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P Detection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Binding Protein Gene (HBP) and Its Correlations with Growth Traits in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 被引量:3
1
作者 Chunlong ZHOU Junjie BAI +2 位作者 Shengjie LI Jiajia FAN Dongmei MA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3期43-46,50,共5页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binding protein (HB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pid metabolism of animals. Lipids are indispensable energy materials for fi- shes, especially for carnivorous fishes with low utilization 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binding protein (HB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pid metabolism of animals. Lipids are indispensable energy materials for fi- shes, especially for carnivorous fishes with low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carbohydrates. Th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of HBP gene may affect the fat metabolism, thereby exerting an effect on the growth traits of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Investigating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NP and growth traits can provide candidate markers for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this study, partial genomic fraganents of HBP gene ( 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KF652241 ) were amplified based on the sequences of an available contig in the EST-SNP database of largemouth bass. Three SNP mutation loci were identified in the 3' non-ceding region of HBP gene by direct sequencing, including H1 (G + 2782T), 142 (T + 2817C) and H3 (G + 2857A). Three SNP loci of 165 randomly selected largemouth bass individuals were detected and genotyped by SnaPshot assay. Genetic structure was analyzed by POPGENE32 software. By using spssl7.0 software, a general linear model (GLM) was established for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different genotypes at SNP loci of HBP gene and various growth tra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SNP loci were in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state. To be specific, loci H1 and H2 formed two haplotypes ( A and B), and three geno- types (AA, AB, and BB) were observed; loci H1, H2 and H3 formed six diplotypes (DI, I)2, D3, D4, D5 and D6).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dif- ferent genotypes and various growth traits, the body weight and total length of largemouth bass individuals with genotype B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individuals with genotype AB ( P 〈 0.05 ) ; the body weight and total length of largemouth bass individuals with diplotype D6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individuals with diplotype D4 (P 〈0.05). In this study, SNP markers correlated with growth traits were obtained in the 3' non-coding region ofHBP gene in large-mouth bass, which could be used as candidate genetic markers for subsequent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breeding of largemouth b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mo/de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binding protein gene (HBP) Haplo- type Diplotype
下载PDF
一株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Iridoviridae)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峰 鲁建飞 +2 位作者 魏永伟 苗亮 陈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62,共7页
