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af pigment retrieval using the PROSAIL model: Influence of uncertainty in prior canopy-structure inform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Jia Sun Lunche Wang +5 位作者 Shuo Shi Zhenhai Li Jian Yang Wei Gong Shaoqiang Wang Torbern Tagesson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2年第5期1251-1263,共13页
Leaf pigments are critical indicators of plant photosynthesis,stress,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Inversion of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s(RTMs)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robustly retrieving leaf biochem-ical traits from... Leaf pigments are critical indicators of plant photosynthesis,stress,and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Inversion of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s(RTMs)is a promising method for robustly retrieving leaf biochem-ical traits from canopy observations,and adding prior information has been effective in alleviating the“ill-posed”problem,a major challenge in model inversion.Canopy structure parameters,such as leaf area index(LAI)and average leaf inclination angle(ALA),can serve as prior information for leaf pigment retrie-val.Using canopy spectra simulated from the PROSAIL model,we estimated the effects of uncertainty in LAI and ALA used as prior information for lookup table-based inversions of leaf chlorophyll(C _(ab))and car-otenoid(C_(ar)).The retrieval accuracies of the two pigments were increased by use of the priors of LAI(RMSE of C_(ab) from 7.67 to 6.32μg cm^(-2),C_(ar) from 2.41 to 2.28μg cm^(-2))and ALA(RMSE of C_(ab) from 7.67 to 5.72μg cm^(-2),C_(ar) from 2.41 to 2.23μg cm^(-2)).However,this improvement deteriorated with an increase of additive and multiplicative uncertainties,and when 40% and 20% noise was added to LAI and ALA respectively,these priors ceased to increase retrieval accuracy.Validation using an experimental winter wheat dataset also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_(ar),the estimation accuracy of C_(ab) increased more or deteriorated less with uncertainty in prior canopy structure.This study demonstrates possible limita-tions of using prior information in RTM inversions for retrieval of leaf biochemistry,when large uncer-tainties are pres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 pigment PROSAIL model Canopy structure Chlorophyll content leaf area index leaf angle distribution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and Determin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 by Orthogonal Design 被引量:1
2
作者 Gongxiao MO Mengyao LIN +5 位作者 Jiaming WANG Yuandan LAN Xunjie LIANG Xiang WANG Qiumeng WEI Suoyi HUANG 《Medicinal Plant》 2017年第5期45-48,共4页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yrica ruba leaves. [Methods]Pigment of Myrica ruba leaves...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se of Myrica ruba leaves. [Methods]Pigment of Myrica ruba leaves was extracted by ethanol extraction method. Absorbance was measured at wavelength of 300 nm. Effects of ethanol volume fraction,solid-to-liquid ratio,temperature,and extraction time were studied. L_9( 3~3)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and DPPH scavenging ability was measured.[Results]The 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of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 was as follows: the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was 50%; the solid-to-liquid ratio was 1: 60( w/v),extraction temperature 70℃; extraction time was 60 min; after the concentration of purified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 reached 0. 4455 mg/mL,the DPPH scavenging ability wa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same concentration Vc.[Conclusions]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has a high yield rate,and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 has high anti-oxidant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RICA ruba leaf pigm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ORTHOGONAL design
