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igious Influence on Morphology of Sinhalese Language
1
作者 Morakandegoda Ariyawansa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4年第4期237-245,共9页
Sinhalese language(one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s spoken in Sri Lanka)and culture have a long and continuous history,ingrained traditions,and highly differentiated social norms.The Sinhalese Buddhist community of Sri L... Sinhalese language(one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s spoken in Sri Lanka)and culture have a long and continuous history,ingrained traditions,and highly differentiated social norms.The Sinhalese Buddhist community of Sri Lanka is broadly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secular/layman(ɡṛhasthə>ɡihi)and mendicant/clergy(prəvrajitə>pævidi).According to this situation,the Sinhalese language depicts very significant usages among Indo-Aryan languages.Buddhism is the main factor for this differentiation.This paper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ligious terms and their usages in Sinhalese.These terms show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common Sri Lankan society,especially among layman and clergy.Som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which have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is research paper are as follows:(1)Layman and clergy usages of Sinhalese(Separate set of nouns and verbs which are used to represent the clergy and secular in Sinhalese);(2)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usages of imperative forms in the context of religious and secular(superior,equal,and inferior);(3)Formal-Power base vs.Informal-Solidarity relationship;(4)Usage of different morphemes with the same meaning(semantically same usages are identified here with the different morphemes).As a result of the usages of religious and secular forms in Sinhalese the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realizations with similar semantic values can be identified.Th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data from modern Sinhalese usages and text book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m are us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HIST HIERARCHY layman mendicant Sinhalese
下载PDF
新手与专家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丛杭青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7-573,共7页
在科学实践和生活世界中,针对某一个问题,面对两个专家给出的不一致的或相矛盾的专家意见,外行或新手是否能又如何能获得辩护地相信一个专家意见而不是另一个专家意见,本文给出了这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 新手 外行 专家 专家意见 信任 辩护
下载PDF
中世纪西欧三个等级的观念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文洪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73,共7页
在中世纪西欧,关于三个等级的观念是逐渐地形成的。开始时,出现了教会人士高于俗人的观念;以后,随着社会对战争,尤其是对异教的战争的需要的增加,武人的地位在俗人中突出起来,于是又出现了武人高于其他俗人的观念。这样,就最终形成了整... 在中世纪西欧,关于三个等级的观念是逐渐地形成的。开始时,出现了教会人士高于俗人的观念;以后,随着社会对战争,尤其是对异教的战争的需要的增加,武人的地位在俗人中突出起来,于是又出现了武人高于其他俗人的观念。这样,就最终形成了整个社会从高到低,依次由教会人士、武人和其他俗人这样三个等级构成的社会等级观念和社会分工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欧 三个等级的观念 教会人士 武人 俗人
下载PDF
呼唤居士:《佛法金汤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段玉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4,共8页
