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l,MMP-1在口腔白斑及白斑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志韧 吕遐晟 +2 位作者 胡建华 黄建平 万向农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599-600,712,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口腔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对人口腔粘膜白斑48例、白斑癌变患者16例及正常口腔粘膜16例的粘膜鳞状上皮细胞ET-1表达进行定量性分析。结果MMP-1在正...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口腔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对人口腔粘膜白斑48例、白斑癌变患者16例及正常口腔粘膜16例的粘膜鳞状上皮细胞ET-1表达进行定量性分析。结果MMP-1在正常口腔粘膜,粘膜白斑,白斑癌变中表达率分别为25%,72.92%,75%,3组间χ2检验,正常组与白斑组,白斑癌变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斑组与白斑癌变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ET-1在正常口腔粘膜,粘膜白斑,白斑癌变中表达率分别为6.25%,79.17%,87.5%。3组间χ2检验,正常组与白斑组,白斑癌变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斑组与白斑癌变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MP-1和ET-1的阳性表达对于白斑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不能作为白斑癌变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白斑 内皮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1 白斑癌变
下载PDF
中药复方冬菊对鼠舌白斑癌变的阻断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葛姝云 周曾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冬菊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的大鼠舌白斑癌变的阻断作用。方法W 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癌变模型组(n=35)、中药干预组(n=35)、正常对照组(n=5)和中药对照组(n=10)。以4NQO饮水喂养诱导大鼠舌白斑癌变,中药...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冬菊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的大鼠舌白斑癌变的阻断作用。方法W 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癌变模型组(n=35)、中药干预组(n=35)、正常对照组(n=5)和中药对照组(n=10)。以4NQO饮水喂养诱导大鼠舌白斑癌变,中药复方冬菊水溶液灌胃干预癌变过程,取9、13、20、24、32周舌背黏膜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 lin D1)的表达。结果中药干预组舌背黏膜异常增生发生率和cyc lin 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变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复方冬菊有确切的抗白斑癌变功效,对细胞周期的阻滞是其抗癌机制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癌变 复方冬菊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细胞周期蛋白D1
下载PDF
王秀霞教授诊治外阴硬化性苔藓临证经验总结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慧 王秀霞 张多加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500-503,共4页
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以外阴瘙痒剧烈难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妇科难治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极易复发,病情缠绵难愈。王秀霞教授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 外阴硬化性苔藓是以外阴瘙痒剧烈难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妇科难治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极易复发,病情缠绵难愈。王秀霞教授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科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50余载,擅长诊治妇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外阴硬化性苔藓有独到见解。王老临证坚持治病求本和整体与局部兼顾的原则,认为本病当从虚、实两方面论治,内治以补益肝肾、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大法,并自拟白斑1号、白斑2号方进行外阴坐浴,联合胎盘多肽局部封闭、尤靖安外涂、外阴部红光照射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方法、用药特色、典型案例等方面深度剖析王秀霞教授诊治外阴硬化性苔藓的经验,以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硬化性苔藓 阴痒 辨证论治 坐浴 白斑1 白斑2号 胎盘多肽 中西医结合 经验
下载PDF
人类β-防御素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王丽丽 王青 邵海港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β-防御素1(HBD-1)和人类β-防御素4(HBD-4)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BD1和HBD4在正常口腔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Image pro-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对3组中... 目的探讨人类β-防御素1(HBD-1)和人类β-防御素4(HBD-4)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BD1和HBD4在正常口腔组织、非典型增生组织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Image pro-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对3组中HBD-1/HBD-4的染色进行平均吸光度值的测定。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口腔黏膜中人类β-防御素1,4表达于增生鳞状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和鳞状癌细胞中;HBD-1在正常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增加趋势,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HBD-4在正常口腔黏膜、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表达呈明显增加趋势(P<0.01)。结论 HBD-1在口腔黏膜中呈固有表达,主要参与机体的天然免疫体系。HBD-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D-1 HBD-4 口腔鳞状细胞癌 白斑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亚敏 孟文霞 +2 位作者 周震 韩倩倩 资云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伴轻-中度异常增生及口腔白斑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CAM-1和VCAM-1在口腔黏膜白斑癌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伴轻-中度异常增生及口腔白斑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CAM-1和VCAM-1在口腔黏膜白斑癌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临床收集的15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10例口腔白斑伴轻-中度异常增生组织及10例口腔白斑癌变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从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伴轻-中度异常增生→口腔白斑癌变,ICAM-1和VCAM-1表达呈增加趋势,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ICAM-1和VCAM-1在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白斑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核因子κB及人β-防御素的表达 被引量:10
6
