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eti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Protected by the State (Part One)
1
《China's Foreign Trade》 1996年第5期28-32,共5页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the following Medicines,producedby the named enterprises,are listed as varieti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medicines that are protected by the state.
关键词 ORAL CO Part One Varieti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Protected by the State
下载PDF
Study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lung being connected with large intestine 被引量:4
2
作者 Ping Liu Ping Wang +3 位作者 Daizhi Tian Junfeng Liu Gang Chen Songlin L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82-487,共6页
OBJECTIVE:The theory of lung being connected with large intestine,which is a major topic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guided clinical practic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China.METHODS:In this study,we analy... OBJECTIVE:The theory of lung being connected with large intestine,which is a major topic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guided clinical practic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China.METHODS:In this study,we analyzed the history,main contents,clinical application,and material basis of the theory,to attempt to improve the potenti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ung being connected with large intestine" in China.RESULTS:The lung being connected with large intestine was first described in "Huang Di Nei Jing",and formed one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TCM.For thousands of years,the majority of TCM practitioners explored this theory continuously,leading to its development and use a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guidance of TCM clinics In the last decade,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ave studied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biomedical mechanisms with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heory.CONCLUSION: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search concerning the theory of lung being connected with large intestine will be greatly stimulated and contribute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being connected with large intest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application
原文传递
浅析天津中药炮制技术的形成、发展与特色
3
作者 吴环宇 臧滨 +2 位作者 柴士伟 欧阳慧子 陈鹏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736-744,共9页
天津中药饮片炮制起源于明代,成于清代,独具地方特色。为了传承与发扬天津中药炮制特色,文章通过整理文献书籍和《天津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版,分析了天津中药炮制技术的形成、发展与特色。天津中药炮制优选道地药材;修治与软化药材... 天津中药饮片炮制起源于明代,成于清代,独具地方特色。为了传承与发扬天津中药炮制特色,文章通过整理文献书籍和《天津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版,分析了天津中药炮制技术的形成、发展与特色。天津中药炮制优选道地药材;修治与软化药材技术多样;切制技术兼容并蓄;辅料使用丰富多彩,重用醋与黄酒,善用甘草水炮制解毒;炮炙技术丰富,醋煮技术独具特色,通过比较《中国药典》2020版与其他地方中药材与饮片标准,挖掘出一些特色炮制品种。经过本文的挖掘与分析,可以为天津中药炮制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中药炮制 特色炮制技术 特色炮制品种
下载PDF
山东海岸单叶蔓荆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4
作者 刘芳瑞 胡晶红 +3 位作者 刘谦 刘茜 张赫 付先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单叶蔓荆是蔓荆子药材的来源,也是重要的野生海岸保护植被,是聚社会、生态、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重要资源。鉴于目前单叶蔓荆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实情,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单叶蔓荆资源分布情况和资源... 单叶蔓荆是蔓荆子药材的来源,也是重要的野生海岸保护植被,是聚社会、生态、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重要资源。鉴于目前单叶蔓荆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实情,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单叶蔓荆资源分布情况和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单叶蔓荆资源栖息地受损严重、种质资源单一、市场效益欠佳等主要问题,提出建立保护基地、选育新品种、多用途开发等多条针对性对策建议,旨在为沿海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种源的保护和发展利用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中药 单叶蔓荆 资源清查 种质资源 市场效益 建立保护基地 选育新品种
下载PDF
