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etter of the Law
1
作者 Gitonga Njeru 《ChinAfrica》 2014年第8期34-34,共1页
A new bill that has already gone through its first reading in the Kenyan Parliament makes forced marriages, virginity testing, and forced wife inheritance (marrying a late brother's wife) illegal.
关键词 The letter of the law HIV
下载PDF
从“非法索财型”信访案件的刑事定性看信访工作法治化
2
作者 王保民 王元昊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对“非法索财型”信访进行准确的刑事评价是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统一司法裁判,而且能够有效维护信访工作秩序。信访人通过越级上访、重复信访等方式向信访机关索取财物的行为具备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敲诈勒索罪之可能,司... 对“非法索财型”信访进行准确的刑事评价是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统一司法裁判,而且能够有效维护信访工作秩序。信访人通过越级上访、重复信访等方式向信访机关索取财物的行为具备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敲诈勒索罪之可能,司法机关对此应当审慎研判:一是要厘清“非法索财型”信访与行使权利之间的界限,二是要对非访行为扰乱信访工作秩序的程度进行综合判断。面对非访行为,各地信访机关一方面要全面改进统计、通报、考核工作,推动信访工作监督追责法治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信访工作专项资金使用方案,推动信访工作办理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法治化 寻衅滋事 敲诈勒索
下载PDF
论新时代信访工作法治化模式
3
作者 陈柏峰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75,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法治化改革持续推进,其制度成果集中体现于《信访工作条例》。新时代的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每个环节严格依法,做到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它建立于“在法治轨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法治化改革持续推进,其制度成果集中体现于《信访工作条例》。新时代的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每个环节严格依法,做到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它建立于“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理论基础之上,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信访渠道汇集问题、依法分流处理、兜底解决剩余问题”的信访工作法治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高度的实践回应性,信访渠道聚集问题有其社会心理基础,分流处理问题契合体制运行规律,剩余问题兜底解决有赖综合施策。这种模式不仅回应合法诉求,而且能有效回应政策性、情感性等各种诉求,体现了信访工作的群众工作属性,在法治化的同时保持了社会主义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信访工作 法治化 群众工作
下载PDF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困境与法律纾解
4
作者 杜启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7,共12页
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以性别中立为政策框架,在保护妇女权益的同时也关注对家庭其他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2016年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后,多个省市纷纷在该法基础上制定或修订相关法规,形成了以《反家庭暴力法》为核心的反家庭暴力... 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以性别中立为政策框架,在保护妇女权益的同时也关注对家庭其他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2016年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后,多个省市纷纷在该法基础上制定或修订相关法规,形成了以《反家庭暴力法》为核心的反家庭暴力法律体系。在近年来的家庭暴力预防、干预和制止责任履行的实践中,《反家庭暴力法》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未能更好适应现实的需要,强制报告制度与告诫书制度的操作规则不够明确以及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架构存在缺陷等方面。因此,在立法及适用上唯有承认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新型家庭暴力,细化强制报告制度与告诫书制度的操作规则,并完善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体系,才能适应反家庭暴力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家庭暴力法》 家庭暴力 冷暴力 告诫书制度 人身安全保护令 财产保护令
下载PDF
新形势下涉法涉诉信访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的思考
5
作者 石苏广 刘丽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6-59,共4页
涉法涉诉信访作为信访的重要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产生原因和化解方式方法。分析涉法涉诉信访的特点,探寻涉法涉诉信访的成因,对于有效开展涉法涉诉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切实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保障社会大局... 涉法涉诉信访作为信访的重要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产生原因和化解方式方法。分析涉法涉诉信访的特点,探寻涉法涉诉信访的成因,对于有效开展涉法涉诉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切实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保障社会大局的稳定,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矛盾纠纷 信访法治化
下载PDF
信访治理的规律性认识与法治化路径 被引量:6
6
作者 景汉朝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1,共19页
信访及其治理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对其加强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法治意义、社会意义、理论意义。要深化规律性认识,信访治理的实质是人民性,信访活动具有必然性、阶段性、统筹性以及“双重性”。要以信访治理... 信访及其治理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对其加强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法治意义、社会意义、理论意义。要深化规律性认识,信访治理的实质是人民性,信访活动具有必然性、阶段性、统筹性以及“双重性”。要以信访治理法治化为目标,着力推进信访基本制度立法化、公权力行使法定化、诉求受理程序化、事项办理合法化、信访秩序规范化、失职违法责任化等,这构建了信访治理法治化体系和路径。制定信访治理法具有现实可行性,要坚持策略性,正确处理基本制度规定与一般规定的关系、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关系、《信访工作条例》与立法的关系。要以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确定信访治理的基本思路,全面总结提炼升华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治理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治理 规律性 本质属性 法治化 信访治理法
下载PDF
红色家书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7
