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历史观视域下毛泽东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贡献与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小军 李银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大历史观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视野,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史,毛泽东当之无愧是奠基者、引领者。他领导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使各民族“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领导确立民族区... 大历史观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视野,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百年历史,毛泽东当之无愧是奠基者、引领者。他领导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使各民族“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领导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明确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等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根本制度基础和根本原则遵循。以史为鉴,新时代建设更加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做到“三个相统一”,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坚持中华民族历史方位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目标定位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区域自治 大历史观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伟大创举——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40周年
2
作者 郝时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8,共13页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坚守的重大政治原则...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坚守的重大政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遵循。党和国家对内蒙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战略部署,赋予了内蒙古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发挥模范作用新使命。2024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40周年,“与时俱进做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工作”,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坚持与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法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下载PDF
比较法与区域国别学:三个理论陷阱
3
作者 鲁楠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区域国别学为比较法带来新机遇,但掩藏在比较法中的理论缺陷极易在区域国别学中放大,以至给两者的发展和域外法治实践带来消极影响,这种理论缺陷表现为教条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相对主义三个陷阱。比较法应在反思和防范这三种理论陷阱的... 区域国别学为比较法带来新机遇,但掩藏在比较法中的理论缺陷极易在区域国别学中放大,以至给两者的发展和域外法治实践带来消极影响,这种理论缺陷表现为教条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相对主义三个陷阱。比较法应在反思和防范这三种理论陷阱的基础上,为自身与区域国别学的良好结合寻找新的理论,形成兼采功能比较与意义比较方法,以及面向法治现代化的多元主义法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学 比较法 教条主义 后殖民主义 相对主义
下载PDF
“五四宪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4
作者 崔跃峰 李曙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17,共6页
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宪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宪法指出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宪法创设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建设的两大制度基石;宪法... 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宪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宪法指出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宪法创设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建设的两大制度基石;宪法确立了统一、平等、团结互助、尊重少数民族权益等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初步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不同民族交往的原则和规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意识 “五四宪法”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下载PDF
“南海行为准则”与区域海洋治理机制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葛淼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70-87,156,157,共20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构建普遍性的全球海洋治理机制,但不是国际海洋法体系的上位法。国际法是多层级的立体系统,全球性海洋公约和区域性海洋法构成国际海洋法的双层次结构。区域性海洋法可能形成新的习惯国际海洋法,为《公约》提供更...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构建普遍性的全球海洋治理机制,但不是国际海洋法体系的上位法。国际法是多层级的立体系统,全球性海洋公约和区域性海洋法构成国际海洋法的双层次结构。区域性海洋法可能形成新的习惯国际海洋法,为《公约》提供更新的动力。“南海行为准则”构建南海的区域海洋治理机制,是对《公约》的扬弃,只要其有利于建立符合各方利益的南海秩序,同时没有违背公认的习惯海洋法原则,可以做出不同于《公约》的规定。“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困局有三个主因:南海的不对称格局、东盟对中国的不信任推定以及第三方国家的干预和介入。通过“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构建区域海洋秩序应以搁置主权争议、规制当事方行为、反对第三方国家干预和介入、避免安全局势升级为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洋法 南海秩序 区域治理
下载PDF
新时代特定区域法制先行的法理分析
6
作者 郭文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221,共15页
新时代,为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党和国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浦东新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特定区域设立了一系列与行政区划相区别,而由国家权力机关授权行为明确支持的特殊区域。这些特殊区域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遵循... 新时代,为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党和国家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浦东新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特定区域设立了一系列与行政区划相区别,而由国家权力机关授权行为明确支持的特殊区域。这些特殊区域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遵循宪法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授权制定特定区域法规,对法律、行政法规等作出变通规定,从而让特定区域法制先行起来;特定区域法规的授权事项比经济特区法规更加宽广,甚至涉及法律保留和行政法规保留事项,是经济特区法规升级版和扩大版,是2.0版本。新时代特定区域法制先行的法律属性,应是一种调整适用型授权立法。特定区域法制先行面临的最大合宪性诘难,就是如何与宪法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相融合。传统宪法理论认为,国家法制统一原则就是在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上,地方制定的下位法不得与中央制定的上位法相抵触。不同类型地方性法规对应着不同的抵触类型,适用不同判断标准。特定区域法规这种特殊先行性法规不存在法权抵触,不适用法条抵触,而应适用法意抵触,只要没有间接抵触法律、行政法规等上位法基本原则,就没有违反宪法国家法制统一原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授权事项、授权主体、授权行为上具有宪法依据,可以从宪法上职权条款中获得合宪性推定,其授权特定区域法制先行符合宪法序言国家根本任务精神,因而是合宪的。新时代特定区域法制先行符合宪法的精神、原则和规定,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偏离法制轨道。特定区域法制先行本身在理论上就存在诸多争议,如不对其实践过程进行监控,就可能放大实践中的失误,造成人民对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的质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其监控,使其全程纳入法制轨道。按照时间节点先后顺序,可以从授权前的合宪性审查、制定后的备案审查、实施中的评估报告义务三个方面加强对特定区域法制先行的监控。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二次修订,全面总结了过去十年的经验与成就,将重大改革特别授权机制规范化,将上海浦东新区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等改革创新成果法律化,并为新时代特定区域法制先行预留了法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区域 法制先行 授权立法 国家法制统一 合宪性审查
