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山”理论指导下的水土保持“林-药”模式思考
1
作者 沈发兴 段剑 +2 位作者 郑海金 莫明浩 肖胜生 《江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4期295-299,共5页
植物措施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中最核心的措施。林下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是农林复合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立足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开发与保护,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保持药用植物开发相结合,探索水... 植物措施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中最核心的措施。林下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是农林复合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立足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开发与保护,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保持药用植物开发相结合,探索水土保持“林-药”模式,既可创新水土流失防治模式,又可切实践行“两山”理论,实现优质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引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论 水土保持 林下经济 林药模式 新开发果园 侵蚀劣地 江西省
下载PDF
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传光 郭永清 +4 位作者 沈艳 蒋云东 周云 方波 贠新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08-118,共11页
以实地走访和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电站范围内乔木和灌木的砍伐以及草本植物的割除,但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无显著减少,一些电站因光伏板遮阳保湿,物种略有增加... 以实地走访和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解云南省光伏电站对区域林地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电站范围内乔木和灌木的砍伐以及草本植物的割除,但植物物种个体数量和生物量无显著减少,一些电站因光伏板遮阳保湿,物种略有增加。电站建设对基因多样性的影响不大,但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光伏项目的实施使林地用途改变,破坏了一定数量的地表植被,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区域内景观潜在的美学价值,但范围较小,对自然景观风貌的影响不大。项目区域内水土流失可控,通过保护措施可恢复植被,施工和运行过程有切实可行的污染及影响防治措施,污染物产生量小,排放达标。项目对区域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小,不会导致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的明显改变。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加强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措施,并对云南省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作出预警,实现光伏发电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生态影响 林地资源 生物多样性 生态景观 水土保持 云南省
下载PDF
基于水土保持率目标导向的温州市林地水土流失防治优化策略研究
3
作者 蔡智才 郑晓鹏 张博凡 《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水土保持率为新时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约束性指标,林地是温州市主要用地类型,其水土流失优化治理是提升未来一段时间内温州市水土保持率的关键。参照水利部的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方法,基于GIS/RS研究温州市林地水土流失空间分... 水土保持率为新时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约束性指标,林地是温州市主要用地类型,其水土流失优化治理是提升未来一段时间内温州市水土保持率的关键。参照水利部的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方法,基于GIS/RS研究温州市林地水土流失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温州市现状林地水土流失中,可完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为197.03 km^(2);不可完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为919.87 km^(2)。根据坡度、植被覆盖度等因素量化林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结合林地建设优化温州市林地水土流失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林地 水土流失 GIS/RS 防治优化
下载PDF
滇东南岩溶地区三种退耕还林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强 常恩福 +4 位作者 毕波 李品荣 尹艾萍 刘永国 侬时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33,共5页
对滇东南岩溶地区3种退耕还林模式和坡耕地的径流和植被、土壤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地还林恢复植被后,能取到明显的固土保水增肥作用。营造纯林、乔草混交林或经济林与牧草复合经营,均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综合考虑保水、保土和保... 对滇东南岩溶地区3种退耕还林模式和坡耕地的径流和植被、土壤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地还林恢复植被后,能取到明显的固土保水增肥作用。营造纯林、乔草混交林或经济林与牧草复合经营,均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综合考虑保水、保土和保肥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川滇桤木∶红三叶>墨西哥柏>花椒∶大百脉根。与坡耕地相比,川滇桤木与红三叶混交林能减少37.23%的径流和99.40%的土壤流失,固体养分流失量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减少99.37%,99.43%,98.68%,98.86%,99.34%,99.35%和99.58%,液体养分流失中氮、磷、钾分别减少32.45%,19.80%和21.57%。不仅减少了水土和养分的流失,同时枯枝落叶等有机质对土壤的改良和营养补充,使土壤养分有所提高,而坡耕地的土壤养分则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退耕还林 造林模式 水土保持
下载PDF