下载PDF
Studies on Amylase and Degradation of Starch and Pigment of Tobacco Leaf During Process of Flue-Curing 被引量:17
3
作者 GONGChang-rong YUANHong-tao +1 位作者 CHENJiang-hua SONGZhao-pe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31-936,共6页
The changes in the activity of amylase and amylase-isoenzyme and the degradation of starch and pigment of tobacco leaf during flue-curing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electric- heated flue-curing barn designed and made... The changes in the activity of amylase and amylase-isoenzyme and the degradation of starch and pigment of tobacco leaf during flue-curing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electric- heated flue-curing barn designed and made by th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barn were controlled automatical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tarch in tobacco leaf decreased rapidly and leveled off after 48 h of curring, in the meantime,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increased accordingly and reached a peak at the stage of color-fixing. Both of them had a rapid-changing stage in the first 36 hours of yellowing. The changes of starch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s had highly significant negative-correlation at 1 % level (rNC89 = -0.8962**, rYY85 = -0.9704**). The activity of amylase increased with the proceeding of curing and reached a peak after 36 hours of curing, then decreased. But the activity of amylase kept at a high level when the humidity of curing-environment was very low, even if the tobacco leaf had been dried. The rapid degradation of starch showe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activity of amylase at 5 % level (rNC89 = -0.8495*, rYY85 = -0.7839*). The degradation of starch and pigment had the same regulation and had high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1 % level (rNC89= 0.9649**, rYY85= 0.9428**). There were mainly three amylase-isoenzyme bands -A, B, C respectively, in tobacco leaf during flue curing. They were identified as α-AMY, β-AMY, R-AMY, and the activity of β-AMY was the highest. The changes in amylase activity and contents of starch and pigment were affected by the tobacco leaf moisture and environmental humidity during cu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bacco leaf Flue-curing STARCH AMYLASE pigment
下载PDF
银杏落叶色素染料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染色应用
4
作者 代磊 闫阳天 +3 位作者 李珂 孙江豪 王晨宇 程一博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6-22,共7页
为了探索银杏落叶中色素染料的提取工艺及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探明银杏叶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通过测试染色后棉织物的K/S值分析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对棉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落叶中色素染料提取... 为了探索银杏落叶中色素染料的提取工艺及在棉织物染色中的应用.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探明银杏叶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通过测试染色后棉织物的K/S值分析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对棉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落叶中色素染料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 min.在pH值为3、5、7时染色棉织物K/S值都高于pH值为9、11时的染色棉织物K/S值,也就是说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银杏落叶色素染料对棉织物的染色效果优于在碱性条件下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色素染料 提取 染色
