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法适用新就业形态多阶证成之反思
1
作者 闫冬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4,共14页
多阶递进式的三段论证成是解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的主要方式:首先需要结合新就业形态在从属性方面的特征论证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存在劳动关系,随后论证劳动法具体制度整体适用于新就业形态;最后再论证劳动法具体制度适用于... 多阶递进式的三段论证成是解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的主要方式:首先需要结合新就业形态在从属性方面的特征论证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存在劳动关系,随后论证劳动法具体制度整体适用于新就业形态;最后再论证劳动法具体制度适用于新就业形态的具体场景。然而,在看似严密的论证逻辑中,多阶论证逐步打磨掉了具体新就业形态与具体劳动法制度各自的特征性棱角,凭借对抽象概念进行比对得出理论上的适用关系,却无法提升二者之间适用的耦合度。为了更恰当地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应减少劳动保护规则适用的论证层次,将劳动法具体制度的法益特点与新就业形态在具体场景下的从属性特征进行直接呼应,通过单阶证成解决具体制度对具体场景的适用妥当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 新就业形态 三段论 多阶论证
下载PDF
道器之辨:中国提高国际法律话语影响力中的论辩及其超越 被引量:2
2
作者 蔡从燕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8,共9页
晚近“话语权”表述的出现与流行适应了中国政府在国家实力不断增强背景下调整对外关系政策的需要。不过,这一表述的妥当性值得商榷,从国际法角度看更是如此。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实质是中国寻求提高特定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提高国... 晚近“话语权”表述的出现与流行适应了中国政府在国家实力不断增强背景下调整对外关系政策的需要。不过,这一表述的妥当性值得商榷,从国际法角度看更是如此。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实质是中国寻求提高特定话语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提高国际法律话语影响力对于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法律秩序都是有益的。考虑到国际法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国际法实践的特征,论辩理论可以为中国在提高国际法律话语影响力方面提供重要的方法指引。不过,既有论辩理论主要关注论辩对于实现论辩一方之目标的工具性功能而不考虑论辩可能的消极影响,这使得论辩本质上属于一种“器”。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方面应当从“器”的层面重视论辩,即通过论辩提高中国国际法律话语影响力,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应当从“道”的层面理解或超越论辩,即中国提高中国国际法律话语影响力不只是为了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也是服务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法律秩序;同时,在强化论辩的同时,应当采取切实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话语权 影响力 论辩 行动
下载PDF
晚清中日东沙岛交涉案件中民间证据的作用
3
作者 张若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3,共9页
20世纪初的中日东沙岛主权交涉案以晚清政府的胜利而告终,清政府一方面采用援引中外历史材料力证东沙岛为中国版图之事实由来已久,另一方面积极采用渔民口供及书证等证据证明东沙岛系中国渔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开发。清政府的对外... 20世纪初的中日东沙岛主权交涉案以晚清政府的胜利而告终,清政府一方面采用援引中外历史材料力证东沙岛为中国版图之事实由来已久,另一方面积极采用渔民口供及书证等证据证明东沙岛系中国渔民最早发现、命名、经营、开发。清政府的对外交涉中,在张人骏等人主导下结合渔民证据紧紧围绕“最初发现”等系列国际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成功维护了岛屿主权也令日商承担索赔岛上损失并补缴税款,向西方列强宣告我国海洋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作为近代史上成功的边疆主权维护案例,在官方缺乏占领等具体材料时,中日东沙岛交涉案件中首次运用民间证据维护主权的做法亦为当下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证据 东沙岛 中日交涉 国际公法 主权论证
下载PDF
高校民法学教育中案例研习方法的创新实践路径
4
作者 聂志海 李国强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23-130,共8页
我国高校民法学教育中,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并未从本质上改变既有的教师主导型的“经院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的“接受型”的学习模式。为破解这一难题,建构出一套区别并进步于传统民法学实践课程模式的创新型案例研习方法体系... 我国高校民法学教育中,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并未从本质上改变既有的教师主导型的“经院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的“接受型”的学习模式。为破解这一难题,建构出一套区别并进步于传统民法学实践课程模式的创新型案例研习方法体系,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鉴定式案例研习方法来提升学生对法律规范和事实的体系分析能力;第二阶段是以论辩式案例研习方法来提升学生围绕争点的对抗论证能力;第三阶段是以诊所式案例研习方法来提升学生对真实案例的实战处理能力,最终实现提升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研习方法 民法学教育 鉴定式 论辩式 诊所式
下载PDF
二阶论证何以解疑难案件裁判之困?
