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HLA-DRB1 Locus of the Guangxi Zhuang People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he Main Surrounding Ethnic Groups
1
作者 潘尚领 刘承武 +7 位作者 龙桂芳 袁志刚 石文 林伟雄 陈萍 陈晶 陈文成 周小玲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To explore genetically the origin, migr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Zhuang people in Guangxi province with the main surrounding Chinese and the ethnic groups in Southeast Asia,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HLA-DRB1 locus... To explore genetically the origin, migr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Zhuang people in Guangxi province with the main surrounding Chinese and the ethnic groups in Southeast Asia,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HLA-DRB1 locus among the populations in these regions were genotyp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PCR-SSP) technique among 265, healthy, randomly selected and unrelated Zhuang adults, aged 17-32, whose families had lived in Guangxi province for more than 3 generations. Every allelic frequency was comparatively analyzed with that of some main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 popul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13 HLA-DRB1 alleles were detected among these 265 selected individuals, but other 13 alleles failed to be discovered by using the 23 pairs of primers design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most common alleles were HLA-DRB1*1501, HLA-DRB1*1601/2 and HLA-DRB1*1401/4 with the allele frequencies of 0.291, 0.198 and 0.106 respectively. Although alleles of HLA-DR1*0701/2, HLA-DRB1*08 and HLA-DRB1*1306/1406 could be detected also, but their frequencies were rather very low. The overall allele distribution profile on HLA-DRB1 of Zhuangs was much closed dramatically to those of Buyis, Northeast Thais, Dai Lues, Southern Hans and Singapore Chinese, but was more far away from that of northern Hans and Hanai Kinhs, as compared to the representative ethnic groups in Southeast Asia. In addition, the blank of HLA-DRB1*1502 was a characteristic allele for Zhuangs was commonly detected in Southeast Asia, especially in Thais. It is concluded that a very close genetic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Zhuangs and Buyis on the basis of their extremely similar background on HLA-DRB1 lo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POLYMORPHISM Population zhuang ethnic group
下载PDF
Ethnic Stereotypes in Kazakh Folklore
2
作者 Bakytzhan Kelgembaeva Baurzhan Yerdembekov 《Sociology Study》 2014年第6期523-530,共8页
Ethnic stereotypes of Kazakh people were not specially studied. At war times, ethnic stereotypes arouse ethnic defense. Kazakh people's mind of ethnic unicity and ethnic defence influenced a lot defending such a grea... Ethnic stereotypes of Kazakh people were not specially studied. At war times, ethnic stereotypes arouse ethnic defense. Kazakh people's mind of ethnic unicity and ethnic defence influenced a lot defending such a great land,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Kazakhs' zhuz and tribal structure was kept well and people were differentiated by kins. This mind of ethnic unicity and defence became a guarantee of saving Kazakhs as ethnic subject in the complicated political, econom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processes with neighbouring nations like Kalmyk, Kyrgyz, Uzbek, Turukpen, Chinese, and Russian. That is wh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aim is to show stereotypes about the Kalmyk tribes using Kazakh proverbs, heroic eposes, and legends. Writing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et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 to consider hetero stereotypes and auto stereotypes in Kazakh proverbs; to distinguish a legend as an image of Kazakh people's historical memory; to prove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Kalmyks character description in Kazakh mythological folklore mind with the help of examples; to show the development of Kazakh ethnic stereotypes in two opposite directions (enmity, alien opinion, and tolerance); to prove that the stereotypes of tolerance prevail over the stereotypes of"enmity" in Kazakh legends; and to show their historical reas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KLORE STEREOTYPE ethnic groups EPIC LEGEND
下载PDF
广西沿边壮族色彩文化的数智化建构研究
3
作者 王心远 《色彩》 2024年第6期28-32,共5页
本文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探讨了广西沿边壮族色彩文化的独特性、重要性及其传承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人证考察以及技术实验等方法,旨在通过数智化手段探索壮族色彩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研究分析了数智化对壮... 本文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探讨了广西沿边壮族色彩文化的独特性、重要性及其传承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人证考察以及技术实验等方法,旨在通过数智化手段探索壮族色彩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研究分析了数智化对壮族色彩文化保护、传承、推广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价值,揭示了数智化技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潜力。展示了数智化手段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有效性,为学术界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为实践领域中的沿边壮族色彩文化保护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广西沿边壮族 壮族色彩 色彩建构
