作者 祁姝瑾 赵天悦 谢惠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本文介绍了沙漠化的主要特征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分析了沙漠化监测与防治方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方法及其应用,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退化监测、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 本文介绍了沙漠化的主要特征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分析了沙漠化监测与防治方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方法及其应用,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退化监测、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监测和防治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旨在通过探讨当代遥感技术在沙漠化防治中的研究应用,为促进沙漠化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沙漠化防治 土地退化监测 植被恢复 水资源管理
下载PDF
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沙漠化土地恢复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葆芳 贾宝全 +2 位作者 杨晓晖 刘星晨 王君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030-2035,共6页
研究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生产经营活动方式及干扰程度对荒漠化土地的恢复和重建有很大影响 ,草田轮作地的土壤有机质 (5 .90 8g/kg)和全 P(1 .0 95 g/kg)含量最高 ,分别是荒漠地和果树地的 1 0 .2、6.1倍和 1 .6、1 .4倍 ,全N... 研究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生产经营活动方式及干扰程度对荒漠化土地的恢复和重建有很大影响 ,草田轮作地的土壤有机质 (5 .90 8g/kg)和全 P(1 .0 95 g/kg)含量最高 ,分别是荒漠地和果树地的 1 0 .2、6.1倍和 1 .6、1 .4倍 ,全N量以牧草地最高 ,分别是其它地类的 2 .7~ 1 .6倍 ,林地有机质含量仅次于草田轮作地和农地 ,荒漠地土壤营养元素最低。果树地和林地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 ,分别占微生物总量的 5 8.0 %和 48.1 % ,牧草地以固氮菌为绝对优势 ,占微生物总量的 5 1 .1 % ,农地的放线菌多于牧草地、林地、果树地和荒漠地 ,荒漠地土壤微生物数量最低。农地对土壤的细化作用大于牧草地和林地。开发区经过 1 5 a治理后 ,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由 0 .981和 0 .3 1 9提高到 1 .82 5和 0 .483 ,优势度由 0 .70 8降到 0 .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土地利用方式 沙漠化土地 恢复能力 评价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管理——科尔沁沙地生态考察报告 被引量:36
5
作者 蒋德明 刘志民 +2 位作者 寇振武 阿拉木萨 李荣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9-185,共7页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于 2 0 0 3年 8月联合对科尔沁沙地进行了生态科学考察。草地退化仍呈加剧态势。大面积开垦荒地造成科尔沁草地退化和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尔沁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呈...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于 2 0 0 3年 8月联合对科尔沁沙地进行了生态科学考察。草地退化仍呈加剧态势。大面积开垦荒地造成科尔沁草地退化和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尔沁水资源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呈现明显减少趋势、主要河流供水量减少、沙地内部水体明显减少、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科尔沁沙地的沙地面积在近些年呈减小的趋势 ,人工植被恢复力度日益加大效果显著但分布在科尔沁沙地的沙丘面积还很大 ,且未治沙丘的治理难度相对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草地退化 水资源 荒漠化 植被恢复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被引量:47
6
作者 蒋德明 刘志民 寇振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695-1698,共4页
评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其生态恢复的研究 ,从科学研究动态和生态环境退化以及恢复研究的现实需要两方面论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的若干核心问题 :植被过程研究、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景观过程研究、科尔沁沙地区域环境评... 评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其生态恢复的研究 ,从科学研究动态和生态环境退化以及恢复研究的现实需要两方面论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的若干核心问题 :植被过程研究、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景观过程研究、科尔沁沙地区域环境评估和预测与生态恢复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荒漠化 生态恢复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开展高寒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助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宪洲 王小丹 +3 位作者 高清竹 侯太平 沈振西 方江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083-7087,共5页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核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由于高、寒、旱的特点,西藏高寒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极易发生退化,治理难度大。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治理一直是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国家在...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核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由于高、寒、旱的特点,西藏高寒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极易发生退化,治理难度大。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治理一直是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国家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里启动了"西藏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2000)"项目,旨在研究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针对西藏高原不同的退化区域,重点研发高寒退化草地恢复、沙化土地治理、生态产业及生态畜牧业发展等技术与模式,开展县域水平的集成示范,实现高寒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与适应性优化管理的目标,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草地退化 土地沙化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重点项目
下载PDF
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初步研究——以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为例 被引量:51
8
