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商代墓葬科技考古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楠 左豪瑞 +4 位作者 杨凡 闫欣 杨颖亮 吴小红 孙战伟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2,共13页
通过人及动物骨骼的碳十四年代测定,陕西清涧后刘家塔墓地4座墓葬的日历年代集中在商代晚期,M1年代略早于其他墓葬。墓地出土人骨6例,均为成年个体,男性多于女性。该人群骨骼创伤与病理现象多见,骨膜炎、“跪距面”高发,日常食物以粟、... 通过人及动物骨骼的碳十四年代测定,陕西清涧后刘家塔墓地4座墓葬的日历年代集中在商代晚期,M1年代略早于其他墓葬。墓地出土人骨6例,均为成年个体,男性多于女性。该人群骨骼创伤与病理现象多见,骨膜炎、“跪距面”高发,日常食物以粟、黍等C4类为主并摄入较多动物蛋白。M4所出2例马骨均为青壮年雄性个体,骨骼尺寸大多处于中国商周时期家马范围之内,健康状况整体较好,饮食结构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干预。M1和M3棺木用材为冷杉属,M1所出车马器和M3所出铜斧内木材为榆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涧县 寨沟遗址 后刘家塔墓地 商代晚期 科技考古
下载PDF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5
2
作者 董红卫(绘图) 刘建峰(照相) +2 位作者 王保平(照相) 孙战伟 于有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69,F0002,F0003,共28页
2022年9~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后刘家塔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4座商代贵族墓葬。墓葬虽均被盗扰,仍然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小件器物,其中以车马器最多,还发现了墓室内葬车遗存。大量随葬品与殷墟高等级贵族墓葬相同,显示出... 2022年9~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后刘家塔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4座商代贵族墓葬。墓葬虽均被盗扰,仍然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小件器物,其中以车马器最多,还发现了墓室内葬车遗存。大量随葬品与殷墟高等级贵族墓葬相同,显示出浓厚的殷墟高等级用器色彩,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强烈影响。该墓地是目前发掘的黄土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代墓葬,是近年来商代考古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涧县 寨沟遗址 后刘家塔墓地 商代晚期
下载PDF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鱼塔梁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2
3
作者 申宝发(绘图) 邱学武(照相) +3 位作者 魏小强(照相) 王保平(照相) 孙战伟 于有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9,共10页
2023年4~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清涧县寨沟遗址鱼塔梁地点发掘了34座小型商代墓葬,出土了一批极为难得的随葬品,部分随葬品陶、铜器共存。其年代相当于殷墟二期,文化面貌为李家崖文化。其中陶钵是李家崖文化最集中的一次发现,在以往... 2023年4~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清涧县寨沟遗址鱼塔梁地点发掘了34座小型商代墓葬,出土了一批极为难得的随葬品,部分随葬品陶、铜器共存。其年代相当于殷墟二期,文化面貌为李家崖文化。其中陶钵是李家崖文化最集中的一次发现,在以往遗址考古中较为少见,为李家崖文化陶器增加了新类型。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李家崖文化的埋葬制度、丧葬习俗、社会结构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涧县 鱼塔梁墓地 李家崖文化 商代晚期
下载PDF
商代晚期中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彦民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61,共8页
殷商时期中原地区本来有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雨水充沛,温暖湿润,植被丛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不过从考古发现和甲骨文反映的殷墟文化各期生态资料的数量变化,并结合文献记载的“象之南迁”、“洹水一日三绝”、“河竭而商亡”以及“雨... 殷商时期中原地区本来有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雨水充沛,温暖湿润,植被丛生,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不过从考古发现和甲骨文反映的殷墟文化各期生态资料的数量变化,并结合文献记载的“象之南迁”、“洹水一日三绝”、“河竭而商亡”以及“雨土于亳”等材料来看,商代晚期中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曾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气候开始变冷变干,土壤变质,旱灾频仍,沙尘暴时起,植被减少,野生动物灭绝、迁徙等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界西北季风的转向,而人为的破坏作用也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晚期 中原地区 气候 土壤 森林 野生动物
