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Core E in the Laizhou Bay since last stage of Middle Pleistocene 被引量:1
1
作者 Han Deliang, Yu Hongjun, Li Guanbao 1.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 Qingdao 266003, China 2.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 3.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91-399,共9页
Geochemistry analysis has been done on Core E (37 07' N, 118 55' E; depth: 82.1 m) taken from the Laizhou Bay in 1994. Nine kinds of invariable elements, 15 kinds of microelements and the content of lime carbo... Geochemistry analysis has been done on Core E (37 07' N, 118 55' E; depth: 82.1 m) taken from the Laizhou Bay in 1994. Nine kinds of invariable elements, 15 kinds of microelements and the content of lime carbonate are measured by means of ICP.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st of the invariable elements and microelements in Core E show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boundary stratotype, and the ratios between elements (Mn/Fe, Sr/Ba, Ti/Al) in particular. So they can be used as characteristic indicator to stratigraphic division of Quaternary. The changes of invariable elements are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the host minerals, and they mainly indicate the provenance as well as the sedimentation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Several elements, such as Fe, Al, Ca, Mg, Mn and Ti,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provenance and environment.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elements differs in four depositional periods: last stage of Middle Pleistocene, last interglacial period, last glacial period and Recent epoch, and especially in the 'cold period' and 'warm period'. The loops in the cycle curves of the most microelements correspond with the sand bed sediments, among which there are six sand units representing 'warm period' sediments, and one representing 'cold period' sediments. The carbonate is on the high side in the aeolian silt sediments formed in the glacial lowering of sea level in Core E, but on the low side in the transgressive sand beds formed in the interglacial period. The content variation of carbonate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grain size and the styles of sediments, and is a good indicator to the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stratigraphic div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zhou Bay last stage of Middle Pleistocene GEOCHEMISTRY PALEO-ENVIRONMENT element strata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Nonstationary Flow Phenomena in "Last Stage-Exhaust Hood"Compartment 被引量:4
2
作者 V.G. Solodov (Heat of Department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 and Hydraulics, Docent, Kharkov State Automobile & Highway Technical University, 310078, Kharkov, Ukraine) V.I. Gnesin (Head of Department of Aerodynamics of Power Machines, Professor, Institute fo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1-236,共6页