下载PDF
在提升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水平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临夏州为例
7
作者 王麒丞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步入新时代以来,临夏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共有汉、回、东乡、保安等42个民族和谐共处、交融交流,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团结进步大家庭。在新时代,临夏州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和基层具体实际... 步入新时代以来,临夏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共有汉、回、东乡、保安等42个民族和谐共处、交融交流,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团结进步大家庭。在新时代,临夏州政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和基层具体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批在提升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水平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举措。包括创新打造多维度普法宣传大格局、推动民族团结与法治建设融合发展以及夯实“共建共治共享”的群众基础,有效地提升了当地各民族的法治文化认同感,强化了民族团结向心力,依法切实保障了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为探究西北地区各民族区域通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工作方法、坚持突出民族区域特色优势等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事务 依法治理 民族团结 区域特色
下载PDF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自治权”与国际社会“地方自治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任新民 沈寿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0,共6页
国际社会所谓的"地方自治权"从公权力的角度上看,是一个国家通过宪法或者法律确定,由地方自治政府为了本地方居民的利益而管理本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排除上级政府或中央政府的非法干预,因此它是以国家权力纵向划... 国际社会所谓的"地方自治权"从公权力的角度上看,是一个国家通过宪法或者法律确定,由地方自治政府为了本地方居民的利益而管理本地方公共事务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排除上级政府或中央政府的非法干预,因此它是以国家权力纵向划分的"地方分权"制度为前提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自治权"则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拥有与一般地方政权不同的、比一般地方政权机关更为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因此它不以"地方分权"为要件,而是在特定地方政权机关(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与一般地方机关权力的横向比较基础上建构的,其与国际社会"地方自治权"在制度设计、运行机制和制度价值目标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因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权 比较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戴小明 潘弘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共4页
文章依据现代法治的演进历程,揭示了中西方法治发展的差异和法治的共同性,并从宪政建设和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多民族国家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模式选择及制度安排,指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价值。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宪政 法治
下载PDF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7
10
作者 龚志祥 田孟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3-39,共7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虽经历了60多年的实践,但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诸如自治地方形式单一、自治机关组成和自治地方干部配备不够合理、自治权难以落实等;这些"瑕疵"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治地方、自治民族当家作主、管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虽经历了60多年的实践,但仍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诸如自治地方形式单一、自治机关组成和自治地方干部配备不够合理、自治权难以落实等;这些"瑕疵"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治地方、自治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权利的行使,同时已成为发展的障碍,制约了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视为一种随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制度,对其加以修改、补充,使之日趋完善,如增设"自治市",优化自治机关人员结构,使自治权"硬起来"、"实起来",加大干部学习交流力度,提高民族干部素质等;只有这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在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永不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法律 制度完善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法与四川民族地区水电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庄万禄 陶亚舒 段晓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5-61,共7页
民族区域自治法虽然在指导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其部分只有原则性规定的条款缺乏可实际操作的实施细则,在全国统一税收、财政、国家投资和行政区划这种条块分割的经济体制下,民族自治区域如何实现经济“自主”的权... 民族区域自治法虽然在指导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其部分只有原则性规定的条款缺乏可实际操作的实施细则,在全国统一税收、财政、国家投资和行政区划这种条块分割的经济体制下,民族自治区域如何实现经济“自主”的权利?在四川民族地区的水电资源开发中,事实上存在损害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问题;外来大资本开发民族地区的优质资源,少数民族群众如何参与分享?如何把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这些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法 资源开发 补偿机制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形成和发展研究之十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炳镐 马骍 宋全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9,共8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基本政策 ,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 ,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 ,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和基...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基本政策 ,也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 ,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 ,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和基本形式、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过程 ,论述了新中国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基本政策 形成和发展
