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2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Process of Boundary faults of the Nansha Ultra-crust Layer-Block 被引量:10
1
作者 LIU Hailing SUN Yan +4 位作者 GUO Lingzhi SHU Liangshu YANG Shukang ZHOU Di ZHANG Yix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52-463,共12页
Abstract The Nansha ultra-crust layer-block is confined by ultra-crustal boundary faults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bordering the Kangtai-Shuangzi-Xiongnan extensional faulted zone on the north, the Baxian-Baram-Yoca-Cu... Abstract The Nansha ultra-crust layer-block is confined by ultra-crustal boundary faults of distinctive features, bordering the Kangtai-Shuangzi-Xiongnan extensional faulted zone on the north, the Baxian-Baram-Yoca-Cuyo nappe faulted zone on the south, the Wan'an-Natuna strike-slip tensional faulted zone on the west and the Mondoro-Panay strike-slip compressive faulted zone on the east. These faults take the top of the Nansha asthenosphere as their common detachmental surface. The Cenozoic dynamic process of the ultra-crust layer-block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K2-E21, during which the northern boundary faults extended, this ultra-crust layer-block was separated from the South China-Indosinian continental margin, the Palaeo-South China Sea subducted southwards and the Sibu accretion wedge was formed; E22-E31, during which the Southwest sub-sea basin extended and orogeny was active due to the collision of the Sibu accretion wedge; E32-N11, during which the central sub-sea basin extended, the Miri accretion wedge was formed and “A-type” subduction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Balawan occurred; N12-the present, during which large-scale thrusting and napping of the boundary faults in the south and mountain-building have taken place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stopped its ex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sha ultra-crust layer-block boundary fault layer slip glide dip slip strike slip fault system dynamic process
下载PDF
Layer-block tectonics of Cenozoic basements and formation of intra-plate basins in Nansha micro-plat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3
2
作者 LIU Hailing XIE Guofa +2 位作者 LIN Qiujin ZHENG Hongbo LIU Yingchu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6-39,共14页
Layer-block tectonics (LBT) concept, with the core of pluralistic geodynamic outlook and multilayer-sliding tectonic outlook, is one of new keys to study 3-dimensional solid and its 4-dimensional evolution history o... Layer-block tectonics (LBT) concept, with the core of pluralistic geodynamic outlook and multilayer-sliding tectonic outlook, is one of new keys to study 3-dimensional solid and its 4-dimensional evolution history of global tectonic system controlled by global geodynamics system. The LBT concept is applied to study the lithospheric tectonics of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bout 30 000 km of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al data, some layer-blocks in the Nansha micro-plate can be divided as Nansha ultra-crustal layer-block, Zengmu crustal layer-block, Nanwei (Rifleman bank)-Andu (Ardasier bank) and Liyue (Reed bank) North Palawan crustal layer-blocks, Andu-Bisheng and Liyue-Banyue basemental layer-block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emental layer-blocks have been dicussed, and three intra-plate basin groups are identified. The intra-plate basins within Nansha micro-plat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basin groups of Nanwei- Andu, Feixin-Nanhua, and Liyue-North Palawan based on the different geodynamics. In the light of pluralistic geodynamic concept, the upheaving force induced by the mid-crust plastic layer is proposed as the main dynamical force which causes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ra-plate basins within the Nansha micro-plate. Finally, models of a face-to-face dip-slip detachment of basemental layerblock and a unilateral dip-slip-detachment of basemental layer-block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orming mechanisms of the Nanwei Andu and Liyue-North Palawan intra-plate basin group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block tectonics forming mechanism of intra-plate basin Nansha micro-plate South China Sea oil and gas gas hydrate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中塔下横梁施工关键技术
3
作者 刘爱林 徐敏 王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4,共6页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Z4号中塔采用空间四肢A形钢-混组合塔,横向两塔肢间设下横梁,下横梁间设3道系梁,纵向两塔肢间不设置横梁。下横梁采用支架法分层浇筑施工。下横梁施工支架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配套模板体系,受力性能满足要求;...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Z4号中塔采用空间四肢A形钢-混组合塔,横向两塔肢间设下横梁,下横梁间设3道系梁,纵向两塔肢间不设置横梁。下横梁采用支架法分层浇筑施工。下横梁施工支架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配套模板体系,受力性能满足要求;通过有限元计算比选下横梁混凝土分层浇筑方案并进行优化,采取(5.5+2.5)m分层方案,上、下层混凝土分别分为2块、3块分层分块浇筑;通过低温升、易泵送、高抗裂的C60混凝土研制、下横梁与塔柱倒弧结合面抗裂措施优化、分块间接缝构造形式及施工工艺优化、下横梁与系梁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优化、混凝土温度智能化监控、预应力束张拉时机控制等混凝土防裂措施,有效解决了下横梁大体积混凝土易开裂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塔 下横梁 施工支架 分层分块浇筑法 混凝土防裂措施 施工技术
下载PDF
STAR-RIS辅助的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优化
4
作者 李美玲 王玉旻 +1 位作者 王思敬 张海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4-225,共12页
针对实际通信场景中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以及非理想串行干扰删除等非理想因素的强耦合特性使可同时反射和透射的可重构智能超表面(STAR-RIS)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传输系统安全性能无法准确衡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惩罚对偶分解(PDD)... 针对实际通信场景中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以及非理想串行干扰删除等非理想因素的强耦合特性使可同时反射和透射的可重构智能超表面(STAR-RIS)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传输系统安全性能无法准确衡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惩罚对偶分解(PDD)和块坐标下降(BCD)的融合算法,联合优化基站的波束成形矢量和STAR-RIS相移系数,实现系统最低安全传输速率的最大化。结果表明,所提融合算法相比BCD算法可以明显增加最低安全传输速率,性能至少提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同时反射和透射的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非正交多址接入 物理层安全 块坐标下降 惩罚对偶分解
下载PDF
油藏不同开发阶段层面建模算法及实例
5
