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A Case Study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Dapo Town
1
作者 WANG Sangju XIAO Shizhe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4年第1期35-39,42,共6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daily life.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landscape effect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landscape ecolo...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daily life.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landscape effect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can be integrated into landscape planning to carry out disciplinary crossing and integration research between landscape ecolog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In this study,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of landscape ecology,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of Dapo Town was designed,with the aim to achieve ecological balance in planning,showcase biodiversity,and create a harmonious landscap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can benefit both nature and people.This design combined artificial and natural elements while improv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which promote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thus enriching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city,and playing a role in regulat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Dapo Town Waterfront landscape
下载PDF
Green Ecological Landscape Campus Planning of Lu'an No.1 High School in Anhui Province of China
2
作者 ZHANG Tongya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2年第8期13-15,共3页
Based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Lu'an No.1 High School, its plane layout has been defined as one jade belt, three functional zones and one ecological landscape circle. Two entranc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for... Based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Lu'an No.1 High School, its plane layout has been defined as one jade belt, three functional zones and one ecological landscape circle. Two entranc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form an axial layout in the shape of "T", constituting main functional footpaths. An ecological landscape belt in the shape of "L" has formed along the river system on the southeast side, functioning as a waterfront walking patch. Buildings on the campus are arranged in groups and green landscape place has been designed based on natural environment. Geothermal system, roof greening and solar energy have been adopted to construct Lu'an No.1 High School into a campus landscape integrating into environment, with good ecology, comfortable, pleasant and harmoniou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ecological camp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ecology landscape campus planning
下载PDF
Embodiment of "Ecological,Cultural,Landscape,Vigorous" Campus—A Case Study of the Planning of Environmental greening in New Campus of Laiw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3
作者 赵春仙 贾宁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new campus of Laiw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as introduced.The guiding ideology was that with the purpose of serving faculties and students as the purpose,the designing will be fully ...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new campus of Laiw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as introduced.The guiding ideology was that with the purpose of serving faculties and students as the purpose,the designing will be fully combined with excellent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ampus technology and culture,and with ecological landscape as the majo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aim,striving to highlight the theme and landscape,a comfortable,vigorous,innovative and beautiful outdoor spatial environment would be created.In accordance with the planning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ation,ecology,sustainable development,embo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s,overall planning and varied