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育学的文明立场——一种基于生命关系视角的分析
1
作者 刘冲 巴登尼玛 +1 位作者 卡本太(译) 南吉多杰(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3年第2期1-16,共16页
教育通过调节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矛盾而不断建设和完善人类文明。文明即生命关系建构,其内在特点是文化,其外在特点是社会。教育是生命智慧、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过程,教育与文明以生命为关系纽带,为文明的正向变化提供支撑。教育的... 教育通过调节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矛盾而不断建设和完善人类文明。文明即生命关系建构,其内在特点是文化,其外在特点是社会。教育是生命智慧、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过程,教育与文明以生命为关系纽带,为文明的正向变化提供支撑。教育的问题内在地包含着文明的问题,文明问题研究是教育问题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文明是教育学的应有立场,体现在教育学的学科问题来源、学科概念范畴、学科证成规则和学科思想方法等方面。教育学是生命关系之学,是文明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科立场 文明 生命关系
下载PDF
论学校体育的生活立场 被引量:6
2
作者 沙金 杨兆山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2,56,共5页
在制度化学校领域,"体育"本意上是"身体教育",首先要以关怀人的身体为基础,但最终又要超越身体,自始至终围绕着教育"培养人"的实践。当前学校体育的种种弊病,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体育对生活与教育的双... 在制度化学校领域,"体育"本意上是"身体教育",首先要以关怀人的身体为基础,但最终又要超越身体,自始至终围绕着教育"培养人"的实践。当前学校体育的种种弊病,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体育对生活与教育的双重偏离。其中,生活失场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发展的障碍。由此,在现实性上,学校体育应坚持生活的立场,以生活为场域,进行知识教化、技能培养和意义生产,从而培养"面向生活"的完整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身体教育 生活立场 人的培养
下载PDF
论教育学的文明立场——一种基于生命关系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冲 巴登尼玛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共7页
教育通过调节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矛盾而不断建设和完善人类文明。文明即生命关系建构,其内在特点是文化,其外在特点是社会。教育是生命智慧、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过程,教育与文明以生命为关系纽带,为文明的正向变化提供支撑。教育的... 教育通过调节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矛盾而不断建设和完善人类文明。文明即生命关系建构,其内在特点是文化,其外在特点是社会。教育是生命智慧、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过程,教育与文明以生命为关系纽带,为文明的正向变化提供支撑。教育的问题内在地包含着文明的问题,文明问题研究是教育问题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文明是教育学的应有立场,体现在教育学的学科问题来源、学科概念范畴、学科证成规则和学科思想方法等方面。教育学是生命关系之学,是文明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科立场 文明 生命关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立场逻辑 被引量:6
4
作者 潘晴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23-27,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生活世界,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能从开放的、多向度、多维度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而不是从抽象了的、僵化的、纯粹的理念出发。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坚持立场逻辑,即坚持开放性的现实立场、... 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生活世界,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能从开放的、多向度、多维度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而不是从抽象了的、僵化的、纯粹的理念出发。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坚持立场逻辑,即坚持开放性的现实立场、反思性的理论立场以及公共性的原点立场。任何形式的本质主义、绝对主义、工具主义和中心主义都是与生活世界相违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日常生活 回归 立场逻辑 话语创新
下载PDF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的冲突与规约应对——基于儿童立场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林兰 高珠峰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38,共16页
小班幼儿在入园适应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压力,如被迫与熟悉的照料者分离,独自面对新的班级生活,小班幼儿容易出现多种外显的分离焦虑行为;被迫开始接受有别于家庭生活的班级制度化生活,小班幼儿容易遭遇各类规范制度带来的组织冲突,同时还... 小班幼儿在入园适应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压力,如被迫与熟悉的照料者分离,独自面对新的班级生活,小班幼儿容易出现多种外显的分离焦虑行为;被迫开始接受有别于家庭生活的班级制度化生活,小班幼儿容易遭遇各类规范制度带来的组织冲突,同时还需应对群体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冲突。为此,小班幼儿一方面需要学会识别和服从教师权威,另一方面需要学会与同伴共同生活,在分享与共同游戏中找到上幼儿园的乐趣。教师应关注小班幼儿在入园适应过程中的个体情感需求,从“规范”本位走向“育人”本位,在班级建设中坚持以儿童为本,重视幼儿的参与权,充分发挥同伴群体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园适应 情感冲突 制度规约 社会化过程 儿童立场
下载PDF
人脸识别技术的课堂应用:一种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3
6
作者 程猛 宋文玉 阳科峰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3,共7页
人脸识别技术已悄然走入课堂,成为教育领域一种新的技术风尚。作为算法装置,这一技术将师生的身体和情绪放置于被注视和被计算的位置,忽视师生内心对安全感、信任感的需要,强化了一套外在于课堂的知识权力和价值观,反而可能抑制课堂活... 人脸识别技术已悄然走入课堂,成为教育领域一种新的技术风尚。作为算法装置,这一技术将师生的身体和情绪放置于被注视和被计算的位置,忽视师生内心对安全感、信任感的需要,强化了一套外在于课堂的知识权力和价值观,反而可能抑制课堂活力和师生的自主性。人脸识别技术还深刻改变着教室不同区域的边界,迫使课堂生活向完全的“前台”生活转换,导向一种与教育的民主价值背道而驰的课堂形态,甚至危及师生的身心健康。建议就人脸识别技术对课堂生活的影响进行跨学科的深入讨论,重新审视这一技术应用于课堂的各种理由,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思索“为什么而识别”。设立专门的教育与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对已应用于或将应用于课堂的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严格的伦理审议,更多倾听来自学生和教师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课堂生活 算法 自主性 教育学立场
下载PDF
论苏曼殊小说的悲剧意识及其形成原因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松山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0-95,共6页
苏曼殊小说所描写的都是爱情悲剧,带有明显的主观抒情色彩和自传性质,充满着强烈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既出于佛教观念和情爱追求的矛盾纠缠,更是根源于作家对现实世界的失望而认定人生本苦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 苏曼殊 小说 悲剧意识 佛教观念 生命意识
下载PDF
论李觏的人生观与人生践履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晓江 《抚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22-32,共11页
探讨北宋中期思想家李觏的人生观及其人生践履 ,认为 :1 .李觏由易论而建构了生存智慧的学说 ;2 .李觏又由礼论提出了许多人生的准则 ;3.
