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es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ourist Texts from a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1
作者 庞纳敏 柴方召 《科技视界》 2014年第19期173-173,175,共2页
The author compares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features in tourist texts, shares four strategies in translating Chinese tourist texts,and calls on building a corpus for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tourist texts.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英语语法 英语翻译
下载PDF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领顺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本文从人本动态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的层次性、文本与行为的关系互动等方面,讨论了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的批评问题。研究发现,无论从文本到行为还是从行为到文本,莫不凸显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枢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动态... 本文从人本动态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的层次性、文本与行为的关系互动等方面,讨论了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的批评问题。研究发现,无论从文本到行为还是从行为到文本,莫不凸显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枢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动态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突破了传统上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聚焦翻译结果进行是非判断的静态研究路径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 互动关系 译者行为批评 文本与行为
下载PDF
文白之辨——译经史上文质之争的实质 被引量:8
3
作者 孟昭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汉译佛经不但对佛教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成为中国近代汉语发展的一股原动力。译经伊始,就出现了所谓文质问题。学界倾向性的看法一般认为译经中的文与质实际上是指意译与直译,即译经方法问题。译经史上的文质之争虽与意译、直译有... 汉译佛经不但对佛教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成为中国近代汉语发展的一股原动力。译经伊始,就出现了所谓文质问题。学界倾向性的看法一般认为译经中的文与质实际上是指意译与直译,即译经方法问题。译经史上的文质之争虽与意译、直译有一定关系,而其最关键者乃在于语言上的文与白,以文言翻译则显文,以白话翻译则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质 译经 文白
下载PDF
从梵汉对勘看汉译佛经语言翻译的省略技巧 被引量:2
4
作者 龙国富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12,共13页
梵汉对勘发现,汉译佛经语言翻译省略采用了替代省略和非替代省略两种技巧。前一技巧包括数词替代省略、代词替代省略和名词替代省略,后一技巧包括意译省略和文法省略。省略产生的动因:受汉语和梵语表达规则的制约;受佛经翻译理论思想的... 梵汉对勘发现,汉译佛经语言翻译省略采用了替代省略和非替代省略两种技巧。前一技巧包括数词替代省略、代词替代省略和名词替代省略,后一技巧包括意译省略和文法省略。省略产生的动因:受汉语和梵语表达规则的制约;受佛经翻译理论思想的影响;受归化与忠实观念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语言 省略 技巧 梵汉对勘
下载PDF
汉译佛典中的一类特殊句式:并列成分后置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敕瑞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7-625,共9页
文章报道了汉译佛典中出现的一类特殊句式。在这一句式中有一个与连词组合的名词性成分置于全句末尾,这个后置的名词性成分和其前的某个名词性成分存在并列关系,文章把这种现象称作"并列成分后置"。这类后置的并列成分包括四... 文章报道了汉译佛典中出现的一类特殊句式。在这一句式中有一个与连词组合的名词性成分置于全句末尾,这个后置的名词性成分和其前的某个名词性成分存在并列关系,文章把这种现象称作"并列成分后置"。这类后置的并列成分包括四类,即"主语位置上的并列成分后置"、"宾语位置上的并列成分后置"、"兼语位置上的并列成分后置"和"定语位置上的并列成分后置"。文中通过同经异译及其他例句详细讨论了这四类后置成分,并通过梵汉对勘对它们的成因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典 语言接触 出格语法 同经异译 梵汉对勘
下载PDF
同经异译的《维摩诘经》及其对汉语词汇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3
6
作者 江傲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维摩诘经》是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从后汉至初唐,前后有7个译者翻译,存留至今的只有支谦、罗什、玄奘的译本,而3人正是3个时期的典型代表。通过同经异译的对比,可以从语言上找到鸠摩罗什版本流传的原因,并进一步阐释同经异译... 《维摩诘经》是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从后汉至初唐,前后有7个译者翻译,存留至今的只有支谦、罗什、玄奘的译本,而3人正是3个时期的典型代表。通过同经异译的对比,可以从语言上找到鸠摩罗什版本流传的原因,并进一步阐释同经异译的《维摩诘经》对汉语词汇史发展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汉译 维摩诘经 汉语史 词汇
下载PDF
东汉译经动词的动宾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方一新 张静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0,95,共9页
本文以东汉17部译经中的10个动词为例,考察东汉译经动词的动宾关系,并与先秦同类动词的动宾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6个动作动词的动宾关系与先秦文献相比,变化不大;译经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兴成分,体现了其口语性的特点,如"打"... 本文以东汉17部译经中的10个动词为例,考察东汉译经动词的动宾关系,并与先秦同类动词的动宾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6个动作动词的动宾关系与先秦文献相比,变化不大;译经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兴成分,体现了其口语性的特点,如"打"的出现比同期中土文献要早,还出现了"食饭"的组合等。译经中恐惧义心理动词与先秦文献相比,语义与语法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与同期中土文献相比,语言发展更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译经 动作动词 心理动词 动宾关系 口语性