《佛法金汤编》为明初岱宗心泰所编,乃后期居士灯传的发轫之作。面对唐宋以降的佛教转向,作者藉此编纂希望僧俗两界重新考虑"居士"的佛教定位,以适应佛教民间化扩散的历史事实。将"居士"誉为佛法的金城汤池,把灭佛... 《佛法金汤编》为明初岱宗心泰所编,乃后期居士灯传的发轫之作。面对唐宋以降的佛教转向,作者藉此编纂希望僧俗两界重新考虑"居士"的佛教定位,以适应佛教民间化扩散的历史事实。将"居士"誉为佛法的金城汤池,把灭佛、排佛的敌对王臣纳入"居士"之中,以及对宋代"居士"的绝对偏重,可以看出作者希望笼络所有社会力量护持佛教的良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法金汤编》 居士 心泰 佛教
下载PDF
墓志所见唐代俗人终于寺观略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艳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在现有的唐代墓志中有很多俗人终于寺观之例,其原因大多是志主迫于现实条件的选择。这表明,作为宗教中心的寺观在当时具有某种社会慈善功能。同时,这也是佛、道二教在唐代获得充分发展后对传统丧葬习俗产生重要影响的表现。
关键词 唐代 俗人 死亡 寺观
下载PDF
浅析“民告官”在我国行政诉讼法中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伟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9-20,共2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民告官”在中国行政诉讼法中的重要性 ,体现了中国法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 “民告官”现象 中国 法治 公民权利 行政权力 行政相对人
下载PDF
“行”“戾”之争及其对戏曲本质的追索——兼论戏曲艺术史观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健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3-198,共6页
戏曲史上的"行戾之争",并非只是戏曲中对"内行""外行"的判断,它的背后隐藏着不同戏曲观念的争议。元明300多年"行戾之争"概念的演变,昭示着人们对戏曲本质的不同认识。在撰写论文的同时,笔者... 戏曲史上的"行戾之争",并非只是戏曲中对"内行""外行"的判断,它的背后隐藏着不同戏曲观念的争议。元明300多年"行戾之争"概念的演变,昭示着人们对戏曲本质的不同认识。在撰写论文的同时,笔者对传统的戏曲史论作一宏观回望,重新检视历史上"重文轻艺"的戏曲史观及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倡导从"艺术史"的角度重塑中国戏曲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艺术规律 “行戾之争” 戏曲本质 戏曲史观 艺术史观
下载PDF
对土专家进科学院当研究员的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攀皋 《中国科技史料》 CSCD 1999年第4期346-351,共6页
大跃进期间,在“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口号影响下,一批土专家身不由己地被推进专门学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政治运动驱使下,中国科学院难以例外,也接纳一位土专家为专职研究员。作者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大跃进 土专家 政治运动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下载PDF
民国时期私立厦门大学董事会的构成、困局及改组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小燕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3-61,共9页
民国时期,私立厦门大学董事会在16年间由商业精英担纲,高度集权,掌控校政决策。虽经两度改组,却依旧保持着这一制度特征。厦大董事会制度深受儒家精英主义之影响,甚至直接翻版了陈嘉庚公司的管理模式。这一由商界精英群体主导的"... 民国时期,私立厦门大学董事会在16年间由商业精英担纲,高度集权,掌控校政决策。虽经两度改组,却依旧保持着这一制度特征。厦大董事会制度深受儒家精英主义之影响,甚至直接翻版了陈嘉庚公司的管理模式。这一由商界精英群体主导的"外行决策型"董事会治校模式,迥异于其他私立大学"投资保护型"董事会,以及由学者精英群体主导的评议会治校模式,难以获得民国社会的普遍认同。随着两次改组,厦大董事会也呈现出从外行决策到多方议决的制度转向,这也是民国教育实践的普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私立厦门大学 董事会制度 外行决策 大学治理 陈嘉庚
下载PDF
福建省以“土专家”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
10
作者 林庆藩 林伟明 刘燕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8-21,共4页
基于福建省155位农户调查数据及部分县市实地调研结果,分析福建省以"土专家"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结论为:农户对"土专家"推广模式的满意度、信任度与推广效率的评价较高,认为"... 基于福建省155位农户调查数据及部分县市实地调研结果,分析福建省以"土专家"为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结论为:农户对"土专家"推广模式的满意度、信任度与推广效率的评价较高,认为"土专家"所推广技术较好地满足了技术需求,表明"土专家"推广模式确实可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模式,但"土专家"推广模式仍存在人才短缺、技术知识水平有待提升、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亟须政府通过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等方面完善"土专家"推广模式的扶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土专家”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下载PDF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恩典 《科技与法律》 2015年第5期888-908,共21页