practices",based on the planning thought of "procession of whole and part,of technology and art,of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and of landscaping methods",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regional division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cultural,landscape,vigorous" campus was proposed,that is,the campus environment would be divided into six functional zones(the entrance door zone,footsteps zone,teaching activities zone,life services zone,athletic activities zone and ecological recreation zone) and ten scenic areas(gate landscape area,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ulture corridor,ecological recreation area,culture exhibition area,Xiushui Lake scenic area,knowledge park,living landscape area,art exhibition area,mountainous scenic area and sports activities area),and meanwhile landscaping plants were plan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us environment ECOLOGICAL landscap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Green land planning
下载PDF
黄河国家战略背景下“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实践与思政融入探索
4
作者 肖华斌 盛硕 +2 位作者 王洁宁 史磊 姜芊孜 《园林》 2024年第9期118-124,共7页
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实现从“知识本位教育”转向“应用能力本位教育”。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课... 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实现从“知识本位教育”转向“应用能力本位教育”。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黄河流域沿线省份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课程“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聚焦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将理论讲授、思政融入、案例解析等全面融入黄河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风景园林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与设计理念、课程模块与思政融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典型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4个方面,总结课程教学实践与课程思政融入的经验,探索育人理念与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创新,达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立德树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国家战略 风景园林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 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月升沧海山水共融——温州瓯海区奥体中心
5
作者 徐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8期66-71,共6页
该文简要介绍温州瓯海区奥体中心的项目规模和背景、场所特点、意象探寻、规划设计、城市聚落组织、建筑与空间营造、建构方法梳理、生态景观设计、绿建逻辑、未来运营策略思考。总结在瓯海区奥体中心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各层面多维度的... 该文简要介绍温州瓯海区奥体中心的项目规模和背景、场所特点、意象探寻、规划设计、城市聚落组织、建筑与空间营造、建构方法梳理、生态景观设计、绿建逻辑、未来运营策略思考。总结在瓯海区奥体中心城市和建筑设计中,各层面多维度的设计思辨与逻辑思考,以期未来在同类建筑中能更从容地从城市文脉和场地特质出发,更生动系统地展开在地设计和建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特点 意象探寻 规划设计 建筑与空间营造 建构方法 山水共融 生态景观 绿建逻辑 未来运营策略思考
下载PDF
基于文化基因理论的生态城乡规划设计方法
6
作者 何朱意 《建设科技》 2024年第16期64-66,共3页
文化基因理论源于生物学中基因的概念,用以描述文化传承中稳定传递的信息单位。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包括城乡规划领域,以探索地区文化特征如何影响和塑造环境建设。在生态城乡规划中,结合文化基因理论可以有效识别和保护地方... 文化基因理论源于生物学中基因的概念,用以描述文化传承中稳定传递的信息单位。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包括城乡规划领域,以探索地区文化特征如何影响和塑造环境建设。在生态城乡规划中,结合文化基因理论可以有效识别和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将其融入生态设计,从而达到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本文首先探讨了文化基因与生态城乡规划结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提出了以文化基因为导向的生态城乡规划设计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这一理念在实际规划中的应用效果和实施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理论 生态城乡规划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的生态网络构建方法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36
7
作者 李权荃 金晓斌 +3 位作者 张晓琳 韩博 李寒冰 周寅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1-1473,共13页
