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Levamlodipine Besylate and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1
作者 Dazhuan Li 《Proceedings of Anticancer Research》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combining levamlodipine besylate and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Methods:This study selected 2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s observation sub...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combining levamlodipine besylate and 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Methods:This study selected 28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s observation subjects.The treatment duration ranged from January 2020 to June 2023.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valsarta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 combination of valsartan and levamlodipine besylate.Therapeutic effects and safe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groups,and changes in 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nd renal function index levels were assessed.Results: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demonstrated better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ystolic blood pressure,and renal function indicator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levamlodipine besylate and valsarta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showed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and holds broad application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amlodipine besylate VALSARTAN HYPERTENSION Renal function Effective rate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of enalapril for lowering extremity edema caused by levamlodipin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opulation:a randomized comparison to furosemide
2
作者 阚竞宇 金家贵 +1 位作者 王沛坚 周鹏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8年第2期106-112,共7页
Background The incidence of leg edema caused by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 is so high, some studies tried combination with 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 or diuretic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H... Background The incidence of leg edema caused by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 is so high, some studies tried combination with 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 or diuretic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However, there is no comparison about which is better to improve edema at present. Method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as a single-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arallel-group, clinical trial. 224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leg edema after 4 weeks since taking levamlodipine were enroll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levamlodipine + furosemide(CD) group and levamlodipine + enalapril(CA) group for another 4 weeks. Ankle circumference(AC), edema score(ES), blood pressure(BP) and cure rate of leg edema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ltogether 179 patients(89 in CD group and 90 in CA group) completed the 4-week treatment. After the 4-week therapy with furosemide or enalapril, most subjects were free of edema in either group(96.51% vs.96.67%, P 〉 0.05). Only 4 in CD group and 3 in CA group had mild edema. Enalapril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furosemide to reduce AC(10.92 ± 1.84 mm vs. 12.97 ± 2.46 mm, P 〈 0.05). But for 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between them. Uric acid(UA)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D group(10.70 ± 18.48 μmol/L vs. 0.22 ± 28.13 μmol/L, P 〈 0.05). Conclusion Enalapri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furosemide in attenuating lower extremity edema caused by levamlodipine in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opulation, with equal antihypertensive efficacy and less uric acid incre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amlodipine ENALAPRIL FUROSEMIDE lower extremity edema ankle circumference
原文传递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
3
作者 尤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92-95,共4页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应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及研究组(n=40)。对照组应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压[收缩压(SBP... 目的 探讨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应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及研究组(n=40)。对照组应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压[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水平,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SBP(112.34±8.55)mm Hg(1 mm Hg=0.133 kPa)、DBP(71.35±4.16)mm Hg低于对照组的(129.63±8.85)、(80.64±4.24)mm Hg,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TC为(5.36±0.98)mmol/L,TG为(2.42±0.25)mmol/L,LDL-C为(4.03±0.86)mmol/L,HDL-C为(1.22±0.66)mmol/L,研究组TC为(4.16±0.86)mmol/L,TG为(2.11±0.16)mmol/L,LDL-C为(2.96±0.65)mmol/L,HDL-C为(1.83±0.52)mmol/L;研究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评分为(87.45±4.12)分,生理职能评分为(85.63±4.05)分,躯体疼痛评分为(87.15±4.25)分,总体健康评分为(88.54±4.18)分,生命活力评分为(84.32±4.63)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5.69±4.09)分,情感职能评分为(85.74±4.29)分,精神健康评分为(86.85±4.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58±3.34)、(73.85±3.18)、(74.63±3.28)、(75.63±3.82)、(74.23±4.01)、(75.05±3.38)、(75.36±4.12)、(75.58±3.88)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165,P=0.023<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效果显著,可使血脂、血压水平降低,控制血压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 血压 血脂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孟鑫 赵丽丽 +2 位作者 贾明之 黄艳萍 刘照胜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4-6,65,共4页
