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Street Traffic Accessibility on Street Vitality:A Case Study of Some Life Service Streets in Nanchang City
1
作者 HUANG Huajia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0年第6期114-116,共3页
As the basic unit of urban system,stree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raffi c link in the city,but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refl ecting urban life.As one of the public spaces in the city,streets provide places for vario... As the basic unit of urban system,stree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raffi c link in the city,but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refl ecting urban life.As one of the public spaces in the city,streets provide places for various outdoor activities,such as leisure,shopping,social contact and commercial publicity.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the duration that people stay in the streets for various activities constitute the vitality of streets.The vitality of streets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the vitality of cities to a certain extent.As one of the key infl uencing factors of street vitality,street traffi c accessibility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treet traffi c accessibility,the dynamic factors affecting life streets are explored,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shaping street vitality is discus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cases in Nanchang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et vitality life streets street traffi c accessibility
下载PDF
Life Style and Risk Behavior of Street Children in Bangladesh: A Health Perspective
2
作者 Sajeda Chowdhury Abu Sayeed Chowdhury +4 位作者 KATM Ehsanul Huq Yasmin Jahan Rubana Chowdhury Toufiq Ahmed Md Moshiur Rahman 《Health》 2017年第4期577-591,共15页
Background: Street children concern to millions of deprived boys and girls who have adopted the street as their residence. They grow up where tranquility and physical and emotional stability are frequently threatened.... Background: Street children concern to millions of deprived boys and girls who have adopted the street as their residence. They grow up where tranquility and physical and emotional stability are frequently threatened. The purpose is to have an empathetic look into the lives of street children for identifying their health-related needs. Method: A cross sectional descriptive type of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125 street children between the ages 8 to 14 years who were available at different intercept points of Dhaka city, Bangladesh. The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through face-to-face interview using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An attempt was made to relate their lifestyle, risk behavior and health impact upon the socio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statement of street children, poverty (41%) is the main reason behind enforcing the children to stay and work on the street. They pass their leisure by playing games, roaming around by watching video/cinema bu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 they are frequently abused (80.8%) either physically or sexually. Regarding health, about 87.2% of street children were suffering from different type of diseases as accidental injury, skin infection, hepatiti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warm infestation. Conclusion: A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lives of these children will provid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disadvantageous life. A better diagnosis of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will help to minimize the extent of the problems and also to develop innovative approaches and ensure a healthy lifestyle, protection and rehabilitation for those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et CHILDREN life STYLE Risk Behavior BANGLADESH
下载PDF