2018年7月,浙江省某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场暴发疑似病毒引起的疾病。现场采样发现,病鱼体长约15-20cm,鱼体于水面下暗游,反应迟钝,体表有出血点或溃疡症状。本研究通过采用鲤鱼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 2018年7月,浙江省某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养殖场暴发疑似病毒引起的疾病。现场采样发现,病鱼体长约15-20cm,鱼体于水面下暗游,反应迟钝,体表有出血点或溃疡症状。本研究通过采用鲤鱼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d,EPC)培养、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克隆与测序分析等方法,从患病大口黑鲈中分离得到一株病毒,鉴定其属于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命名为大口黑鲈虹彩病毒宁波分离株(LMBIV-NB001)。EPC经患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后出现细胞圆缩、死亡、脱落等典型的细胞病变症状。将感染后的EPC细胞制作超薄切片,通过电镜观察发现,EPC细胞质中存在大量直径约120nm具囊膜的正六边形成熟病毒粒子,形态与虹彩病毒相似。根据虹彩病毒MCP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病鱼组织样本进行PCR扩增,获得了1029bp的目的基因片段。将该扩增片段连入pMD19-T simple质粒后测序,经BLAST比对分析显示,其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鳜鱼蛙病毒NH-1609、大口黑鲈溃疡综合征病毒BG/TH/CU3、EPC060608-08的MCP基因同源性最高,相似度均达到99.13%。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本研究分离的LMBIV-NB001株与NC_038508、GU256635、MG941005等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毒株聚成一簇。本论文研究结果为不同地区蛙病毒属成员的起源和分化等相关研究等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虹彩病毒科 MCP基因 鲤鱼上皮瘤细胞(EPC)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急性Pb^(2+)胁迫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Hippo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钱宝英 卢明敏 +5 位作者 钱鸿基 潘宇奇 林乐琪 徐芳英 施港归 齐鑫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251,共10页
为研究重金属铅离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Hippo信号通路中主要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采用qPCR技术研究了96 h急性不同浓度铅胁迫(0、10、17.8、31.6、56.2和100 mg/L)下Hippo信号通路中的部分基因在肝脏、肌肉、鳃和... 为研究重金属铅离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Hippo信号通路中主要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采用qPCR技术研究了96 h急性不同浓度铅胁迫(0、10、17.8、31.6、56.2和100 mg/L)下Hippo信号通路中的部分基因在肝脏、肌肉、鳃和小肠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 mg/L)相比,七个基因在肝脏组织中表达量变化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除Lats1/2外,其他基因在铅胁迫浓度(17.8 mg/L)时都显著上调(P<0.05);在肌肉组织中,MOB1表达量在不同浓度铅胁迫下上升显著(P<0.05);在腮组织中,YAP/TAZ、TEAD、PP2A、MOB1、KIBRA和FRMD表达量在铅胁迫浓度(10 mg/L)时显著上调(P<0.05);在小肠组织中,PP2A、KIBRA和14-3-3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大口黑鲈可能通过调节Hippo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响应铅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急性铅胁迫 Hippo信号通路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抗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蛙虹彩病毒药效模型的构建及其抗病毒中药筛选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秋语 黄小红 +9 位作者 郝贵杰 胡大雁 张成赛 牛晨 袁雪梅 黄雷 于喆 姚嘉赟 杨桂连 姜建湖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3-1522,共10页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MBV)是一种严重危害大口黑鲈养殖的病害,但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通过研究水温、鱼体大小以及攻毒剂量等条件对大口黑鲈感染蛙虹彩病毒的影响,构建体内抗病毒药效筛选模型,同时利用MTT法构建体外药物筛选模型,...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MBV)是一种严重危害大口黑鲈养殖的病害,但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通过研究水温、鱼体大小以及攻毒剂量等条件对大口黑鲈感染蛙虹彩病毒的影响,构建体内抗病毒药效筛选模型,同时利用MTT法构建体外药物筛选模型,进而通过体外和体内药效模型,对29种中草药进行抗病毒药效评价,对筛选出药效最佳的2种中药进行体外和体内抗病毒药效评价。结果表明:水温和鱼体大小是影响体内药效模型的2个关键因子,最佳体内药效模型条件为:水温为25℃,鱼体大小20 g,攻毒剂量为0.1 mL 10^(9.33) TCID_(50)/mL。结合体内和体外药效模型结果,筛选出紫花地丁和黄连这2种中药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的中草药。体内药效结果表明:黄连和地丁的添加量为0.6 g/kg和1.2 g/kg时,其对大口黑鲈的保护率最高均达到40%,而两者用药后病毒在肝组织的抑制率分别可达71.5%和67.0%。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当药物使用浓度为0.6 g/kg和1.2 g/kg时,可有效降低因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肝和肾等组织的病理学损伤。上述结果表明,黄连和地丁均具有较好的抗蛙虹彩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蛙虹彩病毒 抗病毒模型 紫花地丁 黄连
下载PDF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对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丽慧 包成荣 +4 位作者 李倩 姜建湖 陈建明 高令梅 郭建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92-3208,共17页
