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METHOD OF ORTHOGONALITY CONDITION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ARGE DEFLECTION OF CIRCULAR PLATE
1
作者 戴世强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1991年第7期617-625,共9页
In this paper, we reexamine the method of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presented by Prof. Chien Wei-zang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arge deflection of a circular plate, and find that the method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me... In this paper, we reexamine the method of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presented by Prof. Chien Wei-zang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large deflection of a circular plate, and find that the method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method of strained parameters in the singular perturbation theory. In terms of the parameter representing the ratio of the center deflection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te, we make the asymptotic expansions of the deflection, membrane stress and the parameter of load as in Ref. [1], and then give the orthogonality conditions (i.e. the solvability conditions) for the resulting equations, by which the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te could be determin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with the solutions for the small deflection problem of the circular plate and the orthogonality conditions, we can derive the third order approximat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ameter of load and the center deflection and the first-term approximation of membrane stresses at the center and edge of the plate without solving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some special cases (i.e. under uniform load, under compound toad,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rs), we deduce the specific expressions and obtain the results in agreement with the previous ones given by Chien Wei-zang, Yeh kai-yuan and Hwang Chien in Refs. [1 - 4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 plate large deflection method of strained parameters orthogonality condition perturbation theory
下载PDF
A novel phenomenological model using a sine function for finite-element simulation of large-strain hot deform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ZENG Fan HU ChengLiang ZHAO Zhe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748-760,共13页
In hot deformation, the flow stress curves of steels always present as two typical types: at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strain rate, the flow stress may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attain a steady value without r... In hot deformation, the flow stress curves of steels always present as two typical types: at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strain rate, the flow stress may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attain a steady value without reaching an obvious peak stress; in other situations, the flow stress decreases after reaching peak stress and then attains a steady value. A new phenomenological model,described by a sine-function equation, is proposed to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ow stress and deformation parameters. A series of isothermal compressions for a carbon steel were carried out, as a case study, to obtain basic experimental data.Parameters of the new model were sequentially determined. 