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avL导联T波变化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向超 罗彩东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88-791,807,共5页
目的分析心电图avL导联T波变化对老年冠心病(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124例老年CHD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按照Gensini积分法分为重度组(36例,Gensini评分>40分)、中度组(40例,Gen... 目的分析心电图avL导联T波变化对老年冠心病(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124例老年CHD病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按照Gensini积分法分为重度组(36例,Gensini评分>40分)、中度组(40例,Gensini评分为21~40分)、轻度组(48例,Gensini评分为1~20分)。所有病人均接受心电图检测。比较3组病人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avL导联T波改变与其他心电图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avL导联T波改变对老年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中逐步升高,且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avL导联T波改变、ST段抬高、ST段压低、病理性Q波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LVEDD、avL导联T波改变、ST段抬高、ST段压低、病理性Q波是影响老年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avL导联T波改变诊断老年CHD冠脉狭窄程度的AUC为0.701(95%CI:0.603~0.798)。结论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是老年CHD病人冠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冠脉狭窄程度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心电图 avl导联T波 冠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体表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刘亚玲 高丽娟 吴莹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9月于宜春市中医院就诊的AC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有无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分为预后不良组(24例)、预后良好组(76...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9月于宜春市中医院就诊的AC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有无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分为预后不良组(24例)、预后良好组(76例),均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心肌损伤、心电图特征,并分析影响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心肌损伤各项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ST段压低发生率为62.50%、avL导联T波改变发生率为87.50%、ST段升高发生率为66.67%、病理性Q波发生率为75.00%,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病理性Q波(β=2.343,OR=10.412,95%CI=3.572-30.352)、avL导联T波改变(β=1.681,OR=5.372,95%CI=1.476-19.554)、ST段压低(β=1.999,OR=7.381,95%CI=2.689-20.257)、ST段升高(β=2.096,OR=8.133,95%CI=2.934-22.544)均是ACS患者出现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体表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vl导联T波改变 心电图 预后
下载PDF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avL导联的T波改变对冠状动脉狭窄预测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邹隽 张姝兰 强佳琪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探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avL导联的T波改变对冠状动脉狭窄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9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使用心电图诊断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并依据心电图avL导联T波形态分为三组:心电图正常患者30例,为正... 目的探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avL导联的T波改变对冠状动脉狭窄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9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使用心电图诊断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诊断。并依据心电图avL导联T波形态分为三组:心电图正常患者30例,为正常组;avL导联T波改变患者30例,为T波改变组;多导联ST-T变化患者30例,为ST-T变化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有无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三组患者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狭窄程度,分析冠状动脉评分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中,57例有高血压史,33例无高血压史。有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为(29.94±6.59)分,无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为(30.17±6.38)分。有无高血压史患者的冠状动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冠状动脉评分与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r=0.162、0.274,P<0.05);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无相关性(r=0.043、0.029,P>0.05)。正常组、T波改变组、ST-T变化组患者左前降支(LAD)中段1.5的Gensini评分分别为(1.92±0.45)、(4.78±1.12)、(2.09±0.4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小分支0.5、右冠状动脉(RCA)1.0、二对角0.5、LAD远段1.0、LAD/左回旋支(LCX)近段2.5、左主干5的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avL导联的T波改变与冠状动脉狭窄不具有相关性,但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avl导联 T波改变 生化指标
下载PDF
aVL导联切迹对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清彦 邹月娥 涂爱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讨aVL导联切迹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3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成功的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AVNRT 74例... 目的探讨aVL导联切迹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3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成功的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AVNRT 74例,AVRT 64例,比较传统指标与单独aVL导联切迹对AVNRT与AVRT鉴别价值。结果 aVL导联切迹在AVNRT出现29例(39.2%),在AVRT出现1例(P<0.01);下壁导联伪s波在AVNRT出现28例(37.8%),在AVRT出现1例(1.6%,P<0.01);V1导联伪r'波在AVNRT出现33例(44.6%),在AVRT出现3例(4.7%,P<0.01)。aVL导联切迹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39.2%、特异性为98.4%;下壁导联伪s波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37.8%、特异性为98.4%;V1导联伪r'波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44.6%、特异性为95.3%,三种判断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aVL导联切迹为判断标准,对慢快型AVNRT的诊断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l导联切迹 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正常人群aVL出现变异性Q波的研究
5
