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of larval instars of artemisia weevil,Adosomus sp.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Jian-wei LUO You-qing +2 位作者 ZONG Shi-xiang GAO Bi-qiang LI Yue-hua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The artemisia weevil, Adosomus s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ormwood (Artemisa ordosoca and A. sphaerocephala) pest in recent years in Ningxia Province, China. The number of larval instars should be determined befor... The artemisia weevil, Adosomus s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ormwood (Artemisa ordosoca and A. sphaerocephala) pest in recent years in Ningxia Province, China. The number of larval instars should be determined before further studies on its life history, biology and integrate management of pest (IMP).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head capsule, based on frequency histograms and Dyar's law, from which we concluded that the larvae ofAdosomus sp. have four instars. Of the two variables measured, the width of head capsule provided the best division of instars. The average width of head capsule of the 1st instar larvae was 1.348±0.152 mm, the 2nd 2.109±0.199 mm, the 3rd 3.563±0.492 mm and the 4th 5.974±0.58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osomus sp. larval instars head capsule Dyar's law regression equation
下载PDF
Larval Instars and Division Features of Apriona germari
2
作者 Le Baothanh Ji Baozhong +3 位作者 Liu Shuwen Wang Guoxing Zhang Kai Wu Hua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Apriona germari larvae were obtained via sample collection in woodland and indoor rearing. In this study, larval instars were divided by Dyar's law,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val stage of A. germari comprise... Apriona germari larvae were obtained via sample collection in woodland and indoor rearing. In this study, larval instars were divided by Dyar's law,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val stage of A. germari comprised six instars, while the width of head capsule was the best instar-dividing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instar division, tubercle numbers on the transverse furrow downside of first abdominal dorsal ambulatory ampullae, seta numbers of abdominal telson and lateral seta numbers of mandible were observed and statistically calculated. The accuracy of instar-dividing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Dyar's law.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wo instar-dividing results was 90. 47%. It is approved that the abov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could be used in instar division ofA. germari larv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iona gerrnari larval instars Dyar's law Morphological features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种群定殖与种群重建及延续能力研究
3