Three-dimensional nonstationary model of aerodynamical interaction of turbine stage and exhaust hood is realized, based on nonstationary 3D codes for calculation of inviscid transonic flow through stage[3] and exhaust... Three-dimensional nonstationary model of aerodynamical interaction of turbine stage and exhaust hood is realized, based on nonstationary 3D codes for calculation of inviscid transonic flow through stage[3] and exhaust hood[4] which consist of diffuser and space under casing. The codes are built with the use of the explicit Godunov’s 2nd order difference scheme. Some results of flow simulation through the compartments "stage-exhaust hood," "stage-exhaust axial-radial diffuser" for wide range of volumetric flow rates are re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flow steam turbine last stage exhaust hood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俄制核电末级叶片围带磨损原因分析及间隙修复
3
作者 马义良 刘永生 +3 位作者 张福海 张勇 严巍峰 蒋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3-367,378,共6页
采用试验手段和有限元方法对某核电汽轮机末级叶片围带磨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叶片围带在不同间隙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确定了叶片安全运行时的围带间隙范围,给出了叶片围带间隙的修复方法和实施工艺流程,为后续末级叶片检修提供... 采用试验手段和有限元方法对某核电汽轮机末级叶片围带磨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叶片围带在不同间隙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确定了叶片安全运行时的围带间隙范围,给出了叶片围带间隙的修复方法和实施工艺流程,为后续末级叶片检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汽轮机 末级叶片 围带磨损 间隙修复
下载PDF
汽轮机叶片在电气短路故障下的动响应分析
4
作者 马义良 田硕 +1 位作者 李宇峰 武芏茳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9-252,311,共5页
基于电气短路故障分析了汽轮机低压叶片转子系统的静应力、固有频率以及电磁激振力下的动响应,得到了末级叶片的峰值合应力,采用Neuber理论和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关系计算了末级叶片的真实应变,并根据材料的应变寿命特性曲线,得到了末级... 基于电气短路故障分析了汽轮机低压叶片转子系统的静应力、固有频率以及电磁激振力下的动响应,得到了末级叶片的峰值合应力,采用Neuber理论和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关系计算了末级叶片的真实应变,并根据材料的应变寿命特性曲线,得到了末级叶片在电气短路故障下的循环寿命,为末级叶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级叶片 扭振 动应力 低周疲劳
下载PDF
湿冷汽轮机变负荷末级1036mm高效叶片气动特性
5
作者 王丽华 张峰阁 熊继龙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5,共3页
介绍了湿冷汽轮机变负荷末级1036mm叶片的气动特性。从叶型特点、数值计算方法、分析参数分布规律及在50%、75%、100%负荷下反动度和效率等方面介绍该叶片。
关键词 湿冷汽轮机 末级叶片 变负荷
下载PDF
火电机组低负荷运行对末叶片可靠性的影响
6
作者 贺伟 罗方 谢苏燕 《东方电气评论》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在双碳目标下,为了配合新能源的发展,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结合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的现状,火电机组将较长时间运行在低负荷工况下。本文选取某660 MW空冷机型末三级级段进行了多个低负荷工况下的CFD分析,获得了负荷... 在双碳目标下,为了配合新能源的发展,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结合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的现状,火电机组将较长时间运行在低负荷工况下。本文选取某660 MW空冷机型末三级级段进行了多个低负荷工况下的CFD分析,获得了负荷下降过程中末级流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相关变化对末叶片可靠性的影响,介绍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水蚀 鼓风现象 末叶片 颤振
下载PDF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膨胀机末级叶片特殊边界处理与失效分析
7
作者 刘畅 朱阳历 +4 位作者 张华良 陶海亮 李俊 左志涛 陈海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以压缩空气储能(CAES)系统中膨胀机末级叶片为研究对象,针对末级叶片的离心力工况,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等效叶冠约束模型,并对比了循环对称约束模型和多叶片模型的仿真结果。同时,还开发了一种能够模拟弹塑性和失效行为的本构程序。结果表... 以压缩空气储能(CAES)系统中膨胀机末级叶片为研究对象,针对末级叶片的离心力工况,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等效叶冠约束模型,并对比了循环对称约束模型和多叶片模型的仿真结果。同时,还开发了一种能够模拟弹塑性和失效行为的本构程序。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等效叶冠约束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全尺寸模型结果最接近,兼具精度和效率优势;所编写的本构子程序可有效模拟17-4ph钢的应力-应变响应曲线;针对所研究的叶片构型,当失效发生在叶片径向约1/4位置处时,失效区域快速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级叶片 离心力工况 失效行为
