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失业史”:民国史研究的新领域——《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912—1949)》评介
1
作者 范立君 孙畅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3-96,共4页
《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912-1949)》,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档案、报纸、期刊等200余种文献资料为支撑,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失业保险学、社会保障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1912—1... 《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912-1949)》,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档案、报纸、期刊等200余种文献资料为支撑,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失业保险学、社会保障学等学科的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1912—1949年中国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既有各个历史阶段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的纵向梳理,又有同一时期不同行业的失业及其应对措施的横向比较,对个别问题侧重选取微观个案,进行深度解析,注重典型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结合,再现了民国时期失业的多重面相。从社会史、经济史维度拓宽了民国史研究领域,在学界尚属首次。全书论据充分,立论平实,反映了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实为民国失业史领域一部拓荒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12-1949 民国失业史 南京国民政府 失业对策
下载PDF
浙江省立图书馆旧址巡礼
2
作者 王子舟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8期28-40,共13页
现存的浙江省立图书馆的馆舍旧址,主要有孤山路馆舍、大学路馆舍两处。孤山路馆舍中的白楼,与大学路馆舍是清末、民国时期专门建造的图书馆建筑,外型具有西洋风格,内部空间宽敞,表现出当时图书馆建设西洋化的观念。在陈训慈等历任馆长... 现存的浙江省立图书馆的馆舍旧址,主要有孤山路馆舍、大学路馆舍两处。孤山路馆舍中的白楼,与大学路馆舍是清末、民国时期专门建造的图书馆建筑,外型具有西洋风格,内部空间宽敞,表现出当时图书馆建设西洋化的观念。在陈训慈等历任馆长的辛苦经营下,浙江省立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业务管理、推广事业、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不菲成绩,整体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馆藏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数次钞补,及其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移迁经历,更是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历史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立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 民国图书馆史
下载PDF
民国时期湖南大学图书馆发展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沈小丁 《高校图书馆工作》 CSSCI 2011年第3期19-22,共4页
文章记述民国时期湖南大学图书馆的建立、发展和演变过程,对其历史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19。
关键词 湖南大学 图书馆 民国 历史
下载PDF
民国时期文献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探析——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小兰 《图书馆研究》 2018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丰富的民国时期文献的基础上,分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个层面,对该馆在建设标准书库、改善保管环境,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建立标准文献修复室,开展民国时期文献的修复工作的相关技术问题,民国时期文献的... 在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丰富的民国时期文献的基础上,分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个层面,对该馆在建设标准书库、改善保管环境,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建立标准文献修复室,开展民国时期文献的修复工作的相关技术问题,民国时期文献的影印出版、缩微复制、数码扫描和数据库建设等进行系统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文献 文献保护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下载PDF
从出版重镇到引领公众阅读文化——民国时期东方图书馆阅读服务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歆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107,共5页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下设的东方图书馆,曾是闻名一时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私立图书馆。文章概述该馆阅读推广服务和活动,分析其对当今阅读推广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 东方图书馆 民国时期 阅读推广
下载PDF
民国时期杨立诚图书馆史事考
6
作者 刘劲松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第12期19-25,共7页
杨立诚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图书馆学者,长期担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和江西省立图书馆馆长。杨立诚极为重视乡村图书馆建设,同时注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杨立诚出版了不少学术著作,如《中国藏书家考略》等。杨立诚以北京大学为中心,有着良好... 杨立诚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图书馆学者,长期担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和江西省立图书馆馆长。杨立诚极为重视乡村图书馆建设,同时注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杨立诚出版了不少学术著作,如《中国藏书家考略》等。杨立诚以北京大学为中心,有着良好的社会网络关系。1933年底,杨立诚失踪,彻底脱离了图书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立诚 图书馆 民国时期