作者 张桂芬 万坤 +9 位作者 潘梦妮 王龙 黄聪 王玉生 张毅波 冼晓青 杨念婉 桂富荣 刘万学 万方浩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4,共11页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等作物最具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检疫性害虫,2017年首次在我国西北新疆伊犁的露地番茄发现,2018年又在我国西南云南临沧的保护地番茄发生,目前已快速传播至我国20余个省级区域。【目的】以成...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等作物最具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检疫性害虫,2017年首次在我国西北新疆伊犁的露地番茄发现,2018年又在我国西南云南临沧的保护地番茄发生,目前已快速传播至我国20余个省级区域。【目的】以成虫为对象在室内笼罩条件下,研究明确番茄潜叶蛾的种群定殖、种群重建及延续能力。【方法】每笼接入不同数量(2、4、6、8、10头)的番茄潜叶蛾成虫(性比1:1),通过评价其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研究繁殖体数量对番茄潜叶蛾种群定殖能力的影响;以1对成虫(2头,性比1:1)为起始繁殖体数量,通过种群数量动态监测、虫态(龄期)个体数量占比及丰富度指数R评价,研究番茄潜叶蛾的种群重建和延续能力。【结果】以5个繁殖体数量(2、4、6、8、10头,性比1:1)接入番茄潜叶蛾成虫,各繁殖体数量的总计产卵量分别为93.1、194.9、271.3、311.5和400.2粒,差异显著;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93.1、97.4、90.4、77.9和80.0粒,差异显著,且繁殖体数量为1♀:1♂、2♀:2♂和3♀:3♂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明显高于4♀:4♂和5♀:5♂;此外,在5个繁殖体起始数量处理中,卵孵化为幼虫的比率均比较高,为91.3%—92.7%;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种群定殖能力大小依次为5♀:5♂>3♀:3♂>4♀:4♂>2♀:2♂>1♀:1♂。1对(2头,性比1:1)番茄潜叶蛾成虫即可重新建立种群,约90 d(3个世代)后种群即可达到稳定状态。在168 d(约5个世代)的种群重建和种群延续过程中,仅在最初的0—91 d范围观察到3个较为明显的种群发生高峰(世代),高峰日总计虫量(蛹未予计入)较起始繁殖体数量分别增加77.8、60.5和60.1倍,其中,成虫数量分别增加6.4、4.1和7.7倍;之后,各虫态(卵、1—4龄幼虫、成虫)同时发生,世代重叠现象明显,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并波动增长,总计种群数量持续稳定在96.6—140.6头,不同虫态(龄期)个体数量占比在16.67%上下波动,丰富度指数R稳定在1.011—1.094。【结论】番茄潜叶蛾1对成虫即具有较高的生殖与存活能力,传入的起始繁殖体数量越大,番茄潜叶蛾成功定殖的可能性越大;1头雌虫和1头雄虫即可重新建立种群并使种群得以稳定延续。1对成虫的传入即具有较大的入侵风险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以满足种群延续和扩张,因此,在番茄潜叶蛾防控工作中,应加强对该虫的监测预警,并力争在其点片发生期予以灭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繁殖体数量 种群定殖 种群重建 种群延续 虫态(龄期)丰富度
下载PDF
小线角木蠹蛾幼虫龄数的划分
4
作者 信晓萌 韩世德 +3 位作者 王勇 张殿福 马玉龙 刘玉喜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确定自然条件下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幼虫的龄数,从野外定时采集小线角木蠹蛾幼虫,测量其头壳宽、体长、体宽、前胸背板宽、上颚长、上颚宽6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Brooks指数、Grosby指数、频次分布图进行统计分析... 为了确定自然条件下小线角木蠹蛾Streltzoviella insularis幼虫的龄数,从野外定时采集小线角木蠹蛾幼虫,测量其头壳宽、体长、体宽、前胸背板宽、上颚长、上颚宽6项指标,利用变异系数、Brooks指数、Grosby指数、频次分布图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6项指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小线角木蠹蛾幼虫13龄,头壳宽是判定小线角木蠹蛾幼虫龄数的最佳指标;并确定了各龄幼虫的龄期。结果可为小线角木蠹蛾发生规律的研究和防控方案的准确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线角木蠹蛾 幼虫龄数 Brooks指数 Grosby指数 分龄指标 龄期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幼虫的龄数和龄期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桂芬 殷惠军 +5 位作者 王玉生 李振江 毕思言 王瑞 刘万学 万方浩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源产于南美洲的秘鲁,是世界番茄的毁灭性害虫,2017年8月首次在我国新疆发现,对我国番茄及其他茄科粮蔬作物生产安全构成了潜在巨大威胁。龄期划分是深入研究番茄潜叶蛾生物学习性,明确其种群发生规律...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源产于南美洲的秘鲁,是世界番茄的毁灭性害虫,2017年8月首次在我国新疆发现,对我国番茄及其他茄科粮蔬作物生产安全构成了潜在巨大威胁。龄期划分是深入研究番茄潜叶蛾生物学习性,明确其种群发生规律,提高预测预报和防治(如基于幼虫寄生蜂利用的生物防治)效果的基础。