下载PDF
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路探析 被引量:52
13
作者 邓磊 罗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30,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价值取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保障,是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区域自治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三个自信”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宇安 金炳镐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8,共7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各民族团结,巩固了国家统一。《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党和国家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实践成果的法律化,充分体...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各民族团结,巩固了国家统一。《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党和国家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实践成果的法律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新阶段和新形势下,要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要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形式上和法制建设上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问题 “三个自信” 《民族区域自治法》
下载PDF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法律变通的价值蕴涵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殿军 崔慧姝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4,共5页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变通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法律变通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是民族平等权的有效保障。法律变通能够巩固民族认同基... 民族自治地方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变通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表现形式。法律变通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特殊保护,是民族平等权的有效保障。法律变通能够巩固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认同,有效推动政治发展,促进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实现差异性的统一,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法律变通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平等 法治
下载PDF
当前青海藏族自治地区民族关系探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加才旦 杨虎德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1,共4页
本文在调查当前青海藏族自治地区民族关系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藏族自治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民族关系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青海藏族自治地区 民族关系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我国建立用水总量统计制度刍议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岳津 林锦 +3 位作者 柳鹏 王建荣 闵星 韩江波 《中国水利》 2017年第11期1-4,共4页
用水总量统计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要求和依据,目前我国的用水总量统计尚缺乏制度保障,亟待建立用水总量统计制度。对目前我国用水总量统计符合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条件,建立符合统计法要求的用水总量统计制度的基本框架和... 用水总量统计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的要求和依据,目前我国的用水总量统计尚缺乏制度保障,亟待建立用水总量统计制度。对目前我国用水总量统计符合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条件,建立符合统计法要求的用水总量统计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建议将用水总量统计作为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或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报国家统计局审批,将用水总量统计调查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用水总量 统计法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统计制度
下载PDF
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制保障研究——以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玉福 伍淑花 《青海民族研究》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民族法制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保障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的民族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民族法制建设...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民族法制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保障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的民族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民族法制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自治法配套法规建设为例,就如何制定和完善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法制保障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小康社会 民族法制 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国
下载PDF
贯彻《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炳镐 田烨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1,共4页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求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和实施细则,把法律的原则性具体化、可操作化。《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颁布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要求,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求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和实施细则,把法律的原则性具体化、可操作化。《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颁布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要求,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积极贯彻落实《规定》,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与时俱进 民族地区
下载PDF
藏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武 高伟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5期33-37,共5页
藏族环境习惯法文化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文化形态,藏族环境习惯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直接适应性。发展藏族环境习惯法、倡导藏族环境习惯法文化,将对藏族地区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习惯 习惯法 藏族环境习惯法文化 环境保护 藏族地区 法文化 人与自然关系 文化形态 适应性 地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