下载PDF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的海外发文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海燕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75,共7页
文章研究民国时期曾留美的部分图书馆学人1912-1949年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四种类型的英文著述:学位论文、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议论文暨发言稿和编读来往信函。通过探析这些英文著述,洞察这批民国图书馆学人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所... 文章研究民国时期曾留美的部分图书馆学人1912-1949年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四种类型的英文著述:学位论文、图书馆学专业论文、国际会议论文暨发言稿和编读来往信函。通过探析这些英文著述,洞察这批民国图书馆学人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及其与美国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提出目前对民国图书馆学人英文著述研究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英文著述 图书馆学人 图书馆学史
下载PDF
民国赋学批评新史学观念影响论
8
作者 靳田田 孙福轩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进入民国,因辞赋创作所依托的旧学体系被冲击,以及清代考校律赋的科举制度乃至整个封建制度的结束,赋体彻底失去了现实创作的需求,而成为历史性的文学标本。因此民国时期对赋体的研究,既是文学的研究,也必然地含有历史研究的要义。而民... 进入民国,因辞赋创作所依托的旧学体系被冲击,以及清代考校律赋的科举制度乃至整个封建制度的结束,赋体彻底失去了现实创作的需求,而成为历史性的文学标本。因此民国时期对赋体的研究,既是文学的研究,也必然地含有历史研究的要义。而民国时期也是中国社会整体从漫长而封闭的封建状态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阶段,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历史研究也都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治学思维与研究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试从历史研究层面去探讨民国赋学与古典赋学在方法论上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赋学 新史学
下载PDF
民国时期交通博物馆史事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迪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2年第3期82-90,96,共10页
作为中国较早的科技类博物馆,民国时期交通博物馆的研究具有博物馆史和近代科技史的双重意义。交通博物馆筹建于1912年,隶属于交通部,1914年正式对外开放,1928年划归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其建立与兴衰,折射出中国早期博物馆、早... 作为中国较早的科技类博物馆,民国时期交通博物馆的研究具有博物馆史和近代科技史的双重意义。交通博物馆筹建于1912年,隶属于交通部,1914年正式对外开放,1928年划归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其建立与兴衰,折射出中国早期博物馆、早期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史 交通博物馆 民国时期 沿革
下载PDF
图书馆视角下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年鉴》的学术价值探析
10
作者 梅影 刘劲松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2年第5期28-33,共6页
《中国教育年鉴》由中华民国教育部组织编写,民国时期出版了两次。该年鉴关于图书馆部分的内容,注重全国视野下图书馆事业的整体性描述,资料较为翔实,体现了民国时期教育部对国内图书馆事业的看法。这种看法,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指... 《中国教育年鉴》由中华民国教育部组织编写,民国时期出版了两次。该年鉴关于图书馆部分的内容,注重全国视野下图书馆事业的整体性描述,资料较为翔实,体现了民国时期教育部对国内图书馆事业的看法。这种看法,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中国教育年鉴》中使用了一些当时没有公开的文件,在材料上也有新颖之处。不过,年鉴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观点雷同、材料讹误等。尽管如此,《中国教育年鉴》关于图书馆部分的记载,依然是研究近代中国图书馆的重要参考文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 图书馆 民国时期
下载PDF
《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史料续编》评介
11
作者 郭玲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社会教育作为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存的三种主要教育实践形式之一,符合终身教育理念,对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国民素质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深远意义。民国时期是我国社会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社会教育实践丰富多样,社会教育理论逐步完善... 社会教育作为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存的三种主要教育实践形式之一,符合终身教育理念,对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国民素质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深远意义。民国时期是我国社会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社会教育实践丰富多样,社会教育理论逐步完善,社会教育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杜学元教授等编纂的《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史料续编》(共四十卷)一书对1916年至1948年间的社会教育史料进行搜集和整理,真实呈现了民国时期社会教育的丰硕成果和发展状态。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依托史料、观点鲜明,回应时代、价值独特,是我国社会教育史料编纂的又一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 民国时期 社会教育
