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rmacognostic Identification of Borreriae Strictae Herba and Borreriae Latifoliae Herba
1
作者 Xinxin LU Feipeng HUANG +2 位作者 Zhonghua DAI Piaoling HUANG Hailin LU 《Medicinal Plant》 CAS 2023年第1期1-4,11,共5页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and compare Borreria stricta(Linn.f.)G.Mey.and Borreria latifolia(Aubl.)K.Schum.,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ir pharmacognostic identification.[Methods]The identifi... [Objectives]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and compare Borreria stricta(Linn.f.)G.Mey.and Borreria latifolia(Aubl.)K.Schum.,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ir pharmacognostic identification.[Methods]The identification of B.stricta and B.latifolia was carried out by identification of origin,character identification,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Results](i)Identification of origin:①B.stricta:B.stricta is an annual erect slender herb.The stem is quadrangular,rarely branched.The leaves are leathery,nearly sessile,fusiform or lanceolate bar-shaped,tapered at the top,narrowed at the base,and rough on both sides.When fresh,they are dark green.The stipules are nearly glabrous,and there are spines longer than the inflorescence at the top.②B.latifoli:B.latifoli is an annual loose stout herb,covered with hair.The stem is quadrangular,and has narrow wings on the edges.The leaves are elliptic or oval and oblong,yellow green when fresh.The stipules are membranous and covered with coarse bristles,and they have bristles longer than the sheath on the top.(ii)Character identification:①B.stricta:The roots of B.stricta has a rough,dense and hard texture with many transverse folds on the surface and many fiber thorns and cracks on the fracture surface.B.stricta tastes bitter.②B.latifoli:The roots of B.latifoli is slightly fleshy,flexible and hard to be broken.The stem is obviously quadrangular,hairy.B.latifoli tastes bitter and irritative.(iii)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①B.stricta:The false annual rings are obvious in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roots of B.stricta.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stem looks like a round square with four short wings at the corners.Calcium oxalate needle crystal bundles can be seen in the leaf cross section.②B.latifoli:Calcium oxalate needle crystal bundles can be seen in the root and stem cross sections of B.latifoli.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stem is unrepresentative square,with wide and long wings at the corners.In the cross section of leaves,non-glandular hairs can be seen in the upper and lower epidermis cells.[Conclusions]The above thre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B.stricta and B.latifo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rmacoce pusilia Borreria latifolia Pharmacognostic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Postharvest Application of 1-Methylcyclopropene Maintains Quality and Extends the Shelf-Life of Zizania latifolia during Storage at 25˚C
2
作者 Xiuzi Tong Yanan Chen +4 位作者 Nan Shi Mohamed Hawali Bata Gouda Xiaoxue Kong Kai Jiang Haibo Luo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3年第11期1501-1515,共15页