下载PDF
异质语言特殊用法与语言接触——以汉译佛经中全称量化词“敢”之来源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龙国富 范晓露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中古汉译佛经中“敢”有表全称量化的特殊用法。关于其来源目前尚无定谳,有词汇沾染说,亦有月氏语影响说。本文发现是译师们将原典梵语中既表充分条件又表全称的yat kimcid……sa sarva句式翻译为“敢……皆”构式,产生全称量化用法。... 中古汉译佛经中“敢”有表全称量化的特殊用法。关于其来源目前尚无定谳,有词汇沾染说,亦有月氏语影响说。本文发现是译师们将原典梵语中既表充分条件又表全称的yat kimcid……sa sarva句式翻译为“敢……皆”构式,产生全称量化用法。“敢”吸收并承载了“敢……皆”构式的全称量化义。其产生动因是因充分条件义和全称量化义逻辑上相通,yat kimcid……sa sarva句式在梵文中有充分条件和全称二义,则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外来译者以为汉语“敢……皆”构式也可如此。语言特殊用法的产生在同质语言中往往受特殊语境及特殊句法结构影响,在异质语言中常常因语言接触导致,“敢”表全称量化用法很好地诠释了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佛经中全称量化词“敢” 来源 异质语言 语言接触 梵汉对勘
下载PDF
佛经汉译译论体系主体结构的完善 被引量:1
9
作者 傅惠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66,112,共6页
赞宁《宋高僧传》卷三中的翻译理论总结,应该被看作彦琮对隋代及之前翻译理论的总结和玄奘开启唐代翻译盛世理论主张之后,对自义净以降的唐宋佛经翻译高峰期比较全面的理论总结,因此是整个佛经汉译译论体系主体结构有机组成的后一部分... 赞宁《宋高僧传》卷三中的翻译理论总结,应该被看作彦琮对隋代及之前翻译理论的总结和玄奘开启唐代翻译盛世理论主张之后,对自义净以降的唐宋佛经翻译高峰期比较全面的理论总结,因此是整个佛经汉译译论体系主体结构有机组成的后一部分即第三个部分。从这个意义上看,赞宁的总结具有继承和完善意识。本文依据赞宁所言证明了这一判断,涉及六个方面,即:体系独立意识,对语言的认识,翻译语言折中论,对译场所展示的翻译过程的认识,北宋初期翻译的特点,译者风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宁 唐宋佛经汉译 佛经译论体系 翻译语言折中论 译场 译者风格
下载PDF
异译经在汉语词汇语法研究上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祥明 《泰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1-75,共5页
异译经具有文异意同的特点,不仅可以用来考释词义,而且可以用来对历史语法研究中存在分歧的问题作出判断,文章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扼要论述了异译经在汉语词汇语法研究上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异译经 词汇 语法
下载PDF
景点智能识别语音翻译APP 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公正 刘阅兵 +3 位作者 周诗竣 宋雅娟 杨玉婷 程媛 《福建电脑》 2021年第11期84-87,共4页
许多游客在国外旅游时,由于语言不通,加上对当地景点的文化不了解,容易产生了较差的旅游体验。为了提高出境旅游的游客对景点信息有较为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本文研制了一款景点智能识别语言翻译APP。这款APP依托Android平台,通过图像识别... 许多游客在国外旅游时,由于语言不通,加上对当地景点的文化不了解,容易产生了较差的旅游体验。为了提高出境旅游的游客对景点信息有较为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本文研制了一款景点智能识别语言翻译APP。这款APP依托Android平台,通过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图像文字识别、地标识别、英汉互译、语言识别播放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景点识别 英汉互译 语音播放
下载PDF
体裁规约下的旅游翻译 被引量:1
12
作者 梅阳春 《黄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7-111,共5页
体裁规约是文体公认的标准形式,不同类型的文本有不同的体裁规约,同一类型文体在不同语言中的体裁规约也不相同,从事英汉旅游文本翻译的译者要译出佳作,掌握所译文本在汉语和英语中各自不同的体裁规约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体裁规约 旅游文本 英语和汉语 旅游翻译
下载PDF
汉译佛经的源语言、语言性质与汉语分期
13
作者 杨德春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2-48,共7页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所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竺法兰所译之《四十二章经》为汉地现存诸经之始是可以接受的。...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所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竺法兰所译之《四十二章经》为汉地现存诸经之始是可以接受的。佛是一个由音译发展而来的意译词汇。佛、塔、禅等等最常用的佛教词语都是由双(多)音节词向单音节词发展,总的趋势是向单音节词回归。属于中古汉语的汉译佛经之典范语言(不包括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是中古文言书面语而非白话书面语,属于中古汉语的汉译佛经之典范语言(不包括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也不是所谓的佛教混合汉语,所谓的佛教混合汉语只是暂时的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根本就不是一种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梵文 汉译佛经 中古汉语 文言 白话
下载PDF
简论基于语言和文本对比的翻译忠实观
14
作者 黄振定 《外国语文研究》 2015年第1期72-77,共6页
翻译忠实观在中西方至今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基于语言和文本对比的忠实观"与"着重文化和人的要素的忠实观"。在第一个阶段,虽然中西方译论史各自的理论特点和历史演变有所不同,不过它们的忠实原则有着共同的基础:... 翻译忠实观在中西方至今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基于语言和文本对比的忠实观"与"着重文化和人的要素的忠实观"。在第一个阶段,虽然中西方译论史各自的理论特点和历史演变有所不同,不过它们的忠实原则有着共同的基础:原文和译文之间语言和文本各层面的异同分析对比,这构成它们忠实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中当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第二个阶段"着重文化和人的要素的忠实观"的萌发和迭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译论史 西方译论史 翻译忠实观 语言文本对比