作者 左毅 宋静 +3 位作者 史卓丽 乔婧璇 祖秀然 郑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由于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特征及其研究目的不同,三维地质建模中层面建模采取的模拟方法和模型精度均有所区别。从三维地质建模角度出发,将油藏开发划分为油藏评价、新区建产和老区调整3个阶段,通过港东二区五断块层面模拟过程中各种模拟算... 由于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特征及其研究目的不同,三维地质建模中层面建模采取的模拟方法和模型精度均有所区别。从三维地质建模角度出发,将油藏开发划分为油藏评价、新区建产和老区调整3个阶段,通过港东二区五断块层面模拟过程中各种模拟算法分析及筛选,提出了层面模拟时,油藏评价阶段建模采用Kriging算法,网格精度为100 m×100 m×5.0 m;新区建产阶段建模采用Kriging算法或Global B-spline算法,网格精度为50 m×50 m×1.5 m;老区调整阶段建模采用Local B-spline算法或Converging average算法,网格精度为10 m×10 m×0.5 m,使层面模拟结果更符合地质情况及研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开发 阶段划分 层面建模 模拟算法 标准层面 油藏评价 新区建产 老区调整
下载PDF
基于混合协作NOMA的安全MEC能耗优化
6
作者 余雪勇 傅新程 朱洪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6-1124,共9页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物理层安全对用户传输速率的限制,在降低时延的同时会引起系统能耗增加。针对安全通信与降低能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协作NOMA的安全边缘计算传输方法...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物理层安全对用户传输速率的限制,在降低时延的同时会引起系统能耗增加。针对安全通信与降低能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协作NOMA的安全边缘计算传输方法。该方法对每个用户数据处理过程设计了多时隙混合协作方案,根据不同用户的信道条件分别设置卸载决策,保证用户间公平,并推导出系统保密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然后以最小化系统能耗为目标,采用基于块坐标下降的三步迭代优化算法求得最优卸载方案。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传输方法能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条件下有效地减少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物理层安全 移动边缘计算 中断概率 块坐标下降
下载PDF
基于分离多量子垒电子阻挡层的AlGaN基深紫外发光二极管
7
作者 申国文 鲁麟 +3 位作者 许福军 吕琛 高文根 代广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6-1162,共7页
通过分离多量子垒电子阻挡层(EBL)结构,实现了AlGaN基DUV-LED器件性能的提升。由仿真结果可得,与传统的块状EBL相比,采用分离多量子垒结构的EBL可以获得更高的空穴浓度和辐射复合速率。这得益于EBL中间的夹层形成了空穴加速区,使得空穴... 通过分离多量子垒电子阻挡层(EBL)结构,实现了AlGaN基DUV-LED器件性能的提升。由仿真结果可得,与传统的块状EBL相比,采用分离多量子垒结构的EBL可以获得更高的空穴浓度和辐射复合速率。这得益于EBL中间的夹层形成了空穴加速区,使得空穴在加速区获得能量,从而提高了空穴注入效率。另外,多量子势垒结构还能够通过提高电子势垒有效抑制电子泄漏,从而大幅度提升器件性能。综上所述,多量子垒电子阻挡层的引入可以显著提升AlGaN基DUV-LED器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N 深紫外发光二极管 电子阻挡层
下载PDF
微纳级GaN基VCSEL中周期反射结构与电子阻挡层的设置作用分析
8
作者 祝震宇 贾志刚 +1 位作者 董海亮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7-1343,共7页
氮化镓(GaN)基微纳米结构生长技术的成熟为微纳级GaN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设计了基于GaN基轴向异质结微纳米柱的微纳级VCSEL结构,采用Al_(0.8)Ga_(0.2)N/In_(0.2)Ga_(0.8)N应变补偿结构作为上下分布... 氮化镓(GaN)基微纳米结构生长技术的成熟为微纳级GaN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的制备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设计了基于GaN基轴向异质结微纳米柱的微纳级VCSEL结构,采用Al_(0.8)Ga_(0.2)N/In_(0.2)Ga_(0.8)N应变补偿结构作为上下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其中Al_(0.8)Ga_(0.2)N层的Al组分远高于传统结构中的电子阻挡层(EBL),能够更好地起到电子阻挡的作用。本文使用商用软件PICS3D构建了电子阻挡层处于不同位置的VCSEL数理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探索和分析物理机理,解释了不同位置EBL对空穴注入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l_(0.8)Ga_(0.2)N与In_(0.2)Ga_(0.8)N组成的应变补偿DBR可以更好地提高空穴注入效率,优化器件光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族氮化物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空穴注入效率 微纳米结构 应变补偿DBR 电子阻挡层
下载PDF
基于频域反射法的高压电缆阻水缓冲层缺陷定位研究
9
作者 黄友聪 郑钟楠 +4 位作者 林梓圻 张莹 赵琦 袁豪 周凯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5,共10页
为了获取高压电缆缓冲层缺陷的位置信息,本文首先根据缓冲层表面形貌特征将缓冲层状态划分为干燥态、受潮态、腐蚀态以及腐蚀烧蚀态,通过薄片样本研究了缓冲层从干燥态到腐蚀烧蚀态这一缺陷发展过程中体积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的变化规... 为了获取高压电缆缓冲层缺陷的位置信息,本文首先根据缓冲层表面形貌特征将缓冲层状态划分为干燥态、受潮态、腐蚀态以及腐蚀烧蚀态,通过薄片样本研究了缓冲层从干燥态到腐蚀烧蚀态这一缺陷发展过程中体积电阻率和相对介电常数的变化规律。然后推导了高压电缆传输线网络中的分布电容以及分布电导的计算公式,评估了FDR法应用于高压电缆缓冲层缺陷定位的可行性。最后在实验室中搭建了长电缆实验平台,研究了频域反射法定位缓冲层缺陷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缓冲层缺陷的发展主要影响高压电缆的分布电容,产生阻抗不连续点。FDR能够实现对缓冲层受潮及缺陷的定位,但对于腐蚀缺陷及烧蚀缺陷的进一步区分还需结合其他状态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阻水缓冲层 缺陷定位 频域反射法
