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供需特征及格局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颜文涛 李子豪 +1 位作者 陈卉 万山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115,共7页
生态空间不仅是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屏障,也兼具重要的游憩服务功能,若孤立处理2种功能的关系,必然会导致过度开发或被动保护。揭示区域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供需匹配特征及空间格局,对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总体布局,推动生... 生态空间不仅是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屏障,也兼具重要的游憩服务功能,若孤立处理2种功能的关系,必然会导致过度开发或被动保护。揭示区域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供需匹配特征及空间格局,对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总体布局,推动生态空间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总体格局、省级层次供需特征、市县级层次供需关系3个层次,对区域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供需平衡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人均生态空间资源较高,但生态空间游憩服务的供需错位现象突出。不同出行半径范围内生态空间游憩服务显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失配现象,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仅依赖优化区域交通网络扩大生态空间服务半径,北部城市的供需失衡现象会更加恶化。长三角城市群各市县应采取差异化策略,加强生态游憩服务跨区域供需协同网络:南部生态资源富足区应延展其游憩服务辐射范围,填补供应空白;城市近郊区应关注连续性游憩廊道建设,整体提升供应水平;北部连片供给失衡区则应进一步挖掘农林复合空间的生态游憩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空间 生态游憩服务 供需特征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东江三角洲水乡景观的尺度层级表征
2
作者 唐孝祥 张静怡 徐舒晨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5,共7页
东江三角洲水网密度高,水乡景观风貌特色鲜明。运用风景园林学的景观层次法,采用ArcGIS技术,并结合舆图对比,以东江三角洲水乡景观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尺度层级、聚落尺度层级、节点尺度层级探讨东江三角洲水乡景观表征。在区域尺度层级,... 东江三角洲水网密度高,水乡景观风貌特色鲜明。运用风景园林学的景观层次法,采用ArcGIS技术,并结合舆图对比,以东江三角洲水乡景观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尺度层级、聚落尺度层级、节点尺度层级探讨东江三角洲水乡景观表征。在区域尺度层级,阐明东江三角洲依水系演变呈现出的三类结构性景观特征;在聚落尺度层级,以17个典型聚落作为样本,揭示水乡景观在聚落防御、生产、生活所呈现的营造特征;在节点尺度层级,对应区域尺度层级和聚落尺度层级,选取典型水乡景观节点,分析自然景观、社会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呈现特征,以期为岭南水乡景观风貌特色的保护和延续提供理论借鉴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水乡景观 东江三角洲景观特征 区域层级 聚落层级 节点层级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边界变化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敏 刘世梁 +1 位作者 孙涛 富伟 《湿地科学》 CSCD 2009年第1期67-74,共8页
以1992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运用滑箱扫描方法获得组分边界特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景观总体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景观类型变化过程土壤容重、水分含量、全氮、全磷、有机质及土壤盐分离子Ca2+、K+、Mg2+、Na+的差异性,以... 以1992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基础信息,运用滑箱扫描方法获得组分边界特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景观总体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景观类型变化过程土壤容重、水分含量、全氮、全磷、有机质及土壤盐分离子Ca2+、K+、Mg2+、Na+的差异性,以揭示景观变化对湿地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洲景观组分之间的边界趋于复杂化,部分耕地转化为柽柳(Tamarix chinensis)、芦苇(Phragm ites australis)和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潮滩植被侵入滩涂。不同景观类型下的土壤性质差异不显著,但景观类型转化对土壤性质存在一定影响。农田转变为柽柳、芦苇、翅碱蓬过程中土壤容重降低;而滩涂转变为翅碱蓬后土壤容重提高。农田转化为林地和滩涂转化为灌丛过程中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其他景观变化过程土壤含水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不同景观类型下土壤全氮、有机质、全磷含量均较低,且变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也较小。各景观类型变化过程中土壤Ca2+含量变化幅度最大;其他土壤盐分离子含量的变化因景观组分变化方向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上看,不同景观变化过程下土壤盐分离子含量均具有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变化 土壤性质 黄河三角洲湿地 边界特征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以垦利县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薇 陈为峰 +1 位作者 王燃藜 甘运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7,F0002,共7页