作者 柏瑞平 张敏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红色家书形成于特定时代的特殊环境中,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蕴含浓厚的家国情怀,是进行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探寻红色家书与“思想... 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红色家书形成于特定时代的特殊环境中,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蕴含浓厚的家国情怀,是进行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探寻红色家书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契合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构建“一课一书”的教学模式,并通过书写新时代的家书,让心灵走进心灵,让真情感动真情。教学实践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提升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家书 思想道德与法治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我国独立担保的实践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国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4,共8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独立担保因其明显优于从属性担保的债权保障功能而在国际融资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在独立担保实践的推动下,相应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也已先后出台。在我国的银行贷款实践中,独立担保也格外受到各方当事人的青睐。但...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独立担保因其明显优于从属性担保的债权保障功能而在国际融资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在独立担保实践的推动下,相应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也已先后出台。在我国的银行贷款实践中,独立担保也格外受到各方当事人的青睐。但由于立法的不明确和司法实践的偏见,独立担保在我国几无"立锥之地"。因此,借鉴国际立法与实践,破除偏见,克服独立担保固有的弊端,将成为完善我国现代型担保制度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担保 中国 国际融资 出台 国际惯例 银行贷款 担保制度 国际立法 债权保障 国际条约
下载PDF
信用证的独立性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蓝寿荣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50-53,共4页
本文从信用证的独立性与贸易合同的一致性 ,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与欺诈例外原则两个方面 ,深入研究了国际信用证业务的本质特征与银行办理信用证业务时承担的法律责任。文章认为 ,银行没有必要调查是否存在受益人欺诈、银行在不知情的情... 本文从信用证的独立性与贸易合同的一致性 ,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与欺诈例外原则两个方面 ,深入研究了国际信用证业务的本质特征与银行办理信用证业务时承担的法律责任。文章认为 ,银行没有必要调查是否存在受益人欺诈、银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受益人付款不承担法律责任 ,法院颁发禁付令是有前提条件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证 独立性 贸易合同 受益人权利义务
下载PDF
萧散之谓美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良志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4期57-65,共9页
萧散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在道禅哲学影响下产生的。它发端于庄子哲学,至宋元时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对明清以来的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建构有深刻影响。其理论核心是师法造化、规避人工秩序,这是体现中国美学特色的重要问题... 萧散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在道禅哲学影响下产生的。它发端于庄子哲学,至宋元时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对明清以来的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建构有深刻影响。其理论核心是师法造化、规避人工秩序,这是体现中国美学特色的重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散 文人意识 法度 美学范畴
下载PDF
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对策——以H省等多地调研为分析依据 被引量:6
11
作者 崔凯 陈娴灵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73,共9页
将涉法涉诉信访从普通信访中剥离之后,应当加快立法,将这一制度系统化和规范化。和其他信访相比,涉法涉诉信访和诉讼程序、司法制度等问题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通过政法机关内部的自律自查可以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的大部分问题,但也有一... 将涉法涉诉信访从普通信访中剥离之后,应当加快立法,将这一制度系统化和规范化。和其他信访相比,涉法涉诉信访和诉讼程序、司法制度等问题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通过政法机关内部的自律自查可以解决涉法涉诉信访的大部分问题,但也有一些复杂问题,政法机关无法自己解决,仍然需要外部支持,应当和地方党委、政府良好沟通,形成合理的问题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信访 访民要求 制度难点
下载PDF
睡虎地秦简所反映的公物管理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振洪 杨士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2-86,共5页
秦政府非常重视公物管理,不仅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有如《仓律》、《厩苑律》、《效律》、《金布律》等一系列严密的法律规范公物的管理。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秦从一个西戎小国成为称雄于诸侯国的大国,最后统一中国,决非... 秦政府非常重视公物管理,不仅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有如《仓律》、《厩苑律》、《效律》、《金布律》等一系列严密的法律规范公物的管理。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秦从一个西戎小国成为称雄于诸侯国的大国,最后统一中国,决非偶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 秦简 公物管理法
下载PDF
回归法治化轨道——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面临困境及化解途径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彦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6,共6页
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是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本质的体现,发挥着重要的制度功能。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深刻变化,使信访制度运行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信访制度运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对政治社会发展造成... 信访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是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本质的体现,发挥着重要的制度功能。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深刻变化,使信访制度运行的社会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信访制度运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对政治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化解信访制度的困境必须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出发,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深化司法等领域的改革,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进而有效发挥信访制度的应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依法治国 法治化轨道
