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rst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1
作者 Sheng-Ke Tu Hong-Jie Fan +3 位作者 Zi-Wei Shi Xiao-Lan Li Min Li Kui So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29期7156-7161,共6页
BACKGROUND Platelet transfus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myelosuppression during intensiv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In recent years,with platelet tran... BACKGROUND Platelet transfus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myelosuppression during intensive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In recent years,with platelet transfusion increasing,ineffective platelet transfus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Generally speaking,platelet antibodies can be produced after repeated transfusion,thus rendering subsequent platelet transfusion ineffective.We report a case of first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in a patient with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Due to the rarity of such cases in clinical practice,there have been no relevant case reports so far.CASE SUMMARY A 51-year-old female patient attended the hospital due to throat pain and abnormal blood cells for 4 d.Her diagnosis was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M2 type Fms related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3,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Nucleophosmin 1,Neuroblastoma RAS viral oncogene homolog(+)high-risk group].She was treated with"IA"(IDA 10 mg day 1-3 and Ara-C 0.2 g day 1-5)chemotherapy.When her condition improved,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instructed to take medicine as prescribed by the doctor after discharge,and returned to the hospital for further chemotherapy on time.CONCLUSION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first platelet transfusion failure in a patient with AML during induction chemotherapy,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of platelet antibodies induced by antibiotics and excessive tumor load.This also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antibiotics when the rare situation of first platelet transfusion failure occurs in patients with AML.When platelet antibodies are produced,immunoglobulins can be used to block antibodies,thereby reducing platelet destruction.For patients with PTR,both immune and non-immune factors need to be considered and combin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long with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First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MYELOSUPPRESSION Nonimmune causes Immune-mediated causes Case report
下载PDF
Mobilization for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of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by IL-11 combined with G-CSF
2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416-,共1页
关键词 Mobilization for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of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by IL-11 combined with G-CSF STEM IL
下载PDF
Different influence of Arac combined with idarubicin and with daunorubicin on malignant molecule expression of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3
作者 Abudourexiti Nuerbiya Tuerhong Weinila +1 位作者 Yimingniyazi Nueramina Palerdan Aisha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8年第5期27-30,共4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idarubicin + Arac (IA) therapy and daunorubicin + Arac (DA) therapy on malignant molecule expression of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Methods: A total of 56 patients who were...