基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垦利县为例,在"3S"技术、FRAGSTATS3.3软件的支持下,提取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景观格局信息,并利用景观指数,对近20年垦利县湿地的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滩涂和苇地是... 基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垦利县为例,在"3S"技术、FRAGSTATS3.3软件的支持下,提取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生态景观格局信息,并利用景观指数,对近20年垦利县湿地的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滩涂和苇地是垦利县最主要的天然湿地类型,湿地面积在研究时段内共减少6155.12hm2,平均每年减少362.07hm2;各种湿地景观之间以及湿地和非湿地之间相互转化和逆转并存,滩涂和苇地与其他地类转换频繁;10种湿地类型除个别外,斑块个数、分维数、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景观聚集度指数均增加,聚集度指数减少,其中苇地、滩涂、滩地变化幅度较大;景观多样性指数由1987年的1.7643下降到2004年的1.7105,均匀度指数由0.6873上升到0.6923。景观格局的变化主要是人为驱动因子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新生湿地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地域扩张的时空特征——基于“近十年来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昌亭 吴绍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73,共7页
为揭示长三角城市群地域扩张的时空规律,基于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了1999-2010年城镇地域边界,通过定量方法研究了该城市群地域扩张的时空规律。研究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重心位于苏州市辖区内,以上海为中心的苏南地区仍然是该区域... 为揭示长三角城市群地域扩张的时空规律,基于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了1999-2010年城镇地域边界,通过定量方法研究了该城市群地域扩张的时空规律。研究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重心位于苏州市辖区内,以上海为中心的苏南地区仍然是该区域的城镇发展核心区域,城市群西南部分扩张较快;(2)城市群地域扩展趋于一体化,蔓延程度增强,城镇首位度增大,上海市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凸显;(3)城市群主要沿交通主干线呈"Z"字型线性模式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DSMP OLS 景观指数 重心转移 分形特征
下载PDF
岭南活水——珠江三角洲水系景观地域特色探源 被引量:10
6
作者 许自力 黄铎 《南方建筑》 2015年第3期84-89,共6页
形成珠江三角洲水系景观地域特色的缘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源于地理,二是源于文化。论文从自然地理、绿化、理水、人文等几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论证了三角洲水系景观地域特色的源由,为已全面展开的三角洲水系景观的更新改造提供基本理论... 形成珠江三角洲水系景观地域特色的缘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源于地理,二是源于文化。论文从自然地理、绿化、理水、人文等几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论证了三角洲水系景观地域特色的源由,为已全面展开的三角洲水系景观的更新改造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水系景观 特色
下载PDF
基于特色景观营造的长江三角洲典型村落的公共空间改造——以德清县三合乡二都村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高巍 李海兵 柳泽 《华中建筑》 2017年第3期85-89,共5页
二都村位于浙江省德清县,它是长三角地区的滨水村落,河网密集,街巷纵横,村落围绕着街道、广场、公共建筑等公共空间有机生长,多采用小尺度体系,呈现出一种宽松舒适的尺度,是一处长江三角洲典型村落。通过实地调研,以及调查分析,在营造... 二都村位于浙江省德清县,它是长三角地区的滨水村落,河网密集,街巷纵横,村落围绕着街道、广场、公共建筑等公共空间有机生长,多采用小尺度体系,呈现出一种宽松舒适的尺度,是一处长江三角洲典型村落。通过实地调研,以及调查分析,在营造乡村特色景观的基础上,对村落进行了整体的整治规划。该文以二都村的公共空间改造为出发点,探讨长三角地区典型村落改造的开放空间营造策略和艺术处理手法,实现乡村聚落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为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村落 二都村 特色景观 公共空间 改造
下载PDF
珠三角国道绿地景观场地设计及乡土植物生态应用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燕宁 江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865-14867,共3页