为探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池塘养殖的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将池塘养殖的大口黑鲈成鱼移入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暂养,分别于暂养第1天、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进行取样,测定分析大口黑鲈的肌肉营养... 为探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池塘养殖的大口黑鲈肌肉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将池塘养殖的大口黑鲈成鱼移入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暂养,分别于暂养第1天、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进行取样,测定分析大口黑鲈的肌肉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中暂养不同时间对大口黑鲈肌肉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以及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均在暂养第30天时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暂养第1天、第10天和第20天时(P<0.05);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对大口黑鲈肌肉必需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AAS模式下不同暂养时间的大口黑鲈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CS模式下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甲硫氨酸+胱氨酸。通过构建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暂养不同时间的大口黑鲈肌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发现肌肉中2-庚酮、2-戊酮、2-丁酮、环戊酮、1-辛烯-3-醇、1-己醇等愉悦气味物质含量随着工厂化循环水暂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综上可知,将池塘养殖的大口黑鲈成鱼移入到工厂化循环水系统中暂养可提高大口黑鲈肌肉营养品质及风味,是一种有效提高大口黑鲈成鱼品质的技术措施,建议在池塘养殖大口黑鲈成鱼的品质提升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循环水 大口黑鲈 肌肉 营养成分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臭鲈鱼营养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聃 邹松保 +4 位作者 刘梅 倪蒙 胥晴 崔雁娜 原居林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263-1271,共9页
以大口黑鲈为原料制作臭鲈鱼,比较臭鲈鱼发酵前后鱼肉的营养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鱼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比较大口黑鲈发酵前后营养品质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以大口黑鲈为原料制作臭鲈鱼,比较臭鲈鱼发酵前后鱼肉的营养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鱼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比较大口黑鲈发酵前后营养品质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比较其挥发性物质变化。与新鲜鱼肉相比,发酵后的鱼肉水分含量下降,灰分含量上升;鱼肉的钾和铁含量降低,钠和钙含量上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总体差异不显著,在营养价值上略有提升;臭鲈鱼鱼肉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均高于新鲜大口黑鲈,肉质弹性有所下降,鱼肉整体肉质好于新鲜大口黑鲈;臭鲈鱼挥发性物质数量明显多于新鲜大口黑鲈,其中醇类物质占比显著上升,出现酸类物质,而醛类物质和芳香类物质占比显著下降;桉叶油醇、芳樟醇、4-萜烯醇、胡椒酮、丁酸、三甲胺等物质是臭鲈鱼独特风味的来源。发酵后的臭鲈鱼营养成分变化不明显,但鱼肉肉质和风味均有显著提升,本研究对未来的臭鲈鱼工厂化发酵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发酵 营养成分 质构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黄连素与聚β-羟基丁酸酯对大口黑鲈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7
作者 刘雅荣 夏耘 +6 位作者 魏东 张凯 谢骏 王广军 龚望宝 郁二蒙 孙金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7,共10页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BBR)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幼苗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BBR与PHB在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和大口黑鲈反季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口黑鲈秋苗(体...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BBR)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幼苗生长、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BBR与PHB在大口黑鲈配合饲料中的应用和大口黑鲈反季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口黑鲈秋苗(体质量130.34±0.26 mg)为试验材料,以投喂基础饲料为对照(CK),B、P和MIX组分别投喂饲料B(1‰BBR)、饲料P(1‰PHB)和饲料BP(1‰BBR+1‰PHB),BP5、BP7和BP14组分别以每5、7和14 d的频率交替投喂饲料B与饲料P,养殖30 d,测定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肝脏和肠道生化指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结果】在生长性能上,与CK相比,除P和MIX组外,其余处理组终末总体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下同),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BP5、BP7和BP14组增重率、存活率均显著高于CK;BP7组终末总体质量、增重率和存活率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在肝脏中,B、P、BP5、BP7、BP14和MIX组的ACP和AKP活性均显著高于CK,同时GOT和GPT活性均显著低于CK。