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plying Venetoclax Combined with Demethylation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1
作者 Ben Niu Limin Hou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4期248-252,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pplying venetoclax combined with demethylating drugs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ethods: Eighty cases of AML patients treated with ven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pplying venetoclax combined with demethylating drugs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ethods: Eighty cases of AML patients treated with venetoclax combined with demethylating drug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4, including 40 cases of primary treatment patients and 40 cases of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patient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combined drug therapy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rimary treatment group was presented with a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of 40.5%, partial remission (PR) rate of 47.50%, no response (NR) rate of 12.50%, and a remission rate of 87.50%. The relapsed- refractory group was presented with a CR rate of 37.50%, PR rate of 42.50%, NR rate of 17.50%, and a remission rate of 87.50%.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groups (P > 0.05). The 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combined treatment for AML were leukopenia and the non-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ainly infections, with an incidence rate of 87.50%.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venetoclax combined with demethylating drugs in AML was remarkable and the treatment regimen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resistant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eloid leukemia Venetoclax Demethylating drugs Combination therapy EFFICACY
下载PDF
Resistance to FLT3 inhibitor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resensitizing strategies 被引量:1
2
作者 Jianbiao Zhou Wee-Joo Ch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8年第5期90-97,共8页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 is classified as a type Ⅲ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which exerts a key role in regulation of normal hematopoiesis. FLT3 mut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genetic mutation in acute myeloid l...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 is classified as a type Ⅲ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which exerts a key role in regulation of normal hematopoiesis. FLT3 mut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genetic mutatio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 and represents an attractive therapeutic target. Targeted therapy with FLT3 inhibitors in AML shows modest promising results in current ongoing clinical trials suggesting the complexity of FLT3 targeting in therapeutics. Importantly, resistance to FLT3 inhibitors may explain the lack of overwhelming response and could obstruct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for AML. Here, we summariz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primary resistance and acquired resistance to FLT3 inhibitors and discuss the strategies to circumvent the emergency of drug resistance and to develop novel treatment inter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TYROSINE KINASE domain 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 FLT3 inhibitor drug RESISTANC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ombination therapy
下载PDF
Immune therapy:a new therapy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被引量:3
3
作者 Chen Tian Zehui Chena 《Blood Science》 2023年第1期15-24,共10页