作者 刘玉琼 罗义 《心电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目的分析正常人群心电图aVL导联出现变异性Q波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73例正常或大致正常心电图,所有入选者均无心血管病史,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aVL导联出现变异Q波的情况,以及伴随P波、T波等的变化特点。结果①aVL导联... 目的分析正常人群心电图aVL导联出现变异性Q波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73例正常或大致正常心电图,所有入选者均无心血管病史,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aVL导联出现变异Q波的情况,以及伴随P波、T波等的变化特点。结果①aVL导联出现变异性Q波的发生率为1153%,不受性别影响。②aVL导联出现变异性Q波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40岁后趋于稳定,维持较低水平(6%左右)。③其中有45%伴随P波倒置,明显高于无变异性Q波者。④aVL导联T波倒置率较低。结论正常人群中avL导联存在一定比例的变异性Q波,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l导联 变异性Q波 正常人群
下载PDF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avL导联q波与器质性心脏病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诗梦 张恒莉 +2 位作者 崔畅 顾凯 陈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7-562,共6页
目的: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患者中avL导联q波的发生率、形态特征及其与门控单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 目的: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患者中avL导联q波的发生率、形态特征及其与门控单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SPECT-MPI)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所诊断的器质性心脏病(organic heart disease,OH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 882例标准12导联心电图诊断的CLBBB患者并收集其SPECT-MPI、CAG及CCTA的信息。测量心电图中avL导联QRS时限及振幅、q波时限及振幅,分析q波与器质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入选了157例患者,证实伴有OHD的患者122例(77.8%),其中avL导联出现q波者56例(45.9%)。avL导联q波出现预测OHD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是97.1%和98.2%。与avL导联q波缺失且伴有OHD的CLBBB患者相比,avL导联出现q波的患者SPECT-MPI所测得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和舒张末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显著升高(P均<0.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下降(P<0.001)。散点图和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LBBB患者avL导联q波的时限、振幅和面积与SPECT-MPI所测得的左心室ESV、EDV和LVEF无线性相关性。结论:CLBBB患者avL导联出现q波与严重的左心室病变有关,但q波的时限、振幅及面积与左心室病变严重度无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Q波 avl导联 器质性心脏病
下载PDF
aVL导联结合V_1导联:鉴别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的新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白帆 刘启明 +6 位作者 孙超 秦奋 李溢溪 罗昔金 刘娜 杨宇帆 周胜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aVL导联结合V_1导联对鉴别主动脉窦(ASC)起源室性早搏的实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102例。比较起源于ASC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 目的探讨aVL导联结合V_1导联对鉴别主动脉窦(ASC)起源室性早搏的实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102例。比较起源于ASC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的室性早搏,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振幅之间的差异。结果 (1)28例(27.5%)室性早搏起源于ASC,74例(72.5%)起源于RVOT。V_1导联R/S波振幅比和aVL导联S波振幅为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两个指标,AUC值及95%CI分别为0.894(0.824~0.964)和0.831(0.749~0.912),界值分别为0.25和0.80;ASC组V_1导联R/S波振幅比[(1.14±1.32)比(0.16±0.18),P<0.001]和aVL导联S波振幅[(0.99±0.36)mV比(0.56±0.26)mV,P<0.001]均显著高于RVO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V_1导联R/S波振幅比>0.25诊断ASC起源室性早搏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8.6%、85.1%和83.3%;aVL导联S波振幅>0.80 mV诊断ASC起源室性早搏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7.9%、83.8%和79.4%。aVL导联S波振幅>0.80 mV联合V_1导联R/S波振幅比>0.25形成诊断ASC起源室性早搏的新方法,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0.7%、93.2%和84.3%,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提高。结论 aVL导联结合V_1导联可准确鉴别ASC起源的室性早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l导联 V1导联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下载PDF
aVL导联ST段压低在诊断右室梗死中的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关敬树 杨震坤 +3 位作者 沈卫峰 张建盛 张宪 郑爱芳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目的评价aVL导联ST段压低(STaVL↓)在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室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分别以aVL导联ST段压低≥0.1mV或V4R导联ST段抬高≥0.1mV为判断标准分析其诊断右室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进... 目的评价aVL导联ST段压低(STaVL↓)在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室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分别以aVL导联ST段压低≥0.1mV或V4R导联ST段抬高≥0.1mV为判断标准分析其诊断右室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进行比较。结果明确诊断右室梗死54例(42%),STaVL↓诊断右室梗死的敏感性高于STV4R↑(93%与85%,p=0.221),特异性低于STV4R↑(87%与93%,p=0.174),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以aVL导联ST段压低≥0.1mV为判断标准,可有效识别急性下壁心梗患者的右室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梗死 avl导联 ST段压低
下载PDF
avL导联T波改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涂丽君 张云强 +1 位作者 董能斌 胡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体表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与其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ACS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分为预后良...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体表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与其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ACS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101例)和预后不良组(62例),比较两组avL导联T波改变及其他相关指标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avL导联T波改变、ST段抬高、ST段压低及病理性Q波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avL导联T波发生改变预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与随访结果一致性较高(M=0.064,Kappa=0.759,P<0.05),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93%、86.1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28%、94.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vL导联T波改变、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及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发生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结论ACS患者体表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对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是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vl导联T波改变 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测价值 危险因子
下载PDF
aVL/aVR导联S波振幅比鉴别左冠窦起源室性期前收缩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帆 刘启明 +2 位作者 秦奋 孙超 周胜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9期1883-1889,共7页