下载PDF
某核电厂汽轮发电机组末级叶片拉筋凸台的断裂原因
8
作者 闵济东 罗贤龙 +4 位作者 文学 李祥奎 张寅 王方方 陈碧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18,共5页
某核电厂汽轮发电机组低压缸末级叶片在累积运行约72个月后,在拉筋凸台处发生了断裂,通过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观察以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拉筋凸台的断裂原因。结果表明:末级叶片拉筋凸台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发生断... 某核电厂汽轮发电机组低压缸末级叶片在累积运行约72个月后,在拉筋凸台处发生了断裂,通过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观察以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拉筋凸台的断裂原因。结果表明:末级叶片拉筋凸台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发生断裂的原因是相邻叶片拉筋凸台的实际配合状态不佳,造成拉筋凸台表面受力不均匀,局部承受的挤压力过大,使得拉筋凸台在汽轮发电机轴转动时承受不均匀的接触摩擦,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疲劳裂纹在接触面受力最大的粗糙表面处萌生并逐渐扩展,最终导致拉筋凸台的局部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机组 末级叶片 拉筋凸台 疲劳断裂 接触摩擦
下载PDF
汽轮机末叶小容积流量运行安全性分析及措施
9
作者 张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388,共5页
末级叶片在小容积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由于流场的不稳定性,会出现叶片动应力突增、鼓风升温引起的强度与振动超标、水蚀加重等运行安全性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以某电厂汽轮机低压叶片为例,分析了末级叶片在小容积流量下的运行安全性,并给... 末级叶片在小容积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由于流场的不稳定性,会出现叶片动应力突增、鼓风升温引起的强度与振动超标、水蚀加重等运行安全性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以某电厂汽轮机低压叶片为例,分析了末级叶片在小容积流量下的运行安全性,并给出了末级叶片防水蚀措施。结果表明,叶片的最大动应力约为许用值的40%,强度和振动校核满足要求,防水蚀措施效果良好,相关经验可为同类型机组的灵活性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级叶片 小容积流量 强度 振动 动应力
下载PDF
末级透平对低压缸气动和凝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瑜 李亮 +1 位作者 钟刚云 吴其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0,86,共6页
采用湿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模型对某300MW汽轮机末级透平改型的气动性能及低压缸总体气动和湿蒸汽凝结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末级透平的单独计算结果表明:改型后末级透平的通流能力、功率和效率均有明显提高,余速损失明显降低.改型后的末... 采用湿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模型对某300MW汽轮机末级透平改型的气动性能及低压缸总体气动和湿蒸汽凝结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末级透平的单独计算结果表明:改型后末级透平的通流能力、功率和效率均有明显提高,余速损失明显降低.改型后的末级透平置于低压缸多级透平环境中的计算结果表明:低压缸的功率和效率分别提高了0.53%和0.47%,末级余速损失降低是低压缸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末级透平改型不仅会影响末级的气动性能,而且会影响次末级的总焓降;改型后末级动叶沿叶高的过冷度降低了3~5K,成核范围和成核率均明显减小,其余各级凝结特性的改变可以忽略;在低压透平改型中,末级可以独立对待,单独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级透平 低压缸 气动特性 凝结特性
下载PDF
空冷汽轮机末两级变工况三维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11
作者 綦蕾 邹正平 +3 位作者 陆宏志 于尔亮 田东强 师黎明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7-651,共5页
采用三维粘性数值模拟方法对变工况下空冷汽轮机末两级流动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效率和脱流高度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了设计点和小容积流量工况时的三维流场。通过分析了解了机组在变工况运行时末级流动的特点,为空冷汽轮机末级... 采用三维粘性数值模拟方法对变工况下空冷汽轮机末两级流动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效率和脱流高度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着重分析了设计点和小容积流量工况时的三维流场。通过分析了解了机组在变工况运行时末级流动的特点,为空冷汽轮机末级叫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空冷汽轮机 末级叶片 变工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具有阻尼拉金和叶顶间隙的汽轮机末级复杂三维流动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平 张荻 +1 位作者 何林 谢永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86,共7页