在肠道中,与CK相比,其他处理组MDA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CAT和LZM含量均显著提高;BP5和BP7组TNF含量均显著低于CK。肠道菌群物种在门分类水平分布上,与CK相比,BP5、BP7和MIX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BP7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在属分类水平分布上,与CK相比,BP5和BP7组无色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增加。BP7组微生物功能基因在代谢通路和环境信息处理通路显著富集。【结论】饲料中添加BBR可提高大口黑鲈秋苗的生长性能,BBR和PHB的添加或混合添加均能有效提高鱼体免疫能力及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损伤和降低肠道炎症反应,以每7 d的频率交替投喂含BBR的饲料与含PHB的饲料效果最好;推测是由于BBR和PHB改变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改善了肝脏及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BBR) 聚β-羟基丁酸酯(PHB) 大口黑鲈 生长 免疫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桑叶低聚糖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
8
作者 钟文豪 黎尔纳 +5 位作者 李庆荣 邢东旭 杨琼 邹宇晓 廖森泰 周东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5-180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低聚糖(MLO)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初始体重为(26.89±1.16)g的大口黑鲈幼鱼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低聚糖(MLO)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初始体重为(26.89±1.16)g的大口黑鲈幼鱼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5%和1.0%MLO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饲料系数(FCR)和脏体比(VSI)显著降低(P<0.05),1.0%MLO组肝体比(HSI)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α-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肠道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Sobs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0.5%MLO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MLO组(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肠道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值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肠道支原体属(Mycoplasm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肠道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白细胞介素-8(IL⁃8)、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肠道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MLO能够降低大口黑鲈FCR、VSI和HSI,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并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益生菌相对丰度,增强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低聚糖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抗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硕 陈静妮 +4 位作者 赵立宁 黄春萍 黄锦炉 王贵平 仲颖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是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中的常发病原,主要引起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制约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探究卵黄抗体在防控LMBV中的潜在作用,利用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是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中的常发病原,主要引起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制约其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探究卵黄抗体在防控LMBV中的潜在作用,利用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制备了抗LMBV卵黄抗体;通过筛选捕获物浓度、包被条件和封闭条件,建立了抗LMBV卵黄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方法;使用构建的方法,评估了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后卵黄抗体的效价消减规律。结果表明,1‰(φ)β-丙内酯4℃作用72 h可完全灭活LMBV。间接ELISA反应中,每孔包被105 TCID50灭活病毒,37℃孵育2 h后,使用5%(φ)牛血清白蛋白37℃封闭2 h,可有效降低阴性对照组卵黄抗体的背景值;此外,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与杂交醴弹状病毒卵黄抗体、未免疫的蛋黄提取物和空白细胞不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较高。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约48 d可产生特异性卵黄抗体,免疫后58 d效价升高至峰值(1∶12800),峰值水平可持续至免疫后128 d。所构建的LMBV卵黄抗体检测方法,可实时监测LMBV灭活疫苗免疫蛋鸡后的特异性卵黄抗体效价水平的变化规律,确定LMBV卵黄抗体的高效免疫程序及高免蛋收集持续期,为LMBV卵黄抗体产品的开发、应用及LMBV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蛙虹彩病毒 卵黄抗体 间接ELISA