红门川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赵阳 余新晓 +1 位作者 贾剑波 刘旭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9-248,共10页
为探讨首都圈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以密云县红门川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马尔科夫模型等方法研究流域景观动态演变,结合灰色GM(1,1)预测模型、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与区域政策、人口... 为探讨首都圈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景观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以密云县红门川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马尔科夫模型等方法研究流域景观动态演变,结合灰色GM(1,1)预测模型、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与区域政策、人口3方面探讨了流域景观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1990-2005年间,水域面积迅速减少和居民与工矿用地持续增加是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最明显特征;流域景观破碎度增加,不同景观类型斑块分布趋于聚集,斑块形状趋于复杂化;预测2020年流域水域面积较1990年减少67.5%,水域减少会加剧流域用水矛盾;2020年流域森林覆被率降至73.81%,但仍满足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适宜森林覆盖率要求;降水减少是流域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区域政策是林地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而人口因素则是导致居民与工矿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水域等向耕地转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 土地利用 模型 马尔科夫模型 灰色GM(1 1)预测模型 景观指数 退耕还林工程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乔灌林地土壤水分及持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萍 刘国彬 +4 位作者 文安邦 贺秀斌 严冬春 龙翼 鲍玉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8-193,共6页
土壤水分是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对该区典型流域不同林龄主要乔灌林地土壤容重、水分特征和持水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容重表现出天然灌木林<乔木林<人工灌木林<果园,且容重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小,即20a... 土壤水分是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对该区典型流域不同林龄主要乔灌林地土壤容重、水分特征和持水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容重表现出天然灌木林<乔木林<人工灌木林<果园,且容重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小,即20a>25a>30a。下层土壤容重与表层变化规律相似。土壤总孔隙度与土壤容重和非活性孔度变化规律相反,与土壤活性孔度和土壤孔隙比变化基本一致。0-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顺序为果园>刺槐>柠条>狼牙刺,50-500cm土层则是刺槐林地最小,灌木林地在50-200cm土层的变动幅度较大,200-350cm土层柠条小于狼牙刺,350-500cm土层狼牙刺则小于柠条,主要受人工林种植密度和人为干扰措施影响。苹果园经过隔坡梯田整地措施,其林下0-50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最高。该区提倡"灌木先行"的植被恢复措施是必要的。表层土壤总持水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土壤总持水量变化顺序为天然灌木林地>乔木林地>人工灌木林地,有效持水量却表现出与总持水量相反的变化趋势,容重越低,土壤有效持水性越强。20-40cm土层及40-60cm土层的持水特性表现出与表层土壤相似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典型流域 不同林龄 乔灌林地 土壤水分 持水性能
下载PDF
冀北地区丰宁县水源林地水源涵养能力 被引量:14
7
作者 齐特 李玉婷 +2 位作者 何会宾 张雪峰 赵廷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7,共8页
林地是水源林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主体。以冀北地区丰宁县,4种不同类型水源林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层与枯落物层两方面,研究当地水源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研究发现:水源林地枯落物持水能力阔叶林地明显优于针叶林地,4种水源林... 林地是水源林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功能主体。以冀北地区丰宁县,4种不同类型水源林地为研究对象,从土壤层与枯落物层两方面,研究当地水源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研究发现:水源林地枯落物持水能力阔叶林地明显优于针叶林地,4种水源林地枯落物持水能力依次为杨树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其中,杨树林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9.79 t/hm2,有效持水量为4.01 t/hm2。在土壤总孔隙度方面,水源林地土壤持水能力依次为杨树林地〉草地〉耕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水源林地总孔隙度在43.49%~34.96%;在土壤密度方面,草地〉油松林〉耕地〉杨树林地〉油松×山杏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在土壤水分常数方面,在0~30 cm的土层内,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3种山地立地类型水源林地均是1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常数最大,杨树林地20~30 cm土层的水分常数最大,草地和耕地内,0~10 cm土层的水分常数最大。综合比较不同样地类型内,样地土壤和枯落物持水能力,杨树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为1 334.49和1 167.41 t/hm2,总体涵养水源能力为杨树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林地 枯落物 土壤 水源涵养 冀北地区
下载PDF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忠诚 华华 +1 位作者 王淮永 张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1,共7页