清溃愈疡方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魏引廷 周克振 张卿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清溃愈疡方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4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清溃愈疡方在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4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10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清溃愈疡方。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肠道菌群数量、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中主症为(6.27±1.21)分,次症为(2.21±0.19)分,低于对照组的(8.41±1.25)分、(3.33±0.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9、28.313,P均<0.05)。观察组大肠杆菌数量、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及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清溃愈疡方能有效降低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并提升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溃愈疡方 大肠湿热型 中医证候积分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基于GPTs的中医知识图谱实体和关系抽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宇浩 李明 +4 位作者 罗晓兰 刘丽莉 杨琦 朱邦贤 吕宇涵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自定义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GPTs)抽取中医古籍文献中的实体与关系并构建知识图谱的方法,探索其在中医古籍文献整理与挖掘中的潜在优势。方法以《中华医方》部分数据为例,首先通过比较测试国内外常用的GPTs产品处理中医古... 目的研究基于自定义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GPTs)抽取中医古籍文献中的实体与关系并构建知识图谱的方法,探索其在中医古籍文献整理与挖掘中的潜在优势。方法以《中华医方》部分数据为例,首先通过比较测试国内外常用的GPTs产品处理中医古籍文献数据方面的能力,筛选合适的大语言模型提取《中华医方》中的实体与关系,并将结果以实体表和关系表的形式输出;然后将实体表和关系表导入知识图谱构建工具neo4j,生成中医知识图谱;之后,比较深度学习模型CasRel、GPLinker与GPTs在中医知识图谱构建中的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识别和提取《中华医方》中的实体和关系方面,预训练生成聊天模型4.0(ChatGPT4.0)的GPTs优于其他大语言模型;与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比较,其在准确率(P)、召回率(R)、调和平均数(F1)三个指标方面都比其他深度学习模型的表现更好。结论利用GPTs进行中医古籍的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可减少传统方法中人工标注语料和模型训练的需求,有望在中医药领域得到快速推广。然而,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提示词的编写复杂度高、输出结果可能存在信息省略,以及处理较长文本时上下文窗口长度不足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大语言模型的使用策略,以提高其在中医知识图谱构建中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自定义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 中医 知识图谱 古籍文献
下载PDF
AIGC赋能中医古籍活化:Huang-Di大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君冬 杨松桦 +1 位作者 刘江峰 黄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12,共10页
目前中医界已构建大量的古籍资源库,然而数字化研究仍以文献扫描整理、浏览检索等浅层知识服务的实现为主,生成式AI的发展为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在Ziya-LLaMA-13B-V1开源模型基础上,通过继续预训练、有监督微调、DP... 目前中医界已构建大量的古籍资源库,然而数字化研究仍以文献扫描整理、浏览检索等浅层知识服务的实现为主,生成式AI的发展为中医古籍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在Ziya-LLaMA-13B-V1开源模型基础上,通过继续预训练、有监督微调、DPO优化的全流程训练步骤,构建中医古籍生成式对话大语言模型,最后通过自动评估和人工评估验证了其在中医古籍领域的优异性能。自动评估结果表明:训练损失函数成功收敛,各对话类目下BLEU、ROUGE指标值均偏低,侧面反映出该模型具备强大的领域创造力。人工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在古籍知识问答方面性能显著优于现有的中医药垂直领域两类模型,较优于通义千问,部分类目如预防养生的回答能力与ChatGPT(gpt-4)相比略有不足。本研究突破中医古籍数字化固有的研究模式,实现了古籍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利用,可满足古籍知识解答、中医问诊、养生保健等多元化的知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数字化 大语言模型 知识服务 AIGC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中医诊疗领域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苏尤丽 胡宣宇 +3 位作者 马世杰 张雨宁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8,共18页
中医诊疗领域正逐步迈向标准化、客观化、现代化与智能化。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的融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诊疗、科学研究及中医传承的发展。从人工智能在中医领域的研究现状出发,梳理了从最初的专家系统和规则引擎,到逐渐成熟的传统机器... 中医诊疗领域正逐步迈向标准化、客观化、现代化与智能化。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的融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诊疗、科学研究及中医传承的发展。从人工智能在中医领域的研究现状出发,梳理了从最初的专家系统和规则引擎,到逐渐成熟的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再到如今引领潮流的深度学习三个阶段,人工智能在中医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总结了近年来涌现出的中医知识管理工具和大型模型,这些工具和模型为中医诊疗的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最后针对现阶段人工智能在中医领域中存在的数据公平性、多模态数据理解、模型鲁棒性、个性化医疗及可解释性等多重挑战进行分析。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持续探索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推动中医诊疗智能化的深入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疗 人工智能 中医知识库 中医大模型
下载PDF
面向中医药大模型的知识增强方法研究
9