下载PDF
大宗淡水鱼坑塘设置网箱养殖大口黑鲈试验
10
作者 刘琦 刘晓南 +2 位作者 董井祎 张志华 刘晓丽 《河北渔业》 2024年第3期11-12,40,共3页
在河北地区采用在大宗淡水鱼坑塘中设置网箱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模式,4月份网箱放养大口黑鲈鱼种75尾/m^(2),规格126~158 g/尾;10月份网箱产量41.44 kg/m^(2),平均规格595 g/尾,成活率92%,饲料系数1.33,利润294.48元/... 在河北地区采用在大宗淡水鱼坑塘中设置网箱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模式,4月份网箱放养大口黑鲈鱼种75尾/m^(2),规格126~158 g/尾;10月份网箱产量41.44 kg/m^(2),平均规格595 g/尾,成活率92%,饲料系数1.33,利润294.48元/m^(2),投入与产出比1∶1.32。网箱外坑塘大宗淡水鱼鱼种平均产量11115 kg/hm^(2),饲料系数为1.08。该模式当年投放大规格大口黑鲈鱼种,可当年养成,当年销售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淡水鱼 池塘 网箱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下载PDF
基于文献数据的大口黑鲈养殖池水温生态适宜度评价基准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寿兵 王心怡 +2 位作者 刘兴国 姜钇如 蔡桢杰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541,552,共8页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已成为中国淡水池塘养殖的重要物种。池塘水温(t)是决定其是否能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水温对大口黑鲈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根据水温将大口黑鲈生长和生存的生态...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已成为中国淡水池塘养殖的重要物种。池塘水温(t)是决定其是否能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水温对大口黑鲈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根据水温将大口黑鲈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5个生态适宜度等级期的温度基准(范围)。分别为:死亡期t≤3.5℃或t≥35.0℃、危险期3.5℃<t<6.0℃或33.0℃≤t<35.0℃、影响期6.0℃≤t≤20.0℃或30.0℃<t<33.0℃、正常期20.0℃<t<25.0℃或28.0℃≤t≤30.0℃和最适期25.0℃≤t<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水温 生态适宜度 基准
下载PDF
不同养殖阶段的大口黑鲈肠道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鸣霄 强俊 +7 位作者 徐钢春 周国勤 张茂友 陶易凡 路思琪 李岩 陆健 徐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86-5903,共18页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阶段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肠道组织学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变化,本研究挑选孵化后第5、25、45和180天的大口黑鲈,分别代表开口摄食、转食人工配合饲料、适应人工配合饲料和成鱼养殖4个阶段,采集肠道组织... 为了探究不同养殖阶段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肠道组织学结构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变化,本研究挑选孵化后第5、25、45和180天的大口黑鲈,分别代表开口摄食、转食人工配合饲料、适应人工配合饲料和成鱼养殖4个阶段,采集肠道组织,制作组织切片和测定消化酶活性,并提取DNA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大口黑鲈在第5、25、45和180天的肠道结构形态随着养殖周期延长而不断完善,其中肠道绒毛高度和杯状细胞数量不断增多。第45天幼鱼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第5天仔鱼(P<0.05),但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第25天稚鱼3种消化酶活性最低,而第180天成鱼消化酶活性最高。此外,通过16S rDNA测序,从4组大口黑鲈肠道中共鉴定出了19个门和336个属,其中变形菌门是大口黑鲈的核心菌门,占所有肠道微生物的90.61%。气单胞菌属在第5天大口黑鲈肠道中占据优势地位,而第25天稚鱼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具有显著优势,其中假单胞菌属、乳球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第45天幼鱼肠道中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较高,第180天成鱼肠道中检测出以邻单胞菌属为代表的新优势菌群。综上所述,转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会改变大口黑鲈肠道消化酶活性,并驱动肠道优势微生物由气单胞菌属向假单胞菌属、乳球菌属等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苗种培育 食性转变 肠道结构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抗氧化指标、肝肠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惠慈 夏耘 +6 位作者 张凯 田晶晶 李红燕 谢骏 郁二蒙 孙金辉 王广军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11,共11页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代谢、肠道组织学及微生物种群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33.7±1.43)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胆汁酸和2 g/kg的黄连... 【目的】探究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代谢、肠道组织学及微生物种群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33.7±1.43)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300 mg/kg的胆汁酸和2 g/kg的黄连素作为试验组,以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饲喂大口黑鲈50 d,测定比较其生长指标、血清和肝脏生理生化指标、肠道组织学及内容物微生物种群组成差异。