The effects of 1-methylcyclopropene (1-MCP) on postharvest quality of Zizania latifolia during storage at 25˚C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pointed out that a postharvest application of 1-MCP maintained the good vis... The effects of 1-methylcyclopropene (1-MCP) on postharvest quality of Zizania latifolia during storage at 25˚C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pointed out that a postharvest application of 1-MCP maintained the good visual appearance of fresh Z. latifolia, inhibited browning, mildew and weight loss at the bottom of Z. latifolia,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n L, a*, b* and ΔE during the whole storage period. In addition, 1-MCP treatment inhibited the respiratory intensity of Z. latifolia during the first three days of storage, but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on the sixth day of storag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1-MCP treatment maintained relatively high SOD, CAT, APX activities and low PAL, POD, PLD, lipase and LOX activities, delayed the decline of AsA content, reduced the accumulation of O<sub>2</sub><sup>-</sup>, H<sub>2</sub>O<sub>2</sub> and MDA, and ultimately maintained the integrity of cell structure and delayed the senescence of Z. latifolia. In addition, positive effects of 1-MCP on maintaining the cell structure integrity were observ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roughout the storage period at 25˚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zania latifolia 1-Methylcyclopropene BROWNING ENZYME Membrane Damage
下载PDF
茭虾共作对土壤氮磷含量和茭白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
3
作者 陈灿 汤伟 +4 位作者 黄璜 任勃 周天送 吴良洁 王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13,共11页
为探究茭白种养模式的施肥策略,设置茭虾共作(ZC)、茭白单作(Z)2个处理,研究茭虾共作对土壤氮磷含量、茭白产量和茭白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2021-202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茭虾共作模式较茭白单作模式采茭期土壤中全氮、全磷... 为探究茭白种养模式的施肥策略,设置茭虾共作(ZC)、茭白单作(Z)2个处理,研究茭虾共作对土壤氮磷含量、茭白产量和茭白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2021-2022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茭虾共作模式较茭白单作模式采茭期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0.85%~38.89%、5.45%~13.79%、6.19%~61.79%,净茭产量提高了5.10%~19.54%,采茭期茭白茎、叶、净茭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4.41%~16.58%、10.28%~15.15%、10.57%~21.45%。2021年茭虾共作处理较茭白单作处理在采茭期叶的氮含量显著增加了25.74%,但在孕茭期茎中磷含量显著减少了16.76%;2022年氮肥减量、减量投喂下,茭虾共作处理较茭白单作处理在孕茭期茎的氮含量显著减少了23.75%,在分蘖期叶中磷含量显著减少了12.08%,2a全生育期同一器官的钾含量在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于养分积累,2021年茭虾共作处理在分蘖期叶的氮、磷、钾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分别减少26.04%、27.27%、30.11%,但在采茭期茎的氮、钾积累量和叶的氮、磷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分别增加18.80%、38.41%和44.77%、35.71%;2022年在氮肥减量、饲料减量投喂下,茭虾共作处理在采茭期叶的磷积累量和茎的钾积累量较茭白单作处理显著增加30.0%和30.77%。关于养分分配,2种处理的茭白在孕茭期和采茭期氮素的分配均以茎、叶为主,而磷、钾元素的分配均以茎为主,茎分配比例在42%~66%。对于养分转运,2021年2种处理茭白的根、茎、叶在氮、磷转运上大多为表现为“库”器官,而在钾转运上大多表现为“源”器官;2022年氮肥减量、减量投喂下,茭白的根、茎、叶在氮、磷、钾转运量上大多表现为“源”器官。因此,在茭虾共作模式中适当减少肥料、饲料的投入,能促进形成合理的源库关系,有利于茭白产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小龙虾 土壤氮 土壤磷 干物质 养分积累
下载PDF
快速高效区分黄檀属黑酸枝木的方法-GC/MS指纹图谱
4