5
作者 肖毅 《南大法学》 CSSCI 2024年第3期62-84,共23页
疑难案件是存在法律争议的案件,具体呈现为规范模糊、规范冲突、规范缺失和规范适用不正义等典型样态。裁判疑难案件的关键在于解决上述的法律争议,为司法三段论证立可靠的裁判规则。这在法律论证上呈现出二阶构造,第一阶段证立裁判规则... 疑难案件是存在法律争议的案件,具体呈现为规范模糊、规范冲突、规范缺失和规范适用不正义等典型样态。裁判疑难案件的关键在于解决上述的法律争议,为司法三段论证立可靠的裁判规则。这在法律论证上呈现出二阶构造,第一阶段证立裁判规则,第二阶段适用裁判规则、证立裁判结论。因此,二阶论证能够破解疑难案件的裁判困境。它以合秩序裁判为理论基础,强调法官可以背离个别法律规则,但不能逾越法的框架秩序;在外部证成中依据丰富的论证渊源、运用多元的论证方法、遵循可废止性的论证程序,证立裁判规则、要件化案件事实;在内部证成中以裁判规则为大前提、以要件事实为小前提,经由环环相扣的复杂演绎证立裁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案件 二阶论证 合秩序裁判 内部证成 外部证成
下载PDF
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的出路 被引量:21
6
作者 罗世龙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40,129,共12页
我国刑法学中的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存在诸多问题。两种解释论不仅缺乏明确、客观的区分标准,而且未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被接受的方案。同时,两种解释论的争论似乎已经偏离形式与实质的基本语义范畴。其实,两种解释论涉及的本... 我国刑法学中的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存在诸多问题。两种解释论不仅缺乏明确、客观的区分标准,而且未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被接受的方案。同时,两种解释论的争论似乎已经偏离形式与实质的基本语义范畴。其实,两种解释论涉及的本质论题是构成要件的解释与罪刑法定原则的符合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及时走出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的"沼泽",转而寻求刑法解释与刑法论证的结合。这不仅是法哲学和哲学范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背景下刑事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破除对解释者个人权威的迷信,倡导在开放性结构中寻求可接受性的解释结论,才是解释者喧嚣过后应该追寻的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解释论 实质解释论 刑法论证 开放性 可接受性
下载PDF
刑法平等原则辨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赖早兴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83,共7页
刑法已经对平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刑法学界对于刑法平等是单纯的司法平等还是立法平等与司法平等的统一、刑法平等是纯粹打击犯罪上的平等还是打击犯罪与保护权益平等的结合、刑法平等是否仅为自然人间的平等、刑法平等要排除哪些因素... 刑法已经对平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刑法学界对于刑法平等是单纯的司法平等还是立法平等与司法平等的统一、刑法平等是纯粹打击犯罪上的平等还是打击犯罪与保护权益平等的结合、刑法平等是否仅为自然人间的平等、刑法平等要排除哪些因素的干扰、刑法平等与区别对待关系如何处理,争议颇大。对这些争议予以澄清是正确把握刑法平等原则内涵和外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平等 争议 辨析
下载PDF
理性、规范和面向司法实践的法律论证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祯祥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42,共9页
理性是古希腊文明的创造,它与规范紧密相连,法律则是理性的集中体现。法律规范的层次性特点是建构法律论证体系的基础,这种层次性表现为一条法律之链。现代规范理论从科学取向转向实在的生活世界,具有商谈论辩的取向,黑尔的道德论证理... 理性是古希腊文明的创造,它与规范紧密相连,法律则是理性的集中体现。法律规范的层次性特点是建构法律论证体系的基础,这种层次性表现为一条法律之链。现代规范理论从科学取向转向实在的生活世界,具有商谈论辩的取向,黑尔的道德论证理论和图尔敏一般论证模式正是这种商谈论辩取向的典型。规范的商谈论辩取向的进一步延伸,是产生众多的关于法律论证的新设想,这些有关法律论证的设想既是法学理论工作者面向司法实践的产物,也是法律实务工作者寻求理论支持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规范 法律论证 司法实践
下载PDF
法学本科教育法律思维培养的不足与完善 被引量:5
9
作者 宣刚 张训 徐毅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8-101,共4页
法律思维是指法律人在学习、研究、适用法律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信仰为灵魂、以证说理能力为核心要素、以规范化法律语言为媒介、旨在面向职业和司法实践的观点、立场和价值的总和。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不适应法律思维培养的诸多问题,需... 法律思维是指法律人在学习、研究、适用法律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信仰为灵魂、以证说理能力为核心要素、以规范化法律语言为媒介、旨在面向职业和司法实践的观点、立场和价值的总和。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不适应法律思维培养的诸多问题,需要从法学本科教育目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维 法学本科教育 论证说理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洛克关于自然权利“天赋性”的三种论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储昭华 汤波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32-37,共6页