关键词 李觏 人生观 生存智慧 人生准则 人生践履
下载PDF
教育认识的历史审视
9
作者 刘冲 巴登尼玛 《教育史研究》 2021年第4期173-184,共12页
教育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教育的能动辨明,以及在辨明过程中获得的教育见解、观点或思想。教育认识的首要因素是主体与客体,然后是起点、过程和结果。从教育与社会和人的三边关系看,教育认识的立场往往处于社会立场或人的立... 教育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作为客体的教育的能动辨明,以及在辨明过程中获得的教育见解、观点或思想。教育认识的首要因素是主体与客体,然后是起点、过程和结果。从教育与社会和人的三边关系看,教育认识的立场往往处于社会立场或人的立场摇摆之中。春秋战国和古希腊古罗马先哲的教育认识具有历史代表性,其中儒家、墨家、法家及昆体良的教育认识总体上体现了社会立场,道家及古希腊三哲的教育认识总体上体现了人的立场。分析东西方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认识的目的在于超越教育认识的时空阈限,反思教育认识与人类生命之间的深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认识 认识起点 认识过程 认识结果 生命立场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向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琼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6-31,共6页
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能够强烈感受到作者流于笔端的丰富情感,这种情感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和情感取向,它使得马克思主义极具感性力量,成为掌握群众特别是掌握无产阶级的重要因... 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能够强烈感受到作者流于笔端的丰富情感,这种情感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和情感取向,它使得马克思主义极具感性力量,成为掌握群众特别是掌握无产阶级的重要因素。其次,他们对“人”的超验情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促成了理论与理想、理性实践与感性信仰的贯通。最后,马克思主义也不拒斥生活情感,生活情感为当代人迅速走近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便捷路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阶级立场 人的全面发展 生活情感
下载PDF
毛泽东生命价值思想浅析
11
作者 刘霞 蔡娟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17,共4页
文章深入分析了毛泽东生命价值思想,指出在生死终极问题上,毛泽东长期坚持了唯物主义生死观,将生与死辩证地统一起来,形成了成熟、科学的人生价值思想,其思想深受中国文化和唯物史观的影响。毛泽东生命价值思想对青年更好地把握人生有... 文章深入分析了毛泽东生命价值思想,指出在生死终极问题上,毛泽东长期坚持了唯物主义生死观,将生与死辩证地统一起来,形成了成熟、科学的人生价值思想,其思想深受中国文化和唯物史观的影响。毛泽东生命价值思想对青年更好地把握人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层面上看,也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生死观 人生价值
下载PDF
跳出“立场”看教育
12
作者 刘炎欣 《现代教育论丛》 2013年第6期21-26,45,共7页
基于某种立场看教育,由立场所产生的价值预设往往会产生影响人的判断,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固化而成为脑海中的沉疴,导致教育的价值迷失。因此,跳出教育的固有立场,用"无立场"的思维来看教育,即打破藩篱,摆脱前设、走出桎梏和阈... 基于某种立场看教育,由立场所产生的价值预设往往会产生影响人的判断,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固化而成为脑海中的沉疴,导致教育的价值迷失。因此,跳出教育的固有立场,用"无立场"的思维来看教育,即打破藩篱,摆脱前设、走出桎梏和阈限,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形成"生命、生活和生成"的教育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立场”哲学观 教育 生命 生活 生成
下载PDF
美学研究的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
13
作者 胡友峰 岳介先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73-76,119,共5页
站在美学研究的精英立场上,理论美学要研究关涉美学学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站在美学研究的大众立场上,美学要研究大众生活中的美学问题。两者并不是对立的。生活美学是理论美学的现实基础,理论美学则为生活美学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精英立场 理论美学 大众立场 生活美学
下载PDF
日常生活的诗学建构与价值确认——论20世纪90年代市民小说对日常生活的书写
14
作者 王丽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1-44,53,共5页
20世纪90年代的市民小说对日常生活的本真书写和审美再现建构起日常生活的叙事诗学,同时,在民间立场上确立了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1.日常生活是生命个体此岸生存的意义支撑点;2.日常生活是永恒的。
关键词 市民小说 日常生活 叙事诗学 民间立场 此岸生存 价值确认
下载PDF
略论池莉的写作姿态
15
作者 张翼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6-28,共3页
