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
2
1
作者
蔺玉琴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4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观察组(n=80)和治疗组(n=80),观察组进行心理治疗加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加服少腹...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观察组(n=80)和治疗组(n=80),观察组进行心理治疗加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加服少腹逐瘀汤,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观察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痛经证候评分基本相似(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痛经证候评分高于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VAS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痛经证候评分,进而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从而达到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值得在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少腹逐瘀汤
症候分析
临床优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少腹逐瘀汤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2
作者
薛玲
孙蓉蓉
+1 位作者
郑伟
宁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2655-2659,2717,共6页
目的比较少腹逐瘀汤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补体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3月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105例寒湿凝滞型SPI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
目的比较少腹逐瘀汤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补体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3月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105例寒湿凝滞型SPI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少腹逐瘀汤口服、灌肠、隔药灸的方式给药,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临床表现(局部体征、中医证候)变化,检测血清补体(C3、C4)与炎症相关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停药6个月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1组各有1例患者中途退出,不计入统计。治疗后3组患者局部体征总分及单项体征评分、中医证候总分及单项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试验2组局部体征总分和中医证候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均<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PCT、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2组血清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均<0.05),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均<0.05)。3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时试验2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14.28%(5/35)比41.17%(14/34)、35.29%(12/34),P均<0.05]。结论少腹逐瘀汤隔药灸治疗寒湿凝滞型SPID能更有效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口服或直肠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隔药灸
血清补体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少腹逐瘀汤应用于痛经治疗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
8
3
作者
付维红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年第5期28-30,共3页
少腹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经典方。本方取《金匮要略》温经汤之意,合失笑散化裁而成。方组:小茴香、炒干姜、元胡、炒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生蒲黄、炒灵脂。此方具有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广泛地应用于少...
少腹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经典方。本方取《金匮要略》温经汤之意,合失笑散化裁而成。方组:小茴香、炒干姜、元胡、炒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生蒲黄、炒灵脂。此方具有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广泛地应用于少腹寒凝瘀滞或冲任虚寒、血脉瘀滞所致病症,收效满意。少腹逐瘀汤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抗感染、抗炎、抗微生物作用,并有较强的镇痛、镇静、解痉作用。中医认为痛经的主要病机为,胞脉瘀阻,不通则痛,或冲任胞脉失于温熏濡养,不荣则痛。现代的医者在临床中灵活运用此方,在妇女痛经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寒凝瘀滞
痛经
原文传递
题名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
2
1
作者
蔺玉琴
机构
武威市中医医院
出处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4期170-172,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观察组(n=80)和治疗组(n=80),观察组进行心理治疗加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加服少腹逐瘀汤,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观察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痛经证候评分基本相似(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痛经证候评分高于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VAS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痛经证候评分,进而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从而达到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因此值得在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少腹逐瘀汤
症候分析
临床优势
Keywords
Primary dysmenorrhea
lesser abdomen stasis-expelling decoction
Syndrome analysis
Clinical advantages
分类号
R271.113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腹逐瘀汤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2
作者
薛玲
孙蓉蓉
郑伟
宁婕
机构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2655-2659,2717,共6页
基金
青岛市医药科研指导计划项目(2019-WJZD099)
青岛市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19-zyj008)。
文摘
目的比较少腹逐瘀汤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补体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3月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105例寒湿凝滞型SPI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少腹逐瘀汤口服、灌肠、隔药灸的方式给药,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临床表现(局部体征、中医证候)变化,检测血清补体(C3、C4)与炎症相关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停药6个月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1组各有1例患者中途退出,不计入统计。治疗后3组患者局部体征总分及单项体征评分、中医证候总分及单项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试验2组局部体征总分和中医证候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均<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PCT、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试验2组血清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均<0.05),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均<0.05)。3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时试验2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14.28%(5/35)比41.17%(14/34)、35.29%(12/34),P均<0.05]。结论少腹逐瘀汤隔药灸治疗寒湿凝滞型SPID能更有效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口服或直肠给药。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隔药灸
血清补体
炎症因子
Keywords
lesser abdomen stasis-expelling decoction
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isolation medicine moxibustion
serum complement
inflammatory factor
分类号
R711.3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腹逐瘀汤应用于痛经治疗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
8
3
作者
付维红
机构
东丽区无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
出处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年第5期28-30,共3页
文摘
少腹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的经典方。本方取《金匮要略》温经汤之意,合失笑散化裁而成。方组:小茴香、炒干姜、元胡、炒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生蒲黄、炒灵脂。此方具有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的功效,广泛地应用于少腹寒凝瘀滞或冲任虚寒、血脉瘀滞所致病症,收效满意。少腹逐瘀汤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抗感染、抗炎、抗微生物作用,并有较强的镇痛、镇静、解痉作用。中医认为痛经的主要病机为,胞脉瘀阻,不通则痛,或冲任胞脉失于温熏濡养,不荣则痛。现代的医者在临床中灵活运用此方,在妇女痛经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
寒凝瘀滞
痛经
Keywords
lesser abdomen stasis-expelling decoction
Haemorrheological nature stasis
Dysmenorrhea
分类号
R711.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体会
蔺玉琴
《智慧健康》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少腹逐瘀汤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薛玲
孙蓉蓉
郑伟
宁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少腹逐瘀汤应用于痛经治疗的临床进展
付维红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