头壳宽度是幼虫分龄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逐日测量幼虫的头壳宽度和虫体长度,并运用频次分布、Dyar法则、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归分析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番茄潜叶蛾的幼虫龄期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幼虫头壳宽度符合Dyar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并呈现出明显的指数回归关系,可作为幼虫龄期划分的重要形态指标。番茄潜叶蛾幼虫划分为4个龄期,各龄期幼虫头壳宽度分别为0.1375~0.1575 mm、0.2125~0.2725 mm、0.3200~0.4100 mm和0.4975~0.5800 mm。与之对应龄期的幼虫体长分别为0.80~1.52 mm、0.91~3.33 mm、2.42~4.89 mm和4.18~7.32 mm,可作为判定龄期数的辅助指标。于室内27℃温度下饲养幼虫,平均历期约13 d,其中1~4 d为第1龄、3~6 d为第2龄、4~7d为第3龄、6~15d为第4龄。头壳宽度可作为幼虫龄期划分的重要指标,番茄潜叶蛾幼虫分为4个龄期;同一龄期内幼虫体长变异性较大,各龄期重叠程度较高,可作为幼虫龄期划分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幼虫龄期 头壳宽度 回归分析 体长
下载PDF
不同家蚕品种五龄幼虫期与蛹期中肠细菌组成与功能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庆荣 杨琼 +3 位作者 邢东旭 邹宇晓 张伟龙 肖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0-1030,共11页
【目的】分析生命力及茧层率不同的家蚕Bombyx mori品种间中肠细菌组成的差异及其对生命力与蚕茧量等性状的影响。【方法】基于长期的家蚕资源饲养调查成绩,选取了高生命力家蚕品种932G和高丝量品种2041J作为实验材料,收集5龄幼虫和蛹... 【目的】分析生命力及茧层率不同的家蚕Bombyx mori品种间中肠细菌组成的差异及其对生命力与蚕茧量等性状的影响。【方法】基于长期的家蚕资源饲养调查成绩,选取了高生命力家蚕品种932G和高丝量品种2041J作为实验材料,收集5龄幼虫和蛹的中肠,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中肠细菌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比较不同品种及不同发育阶段家蚕中肠细菌组成及其功能的差异。【结果】分别获得932G和2041J 5龄幼虫期中肠细菌399和45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蛹期OTU数目分别为138和162个。5龄幼虫期中肠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优势属是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丰度最高,其次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有多个菌属的相对丰度在932G和2041J间差异显著,其中德沃斯菌属Devosia、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短杆菌属Brachybacterium、罗氏菌属Rothia、葡萄球菌属及劳氏菌属Lawsonella等在932G 5龄幼虫中肠中的丰度显著高于在2041J 5龄幼虫中肠中的,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甲基杆菌属、不动杆菌属Acinetobscter、管道杆菌属Cloacibacterium、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aceae、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鞘氨醇菌属Sphingobium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在2041J 5龄幼虫中肠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932G 5龄幼虫中肠中的。932G和2041J 5龄幼虫中肠细菌分别有77%和78%的功能基因富集在KEGG代谢通路上,其次是富集在环境信息处理和遗传信息处理通路的功能基因;932G的5龄幼虫中肠中硝酸盐还原、氮气呼吸、硝酸盐呼吸、亚硝酸盐呼吸及固氮等功能菌群占比高于2041J 5龄幼虫中肠中的,2041J 5龄幼虫中肠中化学异养、尿素分解、甲醇氧化等功能菌群占比高于932G 5龄幼虫中肠中的。5龄幼虫中肠细菌组成与蛹的显著不同,蛹中肠变形菌门欧文氏菌属Erwinia为优势属,且蛹期两个品种间欧文氏菌属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932G蛹中肠细菌氨基酸转运与代谢、胞外分泌与转运、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和无机盐转运与代谢等功能基因相对丰度显著高于5龄幼虫中的。【结论】家蚕5龄幼虫期中肠细菌组成和预测功能在家蚕高生命力品种932G与高丝量品种2041J间差异显著,蛹期中肠细菌组成与功能与5龄期显著不同,且蛹期中肠细菌的相对丰度在两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探讨肠道微生物在家蚕抗逆、耐药、抗病及其蛋白质合成与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其家蚕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高通量测序 肠道微生物 5龄幼虫期 蛹期
下载PDF
梨星毛虫虫龄的划分及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和感器观察
7
作者 张婷 师文丽 +3 位作者 樊楠楠 杨美红 张仙红 郑海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5-1763,共9页
