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激活的荧光热增强材料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瑞 刘瑞 +3 位作者 王鹏飞 林航 程遥 王元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98,共16页
自从尺寸依赖的上转换荧光热增强现象在稀土激活的纳米荧光材料中被发现以来,开发具有显著荧光热增强效应的稀土荧光材料俨然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近期的探索发现荧光热增强效应在非纳米尺度稀土荧光材料体系以及非上转换发光过程中均... 自从尺寸依赖的上转换荧光热增强现象在稀土激活的纳米荧光材料中被发现以来,开发具有显著荧光热增强效应的稀土荧光材料俨然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近期的探索发现荧光热增强效应在非纳米尺度稀土荧光材料体系以及非上转换发光过程中均可实现,这进一步拓展了这一有趣光学现象的应用场景。本文总结和归纳了稀土激活荧光热增强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所提出的几类机理以及稀土荧光热增强材料的潜在应用场景,并展望了该类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激活发光材料 荧光热增强 纳米材料 上转换发光
下载PDF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在手印显现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丁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1511,共11页
自2000年起,研究人员陆续将一系列新型纳米材料应用到手印显现中,由此衍生了手印纳米显现技术。显现材料的推陈出新和显现方法的借鉴创新共同促进了手印纳米显现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十年来,将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应用于手印纳米显现技术的... 自2000年起,研究人员陆续将一系列新型纳米材料应用到手印显现中,由此衍生了手印纳米显现技术。显现材料的推陈出新和显现方法的借鉴创新共同促进了手印纳米显现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十年来,将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应用于手印纳米显现技术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已经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手印显现技术具有对比度强、灵敏度高、选择性佳、毒害性低等突出优势,因此具备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实践应用前景。目前,该研究领域的文献报道形式主要为研究类文章,鲜有涉及综述类文章。该文从显现材料的推陈出新和显现方法的借鉴创新两个方面综述了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在手印显现中的研究进展。在显现材料的推陈出新方面,总结了基于稀土下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复合型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手印显现应用;在显现方法的借鉴创新方面,总结了基于静电吸附原理、疏水作用原理、化学键合原理、适配体识别原理的手印显现方法。基于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手印显现研究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显现材料由下转换发光材料向上转换发光材料发展,由单一发光材料向多重发光材料发展,由光致发光材料向功能复合材料发展;显现方法由非特异显现向靶向性显现发展,由痕迹物证的定性显现向遗留物质的定量检测发展,由物理显现向化学显现发展;显现效果由痕迹特征的宏观无损向生物物证的微观无损发展;显现操作由潜在毒害向绿色环保发展;显现评估由主观、片面、定性描述向客观、全面、定量分析发展。该综述对基于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手印显现技术提出了如下展望:首先是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对手印显现效果的影响研究,其次是纳米材料的诸多性质对生物物证检验的影响研究,最后是显现原理的广泛借鉴与显现方法的深度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印显现 潜在手印 纳米材料 稀土 发光
下载PDF
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研究性实验
3
作者 邢明铭 付姚 +3 位作者 张映辉 田莹 殷燕 汪红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2期60-64,共5页
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面向本科生开设了“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研究性创新实验。实验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Y_(2)O_(3):Yb^(3+),Ho^(3+)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材料的结构、... 将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面向本科生开设了“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研究性创新实验。实验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Y_(2)O_(3):Yb^(3+),Ho^(3+)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并分析材料粒子尺寸对发光颜色的影响。实验中包含纳米材料制备、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等科研热点内容,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通过实验的学习和操作,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发光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研究兴趣,加深学生对材料合成方法和发光过程的认知,既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又强化了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沉淀法 纳米材料 上转换发光 科研成果转化 研究性实验
下载PDF
Frontiers in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molecular design,self-assembly,nanomaterials,and applications 被引量:5
4
作者 Zhong-Liang Gong Xuefeng Zhu +16 位作者 Zhonghao Zhou Si-Wei Zhang Dong Yang Biao Zhao Yi-Pin Zhang Jianping Deng Yixiang Cheng You-Xuan Zheng Shuang-Quan Zang Hua Kuang Pengfei Duan Mingjian Yuan Chuan-Feng Chen Yong Sheng Zhao Yu-Wu Zhong Ben Zhong Tang Minghua Liu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2期2060-2104,共45页