作者 吴静霞 韩陈 +1 位作者 古鸣 姚晨岚 《分析仪器》 CAS 2024年第5期88-94,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分别鉴定阔叶黄檀、卢氏黑黄檀、东非黑黄檀和伯利兹黄檀木材。以二氯甲烷提取样品中的特定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提取物,建立目标物色谱图。采用二氯甲烷溶剂提取阔叶黄檀、卢氏黑黄檀、东非黑黄檀...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分别鉴定阔叶黄檀、卢氏黑黄檀、东非黑黄檀和伯利兹黄檀木材。以二氯甲烷提取样品中的特定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提取物,建立目标物色谱图。采用二氯甲烷溶剂提取阔叶黄檀、卢氏黑黄檀、东非黑黄檀和伯利兹黄檀4种黄檀属黑酸枝木,其提取液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显示该4种树种的特征色谱峰不同。阔叶黄檀的色谱峰在14.6min、14.8min出现双子色谱峰,强度相似;卢氏黑黄檀分别在11.9min、12.5min、12.9min有3个强度相似的色谱峰;东非黑黄檀的强度大的特征峰在18.3min和18.5min;伯利兹黄檀仅有1个强度大的色谱峰,其保留时间在17.1min。分析这4种木材的GC/MS指纹图谱,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不同。该方法可以有效区分鉴别这4种黑酸枝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黄檀属 黑酸枝木 阔叶黄檀 卢氏黑黄檀 东非黑黄檀 伯利兹黄檀
下载PDF
6种双歧杆菌发酵对绣球菌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宏雨 翁梦婷 +1 位作者 孔子浩 张迪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3期91-95,共5页
以筛选适宜绣球菌发酵并提升营养功效的双歧杆菌菌株为目标,选用6种双歧杆菌分别对绣球菌子实体进行液体发酵。通过测定6种双歧杆菌发酵前后绣球菌菌浆中的pH、总酸、可溶性粗多糖、总氨基酸、总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等指标,评价选用的双歧... 以筛选适宜绣球菌发酵并提升营养功效的双歧杆菌菌株为目标,选用6种双歧杆菌分别对绣球菌子实体进行液体发酵。通过测定6种双歧杆菌发酵前后绣球菌菌浆中的pH、总酸、可溶性粗多糖、总氨基酸、总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等指标,评价选用的双歧杆菌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6种供试菌菌株均可在绣球菌菌浆中发酵产酸,其中长双歧杆菌长亚种的发酵物总酸最高,达到83.66 g·kg^(-1),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增幅也最为明显,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6.06%,总抗氧化能力为0.66μmol·mL^(-1)。两双歧杆菌可显著提升发酵物中可溶性多糖的含量,相比于对照组其含量可提高74.56%。6种供试菌株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发酵物中的氨基酸含量,其中青春双歧杆菌发酵产物氨基酸含量提升幅度最高,相对于对照组提高率为24.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菌 双歧杆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杉木屑对广叶绣球菌菌丝生长及鲜菇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马璐 杨驰 +4 位作者 刘晓瑜 林辉 肖冬来 江晓凌 林衍铨 《食药用菌》 2024年第4期251-255,共5页
为挖掘适宜绣球菌栽培的新型基质,以杉木屑、松木屑为栽培主料,设置6种不同栽培配方,研究杉木屑部分或全部代替松木屑栽培广叶绣球菌的可行性。试验结果:杉木屑替换部分松木屑后,栽培基质C/N变化不明显,菌丝生长速率显著提高;当杉木屑... 为挖掘适宜绣球菌栽培的新型基质,以杉木屑、松木屑为栽培主料,设置6种不同栽培配方,研究杉木屑部分或全部代替松木屑栽培广叶绣球菌的可行性。试验结果:杉木屑替换部分松木屑后,栽培基质C/N变化不明显,菌丝生长速率显著提高;当杉木屑用量占总木屑用量的20%~60%时,鲜菇产量与不添加杉木屑的对照配方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用量持续增加,鲜菇产量下降。综合菌丝生长速率、采收率及鲜菇产量等因素,将杉木屑占总木屑用量的比例控制在60%以下,对绣球菌的生长发育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栽培基质 鲜菇产量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茭白多糖硫酸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笑笑 王兵 +4 位作者 刘会平 张欣 张慧慧 李灿 刘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4,共10页
为提高茭白多糖抗氧化活性,对茭白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并探索其最佳修饰条件。以茭白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并纯化一种新型水溶性多糖,采用三氧化硫-吡啶法,以甲酰胺为溶剂,对多糖进行硫酸改性,以硫酸根取代度(DS)为指标,利用响应... 为提高茭白多糖抗氧化活性,对茭白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并探索其最佳修饰条件。以茭白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并纯化一种新型水溶性多糖,采用三氧化硫-吡啶法,以甲酰胺为溶剂,对多糖进行硫酸改性,以硫酸根取代度(DS)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茭白多糖进行硫酸改性条件优化,同时通过体外自由基清除率实验对比改性前后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辅助茭白多糖硫酸化修饰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多糖样品100 mg,酯化时间4 h,酯化温度70℃,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添加量2.6 g,得到最佳DS为1.79;热重分析显示茭白多糖在46.38℃时失重最快,失重率为16.48%;硫酸化茭白多糖在65.04℃时失重最快,失重率为2.92%。在体外抗氧化实验中,茭白多糖对于DPPH·、·OH以及ABTS^(+)·清除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3.49、3.28和12.70 mg/mL;硫酸化茭白多糖为0.39、1.00和1.82 mg/mL;阳性对照(V_(C))为0.069、0.17和0.077 mg/mL。综上表明,硫酸化修饰能提高茭白多糖的热稳定性;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多糖 硫酸化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我国中部水网区茭白潜流湿地进出水质和净化性能时变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彦涛 曾志武 +1 位作者 杜征宇 薛金凤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2期107-112,152,共7页