从街道场所到城市区域:美国城市宜居性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敏 刁游 卢峰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宜居性”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人本主义城市设计中的重要议题。区别于现代主义带有浓重乌托邦色彩的宏大城市构想,宜居性理论重点关注微小叙事和日常生活。文章通过详细梳理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宜居性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发现... “宜居性”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人本主义城市设计中的重要议题。区别于现代主义带有浓重乌托邦色彩的宏大城市构想,宜居性理论重点关注微小叙事和日常生活。文章通过详细梳理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宜居性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发现:1996年以前的宜居性研究聚焦于街道—场所尺度,包含两条研究脉络,即从安全的街道到复合型林荫大道和从交往的场所到公共领域的重塑;1996年以后,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发展推动了“街道—社区—城市—区域”多尺度融合的宜居性研究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宜居城市建设提出3点启示:以人为本,优化步行和公交系统;关注日常生活,鼓励公共参与;注重多尺度空间要素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宜居性 街道生活 人本主义城市设计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广州西关老街坊复甦的路径与行动 兼论遗产都市主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江 牧骑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6-15,共10页
文章聚焦广州西关以居住为主的老街坊,梳理了其形成的历史脉络、遗产空间的特质以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回顾了新千纪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遗产行动,讨论了在传统街坊、近代街区叠合而成的历史肌理中,如何以更积极的遗产都市主义的当代视角... 文章聚焦广州西关以居住为主的老街坊,梳理了其形成的历史脉络、遗产空间的特质以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回顾了新千纪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遗产行动,讨论了在传统街坊、近代街区叠合而成的历史肌理中,如何以更积极的遗产都市主义的当代视角重构公共空间体系和服务于老街坊的日常生活,并结合西关的实践分析了遗产都市主义的理论框架、核心概念和对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的可能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西关 街坊 街区 街巷 日常生活 遗产都市主义
下载PDF
生活性街道研究进展及量化方法综述
5
作者 姚祺 于琬芊 于文波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街道作为城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重要关注点,一直备受研究关注。文章首先概括了生活性街道的概念,强调其根源于日常生活。通过整理相关文献,从客观空间研究、使用者感知、主客观要素交互和新数据技术等方面梳理了当前生活性街道研究的进... 街道作为城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重要关注点,一直备受研究关注。文章首先概括了生活性街道的概念,强调其根源于日常生活。通过整理相关文献,从客观空间研究、使用者感知、主客观要素交互和新数据技术等方面梳理了当前生活性街道研究的进展。最后指出,新技术量化手段有助于建立多指标的街道空间量化框架,以及深入理解街道要素和使用者交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性街道 日常生活 空间感知 研究进展 量化测度
下载PDF
日常生活视角下小城镇街道空间更新设计策略研究——以枝江市董市镇为例
6
作者 黄艳雁 张颖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176-179,共4页
文章通过反思目前小城镇街道空间存在的问题,基于日常生活视角,对小城镇街道空间的更新设计进行探讨。以枝江市董市镇街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日常生活视角的空间、主体、事件三要素出发,立足于董市镇街道的街道空间现状问题、街道使用... 文章通过反思目前小城镇街道空间存在的问题,基于日常生活视角,对小城镇街道空间的更新设计进行探讨。以枝江市董市镇街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日常生活视角的空间、主体、事件三要素出发,立足于董市镇街道的街道空间现状问题、街道使用主体及其日常活动需求,提出基于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街道空间更新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小城镇 街道空间 更新设计 董市镇
下载PDF
基于AHP的生活服务类街道空间舒适度研究——以郑州市二七区顺河路、东里路为例
7
作者 宋岭 芦怡芳 邵祥雨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3期138-142,共5页
街道作为城市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兼具交通与生活功能。在存量发展背景下,提升街道舒适度对增强城市活力与质量至关重要。以郑州市二七区顺河路与东里路为研究区域,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街道空间舒适度评价体系,从围合性、连续性、便捷度、... 街道作为城市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兼具交通与生活功能。在存量发展背景下,提升街道舒适度对增强城市活力与质量至关重要。以郑州市二七区顺河路与东里路为研究区域,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街道空间舒适度评价体系,从围合性、连续性、便捷度、可意向性、审美质量5个维度及两侧建筑高度、空间开敞与封闭等15个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准则层结果比较为:便捷度(0.3316)>可意向性(0.3136)>审美质量(0.1913)>围合性(0.0948)>连续性(0.0688),可知便捷度是影响最大的因素。通过对15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分析,发现可以从空间环境、道路违规停车、建筑设计与场地环境等方面入手,提高街道空间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道空间 生活服务类 空间舒适度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实践视角下的高校周边摊贩空间生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浩 黄幸 +2 位作者 谢苑仪 宋恒之 罗焜升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122,共12页
非正规经济与空间生产是21世纪地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在相关研究中,摊贩日常生活力量对空间的生产与重塑未被充分重视,在高校边界研究中也相对鲜见。高校周边摊贩空间因具有依托高校消费、拓宽高校后勤、服务高校师生、彰显高校文化等特... 非正规经济与空间生产是21世纪地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在相关研究中,摊贩日常生活力量对空间的生产与重塑未被充分重视,在高校边界研究中也相对鲜见。高校周边摊贩空间因具有依托高校消费、拓宽高校后勤、服务高校师生、彰显高校文化等特点而成为空间研究的理想场所。基于日常生活实践视角,选取广州大学城“广工五饭-南亭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入访谈、参与观察和文献分析等调研方法,从物理空间、权力空间、社会空间3个层面阐述其空间形成过程,并通过还原摊贩丰富的日常生活片段,深入解析摊贩日常反规训的特征、过程与机制,以及相关利益主体在空间生产中的社会力量,最终总结摊贩日常生活实践对高校边界空间重塑的机制。研究发现:(1)高校周边摊贩空间的时空流动展现出特殊的规律性,其空间生产中也潜藏着主体权力的微观时空变化;(2)摊主通过撤离、藏匿、非正式合作等反规训策略来争夺使用公共空间的权利,摊主间的社会关系与学生群体的支持也推动了反抗力量的长久延续;(3)多元主体的对抗和支持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并实现对高校周边摊贩空间秩序的不断重塑,也将地摊文化属性嵌入到原本单一的学生社会空间中。多元主体空间生产的过程展现了高校周边摊贩空间的日常丰富性与特殊性,也对大学城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周边 流动摊贩 地摊文化 日常生活实践 反规训策略 空间生产 广州大学城
下载PDF
基于环境温度的LED路灯寿命快速评估方法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悦铭 《环境技术》 2023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针对现有测试标准,分析LED路灯的寿命评估。方法本文使用相同工艺的LED组件产品作为试验样品,通过早期筛选之后的母体实现随机抽样,样品在10只以上,从而开展试验。结果LED灯具中电源寿命比较长,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关键词 环境温度 LED路灯 寿命评估