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of idarubicin + Arac (IA) therapy and daunorubicin + Arac (DA) therapy on malignant molecule expression of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Methods: A total of 56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in Kashgar Prefectur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IA group and DA group,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roliferation genes, apoptosis genes and invasion genes in bone marrow tissue were determined after they accepted two courses of diffe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Results:After two courses of chemotherapy, Daxx, CDX2, MCL1, BCL2, SOX4, S100A6, MMP9, N-cadherin, ICAM-1 and SDF-1 protein expression in bone marrow tissue of I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DA group whereas SHIP1, Bax and C/EBP protein express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DA group.Conclusion:IA solution for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can be more effective than DA solution to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genes an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sis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IDARUBICIN DAUNORUBICIN ARAC MALIGNANT MOLECULE
下载PDF
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冶芳 马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0-633,共4页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是参与多种代谢和表观遗传过程的酶。在大约20%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可检测到IDH突变,突变的IDH酶获得新的致癌酶活性,并将α-酮戊二酸(α-KG)转化为肿瘤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2-HG),后者在细胞中以高水平积累...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是参与多种代谢和表观遗传过程的酶。在大约20%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可检测到IDH突变,突变的IDH酶获得新的致癌酶活性,并将α-酮戊二酸(α-KG)转化为肿瘤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2-HG),后者在细胞中以高水平积累并阻碍α-KG依赖性酶的功能,包括表观遗传调节因子,从而导致DNA高甲基化、基因表达的异常、细胞增殖和异常分化,并促进白血病的疾病进展。IDH突变根据突变的位置和其他同时发生的基因组异常,对AML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IDH阳性AML的基因改变、预后以及IDH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H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IDH抑制剂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人骨髓geminin和cdt1基因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张科花 李广伦 +2 位作者 刘竹珍 杨颉 高顺姬 《齐鲁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病人骨髓细胞中geminin和cdt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AML发病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YBR-RT-PCR)技术,检测47例不同病程AML病人(包括25例初治者,16例完全缓解者,6...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病人骨髓细胞中geminin和cdt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AML发病和预后关系。方法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YBR-RT-PCR)技术,检测47例不同病程AML病人(包括25例初治者,16例完全缓解者,6例未缓解或复发者)骨髓细胞中geminin和cdt1 mRNA的表达,并对25例初治病人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初治、未缓解或复发AML病人geminin和cdt1表达较对照组及完全缓解组高,差异有显著性(H=4.95、3.22,Z=2.67~4.95,P〈0.01);完全缓解组geminin和cdt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病人骨髓细胞中geminin和cdt1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59,P〈0.01);且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及未缓解或复发组两者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0.49~0.87,P〈0.05)。25例AML初治病人随访6个月,死亡6例,存活19例,死亡组geminin表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而两组cdt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t=0.61,P〉0.05)。结论 AML病人骨髓细胞中geminin和cdt1表达可能与AML的病程有关;geminin在初治病人中的高表达可能是AML病人的不良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geminin 基因 cdt1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血常规指标的变化特征和散点图异常对白血病的诊断分析
6
作者 王宣力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9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血液科白血病诊断中血常规指标变化特征、散点图异常情况,为白血病患者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白血病患者早期治疗。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入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总计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的10... 目的分析血液科白血病诊断中血常规指标变化特征、散点图异常情况,为白血病患者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白血病患者早期治疗。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入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总计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人群均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对比血常规检测结果、散点图情况。结果血常规指标比较,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水平(15.35±6.60)×10^(9)/L以及红细胞水平(7.85±1.35)×10^(9)/L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6.35±0.30)×10^(9)/L、(4.65±0.60)×10^(9)/L。观察组血小板水平(57.08±4.05)×10^(9)/L均值低于对照组(220.90±8.80)×10^(9)/L,经统计学计算P<0.05。两组受试人群血细胞形态及散点图异常情况分析,对照组血常规散点图共有5个区域,五分类有固定区域。观察组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AML-M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者散点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就观察组白血病患者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分析,患者白细胞异常率为99.00%、红细胞异常率为26.00%、血小板异常率为70.00%。结论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指标、散点图异常情况明显,可作为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为白血病患者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指标 散点图异常 白血病 异常率 诊断价值 血细胞形态 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下载PDF