作者 吉祥宇 王鑫 +5 位作者 张鹤译 孟昭鹏 张俊华 庄朋伟 贾勇哲 徐大为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16-2629,共14页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以及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思想不同,大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仍是一项挑战。现有的知识增强方法难以保持中医方剂具有的自身结构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以及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思想不同,大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仍是一项挑战。现有的知识增强方法难以保持中医方剂具有的自身结构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增强方法。该方法由模型训练、图谱构建和知识增强三部分组成。在模型训练阶段,通过对基础大模型在中医药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和微调两阶段训练,得到中医药领域大模型。在图谱构建阶段,基于中医十万首经典方剂和古籍中的方剂,利用清洗后的数据集构建中医药图谱。在知识增强阶段,基于对知识图谱上信息的计算,利用检索图谱中的专业知识和图谱结构计算检索结果,中医药方剂中的结构特性得以保留。在中医药方剂配伍任务上,针对于任务特性提出了一组评价标准,包括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用于评估模型在该任务上的表现。实验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基准测试模型,在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上均获得了较大提升,BLEU-1最高提升0.09,ROUGE-1最高提升0.21。消融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模型在该任务上具有较大作用,未使用知识增强的模型BLEU-1相比于使用知识增强下降约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LLM) 中医药 方剂优化 检索增强生成
下载PDF
基于虚实辨证的大肠癌血瘀证中医药治疗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芝亦 龚航军 周利红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95-100,共6页
血瘀证是大肠癌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血瘀贯穿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活血化瘀法是临床治疗大肠癌的常用方法。从因虚致瘀、由实成瘀两个角度探讨大肠癌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并从增殖凋亡、血管新生、细胞自噬、侵袭转移、... 血瘀证是大肠癌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血瘀贯穿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活血化瘀法是临床治疗大肠癌的常用方法。从因虚致瘀、由实成瘀两个角度探讨大肠癌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并从增殖凋亡、血管新生、细胞自噬、侵袭转移、免疫调节、微循环障碍等方面综述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大肠癌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大肠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结直肠癌 血瘀证 虚实辨证 中医药疗法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广西“桂十味”药材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保护作用
11
作者 张兵 陈聪 +3 位作者 彭彦芬 韦坤华 余启明 谭相端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9-19,共11页
目的探讨广西“桂十味”药材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H_(2)O_(2)诱导HepG2和L0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广西“桂十味”各味药材为原料,利用水和75%乙醇制备不同溶剂提取物,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Fe^(3+)还原能... 目的探讨广西“桂十味”药材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H_(2)O_(2)诱导HepG2和L0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广西“桂十味”各味药材为原料,利用水和75%乙醇制备不同溶剂提取物,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Fe^(3+)还原能力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MTT法评价提取物对H_(2)O_(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鸡血藤水提取物表现出最强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鸡血藤75%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最强的Fe^(3+)还原能力;山豆根水提取物及鸡血藤75%乙醇提取物对H_(2)O_(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鸡骨草水提取物及龙眼肉、莪术75%乙醇提取物对H_(2)O_(2)诱导L0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结论通过比较“桂十味”各味药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H_(2)O_(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可为后期“桂十味”道地药材的抗氧化研发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十味 不同溶剂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抗细胞氧化损伤
下载PDF
基于“短链脂肪酸-肠屏障”途径探讨中药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干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窦鑫 贺昌辉 +3 位作者 梅笑 潘海迪 马源鑫 王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77-2182,共6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短链脂肪酸-肠屏障”途径在IBS-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药单体/化合物或复方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短链脂肪酸-肠屏障”治疗IBS-D。本文以短链脂肪酸与肠道四大屏障的关...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短链脂肪酸-肠屏障”途径在IBS-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药单体/化合物或复方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短链脂肪酸-肠屏障”治疗IBS-D。本文以短链脂肪酸与肠道四大屏障的关系及介导IBS-D发病为切入点,对中药单体/化合物和复方靶向调控“短链脂肪酸-肠屏障”治疗IBS-D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从“大肠主津”角度探讨“短链脂肪酸-肠屏障”导致IBS-D的理论依据,以期为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精准治疗体系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肠屏障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大肠主津 中药单体/化合物 中药复方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13