本研究从小集水区角度研究了茭白潜流湿地进出水氮、磷、COD_(Cr)污染和净化性能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茭白潜流湿地进水氮、磷、COD_(Cr)季节波动大,其中春节期间湿地进水总氮(TN)和总磷(TP)最高,其次是农田施用化肥后产生地表径流的首... 本研究从小集水区角度研究了茭白潜流湿地进出水氮、磷、COD_(Cr)污染和净化性能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茭白潜流湿地进水氮、磷、COD_(Cr)季节波动大,其中春节期间湿地进水总氮(TN)和总磷(TP)最高,其次是农田施用化肥后产生地表径流的首月,中等降雨量下湿地进水COD_(Cr)浓度高于强暴雨下的浓度。受沉淀池的调节缓冲,湿地进水氨氮(NH_(3)-N)和硝态氮(NO_(x)^(-)-N)秋季最高,其次是春节后。湿地对小集水区氮、磷、COD_(Cr)冲击负荷均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和净化性能,TP、TN和COD_(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1±10.5)%、(72.9±8.1)%和(65.6±6.2)%;秋冬季过渡期间,因微生物降解和基质吸附的协同作用使得植物吸收氮磷的季节拐点不明显;冬季湿地具有耐受中部水网区低温的能力。不过冬季低温易于引起潜流湿地内有机氮分解转变为NH_(3)-N后被沸石等基质吸附而发生积聚,同时较长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因有机质分解耗氧引起环境厌氧的加剧。此外,冬季出水溶解有机磷(DOP)比例增加。该潜流湿地可有效提升村镇面源污染排水水质,改善乡村水环境,但对上述受季节影响较大的时变因素应加强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湿地 茭白 氮磷 COD_(Cr) 降雨径流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广叶绣球菌多糖磷酸化修饰及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
9
作者 崔芳铭 毕书瑜 +5 位作者 侯江燕 曹谨玲 程艳芬 程菲儿 云少君 冯翠萍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8,共8页
对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LPs)进行磷酸化修饰,表征磷酸化SLPs(P-SLPs)结构,分析其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与SLPs比较,P-SLPs的磷酸根质量分数较高,为(8.02±0.48)%;在相同质量浓度时,P-SLPs对DPPH、超氧... 对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LPs)进行磷酸化修饰,表征磷酸化SLPs(P-SLPs)结构,分析其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与SLPs比较,P-SLPs的磷酸根质量分数较高,为(8.02±0.48)%;在相同质量浓度时,P-SLPs对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H_(2)O_(2)的清除率均较高,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广叶绣球菌多糖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多糖 磷酸化修饰 抗氧化 降糖活性
下载PDF
不同茭白品种福寿螺卵块分布及竹片诱螺产卵效果
10
作者 周平 陈建明 +3 位作者 张珏锋 钟海英 李芳 姚金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5,共5页
为了研究控制茭白田福寿螺种群的方法,本文在调查不同茭白品种上福寿螺卵块分布差异基础上,开展不同规格(3、6、9 cm宽)竹片诱集福寿螺产卵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茭白品种上福寿螺卵块分布数量差异大,单季茭白品种以‘杭州一点红’上卵块... 为了研究控制茭白田福寿螺种群的方法,本文在调查不同茭白品种上福寿螺卵块分布差异基础上,开展不同规格(3、6、9 cm宽)竹片诱集福寿螺产卵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茭白品种上福寿螺卵块分布数量差异大,单季茭白品种以‘杭州一点红’上卵块最多(11.6个/丛),远高于其他9个品种,最少的是‘八月茭’‘金茭1号’(分别为1.7、2.3个/丛)。双季茭白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每个茭白品种上的卵块数在5.1~7.4个之间。不同规格竹片对福寿螺的产卵诱集效果差异大,引诱效果最好的为9 cm规格的竹片效果最差的是3 cm规格竹片。竹片凸面诱集到的卵块较多,凹面诱集到的卵块很少,竹片凸面朝田埂方向插入诱集产卵效果更好。福寿螺的产卵高度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20~40 cm之间,未发现有靠近水面或在水下的卵块,卵块大小与数量呈线性正相关。研究结果为利用竹片诱集茭白田福寿螺产卵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茭白品种 竹片 卵块分布 诱集产卵效果
下载PDF
广叶绣球菌保鲜及干制后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分析
11
作者 翁梦婷 张迪 +2 位作者 罗贝贝 王宏雨 林衍铨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9,共11页