作者 梅再美 王代懿 +4 位作者 熊康宁 兰安军 陈永毕 孙建昌 余金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分析了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中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所表现出的缺土、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特征,提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以及不同强度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 分析了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中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所表现出的缺土、缺水、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等特征,提出了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以及不同强度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主要造林植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不同强度等级 石漠化土地 植被恢复技术
下载PDF
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与综合治理技术研发 被引量:34
9
作者 蒋勇军 刘秀明 +5 位作者 何师意 何丙辉 谢建平 罗维均 白晓永 肖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092-7097,共6页
深入揭示流域尺度水-土-生资源格局和研发因地制宜的水-土-生治理技术是"十三五"石漠化治理工程的主要瓶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2016YFC0502300)针对... 深入揭示流域尺度水-土-生资源格局和研发因地制宜的水-土-生治理技术是"十三五"石漠化治理工程的主要瓶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喀斯特槽谷区土地石漠化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2016YFC0502300)针对槽谷区特点,锁定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和五个关键技术,从过程机理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3个层面解剖区域水/土/生物资源分布格局与地质地貌之间的关系,阐明石漠化过程中的相关生态变化机理,因地制宜地研发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地上/下流/漏失阻控与生态恢复技术;研发野生砧木及经济树种互作效应与优化配套技术,构建槽谷区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生态产业模式并示范推广,为区域生态改善和贫困问题解决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石漠化 综合治理技术 生态恢复 喀斯特槽谷区
下载PDF
我国的土地恢复 被引量:37
10
作者 郭焕成 吴登茹 朱宏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4-27,共4页
中国人口多,耕地少,而且分布不平衡。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一些地区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以及采矿废弃地等问题。目前,全国采矿所破坏的土地面积约达3,000万亩。为了防止土地破坏,扩大农用地面积,一是在西北干... 中国人口多,耕地少,而且分布不平衡。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一些地区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以及采矿废弃地等问题。目前,全国采矿所破坏的土地面积约达3,000万亩。为了防止土地破坏,扩大农用地面积,一是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营造防风固沙林,在平原区实行合理灌溉,在山区造林种草;二是对废弃土地进行复垦,如植树种草,发展养殖业,改造为耕地和其他建设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恢复 废弃地 沙漠化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植被下荒漠化土壤肥力的变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赫晓慧 常庆瑞 +2 位作者 温仲明 焦峰 李锐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5-919,共5页
研究了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上种植人工植被后,在不同的植被恢复类型和生长状态下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人工植被的建立与生长,土壤肥力总体趋于好转,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土壤质地变细,微生物数量... 研究了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上种植人工植被后,在不同的植被恢复类型和生长状态下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人工植被的建立与生长,土壤肥力总体趋于好转,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显著改善,土壤质地变细,微生物数量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强;同时,使流动沙地向半固定、固定沙丘方向转化。但随着植被盖度和植被种类的不同,不同样地土壤肥力差异很大;多年生乔木林改良土壤肥力的潜力最高,耕作粗放的农地土壤肥力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植被恢复 荒漠化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平朔露天煤矿复垦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柯 姜建军 +8 位作者 刘飞 白中科 彭敏 赵传冬 李括 刘应汉 薄玮 李兴红 成杭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1-290,共10页
原煤的开采、储存、运输及其加工利用过程是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相关系统调查数据,其对煤矿复垦区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尚不明确。平朔煤矿复垦土地主要作为耕地利用,了解其PAHs污染状况直接关系粮食安全和人体健... 原煤的开采、储存、运输及其加工利用过程是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相关系统调查数据,其对煤矿复垦区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尚不明确。平朔煤矿复垦土地主要作为耕地利用,了解其PAHs污染状况直接关系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该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开展了平朔煤矿复垦区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毒性风险分析研究。在整个平朔煤矿45km。范围内,以500m×500m间距为基准,按照不同用地类型,采集了0~20cm深度土壤样品179个,再按照1km×1km单元格组合后分析。使用安捷伦高分辨气相色谱一低分辨质谱进行目标物的检测。加入代用标准2一氟联苯(2-FBP)以进行回收率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16种EPA-PAHs的含量范围为213.60~2513.20ng·g-1,均值为717.09ng·g-1.PAHs成分特征显示主要以3~4环为主(52%),5~6环次之(42%),2环所占比例最低(6%)。使用相关分析法判定,主要污染来源为原煤。毒性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平朔煤矿土壤PAHs存在一定生态风险,当土地重新作为农田加以利用时,需要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生态风险 山西省 生态重建 工矿废弃地
下载PDF
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生 姚小华 +1 位作者 任华东 张守攻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602-4608,共7页
在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对封山育林、退耕还林2 a、农耕地等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种子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种子数量差异显著,封山育林土壤中平均种子密度为1664粒/m^2,退耕还林2 a... 在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对封山育林、退耕还林2 a、农耕地等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种子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种子数量差异显著,封山育林土壤中平均种子密度为1664粒/m^2,退耕还林2 a土壤中平均种子密度为8060粒/m^2,农耕地土壤中平均种子密度为6239粒/m^2。土壤中的种子集中分布在表层0~5 cm范围内,随土层深度变化,土壤中所含种子数量和物种数呈减少的趋势。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相似指数较低,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生态优势度指数以退耕还林地最大,农耕地高于封山育林地。土壤种子库所含物种数较接近,物种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菊科、禾本科占优势。封山育林地、退耕还林地属于进展演替,封山育林地处于较高演替阶段,农耕地属于逆行演替。应引进适宜物种以促进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种子库 种类组成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朴起亨 丁国栋 +3 位作者 吴斌 屈志强 万勤琴 朴律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0-186,共7页
