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幕末维新时期日本的中国认识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徐青 《外国问题研究》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通过对日本幕末维新时期精英阶层的言论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近代日本对中国认识模式构筑于幕末维新时期;对西洋列强而言,清朝政府已病入膏肓,统治机构早已腐朽,而日本则视清朝为日本抵抗西洋列强威胁的天然屏障,急欲与清政府同... 通过对日本幕末维新时期精英阶层的言论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近代日本对中国认识模式构筑于幕末维新时期;对西洋列强而言,清朝政府已病入膏肓,统治机构早已腐朽,而日本则视清朝为日本抵抗西洋列强威胁的天然屏障,急欲与清政府同盟合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形成了断然实行侵略中国的基本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末维新时期 日本 精英阶层 中国认识 模式
下载PDF
幕末政治家河井继之助的思想与实践
2
作者 黎力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34-39,共6页
河井继之助是日本幕末时期一名十分活跃的政治人物,其生平事迹、政治理念独具特色,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他于乱世应对强大外来压力,治理本地区手法独到,功绩卓著;其特立独行的政治主张和远见卓识虽因其功败垂成,湮没于历史长河中,但其... 河井继之助是日本幕末时期一名十分活跃的政治人物,其生平事迹、政治理念独具特色,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他于乱世应对强大外来压力,治理本地区手法独到,功绩卓著;其特立独行的政治主张和远见卓识虽因其功败垂成,湮没于历史长河中,但其所包含的公道开明的政治思想和国家观,对照明治时代的政治及之后的发展演化,对于审视日本近代化历程,研究日本近现代政治史具有独特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末维新期 河井继之助 藩政改革 武装中立
下载PDF
制度螺旋与制度扩容:幕末改革到明治维新前期改革的升维走向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澎 《日本问题研究》 2021年第3期48-57,共10页
1854年至1867年14年间,德川幕府接连发动三次改革,针对日本开国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展开了整体性改革回应,然则越改革却越被动,最终落得改革失败政权更迭的下场。而明治新政府主导的1868年至1881年明治维新前期改革,同样是14年时间,同样... 1854年至1867年14年间,德川幕府接连发动三次改革,针对日本开国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展开了整体性改革回应,然则越改革却越被动,最终落得改革失败政权更迭的下场。而明治新政府主导的1868年至1881年明治维新前期改革,同样是14年时间,同样是救亡图存的老问题,却带领旧日本改革自强,实现了近代国家转型。究其原因,着实反映了明治维新前期改革对于幕末改革,存在着制度安排与扩容、改革思路与模式、国家与社会同步进化上的升维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螺旋 制度扩容 幕末改革 明治维新前期改革
下载PDF
幕末至明治初唐通事对日本外交翻译的贡献
4
作者 李斗石 王慧杰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日本幕末长崎的唐通事是一群锐意进取、才华横溢的优秀华人后裔。他们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率先学习英语,在日本外交等领域发挥了聪明才智。幕末至明治初期,他们主要充任翻译官和书记官,尤其在此段中日外交关系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迹。他... 日本幕末长崎的唐通事是一群锐意进取、才华横溢的优秀华人后裔。他们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率先学习英语,在日本外交等领域发挥了聪明才智。幕末至明治初期,他们主要充任翻译官和书记官,尤其在此段中日外交关系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迹。他们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虽然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但在这特殊的历史年代,多数情况下不知不觉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帮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末明治 华裔 唐通事 日本外交翻译
下载PDF
走向全球文学的东亚汉文学——基于幕末明治汉文中国行纪的考察
5
作者 叶杨曦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4,共15页
1827年,歌德在与他人交流时提倡“世界文学”,距今已有近200年,但目前世界文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除了过度关注欧洲主要文学外,就是类似于作为歌德当年提出此观念背景而存在的民族文学的叠加,有违其初衷。我们有必要打破世界文学概念的思... 1827年,歌德在与他人交流时提倡“世界文学”,距今已有近200年,但目前世界文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除了过度关注欧洲主要文学外,就是类似于作为歌德当年提出此观念背景而存在的民族文学的叠加,有违其初衷。我们有必要打破世界文学概念的思维定式,拥抱全球文学。就此言之,强调国别地区间的彼此互动、侧重汉文化圈的整体性路径与视野的东亚汉文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幕末明治汉文中国行纪是日本士人撰写的汉文学作品,反映出他们的实际创作水平,属于东亚汉文学的一部分。其作者大多是素养颇为丰厚的汉学者,在典范承继和规划描摹方面受到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其中包孕的经世之见在中国古代旅行文学作品中并不常见,显示出衍变创新的特点。对此加以研究能有效破除国别文学研究的纵向壁垒,强化汉文化圈文学研究的横向联系,也有助于激发其学术潜能,为构建中国话语和自主知识体系作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文中国行纪 幕末明治 东亚汉文学 全球文学 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