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model were compared with actual measured data. Good accuracy was found in the standard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oot mean square error, and average absolute relative error with the values of 0.935, 7.137 MPa and 4.352%, respectively. Discussion of applications of different models in finite-element simulation demonstrated the benefit of the new model. When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ree different deformation patterns with large strain, the new model showed 10%–20% lower predicted forming load than the original Arrhenius equation, and better applicability and reliability than modified Arrhenius eq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menological model high temperature large strain finite-element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QUASI-PRINCIPAL AXIS METHOD IN FINITE DEFORMATION
3
作者 郑泉水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1996年第10期909-921,共13页
A quasi-quasi-principal axis frame means a unit orthogonal frame in which the shear strains are small. As an extension of Hill's principal axis method we establish the approximate representations for various str... A quasi-quasi-principal axis frame means a unit orthogonal frame in which the shear strains are small. As an extension of Hill's principal axis method we establish the approximate representations for various strains. the.finite rotation tensor, spins, strain rates. conjugate stresses and their rates with respect to quasi-principal axes. The quasiprincipal axis method may function as a new basis of numerically analyzing finite deformatio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shear strain quasi-principal axes applied large deformation method
下载PDF
考虑双对数模型下非达西渗流的软土一维大应变固结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兆帅 曹文贵 +3 位作者 崔鹏陆 徐赞 李慧鑫 胡闽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09,共8页
鉴于目前半对数模型难以较好地描述大应变软土的非线性压缩和渗透关系的现状,引入适用于软土大应变的双对数压缩渗透模型,建立了考虑非达西渗流的饱和软土地基一维大应变固结方程,并给出了有限差分数值解,通过与室内试验和解析解对比,... 鉴于目前半对数模型难以较好地描述大应变软土的非线性压缩和渗透关系的现状,引入适用于软土大应变的双对数压缩渗透模型,建立了考虑非达西渗流的饱和软土地基一维大应变固结方程,并给出了有限差分数值解,通过与室内试验和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解答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渗流参数、双对数压缩和渗流非线性关系参数和外荷载对固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指数I_(c)一定时,渗透参数越大,土层固结越慢;渗透参数一定时,压缩指数I_(c)越大,土层固结越慢;外荷载q_(u)越大,土层的沉降量就越大,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越快,土层的固结速率也越快;最后,对大、小应变固结理论下差分解对比分析,发现土体发生较大应变时,小应变固结理论将不再适用,此时应采用大应变固结理论开展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双对数模型 大应变固结 非达西渗流 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Rotation errors in numerical manifold method and a correction based on large deformation theory 被引量:1
5
作者 Ning ZHANG Xu LI +1 位作者 Qinghui JIANG Xingchao LIN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9年第5期1036-1053,共18页
Numerical manifold method (NM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imulating block system, however, significant errors are found in its simulation of rotation problems. Three kinds of errors, as volume expansion, stress vibr... Numerical manifold method (NMM)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imulating block system, however, significant errors are found in its simulation of rotation problems. Three kinds of errors, as volume expansion, stress vibration, and attenuation of angular velocity, were observed in the original NMM. The first two kind errors are owing to the small deformation assumption and the last one is due to the numerical damping. A large deformation NMM is proposed based on large deformation theory. In this method, the governing equation is derived using Green strain, the large deformation iteration and the open-close iteration are combined, and an updat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block rotation, beam bending, and rock falling problems and the results prove that all three kinds of errors are eliminated in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MANIFOLD method ROTATION large deformation Green strain open-close ITERATION