下载PDF
广西壮族与云南彝族粗陶平地堆烧技艺比较研究
4
作者 白雅力克 黄丹虹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广西百色靖西壮族夹砂粗陶平地堆烧技艺与云南玉溪元江县土锅寨彝族粗陶平地堆烧技艺都属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原始烧陶传统技艺,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并有较强的完整性与传承性,已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采取了田野调查法和比较... 广西百色靖西壮族夹砂粗陶平地堆烧技艺与云南玉溪元江县土锅寨彝族粗陶平地堆烧技艺都属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原始烧陶传统技艺,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并有较强的完整性与传承性,已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采取了田野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两地堆烧工艺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得出了多处异同之处。文章研究成果不仅对现代陶艺平地堆烧工艺发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且对少数民族传统造物文化理论研究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 云南彝族 粗陶 平地堆烧 技艺
下载PDF
桂西族群岛——那坡黑衣壮语言生态研究
5
作者 包静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20-123,共4页
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研究桂西那坡黑衣壮语言使用状况,该族群主要使用壮话,主体是使用壮话、普通话、桂柳话的多语人。黑衣壮普通话普及率高,对普通话及汉字的地位、作用、发展前景的认同度高,但使用率低,熟练使用者占比低;黑衣壮均不... 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研究桂西那坡黑衣壮语言使用状况,该族群主要使用壮话,主体是使用壮话、普通话、桂柳话的多语人。黑衣壮普通话普及率高,对普通话及汉字的地位、作用、发展前景的认同度高,但使用率低,熟练使用者占比低;黑衣壮均不具备壮文读写能力,且对壮语文化价值认可度低。那坡黑衣壮语言生态有自身的影响因素,应进一步推广落实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政策,加大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力度,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岛 黑衣壮 语言生态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心电图特征分析
6
作者 庞磊 吴文英 +1 位作者 黄妹青 邵宏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为这类人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 目的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为这类人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居住且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壮族人群中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各200例,分别作为感染组及患者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比较三组主动性心律失常、被动性心律失常、ST-T改变、QT间期/QTc延长及其他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情况。结果感染组和患者组的主动性心律失常、被动性心律失常、QT间期/QTc延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组这三类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感染组(P均<0.05)。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群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较为普遍,多是心律失常、ST-T改变和QT间期/QTc延长,需要临床医师密切关注这部分人群中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以防不良心脏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心电图特征 心律失常 QT间期/QTc延长 壮族人群
下载PDF
基于多维互动性绘本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7
作者 周晗 《网印工业》 2024年第3期65-67,共3页
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周边地区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探讨利用多维互动性绘本传播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概述了壮族三月三的文化背景和节日习俗,... 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周边地区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探讨利用多维互动性绘本传播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概述了壮族三月三的文化背景和节日习俗,提出了基于绘本的民族文化传播策略,包括挖掘文化内涵、增强用户参与感和体验感,以及拓宽传播渠道。期望通过这些策略促进壮族三月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三月三 民族文化 多维互动性绘本
下载PDF
壮族面料语言的非叙事性转化——以实验影像坡芽歌书“三趟”为例
8
作者 印梓汐 龚吉雯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坡芽歌书是在2006年的一次富宁文化产业考察过程中被发现的。因为其发现地为云南富宁的坡芽村,故命名为“坡芽歌书”。它是一块画着81个图符的土布,这81个图符由当地壮族妇女用仙人掌花的汁液绘制而成。81个图符也是81首山歌,当地人能... 坡芽歌书是在2006年的一次富宁文化产业考察过程中被发现的。因为其发现地为云南富宁的坡芽村,故命名为“坡芽歌书”。它是一块画着81个图符的土布,这81个图符由当地壮族妇女用仙人掌花的汁液绘制而成。81个图符也是81首山歌,当地人能够通过记忆图符后根据相应的图符唱出对应的山歌。本文通过选取坡芽歌书中的第77首“三趟”来对壮族面料语言的非叙事性转换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面料语言 纤维艺术 叙事性 非叙事性
下载PDF
“壮族三月三”的育人意蕴与创新路向
9
作者 陈丹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发挥民族节日仪式的教化功能是中华文明历史演进中的文化传统。“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历史最悠久、参与人数最多、传播面最广的全国性节日。其作为中华上巳节的现代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个性表达,也是展示中国形象的独特视角。其具有以... 发挥民族节日仪式的教化功能是中华文明历史演进中的文化传统。“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历史最悠久、参与人数最多、传播面最广的全国性节日。其作为中华上巳节的现代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个性表达,也是展示中国形象的独特视角。其具有以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以文化习俗促进民族繁荣、以文化传承推进民族发展、以文化育人提升个体成长的育人意蕴。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参与、节日仪式融入生活常态、精神内核引领呈现方式、信息技术拓展传播领域等创新路向,对于维护壮族文化生态体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三月三 文化渊源 育人意蕴 创新路向
下载PDF
壮族传统乡村聚落“那空间”形态研究——以桂西南地区村落为例
10
