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应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
作者 冯果 武亦文 项焱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3-16,共14页
武汉大学法学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聚焦新时代法学教育难点痛点,坚持问题导向、育人导向与结果导向。本教学成果坚定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涵养新时代法治精神;创新梯级课程体系,筑牢知识大厦深厚根基;打造珞珈法学智库方阵,构建多... 武汉大学法学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聚焦新时代法学教育难点痛点,坚持问题导向、育人导向与结果导向。本教学成果坚定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涵养新时代法治精神;创新梯级课程体系,筑牢知识大厦深厚根基;打造珞珈法学智库方阵,构建多方融合研学体系;坚持国际与国内协同、理论与实务协同、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协同、教育与科研协同,完善综合能力培养机制;实现战略思维引领培养体系的理念创新、竞合机制贯穿培养过程的机制创新和多元方法激发创新能力的路径创新。本成果有效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国家不断输送具有高尚的人格修为力、基于法学的跨学科理解力、对法治发展的前瞻判断力及法治实践组织领导力的高端战略型法治人才,获得行业与社会的高度认可,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与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成果 国家重大需求 战略型法治人才 培养模式 改革
下载PDF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模式研究
2
作者 刘佳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新时代我国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然而,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日益凸显,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探讨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实践与... 新时代我国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然而,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日益凸显,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探讨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实践与效果评估,探索可行的培养方法,有助于为高校法治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大学生 法治意识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双碳”人才体系建设视域下环境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国飞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国家“双碳”人才体系建设,要求高校环境法治人才培养应积极回应涉碳法治人才培养这一新需求。但现阶段国内高校环境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泛化、课程设置需优化更新、实践教学不受... 国家“双碳”人才体系建设,要求高校环境法治人才培养应积极回应涉碳法治人才培养这一新需求。但现阶段国内高校环境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泛化、课程设置需优化更新、实践教学不受重视和教学方法不适宜等方面。回应涉碳法治人才培养需求、环境法治人才培养理念需要完成四个转向,具体路径上需要优化培养目标、设置契合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双碳人才体系 环境法治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信访工作研究
4
作者 周阿柳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2-56,共5页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信访工作者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信访工作,是国家机关公信力的体现,是提高信访工作质量的保障,是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信访工作者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信访工作,是国家机关公信力的体现,是提高信访工作质量的保障,是信访工作法治化的要求,更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保证。通过对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原理进行研究,结合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难点进行分析,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信访工作建议,对信访工作法治化进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信访工作 法治化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进高校“德法课”教学实践探究
5
作者 龚雪娇 郑崇玲 《闽江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6-82,共7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遵循和行动指南,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理论是这一思想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应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德法结合”...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遵循和行动指南,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理论是这一思想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应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德法结合”教学新模式,将“手法融合-目标认同”式融入“国家治理需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知识迁移-情理融通”式融入“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思维冲突-价值明晰”式融入“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等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德法结合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法治模式及其路径选择——哈尔滨的实践与探索
6
作者 石贤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9-23,共5页
市域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概念,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的行动目标。哈尔滨市于2010年在全国首创法律诊所建在社区、法学专家走近群众、打造第三方矛盾调处平台,探索出了一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模式的有效路径,... 市域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概念,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的行动目标。哈尔滨市于2010年在全国首创法律诊所建在社区、法学专家走近群众、打造第三方矛盾调处平台,探索出了一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模式的有效路径,被誉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哈尔滨模式”。2020年哈尔滨市推动各类法律诊所向线上发展,开展群众性法律互助活动,打通了基层群众与法律服务之间“最后一厘米”。这种工作机制汇集各种社会资源,扎根基层,研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市域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体系现代化和能力现代化方面形成了哈尔滨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法治模式 法律诊所 法律互助 哈尔滨模式
下载PDF
“双减”政策的执行困境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牛旭峰 许见华 夏海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24-30,共7页
自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双减”工作成效显著,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培训机构借机巧立名目;肥水不流外人田——在校教师和家长各取所需;按下葫芦浮起瓢——“替代效应”引发大学生... 自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双减”工作成效显著,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培训机构借机巧立名目;肥水不流外人田——在校教师和家长各取所需;按下葫芦浮起瓢——“替代效应”引发大学生家教热。其中,机构为经济利益驱使、家长望子成龙心理作祟、学生主动参与内卷化竞争、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缺失是“双减”政策执行深陷困境的深层次原因。为突破“双减”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保障我国“双减”政策的提质增效,家校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被赋予了新的价值:一是以家庭教育指导为依托,树立科学家庭教育理念;二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推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三是以依法治教为契机,促进校外培训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学生作业 校外培训 教育生态 家庭教育 育人方式 依法治教