下载PDF
一种复杂背景下的铁路货运车辆车号定位方法
10
作者 蔡康程 赖毅辉 +1 位作者 周书民 蓝贤桂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85,共4页
针对复杂背景下铁路货运车辆车号定位复杂、定位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ResNet50作为基本特征提取网络,同时引入空残差块对学习样本进行多层特征融合,构造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网络和改进算法,提高目标检测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实现... 针对复杂背景下铁路货运车辆车号定位复杂、定位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ResNet50作为基本特征提取网络,同时引入空残差块对学习样本进行多层特征融合,构造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网络和改进算法,提高目标检测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实现了快速车号目标检测。实验数据集采用自建数据集,并通过三个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当IoU阈值为0.5时,改进算法的平均精度值为97.1%,分别比F⁃VGG和F⁃ResNet50高9.4%和6.8%,同时采用改进算法对我国铁路常用不同车型货运车辆进行车号定位测试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优化方法没有误分类或漏检。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提高复杂背景下铁路货运车辆车号的定位精度,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对实现复杂背景下车辆车号快速定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号定位 特征提取网络 RCNN ResNet50 空残差块 多层特征融合
下载PDF
基于图像算法的高压电缆缓冲层阻水性能评价方法
11
作者 周季 游洋 +3 位作者 吴照国 王谦 蔡自雄 何维晟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5,共10页
高压电缆在城市输电网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关键结构半导电缓冲层烧蚀故障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而诱发烧蚀故障的缓冲层导电特性和吸水特性是研究关键,也是评估高压电缆缓冲层质量的基础。本文基于图像算法提出高压电缆缓冲... 高压电缆在城市输电网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关键结构半导电缓冲层烧蚀故障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而诱发烧蚀故障的缓冲层导电特性和吸水特性是研究关键,也是评估高压电缆缓冲层质量的基础。本文基于图像算法提出高压电缆缓冲层的纵向阻水性能评估方法,对缓冲层的显微图像进行增强和形态学处理,通过面积分数法、熵值法以及分形维数法对二值化图像中缓冲层阻水粉的分布特性进行评估。采用基于权重系数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同时考虑缓冲层阻水粉面密度以及分散性对阻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缓冲层阻水性能测试进行了验证。通过本文提出的基于显微图像以及相应图像算法,能够高效、准确地评估高压电缆缓冲层阻水性能,为高压电缆抽样检测和质量监督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缓冲层 阻水性 相对熵 盒维数
下载PDF
CA砂浆层破坏对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特性影响
12
作者 赵丽华 胡安泽 +1 位作者 孟庆武 张吉松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CA砂浆层掉块破坏是无砟轨道结构运营过程中最突出的病害之一,其破坏程度对无砟轨道结构运营的安全性与适用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修正Burgers模型转换Prony级数表征CA砂浆的黏弹性,建立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 CA砂浆层掉块破坏是无砟轨道结构运营过程中最突出的病害之一,其破坏程度对无砟轨道结构运营的安全性与适用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修正Burgers模型转换Prony级数表征CA砂浆的黏弹性,建立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CA砂浆层在板端和板中不同区域薄层掉块,研究车轮荷载作用下不同掉块位置、不同掉块大小对无砟轨道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位移的影响,分析掉块处轨道结构损伤演变规律和趋势,给出破坏界限建议值,为无砟轨道结构的养护维修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板端还是板中掉块,CA砂浆层破坏造成轨道板垂向加速度、垂向位移和纵向拉应力增幅明显,CA砂浆层掉块边缘位置的压应力急剧增大,而底座板垂向位移及受力逐渐减小;车轮荷载作用下,CA砂浆层板端薄层掉块达到0.9125m,板中掉块达到1.25 m时,轨道板的垂向振动和CA砂浆的压应力将会显著增大,应及时对轨道结构进行检修,避免轨道结构破坏快速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CA砂浆层 黏弹性 掉块破坏 动力特性
下载PDF
1.5μm高功率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和性能
13