原文传递
不同工法对高边墙超大断面地下硐室结构变形及应力响应分析
6
作者 朱文青 郑晴晴 +2 位作者 王晨阳 湛佳亮 陈升 《江西建材》 2024年第6期246-248,共3页
为了分析不同条件下高边墙超大断面地下硐室结构变形及应力响应,文中建立了施工过程中高边墙超大断面地下硐室结构模型,分析了不同围岩等级下6种工法下高边墙超大断面地下硐室结构的应力及变形。结果表明,随着施工步数的不断增加,所有... 为了分析不同条件下高边墙超大断面地下硐室结构变形及应力响应,文中建立了施工过程中高边墙超大断面地下硐室结构模型,分析了不同围岩等级下6种工法下高边墙超大断面地下硐室结构的应力及变形。结果表明,随着施工步数的不断增加,所有工法下拱顶的沉降量及隆起量均表现为先快速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规律,这为高边墙超大断面地下硐室结构的施工方案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边墙 地下硐室结构 超大断面 施工工法 应力应变响应
下载PDF
大直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综合判定及缺陷处理
7
作者 陈宝林 《江西建材》 2024年第7期105-107,113,共4页
桩身完整性是制约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以闽东某工程为例,分析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等特点,运用多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判定完整性类别,基于检测结果进行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结果表明,在工程实践中,应综... 桩身完整性是制约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以闽东某工程为例,分析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等特点,运用多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判定完整性类别,基于检测结果进行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结果表明,在工程实践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分析缺陷在桩身横向和纵向的分布占比,并考虑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综合分析判定完整性类别,对于大直径灌注桩较深部位的局部缺陷,利用钻芯孔并采用双重管高压注浆法处理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灌注桩 低应变法 声波透射法 钻芯法 双重管高压注浆法
下载PDF
基于低应变法的大面积强夯地基础质量检测方法
8
作者 汤卓伟 《广东建材》 2024年第5期42-45,共4页
当前强夯地基础质量检测节点的设定一般为独立形式,检测的范围受限制,导致强夯地基础质量检测增加,为此提出对基于低应变法的大面积强夯地基础质量检测方法的设计。根据实际的检测需求,先设定初始检测指标,采用多阶的方式,打破检测范围... 当前强夯地基础质量检测节点的设定一般为独立形式,检测的范围受限制,导致强夯地基础质量检测增加,为此提出对基于低应变法的大面积强夯地基础质量检测方法的设计。根据实际的检测需求,先设定初始检测指标,采用多阶的方式,打破检测范围的限制,设置多阶夯击检测点,并构建低应变地基质量检测模型,采用原位修正处理实现质量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对比于传统雷达探测强夯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小组、传统瑞雷面波强夯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小组,此次所设计的低应变法强夯地基基础质量检测小组最终得出的地基支撑柱的承载力检测均值差均可以控制在0.25以下,说明此种检测形式的针对性较强,误差可控,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应变法 大面积处理 强夯地基 基础质量 检测方法 质量检测
下载PDF
两种Lagrangian大变形比奥固结有限元法及其与小变形法的比较 被引量:33
9
作者 何开胜 沈珠江 彭新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4,共5页
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出发,采用Jaumann应力率和Biot平面固结理论,用同一程序结构和土性参数计算比较了饱和土体大变形Lagrangian法(TL和UL法)与小变形法的沉降和孔压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当应变较小时,三种方法计算的变形和孔压值相同;... 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出发,采用Jaumann应力率和Biot平面固结理论,用同一程序结构和土性参数计算比较了饱和土体大变形Lagrangian法(TL和UL法)与小变形法的沉降和孔压差异。计算结果表明,当应变较小时,三种方法计算的变形和孔压值相同;当应变很大时,大变形法和小变形法计算的沉降和孔压差异很大。因此,大小变形法分析结果的比较应采用总应力法。文中还指出,大变形分析地基最终沉降小于小变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 拉格朗日法 固结 有限元 地基基础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与离散元耦合的支挡结构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华 陆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02-1407,共6页
土体与支挡结构的变形与稳定是岩土工程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探讨,介绍了运用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与颗粒离散单元外部耦合的方法,对处于系统中的不同部位,分别应用二维刚性颗粒离散单元与允许大应变的有限差分网格,模拟离散体与... 土体与支挡结构的变形与稳定是岩土工程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探讨,介绍了运用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与颗粒离散单元外部耦合的方法,对处于系统中的不同部位,分别应用二维刚性颗粒离散单元与允许大应变的有限差分网格,模拟离散体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连续域与非连续域的平滑过渡则通过计算过程中满足两域对应边界的相容条件与平衡条件实现。就耦合的实现途径进行了说明,并将其应用于衡重式挡墙与墙后填土相互作用的分析,对比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证明采用的方法能较有效地再现土与支挡结构的力学变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 颗粒离散元 耦合 大应变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分层真空预压软土地基一维大变形固结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斌 陈若曦 +1 位作者 陈云敏 詹良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27-1931,1936,共6页