作者 陈继林 刘子辉 朱妹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5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莲花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莲花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参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参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晕、皮疹、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参照组的75.00%(30/40)(P<0.05)。结论给予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加味藿香正气散配合脐疗,不仅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还能够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证 藿香正气散 脐疗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综述中药干预肺系疾病对肺、肠组织炎性因子及菌群变化
14
作者 杨钦惠 郝欧美 姜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肺是维系呼吸道健康的重要门户,各种原因如感染细菌或病毒、接触过敏原、吸烟、遗传因素等均可引起肺部疾病,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呼吸道感染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肠道症状,即“肺病及肠”,故“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中医理论在临床对此... 肺是维系呼吸道健康的重要门户,各种原因如感染细菌或病毒、接触过敏原、吸烟、遗传因素等均可引起肺部疾病,引发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呼吸道感染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肠道症状,即“肺病及肠”,故“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中医理论在临床对此类症状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试从肺、肠道组织炎症因子、菌群变化等角度出发,综述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疗效,以期为日后的研究开展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炎性因子 肺部菌群 肠道菌群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15
作者 柏灿 王洁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2-6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AI(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应用、中医药(TCM)的研究及TCM知识普及方面提供支持。[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的大语言模型对中医古籍、医案记录、现代研究论文等大量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与学习,... [目的]探讨基于AI(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应用、中医药(TCM)的研究及TCM知识普及方面提供支持。[方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的大语言模型对中医古籍、医案记录、现代研究论文等大量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与学习,包括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提取关键信息,并通过模式识别辅助医生进行病症诊断;分析中药配方及其药效,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简化专业术语以普及TCM知识。[结果](1)大语言模型能有效辅助中医诊断过程,减少误诊率,并提升诊断的速度;(2)在药物研发方面,模型成功揭示了多种潜在的药物组合及其作用机制;(3)通过智能系统解释中医药概念,非专业人士对TCM的理解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基于AI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展现出积极的前景,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度和效率,而且促进了中药新药的研发,并为公众提供了更易于理解的TCM知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该模型将在TCM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中医研究 AI辅助中医 智能中医
下载PDF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高康丽 王睿 查安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对大肠息肉流行病学、中医证型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性。结果211例大肠息肉患者中,男女比例约3∶1;年龄为18~83岁,大于40岁患者大肠息... 目的对大肠息肉流行病学、中医证型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相关性。结果211例大肠息肉患者中,男女比例约3∶1;年龄为18~83岁,大于40岁患者大肠息肉检出率为88.6%;无蒂息肉占62.1%,多于有蒂息肉;多发性息肉占69.2%,多于单发息肉;直径小于1 cm息肉占75.8%;腺瘤性息肉占82.9%。常见中医证型包括脾胃虚弱证、肝气乘脾证、湿热伤中证、脾虚湿热证,其中脾胃虚弱证所占比例最高。在性别及是否有饮酒史分布上,中医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肠息肉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有饮酒史患者例数低于无饮酒史患者。在年龄、吸烟史、胆囊切除史方面,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息肉形态、息肉数目、息肉大小、息肉的病理类型上,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岁以上男性患者是大肠息肉的好发人群,腺瘤性息肉较常见,脾胃虚弱证是较常见的中医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泄泻 中医证型
下载PDF
中药临床药师在规范骨科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中的作用探讨
17