t(8;21)急性髓性白血病72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赖悦云 邱镜滢 +7 位作者 江滨 卢锡京 黄晓军 刘艳荣 师岩 党辉 何琦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t(8;21)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实验室及临床特性,比较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与单纯t(8;21)AML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t(8;21)AML患者,包括细胞形态学、血象、细胞遗传学G显带核型、... 目的:探讨伴有t(8;21)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实验室及临床特性,比较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与单纯t(8;21)AML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t(8;21)AML患者,包括细胞形态学、血象、细胞遗传学G显带核型、免疫表型、AML1/ETO融合基因及临床特征,并按染色体核型分为单纯组(A组)及伴有附加异常组(B组)进行比较.结果:72例t(8;21)AML按FAB分型M2占65例(90%),M4占5例,2例为M5.单纯易位27例,伴附加染色体异常45例(62.5%),主要的附加异常类型为-Y,+4,del(9q).A,B两组在年龄分布、骨髓幼稚细胞数、骨髓Auer小体检出率、骨髓嗜酸细胞数、免疫表型分布、髓外白血病发生率及化疗诱导缓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略低,且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A组.随访1~96月,A组3年预期生存率为(63.9±11.2)%,中位生存时间为65个月;而B组3年预期生存率为(20.9±9.2)%,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P<0.05),但B组各种主要附加异常之间生存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加染色体异常是t(8;21)AML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伴有附加异常的t(8;21)AML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单纯t(8;21)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t(8 特征分析 附加染色体异常 AML1/ETO 外周血白细胞数 生存时间 AUER小体 回顾性分析 细胞形态学 G显带核型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核型 FAB分型 嗜酸细胞数 髓外白血病 临床特性 免疫表型 临床特征 融合基因
下载PDF
癌灵一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62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晓梅 马玲 +10 位作者 胡乃平 王忠芬 杨留 李柳 王展翔 王洪志 王楠 刘驰 刘锋 杨经敏 麻柔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73-476,共4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癌灵一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作用机制及毒副反应。方法:运用癌灵一号作诱导及巩固治疗62例APL,观察其完全缓解(CR)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外周血象、骨髓象、脏器功能及免疫指标等... 目的:进一步了解癌灵一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作用机制及毒副反应。方法:运用癌灵一号作诱导及巩固治疗62例APL,观察其完全缓解(CR)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外周血象、骨髓象、脏器功能及免疫指标等的变化。结果:诱导缓解治疗31例,取得CR27例,CR率为871%;巩固治疗31例,持续缓解时间最长为37个月,有7例在1个月~2年内复发。诱导治疗1周后WBC显著升高,4周后明显下降;巩固治疗1周后WBC开始下降,4周后呈回升趋势。Hb变化不大。Pl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对骨髓(BM)抑制不明显。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测定值无明显变化。临床毒副反应表现多端,以消化道反应为突出,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结论:癌灵一号疗效好,缓解率高,疗效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灵一号 白血病 髓细胞性 急性 治疗
下载PDF
超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输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高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1
9
作者 杨波 蔡力力 +8 位作者 汪海涛 朱宏丽 迟小华 于睿莉 杨洋 冉海红 辛丽君 姚善谦 卢学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观察超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患者男,83岁,初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采用氨磷汀... 目的观察超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患者男,83岁,初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采用氨磷汀联合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象维持基本正常3年半,后病情进展,转变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2个月后又演变为AML.M4型,采用超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白体CIK细胞治疗,具体方案为:地西他滨10mgd1.5,CIK输注(每次2×10^9~8×10^9)d14,rhlL-22mUd15-19,28d为1个周期。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血象变化、缓解情况及生存期,并复习有关地西他滨治疗老年MDS/AML的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在最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共完成8个周期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输注治疗,期间出现Ⅰ/Ⅱ度骨髓抑制及Ⅰ度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分别于第2、3、8周期出现高白细胞血症(最高达141.95×10^9/L),加用依托泊苷(50mg,d1-3)治疗后高白细胞血症得到控制。在间断输血治疗下血红蛋白维持在77~138g/L,血小板在第3周期后开始上升,至第6周期达到正常,疗效评价达到部分缓解。