基于以有效应力为控制变量的一维大变形固结方程,考虑固结过程中孔隙比及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分层真空预压多层软土地基的一维大变形固结分析模型,并利用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表明,分层真空预压软土地基能够大幅提高软土... 基于以有效应力为控制变量的一维大变形固结方程,考虑固结过程中孔隙比及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分层真空预压多层软土地基的一维大变形固结分析模型,并利用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表明,分层真空预压软土地基能够大幅提高软土地基的固结速率,软土的初始孔隙比及初始渗透系数对分层真空预压软土地基的固结速率有较大的影响.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较合理地反映了分层真空预压下土体的变形和固结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大变形固结 多层地基 有限差分法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不同客观本构关系的路基大变形固结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洲祥 龚晓南 +1 位作者 谢永利 李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85-1489,1500,共6页
针对路基大变形固结分析中常用的Jaumann率型本构关系不能考虑邻域变形之影响的缺点,将Truesdell率型本构关系引入到大变形固结理论。采用虚功原理和Galerkin加权残值法,推导了基于不同客观本构关系的大变形固结有限元方程。编制相应的... 针对路基大变形固结分析中常用的Jaumann率型本构关系不能考虑邻域变形之影响的缺点,将Truesdell率型本构关系引入到大变形固结理论。采用虚功原理和Galerkin加权残值法,推导了基于不同客观本构关系的大变形固结有限元方程。编制相应的平面应变有限元程序对路基大变形固结性状进行分析,主要讨论了Truesdell率型、Jaumann率型、简化Jaumann率型等3种大变形本构关系对路基固结性状的影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常用的Jaumann率型本构关系的大变形固结分析得到的路基沉降量、侧向位移和孔压等均偏大于基于Truesdell率型本构关系时的相应结果。小变形本构矩阵不能反映客观性要求,将导致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偏差。对常见问题而言,Jaumann率型和Truesdell率型本构关系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不很大,传统分析方法在变形较小时仍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大变形固结 有限元法 本构关系 客观性原理
下载PDF
考虑地下水浸没作用的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婉 陈正汉 董志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73-2177,共5页
研究了地下水浸没对附加应力减小的作用,同时分析了附加应力变化对最终沉降量的影响,给出了考虑地下水浸没作用的大、小应变条件下的固结沉降计算公式,并对几种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地下水浸没作用对地基固结... 研究了地下水浸没对附加应力减小的作用,同时分析了附加应力变化对最终沉降量的影响,给出了考虑地下水浸没作用的大、小应变条件下的固结沉降计算公式,并对几种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地下水浸没作用对地基固结沉降的影响随荷载和土压缩性以及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采用大变形固结理论计算固结沉降较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载预压 地下水浸没作用 固结沉降 大变形固结理论
下载PDF
STACER伸展变形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春宇 张丛发 +1 位作者 张朋 王士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8-1405,共8页
STACER是一种航天器上广泛应用的伸展机构,其储能部件由薄壁钢带经冷加工涡卷最终成型为螺旋管状.由于伸展长度可达装载高度的几十倍,钢带在展开过程中呈现为大挠度、大应变形变,机构伸展力的计算必然涉及强非线性问题;同时,钢带的构型... STACER是一种航天器上广泛应用的伸展机构,其储能部件由薄壁钢带经冷加工涡卷最终成型为螺旋管状.由于伸展长度可达装载高度的几十倍,钢带在展开过程中呈现为大挠度、大应变形变,机构伸展力的计算必然涉及强非线性问题;同时,钢带的构型、边界条件在伸展过程中不断变化,这些因素又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致使常用的商业软件已无法直接处理此类问题.此研究工作应用变分方法的思想,以研究钢带变形的几何特性为基础,构造出钢带构型恰当的可能函数空间,并利用形状函数随伸展长度的变化规律求出钢带的主应变以及变形能,再利用势能极小原理,确定出钢带的真实构型以及相应的变形能,最终利用变形能和虚功原理得出伸展力.这一方法既可以简化计算又可以得到钢带形状函数、伸展力的近似解析式,为伸展力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机构 薄壁钢带 大应变大挠度 变分方法
下载PDF
考虑起始水力坡降的软土大变形非线性固结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传勋 董兴泉 +1 位作者 金丹丹 谢康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7-384,共8页