下载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创新与反思
8
作者 李学明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6期107-110,共4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勇担民族复兴重任、成就出彩人生,是课程的核心目标。课程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在“专题理论性和社会实践性相统一”“内容统一性和手段多样性相统一”“课程显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勇担民族复兴重任、成就出彩人生,是课程的核心目标。课程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在“专题理论性和社会实践性相统一”“内容统一性和手段多样性相统一”“课程显性教育和‘大思政’隐性教育相统一”上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治 八个相统一 创新 教学模式 反思
下载PDF
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研究——以“互联网+”背景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混合教学模式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余瑞霞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迎来了一系列发展机遇,能在精准识别教学对象的基础上有效拓展教学场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但当前阶段,该课程实践混合教学模式在...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迎来了一系列发展机遇,能在精准识别教学对象的基础上有效拓展教学场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但当前阶段,该课程实践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素质、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方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为此,高校及教师应结合“互联网+”便利条件,从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角度入手,重视大学生主体地位,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三治合一”体系下乡村治理法治化进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进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乡村。”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对乡村振兴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本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乡村。”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对乡村振兴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本文认为目前乡村治理法治化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卓有成效,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仍相对滞后。乡村治理主体未能及时填补社会变化导致的权力空缺,导致乡村治理法治化程度不足,只有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乡村治理法治化中的作用,才能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治合一” 乡村治理 法治化
下载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四个一”教学模式的构建探索
11
作者 石鹏 《成才之路》 2023年第25期33-36,共4页
为解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到课率”和“抬头率”低的现实问题,教师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歌曲、图画、案例、名言“四大元素”有机融入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还应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教学实... 为解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到课率”和“抬头率”低的现实问题,教师可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歌曲、图画、案例、名言“四大元素”有机融入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还应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教学实施中构建在歌声中、图画上、故事中、名言里的“四位一体”全新教学体系,以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教学模式 “四个一”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意识形态法治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金钊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47-58,共12页
法治是现代政治的运行方式,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权力运行失灵的有效方法,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势在必行。然而,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完善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权力为核心的政治意识... 法治是现代政治的运行方式,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权力运行失灵的有效方法,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势在必行。然而,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完善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权力为核心的政治意识形态,树立与现代政治相适应的法治意识形态。并将当下的政治意识形态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方案进行法治化塑造。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当下最大的政治。中国社会需要在法治意识形态指导下进行决策,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确定深化改革的措施,从而推进中国社会的法治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法治中国 法治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
下载PDF
“实用”法律观所衍生的悲剧——以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为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金钊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59,共9页
由于很多人奉行实用主义的法律观,因而对法律缺乏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运用法律表现出了随意性,不想用就走"上访"、"闹访"之路。当"上访"、"闹访"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后,直接导致了法律权威的失... 由于很多人奉行实用主义的法律观,因而对法律缺乏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运用法律表现出了随意性,不想用就走"上访"、"闹访"之路。当"上访"、"闹访"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后,直接导致了法律权威的失落。这表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还没有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还存在着诸多的冲突。"我不是潘金莲"本来是一个道德判断,由基层社会组织就可以解决,然而却在现实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法律制度与信访制度、政府与司法机关之间来回翻转,最终也没有使矛盾得以化解。这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信访制度、法律制度,乃至于法治的悲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信访制度 法治社会 法治政府
下载PDF
2011年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与法治建设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小冰 卢颖 戚晓熔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54-60,共7页