采用烯丙基DESs和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POSS作为功能单体,利用两者的协同作用成功制备了氨氯地平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优化DESs和POSS的比例,对S-AML的吸附量达到12.8μg/mg,以及印迹因子为6.95。并分别使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 采用烯丙基DESs和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POSS作为功能单体,利用两者的协同作用成功制备了氨氯地平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优化DESs和POSS的比例,对S-AML的吸附量达到12.8μg/mg,以及印迹因子为6.95。并分别使用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发现MIP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评价了MIP对血浆加标样品的固相萃取性能,对S-AML的最高回收率可达92.9%。实验结果表明,DESs和POSS的联合使用提高了印迹聚合物对S-AML的选择性和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氨氯地平 深共晶溶剂 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 分子印迹聚合物
下载PDF
倍他乐克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广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商品名:倍他乐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3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与对照组(12例)。实验组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应用苯... 目的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商品名:倍他乐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3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与对照组(12例)。实验组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动脉硬化指数。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122.15±4.46)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8.16±4.43)mm Hg、心率(76.75±13.04)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40.51±7.34)mm Hg、(95.54±6.67)mm Hg、(89.74±9.26)次/min(P<0.05)。治疗后,实验组动脉硬化指数(3.54±0.17)低于对照组的(5.11±1.01)(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41.67%(P<0.05)。结论联用倍他乐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血压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不良反应少,推广可行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有效性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6
作者 李学英 魏江 +2 位作者 李甜甜 董静 马鹏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EH+S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EH+SAP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EH+S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EH+SAP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沙坦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血压、心绞痛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变化,并检测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心血管调节肽(salusin-β)水平。分析治疗8周NHR、salusin-β与血压、心绞痛情况、硝酸甘油用量的关系。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19%(59/64)比78.13%(50/64),P<0.05];治疗8周后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124.26±8.58)mmHg比(129.15±9.04)mm Hg]、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84.46±6.21)mmHg比(88.12±6.77)mmHg]、收缩压变异性(SBPV)[(9.54±2.42)mmHg比(10.63±2.30)mmHg]、舒张压变异性(DBPV)[(7.59±1.54)mmHg比(8.32±1.43)mmHg]、心绞痛发作次数[(0.33±0.10)次/周比(0.44±0.13)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2.73±0.61)min比(3.42±0.98)min]、硝酸甘油用量[(0.17±0.05)mg/周比(0.23±0.06)mg/周]、NHR[(4.32±0.89)比(4.79±0.93)]、salusin-β[(3.65±0.57)nmol/L比(3.96±0.55)nmol/L]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8周NHR、salusin-β与24 h SBP、24 h DBP、SBPV、DBPV、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使用量均呈正相关(P<0.05);治疗期间两组水肿、头晕、潮红、心悸、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对EH+SAP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减轻心绞痛症状,可能与调节NHR、salusin-β水平变化有关,且安全性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心绞痛 中性粒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心血管调节肽
下载PDF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Apelin-12水平变化分析
7
作者 卢银苹 王方园 雷慧利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Apelin-12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 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Apelin-12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n=45)和联合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n=5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RAI)]、血浆Apelin-12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78%,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FIB、PV、RAI均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Apelin-12水平均上升,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3%,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Apelin-12水平,并维持血液流变学指标稳定,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厄贝沙坦 老年高血压 临床疗效 血液流变学指标 APELIN-12
下载PDF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战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目的对比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目的对比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动态血压[24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清学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尿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8.89%(40/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组间24 h SBP、24 h 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4 h SBP、24 h DBP分别为(144.58±9.06)、(85.26±6.84)mm Hg(1 mm Hg=0.133 kPa)与(146.24±8.58)、(86.47±8.65)mm Hg,均低于治疗前的(164.76±10.47)、(100.95±10.94)mm Hg与(165.87±11.56)、(101.35±11.16)mm Hg(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组间BNP、Hcy、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BNP、Hcy、IL-6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其治疗效果及对血压的控制、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相近,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因此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下载PDF