下载PDF
戈亳册父丁簋与复合氏名
5
作者 耿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92,114,共4页
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戈亳册父丁簋,应是著录于《商周金文录遗》中的第131器。戈亳册为复合氏名,戈为族氏名号,亳为地名,册为官职名称,此复合氏名是族名+地名+官名的形式。戈亳册父丁簋的发现对商代晚期青铜器与族氏铭文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戈亳册父丁簋 复合氏名 商代晚期
下载PDF
早商晚段至殷墟时期商人与东夷的文化融合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龙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6-49,共4页
商人与东夷间的文化融合是随着早商晚段以降,商夷联盟被双方间的战争打破,进而导致商人势力的东渐而实现的。商夷文化融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夷人商化。同时,这种文化的融合还只是呈点状分布。在据点之外的海岱广大地区,东夷文化势力仍然... 商人与东夷间的文化融合是随着早商晚段以降,商夷联盟被双方间的战争打破,进而导致商人势力的东渐而实现的。商夷文化融合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夷人商化。同时,这种文化的融合还只是呈点状分布。在据点之外的海岱广大地区,东夷文化势力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商晚段 殷墟时期 商人 东夷 文化融合
下载PDF
论周初的制度建设与文化变迁
7
作者 周书灿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12,共8页
西周王朝建立后,建立起分封制、宗法制和同姓不婚等一系列崭新制度,殷周之际思想观念和礼的精神随之发生一系列明显深刻的变化。商人天帝崇拜观念逐渐淡去,重人轻天思想日臻突显,"亲亲"、"尊尊"的原则渗透周礼的方... 西周王朝建立后,建立起分封制、宗法制和同姓不婚等一系列崭新制度,殷周之际思想观念和礼的精神随之发生一系列明显深刻的变化。商人天帝崇拜观念逐渐淡去,重人轻天思想日臻突显,"亲亲"、"尊尊"的原则渗透周礼的方方面面。殷周文化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以往学者所论殷周文化"一脉相承"说、"大同小异"说与"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的深刻"剧变"说,多疏于对殷、周之际制度建设与文化变迁作系统缜密考察,各执一端,顾此失彼,证据偏颇,结论武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周之际 制度 文化 继承 变迁
下载PDF
从殷墟甲骨文谈商王的政治伙伴诸妇 被引量:3
8
作者 具隆会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原始时代的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主要负责组织生产,是一种"生产的象征";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女性的生产功能已经渐渐消失,转而被强调生育的功能。显然,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在社会上的作用、地位不如母系氏族社会,已经处于从属... 原始时代的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主要负责组织生产,是一种"生产的象征";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女性的生产功能已经渐渐消失,转而被强调生育的功能。显然,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在社会上的作用、地位不如母系氏族社会,已经处于从属的地位。不过从殷墟甲骨文记载看,商王的诸妇生前曾参与商王朝的征伐战争、代商王主持祭祀活动、采集甲骨,甚至拥有封地,向王室纳贡,死后也成为统治阶级的祭祀对象。有关诸妇的上述记载表明,商代时期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并不是很低,而且对商王室起了一定的作用,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尽管在殷墟甲骨文中看到女性依附于男性的现象,但是商王在政治活动中某种程度上也依附于诸妇,商代诸妇本质上可以说是商王的重要政治伙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晚商时期 商王 政治伙伴 诸妇
下载PDF
从隰尊铭文看晚商仪式用乐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宁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4期107-114,共8页
隰尊是帝乙、帝辛时期的青铜器,铭文记录了晚商时期王(很可能是帝辛)亲自参加、由"妇"(很可能是妲己)操办的一次肜祭,器主隰是"妇"的媵臣,在仪式中担任万舞的领舞并受到王赏赐,仪式中用编庸演奏新的祭祀舞曲。此铭... 隰尊是帝乙、帝辛时期的青铜器,铭文记录了晚商时期王(很可能是帝辛)亲自参加、由"妇"(很可能是妲己)操办的一次肜祭,器主隰是"妇"的媵臣,在仪式中担任万舞的领舞并受到王赏赐,仪式中用编庸演奏新的祭祀舞曲。此铭与同时期的万(豕匕)方彝铭文以及一些传世文献中的记载可以相互印证,提示出商代晚期仪式用乐发生了体系性的新变化,这与商王朝统治中心的人事变动和政治形势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隰尊 晚商时期 仪式用乐