为明确梨星毛虫Illidcris pruni的龄期,了解其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通过测量梨星毛虫的头壳宽度与体长两项指标,根据所得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以及结合Dyar定律明确幼虫虫龄数,并利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得出的... 为明确梨星毛虫Illidcris pruni的龄期,了解其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通过测量梨星毛虫的头壳宽度与体长两项指标,根据所得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以及结合Dyar定律明确幼虫虫龄数,并利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得出的结果进行验证;并采用扫描电镜对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及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梨星毛虫体长和头壳宽的频次分布均呈显著的5个峰,因此推断梨星毛虫为5个虫龄。各龄的体长变幅分别为2.96~4.04 mm、5.27~6.27 mm、7.76~8.36 mm、9.47~10.45 mm和11.83~12.11 mm,头壳宽变幅分别为0.316~0.358 mm、0.397~0.459 mm、0.538~0.598 mm、0.687~0.735 mm和0.947~1.011 mm。头壳宽符合戴氏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并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头壳宽可作为梨星毛虫龄期划分的重要指标,体长可作为分龄的辅助指标。梨星毛虫末龄幼虫头部感器共有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3种感器,主要分布于触角、口器、上颚和下颚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星毛虫 虫龄 头壳宽 体长 感器
下载PDF
产卵次数和寄主幼虫龄期对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何朋阳 李贤 +1 位作者 刘同先 张世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5-1104,共10页
【目的】评价本地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对重大入侵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寄生潜能。【方法】采用选择性试验研究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的寄生偏好性... 【目的】评价本地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对重大入侵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寄生潜能。【方法】采用选择性试验研究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的寄生偏好性;采用非选择性试验研究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寄生草地贪夜蛾1,2或3龄幼虫后子代蜂的发育历期、出茧数、羽化率、性比(雌性占比)、成蜂寿命及个体大小;通过直接观察法确定羽化后24 h已交配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产卵次数,测定不同产卵次数对螟蛉盘绒茧蜂子代的发育历期、出茧数、羽化率、性比、成蜂寿命和个体大小的影响;采用小叶碟法测定羽化后24 h已交配的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结果】羽化后24 h已交配的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寄生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时,寄生率为34%~54%,卵-幼虫历期为8.7~9.9 d,蛹历期为3.9~4.1 d,每头寄主出茧数为19.7~41.2粒,羽化率为84.4%~92.0%,雌性占比为31.5%~38.8%;子代雌成蜂的个体均大于雄成蜂的;寄生草地贪夜蛾1或3龄幼虫时子代雌成蜂的寿命明显长于雄成蜂的。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在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上的产卵次数对子代蜂生物学特性影响显著。随产卵次数增加螟蛉盘绒茧蜂子代雄成蜂寿命缩短,个体变小;与羽化后24 h已交配的螟蛉盘绒茧蜂雌成蜂寄生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1次的相比,寄生3次后,螟蛉盘绒茧蜂子代蜂卵-幼虫历期显著延长了0.7 d,蛹历期缩短了0.4 d,每头寄主出茧数显著增加了25粒,雌性占比显著降低了58.8%。螟蛉盘绒茧蜂羽化后24 h已交配雌成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日最大寄生量为17.5头,瞬时攻击率为0.043,平均处理时间为1.368。【结论】本研究首次评价了螟蛉盘绒茧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寄生潜能,表明该寄生蜂是草地贪夜蛾的有效本地天敌,为进一步利用本地天敌控制入侵害虫提供了技术储备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螟蛉盘绒茧蜂 寄主幼虫龄期 产卵次数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柑桔爆皮虫幼虫龄期的划分 被引量:40
9
作者 魏书军 郑宏海 +2 位作者 皇甫伟国 施祖华 陈学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2-309,共8页