The research in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has attracted wide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Efforts on one side are directed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hiral materials with both high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and diss... The research in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has attracted wide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Efforts on one side are directed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hiral materials with both high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and dissymmetry factors,and on the other side,are focused on the exploitations of these materials in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cent frontiers(mostly within five years)in the research in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ral emissive materials based on organic small molecules,compound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s,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liquid crystals and liquids,polymers,metal-ligand coordination complexes and assemblies,metal clusters,inorganic nanomaterials,and photon upconversion systems.In addition,recent applications of related materials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detectors,and organic lasers and display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PHOTOCHEMISTRY PHOTOPHYSICS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SELF-ASSEMBLY nanomaterials nanostructures chiral materials CHIRALITY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photodetectors organic lasers
原文传递
Endowing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with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被引量:1
5
作者 Dongxue Han Chengxi Li +5 位作者 Chengyu Jiang Xue Jin Xiongbin Wang Rui Chen Jiaji Cheng Pengfei Duan 《Aggregate》 2022年第1期108-121,共14页
Recently,materials with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CPL)properties have attracted substantial attention because they offer new perspectives in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wide applications in photonics,bio-encoding... Recently,materials with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CPL)properties have attracted substantial attention because they offer new perspectives in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wide applications in photonics,bio-encoding,catalysis,and so forth.Such importance has recen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PL-active materials from the traditional realm of organics to newly released areas in inorganics.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in stability,high luminescent quantum efficiency,material diversity,and the diversity of shapes and sizes,extensive research about CPL active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has been done in the past decades leading to great signs of progress on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s,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In this review,therefore,we will thoroughly describe the general design principles of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with CPL activity,basically according to the origins of chirality in inorganic nanomaterials:intrinsic chirality in inorganic nanomaterials,ligand-induced chirality,and structural chirality caused by the supramolecular assembly,respectively.The representative applications of the CPL-active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are presented with respect to challenges,prospective,and problems that unsolved to 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perovskite nanocrystal quantum dot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
原文传递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nanomaterials for in vivo bioimaging
6
作者 Yuliang Zhao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SCD 2021年第9期1439-1440,共2页