【结果】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可以显著改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和胆汁酸组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肝体比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可以显著降低大口黑鲈血清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糖含量(P<0.05);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可显著提升肝脏糖酵解、糖异生关键酶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素组和胆汁酸组肠道微生物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比增加,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降低,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降低;饲料中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可以使大口黑鲈肝脏组织空泡化明显改善,细胞脂肪减少,肠道绒毛长度较长,肠壁较厚,杯状细胞数量增加,嗜酸性颗粒细胞较少。【结论】添加黄连素和胆汁酸能够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减少炎症反应,促进大口黑鲈的糖代谢,改变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胆汁酸 黄连素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体外传代对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毒株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丛旭 潘晓艺 +5 位作者 周可欣 穆雪娇 姚嘉赟 蔺凌云 赵建华 沈锦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3-629,共7页
为研究不同代次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的病毒特性变化及毒力差异,采用攻毒试验、qPCR、TCID 50及二代测序的方法,对LMBV分离株(LMBV-ZJDSS)F5、F35和F65进行致病性、组织中病毒载量变化、病毒滴度和不同... 为研究不同代次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ranavirus,LMBV)的病毒特性变化及毒力差异,采用攻毒试验、qPCR、TCID 50及二代测序的方法,对LMBV分离株(LMBV-ZJDSS)F5、F35和F65进行致病性、组织中病毒载量变化、病毒滴度和不同代次病毒基因组测序,在LMBV全基组中筛选出4个毒力基因,并对不同地区毒株的毒力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攻毒浓度为108.5 TCID 50/mL时,F5、F35和F65代毒株15 d内引起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死亡率分别为60%、25%和5%;F65代毒株最早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大口黑鲈肝脏、脾脏和肠的病毒载量较高,不同代次毒株在各组织中均有分布,96 h内F65代毒株在各器官组织的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48 h内F5代毒株在各器官组织的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对F5和F65代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E3、TNFR和ICP18基因编码区未发生突变,遗传稳定性较高,ICP46基因编码区有一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突变为酪氨酸。研究表明,通过病毒的连续传代,病毒致细胞病变的速度加快,病毒对大口黑鲈的致病性减弱,病毒的毒力有所下降,毒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编码ICP46蛋白的氨基酸发生突变,且不同地区LMBV毒株毒力基因差异主要集中在TNFR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大口黑鲈蛙虹彩病毒 体外传代 毒力基因
下载PDF
天津地区大口黑鲈反季节规模化繁育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勇 宋立民 +3 位作者 姜巨峰 曾祥高 刘肖莲 张云君 《河北渔业》 2023年第9期28-31,39,共5页
为提升本地区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苗种供给率、促进渔民增产增收,开展了大口黑鲈反季节规模化繁育试验。通过温度调控、营养强化等手段分4批次培育亲鱼20734尾,并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工厂化集中孵化的方法生产水花苗种... 为提升本地区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苗种供给率、促进渔民增产增收,开展了大口黑鲈反季节规模化繁育试验。通过温度调控、营养强化等手段分4批次培育亲鱼20734尾,并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工厂化集中孵化的方法生产水花苗种54385万尾;经实际统计和测算,试验期间亲鱼平均催产率为77%,亲鱼平均回收率为78%,受精卵平均孵化率为93%。通过效益分析得出:按单位体重计算亲鱼培育平均成本为5.2元/kg;水花生产投入平均成本为44.5元/万尾;生产水花的平均收益为218.6元/万尾。总结:影响大口黑鲈水花生产效益的主导因素在于水花的价位,所以应充分把握8—9月间的价格高位期,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反季节 规模化 繁育
下载PDF
不同糖源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糖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车明晓 张新节 +2 位作者 陆梓晔 迟淑艳 谭北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9-1181,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糖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糖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以红鱼粉、鸡肉粉和酪蛋白为主要蛋白质源,大豆油和鱼油为主要脂肪源,分别以葡萄糖(Glu组)、蔗糖(Suc组)、糊精(Dex组)、玉米...