目的:探索aVL/aVR导联S波振幅比鉴别左冠窦(leftcoronarycusp,LCC)起源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PVC)的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经体表心电图初步... 目的:探索aVL/aVR导联S波振幅比鉴别左冠窦(leftcoronarycusp,LCC)起源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PVC)的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经体表心电图初步判断及导管射频消融术中腔内电生理图证实的特发性流出道PVC患者372例。比较起源于不同部位的PVC,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QRS波振幅之间的差异。结果:45例PVC起源于LCC,58例起源于右冠窦(right coronary cusp,RCC),269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ightventricularoutflowtract,RVOT)。心电图QRS波相关参数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指标为a VL/aVR导联S波振幅比,其在LCC组(1.69±0.74)高于RCC组(1.29±0.63,P<0.001)和RVOT组(0.84±0.48,P<0.001);其AUC值及95%CI为0.894(0.824~0.964),界值为1.50。a VL/aVR导联S波振幅比>1.50鉴别LCC起源PVC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9%,91.4%和91.1%。结论:a VL/aVR导联S波振幅比在LCC起源PVC的鉴别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收缩 主动脉窦 左冠窦 a VL/aVR导联S波振幅比
下载PDF
心电图Ⅰ、aVL导联ST段抬高与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玮娜 盛新建 田茂云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Ⅰ、aVL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罪犯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50例AMI患者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心电图Ⅰ、aVL导联ST段抬... 目的探讨心电图Ⅰ、aVL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罪犯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50例AMI患者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心电图Ⅰ、aVL导联ST段抬高特征对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近端受累预测情况,比较预测结果中真阳性、假阳性患者第一钝缘支(OM1)或第一对角支(D1)发出点至左主干距离、管腔直径差异。结果心电图I、aVL导联ST段抬高预测LAD、LCX近端受累特异度分别为91.30%(42/46)、95.12%(39/41)。LAD近端受累真阳性患者OM1发出点至左主干距离明显长于假阳性患者,而OM1管腔直径则明显小于假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X近端受累真阳性患者D1发出点至左主干距离明显长于假阳性患者,而D1管腔直径则明显小于假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Ⅰ、aVL导联ST段抬高与AMI与LAD、LCX近端受累联系紧密,可为早期预测罪犯血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Ⅰ、avl导联 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 罪犯血管
下载PDF
avL导联T波改变在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海霞 鲍俊成 +1 位作者 喻涛 罗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vL导联T波改变对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42例,行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随访患者的预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并对观察项目进行相关...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vL导联T波改变对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42例,行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随访患者的预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并对观察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42例患者中42例患者(预后不良组,29.6%)到达心血管事件终点,100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70.4%)。预后良好组avL导联T波改变发生率为13.0%,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的85.7%(P<0.05);预后良好组ST段抬高、ST段压低、病理性Q波等发生率也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不良组冠状动脉狭窄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率、avL导联T波改变、ST段抬高、病理性Q波具有独立的预后预测价值(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vL导联T波改变可预测其预后,avL导联T波改变是患者心血管事件终点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vl导联 T波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心电图V_1及avL导联的窄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流程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文亭 刘同宝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7-71,78,共6页
目的观察分析以V1导联假性r'波合并avL导联QRS波群终末切迹为基础的鉴别诊断流程,并评价其对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作用。方法随机选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且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277例,观察其中165例患者(AVNRT... 目的观察分析以V1导联假性r'波合并avL导联QRS波群终末切迹为基础的鉴别诊断流程,并评价其对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作用。方法随机选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且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277例,观察其中165例患者(AVNRT组90例,AVRT组75例)窦性心律及术中诱发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以鉴别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依据制定诊断流程;对其余112例患者心电图进行盲法的前瞻性研究,评价其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结果两组V1导联假性r'波并avL导联终末切迹,下壁导联假性q波或假性s波或原有的s波消失,有可识p波且RP间期>70 ms,avR导联ST段抬高,以及胸前导联ST段下移≥0.2 mV等5个鉴别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以之制定的诊断流程鉴别AVNRT及AVRT的准确率分别为91.38%和88.89%。结论以心电图V1导联假性r'波合并avL导联终末切迹为基础的鉴别诊断流程,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窄QRS波心动过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1导联假性r’波 avl导联终末切迹 窄QRS波群心动过速 鉴别诊断流程
原文传递
aVL和aVR导联在室上速鉴别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晓光 张晓红 周昌清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a VL导联和a VR导联在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因心动过速就诊并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证实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AVNRT,n=58)或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n=74... 目的对比研究a VL导联和a VR导联在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因心动过速就诊并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证实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AVNRT,n=58)或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n=74)患者132例,与窦性心律相比,观察a VL导联切迹和a VR导联假性r波或粗顿的发生率。结果 AVNRT和AVRT中a VL导联出现切迹的发生率为53.4%和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VNRT和AVRT中a VR导联出现假性r波或粗顿的发生率为72.4%和6.8%(p<0.05),a VL切迹和a VR假r波或粗顿在AVNRT中的发生率53.4%和72.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 VL切迹和a VR导联假性r波均常见于AVNRT,有助于AVNRT的鉴别诊断,而a VR导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l导联切迹 aVR导联假性r波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