下载PDF
番茄苗期叶位色素含量高光谱检测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建贵 王国梁 +5 位作者 张宇 赵丽洁 陈宁 王文俊 杜慧玲 李志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6-391,共6页
叶片色素含量是表征作物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和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快速、精准获取色素含量及叶位分布规律是设施农业水肥精准化管理的基础。以番茄苗期不同叶位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Chll)和类胡萝卜素(Caro)为研究指标,... 叶片色素含量是表征作物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和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快速、精准获取色素含量及叶位分布规律是设施农业水肥精准化管理的基础。以番茄苗期不同叶位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Chll)和类胡萝卜素(Caro)为研究指标,用营养液配制10个氮素浓度;根据叶片位置摘取1710片(285个样本)用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采集;运用卷积平滑(S-G)、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光谱数据预处理。首先采用竞争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对特征波段“粗”提取,然后利用迭代和保留信息变量算法(IRIV)判断“粗”提取波段的重要性,并对强弱波段组逆向消除“精”提取最优波段集合,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结果表明:(1)营养液氮素浓度为302.84 mg·L^(-1),叶片色素含量最大,且高浓度的抑制作用高于低浓度,叶位色素含量呈上叶位>中叶位>低叶位分布规律;(2)采用CARS-IRIV-PLSR算法“粗-精”特征波段筛选策略分别对Chla、Chlb、Chll和Caro提取了4、4、10和11条特征波段,其Rp为0.7722、0.7321、0.8471和0.8587;(3)结合最优模型色素定量反演图像可视化表达,Chla、Chlb和Chll分布规律一致,而Caro与Chll分布规律相反,该结论与植物生理特征和测定结果相吻合。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对叶片色素含量进行无损检测及可视化表达,为设施农业植物叶片色素分布、养分亏缺和施肥决策等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叶位 色素含量 特征波段 可视化
下载PDF
桂花叶色变化机理及育种研究进展
6
作者 涂勋良 蒋彧 +2 位作者 秦帆 汪锦 万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8期42-50,共9页
笔者简述了彩叶桂的基本定义,并依据其叶色变化将现有新品种划分为纯色和复色(嵌合体)2种类型,阐述了彩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3种色素种类、含量及其比例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叶色变化机理,总结了桂花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 笔者简述了彩叶桂的基本定义,并依据其叶色变化将现有新品种划分为纯色和复色(嵌合体)2种类型,阐述了彩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3种色素种类、含量及其比例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叶色变化机理,总结了桂花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提出应加强彩叶桂基因功能分析和育种技术创新,获得具有优异性状、适应性强与观赏性佳的突破性新品种,推动彩叶桂育种工作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叶色变化 色素 嵌合体 育种
下载PDF
基于色彩参数和高光谱参数估测风箱果属植物叶片色素含量
7
作者 李丹阳 魏进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7,共9页
为快速、无损检测3种(品种)不同色系风箱果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性能,在生长季内分别测定3种试材不同叶位叶片的色素含量、色彩参数、高光谱反射率,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叶片色素含量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 为快速、无损检测3种(品种)不同色系风箱果叶片色素含量及光合性能,在生长季内分别测定3种试材不同叶位叶片的色素含量、色彩参数、高光谱反射率,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叶片色素含量估算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风箱果、金叶风箱果叶片光谱反射特性相似,紫叶风箱果在绿光峰值及近红外光处区别于前两者,三者光谱反射率表现为金叶风箱果>风箱果>紫叶风箱果。基于偏最小二乘构建的色素估算模型精度最高,其中,叶片色彩参数与风箱果总叶绿素、花色素苷及紫叶风箱果花色素苷含量建模和检验R2均在0.68以上,最高为0.89;高光谱参数与风箱果及金叶风箱果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建模R2均在0.79以上,最高为0.98,检验R2均在0.64以上,最高为0.91。基于高光谱参数建立的叶片色素估算模型精度高于基于色彩参数所建模型;证实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3种(品种)色系风箱果叶片色素含量估算中的优越性,并构建了高精度的叶片色素估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箱果 叶片色素 色彩参数 高光谱参数 偏最小二乘
下载PDF
基础色谱实验教学一体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绿叶色素的分离:纸上色谱、薄层色谱与柱色谱
8
作者 赵璐 柏珊珊 +3 位作者 刘树仁 饶桂维 都韶婷 冯建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0,168,共5页
以“绿叶色素的分离”为主题,贯通纸上色谱、薄层色谱和柱色谱三方面实验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复杂物质分离分析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同时,引入探究性方案设计教学方法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名人大家思政教学元素,... 以“绿叶色素的分离”为主题,贯通纸上色谱、薄层色谱和柱色谱三方面实验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复杂物质分离分析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同时,引入探究性方案设计教学方法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名人大家思政教学元素,完成了基础色谱实验的综合探究性改革。经多轮课程实践验证,改革后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更全面掌握复杂物质分离分析的方法和技能,还促进了科研思维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实验 绿叶色素分离 纸上色谱 薄层色谱 柱色谱