构建良好的生态网络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高景观连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源地识别-综合阻力面构建-生态网络生成”基本模式构建区域生态网络是相关研究的主... 构建良好的生态网络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高景观连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源地识别-综合阻力面构建-生态网络生成”基本模式构建区域生态网络是相关研究的主流做法。但该模式内部各环节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差异较大,相应的细化思路方法多元,考虑到尺度特征和景观的空间异质性,综合评估不同方法组合下研究结果的差异对深化原理认知和有效指导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采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生态网络中各环节技术方法的差异性,选取生态源地识别的4种方法、综合阻力面构建的2种方法以及生态网络生成的2种方法,分别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电路理论对比两个视角,通过方法组合形成相应的生态网络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原理差异,各环节下不同方法的分析结果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态源地的数量、面积和空间分布;阻力面高阻力值分布状况;以及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的数量与格局特征等方面;(2)在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原理的对比方案中,构建包含Harary指数、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成本比、网络密度、效能鲁棒性和廊道密度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对该方案下的24个生态网络结果进行评价,最终基于综合评价法生成的生态源地、基于阻力系数结合夜间灯光修正因子构建的综合阻力面和基于Graphab软件生成的生态网络方法组合方式构建的生态网络最优;(3)在基于电路理论与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对比方案中,基于电路理论可以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和用于替代最小成本路径生态廊道的结果,对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方法生成的结果具有较好的补充作用,将两个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网络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景观生态学 景观连通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电路理论 方法对比
下载PDF
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估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翟端强 卓健 徐弈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0,共8页
生态风险是指在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综合作用下产生生态负面效应的或然性。生态风险评估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研究对深入推进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概括总结了我国国土空间生态风... 生态风险是指在人类活动与自然活动综合作用下产生生态负面效应的或然性。生态风险评估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研究对深入推进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概括总结了我国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其次,针对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估中“人类—自然”互动关系的客观情况,借鉴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详细阐释了生态风险和景观格局之间的耦合关系,说明这一耦合关系对完善生态风险评估方法的作用和优势。最后,基于耦合关系视角提出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建议,从基础数据整合、影响因子选取、评估体系构建、适用性分析、情景分析及应用五个方面对评估框架进行补充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风险 评估方法 景观格局 耦合关系 市县级
下载PDF
高校校园景观格局分析——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可喻 李荣花 《科技资讯》 2023年第2期50-54,共5页
论文通过用ArcGIS对天津理工大学划分斑块,使用Fragstats对景观区分布图进行处理,分析校园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校园内功能区以教学区为主,所占面积比为32.02%;生活区和教学区内各类斑块的异质性与破碎度较高,水体休闲区与闲置用地区内... 论文通过用ArcGIS对天津理工大学划分斑块,使用Fragstats对景观区分布图进行处理,分析校园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校园内功能区以教学区为主,所占面积比为32.02%;生活区和教学区内各类斑块的异质性与破碎度较高,水体休闲区与闲置用地区内各类斑块的异质性与破碎度较低,教学区与水体休闲区的功能区整体异质性与破碎度较高;在多样性指数上,生活区的最高,闲置用地区的最低,在均匀度指数上,教学区的最高,闲置用地区的最低;各功能区聚合度较高;校园整体上多样性较小,均匀度较高,景观类型较为丰富。天津理工大学的校园建设与规划相对合理,可以保证师生的教学与日常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学 校园规划 天津理工大学
下载PDF
基于景观农业理论的综合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证 被引量:22
10
作者 边振兴 王秋兵 +4 位作者 于淼 董秀茹 孙福军 韩春兰 钱凤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100,共6页
从景观农业基本理论出发,运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法,探讨由单一农田土地整理规划扩展到涵盖农田、水系、林地和村庄的区域性综合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的新模式。实证表明,综合了农田系统、水网系统和人居系统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融... 从景观农业基本理论出发,运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法,探讨由单一农田土地整理规划扩展到涵盖农田、水系、林地和村庄的区域性综合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的新模式。实证表明,综合了农田系统、水网系统和人居系统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融合了区域内的景观基质、斑块和廊道等要素,保证农业景观单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为土地整理项目构建一个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奠定规划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景观农业理论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
下载PDF
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的平原河网生态校园景观水系水生态规划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忱 黄溢 +3 位作者 钟胜财 丁瑞 蔡秋鹏 乌景秀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61-67,共7页
在"生态校园"概念的引导下,以生态优先为理念、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生态平衡为原则、生态构建为核心、水文化和水景观规划为补充,依据现场区域特点、水质状况等实际情况,结合水生态目标校核,设定不同生态功能分区,采取多种净... 在"生态校园"概念的引导下,以生态优先为理念、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生态平衡为原则、生态构建为核心、水文化和水景观规划为补充,依据现场区域特点、水质状况等实际情况,结合水生态目标校核,设定不同生态功能分区,采取多种净化措施进行强化处理,以构建完整的生态校园景观水系水生态系统。文中以某学院智慧水利示范建设项目中的水生态系统构建为例,对生态校园景观水系规划进行简要探讨,以期为今后新建校园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校园 水生态构建 水文化规划 水景观规划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大连森林公园东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巍 谢德嫦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5-610,共6页