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轻度认知障碍病情改善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李宇宁 刘雅婷 +3 位作者 杨东 张文华 曾妮 蔡亚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病情改善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收治的14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轻度认知功能障...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病情改善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收治的14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胶囊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认知功能、血清Hcy和MMP-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间、组内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的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认知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延迟回忆、抽象、注意、语言4项维度和认知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命名、定向、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cy及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缬沙坦和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均可降低血压、改善认知功能障碍、降低血清Hcy、MMP-9水平,相比之下,缬沙坦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 原发性高血压 认知功能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探析
10
作者 邹春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93-96,共4页
目的 探析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设计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 目的 探析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设计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日间平均收缩压(DM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BP)]水平、临床疗效、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内皮素-1(ET-1)]。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DMSBP、NMSBP、24 h MSB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DMSBP、NMSBP、24 h MSBP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DMSBP(120.52±10.01)mm Hg(1 mm Hg=0.133 kPa)、NMSBP(113.74±11.81)mm Hg、24 h MSBP(117.54±10.87)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138.45±12.35)、(132.63±12.70)、(134.02±12.58)(P<0.05)。观察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O、FMD、ET-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O、FMD、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NO(6.25±1.39)μmol/L、FMD(7.68±1.13)%高于对照组的(5.61±1.25)μmol/L、(5.31±1.01)%, ET-1(60.84±10.48)ng/L低于对照组的(68.15±9.59)ng/L(P<0.05)。结论 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及内皮功能,可于此类患者群体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依那普利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中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杨志宝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0期123-126,共4页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基层卫生院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24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2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缬沙...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基层卫生院在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24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2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血管舒张功能(FMD)]、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试验组NO、VEGF以及FMD水平高于对照组,ET-1、CRP、Hcy、BUN以及Scr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中,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不仅更利于降低血压水平,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反应程度,改善肾功能,从而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卫生院 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血压水平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杞菊地黄汤联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姚雷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汤联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氨...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汤联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杞菊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杞菊地黄汤联合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效果确切,可降低血压、心率和中医证候积分,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效果优于单用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菊地黄汤 左氨氯地平 肝肾阴虚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0
13
作者 张起顺 陈勇 +3 位作者 王朝辉 赵俊 吴春芳 李彦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03-1605,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3.0 mg,每日1次+复方利血平片2片,...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3.0 mg,每日1次+复方利血平片2片,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疗效,治疗前后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和IM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和IMT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降压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颈动脉内膜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颈动脉斑块 阿托伐他汀 利血平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及MMP-9/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瑾 付莉 +3 位作者 劳国娟 杨川 任萌 严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的影响,并探讨其血小板抑制作用是否通过改变血小板释放MMP-9和MMP-2的途径实现。【方法】体外测定3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G)的影响,并探讨其血小板抑制作用是否通过改变血小板释放MMP-9和MMP-2的途径实现。【方法】体外测定3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处理前后聚集率的变化,同时用ELISA法测定MMP-9和MMP-2表达的变化。【结果】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处理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小板的聚集率从(47.77±11.92)%下降至(40.78±13.97)%,P<0.05,抑制率为(13.50±25.23)%;MMP-2的表达从(22.27±17.52)ng/mL下降到(19.85±17.09)ng/mL,MMP-9的表达从(61.12±30.95)ng/mL下降到(59.92±32.78)ng/mL,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抑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其抑制作用不是通过改变血小板释放MMP-9和MMP-2的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糖尿病 高血压 血小板聚集率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酸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梅希 吴锦林 +6 位作者 杨惠岚 唐明薇 邱平 黎瑶 吴雨晨 李勇 刘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尿酸(UA)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尿酸(UA)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与降压(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两组疗程均持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血清Cys C、UA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基线资料、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Cys C、UA、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BP、DBP、血清Cys C、UA、ET-1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BP、DBP、Cys C、UA、ET-1均低于同期对照组,NO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降糖、降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进一步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血清Cys C、UA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糖尿病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耳穴压籽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皇甫海全 于海睿 +2 位作者 孙静 周亚滨 杨月 《中医药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耳穴压籽治疗,15天为1...