风险交流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逐渐兴起。在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后,风险交流逐渐形成了两种理想模式:知识赤字模式与民主审议模式。这两种模式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被广泛运用,并且在理论基础、目标、和表现方式上存在明显不... 风险交流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逐渐兴起。在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后,风险交流逐渐形成了两种理想模式:知识赤字模式与民主审议模式。这两种模式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被广泛运用,并且在理论基础、目标、和表现方式上存在明显不同,发挥着彼此难以替代作用。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建设相对较晚,深受传统应急管理思维的影响,在实践中存在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双重缺失以及交流错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建设和技术构造中,可以引入风险治理概念与分析框架,并将风险交流贯穿风险治理的全过程。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安全风险、风险治理的不同阶段,灵活运用知识赤字模式和民主审议模式,有效发挥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促成知情决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交流 知识赤字模式 民主审议模式 风险认知差异
下载PDF
“行家”“利家”语义流变考
12
作者 陈磊 《艺术探索》 2014年第5期47-54,4,共8页
"行家""利家"的对立贯穿中国绘画史始终,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语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元代中期,"行家""隶家"体现为技法上的明显区别;元末明初,"行家""利家"代表文化内涵上的... "行家""利家"的对立贯穿中国绘画史始终,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语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元代中期,"行家""隶家"体现为技法上的明显区别;元末明初,"行家""利家"代表文化内涵上的风格分野;明末清初,董其昌完成对山水画"南北宗"的建构,"行""利"兼修渐成主流。当代中国山水画"行""利"语境的缺失造成了当代山水画传承发展的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家 戾家 隶家 利家 语义流变
下载PDF
半儒半僧,亦诗亦禅——贾岛诗歌中的用世之心与隐逸之情
13
作者 于巧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65-68,共4页
贾岛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由于早年遁入佛门和后期积极入世两种人生经历,诗人有着半僧半文的双重身份。虽然是佛门弟子出身,但他心怀济世救民的理想,一心渴望入世为官、建功立业。但是,贾岛在积极入世、为理想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骨子里... 贾岛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由于早年遁入佛门和后期积极入世两种人生经历,诗人有着半僧半文的双重身份。虽然是佛门弟子出身,但他心怀济世救民的理想,一心渴望入世为官、建功立业。但是,贾岛在积极入世、为理想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骨子里却依然保留着当时为僧时的释子情怀。故贾岛的诗歌既体现了强烈的用世之心,又体现了浓厚的隐逸之情。诗人在双重身份和思想的斗争中苦苦徘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岛 半儒半僧 用世之心 隐逸之情
下载PDF
飘逸 清寂 轻巧 酣畅——评《门外汉的京都》别样的审美旨趣与结构创新
14
作者 王箭飞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8-72,共5页
舒国治以简淡清空、雅韵悠远的游记散文著称,其散文集《门外汉的京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其散文艺术创新。其主旨不在描摹山水,而是艺术地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京都的承续与新生,同时展示了基于传统审美的独特生活美学;其结构别辟蹊径,... 舒国治以简淡清空、雅韵悠远的游记散文著称,其散文集《门外汉的京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其散文艺术创新。其主旨不在描摹山水,而是艺术地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京都的承续与新生,同时展示了基于传统审美的独特生活美学;其结构别辟蹊径,所有篇章长短相间,相互呼应,使得整体轻盈而富有流畅的韵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国治 《门外汉的京都》 文化寻根 生活美学 单篇结构 全书结构
下载PDF
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参审的角色重构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琳 肖建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72,共12页
当前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将人民陪审员“法律内行、同职同权”的角色期望纠正为“法律外行、异职异权”,将人民陪审员“消极参与”与“过于积极参与”并存的角色认知纠正为“民主的参与者,事实真相的发现者和社会价值的代言... 当前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将人民陪审员“法律内行、同职同权”的角色期望纠正为“法律外行、异职异权”,将人民陪审员“消极参与”与“过于积极参与”并存的角色认知纠正为“民主的参与者,事实真相的发现者和社会价值的代言者”,以推动人民陪审员制度充分发挥促进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的功能。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基本框架已确立的前提下,应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将改革的基本前提预设转化为正当的司法运作秩序,保证当前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生根发芽。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事实领域的人民陪审员知晓争议焦点规范与人民陪审员一事一证规范,意见效力领域的合议庭评议规范和审委会及二审法院复审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员 法律外行 法官指示 事实调查 意见效力