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不同糖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糖脂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以红鱼粉、鸡肉粉和酪蛋白为主要蛋白质源,大豆油和鱼油为主要脂肪源,分别以葡萄糖(Glu组)、蔗糖(Suc组)、糊精(Dex组)、玉米淀粉(CS组)、豌豆淀粉(PS组)和木薯淀粉(TS组)为糖源,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选择健康、规格均匀的大口黑鲈鱼苗540尾[初始体重(5.01±0.04)g],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对应的6种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Suc组和PS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Glu组、CS组和TS组(P<0.05),PS组和TS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lu组、Suc组和Dex组(P<0.05),Glu组、Suc组和Dex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CS组、PS组和TS组(P<0.05)。2)Glu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Suc组(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Glu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Suc组和PS组(P<0.05);Glu组和CS组血清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Suc组和PS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Suc组、Dex组和TS组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Glu组和PS组(P<0.05),而Glu组、PS组和TS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Suc组、Dex组和CS组(P<0.05)。4)PS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Glu组、Suc组和TS组(P<0.05)。5)PS组肝脏葡萄糖激酶(GK)活性显著高于Glu组和CS组(P<0.05),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肝脏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活性显著高于Glu组、Suc组、Dex组和TS组(P<0.05);Suc组肝脏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显著低于CS组和TS组(P<0.05),且肝脏丙酮酸激酶(PK)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PS组肝脏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活性显著高于Glu组和Suc组(P<0.05),肝脏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活性显著高于Glu组、Suc组和Dex组(P<0.05)。6)Dex组、CS组、PS组和TS组肝脏G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lu组和Suc组(P<0.05);PS组肝脏胰岛素受体(INSR)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lu组、Suc组、Dex组和CS组(P<0.05);Glu组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IRS)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且PS组显著高于Suc组和TS组(P<0.05);PS组肝脏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3KR1)、蛋白激酶B(Akt)和PEPCK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PS组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6PC)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Glu组、Suc组、Dex组和CS组(P<0.05)。综上所述,大口黑鲈摄食蔗糖可达到与摄食豌豆淀粉相当的生长性能,但饲料利用效率和抗氧化能力较低;与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相比,摄食豌豆淀粉更有利于大口黑鲈的生长、饲料效率、抗氧化能力和对糖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糖源 生长性能 糖脂代谢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天津地区大口黑鲈混合养殖试验
17
作者 周书洪 姚学良 +5 位作者 孙洪超 王宇 徐林通 丁子元 宋昀鹏 张楠 《河北渔业》 2023年第6期4-6,46,共4页
为提高大口黑鲈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开展了大口黑鲈混养试验,即大口黑鲈与南美白对虾、大口黑鲈与河蟹、大口黑鲈与黄颡鱼的混养模式试验。大口黑鲈与南美白对虾接力混合养殖,南美白对虾投放规格1 cm的苗种,密度45万尾/hm^(2),收... 为提高大口黑鲈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开展了大口黑鲈混养试验,即大口黑鲈与南美白对虾、大口黑鲈与河蟹、大口黑鲈与黄颡鱼的混养模式试验。大口黑鲈与南美白对虾接力混合养殖,南美白对虾投放规格1 cm的苗种,密度45万尾/hm^(2),收获成虾规格42尾/kg,单位产量6318.75 kg/hm^(2),大口黑鲈投放规格150 g/尾,170 m^(3)水槽投放2000尾,收获规格0.79 kg/尾,养殖槽产量1548.4 kg;大口黑鲈与河蟹混养,大口黑鲈投放规格120 g/尾,密度22500尾/hm^(2),单位产量13162.5 kg/hm^(2),投放河蟹苗种规格5.12 g/只,密度7500只/hm^(2),收获河蟹546 kg/hm^(2);大口黑鲈与黄颡鱼混养,大口黑鲈鱼种规格120 g/尾,密度22500尾/hm^(2),收获大口黑鲈13252.5 kg/hm^(2),投放黄颡苗种规格68.25 g/尾,密度3000尾/hm^(2),收获黄颡鱼918 kg/hm^(2)。除接力混养南美白对虾需要投喂,河蟹、黄颡鱼不需投喂。大口黑鲈混养模式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既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同时对水质调控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混养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下载PDF