Although complete remission could be achieved in about 60%–70%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patients after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relapse and the state of being refractory to treatment remain the main cause of dea... Although complete remission could be achieved in about 60%–70%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patients after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relapse and the state of being refractory to treatment remain the main cause of death.In addition,there is a great need for less intensive regimens for all medically frail patients(both due to age/comorbidity and treatment-related).Immune therapy anticipates improved prognosis and reduced toxicities,which may offer novel therapeutic rationales.However,one of the major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immune therapies against AML is that the target antigens are also significantly expressed on healthy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B-cell malignancies are different because CD20/CD19/healthy B-cells are readily replaceable.Only the anti-CD33 antibody-drug conjugate gemtuzumab-ozogamicin is approved by the FDA for AML.Thus,drug development remains extremely active,although i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immune therapeutic agents for AML,such as antibody-based drugs,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herapy,checkpoint inhibitors,and vac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tibody-based drugs Checkpoint inhibitors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herapy VACCINE
原文传递
Blockade of deubiquitinase YOD1 degrades oncogenic PML/RARα and eradicate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 被引量:2
4
作者 Xuejing Shao Yingqian Chen +9 位作者 Wei Wang Wenxin Du Xingya Zhang Minyi Cai Shaowei Bing Ji Cao Xiaojun Xu Bo Yang Qiaojun He Meidan Ying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856-1870,共15页
In most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cells,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fuses to 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 (RARα)due to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thus generating PML/RARαoncoprotein,which is a relatively stable on... In most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cells,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fuses to 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 (RARα)due to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thus generating PML/RARαoncoprotein,which is a relatively stable oncoprotein for degradation in APL.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 regulating the stability of PML/RARαmay help to degrade PML/RARαand eradicate APL cells.Here,we describe a deubiquitinase(DUB)-involved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the maintenance of PML/RARαstability and develop a novel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 to degrading PML/RARαby inhibiting DUB.We utilized a DUB siRNA library to identify the ovarian tumor protease(OTU)family member deubiquitinase YOD1 as a critical DUB of PML/RARα.Suppression of YOD1 promoted the degradation of PML/RARα,thus inhibiting APL cells and prolonging the survival time of APL cell-bearing mice.Subsequent phenotypic screening of small molecules allowed us to identify ubiquitin isopeptidase inhibitor I(G5)as the first YOD1 pharmacological inhibitor.As expected,G5 notably degraded PML/RARαprotein and eradicated APL,particularly drug-resistant APL cells.Importantly,G5 also showed a strong killing effect on primary patient-derived APL blasts.Overall,our study not only reveals the DUB-involved regulatory mechanism on PML/RARαstability and validates YOD1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APL,but also identifies G5 as a YOD1 inhibitor and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APL,particularly drug-resistant AP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PML/RARa Deubiquitinase YOD1 DEGRADATION drug resistance INHIBITOR therapy
原文传递
细胞角蛋白检测对儿童ALL药物性肝损伤预测价值
5
作者 郭佳 周彦生 +1 位作者 李培岭 赵东菊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CK18-M30)和18-M65(CK18-M65)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预测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2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ALL病儿66例,依据DILI分为观察组49例(发生)...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8-M30(CK18-M30)和18-M65(CK18-M65)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预测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2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ALL病儿66例,依据DILI分为观察组49例(发生)和对照组17例(未发生),观察组依据DILI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亚组。收集病儿相关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K18-M30和CK18-M65活力。分析发生DILI的影响因素及血清CK18-M30和CK18-M65表达对并发DILI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K18-M30和CK18-M65活力高于对照组(t=14.230、12.735,P<0.05)。