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哲学视域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的伦理思考
1
作者 郭邈 李栋 郭颖婕 《现代医院》 2024年第8期1171-1174,共4页
柏格森作为生命哲学的代表,其所倡导的生成式生命观,为个体生命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所构建的生活观,对个体生命的利益共联赋予极大的关怀和爱,其所宣称的直觉体验生死观,为个体重新理解和领会自我生命开辟了伦理学独特视角... 柏格森作为生命哲学的代表,其所倡导的生成式生命观,为个体生命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所构建的生活观,对个体生命的利益共联赋予极大的关怀和爱,其所宣称的直觉体验生死观,为个体重新理解和领会自我生命开辟了伦理学独特视角。在生命观、生活观、生死观视域下,认为生命哲学体现了医患关系本质的价值延伸,其生命观在于唤醒生命意识,是实现医患社会价值的有力支撑,其生活观在于培养生存能力,指向医患间利益共联的独特属性,其生死观在于激发内在动力,找到重新理解和感悟生命的伦理秘钥。同时,借鉴天津某医院处理医患矛盾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未来和谐医患关系的几重思路:加强医患沟通共情,精准服务医疗实践;辩证客观对待医学,做好患者期望值管理;注重人文素养培育,助推医学人文的落地;健全医疗体制机制,强化利益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生命观 生活观 生死观 医患关系 伦理
下载PDF
体育课程观的生命哲学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旸 何劲鹏 位一纯 《体育科学研究》 2005年第3期47-49,共3页
通过对生命哲学“体验—表达—理解”的方法论解读,透析了体育是一种生命情感体验、非理性的文明表达、生命能量的释放和生活习惯等基本观点,并以此对当前体育课程观进行了生命哲学的理解与规定,以期拓展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视野。
关键词 生命 课程观 体验 表达 释放
下载PDF
浅谈大学生的恋爱观 被引量:9
3
作者 孙淑惠 李艳玲 张素英 《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3-24,共2页
本文就在校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及其现状、原因、危害各方面,阐明大学生如何把握自己,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试图探求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观 性道德 性健康 情感需求 人生观教育 文化建设
下载PDF
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层次性主线及两个基本观点探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承华 贺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737-10738,共2页
提出了高校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牢固树立的层次性主线及生物进化、生态学2个基本观点,以期对该课程建设与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普通生物学 生命的层次性主线 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态学观点
下载PDF
论高校体育课考评制度改革走向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斌 《体育科研》 2001年第2期40-42,共3页
从现行考评制度中考评的内容、方法手段及评分标准三个大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提示了其弊端,并针对于此,提出了高校体育课考评制度重新确立的原则和依据,还较详细地介绍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课考评制度的结构图型及其特点。旨在... 从现行考评制度中考评的内容、方法手段及评分标准三个大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提示了其弊端,并针对于此,提出了高校体育课考评制度重新确立的原则和依据,还较详细地介绍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课考评制度的结构图型及其特点。旨在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探索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考评制度 素质教育 终身体育观
下载PDF
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寻求平衡——京派文学观辨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白春超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6,共4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为典型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京派的文学观力避偏激,追求理性稳健。他们时常拿经典作品当作“试金石”,持守精粹、纯正、普遍之类的标准。在阐释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时,京派既排斥“极端的现实主义”,又反对“为艺术而...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为典型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京派的文学观力避偏激,追求理性稳健。他们时常拿经典作品当作“试金石”,持守精粹、纯正、普遍之类的标准。在阐释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时,京派既排斥“极端的现实主义”,又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试图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寻求平衡,表现出和谐适当的古典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文学观 人生与艺术 古典精神
下载PDF
韩国儒教丧礼文化的确立及其生死观 被引量:2
7
作者 潘畅和 朴晋康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2-17,共6页
在今天的韩国,以祖先祭祀为本质内容的中秋丧祭文化既是对韩国人最重要、在韩国社会中覆盖最广,又是最具韩国人特色的文化现象。其实,从新罗开始至整个高丽时期的近千年,韩国人的丧祭文化还是以佛教式为主导。然而,从朝鲜王朝开始,随着... 在今天的韩国,以祖先祭祀为本质内容的中秋丧祭文化既是对韩国人最重要、在韩国社会中覆盖最广,又是最具韩国人特色的文化现象。其实,从新罗开始至整个高丽时期的近千年,韩国人的丧祭文化还是以佛教式为主导。然而,从朝鲜王朝开始,随着朱子学的"一统天下"和《朱子家礼》的普及,丧祭文化逐渐转向儒教式。这种转向不仅在丧葬形式上,而且在生死观上也都表现出了根本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在地两班"以"奉祭祀,接宾客"的生活方式,又为儒教丧礼文化在韩国的最终确立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儒教丧礼文化 生死观
下载PDF
生命极限的超越——试论司马迁理性生命观 被引量:2
8