作者 张东 黄媛婷 程明洋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广西西南部珠江支流左江、右江是壮族先民的发源地,民族村落极具特色。“那”在壮语中意为水田,桂西南壮族的民族文化体系以独特的“那”文化为主,“那空间”是该区域中与壮族民族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村落典型空间形态。本文结合民族学系... 广西西南部珠江支流左江、右江是壮族先民的发源地,民族村落极具特色。“那”在壮语中意为水田,桂西南壮族的民族文化体系以独特的“那”文化为主,“那空间”是该区域中与壮族民族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村落典型空间形态。本文结合民族学系统总结少数民族壮族的民族文化体系,基于建立整体壮族村寨空间形态认知的目的,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分析量化样本村落的空间形态。桂西南壮族村落根据整体形态可以分为条带状、团块状和散布团块状,分别对应线性的、村落与自然交接的空间和紧凑空间关系代表的“那空间”。结合壮族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可理解度数值均小于0.7、民族性节点“那空间”与核心轴线差值范围为0.05~0.5,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且波动范围较大等量化结果,提出壮族村落空间是整体弱边界形态、空间规律呈强秩序、节点空间高灵活分布的民族特色“那空间”,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和壮族乡村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壮族 空间形态 “那文化” “那空间” 桂西南地区
下载PDF
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超重、肥胖现状及其与血压、尿酸、糖脂代谢的关系——以武鸣区为例
11
作者 陈凤兰 蒋丽丽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46-750,共5页
目的以广西武鸣区为例,了解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超重、肥胖的现状,进一步分析BMI水平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354名武鸣区城乡常住居民... 目的以广西武鸣区为例,了解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超重、肥胖的现状,进一步分析BMI水平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354名武鸣区城乡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信息,对空腹血糖(FBG)、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该聚集地常住居民超重、肥胖状况,采用Spearma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BMI水平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及血脂异常间的关联。结果该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的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5.19%、14.06%,男性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性(P<0.001),以35~59岁年龄段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不同BMI水平常住居民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检出率随着BMI水平的升高而升高;Spearman相关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BMI水平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BG、UA、TG、T-CHOL和LDL-C呈正相关(P均<0.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01);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的患病风险随着BMI水平的上升而上升(P均<0.001)。结论BMI水平与壮族聚集地常住居民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和高血糖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应针对高水平BMI聚集地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生活宣教,提升健康防护意识,以减少慢性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聚集地 超重 肥胖症 血压 尿酸 糖脂代谢
下载PDF
以红色文化促进壮乡精神文明发展的路径研究
12
作者 周红梅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红色文化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追求与党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1]”理念高度耦合,传承好广西红色文化,讲信仰、守阵地、强红... 红色文化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追求与党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1]”理念高度耦合,传承好广西红色文化,讲信仰、守阵地、强红色基因库、夯基础,对促进壮乡精神文明发展乃至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精神文明 广西壮乡 发展路径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13
作者 黄莉 黄思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壮族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的民俗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西壮族民俗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在我国“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推动中... 壮族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的民俗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西壮族民俗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在我国“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对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仍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传播的效果,也不利于广西故事“走出去”。鉴于此,该文以广西壮族为例,分析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的特征,并以目的论为指导,以传递信息、促进对外交流为最终目的,采用适合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进行外宣翻译,为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英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中国故事 壮族 民俗文化 外宣翻译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平 石武祥 +4 位作者 康敏 冯乐平 农子军 麦浩 李天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和居民粪便标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硫酸锌浮聚法检查寄生虫。结果 1调查了780户家庭1 720例村民。查见人体重点寄生虫卵者1... 目的了解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和居民粪便标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硫酸锌浮聚法检查寄生虫。结果 1调查了780户家庭1 720例村民。查见人体重点寄生虫卵者1 284例,总感染率为74.7%。2柳州市三江县、百色市的隆林县和乐业县感染率较高(>70%)。3不同民族人群间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和种类有差异(P<0.05)。4男性鞭虫和华枝睾吸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女性钩虫和蛔虫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5寄生虫虫种在各年龄组间的分布不一致(P<0.05)。结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的情况较十年前有明显改善,但是仍然处于高水平,是该地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重点寄生虫 农村 少数民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壮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HLA-DRB1基因分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文军 温斯健 +4 位作者 林有坤 严煜林 潘尚领 甘瑞静 陈文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与HLA-DRB1基因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法对58例壮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02例健康壮族人的HLA-DRB1座位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相应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发病与HLA-DRB1基因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法对58例壮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02例健康壮族人的HLA-DRB1座位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相应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两组被检者在设计的15对引物中检出12个等位基因,其中以HLA-DRB1*15和HLA-DRB1*16的频率最高,HLA-DRB1*07在银屑病组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0.330,CI=0.123-0.880,P=0.022),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B1*07与广西壮族人寻常型银屑病的关系密切,可能为该人群银屑病的易感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壮族 广西 HLA