Optical imaging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NIR-II,1,000-1,700 nm)window with much reduced tissue scatter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life sciences due to its high sensitivity and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s^([1])... Optical imaging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NIR-II,1,000-1,700 nm)window with much reduced tissue scattering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life sciences due to its high sensitivity and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s^([1]).Therefore,researchers are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various types of NIR-II fluorescent probes,such as organic dy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nanomaterials for in vivo bioimaging
原文传递
正交激发发射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贾恒 冯晓锐 +5 位作者 李大光 秦伟平 杨龙 何伟艳 马惠言 滕英跃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93,共18页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信息安全、生物医学、光纤通信、显示和能源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受到了相关各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正交激发发射特性的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其可在不同的激发条...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信息安全、生物医学、光纤通信、显示和能源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受到了相关各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正交激发发射特性的上转换发光纳米颗粒,其可在不同的激发条件下产生动态变化的光色输出,因而具备一系列新的特性与功能,大大地扩展了应用范围。本文综述稀土离子正交上转换发光的发展历程,系统论述了基于核壳结构的正交激发发射体系的设计原理和构建方法,介绍了其在信息存储、安全防伪、显示、传感、生物成像及治疗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相关研究中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纳米材料 正交上转换发光 核壳结构 正交激发发射体系
下载PDF
超分子策略调控金纳米团簇的发光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曲国娟 江涛 +1 位作者 刘涛 马骧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7-407,共11页
金纳米团簇(金簇)凭借其丰富的光学性能和独特的纳米结构在催化、生物成像、传感、分析检测、药物传送、显示和照明等领域脱颖而出。然而,较低的量子产率和单一的发光波段严重阻碍了金簇的发展前景,制备可调谐、高量子产率、长寿命的金... 金纳米团簇(金簇)凭借其丰富的光学性能和独特的纳米结构在催化、生物成像、传感、分析检测、药物传送、显示和照明等领域脱颖而出。然而,较低的量子产率和单一的发光波段严重阻碍了金簇的发展前景,制备可调谐、高量子产率、长寿命的金簇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主客体包结、嵌入聚合物基质以及氢键、静电作用力等超分子策略已被广泛用于调控金簇的发光行为,有效地提高金簇发光量子产率。鉴于此,系统阐述了超分子策略调控金簇发光行为的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基于超分子策略构建及调控多功能金簇发光行为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金簇发光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金纳米团簇 光化学 调控发光 超分子组装 纳米粒子
下载PDF
碳点的结构与发光起源 被引量:1
9
作者 陶淞源 夏春雷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6,共16页
作为环境友好、性能优异的发光纳米材料,碳点在光电器件、生物诊疗及能源催化等前沿领域均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备受关注.由于原料和合成方法的巨大差异,碳点通常具有复杂的光学性质.以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对粒子... 作为环境友好、性能优异的发光纳米材料,碳点在光电器件、生物诊疗及能源催化等前沿领域均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备受关注.由于原料和合成方法的巨大差异,碳点通常具有复杂的光学性质.以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对粒子生长过程分析,本文介绍了碳点的主要发光机理,包括共轭π域的碳核态、表面-边缘态、类有机荧光团的分子态和交联增强发射效应,综合评述了碳点领域关于粒子结构与发光起源的争议性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粒子结构 功能纳米材料 发光机理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弘扬 王瑛琪 +3 位作者 印泽华 李隆积 韩立通 毕菲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4期40-42,共3页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因其独特、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照明、医疗、显示器、农业、军事等多个领域。本文概述了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等,对此类材料的应用价值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 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因其独特、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照明、医疗、显示器、农业、军事等多个领域。本文概述了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等,对此类材料的应用价值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稀土发光纳米材料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发光纳米材料 稀土离子 制备方法
下载PDF
双波长发射长余辉纳米颗粒Zn_(2)SiO_(4)∶Ga的制备及动态防伪应用
11
作者 周洁 乔湘凯 +2 位作者 何凤贵 海仁沙·麦麦提依力 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4-1792,共9页