DILI病情越严重,血清CK18-M30和CK18-M65活力越高(F=20.122、5.551,P<0.05)。ALL疾病危险程度、感染、输血、血清CK18-M30和CK18-M65活力等均为ALL病儿发生DILI的危险因素(OR=1.869~2.866,95%CI=(1.205~1.799)~(2.773~4.257),P<0.05),保肝药应用则为发生DILI的保护因素(OR=0.522,95%CI=0.395~0.670,P<0.05)。血清CK18-M30和CK18-M65预测ALL病儿发生DIL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和0.699,两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结论ALL病儿血清CK18-M30和CK18-M65活力可作为发生DILI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药物疗法 联合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角蛋白18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翔宇 白小腾 成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86-94,共9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通常预后不良。经过强化巩固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仍然是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已有研究证实包括去甲基化药物、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等方案在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通常预后不良。经过强化巩固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仍然是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已有研究证实包括去甲基化药物、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等方案在内的维持治疗能够延长AML患者的缓解期,并改善生存。本文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维持治疗方案进行综述,并讨论目前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持治疗 靶向药物 完全缓解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纳米药物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刁兆杨 刘莉 +1 位作者 李晨明 孙欢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9-1270,共12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难治的恶性血液肿瘤,多发于老年人,死亡率居高不下。化疗作为其主要治疗方案,易于耐药,毒副作用大,多数患者无法耐受。尽管有多款分子靶向药物获批上市,通常需要与化疗药物联用,且体内...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最难治的恶性血液肿瘤,多发于老年人,死亡率居高不下。化疗作为其主要治疗方案,易于耐药,毒副作用大,多数患者无法耐受。尽管有多款分子靶向药物获批上市,通常需要与化疗药物联用,且体内清除快,剂量大,存在严重的剂量限制性毒性。纳米药物,尤其是主动靶向纳米药物,由于可以提高药物递送效率,克服耐药,减少药物相关毒副作用,近年来在AML治疗中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综述总结了AML的常规治疗方案,详细介绍了近10年来纳米药物和主动靶向纳米药物在AML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纳米药物用于AML治疗在临床应用的前景和挑战,希望为针对AML的纳米药物开发和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纳米药物 脂质体 聚合物纳米药物 药物递送 肿瘤靶向治疗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叶家利 李增政 +2 位作者 何逸凡 姚翔媚 王娅婕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5期455-460,共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血液恶性肿瘤,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恶性增殖,侵入骨髓并可扩散到髓外部位。虽然近几十年儿童AL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儿童ALL中的某些亚组预后很差,特别是复发和难治亚组,且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血液恶性肿瘤,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恶性增殖,侵入骨髓并可扩散到髓外部位。虽然近几十年儿童AL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儿童ALL中的某些亚组预后很差,特别是复发和难治亚组,且在这些预后不良亚组中进一步增加常规化疗强度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反应。此外,使用了多种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治疗会导致在治愈患儿中出现多种长期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继发癌症、精神恶化以及社会和心理问题等。迄今为止,成人ALL患者的存活率仍然较差,复发率高且治愈率不令人满意。因此,需要探索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来改善ALL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过去十年中,免疫疗法和分子疗法的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FDA已批准的基于抗体的治疗(Blinatumomab和Inotuzumab ozogamicin)和基于T细胞的治疗(Tisagenlecleucel)显著提高了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的反应率和预后。将这些免疫疗法纳入ALL治疗中,有望降低常规化疗的强度,减少相关毒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本综述讨论了新的治疗选择,包括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基于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疗法,旨在为ALL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抗体偶联药物 双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1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副作用和血药浓度监测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弘 迟昨非 +2 位作者 李爽 王秀丽 郝良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49-952,共4页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为主的HD-MTX-CF+VDT方案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髓外防治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分析HD-MTX的毒副作用及动态MTX血药浓度监测在该方案中的重要作用,以避免或减轻HD-MTX的毒副作用,...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为主的HD-MTX-CF+VDT方案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髓外防治中的作用及意义,并分析HD-MTX的毒副作用及动态MTX血药浓度监测在该方案中的重要作用,以避免或减轻HD-MTX的毒副作用,及时调整亚叶酸钙(CF)的解救剂量或必要时与以血浆置换,保证化疗的安全性及降低患儿骨髓外复发的几率。对180例ALL患儿先后进行380次HD-MTX-CF+VDT方案的髓外防治,其中诱导缓解期患儿122例,维持期患儿58例;低危组68例、中危组80例、高危组32例。结果表明:HD-MTX的毒副作用包括皮肤黏膜损害、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及肾功能受累、发热、骨髓抑制、感染、过敏反应、极少数心肌损害等,占36.3%,均为可逆性损害。本组患儿出现MTX排泄延迟者110例,24小时MTX浓度>10μm o l/L者3例、44小时>1.0μm o l/L者50例、68小时>0.1μm o l/L者57例,以合理调整CF解救剂量及对症治疗保护脏器功能均使MTX血药浓度降到0.1μm o l/L以下的无毒浓度,1例发生肾功能不全并治愈。结论:以HD-MTX为主的髓外防治方案对提高ALL患儿长期缓解及无事件生存率至关重要,但其相关副作用及风险性也随着MTX的剂量增大而增加,且MTX在体内代谢程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MTX的血药浓度,指导适时适量的CF解救是HD-MTX方案能够安全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喋呤 血药浓度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儿童 髓外防治