下载PDF
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2010年商代墓葬发掘简报
10
作者 岳连建 程蕊萍(整理) +1 位作者 屈琳霞(绘图) 岳永军(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1,共9页
2010年11月,为配合西安至商洛段高速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老牛坡遗址路段发现的夏商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共发掘商代墓葬22座,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整体保存情况较差,随葬器物主要有鬲、豆、罐、缸等。随葬陶器具有... 2010年11月,为配合西安至商洛段高速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老牛坡遗址路段发现的夏商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共发掘商代墓葬22座,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整体保存情况较差,随葬器物主要有鬲、豆、罐、缸等。随葬陶器具有较浓的地方文化因素,为研究陕西商代考古学文化及与周边同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牛坡遗址 竖穴土坑墓 商代晚期
下载PDF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青关山台地T5388发掘简报
11
作者 雷雨 万娇(执笔/摄影/绘图) 罗泽云(绘图)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71,F0002,共31页
2012年,三星堆遗址开始“十二五”项目规划的田野考古发掘,发掘点首选在2005年曾局部揭露的青关山台地大型建筑基址,为了解台地的堆积结构,复原其形成过程,在台地西侧的次一级台地上,发掘了一个解剖方2012GSFgT5388。T5388的发掘证实,... 2012年,三星堆遗址开始“十二五”项目规划的田野考古发掘,发掘点首选在2005年曾局部揭露的青关山台地大型建筑基址,为了解台地的堆积结构,复原其形成过程,在台地西侧的次一级台地上,发掘了一个解剖方2012GSFgT5388。T5388的发掘证实,台地可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由人工夯筑为土台,碳十四测年显示这一过程大约在公元前2400—2200年。并且在三星堆文化时期,还加筑了一组夯土。最晚的遗迹T5388H1碳十四测年显示在公元前900—800年,与打破青山关一号建筑基址的H62出土器物相近。T5388解剖方部分揭示了青关山台地次一级台地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周早期之间的形成过程,丰富了对青关山台地和月亮湾小城聚落结构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青关山台地 新石器时代晚期 商周时期
原文传递
从戚家庄殷墓谈“琡箙”的族氏铭文及相关问题
12
作者 姬英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02,共19页
安阳殷墟戚家庄M63所见族氏铭文资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成组同铭刻铭资料之一。通过考古情境和字形对比,刻铭和铸铭的文字均可确认为“琡”“箙”二字;在此基础上,文章反思了以往分析随葬品组合的方式,强调了出土情境对分析字形的重要性... 安阳殷墟戚家庄M63所见族氏铭文资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成组同铭刻铭资料之一。通过考古情境和字形对比,刻铭和铸铭的文字均可确认为“琡”“箙”二字;在此基础上,文章反思了以往分析随葬品组合的方式,强调了出土情境对分析字形的重要性,尤其是古代文物对照古文字字形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文字体系成熟期的造字背景;系联甲骨和金文资料,文章勾勒了“多箙”的大概面貌。此外,刻铭铜器适用于丧葬临时性,作为一种简便技术,有助于思考甲骨刻辞的缺刻现象,对理解商代晚期社会也有独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氏铭文 晚商时期 随葬组合 多箙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世山 汤永锋(拍摄) +1 位作者 刘晓贞(绘图) 郭明珠(绘图)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44,I0001,45-59,共17页
位于殷墟西北部的商王陵区是商代晚期都城大邑商的重要功能区之一(图一;图二)。1934年秋到1935年秋,殷墟第10~12次发掘在西北冈清理10座带墓道的殷商大墓、1座未完成的大墓及1000多座小墓(其中大部分是祭祀坑),确证这里是商王陵区(现在... 位于殷墟西北部的商王陵区是商代晚期都城大邑商的重要功能区之一(图一;图二)。1934年秋到1935年秋,殷墟第10~12次发掘在西北冈清理10座带墓道的殷商大墓、1座未完成的大墓及1000多座小墓(其中大部分是祭祀坑),确证这里是商王陵区(现在一般认为王陵区分东、西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 商王陵 围沟 祭祀坑 商代晚期
原文传递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哈巴其拉遗址出土矿冶遗物分析
14