近些年柑桔爆皮虫Agrilus auriventris Saunders在浙江部分柑桔产区暴发危害,幼虫龄数的确定是进一步研究其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预测预报以及制定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孵化的方法收集柑桔爆皮虫各龄幼虫,... 近些年柑桔爆皮虫Agrilus auriventris Saunders在浙江部分柑桔产区暴发危害,幼虫龄数的确定是进一步研究其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预测预报以及制定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孵化的方法收集柑桔爆皮虫各龄幼虫,测量了幼虫头部口上片最大宽度(Y1)、尾部钳状突最大宽度(Y2)、钳状突最大长度(Y3)、钳状突左侧侧缘最大长度(Y4)等4个形态特征。根据所测数据的频次分布图以及Dyer定律推测柑桔爆皮虫幼虫分为5龄。运用Cra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口片最大宽度是幼虫分龄的最佳指标。1—5龄幼虫口上片宽度(mm)分别为0.1196±0.0013,0.2008±0.0030,0.3304±0.0041,0.5150±0.0049,0.7844±0.0040。口上片宽度和幼虫龄数的最佳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66+exp(-1.9883+(0.3675)×x)(R^2=0.9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爆皮虫 幼虫龄期 口上片 钳状突 Dyar定律 回归方程
下载PDF
豌豆彩潜蝇幼期各虫态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曹利军 宫亚军 +3 位作者 朱亮 石宝才 陈敏 魏书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4-600,共7页
【目的】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Goureau)是我国蔬菜上常见的一种重要害虫,目前尚未见该虫幼期卵到蛹各虫态形态特征的系统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饲养的方法收集豌豆彩潜蝇的卵、不同龄期的幼虫以及蛹,对... 【目的】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Goureau)是我国蔬菜上常见的一种重要害虫,目前尚未见该虫幼期卵到蛹各虫态形态特征的系统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饲养的方法收集豌豆彩潜蝇的卵、不同龄期的幼虫以及蛹,对该虫从卵期到羽化成成虫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通过测量幼虫口钩和头咽骨的长度对幼虫龄期进行了划分。【结果】卵期观察到了豌豆彩潜蝇及其他潜蝇科昆虫中从未记述过的卵的呼吸角。利用口钩和头咽骨长度将幼虫划分为3个龄期,并对不同龄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和描述,确定了通过骨化结构对幼虫龄期准确鉴定和通过外部形态快速鉴定的方法。根据豌豆彩潜蝇蛹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变化将蛹期划分为5个明显的发育阶段。【结论】本研究记述了豌豆彩潜蝇卵到蛹期的形态特征并对幼虫龄期进行了划分,为潜蝇幼虫和蛹的形态学及豌豆彩潜蝇生物学、生理学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彩潜蝇 形态学 幼期 呼吸角 幼虫龄期
下载PDF
榆木蠹蛾幼虫龄数的确定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美红 张金桐 +3 位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牛辉林 张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0-718,共9页
为弄清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幼虫的发育情况及预测其发生时间,通过测量榆木蠹蛾幼虫的头壳宽、体长、体宽、前胸背板宽、上颚长和上颚宽,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来找出判定幼虫龄数的最佳形态指标,推断其... 为弄清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 Walker幼虫的发育情况及预测其发生时间,通过测量榆木蠹蛾幼虫的头壳宽、体长、体宽、前胸背板宽、上颚长和上颚宽,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来找出判定幼虫龄数的最佳形态指标,推断其幼虫的龄数。结果表明:各龄幼虫头壳宽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最小,其他5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较大,头壳宽为最佳分龄指标。根据头壳宽将榆木蠹蛾幼虫分为20龄,不同龄幼虫头壳宽值符合Dyar定律提出的幼虫头壳宽增长规律,头壳宽和龄数的回归方程为y=0.233+1.686x+0.127x2-0.005x3(R2=0.996)。榆木蠹蛾幼虫龄数的确定为研究其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及进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木蠹蛾 幼虫龄数 Grosby指数 Brooks指数 分龄指标
下载PDF
眉斑并脊天牛幼虫龄数及各龄特征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赖开平 陆温 +2 位作者 刘德星 骆峥嵘 高鹏宇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0,F0002,共4页