在综合考虑各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受胁迫性等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开展规划实施的景观生态影响综合评价.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各种规划替代方案的景观格局动态,并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 在综合考虑各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受胁迫性等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开展规划实施的景观生态影响综合评价.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各种规划替代方案的景观格局动态,并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实现对规划替代方案的比选,建立起规划环评中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的技术框架,进而应用于大连森林公园东区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区域景观格局和功能的改善,但会导致人类对景观干扰和胁迫加重.采用以旅游经济为主导型方案(替代方案1),景观破碎化趋势明显;以生态优先主导型方案(替代方案2),景观向整合集约化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方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景观格局 CLUE—S模型 大连森林公园东区
下载PDF
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的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应用——以达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昭贤 谭小琴 +2 位作者 罗勇 滕连泽 杨红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共8页
以达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为例,介绍了一套全新的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即"区域创新斑块理论、景观格局分类方法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技术".展示了"城市—农村—半自然—自然"四大景观格局划分方... 以达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为例,介绍了一套全新的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即"区域创新斑块理论、景观格局分类方法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模拟技术".展示了"城市—农村—半自然—自然"四大景观格局划分方法;把生态县(市)建设任务明确为"区域生态工程—景观生态工程—创新园地工程—生态细胞工程"共四个层次,使生态县(市)建设任务全部落实到空间实地上.在长期从事区域创新和发展格局识别研究工作中,以及在对四川省近20个生态县(市、区)建设规划的实践运用中,初步印证了这一技术体系适用于大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在正确理解和表达创新空间、发展动力、景观生态,以及系统目标、发展任务、实现步骤等方面,较好地解决了规划创新性、空间布局直观性和项目实施可操作性等问题,是对传统规划方法的一次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县(市)建设 规划理论 方法 技术体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以广西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志玲 王万军 邓倩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9期22-26,共5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森林公园进行规划建设,重构新的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对改善旅游环境质量、维持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在分析景观生态学三大基本要素与国家森林公园关系的基础上,...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森林公园进行规划建设,重构新的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对改善旅游环境质量、维持区域整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在分析景观生态学三大基本要素与国家森林公园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实践,探索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森林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森林公园 规划方法
下载PDF
景观生态学在大气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权秋梅 王聪 +3 位作者 杨磊 刘焱序 孙艺铭 王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5-443,共9页
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问题,亟需在宏观尺度上解析大气污染时空分布规律。景观生态学关注格局与过程耦合,景观"源汇"理论可对应解析大气污染物的源与汇效应,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大气污染研究... 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问题,亟需在宏观尺度上解析大气污染时空分布规律。景观生态学关注格局与过程耦合,景观"源汇"理论可对应解析大气污染物的源与汇效应,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大气污染研究中已成为解决当前区域发展与大气污染权衡的有效途径。从景观生态学视角辨识了景观与大气污染物的源汇关系,系统梳理了景观格局与大气污染的定量关系,指出当前景观格局指标仍需进一步完善以表征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而高质量大气污染物时空数据的缺乏是限制景观格局与大气污染过程耦合分析的重要因素,拓展应用景观"源汇"理论,定量解析景观格局对大气污染的源汇效应,同时进一步研发遥感反演技术,实现大气污染物分布格局的精细刻画,将为区域景观规划提供重要支撑。强化大气污染研究中的景观生态学分析途径,将有助于深化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耦合研究体系,也将为景观可持续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景观生态学 景观格局 景观规划 “源汇”理论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马鞍山江心洲生态敏感性定量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严军 王婷 秦珏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2期124-132,共9页