作者 李辰元 李延祥 +2 位作者 王立新 马晟 林森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30,共9页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哈巴其拉遗址出土的炉渣、矿石等矿冶遗物的系统科学分析,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矿冶文化内涵解读。初步梳理了该遗址所代表的喜鹊沟类型人群在有色金属手工业生产方面的技术特点。研究结合区域内矿...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哈巴其拉遗址出土的炉渣、矿石等矿冶遗物的系统科学分析,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矿冶文化内涵解读。初步梳理了该遗址所代表的喜鹊沟类型人群在有色金属手工业生产方面的技术特点。研究结合区域内矿冶考古成果及地质矿产信息,从矿冶技术遗产的角度对辽西地区大兴安岭南端多金属矿带的青铜文化进行了探讨。初步判断该遗址所反映的矿冶技术面貌由于受到夏家店下层文化锡青铜冶金技术影响而单独进行了锡金属的冶炼活动。在对多金属矿冶炼获得青铜的同时,还可能对矿石中的锡石进行了分离,这种技术的产生可能与锡石矿源短缺及外部锡料资源需求的增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巴其拉遗址 商代中晚期 锡冶炼 青铜冶炼
原文传递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青关山H105的发掘 被引量:18
15
作者 雷雨 冉宏林 +2 位作者 江聪(拍摄) 罗泽云(绘制/拍摄) 焦中义(绘制)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7,共15页
青关山台地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月亮湾群[1],二者之间为一条宽约25、深超过3米的小城内西北部,属于三星堆遗址统一区划的沟状低洼地带,俗称“大凹沟”。Fg区(图一)。根据《三星堆遗址2011~2015年考古工作规划》进度的要求,2011~2017年,... 青关山台地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月亮湾群[1],二者之间为一条宽约25、深超过3米的小城内西北部,属于三星堆遗址统一区划的沟状低洼地带,俗称“大凹沟”。Fg区(图一)。根据《三星堆遗址2011~2015年考古工作规划》进度的要求,2011~201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包括该台地在内的三星堆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和一般保护范围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确认青关山台地为人工堆筑而成,并从2012年开始,在三星堆博物馆的协助下连续四次对其进行发掘。发掘确认台地北侧边缘有一段城墙,并在南部发现了F1等大型建筑发掘确认台地北侧边缘有一段城墙,并在南部发现了F1等大型建筑群,二者之间为一条宽约25、深超过3米的沟状低洼地带,俗称“大凹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广汉市 三星堆遗址 青关山台地 H105 晚商时期
原文传递
河北邢台市葛家庄遗址1999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永刚 李伊萍 +4 位作者 任亚珊 贾金标 张志强 刘福山 严志斌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7,i002-i003,i006,共28页
1999年对葛家庄遗址的北区进行了较大规模发掘,发现大量灰坑、窑穴、祭祀坑和墓葬等遗迹,出土大批不同质地的遗物。所见文化遗存可以分为四期,分别属于龙山文化晚期、先商文化、中商文化和晚商文化。此次的发掘成果对研究商族起源、夏... 1999年对葛家庄遗址的北区进行了较大规模发掘,发现大量灰坑、窑穴、祭祀坑和墓葬等遗迹,出土大批不同质地的遗物。所见文化遗存可以分为四期,分别属于龙山文化晚期、先商文化、中商文化和晚商文化。此次的发掘成果对研究商族起源、夏商文化分界和商史纪年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 遗址 简报 邢台市 99年
原文传递
河南荥阳市关帝庙遗址商代晚期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素婷 李一丕 +2 位作者 丁新功 牛慧珍 侯彦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2-46,I0008,I0009,共17页
关帝庙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村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47′042′、东经113°28′027″,海拔高度127.5~129.9米。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东约3公里处有须水河自南向北流过,北部约6公里处有索河自西南... 关帝庙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豫龙镇关帝庙村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47′042′、东经113°28′027″,海拔高度127.5~129.9米。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东约3公里处有须水河自南向北流过,北部约6公里处有索河自西南流向东北,两河在距遗址东北约8公里处汇合成索须河继续向东北流,入贾鲁河而后注入淮河。在遗址北面18公里处,黄河自西向东流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关帝庙遗址 商代晚期聚落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市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商代墓葬1989-1990年的发掘 被引量:21
18
作者 唐际根 郭鹏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40,I0001-I0004,共30页