下载PDF
住区街道冬季老年人的生活行为与空间利用特征研究
10
作者 蔡泉源 王依明 《住区》 2023年第3期27-32,共6页
在夏热冬冷地区,冬季的住区街道对老年人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从季节的角度研究老年人在街道中的行为状况,可以为城市住区街道的适老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上海市住区街道为例,通过对冬季老年人在街道中的行为内容、行为时间与街道空... 在夏热冬冷地区,冬季的住区街道对老年人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从季节的角度研究老年人在街道中的行为状况,可以为城市住区街道的适老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上海市住区街道为例,通过对冬季老年人在街道中的行为内容、行为时间与街道空间利用情况进行观察、访谈,分析老年人在街道空间中的生活行为方式,探讨老年人行为与街道空间的内在关系,揭示老年人对街道空间的利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老年人冬季行为需求的街道空间改造设计原则,以期为住区街道创造更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住区街道 生活行为 空间特征
下载PDF
街道中心性与生活性服务业集聚的耦合与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
11
作者 凌昌隆 《城乡规划》 2023年第5期106-114,共9页
均等化是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目标。设施分布与区位可达性相耦合的均等化,有助于提高其空间效率。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基于s DNA模型,在多级步行尺度上,检查街道中心性和生活服务设施集聚的耦合关系。分析发现,街道中心性与生活性服务... 均等化是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目标。设施分布与区位可达性相耦合的均等化,有助于提高其空间效率。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基于s DNA模型,在多级步行尺度上,检查街道中心性和生活服务设施集聚的耦合关系。分析发现,街道中心性与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存在数量上的强相关,空间耦合上表现出中心重合与局部错配问题,建议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融入社区生活圈尺度的耦合评价,分类优化不同耦合度的空间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 中心性 生活性服务 sDNA 耦合
下载PDF
解读汪曾祺《八千岁》中的“变”与“不变”
12
作者 王欣桐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7-90,共4页
当代小说家汪曾祺的《八千岁》以短篇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市民世界。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设置别具一格的“变”与“不变”形式,串联人物关系,推进情节发展,表现主题内涵。“变”的是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以个体和群体的命... 当代小说家汪曾祺的《八千岁》以短篇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市民世界。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设置别具一格的“变”与“不变”形式,串联人物关系,推进情节发展,表现主题内涵。“变”的是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以个体和群体的命运浮沉影射社会阶层和时代风云的变幻;“不变”的是市民世界中的百味人生与人性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千岁》 “变” “不变” 市井生活 个体命运 人性之美
下载PDF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以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例
13
作者 赵钐杉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2期62-64,共3页
城市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建筑外部边缘空间,又是人们公共休闲娱乐的场所。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位于四川成都锦江区核心商业街区,与春熙路、红星路商圈联系紧密,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居民。研究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原理对太古里的城市公共空... 城市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建筑外部边缘空间,又是人们公共休闲娱乐的场所。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位于四川成都锦江区核心商业街区,与春熙路、红星路商圈联系紧密,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本地居民。研究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原理对太古里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公共空间的人群使用和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环境行为心理学 公共空间 街道 精神生活
下载PDF
历史街区的生活方式保护与文化传承——看苏州古街坊改造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曦 葛昕 《规划师》 2003年第6期15-19,共5页
在苏州历史街区中,富有个性的传统生活方式—庭院与街巷生活方式可以容纳现代社会需要的行为模式与人格需求,进而促进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并实现稳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保护工作必须把保护的层次... 在苏州历史街区中,富有个性的传统生活方式—庭院与街巷生活方式可以容纳现代社会需要的行为模式与人格需求,进而促进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传统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契合点,并实现稳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保护工作必须把保护的层次提到保护生活方式与内涵文化的高度上来。现有的保护工作在概念和方式上都应进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生活方式 文化特色 苏州市 古街坊 城市规划
下载PDF
回归街道生活的步行社区街道设计策略 被引量:14
15
作者 金岩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69,共4页
现代主义者们认为机动车代表着未来的交通,但如今这种思想正在衰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城市主义者就已经对未来的街道环境规划进行不断的探讨。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国城市社区营造步行社区街道生活的最大问题:街道尺度和封闭社区。然... 现代主义者们认为机动车代表着未来的交通,但如今这种思想正在衰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城市主义者就已经对未来的街道环境规划进行不断的探讨。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国城市社区营造步行社区街道生活的最大问题:街道尺度和封闭社区。然后针对一些步行社区街道设计的具体问题,如街道边界、交通平息手段、道路停车、店面设计、转角半径等提出具体设计策略。中国城市创造社区街道生活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街道设计的局部和细节入手整顿,循序渐进地改善和创造具有活力的步行街道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街道生活 街道网络 街道尺度 街道边界 交通平息手段
下载PDF