测定头壳宽度室内观察结果表明,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Fabricius)幼虫有4龄。1~4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66±0.20),(1.45±0.20),(2.22±0.23),(3.26±0.29)mm。其龄数(y)与幼虫头壳... 测定头壳宽度室内观察结果表明,眉斑并脊天牛Glenea cantor(Fabricius)幼虫有4龄。1~4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66±0.20),(1.45±0.20),(2.22±0.23),(3.26±0.29)mm。其龄数(y)与幼虫头壳宽(X)度符合关系式Y=0.2975+1.1606X。在25℃条件下,1~4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5.25±0.60),(4.94±0.58),(5.98±0.63)d和(22.92±1.28)d,整个幼虫期为(39.09±2.14)d。还对眉斑并脊天牛各龄幼虫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斑并脊天牛 幼虫龄数 龄期 幼虫特征
下载PDF
荔枝大造桥虫幼虫龄数的划分 被引量:18
13
作者 董易之 陈炳旭 +1 位作者 徐淑 李鹏燕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2-556,共5页
近年来,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Denis&Schiffermüller)在荔枝上发生严重危害。幼虫龄数的确定是开展害虫生物生态学研究和制定防治措施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大造桥虫幼虫龄数的划分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饲... 近年来,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Denis&Schiffermüller)在荔枝上发生严重危害。幼虫龄数的确定是开展害虫生物生态学研究和制定防治措施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大造桥虫幼虫龄数的划分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饲养,采集大造桥虫各龄幼虫。测定其头壳宽度,并根据头壳宽度的频次分布推测大造桥虫幼虫分6龄。利用Crosby指数和指数曲线拟合进行验证,结果均表明该幼虫分6龄是合理的。1~6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301、0.534、0.940、1.544、2.307、3.37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造桥虫 幼虫龄期 头壳宽度 Crosby指数 指数曲线拟合
下载PDF
荔枝粗胫翠尺蛾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炳旭 董易之 +4 位作者 陈刘生 陆恒 成家宁 王安勇 王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1-264,F0004,共5页
通过对危害广东地区荔枝龙眼尺蛾的田间调查和鉴定,发现原来报道的绿额翠尺蛾[Pelagodes proquadraria(Inoue)]属种类鉴定错误,其种类应为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 Walker)。对粗胫翠尺蛾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研究的结果... 通过对危害广东地区荔枝龙眼尺蛾的田间调查和鉴定,发现原来报道的绿额翠尺蛾[Pelagodes proquadraria(Inoue)]属种类鉴定错误,其种类应为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 Walker)。对粗胫翠尺蛾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幼虫分5龄,符合Dyer生长规律;成虫存在性二型现象,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羽状;该虫主要以幼虫危害荔枝和龙眼的嫩梢嫩叶,在广东地区1 a发生7~8代,幼虫老熟后吐丝缀连相邻的叶片成苞状,并在其中化蛹;卵散产,以嫩叶叶尖和叶缘落卵最多;在室内26℃恒温饲养,卵和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4和6.67 d,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为2.76、2.80、3.42、3.89和5.16 d,成虫产卵前期为1.6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粗胫翠尺蛾 生物学特性 幼虫分龄 发生规律
下载PDF
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传播媒介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的幼虫龄期划分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侨 杨莲茹 +5 位作者 杨晓野 王瑞 史红蕾 郑文青 李军燕 杨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1-350,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找出区分西方角蝇Haematobia irritans和截脉角蝇H.titillans幼虫龄期划分标准,为准确鉴定两种角蝇各龄幼虫,研究斯氏副柔线虫在角蝇体内的发育过程,以及制定防控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的有效措施等奠定基础。【方法】... 