为了研究林地水源涵养功能,选择湘西北的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阔叶林地,从灌草、枯落物、土壤3个层次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灌草持水量... 为了研究林地水源涵养功能,选择湘西北的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该区域具有代表性的阔叶林地,从灌草、枯落物、土壤3个层次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灌草持水量与其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林地郁闭度呈负相关关系;(2)林地枯落物持水量与枯落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林地土壤容重随土层加深而增大,且表层变化幅度较大,随时间推移,容重呈减小趋势;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壤深度变化与土壤容重基本相反,且各层明显高于撂荒地。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对土壤具有强大的保护及改良作用,此研究结论对于森林在改良土壤、美化环境等方面,尤其是在提升土壤涵养水源功能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水源涵养 持水量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石质山地不同树种幼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吉华 张光灿 +2 位作者 张永涛 张衍福 李雪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356-364,共9页
本文从林冠层截留量、地被物层持水能力、土壤层水文性质和土壤入渗性能几方面研究了石灰岩和片麻岩山地上不同树种4年生水土保持林涵养水源的作用。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不同母岩石质山地适宜的水土保持树种:石灰岩山地适宜树种为刺槐、... 本文从林冠层截留量、地被物层持水能力、土壤层水文性质和土壤入渗性能几方面研究了石灰岩和片麻岩山地上不同树种4年生水土保持林涵养水源的作用。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不同母岩石质山地适宜的水土保持树种:石灰岩山地适宜树种为刺槐、栾树、君迁子、臭椿、香椿;片麻岩山地适宜树种为刺槐、五角枫、臭椿、车梁木、山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山地 水土保持林 涵养水源
下载PDF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计量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车克钧 傅辉恩 贺红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0-296,共7页
以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建立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评价模型:E=E_d+E_e+E_s;以E与生产投资I的比值为计量水源林的效能指数T,T=E/I。并以祁连山寺大隆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实测资料和社会调查数据为计量评价参数,确定其经济评价指标... 以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建立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的评价模型:E=E_d+E_e+E_s;以E与生产投资I的比值为计量水源林的效能指数T,T=E/I。并以祁连山寺大隆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实测资料和社会调查数据为计量评价参数,确定其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计量系统。结果表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综合效能指标为11.93;其中生态效能和社会效能分别是直接经济效能的4.51倍和6.05倍。说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现行的保护、发展和综合利用的经营方针是正确的。建议河西各受益部门应按水资源效能总收入的0.5%缴作水源林再生产费,以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水源涵养林 综合效能
下载PDF
1980年以来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晓林 杨胜天 +3 位作者 周旭 管亚兵 王志伟 陈珂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6,共7页
研究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以下简称十大孔兑)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年、1998年、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系统分析了十... 研究黄河内蒙古段十大孔兑(以下简称十大孔兑)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年、1998年、2010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系统分析了十大孔兑流域198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以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1980年以来草地面积逐渐增加,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1998年-2010年较1980年-199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和变化速度提高。1980年-1998年和1998年-2010年,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主要是未利用地向低、中覆盖草地转化,低覆盖草地向中、高覆盖草地转化,中覆盖草地向高覆盖草地转化,该转化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上中游,以流域东部和西部最明显。1980年-1998年间低覆盖草地向中、高覆盖草地转化比例较高,1998年-2010年间未利用地向低、中覆盖草地转化比例较高。分析认为,1980年以来十大孔兑流域城镇化水平提高,林草水保措施力度增强、成效显著,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特别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生态修复政策后,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特征 林草水保措施 遥感解译 十大孔兑
下载PDF
长江上游云南松水土保持林地坡面径流与侵蚀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春明 郎南军 +3 位作者 孟广涛 方向京 李贵祥 温绍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76,共3页