洛克对自然权利的"天赋性"提出了三种论证:一是自然法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自然法之规定;二是神学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上帝意志之体现;三是理性主义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人类理性自身之内在要求。这三种论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 洛克对自然权利的"天赋性"提出了三种论证:一是自然法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自然法之规定;二是神学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上帝意志之体现;三是理性主义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人类理性自身之内在要求。这三种论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不同缘于对自然法的不同理解。三种论证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神学论证中,没有解决好上帝的普遍存在问题;自然法论证中,自然法观念非常含糊不清,既包含不证自明的超验成分,也包含有待证明的经验成分;理性主义论证中,其理性是"超历史的",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自然权利 自然法论证 神学论证 理性主义论证
下载PDF
法律是整体性的阐释性的概念——解说德沃金的《法律帝国》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克娅 程剑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德沃金的《法律帝国》围绕“法律是什么”进行理论阐述 ,以法官审理疑难案件的“理论争论”对法律进行确证 ,从而构建了独特的法律观
关键词 法律 阐释性 整体性 理论争论
下载PDF
清末礼法之争探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瑞 郭大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6-100,共5页
清末修律是清朝统治阶级挽救危机、推行“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修订法律的指导思想上 ,统治阶级内部存在较大分歧。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杨度为代表的法治派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长达近 1 0年的争论 ,... 清末修律是清朝统治阶级挽救危机、推行“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修订法律的指导思想上 ,统治阶级内部存在较大分歧。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杨度为代表的法治派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长达近 1 0年的争论 ,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法律的发展方向 ,启动了中国法律由封建化向近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律 指导思想 争论 转型
下载PDF
法律论证的逻辑取向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光 《政法论丛》 2008年第3期68-71,共4页
法律论证作为一般论证的特定形式,法律论证应包括立法论证、司法论证等一切法律活动。同时,它作为一种说理的知识与技能,只有在所有法律活动中运用才具有整合法律的功能。以此为视角,法律论证的逻辑取向是非形式逻辑,关注思维的实质内... 法律论证作为一般论证的特定形式,法律论证应包括立法论证、司法论证等一切法律活动。同时,它作为一种说理的知识与技能,只有在所有法律活动中运用才具有整合法律的功能。以此为视角,法律论证的逻辑取向是非形式逻辑,关注思维的实质内容。特别是理由问题:理由的合成和逻辑联系、理由的可接受性、"形式理由"与"实体理由"的划分、理由的可能和论辩的和解等。法律需要逻辑,法律论证必须符合逻辑,倘若法律生命没有逻辑,则法律生命将不堪一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逻辑 取向 理由
下载PDF
社会舆情与刑法运作互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强军 《北方法学》 CSSCI 2012年第3期44-49,共6页
随着信息传播的便利,社会舆情可以对刑事裁判的整个过程产生影响。在社会舆情和刑事司法发生冲突的案件中,社会舆情"屡战屡胜",表面上看好似是"公意的胜利",而实质上依然是"正义的胜利"。因为被推翻的刑... 随着信息传播的便利,社会舆情可以对刑事裁判的整个过程产生影响。在社会舆情和刑事司法发生冲突的案件中,社会舆情"屡战屡胜",表面上看好似是"公意的胜利",而实质上依然是"正义的胜利"。因为被推翻的刑事判决本身,在法律依据、诉讼程序、定案证据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瑕疵或错误。为了实现刑事司法的公众认同,维护刑事司法的权威性,刑事司法应当做到三点:坚守刑事司法的正当性;加强判决书说理;增强对社会公意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舆情 刑法运作 刑事司法 判决书说理
下载PDF
哈贝马斯、卢曼、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剑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28-130,共3页
在学理上,将法律论证作为一种理论进行研究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西方法学界对法律论证理论的研究,以英美与欧陆为泾渭,其中欧陆法学对法律论证的研究又以德国最具特色。通过对哈贝马斯、卢曼以及阿列克西等三位当代法哲学大家的法律论证... 在学理上,将法律论证作为一种理论进行研究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西方法学界对法律论证理论的研究,以英美与欧陆为泾渭,其中欧陆法学对法律论证的研究又以德国最具特色。通过对哈贝马斯、卢曼以及阿列克西等三位当代法哲学大家的法律论证理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论证 哈贝马斯
下载PDF
论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以法律论证理论的分析为例证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振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9-73,共5页