软黏土中渗流存在起始水力坡降的现象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变荷载下考虑起始坡降的软土大变形非线性固结理论还很鲜见。考虑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及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中建立变荷载下以超静孔压为变量的软土大... 软黏土中渗流存在起始水力坡降的现象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变荷载下考虑起始坡降的软土大变形非线性固结理论还很鲜见。考虑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及非线性压缩渗透特性,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中建立变荷载下以超静孔压为变量的软土大变形非线性固结模型并给出其有限差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与达西定律下大变形固结半解析解对比分析,验证了解的可靠性。最后着重分析起始水力坡降对软土大、小变形固结性状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小变形假定还是采用大变形假定,考虑起始坡降后超静孔压的消散速率及最终沉降量均比达西定律下小。大、小变形假定下起始坡降均会引起超静孔压不能完全消散的现象,且大变形假定下超静孔压残留值要小于其小变形假定下的残留值,致使大变形假定下土层最终沉降量要比其小变形假定下大。起始水力坡降和几何变形假定均会影响固结性状,且起始坡降值无疑影响更明显,故在软黏土中渗流存在的起始水力坡降在固结计算中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起始水力坡降 大变形固结 有限差分法 非线性固结
下载PDF
非饱和土中球形孔扩张的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胡伟 刘明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92-1297,共6页
在考虑土体体积变化的前提下,应用圆孔扩张理论,结合修正剑桥模型推导出了非饱和土中球形孔扩张后,土体中应力、位移分布的解析解;并分析了超固结比对结果的影响。其结论可为非饱和土地区的沉桩、静力触探等岩土工程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圆孔扩张理论 修正剑桥模型 相关联流动法则 超固结比 大变形
下载PDF
饱和粘土中挤土桩球形孔扩张的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伟 黄义 +1 位作者 刘增荣 栗蕾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0-187,共8页
将桩体的贯入模拟为球形孔扩张过程,基于球形孔扩张理论,在大变形假定情况下,结合修正剑桥模型及水力压裂理论,由最小耗能原理从能量的角度推导出了饱和粘土中挤土按球形孔扩张后,土体整个范围内,包括弹性区、塑性区、破坏区内的应力、... 将桩体的贯入模拟为球形孔扩张过程,基于球形孔扩张理论,在大变形假定情况下,结合修正剑桥模型及水力压裂理论,由最小耗能原理从能量的角度推导出了饱和粘土中挤土按球形孔扩张后,土体整个范围内,包括弹性区、塑性区、破坏区内的应力、位移及超孔隙水压力分布的解析解,并分析了土的超固结比对结果的影响,和其他文献的比较结果证明了理论解析解的准确性。其结论可为饱和土地区的静压桩、打桩等岩土工程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孔扩张理论 修正剑桥模型 相关联流动法则 超固结比 大变形 水力压裂理论 最小耗能原理
下载PDF
弹塑性大应变双重非线性问题分析的再生核质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光明 宋顺成 杨显杰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再生核质点法是一种新型无网格方法,只需质点信息而无需划分网格,在大变形大应变分析中能够方便适应计算中网格畸变。在大应变情况下引入Jaumann应力率和应变速率来表征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并将再生核质点法的插值方法引入虚位移原理... 再生核质点法是一种新型无网格方法,只需质点信息而无需划分网格,在大变形大应变分析中能够方便适应计算中网格畸变。在大应变情况下引入Jaumann应力率和应变速率来表征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并将再生核质点法的插值方法引入虚位移原理,推导了弹塑性大应变再生核质点法计算控制方程,给出了方程计算格式。通过对具体算例的分析研究表明了,此方法对弹塑性大应变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法 再生核质点法 弹塑性 大应变 非线性
下载PDF
饱和软土大应变自重固结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龚文惠 赵旭东 +2 位作者 邱金伟 李逸 杨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99-2107,2118,共10页
饱和软土的自重固结涉及许多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而现有分析方法一般基于线性假设,将固结控制方程简化,在沉降变形较大的情况下并不合理。基于Gibson大变形固结方程,推导在单面排水和双面排水条件下的边界条件,综合考虑饱和软土的自重特... 饱和软土的自重固结涉及许多复杂的非线性问题,而现有分析方法一般基于线性假设,将固结控制方程简化,在沉降变形较大的情况下并不合理。基于Gibson大变形固结方程,推导在单面排水和双面排水条件下的边界条件,综合考虑饱和软土的自重特性与非线性压缩、渗透关系,采用稳定性较好的Crank-Nicolson型差分格式离散并求解非线性控制方程,并从孔隙比、沉降、孔隙水流速3个方面将数值解与CS2固结数值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合工程实例,研究土层不同初始厚度和初始孔隙比对自重固结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厚度与初始孔隙比较大土层最终沉降也较大。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所得出的数值解精度较高,实现了高度非线性固结方程的快速求解,其成果更能广泛运用于实际工程的分析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土 自重固结 大应变 非线性 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双层砂井地基大变形固结方程差分解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明 赵有明 +1 位作者 刘国楠 胡荣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66-1674,共9页
基于砂井地基轴对称大变形固结控制方程,综合考虑双层砂井地基软土的压缩性与渗透性非线性幂函数变化、分级加荷、径向与竖向同时渗流排水、初始超静孔压几种分布模式等实际条件,采用交替方向隐式(ADI)差分法编程求解了建立的双层砂井... 基于砂井地基轴对称大变形固结控制方程,综合考虑双层砂井地基软土的压缩性与渗透性非线性幂函数变化、分级加荷、径向与竖向同时渗流排水、初始超静孔压几种分布模式等实际条件,采用交替方向隐式(ADI)差分法编程求解了建立的双层砂井地基大变形固结控制方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建立的方程与差分解法及编制程序的合理性。将本文方法应用于围海造陆工程吹填淤泥与海相沉积淤泥组成的双层砂井地基固结计算,预测的固结沉降过程较经典固结理论更接近于实测值,对双层砂井地基固结沉降过程预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双层砂井地基 大变形 分级加荷 差分法 固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