下载PDF
不同牡丹叶片解剖结构及其环境适应性
9
作者 张冬勤 贾文庆 +3 位作者 何松林 张敏 于嘉伦 王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3-1163,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生境中的牡丹对平原地区环境的形态适应特征,为牡丹的保育研究及筛选优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原牡丹(‘凤丹’、‘洛阳红’)和野生牡丹(紫牡丹、狭叶牡丹、大花黄牡丹、西藏黄牡丹、滇牡丹、卵叶牡丹)为试... 【目的】探究不同生境中的牡丹对平原地区环境的形态适应特征,为牡丹的保育研究及筛选优质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原牡丹(‘凤丹’、‘洛阳红’)和野生牡丹(紫牡丹、狭叶牡丹、大花黄牡丹、西藏黄牡丹、滇牡丹、卵叶牡丹)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叶片结构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1)中原牡丹与野生牡丹叶表皮形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叶片为异面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气孔为下生型。(2)大花黄牡丹的叶片与角质层较薄、栅栏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较大且气孔密度大;滇牡丹的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最大。(3)气孔密度与上表皮厚度、叶绿素b与叶绿素a/b、总叶绿素与叶绿素a/b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气孔指数与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叶片厚度、叶绿素b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野生牡丹中除大花黄牡丹外其他种质均对平原生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大花黄牡丹的湿生结构可作为不能在平原地区栽培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叶片解剖结构 光合色素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濒危植物暖地杓兰的叶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
10
作者 江海都 柴胜丰 +5 位作者 邹蓉 韦宇静 韦霄 熊忠臣 蒋运生 唐健民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9,共9页
暖地杓兰(Cypripedium subtropicum)是兰科(Orchidaceae)杓兰属(Cypripedium)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野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野外居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探讨暖地杓兰不同生长期叶片的... 暖地杓兰(Cypripedium subtropicum)是兰科(Orchidaceae)杓兰属(Cypripedium)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野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野外居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探讨暖地杓兰不同生长期叶片的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本研究对其叶表皮特征、叶解剖结构、光合特性以及光合色素含量展开研究,以期为暖地杓兰的保育和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暖地杓兰叶片上、下表皮的形状不规则,呈波状,并且气孔和表皮毛仅分布于下表皮;叶片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结实植株的气孔面积、叶片厚度和叶主脉厚度均极显著大于幼苗。(2)暖地杓兰结实植株和幼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均较低,且结实植株极显著大于幼苗,说明其具有阴生植物的特征。(3)暖地杓兰结实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极显著大于幼苗。(4)暖地杓兰叶片的Pmax、LSP、AQY、暗呼吸速率(Rd)与Chl(a+b)、叶主脉厚度呈极显著相关。暖地杓兰为典型的阴生植物,其光适应范围窄,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低下,结实植株的光合能力强于幼苗,因此在引种驯化过程中需对其幼苗进行较高程度的遮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地杓兰 濒危植物 光合特性 叶解剖结构 光合色素
下载PDF
不同颜色三色苋叶片的色素含量与抗氧化能力
11
作者 罗阳 周涛 +4 位作者 卢蕊 于博洋 向佐湘 胡龙兴 徐倩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9,共9页
为明确不同颜色三色苋(Amaranthus tricolor)叶片的叶色参数、色素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以7种彩叶三色苋为试验材料,按照不同颜色分为13个叶色组织,测定其叶色参数值、色素含量、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指标值,并进行相关... 为明确不同颜色三色苋(Amaranthus tricolor)叶片的叶色参数、色素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以7种彩叶三色苋为试验材料,按照不同颜色分为13个叶色组织,测定其叶色参数值、色素含量、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指标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13个叶色组织的叶色参数、色素含量、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叶色组织的L为27.78~82.22,a为-21.93~53.14,b为1.00~60.33,c为3.10~69.06;绿色和紫色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黄色、红色叶片的;红色和紫色叶片中的甜菜色素、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黄色和绿色叶片的;a、甜菜色素、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紫色、红色、绿色、黄色的三色苋叶片的抗氧化能力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苋 叶色参数 光合色素 甜菜色素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中国无忧花新叶呈色研究