下载PDF
认知的依赖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约翰·哈德威格 成素梅(译) 纪雪丽(译) 《哲学分析》 2013年第4期120-132,共13页
随着当代科学的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塑造什么是信念和什么是理性之人的观念,因为我们相信的事情多于我完全知情的事情,而且,我们的认知不得不依赖于知识权威,特别是专家的观念,甚至依赖于权威链条。因此,存在着共同体知道的知识,而不是任... 随着当代科学的发展,我们必须重新塑造什么是信念和什么是理性之人的观念,因为我们相信的事情多于我完全知情的事情,而且,我们的认知不得不依赖于知识权威,特别是专家的观念,甚至依赖于权威链条。因此,存在着共同体知道的知识,而不是任何一个个体的认知者知道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 证据 专家-外行
下载PDF
鲁智深形象源流考 被引量:10
17
作者 侯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7-22,共6页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唯一有着两个名号的英雄:鲁达和鲁智深。鲁氏僧、俗两形象是来自两个不同的素材系统,、而俗人鲁达形象很可能是较晚进入《水浒》文本的。这一莽和尚形象的塑造,最初大概受“杨家将”人物杨五郎的启迪,并借鉴参...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唯一有着两个名号的英雄:鲁达和鲁智深。鲁氏僧、俗两形象是来自两个不同的素材系统,、而俗人鲁达形象很可能是较晚进入《水浒》文本的。这一莽和尚形象的塑造,最初大概受“杨家将”人物杨五郎的启迪,并借鉴参考了“董西厢”、“王西厢”中法聪、惠明等形象。宋洪迈《夷坚志》也为花和尚的故事提供了不少素材。鲁智深出奇寻沽、大闹禅室、醉打山门、倒拔垂杨等情节,都与《夷坚志》有着直接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人鲁达 僧人鲁智深 原始材料 精彩片断 千锤百炼 气韵贯通 合而为一
下载PDF
基于回译和分层对齐的医疗专家-外行风格迁移的并行句子增强方法
18
作者 吕焯宸 李孝忠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74-80,共7页
医疗专家-外行风格迁移任务旨在将医疗专家的知识和语言转化为外行易于理解的语言风格,解决医疗专业知识传播中的语言障碍,使医疗知识能够更加广泛地被外行所理解和应用,帮助医疗工作者更好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 医疗专家-外行风格迁移任务旨在将医疗专家的知识和语言转化为外行易于理解的语言风格,解决医疗专业知识传播中的语言障碍,使医疗知识能够更加广泛地被外行所理解和应用,帮助医疗工作者更好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医疗专家-外行风格迁移任务可用的数据集匮乏,并且没有可用的并行数据集。基于回译和文本分层对齐方法,提出一种简单的无监督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从两种不同文本风格(专家风格和外行风格)的可比语料中提取伪并行句子对。将使用此方法获得的并行句子对与MSD数据集、SimpWiki数据集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的并行句子对的效果优于SimpWiki数据集,可以对目前匮乏的并行数据集进行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译 分层对齐 文本风格迁移 专家-外行风格迁移
下载PDF
维摩手段·娑婆渡舟——马来西亚居士佛教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秋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8-54,59,共8页
居士及居士团体在马来西亚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居士佛教是马来西亚佛教重要的特色之一。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造成马来西亚居士佛教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以期找出其中的脉络,更清楚地展现出马来西亚佛教的不同面貌。
关键词 居士 僧伽 中国佛教 居士团体 经济发展
下载PDF
营销视域下的常人理论:内涵、效应与调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冉雅璇 牛熠欣 +2 位作者 张蕴涵 李秀秀 张谱月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2,共14页
常人理论是一种与专家理论相对的个人朴素理论,是个体基于日常观察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般性知识构想。常人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周围的现象,并指导其决策和行为。本研究首先对常人理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常人理论是一种与专家理论相对的个人朴素理论,是个体基于日常观察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般性知识构想。常人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周围的现象,并指导其决策和行为。本研究首先对常人理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厘清了常人理论与隐喻、图式、刻板印象之间的差异,系统归纳了常人理论的操纵和测量方法;其次,通过深入探究产品质量、医疗健康和消费者幸福三大主题,总结了常人理论在营销视域下的效应;再者,分析了常人理论的调用过程,以两篇话题不同的文章为例,阐释了信息可及性、可诊断性和可应用性在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包括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加强算法领域应用以及可解释性的测量方法,以期进一步加深对常人理论在营销中作用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人 常人理论 营销领域 朴素信念 个人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