为探究广叶绣球菌采后聚丙烯膜包装在4℃贮藏期间、热风干燥、冷冻干燥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 为探究广叶绣球菌采后聚丙烯膜包装在4℃贮藏期间、热风干燥、冷冻干燥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新鲜的广叶绣球菌中共检测出3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的成分为1-辛烯-3-醇、3-辛醇和反式-2-辛烯-1-醇。与鲜菇相比,聚丙烯膜包装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有所增加。鲜菇到贮藏第21 d其整体风味成分较为接近,以醇类化合物为主;而第28~49 d风味成分则以酮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热风干燥后检出6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5-甲基-2-乙酰基呋喃的相对含量最高(58.693%);冷冻干燥后检出4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以3-辛醇为主的醇类物质和以3-辛酮为主的酮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41.567%和45.723%。鲜菇经热风干燥后整体风味成分差异较大,经冷冻干燥后其整体风味较为接近。由此可知,广叶绣球菌聚丙烯膜包装贮藏28 d内能较好保持原有风味;相对于热风干燥,冷冻干燥能较好保持广叶绣球菌原有风味。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广叶绣球菌风味特征,并根据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可有效区分不同贮藏时期,为后续保鲜方法的改进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贮藏保鲜 干燥方式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菰(Zizania latifolia)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国林 王惠梅 +5 位作者 黄奇娜 奉保华 江绍琳 吴建利 黄长干 江绍玫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95-1400,共6页
菰是一种稻族野生资源,水生或沼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野生菰群体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育种基因资源,同时还有着巨大的生态作用。为建立适宜于菰的ISSR反应体系,以菰DNA基因组为模板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采用单因... 菰是一种稻族野生资源,水生或沼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野生菰群体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育种基因资源,同时还有着巨大的生态作用。为建立适宜于菰的ISSR反应体系,以菰DNA基因组为模板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变量法在12个不同梯度水平上设计正交试验针对体系中d NTPs浓度、Mg2+浓度、Taq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模板DNA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等6个因子进行优化,确定了在20μL ISS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最适因素水平分别为:3.0 mmol Mg2+(10×Buffer),0.5 mmol d NTPs、1.0μmol引物浓度、0.24 U/μL Taq聚合酶、1.5 ng/μL DNA模板以及55℃退火温度。应用该优化体系对80个菰材料进行扩增,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为菰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价与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居群
下载PDF
茭白秆水解制备高价值呋喃平台化合物研究
13
作者 郭威良 吴剑 +3 位作者 张兴一龙 吴可荆 谢佳家 冯海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0-880,共11页
生物质转化为高价值呋喃平台化合物是生物质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以工业副产物偏钛酸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将茭白秆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HMF)和糠醛,研究物理活化、溶剂体系等对茭白秆水解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茭白秆... 生物质转化为高价值呋喃平台化合物是生物质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以工业副产物偏钛酸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将茭白秆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HMF)和糠醛,研究物理活化、溶剂体系等对茭白秆水解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茭白秆具有更低的木质素含量和纤维素晶型结构,比茭白叶更容易被物理活化。在200℃、30 min的反应条件下,球磨活化的茭白秆获得了最高的HMF和糠醛收率,分别为11.66%和7.30%。反应动力学分析表明,偏钛酸催化球磨茭白秆转化的活化能低,相较于文献报道的其他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球磨茭白秆的高值化转化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秆 5-羟甲基糠醛 物理活化 两相体系 偏钛酸
下载PDF
不同时期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不同器官中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春松 徐夙侠 黄青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3-459,共7页