12
作者 蒙林平 徐桂红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7-72,共6页
为探究中国无忧花叶片呈色的形态和生理变化,以中国无忧花5个不同发育阶段叶片为材料,测定并比较叶片成熟变色过程中叶色参数L^(*)(明度)、a^(*)(蓝度)、b^(*)(红绿)值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等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 为探究中国无忧花叶片呈色的形态和生理变化,以中国无忧花5个不同发育阶段叶片为材料,测定并比较叶片成熟变色过程中叶色参数L^(*)(明度)、a^(*)(蓝度)、b^(*)(红绿)值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等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叶色变化与叶色参数、色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中国无忧花叶片发育,叶色从深紫红色转为深绿色,叶色参数L^(*)值和b^(*)值先增加后下降,而a^(*)值先下降后上升;(2)叶片内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b含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则逐渐下降,叶绿素a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波动较小;(3)相关性分析发现,叶色参数a^(*)值与花色素苷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总量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叶色参数b^(*)、L^(*)值与花色素苷含量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用色差仪对中国无忧花叶色进行测定,可以较好地表征叶片发育阶段呈现出的颜色变化。中国无忧花叶片从深紫红色变为深绿色,主要是由于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上升、花色素苷含量不断减小导致。中国无忧花新叶红色和下垂,可能具有防止紫外线等强光照射造成伤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无忧花 叶色 叶色参数 色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光照条件对彩叶桂叶片呈色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李俊楠 陈杭 +3 位作者 汤行昊 黄建辉 黄如顺 黄云鹏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7-55,共9页
彩叶桂品种群(Osmanthus fragrans Color Group)是近年新确立的具有丰富叶色变化的桂花品种,应用前景广阔。为揭示光照调控彩叶桂叶片颜色的机制,优化栽培条件以提高其观赏价值,采用人工光照控制研究光质、光强和光照时长对3个彩叶桂品... 彩叶桂品种群(Osmanthus fragrans Color Group)是近年新确立的具有丰富叶色变化的桂花品种,应用前景广阔。为揭示光照调控彩叶桂叶片颜色的机制,优化栽培条件以提高其观赏价值,采用人工光照控制研究光质、光强和光照时长对3个彩叶桂品种(闽台桂魁、永福金彩、闽农桂冠)的叶色参数(L^(*),a^(*),b^(*))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彩叶桂的叶色参数受光质、光强、光照时间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但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闽台桂魁在红光400μmol·m^(-2)·s^(-1)下L^(*)值最高(40.8±3.93),a^(*)值和b^(*)值也较高;永福金彩在蓝光400μmol·m^(-2)·s^(-1)下L^(*)值达到50.40±6.83,b^(*)值为27.99±8.85;闽农桂冠在蓝光400μmol·m^(-2)·s^(-1)下L^(*)值为47.70±7.30。光质和光强显著影响彩叶桂色素含量,在白光下不同光照时长对叶绿素a的合成均有促进作用,闽台桂魁在白光下光照处理7 d的含量达到0.339 mg·g^(-1),光照处理28 d后进一步增加至0.873 mg·g^(-1);蓝光则在早期显著提升花色素的含量;红光在后期显著提升叶绿素含量。此外,永福金彩在高光强下,光照处理21 d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低光强;而在光照处理7 d后,低光强下的花色素含量明显高于高光强;表明高光强有助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而低光强则更有利于花色素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桂 光照处理 叶色参数 叶片色素 叶色变化
下载PDF
香樟树红叶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汤军 朱欣玥 +2 位作者 刘桂艳 汪大巍 操燕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以香樟树红叶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香樟树红叶色素。以色素特征吸光度为指标,研究红叶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h。稳定性试验得出,在较低温... 以香樟树红叶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香樟树红叶色素。以色素特征吸光度为指标,研究红叶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h。稳定性试验得出,在较低温度(20~60℃)、避光条件下,红叶色素的稳定性较好;红叶色素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pH1~9)条件下稳定,在强碱性(pH10~14)条件下不稳定;红叶色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抗还原性;冰醋酸对红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葡萄糖对其有一定影响;金属离子Fe^(2+)、Fe^(3+)、Cu^(2+)Pb^(2+)对红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明显。通过显色反应得出香樟树红叶色素主要含有二氢黄酮醇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树 红叶 色素 稳定性
下载PDF
茶树种质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的关系
15
作者 宁秋燕 冯亚颀 +3 位作者 何卫中 吉庆勇 疏再发 郑生宏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0-879,共10页