1989~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发掘了132座晚商墓葬。这批墓葬以小型墓为主,具有"成片分布"的特点。大部分墓葬出土随葬品,墓葬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三、四期。这批墓葬的发掘,是全面... 1989~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孝民屯东南地发掘了132座晚商墓葬。这批墓葬以小型墓为主,具有"成片分布"的特点。大部分墓葬出土随葬品,墓葬时代为殷墟文化第二、三、四期。这批墓葬的发掘,是全面了解孝民屯村及其附近商代遗存不可缺少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安阳 殷墟孝民屯 小型墓葬 晚商
原文传递
河南安阳殷墟大型建筑基址的发掘 被引量:27
19
作者 郑振香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8-26,T001,共10页
In 1989-1991, a large-sized complex of buildings was excavated northeast of Xiaotunvillage, Anyang, Henan. It consists of three rows of houses, of which two extend from west to east inthe north and south respectively,... In 1989-1991, a large-sized complex of buildings was excavated northeast of Xiaotunvillage, Anyang, Henan. It consists of three rows of houses, of which two extend from west to east inthe north and south respectively, and the other is in the west and links up with the former two. In planthe whole complex is laid out in the shape of the character “凹” with the east bordering on the HuanshuiRiver. The northern row is the main buildings, measuring 62m in length and 7.5m in width. The post-holesare neatly arranged, and mostly contain base-stones in the lower part. To the south of thehouse-foundations are the remains of three gate-ways in a good condition, which are separated by a spaceof about 4.3m between each two and measure 2m in width each. The paths are compactly paved withpebbles along both sides, and the gates are all flanked by sacrificial pits containing human victims andtheir heads chopped off, as well as broken pottery. A bronze he tripod was discovered to the west of themiddle gate, in a damaged pottery jar. It bears the inscription “武父乙”,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pottery indicates that the buildings were made in the early Wu Ding reign. The discovery of the building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t expanded the recorded scope of the YinRuin palace area southward by 130 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安阳市 殷墟 大型建筑基址 中国 文物考古 形制
原文传递
山西柳林高红遗址2007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京燕 范文谦 +4 位作者 高继平 耿鹏(绘图) 李永敏(绘图) 曾彩婷(绘图) 张明菊(绘图)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7,共24页
高红遗址位于高红村南800米处的一座山梁上。2007年3月一6月,为配合柳林高红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遗址东南边缘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的重要遗迹有晚商时期夯土房址,遗物以陶片为主。经过和李家崖文化遗迹、遗物的对... 高红遗址位于高红村南800米处的一座山梁上。2007年3月一6月,为配合柳林高红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遗址东南边缘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的重要遗迹有晚商时期夯土房址,遗物以陶片为主。经过和李家崖文化遗迹、遗物的对比分析,认为高红晚商遗存是李家崖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其上限可至段墟二期,下限当在殷墟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红遗址 晚商夯土房址 李家崖文化 高红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