双波长发射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在信息加密与防伪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潜能。采用水热和煅烧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双波长发射的Zn_(2)Si_(x)O_(4)∶Ga_(0.01)(x=0.8~1.2)长余辉纳米颗粒。通过优化合成过程中前驱体溶液的pH值和硅离子含量,使... 双波长发射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在信息加密与防伪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潜能。采用水热和煅烧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双波长发射的Zn_(2)Si_(x)O_(4)∶Ga_(0.01)(x=0.8~1.2)长余辉纳米颗粒。通过优化合成过程中前驱体溶液的pH值和硅离子含量,使Zn_(2)Si_(x)O_(4)∶Ga_(0.01)获得了较好的长余辉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Ga^(3+)掺杂对Zn_(2)SiO_(4)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当前驱体溶液pH值为7时,Zn_(2)Si_(1.1)O_(4)∶Ga_(0.01)纳米颗粒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为(86.18±1.26)nm。在254 nm紫外光激发下,Zn_(2)Si_(1.1)O_(4)∶Ga_(0.01)在417和770 nm两个波长下发射,417 nm下的平均发光寿命(τav)为54.05 s,770 nm下的平均发光寿命为96.35 s,在近红外区可观察到216 h的余辉发光,并成功应用于多模动态防伪中。双波长发射的Zn_(2)Si_(x)O_(4)∶Ga_(0.01)还将在生物传感与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纳米材料 双波长发射 长余辉发光 动态防伪 硅酸锌(Zn_(2)SiO_(4)) Ga^(3+)掺杂
下载PDF
特殊形貌GdF_3∶Eu^(3+)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霞 刘桂霞 +1 位作者 董相廷 王进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PEG-2000、柠檬酸和甘氨酸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扁平纳米棒、纳米花和纳米片状的GdF3∶Eu3+发光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均为正交晶系.FESEM照片表明,使用不同表面活性剂所制备的产物形貌不同... 以PEG-2000、柠檬酸和甘氨酸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扁平纳米棒、纳米花和纳米片状的GdF3∶Eu3+发光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均为正交晶系.FESEM照片表明,使用不同表面活性剂所制备的产物形貌不同.研究了以PEG-2000为表面活性剂时反应物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荧光光谱表明,在不同波长激发光的照射下,GdF3∶Eu3+纳米晶的最强发射峰均位于591 nm处,对应于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GdF3∶Eu3+的Gd3+-Eu3+之间发生了有效的能量传递.不同形貌样品的发光强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3∶Eu3+ 形貌 水热法 纳米发光材料
下载PDF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吉林 洪广言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93,共9页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明显不同于体相发光材料的特性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课题,为了更好地探索其特性,综述了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掺杂Eu3+和Tb3+离子的稀土纳米发光材料。首先,归纳总结了稀土纳米发光粒子不同于体相材料...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明显不同于体相发光材料的特性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课题,为了更好地探索其特性,综述了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掺杂Eu3+和Tb3+离子的稀土纳米发光材料。首先,归纳总结了稀土纳米发光粒子不同于体相材料的光谱特性,如电荷迁移带的红移、发射峰谱线的宽化、猝灭浓度的升高、荧光寿命和量子效率的改变等等;其次,概述了一维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光谱性质,介绍了二维稀土纳米发光薄膜的图案化和介孔模板组装;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发光 纳米材料 EU^3+ TB^3+
下载PDF
在化学综合创新实验教学中引入科学研究的探索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立春 吕弋 +1 位作者 衣晓凤 宋红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196,共6页
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角度出发,结合科研与实验教学工作,设计了兼具综合性与设计性的大学化学创新实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催化发光气体传感器及分析方法”。本实验涉及化学、材料和环境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内容相互交叉渗透,既更新了... 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角度出发,结合科研与实验教学工作,设计了兼具综合性与设计性的大学化学创新实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催化发光气体传感器及分析方法”。本实验涉及化学、材料和环境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内容相互交叉渗透,既更新了现有的教学内容,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动手、科学思维、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设计实验 纳米材料 催化发光 气体传感器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氧化物纳米材料Y_2O_3:(Yb^(3+),Er^(3+))上转换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晃清 王玲玲 李宏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96-1399,共4页
以Y2O3,Yb2O3,Er2O3为原料,利用燃烧法分别制备了Y2O3:Er3+和Y2O3:(Yb3+,Er3+)两种纳米材料和相应的体材料Y2O3:(Yb3+,Er3+)。用发射波长为978 nm的半导体激光器和日立F-4500荧光分析仪测量了它们的上转换发光,得到纳米材料Y2O3:Er3+的... 以Y2O3,Yb2O3,Er2O3为原料,利用燃烧法分别制备了Y2O3:Er3+和Y2O3:(Yb3+,Er3+)两种纳米材料和相应的体材料Y2O3:(Yb3+,Er3+)。用发射波长为978 nm的半导体激光器和日立F-4500荧光分析仪测量了它们的上转换发光,得到纳米材料Y2O3:Er3+的上转换发光主要为绿色上转换发射而纳米材料Y2O3:(Yb3+,Er3+)主要为红色上转换发射,而后者与激活离子掺杂浓度相同的体材料Y2O3:(Yb3+,Er3+)的上转换发射相比较,体材料以绿色上转换发射为主、红色上转换发射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纳米材料 Y2O3:(Yb^3+ Er^3+) 上转换 发光
下载PDF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兵 祁宁 张克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33,共4页