下载PDF
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在汉族与壮族人群中的分布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健 李红艳 +6 位作者 戴玲 马义丽 胡春萍 马广仁 于详远 黄俊峰 孙中宝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05-1707,共3页
目的:探讨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在汉族和壮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127例和壮族人103例的ABCA1基因R219K位点G→A(Arg219Lys)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 目的:探讨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在汉族和壮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127例和壮族人103例的ABCA1基因R219K位点G→A(Arg219Lys)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并与西方其他种族相比较.结果:ABCA1基因R219K等位基因频率在汉族分别为0.650和0.350,壮族中分别为0.631和0.369,基因型频率在汉族分别为RR=0.425,RK=0.449,KK=0.126;壮族分别为RR=0.427,RK=0.408,KK=0.165;两组人群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德国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CA1基因R219K位点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与壮族的分布无差异,而有别于德国人种,提示该基因多态性可以应用于群体遗传学和脂代谢疾病易感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A1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汉族 壮族
下载PDF
广西壮族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肖万娟 黎良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867-4870,4875,共5页
壮族植物文化是壮族在长期生活中和植物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对广西壮族意识形态方面应用植物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富含广西壮族文化特色的植物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了广西壮族植物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方法,以期... 壮族植物文化是壮族在长期生活中和植物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对广西壮族意识形态方面应用植物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富含广西壮族文化特色的植物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了广西壮族植物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广西壮乡在今后的设计中融入民族性、地域性的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园林 植物造景 植物文化 壮族 广西
下载PDF
广西黑衣壮族17个Y-STR位点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滕少康 曹林枝 +1 位作者 黄世宁 黄昌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42-748,共7页
目的调查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广西黑衣壮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AmpFlSTR^(R)Yfiler^R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黑衣壮族184名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7个Y-STR位点的复合扩增,用ABIPRISM310... 目的调查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广西黑衣壮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AmpFlSTR^(R)Yfiler^R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黑衣壮族184名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7个Y-STR位点的复合扩增,用ABIPRISM31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DYS456、DYS389I、DYS390、DYS389Ⅱ、DYS458、DYS19、DYS385a\b、DYS393、DYS391、DYS439jDYS635,DYS392、Y-GATA-H4,DYS437,DYS438,DYS448各位点遗传多样性(GD值)分布在0.4910~0.9727之间。17个Y—STR位点共同构成的单倍型180种,其单倍型多样性为0.99976。广西黑衣壮族与其他群体的Y-STR位点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黑衣壮族17个Y.STR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父权鉴定和父系进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遗传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STR 黑衣壮族 遗传多态性
下载PDF
壮族民间师公教:巫傩道释儒的交融与整合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树喆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4-101,共8页
壮族民间师公教是在壮族先民“越巫”信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民间宗教 ,在道教传入之前 ,它处于自发宗教的发展形态 ,道教传入后 ,为与民间道公教相抗衡 ,它不同程度地吸收和整合了道教、佛教及儒学思想等文化因素 ,逐渐向人为宗... 壮族民间师公教是在壮族先民“越巫”信仰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民间宗教 ,在道教传入之前 ,它处于自发宗教的发展形态 ,道教传入后 ,为与民间道公教相抗衡 ,它不同程度地吸收和整合了道教、佛教及儒学思想等文化因素 ,逐渐向人为宗教形态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民间师公教 道教 巫傩 佛教 儒学
下载PDF
广西战国汉代墓葬出土铁器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全胜 李延祥 +3 位作者 郑超雄 陈建立 冯桂淳 Zhu Lishan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铁锸的使用提高了古代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本研究对广西古代墓葬出土的铁器进行了金相实验研究,主要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等研究方法,对广西战国汉代墓葬出土4件铁器等遗物样品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成份检... 铁锸的使用提高了古代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本研究对广西古代墓葬出土的铁器进行了金相实验研究,主要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等研究方法,对广西战国汉代墓葬出土4件铁器等遗物样品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成份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武鸣马头镇安等秧战国铁锸为生铁制品;桂平市大塘城汉代长铁剑为炒钢制品,汉代炒钢制品是广西地区的首次发现;桂平市大塘城汉代铁釜为生铁制品,短铁剑为块炼铁制品。武鸣战国铁锸标志着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至迟于战国时期传播到广西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战国汉代 铁器 壮族 冶金考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