根据1999~2001连续3年的定位观测,研究了试验流域降水特征和森林植被与坡面径流与侵蚀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区的大气降水表现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年均降水量为1019.6mm,雨量多集中在雨季的5~10月份,其降水量为827.7mm,占年降水量... 根据1999~2001连续3年的定位观测,研究了试验流域降水特征和森林植被与坡面径流与侵蚀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区的大气降水表现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年均降水量为1019.6mm,雨量多集中在雨季的5~10月份,其降水量为827.7mm,占年降水量的81.18%,旱季仅占18.82%。试验小流域发生地表径流的形式为蓄满产流,同时大气降水分配不均,雨季降水的过分集中并形成的大雨或暴雨,是导致地表径流及其侵蚀的主要原因。与裸地相比,林地坡面径流与侵蚀的削减效应显著。但森林削减坡面径流与侵蚀的效益与森林树种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林分结构状况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云南松 水土保持林地
下载PDF
应用DEA分析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响应 被引量:14
13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面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项目标,其实施过程是政府和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共同作用的过程。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水土治理效果的实现程度。通过建立退耕还林政策和农户水土...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面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项目标,其实施过程是政府和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共同作用的过程。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水土治理效果的实现程度。通过建立退耕还林政策和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指标体系,以及应用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江西省丰城市的梅林镇、湖塘乡和尚庄镇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区域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的不同农户具有不同的特点。个体差别:梅林镇15户农户、湖塘乡14户农户、尚庄镇14户农户的水土保持行为属于积极响应型,农户兼业化水平和家庭核心化水平较高是区域的共同特点,分别占各乡镇调查农户的25.86%、24.14%、24.14%,其余旁观响应型、补偿消极型、补偿年限消极型、实施力度消极型、综合消极型,以补偿消极型为主。区域差别:梅林镇和湖塘乡补偿消极型农户明显多于尚庄镇,而尚庄镇旁观响应型比重较高,这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有关,梅林镇在区位上优于其他乡镇,经济较为发达,农户的非农收入水平较高,兼业化程度也高于其他乡镇。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和水土流失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调查 退耕还林政策 区域 非农收入 农户兼业化 DEA分析 乡镇 梅林 水土保持 响应
下载PDF
贵阳市二环林带不同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苇洁 余天祥 +2 位作者 陈志华 石登红 陈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538,共4页
对贵阳市第二环城林带不同林地树冠层与土壤层进行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林带内一些主要树种树冠和林地土壤层在水源涵养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尽管受样地坡度和母质等因素的影响,但植物群落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气性及渗... 对贵阳市第二环城林带不同林地树冠层与土壤层进行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林带内一些主要树种树冠和林地土壤层在水源涵养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尽管受样地坡度和母质等因素的影响,但植物群落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气性及渗透性,提高土壤最大持水量、贮水量和排水量,整个林带在贵阳市周边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环林带 不同林地 水源涵养 研究
下载PDF
凉城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林基础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科 许俊奇 +2 位作者 包斯琴 王文明 白育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凉城县黄土丘陵沟壑区营造的各种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林 ,其水土保持基础效益十分显著 ,表现在延滞径流产生时间、减少径流量 ,涵养水源蓄存水量 ,缓冲雨强、减弱水力侵蚀强度 ,减少表土流失、控制土壤侵蚀 ,增加降水的有效性 ,培肥地力等... 凉城县黄土丘陵沟壑区营造的各种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林 ,其水土保持基础效益十分显著 ,表现在延滞径流产生时间、减少径流量 ,涵养水源蓄存水量 ,缓冲雨强、减弱水力侵蚀强度 ,减少表土流失、控制土壤侵蚀 ,增加降水的有效性 ,培肥地力等方面 ,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由此也收到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凉城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林的保水保土效益做出的客观分析论述 ,为该县进一步合理利用宜地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也为其它受水土流失危害的黄土地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水土保持 林地基础效益 生态经济林
下载PDF
森林涵养水源价值核算的新方法:账面价值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继安 田大伦 +1 位作者 康文星 伏珂颖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116,共5页
以湖南省有林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城市供水制造成本的账面价值为基础,核算了近年的森林涵养水源价值。结果表明,2014-2016年,有林地年均涵养水源量为426.28亿t/年,年均涵养水源价值926.65亿元/年,单位面积提供价值7128.41元/hm^2·... 以湖南省有林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城市供水制造成本的账面价值为基础,核算了近年的森林涵养水源价值。结果表明,2014-2016年,有林地年均涵养水源量为426.28亿t/年,年均涵养水源价值926.65亿元/年,单位面积提供价值7128.41元/hm^2·年,是按城市供水价格法核算结果的48.78%,相当于按影子工程法核算结果的35.59%。为准确核算森林涵养水源价值,应客观分析涵养水源功能的水文学过程、正确计量涵养水源实物量并规范核算城市供水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林地 涵养水源 价值核算 制造成本 账面价值