下载PDF
MIC分型评价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淋系抗原表达 被引量:12
10
作者 潘湘涛 李建勇 +1 位作者 夏学鸣 薛永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44-946,963,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淋系抗原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75例成人AML进行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和染色体细胞遗传学(MIC)分型实验研究并对其中的64例M2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观察...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淋系抗原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75例成人AML进行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和染色体细胞遗传学(MIC)分型实验研究并对其中的64例M2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研究。结果:①AML淋系抗原阳性率31.3%,其中t(8;21)者为48.3%,无t(8;21)者为26.5%(P< 0.001)。②CD19+在t(8;21)中占38.3%,无t(8;21)中占1.9%(P<0.001);而其他淋系抗原两组比较均为P>0.05.③治疗结果(CR率):t(8;21)和无t(8;21)M2分别为66.7%和41.9%,CD19+和CD19-M2分别为76.5%和46.8%,CD19+/t(8; 21)和CD19-/无t(8;21)分别为80.0%和41.4%,以上均为P<0.05。而CD19-/t(8;21)和CD19+/无t(8;21)分别为55.6%和50.0%(P>0.05)。结论:成人AML中淋系抗原表达与核型密切相关,t(8;21)AML高表达CD19。t(8;21)和CD19都是M2预后好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费城阴性 白血病 髓样 费城阴性 抗原.CD19 药物疗法 预后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2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缪华纬 曾庆曙 +2 位作者 杨明珍 倪婧 陶莉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95例Ph阳性CML慢性期(CP)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15例加速期(AP)和12例急变期(BC)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或600mg/d。结果①CP(早...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95例Ph阳性CML慢性期(CP)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15例加速期(AP)和12例急变期(BC)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或600mg/d。结果①CP(早CP56例,晚CP39例):中位追踪15(5.0~44.0)个月,获得的总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为97.8%,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80.0%,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73.6%。其中早CP(<12个月)缓解率分别为98.2%、91.0%、80.3%;晚CP(≥12个月)分别为97.4%、64.1%、56.4%。②进展期(AP和BC):中位追踪15(6.0~33.0)个月,获得总的CHR、MCyR、CCyR分别为55.6%、33.3%,22.2%。③治疗中Ⅲ级WBC和Plt减少总的发生率在CP分别为15.8%,24.2%。进展期总的发生率分别为26.0%,40.7%。Ⅲ~Ⅳ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很少发生。结论①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经干扰素(IFN-α)治疗失败的CML-CP有较高的血液学及遗传学缓解率,且早CP较晚CP疗效更好。②伊马替尼对AP、BC患者也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与CP相比较差。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费城阳性/药物疗法
下载PDF
减量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被引量:7
12
作者 翁建宇 杜欣 +2 位作者 陆泽生 黄梓伦 林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944-945,共2页
目的 :观察减量FLAG方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AL)的疗效、骨髓抑制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氟达拉滨 (Flu) 5 0mg/d ,5~ 6d ;阿糖胞苷 (Ara C ) 0 5~ 2 0g/d ,5~ 6d ;WBC <1 0× 10 9/L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3 0... 目的 :观察减量FLAG方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AL)的疗效、骨髓抑制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氟达拉滨 (Flu) 5 0mg/d ,5~ 6d ;阿糖胞苷 (Ara C ) 0 5~ 2 0g/d ,5~ 6d ;WBC <1 0× 10 9/L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 3 0 0 μg/d直至WBC >1× 10 9/L ,治疗 14例难治性AL。结果 :14例AL中 ,总有效率为 2 8 5 % ,其中完全缓解 (CR)率为 14 3 % ,部分缓解 (PR )率为为 14 3 %。中性粒细胞最低时间在开始用药后 5~ 9d ,持续时间 7~ 3 0d ;血小板最低时间在开始用药后 5~ 10d ,持续时间 6~ 3 0d ;感染率 10 0 % ,重度感染率 3 7 5 % ,2例早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减量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AL ,疗效不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FLAG方案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AL 氟达拉滨 药物疗法 化疗
下载PDF
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预测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13