在对呼伦贝尔沙地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资源状况、特征及植被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在过度放牧所引起的逆行演替中,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从31种锐... 在对呼伦贝尔沙地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资源状况、特征及植被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在过度放牧所引起的逆行演替中,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从31种锐减到了2种,盖度从61%降低到8%,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流动沙地的物种丰富度分别是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的0.25倍、0.065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464,1.584,0.554,固定沙地最大,为流动沙地的4.45倍。物种均匀度分别为0.497,0.528,0.554。流动沙地最大,是固定沙地的1.11倍。植被高度及生物量亦均呈递减趋势,优势种和建群种发生更迭,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对不同封育年限植被进行研究,得出植被的恢复演替规律为:以沙米为优势种的一年生先锋植物群落以糙隐子草为优势种其他多年生禾草伴生的过渡型植被群落冰草+糙隐子草过渡型植被群落羊草+冷蒿亚稳定型群落,同时,土壤的结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沙漠化 群落演替 逆行演替 恢复演替
下载PDF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与生态恢复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松尧 王刚 杨生茂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气候的干旱化倾向是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背景条件,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是土地荒漠化加速扩展的内在根源。因此,荒漠化防治的根本措施就应该从控制人口和提高土地承载力入手,逐步缓解和消除人口对环境的压力。针对以往荒漠化防治和... 气候的干旱化倾向是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背景条件,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是土地荒漠化加速扩展的内在根源。因此,荒漠化防治的根本措施就应该从控制人口和提高土地承载力入手,逐步缓解和消除人口对环境的压力。针对以往荒漠化防治和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需要进行思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关内容,并提出了荒漠化防治需要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 生态恢复 可持续发展 西北地区
下载PDF
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的植被退化及其恢复途径——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金国 魏兴琥 李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分布的主要区域,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将石漠化土地划分为4个等级。在分析...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分布的主要区域,土地石漠化已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县(市)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将石漠化土地划分为4个等级。在分析石漠化土地现状特征、植被退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途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土地 植被退化 恢复途径 粤北岩溶山区
下载PDF
城市废弃地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金伟 常江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11期40-49,共10页
废弃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影响城市形象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利用徐州市夏桥工业遗址公园的废弃地改造项目进行了废弃地"变废为宝&qu... 废弃地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影响城市形象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利用徐州市夏桥工业遗址公园的废弃地改造项目进行了废弃地"变废为宝"的探索,对合理进行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该废弃地现状的分析,得出对其进行合理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的必要性。依据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理论、方法与原则,提出场地景观设计与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废弃地 景观与生态恢复 景观改造
下载PDF
关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恢复重建目标的讨论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热带地理》 2005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根据恢复生态学相关研究进展和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现状,探讨了石漠化土地生态恢复重建的不同空间尺度目标、阶段性目标、植被生态建设目标、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和效益目标。指出防治岩溶石漠化的实质绝不仅仅是岩溶山区的水土... 根据恢复生态学相关研究进展和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现状,探讨了石漠化土地生态恢复重建的不同空间尺度目标、阶段性目标、植被生态建设目标、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和效益目标。指出防治岩溶石漠化的实质绝不仅仅是岩溶山区的水土保持问题和恢复植被,只有实现环境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的协调发展,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石漠化等环境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解决。因此,近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目标必须结合市场重新认识资源环境优势,由扶贫型向提高生活质量型转变,由单一坡改梯向多途径特色农业转变,由防护型向开发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参与式转变,从而打破岩溶脆弱生态背景上土地退化的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石漠化土地 生态恢复重建 目标模式
下载PDF
山西高原草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36
19
作者 张金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9-52,共4页
草地退化是我国北方地区突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在论述草地退化概念、动因、退化指标及等级的基础上 。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山西 草地退化 成因 退化指标 退化等级 防治
下载PDF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腹地G304国道两侧沙漠化生态修复措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永义 宫永梅 郭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4-196,256,共4页
研究了内蒙古科尔沁沙地腹地的G304国道两侧植被物种,并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采取生态修复措施。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沙漠化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