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piration and Genius: Characteristics of Li Bai’s Wine Poems
1
作者 Li Jinbaixue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6-235,共10页
As important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s Shakespeare is to people in Britain,Li Bai (courtesy name Taibai) has its poems widely recognized and studied by many scholars.Among his abundant and brilliant poetic works,... As important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s Shakespeare is to people in Britain,Li Bai (courtesy name Taibai) has its poems widely recognized and studied by many scholars.Among his abundant and brilliant poetic works,wine poems stand out as an individual school?with peculiar characteristics.Acclaimed as Shi Xian (the immortal of poems) and Jiu Xian (the immortal of wine),and accompanied by poems and wine all his life,Li Bai is a genius and a romantic figure who took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ic forms to new heights.His wine poems enjoy extraordinary status in Chinese poetry and wine literature,covering themes including his political ideal,fleeting melancholy due to unfulfilled ambitions,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sincere and profound friendship,courageous chivalry and dissatisfaction with social reality,all of which have strike a chord with the literati cl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BAI WINE POEMS the POEM and WINE culture the tang dynasty
下载PDF
论《会昌一品集》的编订与宣宗朝初年政治格局之关系
2
作者 刘鑫源 文师华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李德裕在唐宣宗大中元年编成《会昌一品集》,除了深具史识的因素以外,最直接的编集动机,是他对唐宣宗君臣“务反会昌之政”的不满。李德裕之所以对《会昌一品集》十分重视,并非出于文学艺术层面的考量,其实质是对文集中所收大量制诰的... 李德裕在唐宣宗大中元年编成《会昌一品集》,除了深具史识的因素以外,最直接的编集动机,是他对唐宣宗君臣“务反会昌之政”的不满。李德裕之所以对《会昌一品集》十分重视,并非出于文学艺术层面的考量,其实质是对文集中所收大量制诰的看重。制诰文体最能满足李德裕“润色鸿业”的创作期待心理。加之会昌制诰是李德裕以宰相身份创作的,可视为他本人相业的直接记录。因此,李德裕通过编订文集的方式来保存会昌政绩,彰显自己的相业,从而在唐宣宗初年“务反会昌之政”的氛围下,委婉地达成对唐宣宗君臣的“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昌一品集》 李德裕 唐宣宗 大中政治
下载PDF
论南朝吴会地区的戍与戍主
3
作者 谢翀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戍是南北朝时期存在的一种军事单位,多设立在边境地带或内地要津、都邑,在不同时期和地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南朝诸政权设立在统治腹地吴会地区的戍规模大小不一,有常设和临时之分,具有扼守交通要道、镇压内部反抗、防范并打击边海寇盗... 戍是南北朝时期存在的一种军事单位,多设立在边境地带或内地要津、都邑,在不同时期和地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南朝诸政权设立在统治腹地吴会地区的戍规模大小不一,有常设和临时之分,具有扼守交通要道、镇压内部反抗、防范并打击边海寇盗等军事职能,但与边境地带的戍主侵夺太守权力、兼管地方民政财政相比,吴会的戍没有税收职能,戍主不具备干涉地方财政的权力,且基本上是单任,不兼它职。吴会的戍内部有等级之分,戍主与中央朝廷、地方州郡县各级政府有着复杂的隶属关系,并且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吴会 戍主 唐■之起义