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治疗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耳穴压籽治疗,15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评价,并收集整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比较,耳穴压籽可以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结论:耳穴压籽可配合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轻中度老年人高血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老年人 耳穴压籽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下载PDF
三联降压药分时服用治疗反杓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娄满 高春燕 +2 位作者 苏宁 胡晓英 英俊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039-2042,共4页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反杓型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0例反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片40 mg+氢氯噻嗪片10 mg,每日1次,清晨口服;B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5 ...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反杓型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0例反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片40 mg+氢氯噻嗪片10 mg,每日1次,清晨口服;B组患者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晚间口服;C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片(用法用量同A组)+氢氯噻嗪片(用法用量同A组)+左旋氨氯地平片(用法用量同B组)。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水平、24 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后反杓型节律逆转为正常杓型节律的逆转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24 h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24 h血压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C组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反杓型节律逆转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分时服药治疗反杓型高血压不仅可以降低患者24 h血压,还能有效逆转反杓型节律,安全性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 氢氯噻嗪 反杓型高血压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小剂量左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降压及逆转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英俊岐 高春燕 +3 位作者 侯丽萍 娄满 陈丽曼 胡晓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7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降压及逆转非杓型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1~109mmHg,年龄〉45岁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不同时给药组)晨...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同时或不同时给药降压及逆转非杓型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300例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1~109mmHg,年龄〉45岁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不同时给药组)晨服替米沙坦40mg和氢氯噻嗪10mg,晚服左氨氯地平2.5mg;Ⅱ组(同时给药组)以上3种药物均晨服,所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治疗8周后,I组和Ⅱ组的24hSBP/DBP分别降低14.92/9.96和15.04/10.66mmHg,日间SBP/DBP分别降低13.90/10.60和16.06/11.70mmH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24h和日间SBP/DBP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组夜间SBP/DBP降低25.44/19.48mmH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3)Ⅱ组夜间SBP/DBP降低17.68/14.76mmHg,与治疗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夜间SBP/DBP降幅I组较Ⅱ组差异更明显(P〈0.01)。(5)I组逆转率为88.16%,Ⅱ组为5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左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两种服药方法均能有效地控制24h血压和日间血压,而不同时给药能更好地逆转非杓型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 氢氯噻嗪 高血压 时间治疗学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程远植 吴锡桂 陈晓英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为评价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氨氯地平相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成左旋氨氯地平组(60例),口服2.5~5mg·d^(-1)和氨氯地平组(60例),口服5~10mg·d^(-1)。观察5... 目的:为评价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氨氯地平相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成左旋氨氯地平组(60例),口服2.5~5mg·d^(-1)和氨氯地平组(60例),口服5~10mg·d^(-1)。观察5周。每周一次上午延迟1~4小时用药并测诊室谷值坐位血压、心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5周未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组治疗有效反应率分别为86.7%和83.3%,每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旋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氨氯地平组为16.7%(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程度更轻微。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同样有效,不良反应可能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高血压 疗效 不良反应 高血压 左旋氨氯地平
下载PDF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兰莉 沈松林 +5 位作者 张润峰 欧宁 陈斌 黄敏虎 唐波 王博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652-655,共4页
目的 对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轻、中度成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83例,通过服用安慰剂后2周,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行24 h动... 目的 对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轻、中度成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83例,通过服用安慰剂后2周,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后分别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坚持服药8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结果 服药8周后两组动态血压结果比较,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与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MSP)与平均舒张压(dMD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与平均舒张压(nMDP)较用药前基础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间24 h SBP、24 h DBP、dMSP、dMDP、nMDP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间dMS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69.8%,对照组有效率72.5%,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与缬沙坦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缬沙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