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含有丰富的咖啡酰奎宁酸。在本研究中,运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了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叶苦丁茶不同器官中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大叶苦丁茶的不同器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着显著... 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含有丰富的咖啡酰奎宁酸。在本研究中,运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了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叶苦丁茶不同器官中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大叶苦丁茶的不同器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着显著的变化。在叶片中,10天叶龄的叶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是19.78 g/100 g,而当叶龄达到12月时,其中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已经降为1.41 g/100 g。随着发育时间的增长,雌花、雄花中的含量变化也有类似的变化。雌花(果)和雄花在发育期为10天时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高:分别20.29 g/100 g和18.06 g/100g,随后在雌花发育成的7个月果实中下降到0.16 g/100 g,而在40天期接近脱落的雄花中其含量降为10.36 g/100 g。大叶苦丁茶的器官中,除了嫩叶,雄花由于高含量的咖啡酰奎宁酸和较多的生物量,也是一种好的咖啡酰奎宁酸来源材料。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叶苦丁茶的花中含有大量的咖啡酰奎宁酸。MEKC方法也是首次被用于苦丁茶中的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测定,使用这种方法,大叶苦丁茶中的6种咖啡酰奎宁酸成分在40分钟内完全分离。相较于以前文献中报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为苦丁茶中的咖啡酰奎宁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酰奎宁酸衍生物 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 MEKC 年龄 叶片
下载PDF
铅锌矿废水中重金属在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的积累与分布 被引量:21
15
作者 叶志鸿 陈桂珠 +1 位作者 蓝崇钰 李柳川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2-79,共8页
本文通过对净化塘系统和对照点的水、土和宽叶香蒲组织的分析结果指出:宽叶香蒲具有较强的忍耐、吸收和积累Pb、Zn等重金属的能力。Pb、Zn等重金属在宽叶香蒲体内的积累数量与分布规律是根>地下茎>叶;老地下茎>嫩地下茎;Pb在... 本文通过对净化塘系统和对照点的水、土和宽叶香蒲组织的分析结果指出:宽叶香蒲具有较强的忍耐、吸收和积累Pb、Zn等重金属的能力。Pb、Zn等重金属在宽叶香蒲体内的积累数量与分布规律是根>地下茎>叶;老地下茎>嫩地下茎;Pb在叶的分布是老叶>成熟叶>嫩叶。在净化塘系统内,各种重金属在宽叶香蒲根部积累比例最大的是Pb,其次是Zn、Cu、Cd、Ni、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香蒲 铅锌矿废水 重金属 积累
下载PDF
菰(Zizania latifolia)主要农艺性状及其驯化育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营营 黄璐 樊龙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9-635,共7页
通过收集我国菰野生资源和半野生资源并进行驯化育种,获得了株型紧凑、茎叶粗壮直立的2个半驯化菰材料"加油1号"和"戈山1号",并以该半驯化菰为育种材料,对它们的染色体基数、花期、花序结构、种子性状及发芽率等进... 通过收集我国菰野生资源和半野生资源并进行驯化育种,获得了株型紧凑、茎叶粗壮直立的2个半驯化菰材料"加油1号"和"戈山1号",并以该半驯化菰为育种材料,对它们的染色体基数、花期、花序结构、种子性状及发芽率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菰(Zizania latifolia)染色体数为2n=34条,不同于北美菰;"加油1号"的花期主要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之间,总体比野生菰早约15d,比"戈山1号"晚约10d;在菰花序中雌雄花比例约为1∶1.8,并首次绘制了其花序模式图;"加油1号"菰糙米千粒质量为12.7g,粒长和宽分别为9.70mm和1.48mm,比北美沼生菰(Z.palustris)偏小;电镜观察发现菰米淀粉粒排列规则;采用改良的种子处理方法,菰种发芽率可以达到62.9%.本研究获得的半驯化菰材料开花正常,株型紧凑,为实现中国菰驯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遗传材料,但在落粒性和花期等目标农艺性状上还有待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化育种 农艺性状 花序模式图
下载PDF
Isolation of Zizania latifolia Species-specific DNA Sequences and Their Utility in Identification of Z. latifolia DNA Introgressed into Rice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振兰 董玉柱 刘宝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3期324-326,共3页
根据两个植物抗病基因N和RPS2中核酸结合位点 (NBS)和富亮氨酸重复区 (LRR)中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 ,用PCR从具有水稻 (OryzasativaL .)改良所需要的许多优良性状的水稻近缘野生种菰 (Zizanialatifolia(Griseb .)Turcz.exStapf... 根据两个植物抗病基因N和RPS2中核酸结合位点 (NBS)和富亮氨酸重复区 (LRR)中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 ,用PCR从具有水稻 (OryzasativaL .)改良所需要的许多优良性状的水稻近缘野生种菰 (Zizanialatifolia(Griseb .)Turcz.exStapf)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同源片段。PCR产物经克隆后 ,分别以菰和水稻的基因组DNA为探针 ,通过点杂交对所得克隆进行了分析。点杂交结果表明 ,在所分析的 6 0个克隆中有 2个克隆是菰专化的序列 ,即它们与水稻无杂交信号。基因组DNA的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了这 2个克隆的专化性。为了验证一些可能的“水稻_菰”渐渗杂交系是否确实含有源自供体菰的DNA ,以这 2个克隆为探针 ,与经EcoRⅠ酶切的 5个可能的渐渗杂交系进行了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 ,这 2个克隆均能检测出其中的一个系含有其同源序列。这一结果为曾经报道的经一种非常规有性杂交方法将菰DNA导入水稻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es_specific DNA sequence introgression lines Zizania latifolia RICE
