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疫情时代基于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朱海霞 庄霆坚 +1 位作者 权东计 李勤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2-100,共9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与空间规划机制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何扭转市场颓势,弥补区域产业发展因区域治理和空间规划机制缺失而遭受的损失,是各类产业集群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文化空间构建与文化产...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与空间规划机制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何扭转市场颓势,弥补区域产业发展因区域治理和空间规划机制缺失而遭受的损失,是各类产业集群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文化空间构建与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联通思维模式,统筹考虑汉长安城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空间规划机制设计与实施管理,从文化空间氛围营造、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及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近远期规划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区域治理 特色文化空间 文化产业集群 空间规划机制 汉长安城遗址
下载PDF
汉杜陵雁塔区域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构想 被引量:7
2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4,共6页
发展政府主导型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是汉杜陵遗址区域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条创新途径。文章以汉杜陵遗址区为例,对文化产业集群的条件、目标定位、产业定位、集群结构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了政府应尽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 汉杜陵遗址区 文化产业集群 结构模式 和谐社会 政府职责
下载PDF
创意修复视域老工业区空间生产理论透视——以创意1956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腾飞 马仁锋 +1 位作者 候勃 窦思敏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94-102,共9页
援引创意修复和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以宁波创意1956产业园为例,构建了创意修复导向的老工业区空间生产解释框架。研究发现:(1)园区具有生态化、人本化和多元化的景观特征,入园企业的私营化、生产要素的隐性化和生产关系的多元网络... 援引创意修复和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以宁波创意1956产业园为例,构建了创意修复导向的老工业区空间生产解释框架。研究发现:(1)园区具有生态化、人本化和多元化的景观特征,入园企业的私营化、生产要素的隐性化和生产关系的多元网络化的业态特征及年轻化、创意化和情怀化的群体特征;(2)园区的空间实践由权力/资本主导,空间表征集中于规划空间以及创意阶层实践的文化景观和生产关系网络,而表征性空间贯穿于整个创意行为,并在文化、理想和情感等多重体验的基础上形成文化共识和身份认同,且三元空间辩证关系使老工业区在创意空间生产过程中具备稳定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区 创意时空修复 三元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创意1956产业园
下载PDF
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与政府管理机制设计的建议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15,共13页
本文在科学界定关键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多学科交叉的思辩方法,对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13种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对每个动力因素动力影响作用评价的主要内容体系。以此为基础,分析确立了政府与其它动力因素之... 本文在科学界定关键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多学科交叉的思辩方法,对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13种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对每个动力因素动力影响作用评价的主要内容体系。以此为基础,分析确立了政府与其它动力因素之间的直接关系,提出了关于政府管理机制设计的重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文化产业集群 优化发展 动力因素 政府管理机制设计
下载PDF
大遗址特性与保护利用模式探讨——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樊海强 权东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42-146,共5页
本文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分析了大遗址的特性,并对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传统模式进行了评价, 提出了以“遗址保护展示区+建设控制区+文化产业园区”为特征的保护利用新模式,并对新模式的特质、新模式实施技术要点、保护利用策略和应用前景... 本文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分析了大遗址的特性,并对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传统模式进行了评价, 提出了以“遗址保护展示区+建设控制区+文化产业园区”为特征的保护利用新模式,并对新模式的特质、新模式实施技术要点、保护利用策略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文物保护 利用模式 文化产业园 文化产业
下载PDF
基于特色文化空间构建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体系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海霞 权东计 李勤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55-163,共9页
在科学阐释关键概念、分析关键逻辑关系、研究区域具备条件基础上,综合应用目标规划和案例分析法,指出了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体系涉及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遗址文化空间的单个目标及管理目标、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变... 在科学阐释关键概念、分析关键逻辑关系、研究区域具备条件基础上,综合应用目标规划和案例分析法,指出了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体系涉及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遗址文化空间的单个目标及管理目标、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机制变量及其取值范围,构建了机制体系基本分析模型,并对模型应用进行思考,提出了重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文化空间构建 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 空间规划机制 目标规划法 杜陵遗址
下载PDF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梁贤军 周国强 马仁锋 《科技与管理》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运用Citespace II分析中国知网2005—2013年收录的1 036篇文化创意产业文献,解读其在中国的研究热点及其时空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高共引文献作者及其所属研究机构呈稳定态发展趋势,热点共引作者数量一直徘徊在50。2 2005年后研究视角... 运用Citespace II分析中国知网2005—2013年收录的1 036篇文化创意产业文献,解读其在中国的研究热点及其时空变化趋势。研究发现:1高共引文献作者及其所属研究机构呈稳定态发展趋势,热点共引作者数量一直徘徊在50。2 2005年后研究视角由经济学主导拓展为经济与管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建筑规划学多元趋势,但是被引热点研究机构多数位于北京、上海等高水平城市,且新研究者尝试加入研究机构网络的成效不显著。3研究机构的网络虽呈扩大化趋势,但研究视角仍限于早中期的3个学科、研究样区过于集中在北京、上海,且行业选择多为动漫、影视、软件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集群 创意产业区 创意城市 创意空间
下载PDF
阐释与展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众感知度提升策略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席岳婷 《中国文化遗产》 2022年第4期42-51,共10页
阐释与展示是合理引导公众感知、欣赏并保护大遗址的重要技术手段,促进了大遗址这一珍贵资源在当代的“传承”与“共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和利用领域日趋成熟的一种模式,已从探索实践1.0阶段到丰富理念2.0阶段走入创新活... 阐释与展示是合理引导公众感知、欣赏并保护大遗址的重要技术手段,促进了大遗址这一珍贵资源在当代的“传承”与“共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和利用领域日趋成熟的一种模式,已从探索实践1.0阶段到丰富理念2.0阶段走入创新活化3.0阶段。对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表明,阐释与展示虽然有效建立了公众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间的联系,使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从一般物理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上升为有意味的“遗产地场所”,但从公众感知视角上的阐释与展示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宜以情感评价、具象认知等理论为依据,通过挖掘文物IP,构建阐释与展示系统、设置多维游憩体系、塑造友好型公共文化空间、制定负责任的推广与营销计划等策略,促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持续创新活化及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阐释与展示 公众感知 游憩 公共文化空间 大遗址