下载PDF
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对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保国 张雪梅 +2 位作者 郭素萍 齐国辉 孟申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经过改造的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为试验地,未经改造的干旱丘陵岗地为对照,研究了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对干旱丘陵岗地小气候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换土,在干旱丘陵岗地上建立的核桃树-苜蓿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与原荒岗地相比,春... 以经过改造的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为试验地,未经改造的干旱丘陵岗地为对照,研究了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对干旱丘陵岗地小气候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换土,在干旱丘陵岗地上建立的核桃树-苜蓿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与原荒岗地相比,春季气温降低1.1~2.1℃,日较差减小1.1~1.2℃;空气湿度春季提高3.9%~10.2%,空气湿度的日较差减少3.9%~4.5%;接收的辐射总量减少1.093w/m2~3.513w/m2;土壤温度降低2.6~4.3℃,最大差值出现在地表以下10cm处,为4.3℃;土壤湿度提高12.8%~22.8%,最大差值出现在地表以下80cm处,为22.8%;风速降低0.5m/s~1.1m/s;蒸发量在4月27日为0.108g,极显著低于荒岗地的0.212 g,4月30日、5月1日、5月2日分别为0.054、0.032、0.046g,显著高于荒岗地的0.022、0.008、0.028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 丘陵岗地 小气候环境
下载PDF
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调研报告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廷辅 段巧甫 +2 位作者 王正秋 刘利年 柳诗众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13,共4页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 13 75万km2 ,年平均输沙量 9 2亿t ,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 1/5 ,截至 2 0 0 0年底 ,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 5万km2 。 1999年遥感普查 ,土壤侵蚀面积仍有 12 89万km2 。退耕还林还草要把草灌作为陕北植被重建的主...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 13 75万km2 ,年平均输沙量 9 2亿t ,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 1/5 ,截至 2 0 0 0年底 ,全省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 5万km2 。 1999年遥感普查 ,土壤侵蚀面积仍有 12 89万km2 。退耕还林还草要把草灌作为陕北植被重建的主体 ,纳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议水土保持在观念、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都要创新 ;国家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统一管理 ,依法由水土保持部门主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还草 陕西省
下载PDF
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枯枝落叶层及土壤层涵养水源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承标 吴仁宏 +3 位作者 黎家春 曹雄亮 黄必庆 张传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18,共3页
根据广西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及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状况,设置9个标准地,分别对林地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进行了调查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森林枯枝落叶层平均累积量为18.69t/hm^2,对一次降雨过程的平均最大净吸水量为39... 根据广西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及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状况,设置9个标准地,分别对林地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进行了调查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森林枯枝落叶层平均累积量为18.69t/hm^2,对一次降雨过程的平均最大净吸水量为39.79t/hm^2;1m土层对一次降雨过程的贮水量变动在759.2-1578.6t/hm^2之间,平均值为1235.5t/hm^2;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对一次降雨过程的贮水量为1275.29t/hm^2。研究充分说明,广西三匹虎自然保护区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涵养水源功能极为显著,对维护和保障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与水土保持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林地 枯枝落叶层 土壤层 涵养水源功能 广西三匹虎
下载PDF
安徽长江防护林工程区坡耕地混农造林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军 黄荣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75-78,共4页
安徽省长防林工程区约有2 万hm2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最严重,也是治理难度最大的地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近10 年的探索,根据混农造林的时空结构,研究推广了几种适合于工程区发展的混农造林模式。混农造林以其投... 安徽省长防林工程区约有2 万hm2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最严重,也是治理难度最大的地类。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近10 年的探索,根据混农造林的时空结构,研究推广了几种适合于工程区发展的混农造林模式。混农造林以其投入低、效益高、见效快,已经成为长防林工程区25°以下坡耕地改造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农造林 坡耕地改造 水土流失 长江防护林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