下载PDF
政法传统与司法理性——以最高法院信访制度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56
14
作者 左卫民 何永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中国历来重视最高法院的信访工作,但是信访实践与形式理性化的司法技术间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由于其存在具有深刻的政法传统背景,故在可预见的将来取消最高法院的信访制度是不现实的。不过伴随中国政法传统的变迁,作为政治参与形式、... 中国历来重视最高法院的信访工作,但是信访实践与形式理性化的司法技术间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由于其存在具有深刻的政法传统背景,故在可预见的将来取消最高法院的信访制度是不现实的。不过伴随中国政法传统的变迁,作为政治参与形式、纠纷解决机制的最高法院信访制度,将会逐步纳入到现代司法的运行机制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法院 信访 政法传统 现代司法
下载PDF
信访制度的困境与解决途径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振玲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127-129,共3页
信访制度承担了利益表达、民主监督、权利救济的功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本质上,作为一种行政救济手段的信访制度,人治色彩浓厚,客观上消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其制度的内在困境也日渐凸显。要解决信访问题,就必须加强法治并重构信... 信访制度承担了利益表达、民主监督、权利救济的功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本质上,作为一种行政救济手段的信访制度,人治色彩浓厚,客观上消解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其制度的内在困境也日渐凸显。要解决信访问题,就必须加强法治并重构信访组织机构和制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困境 法治
下载PDF
信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坚 卢露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8-85,共8页
运用芝加哥学派的成本—收益分析手段,对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进行了相关的法经济学分析,并通过考察信访制度成本—收益状况,对信访制度的实效性进行论证,同时,解析信访被高频度选用的原因。援用诺斯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 运用芝加哥学派的成本—收益分析手段,对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进行了相关的法经济学分析,并通过考察信访制度成本—收益状况,对信访制度的实效性进行论证,同时,解析信访被高频度选用的原因。援用诺斯的"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剖析了信访制度的形成机制与制度变迁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信访制度的改革应当走诱致性制度变迁道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法经济学 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变迁
下载PDF
信访制度:意义、困境与前景——以涉法、涉诉信访为考察维度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彩虹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激烈。因此,妥善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而信访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几乎涉及了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日益激烈。因此,妥善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而信访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几乎涉及了社会矛盾的方方面面。但在信访热潮的涌动下,信访功能出现了严重的异化,信访的政治功能基本趋于弱化,大量的涉法、涉诉信访的出现,冲击和消解着司法权威,也不符合国家宪政建设和法制化进程。因此,如何破解信访困境,完善信访程序,关涉我国信访制度的存废,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涉法涉诉信访 困境 前景
下载PDF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伟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6-79,共4页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是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高发的根本原因;而现行信访制度的不完善则是直接原因;司法权威缺失,历史文化传统、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的缺失以及政府公信力下降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高发的外因。应强化信访职能,整合信访资源,构... 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是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高发的根本原因;而现行信访制度的不完善则是直接原因;司法权威缺失,历史文化传统、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的缺失以及政府公信力下降是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高发的外因。应强化信访职能,整合信访资源,构建和完善涉法涉诉信访的各项制度,如党政领导信访负责制、涉法涉诉信访监督机制、诉访分离制以及信息沟通、交流和反馈机制等,以较好地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法涉诉 信访 成因与对策
下载PDF
论国际信用证当事人未做法律选择时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辉斌 邓叶芬 《时代法学》 2004年第4期104-110,共7页
信用证的法律冲突十分普遍 ,而世界各国除了美国之外没有国家立法对信用证的法律适用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各国司法实践表明 ,信用证当事人对法律适用所做的自由选择通常都会得到法院的支持。但是 ,如果当事人对法律适用没有选择时 ,各... 信用证的法律冲突十分普遍 ,而世界各国除了美国之外没有国家立法对信用证的法律适用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各国司法实践表明 ,信用证当事人对法律适用所做的自由选择通常都会得到法院的支持。但是 ,如果当事人对法律适用没有选择时 ,各国法院一般是根据最密切联系原则 ,适用与信用证有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至于何为与信用证有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 ?各国法院在不同的案件中基于不同的考虑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 ,从已有的案例看 ,适用最多的是开证行所在地的法律和付款行所在地的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信用证 法律适用 最密切联系
下载PDF
中国信访之法有何用——一分为三的信访制度法治思辨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蕾 胡林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92-98,共7页
对信访制度应当一分为三地客观看待,既不能妖魔化,也不能采取鸵鸟政策,更不能对信访和法治的关系持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正即邪、非对即错的简单看法。信访与法治的冲突客观存在,信访存在着诸多先天制度缺陷,对法治确有负面影响,但信... 对信访制度应当一分为三地客观看待,既不能妖魔化,也不能采取鸵鸟政策,更不能对信访和法治的关系持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正即邪、非对即错的简单看法。信访与法治的冲突客观存在,信访存在着诸多先天制度缺陷,对法治确有负面影响,但信访也有独特的优势,是对法治僵硬性和滞后性的必要的柔性补充。信访是当前社会治理不能放弃的手段,是法治建设不可回避的一环,但信访不能游离于法治之外,找准自身定位,在法治轨道内良性发展才是信访制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信访走向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是信访改革的根本取向和必然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法治 法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