快节奏·漫生活:基于轨道站点的社区营造——以宁波地铁1号线TOD社区设计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柏巍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3-68,共6页
文章对国内外TOD社区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针对TOD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漫生活理念的TOD社区营造的五大要素,即复合的社区中心、活力的漫生活街道、便捷的社区公交、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和开放的文化漫轴;同时,指出"站点到家... 文章对国内外TOD社区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针对TOD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漫生活理念的TOD社区营造的五大要素,即复合的社区中心、活力的漫生活街道、便捷的社区公交、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和开放的文化漫轴;同时,指出"站点到家的最后1公里街道生活"是TOD社区的营造重点,需要充分挖掘社区街道的生活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从而打造生活多彩、服务完善、交通便捷,且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TOD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社区 漫生活 街道 归属感 认同感
下载PDF
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丽 于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1-346,共6页
目的 探索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的优化设计策略.方法 运用访谈法、观察法与实地调研法,获取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使用人群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与使用需求,通过关联矩阵法分析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与使用人群需求的耦合性与重要性,构建生活... 目的 探索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的优化设计策略.方法 运用访谈法、观察法与实地调研法,获取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使用人群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与使用需求,通过关联矩阵法分析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与使用人群需求的耦合性与重要性,构建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的优化设计策略.结论 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的优化设计应当树立规划—设计—建设—使用—管理全过程的系统理念,提高使用人群出行及使用的安全性.根据使用人群的步行可达性及设施与设施之间的关联度优化公共设施的配置,保障公共设施服务对象与空间分布的公平性.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以及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公共设施需求,新建智能公共设施,并对现有公共设施进行智能改造,优化与提升生活性街道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使用与服务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性街道 公共设施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面向开放街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绩效评价及规划策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闫永涛 曾堃 萧敬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34-139,共6页
开放街区的内涵包括空间共享与设施共享两方面,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促进。通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优化,在空间共享的基础上促进设施共享,提升街区活力与品质,是现阶段渐进式塑造开放街区的有效方式。文章选取广州4个街区作为开放街区与非... 开放街区的内涵包括空间共享与设施共享两方面,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促进。通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优化,在空间共享的基础上促进设施共享,提升街区活力与品质,是现阶段渐进式塑造开放街区的有效方式。文章选取广州4个街区作为开放街区与非开放街区的样本,通过大数据技术抓取街区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信息,并利用GIS对各街区公共服务设施绩效进行评价,发现开放街区与非开放街区在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服务水平与空间模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评价结果,进一步提出面向开放街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及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街区 街区活力 社区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 广州
下载PDF
兰州市生活性街道空间互动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鸿飞 张晶晶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3期92-95,共4页
公共空间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居民提供的公共空间缺日渐匮乏,其中生活性街道空间的消失最为典型。本文以兰州市十二条生活性街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居民使用视角入手,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对城市街... 公共空间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居民提供的公共空间缺日渐匮乏,其中生活性街道空间的消失最为典型。本文以兰州市十二条生活性街道作为研究对象,从居民使用视角入手,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对城市街道生活空间景观的评析,概括总结了当前兰州城市生活性街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可识别性、舒适感、安全感与可及性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人性化生活性街道景观的优化建议,力求通过增加空间节点在居民生活中的互动特性,营造充满活力的城市人居空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生活性街道 互动性 兰州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城市街道更新设计方法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仁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7期833-837,共5页
鉴于对城市街道的两种传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归纳与继承,文章从方法论的角度,借用城市设计理论,剖析尤以旧城改造为主的现代城市建设中的街道设计问题,着重关于"人"的元素的推敲以及街道空间"人文精神"之探索,进而... 鉴于对城市街道的两种传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归纳与继承,文章从方法论的角度,借用城市设计理论,剖析尤以旧城改造为主的现代城市建设中的街道设计问题,着重关于"人"的元素的推敲以及街道空间"人文精神"之探索,进而提出预先设计与意象设计两种思路与方法,旨在将过程与目标相结合的设计取向运用于探讨现代城市街道更新设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道 街道空间 街道更新 设计 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