2011年度法学界关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与法治建设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一是肯定了法治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作用,其提法有基础说、价值说、关键说、保障说四种。二是提出了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整体目标与基本原则,认为现代社会管理的最... 2011年度法学界关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与法治建设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一是肯定了法治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作用,其提法有基础说、价值说、关键说、保障说四种。二是提出了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整体目标与基本原则,认为现代社会管理的最佳状态应当是构建"法治型的社会管理模式"或"法治主导的管理模式",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法治化建设应该遵循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权利自由、建构法治秩序、保障改善民生"等基本原则。三是分析了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实现路径,认为应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积极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社会管理方式的多样化、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推动体制改革、提高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社会管理 创新 模式
下载PDF
高校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创新探析——基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海洋 李永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4-100,共7页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指导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考核体系的助推器,是高校质量党建、科学党建、法治党建的有力杠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合乎公平与正义性、合乎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性、合乎程序性、合乎法律性四个核心维度为切入点...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指导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考核体系的助推器,是高校质量党建、科学党建、法治党建的有力杠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合乎公平与正义性、合乎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性、合乎程序性、合乎法律性四个核心维度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创新高校党建工作考核体系的意义。针对目前高校党建评估中存在的"无章程人治评估思维"突出、程序性评估规则过度缺失下的估权力"傲慢"、评估操作公开性和群众参与度"雾霾化"、教代会形同虚设下的评估监督权孱弱问题,建议从深化普法教育活动、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构建高校党建工作考核法治机制、强化党组织内部与党外评估工作监督联动机制四个方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依法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高校党建考核 问题 创新
下载PDF
法律如何调整变化的社会——对“以不变应万变”思维模式的诠释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金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3-31,共9页
复杂多变的社会经常会对依法办事的思维模式提出挑战,因而很多人主张引入其他社会规范,甚至更复杂的语境因素来弥补法律规范的单调性缺陷。然而,这存在着使人们的思维陷入以复杂调整复杂的危险。社会关系本就很复杂,如果再引入更复杂的... 复杂多变的社会经常会对依法办事的思维模式提出挑战,因而很多人主张引入其他社会规范,甚至更复杂的语境因素来弥补法律规范的单调性缺陷。然而,这存在着使人们的思维陷入以复杂调整复杂的危险。社会关系本就很复杂,如果再引入更复杂的社会规范、语境因素等,法律规范可能会失去权威地位;如果任凭简单的依法办事思维模式蔓延,又会导致机械司法、执法的盛行。如何克服简单依法办事的缺陷,系统、准确、恰当的法律思维模式是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法律调整的基本模式是"以简约应对复杂""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法治得到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调整社会"以不变应万变",这并不是说法律在运用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变化,而是在尊重法律权威,恪守法律的原则、价值、精神等因素的前提下实现"持法达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律调整 法律方法 法治方式 法律思维
下载PDF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文红 马惊鸿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4,共7页
培养社会治理人才是教育形成并释放社会政治功能的首要体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创新社会治理使法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融入了深刻的社会内涵。法学教育一直饱受远离社会的诟病,新... 培养社会治理人才是教育形成并释放社会政治功能的首要体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创新社会治理使法学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融入了深刻的社会内涵。法学教育一直饱受远离社会的诟病,新时期法治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都尚待改革创新。应该在资源整合的路径下,构建法治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打造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培养模式,回应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法学教育 法治人才 培养 模式
下载PDF
论基于经济治理的经济法软法之治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三正 苟学珍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9-187,共9页
无论从一般法理还是经济法这一部门法层面看,经济法软法的治理功能正在得到彰显。为此,有必要对经济法软法的基本类型、经济治理及其理想模式、经济法软法治理得以实现的路径以及基本规则进行理论阐释,使经济法软法在经济治理中发挥其... 无论从一般法理还是经济法这一部门法层面看,经济法软法的治理功能正在得到彰显。为此,有必要对经济法软法的基本类型、经济治理及其理想模式、经济法软法治理得以实现的路径以及基本规则进行理论阐释,使经济法软法在经济治理中发挥其应有功能。为达此目标,本文首先对其渊源加以分类,将其类型化为公共政策类、行业规章类、专业标准类、市场交易主体类和国际经济法软法规范等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从经济学和法学理论中探寻经济治理的旨趣,进而基于经济治理的本质探讨经济法视域中经济治理的理想模式,从该部门法角度厘清并选择“经济治理模式”,该模式即为“经济法规范文本层面的治理+经济法软法规范的治理”之软硬结合模式,其实质就是经济法软法与硬法并用。最后诉诸价值分析从应然角度研判,提出经济法软法治理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转变认知观念、厘清治理路径、协调硬法与软法实施,并遵循冲突时软法让位于硬法、和谐时软法优先于硬法两项基本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软法 类型 经济治理模式 路径 规则
下载PDF
日本、韩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被引量:25
19
作者 邱秋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7,共5页
在东亚地区,日本、韩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最为活跃,先后制定了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本文从立法背景、立法模式、主要内容及制度设置、土壤污染防治的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日本、韩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这... 在东亚地区,日本、韩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最为活跃,先后制定了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本文从立法背景、立法模式、主要内容及制度设置、土壤污染防治的管理体制等方面,对日本、韩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立法实践及其施行经验,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有实际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防治法 立法概况 立法模式 制度设置
下载PDF
行政诉讼功能和作用的再审视 被引量:24
20
作者 姜明安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易发和多发的时期。如何解决这些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有两种思路:一是运用打压和安抚相结合的人治思维和人治手段;一是运用依法行政、依法解纷、依法监督和依法救济的法治思维和法... 目前,我国正处在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易发和多发的时期。如何解决这些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各种社会问题,有两种思路:一是运用打压和安抚相结合的人治思维和人治手段;一是运用依法行政、依法解纷、依法监督和依法救济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不可不再度审视行政诉讼的功能和作用。行政诉讼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即是解纷、监督和救济。要有效发挥行政诉讼的此种功能和作用,并处理好行政诉讼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树立法治平衡理念,运用法治平衡原则指导行政诉讼中的解纷、监督和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法治思维 解纷 监督 救济 平衡理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