下载PDF
论《中国的西北角》产生轰动的动因及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倪延年 《新闻春秋》 2019年第1期31-38,共8页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的西北角》文本内容分析和解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范长江的"中国西北之行"系列新闻通讯发表后产生"轰动"的主要动因,并且就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在短时间内就产生社...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的西北角》文本内容分析和解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范长江的"中国西北之行"系列新闻通讯发表后产生"轰动"的主要动因,并且就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在短时间内就产生社会"轰动"效应对当今新闻人的启示作了简略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史研究 民国时期新闻作品研究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建设
13
作者 周亚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72-179,共8页
[目的/意义]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是图书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图书馆学学科发展史的重要见证.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建设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对于学科发展与建构本土特色的知识体系具有参考价值.[方法/... [目的/意义]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是图书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图书馆学学科发展史的重要见证.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建设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对于学科发展与建构本土特色的知识体系具有参考价值.[方法/过程]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学相关理论,从文献形成方式与知识构成的角度,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进行整体性考察.[结果/结论]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教材可分为翻译式、编述式、著作式三大类.三类教材出现的时间大致遵循翻译、编述、著作的先后顺序,新旧知识的关系从"平行"走向"相交",图书馆学知识生产的自主性和本土化程度不断提升,讲求实用的总体特征显示出西方尤其是美国图书馆学知识在民国图书馆学知识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学习借鉴的路径依赖、应从中国典籍文化与图书馆实践两个层面推动本土"新知"进教材、重新审视中西知识融合的适切性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教材 民国时期 文献形成方式 图书馆史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云南金石类古籍的出版及其成就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海静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第1期63-65,154,共4页
20世纪上半叶,云南地区的古籍出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不为世人注目的金石类著作异军突起。云南地区先后创办的光复史局、云南省图书馆印售部、云南通志馆等机构通过文雅堂、新亚书店、云岭书店等部门发行了诸多古籍著作,其中金... 20世纪上半叶,云南地区的古籍出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不为世人注目的金石类著作异军突起。云南地区先后创办的光复史局、云南省图书馆印售部、云南通志馆等机构通过文雅堂、新亚书店、云岭书店等部门发行了诸多古籍著作,其中金石类古籍占了不少比重,对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金石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以袁嘉谷、方树梅、方国瑜、张希鲁为代表的云南金石学者出版了一批高水平著作,为云南金石学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金石类古籍 方国瑜 学术史意义
原文传递
翻译文化学派视角下的民国西洋美术史著作概说(下)
15
作者 胡荣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1-119,共9页
接上篇所述,本文继续以11年为一阶段,搜集整理西洋美术史译介在1928-1938、1939-1949两个时期出版著作的名单和主要信息。在此史实基础上,依然透过翻译文化学派理论视角,从文化社会背景、译介赞助人/出版机构和目的、成书方式、目标受... 接上篇所述,本文继续以11年为一阶段,搜集整理西洋美术史译介在1928-1938、1939-1949两个时期出版著作的名单和主要信息。在此史实基础上,依然透过翻译文化学派理论视角,从文化社会背景、译介赞助人/出版机构和目的、成书方式、目标受众、源文本和译介人构成等方面,考察各个时期西洋美术史论著的译介和出版状况,并对整个民国时期这一特殊文化交流行为的特征、性质和历史意义进行分析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西洋美术史著作 翻译文化学派 大众文化 抗战
原文传递
民国初年长沙地区中西医竞争态势——以《李辅燿日记》中的个体经验为中心
16
作者 尧育飞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第6期96-106,M0005,M0006,共13页
《李辅燿日记》蕴含丰富的民国初年长沙地区的医疗史料,通过对个体就医体验的详细书写,揭示以颜福庆、胡美为代表的西医与郑晓琼、王少梧等中医在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图景。长沙地区中、西医的竞争在知识、观念及药物等各个方面展开,但病... 《李辅燿日记》蕴含丰富的民国初年长沙地区的医疗史料,通过对个体就医体验的详细书写,揭示以颜福庆、胡美为代表的西医与郑晓琼、王少梧等中医在医疗市场上的竞争图景。长沙地区中、西医的竞争在知识、观念及药物等各个方面展开,但病人选择中医还是西医进行治疗,最核心的评判标准仍是治疗效果。从李辅燿的个人治疗历程看,中医与西医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长期缠绕、交替升降,有时甚至彼此共存。西医最终在与中医的竞争中显露优势,与其治疗效果更胜一筹有关,也与西药行业的配套体系胜过中医有关。然而,在个体的医学知识观念和体系中,中医的理念仍占据指导地位,西医更多充当体用之“用”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辅燿日记》 民国初年 长沙 医疗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