下载PDF
地域文化导向的遗址周边地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以武汉佳海服装工业城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袁雁 李阎魁 杨立峰 《华中建筑》 2010年第1期138-141,共4页
随着中国大规模城市建设时代的来临,大量历史遗产面临城市建设活动的破坏。大遗址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遗产,记录着较为完整的历史信息,也是重要的城市文化景观。在城市快速扩展的时代背景下,遗址保护区周边的建设活动对遗址保护区的场所... 随着中国大规模城市建设时代的来临,大量历史遗产面临城市建设活动的破坏。大遗址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遗产,记录着较为完整的历史信息,也是重要的城市文化景观。在城市快速扩展的时代背景下,遗址保护区周边的建设活动对遗址保护区的场所完整性与地区风貌有着显著影响。作为城市建设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建筑,因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和工业化时代的特性,具有高度的程式化和不随意性。工业建筑该如何与历史遗址和谐共存,并更好地发挥遗址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该文以武汉佳海服装工业城的设计为例,探讨一种以地域文化为导向的设计途径,以此达到对历史场所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 大遗址 盘龙城遗址 楚文化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大遗址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耦合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杜陵遗址为例
10
作者 朱海霞 张亚轩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22-333,共12页
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耦合是实现大遗址可持续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关键。采取定性定量分析、空间分析以及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集群空间的耦合关系,构建大遗址特色文化空... 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耦合是实现大遗址可持续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关键。采取定性定量分析、空间分析以及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集群空间的耦合关系,构建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集群空间的耦合模型,建立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汉宣帝杜陵遗址为具体分析对象,分析杜陵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耦合机理、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通过设计耦合协调策略为杜陵遗址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活化利用与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 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 耦合机理 影响因素 汉宣帝杜陵
下载PDF
科技园研发中心设计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振华 《华中建筑》 2005年第3期36-38,共3页
在分析研发行为特征的基础上, 从建筑设计层面探讨了科技园研发中心设计的几个方面,指出如何用物质的手段来营造非物质创新网络秩序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主要命题之一。
关键词 科技园研发中心 设计 场地与秩序 功能与空间 生态与技术 隐喻与文化
下载PDF
架构:深圳坪山美术馆的空间生产 一次源于对谈的评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宇星 《时代建筑》 2021年第5期94-105,共12页
从巨构到架构,深圳坪山美术馆经历了八个月的设计修改过程。最终的实施方案虽然并不能体现建筑师联合体一开始的设计理念,但由于董功采用了某种架构性策略,让坪山美术馆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弹性。进一步,架构生长出城市社会空间,高质量的... 从巨构到架构,深圳坪山美术馆经历了八个月的设计修改过程。最终的实施方案虽然并不能体现建筑师联合体一开始的设计理念,但由于董功采用了某种架构性策略,让坪山美术馆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弹性。进一步,架构生长出城市社会空间,高质量的展览活动让美术馆获得了公共性和社会性;架构生长出建筑本体空间,美术馆像一棵树一样敏感地映射了外部世界;架构生长出场地精神空间,人和场地的珍贵关系,从空间中一一显影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功 坪山文化聚落 坪山美术馆 架构 城市社会空间 建筑本体空间 场地精神空间
下载PDF
黄河流域陕西段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模式研究——以汉宣帝杜陵为例
13
作者 朱海霞 刘畅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54,共13页
在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的逻辑关系,确立由“本底评价—保护规划编制—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建设规划设计”组成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基本流程。构建陕西大遗址文化产... 在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的逻辑关系,确立由“本底评价—保护规划编制—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建设规划设计”组成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基本流程。构建陕西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了陕西大遗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目标规划思想,构建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目标体系和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模式的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并以杜陵遗址为例,分析了其基本概况与保护利用情况,对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问题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基于“三生”空间的规划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集群空间 空间规划模式 汉宣帝杜陵 陕西
原文传递
地理学视角下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永永 薛东前 +3 位作者 马蓓蓓 马艳艳 袁鑫 王怡婕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9-140,共12页
文化产业是国家社会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1993—2020年3904篇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地理学视角总结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能量分布、演进脉络、现状特征和重要启示,提出文化产业研究亟待... 文化产业是国家社会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1993—2020年3904篇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地理学视角总结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能量分布、演进脉络、现状特征和重要启示,提出文化产业研究亟待加强的重点领域。结果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历经四个阶段,高校成为文化产业优势研究团队的主要集中地,经济类和地理类等期刊对文化产业研究传播具有重要贡献;(2)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关系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机制五个方面,总体呈现出研究视角多维、方法多样、数据多源、内容多面和区域多点特征;(3)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多遵循描述现象、总结规律、解释成因、探究路径的逻辑思路,基于学科交叉的理论方法创新、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文化空间塑造与城市更新等关键问题的研究依然薄弱,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完善;(4)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构建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理论方法体系、揭示文化产业空间生成机理与集群发展路径、探究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机制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文化消费空间生产与重构路径、厘清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更新关系、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全面深化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是新时代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创新理论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空间 集聚与扩散 产业集群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