作者 薛正群 王凌华 陈玉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4-650,共7页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纤陀螺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光纤陀螺的精度;其中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出光功率越高,光纤陀螺接收信号信噪比越好。InP/AlGaInAs增益材料具有电子限制效率高的优点,然而由于Al元素容易氧化,面临一定的应用可靠...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纤陀螺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光纤陀螺的精度;其中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出光功率越高,光纤陀螺接收信号信噪比越好。InP/AlGaInAs增益材料具有电子限制效率高的优点,然而由于Al元素容易氧化,面临一定的应用可靠性问题。本文采用InP/InGaAsP作为增益材料,通过在外延结构上采用宽带隙电子阻挡层来提高量子阱的电子限制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激光芯片最大出光功率从69 mW提升至92 mW。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材料沉积速率改善增益区和应变电子阻挡层材料质量。结果显示,激光芯片可靠性得到较为明显改善,经过1000 h寿命老化,样品阈值和功率变化率在合格范围之内。最后,进行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芯片制备。测试表明,电子阻挡层使得室温下SLD芯片饱和出光功率从19 mW提高至24 mW,饱和工作电流也有所提高,光谱宽度达到80 nm,光谱中心波长在1500 nm附近;芯片1000 h寿命老化阈值和光功率变化稳定,未出现性能退化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InP/InGaAsP 电子阻挡结构 材料生长速率
下载PDF
基于多块体上限法的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力分析
14
作者 徐东升 刘洋 侯传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928,共8页
为研究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能力,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构建了适用于层状砂土的多块体破坏机构,推导了外力功率与内能耗散率的计算公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算法,建立了层状珊瑚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上限分析方法.通过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对... 为研究层状珊瑚砂地基承载能力,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构建了适用于层状砂土的多块体破坏机构,推导了外力功率与内能耗散率的计算公式.采用序列二次规划优化算法,建立了层状珊瑚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上限分析方法.通过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有效性,所构建的破坏机构突破了现有分层地基破坏机构下层必须为黏土的局限.结果表明,当破坏机构穿过不同层状地层时,基于层状地基模型与均质地基模型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和临界破坏机构有显著不同,因此有必要考虑不同分层性质.相比于地基载荷试验,所提出的上限分析方法通过调整不同地层土体参数,能够快速得到地基承载力上限值,为珊瑚砂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承载力 极限分析 多块体上限解 层状珊瑚砂
下载PDF
建筑设计二维CAD协同制图的原理及操作要点
15
作者 李卫炜 吴娜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文章从二维建筑图的本质出发,分析了二维CAD图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和优势。通过对比二维CAD图设计方法和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建筑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从原理上分析了采用协同制图的优势,即通过参照制图方法构建起图形对象... 文章从二维建筑图的本质出发,分析了二维CAD图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和优势。通过对比二维CAD图设计方法和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建筑参数化设计方法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从原理上分析了采用协同制图的优势,即通过参照制图方法构建起图形对象的关联性和唯一性,从而提高制图效率,降低失误率。文章还介绍了二维CAD制图的一些操作要点,以平面图为例,阐述了拆分零件图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参照、块和图层几种制图工具的各自特点和适用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协同平台 参照 图层
下载PDF
基于层间截流封堵技术的矿井滞后突水治理
16
作者 秦立涛 赵福森 徐博会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结合临汾市某矿突水治理实例,在分析构造、底板扰动破坏、隐伏导水通道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残余有效隔水层在底板水压、两侧煤柱以及采空区中部顶板垮落压实综合作用下二次破坏的形式,确定此次突水是在底板扰动破坏和底板隐伏导水构造... 结合临汾市某矿突水治理实例,在分析构造、底板扰动破坏、隐伏导水通道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残余有效隔水层在底板水压、两侧煤柱以及采空区中部顶板垮落压实综合作用下二次破坏的形式,确定此次突水是在底板扰动破坏和底板隐伏导水构造基础上,残余有效隔水层受底板水压向上牵引应力和煤柱支撑影响发生二次破坏形成导水通道造成的。并据此提出层间截流封堵治理方案,以110 m水平进尺快速揭露导水通道,注浆15500 t,突水量降低94%,水位抬升14.725 m,成功堵水。可为类似矿井水害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滞后突水机理 残余有效隔水层 二次破坏 层间截流封堵