介绍珠三角国道绿化的景观特征,以及广珠公路的绿地景观场地设计和植物立体设计的特色,并采用大量本土植物造景,采用生态设计手法营造出完美的生态廊道,阐述珠三角城市本土植物的概念与特点,并且重点论述了植物本土化应用对珠三角道路... 介绍珠三角国道绿化的景观特征,以及广珠公路的绿地景观场地设计和植物立体设计的特色,并采用大量本土植物造景,采用生态设计手法营造出完美的生态廊道,阐述珠三角城市本土植物的概念与特点,并且重点论述了植物本土化应用对珠三角道路景观的生态影响,以及对珠三角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性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指导性意义,提出珠三角城市国道绿化本土树种选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国道绿化 道路景观特征 场地设计 乡土树种选择
下载PDF
长三角现代农业区乡村绿地景观特征分析及保护与开发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祝遵凌 张青萍 刘亚亮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6期26-29,共4页
对江苏常熟市李市的绿地景观进行调查,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江南水乡绿地景观特色为目标,分析绿化景观现状,剖析目前乡村绿地景观中存在的缺乏公共绿地和防护用地,庭院绿地管理粗放,自然景观退化,乡土风貌丧失等问题.提出加大对乡村绿地景... 对江苏常熟市李市的绿地景观进行调查,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江南水乡绿地景观特色为目标,分析绿化景观现状,剖析目前乡村绿地景观中存在的缺乏公共绿地和防护用地,庭院绿地管理粗放,自然景观退化,乡土风貌丧失等问题.提出加大对乡村绿地景观价值的宣传力度,重视乡村绿地景观的地方特色,健全乡村绿地景观的政策法规,加强乡村绿地景观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等乡村绿地保护与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绿地景观 特征分析 长三角现代农业区
下载PDF
杜牧与长三角“唐诗之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宏亮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4-92,共9页
杜牧与今之长三角地域结缘深厚,他在宣城、扬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均有仕宦经历,其创作于或取材于该地域的作品不少于一百五十首(篇),这些精美作品丰富了长三角“唐诗之路”的诗意内涵,形成了一道道璀璨夺目的“特色景观”。《江南... 杜牧与今之长三角地域结缘深厚,他在宣城、扬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均有仕宦经历,其创作于或取材于该地域的作品不少于一百五十首(篇),这些精美作品丰富了长三角“唐诗之路”的诗意内涵,形成了一道道璀璨夺目的“特色景观”。《江南春绝句》诗境图式在杜牧江南写景诗体系中居于纲领位置;“春恨却凄凄”的女性画廊寄寓了诗人刻意“伤春”“伤别”的深情;“至竟江山谁是主”的发问令人深思,杜牧长三角诗歌所使用的咏史怀古素材具有构造景观、抒写生命感慨、发表史论观点等媒介功能。研究所得对新时代文化“双创”事业和文旅融合发展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唐诗之路 特色景观 文旅融合 长三角
下载PDF
1986-2016年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孔祥伦 李云龙 +3 位作者 韩美 田立鑫 朱继前 牛学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31,共10页
基于Landsat影像获取1986年、1996年、2006年和2016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使用变化轨迹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黄河三角洲近30年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变化轨迹时空特征及景观格局。结果表明:1996-2016年黄河三角洲耕地、人工水... 基于Landsat影像获取1986年、1996年、2006年和2016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使用变化轨迹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黄河三角洲近30年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变化轨迹时空特征及景观格局。结果表明:1996-2016年黄河三角洲耕地、人工水体、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地、林地、草地和天然水体面积减少,其中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 072.75 km2,变化幅度最大。人工水体、建设用地及耕地的增加速度不断减缓;草地和天然水体于1986-1996年缓慢增加,1996年后持续减少;林地、未利用地在3个时段均呈快速减少趋势。"人为因素"驱动轨迹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13%,主要类型变化为耕地与人工水体,分布在河流两侧和滩涂向陆一侧;"自然因素"驱动轨迹占比15.80%,主要类型为变化为海域、草地和天然水体,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研究区28.07%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未发生变化。黄河三角洲"人为因素"驱动轨迹的景观破碎度、集聚程度和结构复杂程度均高于"自然因素"驱动轨迹,人类活动在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景观格局 时空特征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新时代江南园林景观设计特色的塑造
12