下载PDF
口腔加工对广叶绣球菌多糖剪切流变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贾丰荧 吴佳蔓 +3 位作者 靳雯 郭静 云少君 冯翠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52-158,共7页
为了探讨口腔加工对广叶绣球菌多糖(SLPs)流变性的影响,为SLP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原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制备得到的SLPs与人工唾液以1∶1(V/V)制备0.125%、0.25%、0.5%、1%、2%、4%混合液,采用流变仪测定其静态及动态流变特性,使用纳... 为了探讨口腔加工对广叶绣球菌多糖(SLPs)流变性的影响,为SLP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原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制备得到的SLPs与人工唾液以1∶1(V/V)制备0.125%、0.25%、0.5%、1%、2%、4%混合液,采用流变仪测定其静态及动态流变特性,使用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测定0.5%、1%、2%、4%的SLPs溶液及混合液的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并分析其粒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角频率的增加,SLPs溶液与混合液在0.25%~4.00%下表观黏度降低,在0.125%时增加,混合液的表观黏度大于SLPs溶液;SLPs溶液与混合液的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混合液的剪切应力大于SLPs溶液,随着多糖浓度增加,剪切应力增大;SLPs溶液为0.125%~2.000%时tanδ值大于1,在4%时低频率扫描下tanδ值小于1,高频率扫描下大于1,混合液为0.125%~4.000%时tanδ值大于1。SLPs溶液为0.5%~4.0%时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100 nm,极少部分分布在100~1000 nm。混合液相比于SLPs溶液,不同浓度混合液粒径分布更均匀,少量粒径集中在100~1000 nm,大部分均匀集中在10~100 nm。由此可见,口腔加工能够影响SLPs的流变学特性与粒径分布,且SLPs与人工唾液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多糖 口腔加工 剪切流变特性
下载PDF
茭草(Zizania latifolia)在不同人工湿地中的生长适应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长娥 刘福兴 +5 位作者 宋祥甫 邹国燕 付子轼 潘琦 刘娅琴 王金庆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2,共8页
茭草是太湖流域河、湖水陆交错带及低洼沼泽中普遍生长的挺水植物,其生长条件在当地挺水植物中具有代表性.根据该流域河道水陆交错带的现状与挺水植物生长特性,针对性地设计了置入式生态滤床、生物氧化池、潜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和水... 茭草是太湖流域河、湖水陆交错带及低洼沼泽中普遍生长的挺水植物,其生长条件在当地挺水植物中具有代表性.根据该流域河道水陆交错带的现状与挺水植物生长特性,针对性地设计了置入式生态滤床、生物氧化池、潜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种不同生境条件,研究茭草的生长适应性,为建立与恢复退化的河道水陆交错带植被群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茭草能够适应不同生长环境,在沸石基质和水培环境中均能正常生长;不同环境条件下其生长速度和繁茂程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草 人工湿地 生长环境 生长适应性
下载PDF
大叶苦丁茶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亚婕 许秀松 +5 位作者 王巧贞 杨玲 李仁松 陶站华 刘灵 黄庶识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大叶苦丁茶是我国南方一种药食两用的传统饮品与药材,也是市场上广泛流通、被普遍当作“苦丁茶正品”的别样茶(non-Camellia teas),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抗炎、止血凉血、抗菌等多种功效,其次生代谢物质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多酚、... 大叶苦丁茶是我国南方一种药食两用的传统饮品与药材,也是市场上广泛流通、被普遍当作“苦丁茶正品”的别样茶(non-Camellia teas),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抗炎、止血凉血、抗菌等多种功效,其次生代谢物质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多酚、多糖、黄酮、三萜等多种活性成分。大叶苦丁茶活性成分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绿色、无毒、高效等特点,在食用油脂储藏、食品保鲜、化妆品、保健品以及抗氧化药物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大叶苦丁茶化学成分的抗氧化作用为主线,综述大叶苦丁茶中具有代表性的多酚、多糖、黄酮、三萜等化学成分的含量、组成及其抗氧化作用,探讨大叶苦丁茶的应用并对其进行展望,拟为大叶苦丁茶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苦丁茶 大叶冬青 苦丁茶冬青 枸骨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