下载PDF
贵州织金文家坝区块煤层气井压裂地质选层与压裂改造工艺
17
作者 邹江海 向刚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83-86,90,共5页
贵州省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十分丰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及长兴组为织金地区主要含煤层地层。近几年随着勘探开发的逐步推进,文家坝区块煤层气产气量取得较大成果。本文以文家坝区块高产煤层气井储层改造工艺技术为研究,建立适用于区块的压... 贵州省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十分丰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及长兴组为织金地区主要含煤层地层。近几年随着勘探开发的逐步推进,文家坝区块煤层气产气量取得较大成果。本文以文家坝区块高产煤层气井储层改造工艺技术为研究,建立适用于区块的压裂改造工艺体系;基于该区块煤储层特征研究,明确岩石力学特征、孔渗条件以及煤储层含气性,优化压裂地质选层,针对煤层多而薄、埋藏较浅的特点,形成适合多煤层“分段压裂、多层动用”压裂工艺技术,大规模压裂改造,增大SRV,保障产气效果,力争区块煤层气实现增储上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弓向斜 文家坝区块 地质选层 高效压裂
下载PDF
论民法典时代污染环境罪法益确定方法的新发展
18
作者 李文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2-102,共11页
当前主要从“刑法之内”或“刑法之外”确定污染环境罪的法益,但这两种法益确定方法本身不冲突且应当综合运用。以“刑法之外”的方法确定本罪法益需要借助法益理论、宪法、刑法外的部门法。民法典时代有必要将确定本罪法益所借助的部... 当前主要从“刑法之内”或“刑法之外”确定污染环境罪的法益,但这两种法益确定方法本身不冲突且应当综合运用。以“刑法之外”的方法确定本罪法益需要借助法益理论、宪法、刑法外的部门法。民法典时代有必要将确定本罪法益所借助的部门法范围扩张到民法典,需要以法秩序统一原理来筛选、确定本罪法益。借助民法典的规定,可以确定本罪是一种阻挡层法益构造,既保护个人法益也保护生态环境法益,且阻挡层法益是生态环境法益,背后层法益是个人法益。污染环境严重侵害生态环境法益即构成本罪,通过侵害生态环境法益进而严重侵害个人法益也构成本罪,但没有侵害生态环境法益即使严重侵害了个人法益也不能构成本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法益确定方法 阻挡层法益构造 民法典 民行刑共治
下载PDF
利用长水平井实现超薄层未动用储量有效开发——以下二门油田梨树凹区块为例
19
作者 李伟才 刘宇 +2 位作者 张云 杨璐 闫荣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梨树凹区块受有效厚度薄、含油层位单一、储层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等因素限制,探明储量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差。为提高该区储量动用程度,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技术,通过加强油藏地质综合研究,进一步落实了可动用潜力... 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梨树凹区块受有效厚度薄、含油层位单一、储层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等因素限制,探明储量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差。为提高该区储量动用程度,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技术,通过加强油藏地质综合研究,进一步落实了可动用潜力;地质工程一体化实施过程中,通过多靶点+近钻头方位伽马技术严控水平段轨迹,提高了储层及油层钻遇符合率;通过优化射孔井段,提高了单井产量,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河南油田薄层油藏长水平井开发技术。现场实施结果表明,水平井实钻水平段长达892 m,储层钻遇符合率为100%,油层钻遇符合率为91.4%,初期日产油14.1 t。该区块水平井的成功实施,为超薄层油藏挖潜技术指出方向,对河南油田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梨树凹区块 未动用储量 长水平井 薄层油藏
下载PDF
结合跨层特征融合网络和非局部的识别方法
20
作者 胡紫瑄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5期1377-1382,共6页
在以往的方法中,针对于图像识别,主要目标是提取出足够多的具有区分度的局部关键特征。由于细粒度图像分类是对同属于一个大类下面的具体小类别的细分,所以不同的细类之间差别很小,要想提高准确率,更需要找到具有辨别力度的局部区域。... 在以往的方法中,针对于图像识别,主要目标是提取出足够多的具有区分度的局部关键特征。由于细粒度图像分类是对同属于一个大类下面的具体小类别的细分,所以不同的细类之间差别很小,要想提高准确率,更需要找到具有辨别力度的局部区域。论文使用了目标-导航网络,来筛选出前k个最具有判别力的局部区域块,然后针对于筛选出来的k个不同的区域块,利用非局部模块的思想,捕捉不同局部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图像信息,以此来提高精度。与此同时,在残差网络中,使用了卷积注意模块捕捉不同通道注意力特征之间的联系,且在最后的全连接层处改进了网络架构,使用跨层特征融合的方法来代替了简单的级联。考虑到在细粒度识别中,图像的标注需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物力,所以论文中提出的方法,是自监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度图像分类 非局部方法 跨层特征融合 卷积块注意力网络 定位目标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