作者 王月瑶 陈波 《建设科技》 2022年第16期80-83,共4页
具有江南地区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从古典园林时期就开始萌芽,被赋予“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称号。江南现代园林景观如何继续保持传统并体现其地域特色的设计方法,值得研究。本文研究了江南和长三角地区园林的发展历史,明确了“新时代江南... 具有江南地区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从古典园林时期就开始萌芽,被赋予“江南园林甲天下”的称号。江南现代园林景观如何继续保持传统并体现其地域特色的设计方法,值得研究。本文研究了江南和长三角地区园林的发展历史,明确了“新时代江南地区”的范围,系统总结了江南地区三省一市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底色,提出了红、黄、蓝、绿“四色江南”理念,并将其首次应用于世界园艺盛会——2021年扬州世园会核心展区的公共景观优化设计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 造园意匠 长三角地区 江南特色 扬州世园会
下载PDF
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多功能性演变——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梁鑫源 金晓斌 +3 位作者 韩博 孙瑞 张晓琳 周寅康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7-219,共13页
评估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多功能性演变特征对于理解城乡发展转型下的资源配置与优化、制定合理的区域土地管理与规划政策至关重要。论文以长三角经济区中城市化进程最为突出的代表性城市——苏州市为研究区,选取居住承载、粮食供给、... 评估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多功能性演变特征对于理解城乡发展转型下的资源配置与优化、制定合理的区域土地管理与规划政策至关重要。论文以长三角经济区中城市化进程最为突出的代表性城市——苏州市为研究区,选取居住承载、粮食供给、生境维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与土壤保持6种景观功能指标,通过空间分析、SOFM网络模型等方法,基于1 km景观单元对区域景观多功能性的热点演变规律、权衡协同演化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受城市扩张影响,2000—2015年间苏州市景观多功能以居住承载功能的扩散态势为主,其他景观功能均呈现差异化缩减趋势,其中粮食供给与生境维持的功能弱化最为显著,且3种调节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一致性。②随时间推移,苏州市景观多功能性逐渐增强,其高值区(>2)范围集中分布在林草地与耕地景观。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区域景观多功能性时空演变特征由强到弱并逐渐趋于稳定,演变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与城乡结合部,冷点区则以生态空间集聚为主。③景观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在研究期内的特征规律并未因时间序列演进表现出差异性,但权衡与协同程度存在波动性变化趋势。结合多功能权衡特征与多功能性热点变化规律,可在景观单元与乡镇行政单元上将苏州市划分出8类主导景观功能与4类城乡发展分区。整体而言,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多功能性优势呈"城市→近郊区→远郊区→乡村"的圈层式空间迁移过程,但多功能性映射出的土地利用多样化势必会导致更多的土地利用冲突问题,决策者应在多尺度时空耦合视角综合考虑景观管理或土地利用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化 景观多功能性 演变特征 多尺度耦合
原文传递
区域“脊柱”太浦河:基于原型设计的国土空间规划补充途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雨婷 克里斯蒂安·诺尔夫 +2 位作者 董楠楠 戴代新 张斗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0年第4期114-125,共12页
201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加强该区域城市间的协作,但目前开放空间的保护与规划途径以定量评价为主,依然沿用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导则。太浦河流经上海、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区域绿心,目前主要发挥工程功能... 201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加强该区域城市间的协作,但目前开放空间的保护与规划途径以定量评价为主,依然沿用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导则。太浦河流经上海、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区域绿心,目前主要发挥工程功能。本设计研究项目提出将太浦河升级为串联公民生活的轴线,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框架,并使其串联沿线多样化的开放空间、生态系统和历史水乡古镇。项目采用了跨尺度的“地情-原型”方法,整合样本图绘、类型学研究和实验场地的原型设计探索,并将其贯穿于各个尺度,以评估如何将原型设计策略归纳为系统性的规划导则,并在区域尺度进行统一实施。本文总结的这种原型设计途径为中国自上而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了适当补充,以更好地应对愈加复杂的场地条件和更大尺度的空间规划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设计研究 景观特征 景观基础设施 国土空间规划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 江南公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