下载PDF
关于汉译佛经语言性质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杨德春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17年第4期71-80,86,共11页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所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竺法兰所译之《四十二章经》为汉地见存诸经之始是可以接受的.佛是一... 佛用梵文传过法.佛在世时已经有佛经存在.混合梵文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天竺高僧所汉译之佛经必是翻译自梵文佛经,而西域高僧也是以天竺梵文佛经为最根本最可靠之依据.竺法兰所译之《四十二章经》为汉地见存诸经之始是可以接受的.佛是一个由音译发展而来的意译词汇.佛、塔、禅等等最常用的佛教词语都是由双(多)音节词向单音节词发展,总的趋势是向单音节词回归.属于中古汉语的汉译佛经之典范语言(不包括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是中古文言书面语而非白话书面语,属于中古汉语的汉译佛经之典范语言(不包括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也不是所谓的佛教混合汉语,所谓的佛教混合汉语只是暂时的过渡性的翻译现象和翻译试验,根本就不是一种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文 汉译佛经 中古汉语 文言 白话
下载PDF
对“颇……不”疑问句的历史考察——兼论《撰集百缘经》的翻译年代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改英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3-65,88,共4页
"颇……不"疑问句最早出现在东汉昙果共康孟祥《中本起经》卷下,后来的中土文献也有使用。"颇"在这一句式中作语气副词,缓和疑问语气,这是中古汉语所特有的语言现象。"颇……不"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具有较... "颇……不"疑问句最早出现在东汉昙果共康孟祥《中本起经》卷下,后来的中土文献也有使用。"颇"在这一句式中作语气副词,缓和疑问语气,这是中古汉语所特有的语言现象。"颇……不"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系统性,根据这一句式在《撰集百缘经》中的使用情况来考察这本译经的翻译年代,可以初步得出它的成书年代不会晚至公元六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经 翻译年代 颇……不
下载PDF
浅析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嘉媛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4-116,共3页
东汉末年佛经翻译开始流行,到盛唐时期佛经翻译达到鼎盛。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中汉语词汇量的扩大、白话文的产生、词汇的演变和翻译理论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翻译佛经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对中国近现代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 东汉末年佛经翻译开始流行,到盛唐时期佛经翻译达到鼎盛。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中汉语词汇量的扩大、白话文的产生、词汇的演变和翻译理论的发展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翻译佛经的基本理论与技巧对中国近现代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翻译 中国 语言
下载PDF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旅游文本英译技巧探析——以九寨沟主要景点介绍英译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佳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6-78,共3页
旅游文本具有美学和召唤功能,目的在于以优美的文字介绍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参观。翻译美学结合翻译理论和美学,可以用于指导旅游文本的翻译实践。本文将在翻译美学视角下,分析审美客体的语言美,并以九寨沟主要景点介绍的英译为例,从词... 旅游文本具有美学和召唤功能,目的在于以优美的文字介绍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参观。翻译美学结合翻译理论和美学,可以用于指导旅游文本的翻译实践。本文将在翻译美学视角下,分析审美客体的语言美,并以九寨沟主要景点介绍的英译为例,从词语层、句段层、意象层三个层面探讨旅游文本的语言美,并讨论其英译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本 翻译美学 语言审美 英译技巧
下载PDF
从汉英翻译“三原则”浅析法律文本的英译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莹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0期187-188,共2页
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其语言具有专业稳定性、准确严谨性以及严肃庄重性。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法律文本的英译工作也变得相当复杂,特别是一些法律术语的英译。不仅要求译者具有深厚的翻译功底,而且必须具备极丰富的法律专业知... 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其语言具有专业稳定性、准确严谨性以及严肃庄重性。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法律文本的英译工作也变得相当复杂,特别是一些法律术语的英译。不仅要求译者具有深厚的翻译功底,而且必须具备极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因此,对译者来说,掌握一些法律文本的英译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翻译“ 三原则” 语言特点 法律文本 英译
下载PDF
从语言功能谈招商引资文本的英译问题及其原则——以某市招商引资文本英译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峰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3期76-77,共2页
许多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英文网的译文中存在许多问题。拟从语言功能角度着手,探讨了招商引资文本英译时的准确性、突出性和简练性原则,并以某市的招商引资英译文本为例,提出了英译该类文本时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关键词 招商引资文本 语言功能 英译问题 翻译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