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乃松 梁勤朗 +3 位作者 肖温温 周恒永 马秀丽 赵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为了研究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根据鱼体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设计了7种等能的试验饲料。其中4种饲料(45CP、40CP、35CP和30CP)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45%、40%、35%和30%,另3种饲料... 为了研究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根据鱼体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设计了7种等能的试验饲料。其中4种饲料(45CP、40CP、35CP和30CP)的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45%、40%、35%和30%,另3种饲料(40AA、35AA和30AA)是在低蛋白质饲料(40CP、35CP和30CP)的基础上添加必需氨基酸,使它们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45CP(对照组)相一致。用上述饲料对初始体重为(10.13±0.01)g的大口黑鲈进行了89d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重复放养30尾鱼。方差分析显示:试验鱼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成活率以及免疫指标均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添加必需氨基酸的35AA和30AA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保留率分别显著高于对应的未添加必需氨基酸的35CP和30CP组(P<0.05),但仍显著低于45CP组(P<0.05)。40AA的试验鱼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活性与45CP组差异不显著(P>0.05)。35AA和30AA组的头肾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高于35CP和30CP组(P<0.05)。30AA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肥满度显著高于30CP(P<0.05)。各组试验鱼的水分和灰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饲料效率和蛋白质保留率所产生的影响与其引起增加了的饲料蛋白质水平而不是饲料的必需氨基酸水平正相关。研究表明,在低蛋白质饲料中补充的晶体必需氨基酸对大口黑鲈的生长、体组成和免疫指标产生的有益作用不及等量的以蛋白质为来源的必需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饲料 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 生长 体组成 免疫指标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下载PDF
大口黑鲈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91
19
作者 何小燕 刘小林 +2 位作者 白俊杰 李胜杰 樊佳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7-603,共7页
对大口黑鲈全长、体长、体高、体宽、眼间距、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共10个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与体长存在显著共线性的全长、体高、头长,尾柄高及回归方程中不显著的吻长和尾柄长,计算... 对大口黑鲈全长、体长、体高、体宽、眼间距、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共10个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剔除与体长存在显著共线性的全长、体高、头长,尾柄高及回归方程中不显著的吻长和尾柄长,计算以体宽、体长、眼间距3个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重为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分析大口黑鲈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3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0.942,0.979,0.928)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中,3个形态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它们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其中体宽(P4=0.599)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R2=0.980,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重为依变量(Y),体宽(X4)、体长(X2)和眼间距(X5)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LgY=1.065+0.765 LgX2+1.441 LgX4+0.543 LgX5。以上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效果相关数据的获得为大口黑鲈选育测量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
下载PDF
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9
20
作者 邓国成 谢骏 +5 位作者 李胜杰 白俊杰 陈昆慈 马冬梅 江小燕 劳海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1-877,共7页
对广东省佛山地区2008年夏季高温时期暴发的大口黑鲈溃疡病的病原进行分离,从患病鱼的病灶肌肉组织中分离到5株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健康大口黑鲈,均末出现溃疡暴发病的典型症状——病鱼体表大片溃烂,裸露肌肉坏死并有出血,尾鳍... 对广东省佛山地区2008年夏季高温时期暴发的大口黑鲈溃疡病的病原进行分离,从患病鱼的病灶肌肉组织中分离到5株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健康大口黑鲈,均末出现溃疡暴发病的典型症状——病鱼体表大片溃烂,裸露肌肉坏死并有出血,尾鳍、胸鳍和背鳍基部红肿溃烂。制备病灶肌肉组织的除菌过滤液,背部肌肉注射感染健康大口黑鲈,7d后出现典型的溃疡病症状。取自然发病鱼和人工感染的患病鱼病灶肌肉组织制作超薄切片,经电镜观察,均发现组织中有大量病毒颗粒,病毒粒子有囊膜,呈六角形,为正20面体对称结构,大小约为145.5nm。根据已知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提取人工感染发病鱼病灶肌肉组织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已报道的虹彩病毒MCP基因有着较高同源性(39.5%~100%)。从电镜观察和MCP基因测序分析结果确认该病毒为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与国外报道的大口黑鲈病毒(LMBV)在分子特性和引起的疾病特征上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大口黑鲈溃疡性暴发病的病原是虹彩病毒,将该病暂命名为大口黑鲈病毒性溃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溃疡病 病原 虹彩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