【目的】本研究旨在找出区分西方角蝇Haematobia irritans和截脉角蝇H.titillans幼虫龄期划分标准,为准确鉴定两种角蝇各龄幼虫,研究斯氏副柔线虫在角蝇体内的发育过程,以及制定防控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的有效措施等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实验室人工孵育两种角蝇幼虫的方法,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虫体长、咽骨体长和咽骨体宽3项指标,利用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合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两种角蝇幼虫之间差异,以确定两种角蝇幼虫最佳龄期划分标准。【结果】结果表明,两种角蝇的幼虫均分为3龄,咽骨体是两种角蝇幼虫龄期划分的特征性结构,两种角蝇各龄幼虫相同指标的测量值随龄期的增长呈现出相同的增长规律。咽骨体长是划分两种角蝇幼虫龄期的最佳测量指标,咽骨体宽可作为分龄的辅助指标;两种角蝇相邻龄期幼虫的体长变化范围存在相互重叠,不能准确划分角蝇幼虫龄期。【结论】研究表明通过西方角蝇和截脉角蝇幼虫咽骨体的形态特征可简便、快速和准确地鉴定两种角蝇幼虫的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病 西方角蝇 截脉角蝇 幼虫龄期 咽骨体
下载PDF
降香黄檀食叶害虫棕斑澳黄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幼虫虫龄判断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斌 周国英 +4 位作者 杨权 董文统 李小敏 周莎 何苑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3-1261,共9页
【目的】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 subnotata Walker是于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人工林中新发现的一种食叶害虫,其生物学特性描述和龄期判定是虫害预测预报与林间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定期林间采样的方法,对棕斑... 【目的】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 subnotata Walker是于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人工林中新发现的一种食叶害虫,其生物学特性描述和龄期判定是虫害预测预报与林间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定期林间采样的方法,对棕斑澳黄毒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进行调查;并通过测量头宽、前胸毛瘤宽和体长3项分龄指标,测定棕斑澳黄毒蛾幼虫的龄期。【结果】本文报道了棕斑澳黄毒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研究结果表明,棕斑澳黄毒蛾幼虫随龄期增长,前胸逐渐变黑,腹部背线和翻缩腺颜色逐渐加深,特征逐渐变得明显。通过频次分析统计,测得棕斑澳黄毒蛾幼虫龄数为5龄。头宽和前胸毛瘤宽可作为分龄指标,头宽优于前胸毛瘤宽,且前胸毛瘤宽与头宽呈直线关系(y=0.994x-0.114,R=0.999)。体长经统计检验,符合Dyar氏法则,但区域重叠明显,不宜作为分龄指标。【结论】本研究确定了棕斑澳黄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幼虫虫龄,可为林间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斑澳黄毒蛾 生物学特性 幼虫龄期 头宽 前胸毛瘤宽
下载PDF
龄期、饲养条件和测定方法对韭菜迟眼蕈蚊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鹏 李慧 +3 位作者 王秋红 陈澄宇 慕卫 刘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0-736,共7页
为建立针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韭蛆)的可靠生测方法,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人工饲料混药法和浸虫法分别测定毒死蜱、噻虫胺对不同龄期韭蛆的毒力,以明确龄期、饲养温度、食料及测定方法对药剂敏感... 为建立针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韭蛆)的可靠生测方法,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人工饲料混药法和浸虫法分别测定毒死蜱、噻虫胺对不同龄期韭蛆的毒力,以明确龄期、饲养温度、食料及测定方法对药剂敏感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方法测得2龄幼虫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分别为4龄幼虫的11.9倍、7.4倍、3.3倍;毒死蜱对取食韭菜、人工饲料、大葱韭蛆的LC50分别为圆葱的1.84倍、1.47倍、2.31倍;在15-30℃范围内,随韭蛆饲养温度升高,毒死蜱对4龄幼虫的LC50值增大;三种方法测得毒死蜱对4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67.199 mg/L、71.123 mg/L、88.120 mg/L,噻虫胺对4龄幼虫的LC50值依次为3.584 mg/L、2.255 mg/L、4.329mg/L,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和人工饲料混药法的毒力曲线拟合度高于浸虫法。说明龄期、饲养温度、食料、测定方法均影响韭蛆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龄期 饲养条件 药剂敏感性 生测方法
下载PDF