池莉小说将叙述对象由传统现实主义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转变为世俗生活,消解了作品的深度模式,最大限度贴近了百姓生活。但是,在疏远了主流意识形态之后,池莉却因没有找到新的思想基点,而丧失了作家的批判立场,使其创作难以取得新的突破。
关键词 叙述对象 世俗生活 深度模式 批判立场
下载PDF
论生命课堂的实践转向 被引量:7
16
作者 康高磊 李向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8-101,40,共5页
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是当代教学实践的应然选择,生命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逻辑起点,建构一种生命在场的课堂样态,使生命体验融入整个课堂之中。因此,生命课堂的实践转向应从"特殊认识活动观"转向整全生命教育观,从"... 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是当代教学实践的应然选择,生命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逻辑起点,建构一种生命在场的课堂样态,使生命体验融入整个课堂之中。因此,生命课堂的实践转向应从"特殊认识活动观"转向整全生命教育观,从"认知领域"转向"生命领域",从"知识目标"转向"生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课堂 价值目标 生命立场 实践转向
下载PDF
基于生命立场的儿童教育:理想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铁芳 颜桂花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0,共6页
超越过度开放和遮蔽的生命,回到生命本身,保护孩子质朴的生命本色是基于生命立场的教育起点。实现儿童生命诗性和理性的和谐发展,由此孕育健全的生命是儿童教育的生命追求。基于生命立场的儿童教育实践必须发挥教师的载体作用,开展认知... 超越过度开放和遮蔽的生命,回到生命本身,保护孩子质朴的生命本色是基于生命立场的教育起点。实现儿童生命诗性和理性的和谐发展,由此孕育健全的生命是儿童教育的生命追求。基于生命立场的儿童教育实践必须发挥教师的载体作用,开展认知性的生命教育和生存性的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立场 儿童教育 生命教育
下载PDF
陈忠实创作道路的文化意义
18
作者 冯望岳 《唐都学刊》 2012年第3期30-35,共6页
陈忠实创作道路具有重大的文化创造意涵。其一是早期农村生活奠定了作家民间化平民文化情感立场和文化价值观念,打造了鲜明独特的民族化、乡土化、地域性本土文学底色;其二是对文学与人民、文学与生活、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明确认知,使作... 陈忠实创作道路具有重大的文化创造意涵。其一是早期农村生活奠定了作家民间化平民文化情感立场和文化价值观念,打造了鲜明独特的民族化、乡土化、地域性本土文学底色;其二是对文学与人民、文学与生活、文学与政治关系的明确认知,使作家始终保持与人民母亲的血肉联系;其三是从为谋生而文学走向为实现生命价值和民族复兴而文学,成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般勇毅执着文学事业的励志书;其四是不断进行精神的与艺术的"剥离",不断地拓新自我社会文化圈,不断择优、趋优,定义自我和超越自我,登攀文学艺术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忠实 创作道路 文化创造 民间立场 本土文学 生命价值 励志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主体治理的道德教育体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门里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3-20,共8页
社会转型时期主体治理的道德教育体系应该包括重死观、尚生观、善德观、幸福观和发展观,每观又包含三条原理。这五观在内容上相互包含,功能上相互整合,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相互依存,是全息统一的。
关键词 重死观 尚生观 善德观 幸福观 发展观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教学知识观——从知识立场到生命立场 被引量:3
20
作者 鲁子箫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29,共6页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知识的图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但教学理论层面的知识论回应却非常匮乏,整体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立场。追溯知识论发展的历史,人类经历了唯理主义、客观主义知识论的溃败,目前进入了与建构...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知识的图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推动着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但教学理论层面的知识论回应却非常匮乏,整体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立场。追溯知识论发展的历史,人类经历了唯理主义、客观主义知识论的溃败,目前进入了与建构主义的“热恋”期。然而,建构主义顽固的知识立场存在生命遮蔽的风险,从生命价值实现的主体诉求出发,教学知识观需要重视本土文化传统,重塑内发论的知识本质观,化育生命的知识价值观,追求“真知”的知识内容观,情境化、体悟式的知识获得观,从知识立场回归生命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教学知识观 知识立场 生命立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