下载PDF
叙事学视阈下的乐府诗建构——以松浦友久教授的乐府研究为中心
4
作者 栾晓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1-67,共7页
中国近世的通常观念中对于乐府体的认识很模糊,特别是唐代乐府诗有怎样的样式特征是一个难题。以日本松浦友久教授的乐府研究为中心,可以从叙事学的角度重新考察唐代乐府诗的三种艺术表现功能。分别为:对乐曲的联想;观察视点的第三人称... 中国近世的通常观念中对于乐府体的认识很模糊,特别是唐代乐府诗有怎样的样式特征是一个难题。以日本松浦友久教授的乐府研究为中心,可以从叙事学的角度重新考察唐代乐府诗的三种艺术表现功能。分别为:对乐曲的联想;观察视点的第三人称化,场面的客体化;表现意图的未完结化。其中“观察视点的第三人称化”以西洋叙事学中“叙事视角”以及“人称”等角度为出发点,提出唐代乐府诗中存在的“客体化”以及“第三人称化”的特征。此观点不仅对唐代乐府诗的理解具有参考价值,对唐诗英译等方面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乐府诗 松浦友久 李白 叙事学 人称
下载PDF
“律赋非赋”与“唐无赋”之关系阐释
5
作者 姚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8-72,共5页
元人陈绎曾提出“律赋非赋”,明人李梦阳提出“唐无赋”,二者都对唐代辞赋创作提出了批评,甚至完全否定了唐赋创作的成就。唐赋受到六朝骈赋和科举制度的影响,律赋和骈赋成为唐赋的代表,追求句式工整、辞采华美、声律和谐,丧失了赋“铺... 元人陈绎曾提出“律赋非赋”,明人李梦阳提出“唐无赋”,二者都对唐代辞赋创作提出了批评,甚至完全否定了唐赋创作的成就。唐赋受到六朝骈赋和科举制度的影响,律赋和骈赋成为唐赋的代表,追求句式工整、辞采华美、声律和谐,丧失了赋“铺陈”的本义。元明文人在复古运动的影响下,由律转“古”,赋学审美导向楚辞、汉赋,古赋受到重视而律赋自然受到排斥,导致“律赋非赋”和“唐无赋”观念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绎曾 李梦阳 唐无赋 律赋 古赋
下载PDF
“意觉”通感:“自我”的隐显与唐宋词的演进
6
作者 张彤彤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我意识处于隐没状态;李煜词中意觉运用得以丰富,其对自我意识的书写推动词体转型,但这种“萌发”大致属于无意识地运用与表露;苏轼词中意觉运用具有抒情自我化、书写哲理思辨等特质,其意觉运用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认知和表达欲望,同时也为词体的功能、格调、地位都带来极大的拓展和提升。温、李、苏三位词人的创作反映出唐宋词从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发展历程,而“自我”意觉的觉醒是其间重要关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意觉 唐宋词 温庭筠 李煜 苏轼
下载PDF
Poetic Interest in the Chuanqi Tales of the Tang Dynasty
7
作者 杨义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6年第2期152-164,192,共14页
关键词 li Poetic Interest in the Chuanqi Tales of the tang dynasty
原文传递
晚唐宰相杜审权夫妻墓志考释
8
作者 秦金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8-105,共8页
晚唐懿宗时期宰相杜审权夫妻墓志,详细记载了杜、李两家族望和世系情况,杜审权丰富的仕宦经历和以忠君尽职为己责的生平事迹,可以弥补和纠正传统文献的不足与讹误;其参与平定庞勋叛乱的记述可以与正史内容相互印证,充分体现出墓志的独... 晚唐懿宗时期宰相杜审权夫妻墓志,详细记载了杜、李两家族望和世系情况,杜审权丰富的仕宦经历和以忠君尽职为己责的生平事迹,可以弥补和纠正传统文献的不足与讹误;其参与平定庞勋叛乱的记述可以与正史内容相互印证,充分体现出墓志的独特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墓志 杜审权 李琛
下载PDF
清代咏藏诗视域下的茶马古道文化谱系:和而不同
9
作者 王军涛 张建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4,共9页