作者 钱雅洁 蒋文晖 +3 位作者 王翔 段宁 黄晓峰 王文梅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4-469,共6页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菌白斑和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患者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1,NOD1)、核因子κB及人β-防御素1,2,3的表达,探讨白色念珠菌感染对口腔白斑组织中NOD1信号通路...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菌白斑和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患者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1,NOD1)、核因子κB及人β-防御素1,2,3的表达,探讨白色念珠菌感染对口腔白斑组织中NOD1信号通路内关键蛋白和人β-防御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40例口腔黏膜白斑组织样本,采用HE染色、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真菌银染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四项均阳性者19例,判定为白色念珠菌白斑,其余21例判定为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白斑.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白色念珠菌白斑和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组织中NOD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白色念珠菌白斑和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组织中NOD1、核因子κB和人β-防御素1,2,3的表达,图像分析测定平均吸光度值,对平均吸光度值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结果 在40例口腔白斑中,白色念珠菌阳性率为48%(19/40).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白斑中NOD1、核因子κB蛋白表达水平较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显著降低.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中NOD1、核因子κB和人β-防御素1,2,3染色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31 ±0.02、0.47±0.03、0.42±0.02、0.53±0.04、0.47±0.03,白色念珠菌白斑中NOD1、核因子κB和人β-防御素1,2,3染色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25±0.01、0.30±0.02、0.35±0.02、0.42±0.03、0.36±0.02,白色念珠菌白斑组织中NOD1、核因子κB和人β-防御素1,2,3的表达水平均较无白色念珠菌感染组显著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通过抑制NOD1信号通路降低口腔白斑组织中人β-防御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白色 Β-防御素 白斑 口腔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
原文传递
Bmi-1基因在不同预后口腔白斑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祥冰 王荣艳 +2 位作者 龚中坚 朱金晓 朱声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87-794,共8页
目的:检测Bmi-1基因在口腔白斑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口腔白斑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口腔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医学中心1996至2018年收治的109例... 目的:检测Bmi-1基因在口腔白斑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口腔白斑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口腔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医学中心1996至2018年收治的109例口腔白斑患者(其中男51例,女58例,年龄18~74岁)白斑组织样本中Bmi-1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口腔白斑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联;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口腔白斑细胞、口腔鳞癌细胞、口腔白斑组织和配对的邻近正常组织中Bmi-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口腔白斑细胞系Leuk-1中沉默Bmi-1基因表达后分析其对Leuk-1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凋亡的影响。结果:Bmi-1在重度和轻度上皮异常增生的口腔白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19±994比4713±372,P=0.017);Bmi-1高表达的口腔白斑患者的未癌变生存率为65.5%(36/55),低于Bmi-1低表达者[88.9%(48/54),P=0.003]。Cox回归分析显示Bmi-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口腔白斑恶性转化的预测指标(HR=2.522,95%CI:1.128~5.640,P=0.024)。Bmi-1在口腔白斑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为0.455±0.120,高于其在邻近正常口腔黏膜组织(0.063±0.009,P=0.014);Bmi-1在随访期发生癌变的口腔白斑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1.405±0.397)高于未发生癌变的口腔白斑组织(0.145±0.017,P<0.001);在口腔白斑细胞系Leuk-1中转染Bmi-1-shNC和Bmi-1-shRNA2腺病毒后,二者的克隆形成数(824±40比414±38,P=0.002)和细胞凋亡率(17.7%±2.3%比36.0%±2.0%,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mi-1表达上调促进了口腔白斑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Bmi-1表达可作为预测口腔白斑恶性转化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口腔 BMI-1基因 恶性转化 预后预测
原文传递
MACC1和C-Met在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彬 张兴伟 +3 位作者 颜炳坤 赵鹏飞 陈东 焦晓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2期2236-2240,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MACC1和C-Met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口腔黏膜、20例上皮异常增生白斑、5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MACC1、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X2和spearman等级... 目的:探讨分析MACC1和C-Met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口腔黏膜、20例上皮异常增生白斑、50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MACC1、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X2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结果进行判定。结果:MACC1、C-Met蛋白在异常增生型白斑和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6%,35%、66%,均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17.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C1和C-Met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口腔白斑及口腔鳞癌中MACC1和C-Met的表达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MACC1和C-Met在上皮不典型增生性白斑和口腔鳞癌中高表达,二者在口腔黏膜白斑的癌变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口腔鳞癌 结肠癌转移因子1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口腔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内皮素Ⅰ表达的定量研究
9
作者 许春姣 彭解英 +2 位作者 刘蜀凡 姚志刚 王树芝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 了解正常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内皮素I(ET-I)表达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对人正常口腔黏膜(NOR)1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10例、鳞状细胞癌(SCC)15例上皮细胞的ET-I含量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 目的 了解正常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内皮素I(ET-I)表达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对人正常口腔黏膜(NOR)1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10例、鳞状细胞癌(SCC)15例上皮细胞的ET-I含量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①ET-I在OSF、OLK、SCC组织中的表达增强,阳性物质主要位于上皮棘细胞、基质细胞的胞浆胞膜上,且ET-I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OLK、SCC上皮细胞ET-I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③OSF上皮细胞ET-I含量显著高于OLK(p<0.05),与SC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T-I含量在口腔癌前病变至癌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量变关系,OSF中ET-I过量表达可能提示其上皮细胞的癌变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上皮癌变 内皮素I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白斑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