为获得具有阻尼拉金和叶顶间隙的叶栅通道内复杂流动的详细状况,采用重整化群湍流模型(RNG k-ε)、壁面函数法、结构化网格,混合平面法建立了三维黏性流动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某汽轮机末级的流动状况。结果表明:阻尼拉金附近沿叶... 为获得具有阻尼拉金和叶顶间隙的叶栅通道内复杂流动的详细状况,采用重整化群湍流模型(RNG k-ε)、壁面函数法、结构化网格,混合平面法建立了三维黏性流动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某汽轮机末级的流动状况。结果表明:阻尼拉金附近沿叶片展向动叶表面静压、通道内流线分布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吸力面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在叶顶和动叶吸力面上都发生了流动分离现象,表明该处存在分离涡和泄漏涡;同时,由于叶顶间隙的存在,动叶接近叶顶处压力面静压降低,甚至出现低于吸力面的情况,此外考虑阻尼拉金以及考虑阻尼拉金和叶顶间隙的汽轮机末级等熵效率与无阻尼拉金相比分别降低了0.39%和1.23%,表明泄漏损失在以上两种损失中占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末级 阻尼拉金 叶顶间隙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汽轮机末级叶片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文胜 王鹏飞 +2 位作者 李燕辉 刘梅清 蒋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2,共5页
建立了汽轮机末级叶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叶片的静频和振型,然后计算了叶片在预应力条件下的动频,分析了工作转速对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在振动试验台上开展了叶片静频、动频和振动响应试验,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吻合较好.研究结... 建立了汽轮机末级叶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叶片的静频和振型,然后计算了叶片在预应力条件下的动频,分析了工作转速对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在振动试验台上开展了叶片静频、动频和振动响应试验,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叶片的动频比静频大,且动频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转速对低阶频率影响较大;在转速的9倍频激励时发生二阶共振,叶片易产生振动疲劳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末级叶片 振动特性 振动试验
下载PDF
汽轮机排汽通道耦合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震 胥建群 +2 位作者 孙利鹏 陈飞翔 周克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1-706,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汽轮机末级-排汽缸-凝汽器喉部的三维耦合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末级-排汽缸、排汽缸-凝汽器喉部、末级-排汽缸-凝汽器喉部耦合模型,及单独排汽缸模型时的气动性能和流场分布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扩压管内分离涡...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汽轮机末级-排汽缸-凝汽器喉部的三维耦合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末级-排汽缸、排汽缸-凝汽器喉部、末级-排汽缸-凝汽器喉部耦合模型,及单独排汽缸模型时的气动性能和流场分布的差异.计算结果表明:扩压管内分离涡的存在会减弱其扩压能力;耦合末级时扩压管入口速度沿叶高方向逐渐变化,更符合扩压管的设计,使扩压管内分离涡变小;耦合凝汽器喉部时除引入喉部的能量损失外,还会增加上游各部分的能量损失,并增加出口流场不均匀度;蜗壳内由于大尺度通道涡的存在,造成的能量损失约占总损失的60%;排汽通道扩压能力则主要集中在扩压管,约占整体扩压能力的90%.所得结果可为排汽通道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汽通道 末级 数值模拟 耦合
下载PDF
基于分层模态综合法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末级叶片耦合系统扭转振动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自力 窦柏通 +3 位作者 范小平 方宇 王建录 曹守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8-944,共7页
针对应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末级叶片耦合系统扭转振动时存在自由度多和难以实现等问题,在模态综合法(CMS)的基础上,推导了计算转子-末级叶片耦合系统振动的分层二重CMS法的基本方程,给出了降阶的思路和原理.采用该... 针对应用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转子-末级叶片耦合系统扭转振动时存在自由度多和难以实现等问题,在模态综合法(CMS)的基础上,推导了计算转子-末级叶片耦合系统振动的分层二重CMS法的基本方程,给出了降阶的思路和原理.采用该方法对某1 000 MW汽轮发电机组的转子、末级和次末级叶片组成的耦合系统进行了扭转振动特性计算和分析,与不考虑末级、次末级叶片实际结构影响的固有振动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末级叶片的实际结构,会漏掉一些重要的振动模态,给转子和叶片的安全带来隐患;降阶前系统的自由度达到1.5亿,而降阶后系统的广义自由度仅为原自由度的0.07%;分层二重CMS法可用于大功率机组转子、末级、次末级耦合系统的扭转振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转子 分层二重CMS法 末级叶片 扭转振动
下载PDF
叶轮和扩压器几何参数对离心压缩机末级性能和失速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闯 谷传纲 +1 位作者 王彤 肖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83-86,共4页