[目的]探究茶树种质资源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叶色特异茶树种质资源呈色机理探索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省茶树种质资源圃中143份黄化、白化和紫化叶色特异茶树种质春季新梢为材料,比较分析各种质叶片叶... [目的]探究茶树种质资源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叶色特异茶树种质资源呈色机理探索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省茶树种质资源圃中143份黄化、白化和紫化叶色特异茶树种质春季新梢为材料,比较分析各种质叶片叶色参数L^(*)、a^(*)、b^(*)值和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叶片色素含量和叶色参数关系。[结果](1)紫化茶树种质花青素含量和a^(*)值较高,叶片呈现紫红色;黄化种质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含量比值和b^(*)值较高,叶片呈黄色,白化种质L^(*)值较高,叶片呈白色;黄化和白化茶树种质叶绿素含量较低。在叶色表型性状方面,叶色特异茶树种质大体聚为两大类群,白色系和黄色系聚为一大类,紫色系聚为另一大类。(2)叶色特异茶树种质叶片叶色参数a^(*)值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值、b^(*)值与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且b^(*)值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青素、叶绿素对叶片L^(*)、a^(*)、b^(*)值直接作用较大。[结论]a^(*)值可作为描述叶色特异茶树种质叶片紫红色性状的代表性参数,b^(*)值可作为描述叶色特异茶树种质叶片黄色性状的代表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色 特异种质 色素含量 叶色参数 相关性
下载PDF
五叶地锦秋季变色期的光合特性变化
16
作者 张艺璇 马晓艳 郭阿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42-48,共7页
为了促进五叶地锦变色期的栽培生产及种植养护,进而阐明其生长发育的最适光环境,以五叶地锦变色期4个阶段(CⅠ、CⅡ、CⅢ、CⅣ)的叶色参数(Lab模型)、色素含量以及光合生理参数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变... 为了促进五叶地锦变色期的栽培生产及种植养护,进而阐明其生长发育的最适光环境,以五叶地锦变色期4个阶段(CⅠ、CⅡ、CⅢ、CⅣ)的叶色参数(Lab模型)、色素含量以及光合生理参数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变色期过程中,叶色参数a*值由-2.95提高到9.75,且差异显著;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同时花色素苷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和花色素苷含量在CⅣ阶段分别是CⅠ阶段的3.19%和26.19倍。叶色参数a*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花色素苷呈极显著正相关;五叶地锦在变色期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蒸腾速率(Tr)的光响应曲线的数值随着叶片变红持续下降,且均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光饱和点在CⅣ阶段显著降低为92.4μmol·m^(-2)s^(-1);光补偿点(LCP)在CⅡ阶段下降达到显著,仅为CⅠ阶段的20.14%;表观量子效率(AQY)在CⅢ和CⅣ阶段均显著下降,分别为CⅠ的62.50%和8.33%。暗呼吸速率(Rd)变化不显著。五叶地锦叶绿素下降而花色素苷上升造成叶色转红。叶绿素含量的降低造成五叶地锦光合能力下降,叶片在彻底变红前吸收强光的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但利用弱光的效率和对水分的利用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叶地锦 光合特性 光合色素 叶色参数
下载PDF
毛竹向杉木林扩张过程中叶功能性状季节变化
17
作者 张淑洁 顾娇 +2 位作者 周秀梅 王楠 白尚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为研究不同季节,毛竹扩张杉木林的过程中,其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情况,选取毛竹扩张地段上连续分布的毛竹-杉木混交林(MF)和毛竹纯林(BF)两种林分布置样地,于2021年四季,各样地中随机采取毛竹叶片,测定叶片形态、叶养分质量分数、叶光合... 为研究不同季节,毛竹扩张杉木林的过程中,其叶片功能性状的变化情况,选取毛竹扩张地段上连续分布的毛竹-杉木混交林(MF)和毛竹纯林(BF)两种林分布置样地,于2021年四季,各样地中随机采取毛竹叶片,测定叶片形态、叶养分质量分数、叶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片解剖结构等叶功能性状。结果表明:在扩张过程中,毛竹叶结构性状季节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但也存在相似性。其中,与毛竹纯林相比,毛竹-杉木混交林内毛竹叶厚在夏秋两季显著降低;毛竹-杉木混交林内的毛竹叶片比叶面积普遍大于毛竹纯林,并在夏季达到显著差异;毛竹-杉木混交林内毛竹叶碳质量分数在冬季显著低于毛竹纯林;叶磷质量分数在春季显著低于毛竹纯林;毛竹纯林内叶碳、氮质量分数比在冬季显著高于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季节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呈现出冬季毛竹纯林显著大于毛竹-杉木混交林,春季毛竹-杉木混交林显著大于毛竹纯林;相较于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中的叶片表皮有一定程度的加厚,表皮外角质层加厚,木质部导管较为发达,泡状细胞较为发达,但毛竹-杉木混交林中毛竹叶片韧皮部截面积显著减小。这些结果说明毛竹在向杉木林扩张过程中,其叶片的功能性状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改变,表现出一定的表型可塑性,有利于其在与杉木的竞争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入侵 叶结构性状 叶养分质量分数 叶光合色素 季节变化特征
下载PDF
新疆乌什县不同海拔黄花软紫草生长及生理特性
18
作者 宁朋 袁治国 +1 位作者 乔秋芬 王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6-1394,共9页