作者 许小平 史剑慧 +4 位作者 费新红 陈莉 吕书晴 许晓巍 程文英 《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在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切口和末端标记法(Tunel)、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等方法研究42例初治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在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切口和末端标记法(Tunel)、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等方法研究42例初治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bcl鄄2表达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42例AML患者中,30例获完全缓解(CR)者,bcl鄄2表达显著低于12例未缓解(NR)者(P<0.05);CR患者柔红霉素(DNR)和阿糖胞苷(Ara鄄C)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均分别高于NR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体外DNR和Ara鄄C两药诱导白血病细胞的总凋亡率,可以作为临床预测AML患者DA方案疗效的定量指标。[结论]体外化疗药物能否有效地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是判断AML患者化疗敏感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化疗 白血病 细胞凋亡 预测 临床疗效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多重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春燕 姜振宇 +3 位作者 姚程 李舜华 袁长吉 张福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 :结合临床化疗效果探讨白血病多重耐药 ( mdr)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内药物浓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白血病 mdr基因的表达。结果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柔红霉素 ( DNR)的平均浓度为 ( 4 4.80± 7.74)... 目的 :结合临床化疗效果探讨白血病多重耐药 ( mdr)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内药物浓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白血病 mdr基因的表达。结果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柔红霉素 ( DNR)的平均浓度为 ( 4 4.80± 7.74) %,而 1 0例初治完全缓解患者 DNR的浓度为( 80 .0 1± 2 .1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且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 mdr1基因表达结果除 4名阴性外 ,其他均为阳性 ,而 1 0例初治完全缓解患者 mdr1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白血病 mdr,能初步筛选急性白血病 mdr的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多重耐药 急性病
下载PDF
淋巴瘤细胞白血病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莹 李娟 +2 位作者 刘俊如 黄蓓晖 苏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MCL)的发生率、实验室检查特点、疗效及预后等,以期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LM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合并LMCL者72例,发生率10.1%。诱导化疗患者中5... 目的探讨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MCL)的发生率、实验室检查特点、疗效及预后等,以期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LM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合并LMCL者72例,发生率10.1%。诱导化疗患者中57例可评价疗效,其中24例完全缓解(42.1%),10例部分缓解(17.5%),23例未缓解(40.4%)。完全缓解(CR)患者中,达CR至复发的时间平均为3.7个月。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期3天~48个月,中位生存期5.5个月。3例行自体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除1例死于肝静脉闭塞综合征(VOD)外,另外2例均长期生存(分别为10年和8.5年)。结论淋巴瘤患者应常规行骨髓血象检查,以尽早诊断,治疗应选择新方案(如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药物疗法 白血病 淋巴细胞/诊断 药物疗法 联合
下载PDF
维甲酸类衍生物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活性筛选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佼 陈飞虎 +5 位作者 阮晶晶 沈娟 石静波 吴繁荣 程昌斌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8-602,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类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以寻找新的具有抗瘤活性的药物。方法在体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硝基四唑氮蓝(NBT)还原... 目的探讨维甲酸类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活性,以寻找新的具有抗瘤活性的药物。方法在体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硝基四唑氮蓝(NBT)还原实验法分析细胞的分化指标;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维甲酸类衍生物作用3 d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可达到57.74%,IC50为2.82E-05;油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形态学趋向成熟,NBT还原实验也表明维甲酸类衍生物具有诱导K562细胞株分化成熟的作用;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表达量增加,G0/G1期细胞增加,而S期减少。结论维甲酸类衍生物对K562细胞具有诱导分化并对其克隆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以2a-03、4a-01、4a-02和5a-02的作用较为突出,进一步研究开发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类似物和衍生物/药理学 白血病/药物疗法 细胞分化/药物作用
下载PDF
清毒饮和养正片对L_(7212)白血病小鼠Fas基因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洪涌 丘和明 +3 位作者 陈志雄 胡莉文 李振波 潘习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清毒饮和养正片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机理。[方法]采用L7212白血病小鼠模型,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清毒饮(由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山慈菇等组成)、养正片(由黄芪、人参、补骨脂、赤灵芝、三七片等组...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清毒饮和养正片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机理。[方法]采用L7212白血病小鼠模型,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清毒饮(由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山慈菇等组成)、养正片(由黄芪、人参、补骨脂、赤灵芝、三七片等组成)和足叶乙甙(VP16)化疗对L7212的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7212白血病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Fas基因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可溶性Fas(sFas)。