茶马古道文化如同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一样,它是和而不同的。清代咏藏诗证明:北、中、南茶马古道文化丛是涵化了的唐、蜀和藏文化丛。循文化地理学阐释,形成三种文化丛的缘由大致可归纳为民族类聚、区域方位、主地标、区域... 茶马古道文化如同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一样,它是和而不同的。清代咏藏诗证明:北、中、南茶马古道文化丛是涵化了的唐、蜀和藏文化丛。循文化地理学阐释,形成三种文化丛的缘由大致可归纳为民族类聚、区域方位、主地标、区域政治文化主阵地四大因子。清代咏藏诗的纪行游踪特征与茶马古道文化线性特征趋于一致,说明两者之间渊源颇深,这为着力打造“茶马古道文化长廊”提供了除地理学、考古学等传统方法之外的另一种视角,即文学路径。底蕴丰厚的清代咏藏诗,无疑会令茶马古道陡增几分书香气息,为茶马古道文化赋予诗书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咏藏诗 茶马古道文化 和而不同 唐、蜀、藏文化丛
下载PDF
唐严公贶、卢淑墓志考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徐玮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2,共7页
严公贶为唐代中期名臣严震之子、严公弼之弟,卢淑为严公弼之妻。严公贶墓志由时年71岁的柳公权撰文并书丹,是研究柳公权晚年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墓志内容补充了严公贶生卒年份、仕宦经历等信息,完善了严氏家族谱系。卢淑墓志由唐款... 严公贶为唐代中期名臣严震之子、严公弼之弟,卢淑为严公弼之妻。严公贶墓志由时年71岁的柳公权撰文并书丹,是研究柳公权晚年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墓志内容补充了严公贶生卒年份、仕宦经历等信息,完善了严氏家族谱系。卢淑墓志由唐款撰文、严公贶书丹。两方墓志所载信息,有助于探讨冯翊严氏、范阳卢氏、河东柳氏等家族世系及其姻亲关系,也为寻找冯翊严氏家族其他成员的葬地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严公贶 卢淑 柳公权 墓志
下载PDF
陕西西安长安区唐严公贶、卢淑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种建荣 +4 位作者 王保平(照相) 邱学武(照相/绘图) 董红卫(绘图) 陈徐玮 魏铖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7,I0001,共10页
2022年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长安区凤林北路东延伸段发掘了3座唐墓,出土陶俑、塔式罐、墓志等随葬品15件。根据墓志可知,M1墓主为卢淑,M2墓主为严公贶。严公贶为唐代中期名臣严震之子、严公弼之弟,官至通议大夫、左散骑常侍;卢淑为... 2022年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长安区凤林北路东延伸段发掘了3座唐墓,出土陶俑、塔式罐、墓志等随葬品15件。根据墓志可知,M1墓主为卢淑,M2墓主为严公贶。严公贶为唐代中期名臣严震之子、严公弼之弟,官至通议大夫、左散骑常侍;卢淑为严公弼之妻。严公贶墓志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丹,是现存唯一经考古发掘出土的柳公权晚年撰书的墓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严公贶 卢淑 柳公权 墓志
下载PDF
互文视域下唐代壁画诗与敦煌壁画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小洁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60-71,90,共13页
中国传统的诗与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诗画互证的可行性。诗歌语言与绘画语言都是文本的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独立的文化符号又具有自身特定的意义与内涵。尤其是唐代壁画诗,以文字描摹画面,赋予了写实与想... 中国传统的诗与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诗画互证的可行性。诗歌语言与绘画语言都是文本的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独立的文化符号又具有自身特定的意义与内涵。尤其是唐代壁画诗,以文字描摹画面,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而敦煌壁画,以绘画的物质材料与艺术结构来展现佛寺等场景,同样也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全唐诗》中的壁画诗,蕴涵着能够与敦煌唐代壁画形成映照互鉴的主题思想、物象特征等要素,其中李白壁画诗以及敦煌盛唐壁画中的佛寺题材具有典范性,体现了唐代壁画诗与敦煌唐代壁画之间的互文性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壁画诗 敦煌壁画 李白