基于Crosby生长法则的蔗根土天牛幼虫龄期划分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永浩 岑冠军 +2 位作者 韦德卫 曾宪儒 曾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探寻蔗根土天牛幼虫最佳分龄结构并判断幼虫的龄数,为研究蔗根土天牛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制定防治技术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饲养孵化的方法收集蔗根土天牛幼虫,分别测量幼虫的头口宽和前胸背板宽,并... 【目的】探寻蔗根土天牛幼虫最佳分龄结构并判断幼虫的龄数,为研究蔗根土天牛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制定防治技术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饲养孵化的方法收集蔗根土天牛幼虫,分别测量幼虫的头口宽和前胸背板宽,并采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频次分布图显示蔗根土天牛幼虫头口宽、前胸背板宽均有18个左右的分布区,其中以头口宽分布较为明显,头口宽的峰值分别为0.6、1.2、1.6、2.2、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和9.0mm。【结论】蔗根土天牛幼虫共分18龄,头口宽是判定蔗根土天牛幼虫虫龄的最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根土天牛 幼虫龄数 Crosby法则 头口宽 前胸背板宽
下载PDF
白蜡窄吉丁幼虫的龄数和龄期测定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小艺 杨忠岐 +1 位作者 刘桂军 刘恩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7-102,共6页
采用林间定期调查取样的方法,测定白蜡窄吉丁幼虫的龄数以及各龄的龄期;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体长、体宽(第7腹节最宽处)、前胸背板宽、口缘宽、尾叉长和尾叉前缘宽等6项指标,以期找出区分和判定幼虫虫龄的最佳形态特征及指标。... 采用林间定期调查取样的方法,测定白蜡窄吉丁幼虫的龄数以及各龄的龄期;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体长、体宽(第7腹节最宽处)、前胸背板宽、口缘宽、尾叉长和尾叉前缘宽等6项指标,以期找出区分和判定幼虫虫龄的最佳形态特征及指标。结果表明:白蜡窄吉丁幼虫有4龄,尾叉及其长度可作为理想的分龄特征和分龄指标;幼虫的口缘宽度也可作为指标之一;体长、体宽、前胸背板宽和尾叉前缘宽变异较大,不宜用于分龄。研究还发现:幼虫尾叉内侧的形态特征是区分幼虫虫龄的简洁而方便的方法。利用种群众数龄期法测定各龄的平均龄期分别为:1龄1 8 1d ,2龄1 1 2d ,3龄1 0 7d ,4龄2 6 1 2d ,幼虫期共为30 1 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窄吉丁 幼虫龄数 分龄指标 龄期
下载PDF
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涛 李召波 +6 位作者 吴国星 李凡 李强 田洋 马春花 曾千春 高熹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8-2223,共6页
【目的】明确辣木瑙螟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及幼虫虫龄数,为辣木瑙螟预测预报及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实验室对辣木瑙螟幼虫头壳宽、体长和体宽3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通过Dyar定律推断其龄数,并通过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 【目的】明确辣木瑙螟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及幼虫虫龄数,为辣木瑙螟预测预报及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实验室对辣木瑙螟幼虫头壳宽、体长和体宽3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通过Dyar定律推断其龄数,并通过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归分析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分龄的合理性。【结果】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平均值分别为0.25、0.40、0.63、0.92和1.30 mm,体长平均值分别为2.09、3.69、6.10、10.09和12.93 mm,体宽平均值分别为0.34、0.57、0.94、1.33和1.92 mm。各龄幼虫头壳宽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最小,头壳宽与虫龄间的三次和二次线性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最大(R2=0.9999),头壳宽与虫龄间指数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955)较高,拟合程度均较好。28℃下辣木瑙螟幼虫历期为10~13 d。【结论】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头壳宽为辣木瑙螟幼虫虫龄判定的最佳指标,体长和体宽不适合用于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其行为、体色和刚毛可为虫龄的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瑙螟 虫龄 头壳宽 Crosby生长法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