无叶扩压器的旋转失速限制了离心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已有的失速预测模型在应用于压缩机末级时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对于高压场合下通常采用的叶轮,因其叶片出口宽度和半径比很小,偏差则更加明显。该文利用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建立了基于小... 无叶扩压器的旋转失速限制了离心压缩机的运行范围。已有的失速预测模型在应用于压缩机末级时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对于高压场合下通常采用的叶轮,因其叶片出口宽度和半径比很小,偏差则更加明显。该文利用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建立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失速和性能预测模型;并分析了几何尺寸对压缩机稳定性和设计点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出口无量纲宽度不同,扩压器尺寸的影响表现也不同。扩压器的收缩形状,对临界角和性能的影响较小。分析的结果对于高压压缩机末级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离心压缩机 末级 旋转失速 小波神经网络
下载PDF
汽轮机末级三维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綦蕾 邹正平 +3 位作者 陆宏志 于尔亮 田东强 师黎明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9,共6页
采用三维粘性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某汽轮机设计状态末级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模拟,并对设计状态下各因素引起末级动叶表面产生非定常力的大小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中的汽轮机末级在设计条件下,上游静叶尾缘激波和位势场对... 采用三维粘性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某汽轮机设计状态末级非定常流动进行了模拟,并对设计状态下各因素引起末级动叶表面产生非定常力的大小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文中的汽轮机末级在设计条件下,上游静叶尾缘激波和位势场对下游转子的影响比尾迹作用的影响更大,静叶尾缘激波和位势场导致下游转子叶片表面非定常力大小呈周期性变化;此外上游静子尾迹以及动叶尾缘出口膨胀波等也是产生转子叶片表面非定常力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汽轮机末级 透平 非定常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汽轮机排汽焓的在线计算及末级的变工况特性 被引量:20
18
作者 崔映红 张春发 丁千玲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汽轮机末级变工况计算方法 ,该方法利用汽轮机实际在线监测数据和汽轮机结构数据 ,其计算精确度较高 ,收敛速度快 ,适于工程实际应用。利用此方法 ,对具有典型末级的某厂 30 0MW汽轮机组末级进行了变工况计算 ,得出了...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汽轮机末级变工况计算方法 ,该方法利用汽轮机实际在线监测数据和汽轮机结构数据 ,其计算精确度较高 ,收敛速度快 ,适于工程实际应用。利用此方法 ,对具有典型末级的某厂 30 0MW汽轮机组末级进行了变工况计算 ,得出了变工况下汽轮机的排汽焓及变工况中末级一些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排汽焓 在线计算 末级 变工况 在线监测
下载PDF
采用扭杆单元分析汽轮机长叶片振动的有限元法 被引量:20
19
作者 郑润生 吴厚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9-110,150,共13页
本文提出了计算电站汽轮机长叶片固有振动的一种数值方法。为了反映长叶片自然扭曲度大的特点和缩减自由度,该方法将长叶片简化为扭杆,并从扭杆位移函数出发推导出扭杆的弹性势能、动能以及离心力势能,进而将长叶片沿高度离散为扭杆单元... 本文提出了计算电站汽轮机长叶片固有振动的一种数值方法。为了反映长叶片自然扭曲度大的特点和缩减自由度,该方法将长叶片简化为扭杆,并从扭杆位移函数出发推导出扭杆的弹性势能、动能以及离心力势能,进而将长叶片沿高度离散为扭杆单元,并建立扭杆单元的弹性力刚度矩阵、离心力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的频率计算值和实测值相当接近,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叶片 振动 扭杆 有限元法
下载PDF
构造演化对葡南黑帝庙油层油气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新国 李忠权 +2 位作者 麻成斗 刘洪涛 胡永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共4页
黑帝庙油层属松辽盆地上部含油组合,该层从1967年勘探至今已经有多口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展示了其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以葡南地区构造特征研究为契人点,通过研究葡南地区构造演化规律以及古构造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探讨了黑帝庙油气的... 黑帝庙油层属松辽盆地上部含油组合,该层从1967年勘探至今已经有多口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展示了其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以葡南地区构造特征研究为契人点,通过研究葡南地区构造演化规律以及古构造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探讨了黑帝庙油气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葡南地区黑帝庙油层的构造格局在明水组地层沉积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明水组地层沉积前“三隆两凹”的构造格局转变为现今“一隆”的构造格局。这说明明水组反转变形前的构造格局也决定了嫩末时期所形成的黑帝庙油气藏的分布,古构造高点可能也是当时油气运聚的中心地带,这为黑帝庙油层寻找油气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帝庙油层 油气分布 明水组末期 构造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