作者 唐银燕 梁邦就 +5 位作者 余长春 陆少雁 麦国灿 陆嫦萍 黄金莲 曾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药师在规范骨科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中的作用。方法采取横断面法,将本院2020年7月~2020年12月在骨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的29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在骨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的241例患... 目的探讨中药临床药师在规范骨科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中的作用。方法采取横断面法,将本院2020年7月~2020年12月在骨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的29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在骨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的2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学干预用药,观察组在常规药学干预基础上由中药临床药师规范骨科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对比两组患者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药品种类、主要存在问题类型及其发生情况、中成药费用。结果观察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56.43%低于对照组的75.25%,超说明书用药药品种类及主要存在问题类型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超功能主治(54.36%)、超疗程(2.07%)、超说明书溶媒(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73.22%、15.93%、11.53%)(P<0.05)。观察组中成药总费用(155281.93±1742.31)元及人均中成药费用(644.32±92.34)元均少于对照组的(291945.34±2314.06)、(989.65±121.64)元(P<0.05)。结论中药临床药师通过在常规药学干预基础上规范了骨科中成药超说明书用药行为,降低了医疗风险,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和医师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临床药师 骨科 中成药 超说明书用药 药学干预 药品品种 超功能主治
下载PDF
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的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铁军 许浚 +2 位作者 韩彦琪 张洪兵 龚苏晓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4-12,共9页
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是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建立可溯源的、与临床疗效高度关联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标准,并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可参照的模式和研究范例。本文以疏风解毒胶囊和元胡止痛... 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是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建立可溯源的、与临床疗效高度关联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标准,并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可参照的模式和研究范例。本文以疏风解毒胶囊和元胡止痛滴丸为例,论述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研究实践。从质量控制指标的发现和确定、样品测定和质量标准的确定角度论述了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的路径和方法。最后,结合研究实践,建立了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新的集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大品种 质量标准 思路 实践
下载PDF
我国杜仲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耿 李振坤 +5 位作者 李慧 肖军平 徐瑶青 陈洁 武伟 杨洪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4期567-586,共20页
杜仲药用历史悠久、健康价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国际认可度较高,具有全产业链开发的潜力和独特的战略价值。当前我国杜仲产业既面临多重发展历史机遇,也存在潜在风险因素。由于产业缺少龙头大品种、大企业的牵引,相关产品的生产组织... 杜仲药用历史悠久、健康价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国际认可度较高,具有全产业链开发的潜力和独特的战略价值。当前我国杜仲产业既面临多重发展历史机遇,也存在潜在风险因素。由于产业缺少龙头大品种、大企业的牵引,相关产品的生产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科技研究基础薄弱等现实问题制约了我国杜仲产业的发展。通过系统总结我国杜仲产业基本状况,综合含杜仲中成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分析、杜仲医药健康领域相关专利数据分析、杜仲医药科技文献数据分析及实证分析,透视我国杜仲中药产品、技术、人才、资本、企业分布等产业现状,开展杜仲产业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杜仲产业发展的思路、策略及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中药大品种 大品种中药材 专利 科技文献分析 中药产业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娜 傅强 赵二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569,共4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几千年来,广大中医人对这一理论不断深入探讨和挖掘,使其从基础理论到临床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对指导中医临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10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学者对这... 肺与大肠相表里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几千年来,广大中医人对这一理论不断深入探讨和挖掘,使其从基础理论到临床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对指导中医临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10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从文献到临床,从现代分子生物到免疫学,从胚胎学到内分泌学,从肠病及肺到肺病及肠等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不断地从各个层次探讨肠与肺相关的机制,包括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而且还发现了各种机制间的内在联系。这些不仅为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开辟了研究新途径。总之,肺与大肠相表里这一理论经过古代以及近现代的研究有了很多新的进展,为指导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