法律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服务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方能彰显其应用性品格。反思自身的研究创作历程,认识到具有问题意识,在此指引下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获取经验材料,并发挥实践理性能力从经验材料中总结归纳出理论,然后尝试运用此理论去解决现... 法律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服务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方能彰显其应用性品格。反思自身的研究创作历程,认识到具有问题意识,在此指引下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获取经验材料,并发挥实践理性能力从经验材料中总结归纳出理论,然后尝试运用此理论去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问题意识确立后,进而采用一定的路径方法实现问题目标的解答。通过对法律论证理论的考察,能在某种程度上印证实际问题意识对法学研究的建构性意义,而且可审视达致当事人接受裁决结论的法律方法应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意识 法学研究 法律论证 实证分析
下载PDF
“民间法消亡论”的内在逻辑及其批判 被引量:11
17
作者 魏治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5,共7页
在民间法研究热潮中,质疑民间法及其研究之生命力的"民间法消亡论",实则蕴含着一个合理的内核,即它明确承认民间法被边缘化进而趋于消亡的命运乃是现代性及其意识形态的理性主义的必然结论,因此,"民间法消亡论"的... 在民间法研究热潮中,质疑民间法及其研究之生命力的"民间法消亡论",实则蕴含着一个合理的内核,即它明确承认民间法被边缘化进而趋于消亡的命运乃是现代性及其意识形态的理性主义的必然结论,因此,"民间法消亡论"的内在逻辑就是现代性及其理性主义的霸权逻辑。其错误在于无视民间法同样是具有自立性的事物并因此构成了实在法的基础,从而以"取消论"替代了"关系论"。为此,在建设和谐法治的进程中,应当力倡理性商谈的进路,努力构造起以实在法为主导、社会规范为基础的复合型的法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法消亡论 法制现代化 内在逻辑 批判
下载PDF
汉英议论文论据选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廖慈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年第3期55-59,共5页
本文首先概述中国传统人治思想文化和西方传统法治思想文化,然后讨论在这两种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下汉英议论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进行论据选取的不同特点.汉语议论文较多应用人证论据,即偏向于选取名人言论、事例以及经典作论据,并且类比... 本文首先概述中国传统人治思想文化和西方传统法治思想文化,然后讨论在这两种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下汉英议论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进行论据选取的不同特点.汉语议论文较多应用人证论据,即偏向于选取名人言论、事例以及经典作论据,并且类比的应用也比较多;英语议论文较多选取法证论据,即偏向于引用普通人的言论,既重视名人的事例又重视普通人的事例,也较多应用数字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治 法治 议论文 人证 法证 英语 汉语 比较语言学
下载PDF
规范法学与社科法学交融的法律方法研究——2017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光宁 吕玉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4-166,共13页
由于规范法学与社科法学的交融,2017年国内法律方法研究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法律方法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开放"与"封闭"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彼此纠缠的研究立场。在理论体系方面,法律方法论的各种分支表现出了持续发... 由于规范法学与社科法学的交融,2017年国内法律方法研究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法律方法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开放"与"封闭"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彼此纠缠的研究立场。在理论体系方面,法律方法论的各种分支表现出了持续发展的态势,具有了明显的中国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研究的精细化,但彼此之间仍存在严重的隔阂。本年度,法律方法论研究高度关注实践运用,法律方法论与部门法学、法教义学进行了更加有效的合作,部门法学融进了更加细腻的法律方法理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应踏上新的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论 法教义学 部门法学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下载PDF
再论指导性案例的效力——以法律论证理论为分析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彬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4,共8页
法律渊源的二分法影响了学界关于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定位,在指导性案例的效力问题上,存在事实拘束力与法律拘束力的二元划分,但是,这并不符合域外的判例实践。以法律论证理论为分析路径,判例的效力问题并非有无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法律渊源的二分法影响了学界关于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定位,在指导性案例的效力问题上,存在事实拘束力与法律拘束力的二元划分,但是,这并不符合域外的判例实践。以法律论证理论为分析路径,判例的效力问题并非有无的问题,而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强度来自于法律论证的权威理由和实质理由,来自于具体法律论证中权威性论证和正确性论证的关系。以法律论证理论重新定位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应当对传统法源理论进行反思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渊源 指导性案例 法律论证 事实拘束力 法律拘束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