【目的】考察不同海拔黄花软紫草生长及生理特性,探讨其不同生境下的生态适应机制,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乌什县黄花软紫草为研究对象,观测5个海拔(1155,1227,1332,1533,2137 m)下叶片形态、植株生... 【目的】考察不同海拔黄花软紫草生长及生理特性,探讨其不同生境下的生态适应机制,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乌什县黄花软紫草为研究对象,观测5个海拔(1155,1227,1332,1533,2137 m)下叶片形态、植株生长,光合色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随着海拔增加,黄花软紫草株高、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叶面积、比叶面积以及叶绿素a、b含量逐渐下降,最高海拔处株高、地上生物量、比叶面积分别比最低海拔处显著下降22.89%、31.77%和26.58%,同时比叶重、根冠比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逐渐增加,且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处差异显著。【结论】乌什县黄花软紫草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在海拔1155 m处最佳,其受到环境胁迫随着海拔升高而加重,但其能通过调整生活策略、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适应高海拔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软紫草 海拔 叶片形态 光合色素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下载PDF
遮阴对桫椤幼苗的叶片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刘雯雯 饶丹丹 +2 位作者 吴二焕 韩豫 陈彧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2,共11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桫椤幼苗的光照需求及光适应机制,以期为其林下种植管理和园林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桫椤幼苗为试验材料,在遮阴强度为30%的塑料薄膜大棚内进行试验,研究不同遮阴处理CK、T1、T2、T3、T4,即棚内光照强度100%、...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桫椤幼苗的光照需求及光适应机制,以期为其林下种植管理和园林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桫椤幼苗为试验材料,在遮阴强度为30%的塑料薄膜大棚内进行试验,研究不同遮阴处理CK、T1、T2、T3、T4,即棚内光照强度100%、60%、30%、10%、2%对其叶片性状、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和光合色素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遮阴处理下桫椤幼苗的生长及光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遮阴处理对桫椤幼苗的叶片性状及光合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在T3处理下,桫椤幼苗的叶数、叶长、叶宽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显著大于其它处理;随遮阴程度的加重,桫椤幼苗的比叶面积、自由水含量、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逐渐增加,比叶质量和气孔密度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a/b比值和束缚水含量则整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与CK相比,T3处理下桫椤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皆达到最高,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胞间CO_(2)浓度(Ci)则降至最低;根据隶属函数值的平均值,不同处理的综合评价为T3>T4>T2>T1>CK。[结论]桫椤幼苗期具有耐阴特性,在弱光下表现出积极的适应性,自然光照对桫椤幼苗存在强光胁迫;当遮阴处理为10%棚内光强时,桫椤幼苗的生长最适且光合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遮阴 叶片性状 光合特性 光合色素
下载PDF
植物促生微生物对枫香叶色素组成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祝华 宋娟 +4 位作者 朱树林 赵邢 杨学祥 任嘉红 陈凤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5-136,共12页
【目的】在枫香根际接种植物促生微生物(PGPM),研究PGP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枫香叶色的影响以及对枫香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的改变,探明外源PGPM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句容市句容林场长势一致的7年生枫香为对... 【目的】在枫香根际接种植物促生微生物(PGPM),研究PGP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枫香叶色的影响以及对枫香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的改变,探明外源PGPM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句容市句容林场长势一致的7年生枫香为对象,通过田间接种试验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接种黏质沙雷氏菌(NJ2D)、摩西斗管囊霉(BJ04)对枫香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叶色参数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的影响。【结果】(1)处理组的枫香根际土壤全氮、全磷、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土壤含水率(%)和土壤pH较对照均显著提高(P<0.05);(2)单接种BJ04菌剂的枫香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P<0.05),而双接种NJ2D+BJ04菌剂枫香叶片的花青素含量显著提高(P<0.05);(3)对照与处理组的枫香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单接种NJ2D、BJ04和双接种NJ2D+BJ04菌剂的枫香根际细菌的OTU(操作分类单元)数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P<0.05),而丛枝菌根真菌(AMF)的OTU数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P<0.05);(4)根际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为枫香根际土壤中主要优势细菌菌群;球囊霉属、根生囊霉属和Dominikia为枫香根际土壤中主要AMF的优势菌群。接种处理后,枫香根际的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的物种丰度较对照均显著减小(P<0.05),而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物种丰度较对照则显著增加(P<0.05)。【结论】接种解磷菌、丛枝菌根真菌以及复合菌剂NJ2D+BJ04均可改善土壤微环境,并对枫香秋季叶色变化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群 土壤理化性质 叶色素 微生物互作 枫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