下载PDF
唐唐元封墓志考释
13
作者 宋远茹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100,共6页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三义庄发掘了一座唐代墓葬,虽遭严重盗扰,但尚存墓志1合。该墓为唐元封及夫人李氏的合葬墓。墓志记载了其生卒籍贯、仕宦功绩、婚姻子息、葬地等相关情况,可补史阙,具有重要的学术...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三义庄发掘了一座唐代墓葬,虽遭严重盗扰,但尚存墓志1合。该墓为唐元封及夫人李氏的合葬墓。墓志记载了其生卒籍贯、仕宦功绩、婚姻子息、葬地等相关情况,可补史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唐元封 李祐 墓志 新店原
下载PDF
明代雅乐曲辞关系考论——以李之藻《頖宫礼乐疏》为中心
14
作者 宋忻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9,I0002,共8页
作为音乐本体的雅乐和作为歌辞的乐章,共同构成了明代典礼仪式中的功能性用乐,明代的雅乐乐章因此具备音乐文学的特质。长期以来,学界将明代雅乐的曲辞关系等同于一字一音,这与明人论述雅乐有所偏差,也不尽符合明代雅乐谱所标记的音乐... 作为音乐本体的雅乐和作为歌辞的乐章,共同构成了明代典礼仪式中的功能性用乐,明代的雅乐乐章因此具备音乐文学的特质。长期以来,学界将明代雅乐的曲辞关系等同于一字一音,这与明人论述雅乐有所偏差,也不尽符合明代雅乐谱所标记的音乐状况。《頖宫礼乐疏》为儒学生员等初学者而作,以明代神乐观演奏的雅乐为依据,较之律吕字谱展现了更多的音乐信息,其目的正在于将国家雅乐相对规范、细致地传承到州县一级。就其中记载所见,丁祭雅乐歌辞的单字演唱以琴瑟十三字操缦法作为节奏方法,乐句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曲辞配合关系,单字和乐句均呈现出音乐本身的丰富性。随着礼学复兴与礼乐教学需求的增加,明代雅乐谱逐渐向标记清晰、通俗的趋势发展,探究相关乐谱,不仅有利于明清雅乐的探索与还原,也为明代文学的歌与诗、声与辞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雅乐 雅乐歌辞 曲辞关系 《頖宫礼乐疏》
下载PDF
唐代的请托与治理
15
作者 孙旭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4-70,共7页
中国古代以人情为交换凭据的请托行为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公正,于是立法以惩处禁绝。汉武帝时出现了独立的请托罪法,在唐代达到成熟,其核心是请托行为一律要受惩处,请托者与受托者一体治罪。但这条法律在唐代一直没有被很好... 中国古代以人情为交换凭据的请托行为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公正,于是立法以惩处禁绝。汉武帝时出现了独立的请托罪法,在唐代达到成熟,其核心是请托行为一律要受惩处,请托者与受托者一体治罪。但这条法律在唐代一直没有被很好地贯彻,与当时科考实行得不彻底、皇帝不重视甚至于有意破坏该法律执行有关。较之其他朝代,唐代的请托犯罪独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请托 《唐律疏议》
下载PDF
李煜词的内容与语言特色探析
16
作者 王岩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
在众多的南唐词人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成就最为显著。李煜词将其本人最为真实、真挚的感情融于词作内容中,并用真实质朴、自然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创作出极具艺术特色和魅力的作品。文章以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为研究目的,着重从内容特色... 在众多的南唐词人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成就最为显著。李煜词将其本人最为真实、真挚的感情融于词作内容中,并用真实质朴、自然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创作出极具艺术特色和魅力的作品。文章以李煜词的艺术特色为研究目的,着重从内容特色、语言特色两个方面对李煜词进行具体解读,以期使读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 南唐词人 内容 语言