介绍了高温热分解法、水热法这2种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CNPs)的常用制备方法以及UCNPs在生物成像、光动力治疗、太阳能电池和荧光薄膜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上转换 荧光 纳米材料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丽格 周泊 +1 位作者 陆天虹 蔡称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综述了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水热合成法、超声合成法及微波合成法等在制备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中的应用和发展;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发... 综述了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水热合成法、超声合成法及微波合成法等在制备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中的应用和发展;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稀土磷酸盐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着重讨论了稀土离子掺杂、壳核结构及形貌和晶型结构对稀土磷酸盐纳米材料发光特性的影响;为更加深入探索和研究稀土纳米发光材料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发光材料 荧光性能 壳核结构 稀土磷酸盐 稀土离子掺杂
下载PDF
手印纳米显现效果的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明 倪龙 +3 位作者 王猛 朱中旭 袁传军 吴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70-2680,共11页
近些年来,将量子点、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稀土上转换及下转换发光纳米材料、荧光碳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等新型材料应用于手印显现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由此衍生出一类新兴的手印显现技术——手印纳米显现技... 近些年来,将量子点、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稀土上转换及下转换发光纳米材料、荧光碳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等新型材料应用于手印显现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由此衍生出一类新兴的手印显现技术——手印纳米显现技术。手印纳米显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法灵活、效果显著、适用广泛等突出优势,已经成为传统手印显现技术的重要补充。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手印纳米显现技术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显现材料的推陈出新和显现方法的交叉融合两方面,而对手印显现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综合评价等研究却较为分散且缺乏系统性。准确客观地评价手印纳米显现效果对于显现方法的合理选择和物证价值的客观评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综述从对比度、灵敏度、选择性、毒害性等四方面对手印显现特别是手印纳米显现的效果评价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并对影响手印纳米显现效果的诸多因素分别进行讨论。纳米材料的发光性质主要决定了手印显现的对比度,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和颗粒尺寸主要决定了手印显现的灵敏度,纳米材料的吸附性能和表面性质主要决定了手印显现的选择性,因此可通过调整显现材料的诸多性质来提升改善手印纳米显现的效果。最后,对手印纳米显现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全新展望。纳米显现材料必然由单一发光性能向多元发光性能过渡,由现有材料的借鉴使用向形貌尺寸的精细操控过渡,由表面简单处理向靶向分子修饰过渡,由潜在毒害材料向绿色环保材料过渡;纳米显现方法必然由强背景干扰向弱背景干扰发展,由细节特征的清晰显现向汗孔特征的清晰显现发展,由物理吸附向靶向识别发展,由痕迹物证的高效显现向生物物证的微观无损发展。同时建议科研人员在注重提升手印显现效果的同时,更加重视对手印显现效果的定量评价研究,进而促进手印纳米显现技术体系的完善,也可使手印纳米显现技术在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印显现 纳米材料 发光 对比度 灵敏度 选择性 毒害性
下载PDF
提高掺铒硅基纳米材料发光效率的探索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英才 傅广生 +1 位作者 王英龙 尚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3-189,共7页
本文中, 我们以SiO2 介质镶嵌的纳米晶Si薄膜 (nc Si/SiO2 )作为基质, 将稀土离子Er掺入其中所形成的nc Si:Er3+ /SiO2 薄膜材料为主, 介绍了nc SiEr3+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 探讨了实现各类掺Er的Si基纳米材料高效率发光的可能途径。这... 本文中, 我们以SiO2 介质镶嵌的纳米晶Si薄膜 (nc Si/SiO2 )作为基质, 将稀土离子Er掺入其中所形成的nc Si:Er3+ /SiO2 薄膜材料为主, 介绍了nc SiEr3+之间的能量转移过程, 探讨了实现各类掺Er的Si基纳米材料高效率发光的可能途径。这些方法主要包括: 增强nc SiEr3+的能转移效率,提高有效Er的掺杂浓度, 选择最佳的退火温度, 增加Er O发光复合体的浓度和制备新的Er掺杂Si基纳米结构等。这些方法对制备具有高发光效率的掺铒硅基纳米材料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 硅基 发光效率 转移效率 掺杂浓度 SIO2薄膜 高效率 能量转移 稀土离子 退火温度
下载PDF
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研究展望: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学元 涂大涛 郑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8-501,共4页
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作者的科研经历,展望了无机纳米发光材料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聚焦该领域前沿“痛点”和“冷门”,探讨研究工作如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倡议科学家应走出自己的研究... 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作者的科研经历,展望了无机纳米发光材料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聚焦该领域前沿“痛点”和“冷门”,探讨研究工作如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倡议科学家应走出自己的研究舒适区,树立自己的标签性工作,共同推进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纳米材料 稀土 光致发光 纳米生物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