患者最终死于白血病进展和肺部感染,自诊断AML至死亡共生存22个月,显著长于文献报道。结论超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老年MDS转化的AML安全有效,有必要扩大病例数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老年人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娟 浦跃朴 +2 位作者 尹立红 朱方艳 郭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按照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采集江苏汉族人群成人急性白血病病例与对照的外周血,应用PCR-RFLP技术,从代谢酶、受体、DNA修复基因三个层面检测CYP1A1(C6235T)、GSTT1、GS...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按照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采集江苏汉族人群成人急性白血病病例与对照的外周血,应用PCR-RFLP技术,从代谢酶、受体、DNA修复基因三个层面检测CYP1A1(C6235T)、GSTT1、GSTM1、NQO1(C609T)、P2X7(A1513C)、XRCC1(Arg399Gln)、XPD(Lys751Gln)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分析上述基因位点多态性和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基因与基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的x2检验分析得出CYP1A1、P2X7、XPD突变型和GSTT1缺失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CYP1A1、GSTT1、P2X7、XPD基因可能是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其OR值分别为3.1957、1.9008、1.9983和2.1842;按病理类型分析,CYP1A1可能是急性髓性白血病、CYP1A1与XPD可能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CYP1A1(6235T)与XRCC1(399Gin)突变基因型之间,P2X7(1513C)与XRCC1(399Gln)突变基因型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其OR值分别为5.720和5.02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CYP1A1、P2X7、XPD突变等位基因者.携带GSTT1缺失型基因者患急性白血病的危险性可能增加;其中携带CYP1A1突变等位基因者患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危险性可能增加,携带CYP1A1与XPD突变等位基因者患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危险性可能增加;同时携带CYP1A1(6235T)与XRCC1(399Gln)突变基因型或P2X7(1513C)与XRCC1(399Gln)突变基因型患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危险性比单独携带其中一个突变基因型者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多态现象(遗传学) 流行病学 分子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复方黄黛片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晨 黄世林 +1 位作者 向阳 郭爱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6-557,共2页
为探讨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作用机制 ,观察了 2 1例经复方黄黛片治疗的APL患者 ,取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骨髓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PL骨髓细胞分化抗原 (CD33和CD1 1b)、细胞周期 ,以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Fas和Apo... 为探讨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的作用机制 ,观察了 2 1例经复方黄黛片治疗的APL患者 ,取不同治疗阶段的患者骨髓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PL骨髓细胞分化抗原 (CD33和CD1 1b)、细胞周期 ,以及与细胞凋亡相关的Fas和Apo2 .7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 ,服用复方黄黛片治疗后 ,患者骨髓的APL细胞CD33表达明显下降 ,CD1 1b表达升高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G2 /M期的阻滞 ,服药后Fas蛋白及Apo2 .7蛋白表达增加。提示复方黄黛片对APL细胞有凋亡和分化的双重作用 ,且细胞凋亡可能与Fas和Ap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脱噬作用 抗原 CD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t(8;21)型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建勇 阮长耿 +3 位作者 薛永权 华东 王爱青 夏学鸣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M2/t(8;21)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或荧光显微镜(FM)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9例M2/t(8;21)及38例不伴有t(8;21)易位的M2患者进行了免疫分型。诱导治疗主要采用HA... 目的研究M2/t(8;21)的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或荧光显微镜(FM)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9例M2/t(8;21)及38例不伴有t(8;21)易位的M2患者进行了免疫分型。诱导治疗主要采用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或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方案。结果79%的M2/t(8;21)表达CD34,明显高于不伴t(8;21)的50%(P<0.05)。22例FCM检测的M2/t(8;21)中10例表达CD19,而FM检测及不伴t(8;21)者均无CD19表达。多药耐药相关的P┐糖蛋白在t(8;21)及不伴t(8;21)的M2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及32%(P<0.05)。M2/t(8;21)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73%,显著高于不伴t(8;21)患者的43%(P<0.05)。结论免疫分型时FCM的敏感性高于FM;M2/t(8;21)的免疫表型存在不同步表达;t(8;21)是预后好的指标,判断CD34等免疫标志的预后意义时必须结合细胞遗传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细胞性 染色体 免疫表型 预后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154例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牧启田 陈志妹 +7 位作者 楼基余 程译帜 王云贵 倪万茂 王焕萍 徐欢 俞运彪 金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154例t(8;21)AML的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资料。为便于分析染色体核型与FAB分型的关系,把患者分为单... 