在城市跨江发展背景下,江心洲成为滨水城市有机更新战略增长点,它作为城市与自然紧密相融的生态区域,是保障沿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以典型区域马鞍山江心洲为例,依据其生态数据,从地形、水体、植被、人类活动4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 在城市跨江发展背景下,江心洲成为滨水城市有机更新战略增长点,它作为城市与自然紧密相融的生态区域,是保障沿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以典型区域马鞍山江心洲为例,依据其生态数据,从地形、水体、植被、人类活动4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域缓冲、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及道路缓冲7个因子构建江心洲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常用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比较后,选取变异系数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共同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使基于ArcGIS空间分析的江心洲生态敏感性划分更科学。研究结果表明(1)江心洲生态敏感性总体较高,其中坡度数据在研究区敏感性分布中不稳定,变异系数达0.9402,异质性程度较高,对于内部生态结构的影响更大,因此对坡度变化明显的地区应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2)基于变异系数法的主客观综合赋权后各因子权重的重要性排序为植被覆盖度、水域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高程、坡向、道路缓冲区,因子排序所表征出的环境问题与现状契合;(3)在此分析基础上,将研究区域划分为5个级别:生态高敏感区、生态较高敏感区、生态中敏感区、较低敏感区以及生态不敏感区,并对不同的生态敏感性区域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规划用地策略,以促进马鞍山江心洲生态保护和有机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系数法 江心洲 生态敏感性 景观规划
下载PDF
我国城市绿道网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胡剑双 戴菲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5-118,共4页
绿道网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成生态城市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外已有的城市绿道网规划方法和国内已进行的规划实践的总结,研究得出了一套适应我国城市特征和规划编制要求的绿道网规划程序和方法,该流程主要分为现状要素调查、要素... 绿道网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成生态城市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外已有的城市绿道网规划方法和国内已进行的规划实践的总结,研究得出了一套适应我国城市特征和规划编制要求的绿道网规划程序和方法,该流程主要分为现状要素调查、要素评价分析、网络空间布局、方案详细比选和分段分类详细设计5个阶段,并进一步从城市绿道网规划的编制法定和非法定内容、编制的组织机构和设计单位、审批制度以及公众参与的方式等角度进行了详细论述,为我国城市绿道网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道网 生态规划 规划方法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城市双修导向下的城市绿道规划方法更新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运远 张云路 严庭雯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5-80,共6页
为积极应对近年来中国快速城市化所暴露的诸多"城市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为核心的城市双修战略。城市绿道作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居环境优化的支撑空间之一,其规划已经成为我国... 为积极应对近年来中国快速城市化所暴露的诸多"城市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为核心的城市双修战略。城市绿道作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居环境优化的支撑空间之一,其规划已经成为我国诸多城市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引和决策依据。在城市双修的城市发展新战略下,进一步优化其理念与方法将有力地支撑我国城市的科学发展。首先阐述城市双修在当前我国绿化建设中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当前绿道规划过程中所反映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城市双修导向下我国绿道建设的规划理念,并通过本研究团队的实际案例解析探讨城市双修导向下我国绿道规划优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包含研究领域、规划内容、技术方法、服务对象、风貌管控等多方面的更新,为我国绿道规划更加科学地引领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道规划 城市双修 规划方法
下载PDF
基于非权重方法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毅 蔡凌 李希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37,共5页
以规划设计方案的生态可持续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权重的生态性评估体系的缺陷,提出了非权重方法的研究对策,进而建立了以ULEE(城市景观生态效率)为核心指标、EF(生态足迹)为统一度量的非权重法评估的理想模型,建构了2大类6组基本评... 以规划设计方案的生态可持续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权重的生态性评估体系的缺陷,提出了非权重方法的研究对策,进而建立了以ULEE(城市景观生态效率)为核心指标、EF(生态足迹)为统一度量的非权重法评估的理想模型,建构了2大类6组基本评估指标体系,讨论了相关指标的计算思路,建立了基于非权重方法的生态性评估研究框架,提出了规划因素与"生态性"的关联性、规划图式与生态意义、评估程序等需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非权重方法 生态性评估 城市景观生态效率 生态足迹
下载PDF
规划环评中景观非生态功能影响评价实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罗涛 王海 +2 位作者 邱全毅 刘江 杨职优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0-1327,共8页
以景观概念作为融合自然与社会、科学与美学、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点,研究了景观非生态功能的内涵及其评价技术理论框架,从景观功能中提炼出景观非生态功能概念,初步完成景观非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技术体系设计突出环境影响评... 以景观概念作为融合自然与社会、科学与美学、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点,研究了景观非生态功能的内涵及其评价技术理论框架,从景观功能中提炼出景观非生态功能概念,初步完成景观非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技术体系设计突出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影响预测的科学性.以人感尺度下的评价对象——景观单元概念为创新点,该评价体系补充并完善了现有景观评价体系的技术链条,在保证评价精度的前提下,简化并规范了评价工作流程.该评价体系沿用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所广泛采用的现状评价、影响源分析、影响预测评价及措施建议的技术思路,基本能满足现行技术规范的要求.以武汉市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规划环评为例,验证了该体系的可操作性,为我国规划环评在景观评价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环评 景观非生态功能 评价技术 指标体系 视域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