下载PDF
晚唐政治视域下李商隐祭文的情感表达
17
作者 戴斌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7-61,共5页
李商隐的祭文形式华美、声情并茂,是其骈文诸体中最富“情采”个性的一种文体。在祭文中,李商隐抒发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哀伤,并将自己的坎坷身世融入其中,书写人生志向。李商隐的祭文有自书之作与代笔之作,二者在内容叙述上具... 李商隐的祭文形式华美、声情并茂,是其骈文诸体中最富“情采”个性的一种文体。在祭文中,李商隐抒发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哀伤,并将自己的坎坷身世融入其中,书写人生志向。李商隐的祭文有自书之作与代笔之作,二者在内容叙述上具有差异化,但在情感抒发上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对后世的祭文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 李商隐 祭文 情感
下载PDF
白居易《李[曾羽]虞部郎中制》写作年代考
18
作者 曾涧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8-23,共6页
白居易《李[曾羽]虞部郎中制》目前有元和二年至六年翰林制诰和长庆元年中书制诰两种观点。制文收入白集翰林制诰中,中书制诰说显然难以成立。依据新出土《李[曾羽]夫人韦氏墓志》《李[曾羽]玄堂记》等七方石刻文献,印证传世史料,可知李... 白居易《李[曾羽]虞部郎中制》目前有元和二年至六年翰林制诰和长庆元年中书制诰两种观点。制文收入白集翰林制诰中,中书制诰说显然难以成立。依据新出土《李[曾羽]夫人韦氏墓志》《李[曾羽]玄堂记》等七方石刻文献,印证传世史料,可知李[曾羽]元和八年春由金州刺史入为虞部郎中,制文内容基本属实,制文即作于此时。此制并非存疑之作,而当为白居易出翰林院后的拟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李[曾羽]虞部郎中制》 新出唐代墓志 拟制 系年
下载PDF
敦煌唐写本《啸赋》残卷校理
19
作者 刘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敦煌所出《啸赋》残卷,依据李善注本抄写,卷次又符合《文选》三十卷本的特征。这一差异反映了唐代白文本《文选》的一种产生机制,即正文依据李善注本,卷次依据萧统原本。《啸赋》的比勘印证出尤袤刻本的复杂性,既存在文字擅改的一面,也... 敦煌所出《啸赋》残卷,依据李善注本抄写,卷次又符合《文选》三十卷本的特征。这一差异反映了唐代白文本《文选》的一种产生机制,即正文依据李善注本,卷次依据萧统原本。《啸赋》的比勘印证出尤袤刻本的复杂性,既存在文字擅改的一面,也有符合残卷文字面貌而具有早期底本来源的特点。残卷里的注音或注解,有合乎李善注本同时参考五臣注本者,有合乎现存明州本《文选》正文附音者,也有合乎包括《晋书音义》在内的唐代文献者,整体属于唐代音系。《啸赋》残卷正文的抄写、注音与点读三者的具体生成时间不尽一致,但综合抄写的文献来源和注音特点,判断整体文献内容皆产生在唐代,属于唐写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啸赋》残卷 唐写本 李善注本 尤袤本 白文本 注音 校理
下载PDF
唐人稱引《周易》王、韓注側證——以《文選》李善注爲中心
20
作者 顧永新 《岭南学报》 2023年第1期145-164,共20页
唐宋間《周易》文本經歷了最爲重要的一次遞嬗,即從寫本切换至刻本。本文以《文選》李善注所引《周易》王、韓注爲中心,參照約略同時的《後漠書》李賢注,以及稍晚出的官修類書《初學記》引文,同時參校宋刻《周易》經注本,以及敦煌唐寫... 唐宋間《周易》文本經歷了最爲重要的一次遞嬗,即從寫本切换至刻本。本文以《文選》李善注所引《周易》王、韓注爲中心,參照約略同時的《後漠書》李賢注,以及稍晚出的官修類書《初學記》引文,同時參校宋刻《周易》經注本,以及敦煌唐寫本、陸德明《經典釋文·周易音義》、魏徵《群書治要》、李鼎祚《周易集解》、郭京《周易舉正》等唐代或唐前文本或異文資料,從而揭示唐人引文的特徵,並由此回溯唐代文本樣貌,進而探求唐宋《周易》文本遞嬗的規律性。唐人注解及類書引文大體上忠實於原文,基本上可以反映其所從出之底本的原始樣貌,雖然具有個性化和不穩定性的特徵,甚或經過一定程度的主觀改造。總體而言,唐宋《周易》文本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在從寫本時代進入刻本時代的遞嬗過程中大體保持統一,並未發生大的變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選》李善注 《後漢書》李賢注 《初學記》 唐宋《周易》文本 《周易》王弼、韓康伯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