目的:探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154例t(8;21)AML的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资料。为便于分析染色体核型与FAB分型的关系,把患者分为单纯t(8;21)组(69例)、单纯伴性染色体丢失组(54例)和其他附加染色体组(31例)。结果:按FAB分型:M2127例(82.5%)、M515例(9.7%)、M46例(3.9%)、M14例(2.6%)、M02例(1.3%);附加染色体异常85例(55.2%),其中-Y43例,占男性核型的44.1%;-X 17例,占女性核型的27.9%;9q-9例,占总例数5.8%;+8 5例,占3.4%,+4 3例,占2.0%;其他类型染色体异常17例,占11.4%;其他附加染色体异常组有非M2(M0、M1、M4、和M5)病例11例,占该组35.5%,高于单纯t(8;21)组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性单纯染色体丢失组有4例(7.4%),低于单纯t(8;2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8;21)AML常伴有其他染色体异常,主要见于M2型,除性染色体丢失以外附加染色体异常更易见于非M2型A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染色体畸变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槲皮素调控AMPK活性诱导HL-60细胞自噬与凋亡 被引量:15
14
作者 肖洁 尹松梅 +6 位作者 谢双锋 李益清 聂大年 马丽萍 王秀菊 吴裕丹 刘红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1-509,共9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变化,探讨槲皮素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电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槲皮素孵育HL-60细胞24、48 h后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水平...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变化,探讨槲皮素抗白血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电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槲皮素孵育HL-60细胞24、48 h后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水平;检测槲皮素作用后HL-60细胞AMPK、p-AMPK的表达;流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与AMPK小分子抑制剂Compound C共同孵育HL-60细胞后AMPK活化的情况及细胞凋亡、自噬的变化。【结果】槲皮素可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且细胞凋亡率与槲皮素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槲皮素浓度越大,细胞凋亡率越高(P=0.000);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进一步增加(P=0.000);不同浓度槲皮素(25和50μmol/L)与HL-60细胞共同孵育24 h及48 h后,电镜观察到自噬体形成;绿色荧光标记自噬体后用流式细胞仪对荧光强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槲皮素作用后细胞内绿色荧光强度明显较对照组增加(P=0.001);Western blot检测LC3Ⅱ/Ⅰ比值增高(P<0.001);证实槲皮素能够诱导HL-60细胞发生自噬。槲皮素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激活AMPK活性,使得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1)。槲皮素与Compound C联合用药组与单用槲皮素组比较,p-AMPK的表达降低,Compound C能够阻断槲皮素诱导的AMPK磷酸化。槲皮素+Compound C组与单用槲皮素组比较,细胞凋亡率下降(P<0.001);抑制AMPK的活性后,槲皮素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减弱。槲皮素+Compound C组LC3Ⅱ/Ⅰ比值低于单用槲皮素组(P<0.001);抑制AMPK的活性后,槲皮素诱导细胞自噬的作用减弱。【结论】槲皮素通过诱导HL-60细胞凋亡与自噬发挥抗白血病作用,AMPK可能是槲皮素诱导细胞凋亡与自噬的重要信号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急性髓系白血病 凋亡 自噬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HAG/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5
作者 朱轶男 杨雪飞 +1 位作者 汪德珍 刘占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HAG和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例。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HAG和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AG和CAG组各26例,比较两组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患者的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治疗后骨髓增生程度明显减低,幼稚细胞数量减少。HAG组缓解率为57.69%,CAG组缓解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年限无明显差异(P>0.05)。HA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CA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P>0.05)。结论:CAG和HAG方案应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阿柔比星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汪少飞 赵会英 +1 位作者 黄静 马圣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1-1274,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最常见的类型,AML的预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差,同时很多老年AML患者因为药物毒性而不能承受强烈的化疗,需要其他的治疗方案以改善疗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很多新药和...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最常见的类型,AML的预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差,同时很多老年AML患者因为药物毒性而不能承受强烈的化疗,需要其他的治疗方案以改善疗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很多新药和治疗方案的研究,本文对目前老年AML的治疗研究进展包括老年AML的治疗,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老年髓系白血病 髓系白血病治疗
下载PDF