[结果]清毒饮组、养正片组、化疗组都可见较多凋亡阳性白血病细胞,清毒饮组优于养正片组,与化疗合用则更明显,凋亡指数均大于模型组(P<0.01);L7212白血病细胞Fas表达减低,给予清毒饮、养正片、化疗处理后Fas升高,清毒饮组亦较养正片组明显,清毒饮加化疗组则尤其明显(P<0.01);清毒饮组sFas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并接近正常空白组水平(P>0.05),养正片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清毒饮、养正片能诱导L7212小鼠白血病细胞凋亡,并可促进化疗的诱导凋亡作用,以清毒饮尤为明显;清毒饮、养正片均能提高Fas的表达水平,清毒饮还可使L7212小鼠增高了的sFas水平降低。提示在急性白血病早期,采用祛邪攻毒中药可诱导其细胞凋亡并与化疗有协同作用;而此期采用扶正补虚中药则作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饮 药理学 养正片 白血病 中药疗法 调节基因 药物作用 中药
下载PDF
褪黑素对NB4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曾庆曙 刘沁华 +1 位作者 夏瑞祥 李嘉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分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1、0.5、1mmol/L)加入NB4细胞中,继续培养24、48、72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膜表面抗原CD33和CD11b的表达阳性率,及...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分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1、0.5、1mmol/L)加入NB4细胞中,继续培养24、48、72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膜表面抗原CD33和CD11b的表达阳性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MLT有促进NB4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CD33的细胞阳性率没有变化(P>0.05),CD11b的细胞阳性率在浓度为1mmol/L,48h和72h有轻度增加(P<0.05);细胞周期检测则显示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P<0.05)。结论褪黑素有促进NB4细胞凋亡,影响细胞生长周期的作用,诱导分化作用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药理学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药物 疗法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细胞分化/药物作用 细胞周期
下载PDF
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MUC1基因和MDR1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黎国伟 王东宁 +5 位作者 林东军 李旭东 林桂真 何易 林曲 黄仁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1-1014,共4页
背景与目的:MUC1基因在胃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肿瘤中有表达,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但MUC1基因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相互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的关系尚有待探讨。本研究拟探讨MUC1基因... 背景与目的:MUC1基因在胃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肿瘤中有表达,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但MUC1基因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相互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的关系尚有待探讨。本研究拟探讨MUC1基因与MDR1基因表达及其与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鄄聚合酶链反应(RT鄄PCR)法检测34例初治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MUC1和MDR1的表达,并观察两种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34例初治非M3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MUC1基因阳性率为50%,MDR1基因阳性率为29.4%。MUC1基因阳性患者的MDR1阳性率为52.9%,明显高于MUC1阴性者的5.9%(P=0.003)。MUC1基因阴性者完全缓解(CR)率达94.1%,阳性患者CR率52.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MDR1基因阴性者CR率为91.7%,明显高于阳性患者的50.0%(P<0.05)。MUC1基因和MDR1基因均阳性者CR率为55.6%,MUC1基因和MDR1基因均阴性者16例,全部获得CR。结论:非M3型急性白血病MUC1基因阳性者MDR1基因表达率较高,MUC1基因及MDR1基因均为阴性者治疗缓解率高。提示联合检测MUC1基因和MDR1基因对判断初治非M3型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可作为临床判断疗效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药物疗法 MUC1基因 多药耐药基因 疗效 预测指标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沈建平 杨宏 +1 位作者 倪万茂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AML细胞株白细胞干细胞(LSC)的表型特征,用MTT法检测HHT对具有LSC特征的KG-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FACS观察HHT对CD...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HHT)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干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分子学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AML细胞株白细胞干细胞(LSC)的表型特征,用MTT法检测HHT对具有LSC特征的KG-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FACS观察HHT对CD34+CD38-CD96+的KG-1细胞数量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后Caspase途径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KG-1和Kasumi-1细胞CD34+CD38-CD96+分别为69%和26.7%,U937细胞不表达CD96。HHT能显著抑制KG-1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r2=0.9971,P<0.05)。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6.9 ng/ml。HHT作用KG-1细胞后,CD34+CD38-CD96+细胞的比例从63.6%下降到17.1%。HHT能显著激活Caspase-3、Caspase-9和PARP,抑制磷酸化Akt和Bcl-2的表达。结论:HHT能显著抑制人AML细胞KG-1的增殖,减少CD34+CD38-CD96+白血病干细胞数量;对Akt活性和Bcl-2的调控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药物疗法 白血病 髓样 急性/病理学 三尖杉酯碱类/治疗应用 肿瘤干细胞/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