六神丸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调控凋亡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戴锡孟 徐芳 郭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 :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六神丸及蟾酥、雄黄治疗白血病的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六神丸对HL 6 0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用荧光、瑞士 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RT PCR方法检测相关基因Bcl 2、C myc、BaxmRNA表达。结果 ... 目的 :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六神丸及蟾酥、雄黄治疗白血病的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六神丸对HL 6 0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用荧光、瑞士 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RT PCR方法检测相关基因Bcl 2、C myc、BaxmRNA表达。结果 :六神丸及蟾酥水溶液有明显促进白血病细胞HL 6 0凋亡的作用 ,而含同样剂量雄黄的水溶液未见明显促凋亡作用 ,珍珠、牛黄、麝香、冰片混合物的水溶液也无明显促凋亡作用。六神丸能下调凋亡相关基因Bcl 2、C myc、mRNA表达水平 ,上调BaxmRNA表达水平。结论 :六神丸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蟾酥 雄黄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宏伟 乔振华 +5 位作者 任文英 鹿育晋 朱镭 张丽 张政 王转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4,共2页
应用MTT法分析了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0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显著抑制HL 6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而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 ,其IC5 0值分别为 0 2 9g/L和 1 0 1g/L ,并且对HL 60细... 应用MTT法分析了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0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显著抑制HL 6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而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 ,其IC5 0值分别为 0 2 9g/L和 1 0 1g/L ,并且对HL 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 -效应和时间 -效应关系。这一结果表明 ,苦荞胰蛋白酶抑制剂可显著地抑制HL 60细胞的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抑制剂 HL-60细胞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HML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Treg和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孔令君 葛健 夏瑞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2-515,共4页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和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初治组和完全缓解(CR)组外周血Treg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和淋巴细胞亚群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初治组和完全缓解(CR)组外周血Treg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初治组和CR组AML患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高于CR组(P<0.05)。初治组和CR组AML患者外周血的NK(CD3-CD16+CD56+)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低于CR组(P<0.05)。初治组CD3+T细胞、CD4+T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初治组CD8+T细胞含量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R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接近正常对照组,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外周血中Treg及CD8+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NK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含量和CD4+/CD8+比值降低,表明AML患者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reg控制CD8+T细胞免疫应答,同时抑制NK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在CD4+T细胞与CD8+T细胞平衡的失调中起主要作用,与AML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下调Treg的数量或去除其抑制功能,优化AML患者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TREG 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肿瘤免疫
下载PDF
以吡喃阿霉素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尔烈 黄勇 +7 位作者 庞爱明 刘庆国 魏嘉璘 马巧玲 阎嶂松 张平 冯四州 韩明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2-534,542,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以吡喃阿霉素(pirarubicin,THP)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以及总生存(overall surv... 目的:分析采用以吡喃阿霉素(pirarubicin,THP)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以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情况,探讨不同预后因素对于缓解率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以THP为基础的联合方案诱导治疗初治的原发AML患者29例,计算CR率、DFS期、OS期以及1、2年的DFS率和OS率。根据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FAB分型、染色体核型以及免疫表型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的CR率、总体有效率[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CR]和OS期(率)。结果:经1个疗程的TA(THP+阿糖胞苷)方案诱导治疗后,19例(65.5%)患者达到CR,6例(20.7%)患者达到PR,4例(13.8%)患者未缓解(noresponse,NR),总体有效率(PR+CR)为86.2%。19例CR患者的中位DFS期为22.9(4.0—27.0)个月,1、2年的DFS率均为77.1%。患者的中位OS期为18.6(2.0—28.1)个月,1、2年的OS率分别为58.6%和52.8%。年龄〈45岁、白细胞计数〈20×10^9/L、FAB分型为M2、染色体核型为良好和中等组、CD9和CD56阴性者的总体有效率(PR+CR)较高。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和FAB分型为M2者的OS期较长。结论:采用TA方案诱导治疗AML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FAB分型、染色体核型以及CD9、CD56的表达是影响治疗有效率的预后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 急性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