作者 何颖 田劲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历史积淀和司马迁的遭遇 ,促使司马迁形成具有独特内涵的生命观。具体表现为对生命本体的体认和对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这是司马迁在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后精神的升华和生命力的勃发 ,是对生命极限的超越。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生命观 终极关怀
下载PDF
创造科学的人生 提高生命的价值——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图书馆员人生 被引量:8
9
作者 邹荫生 沈媛芬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3-277,共5页
阐述了现代图书馆员应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发展目标;应科学处理好各种关系和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与情绪;应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思维方法;对工作、对人生进行科学的总结,过好每一天,提高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现代图书馆员 人生 素质
下载PDF
纳西族殉情作品及殉情风尚生死观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艳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1,共4页
纳西族文化中独特的殉情作品和殉情现象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和思考。纳西族殉情现象不是纳西族文化孤立的一面,它与其现实生活、民族心理性格、宗教信仰和世界观有着直接的或千丝万缕的关联,是民族文化中多种力量整合的结果。
关键词 纳西族 殉情 东巴文化 生死观
下载PDF
在涉老专业群中开展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教育的意义和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东霞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9-92,共4页
临终关怀作为一种关注人性的高质量的服务形式,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但在我国,在专门培养高素质为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教育却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希望通过开展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教育的意义和路径研究,... 临终关怀作为一种关注人性的高质量的服务形式,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但在我国,在专门培养高素质为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教育却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希望通过开展生死观与临终关怀教育的意义和路径研究,包括"生死观与临终关怀"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专业临终关怀教学团队建设等研究,推动我国生死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老专业群 生死观 临终关怀 路径
下载PDF
论沈从文的生命价值观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投文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9-93,共5页
沈从文的生命价值观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其一,追求"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主要指向自然率真的生命品格和雄强健康的生命气魄,代表沈从文"皈依自然"的生命理想;其二,坚守"生命庄严"的精神向度,... 沈从文的生命价值观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其一,追求"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主要指向自然率真的生命品格和雄强健康的生命气魄,代表沈从文"皈依自然"的生命理想;其二,坚守"生命庄严"的精神向度,主要指向"生命神性"的超验层面,代表沈从文"向人生远景凝眸"的生命理想;其三,反对背离生命本质的"阴性人格",主要指向生命的阴暗层面,代表沈从文根除国民劣根性的生命理想。三者综合而成一个整体,构成沈从文独特的生命价值观,从中显示出其主体独特性,深刻地影响到其创作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生命价值观 自然 生命神性 “阴性人格”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完善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史安娜 夏建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4-57,65,共5页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对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在突出全面性、协调性、国际可比性、先进性、地方个性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江苏全面小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大学生生命真诚性迷失的教育归因与导向探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世爱 杨秀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当前,大学生生命真诚性表现出多种迷失趋向:在自我真诚性上表现为真我接纳性的自欺趋向,在人际真诚性上表现为交往利益化的欺人趋向;在社会真诚性上表现为价值体制化的伪善趋向。对此进行教育归因分析,主要归结为三点,即生命超越性教育... 当前,大学生生命真诚性表现出多种迷失趋向:在自我真诚性上表现为真我接纳性的自欺趋向,在人际真诚性上表现为交往利益化的欺人趋向;在社会真诚性上表现为价值体制化的伪善趋向。对此进行教育归因分析,主要归结为三点,即生命超越性教育难以获得认同,自我反省性教育难以行之有效,社会伦理两难性教育难以理性对待。为此,学校需要引导学生,感悟世间生命超然性存在的"清净"真谛,追寻个体生命"反求诸己"的意识和能力,反思、践行生命两难冲突的"舍得"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真诚性 迷失 教育归因 学校导向
下载PDF
从西汉赋家的游仙逸思看其生命价值观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向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83-89,共7页
在神仙信仰甚为普遍的西汉时代,许多赋家具有浓郁的游仙之思。从汉赋的内容来看,他们在游仙的幻想世界中既崇尚生命自由、期望神仙长生,也渴望人格平等,甚至借郊祀场景表露其体道立功、关注现实的文人意识。从西汉赋家游仙幻想之路中,... 在神仙信仰甚为普遍的西汉时代,许多赋家具有浓郁的游仙之思。从汉赋的内容来看,他们在游仙的幻想世界中既崇尚生命自由、期望神仙长生,也渴望人格平等,甚至借郊祀场景表露其体道立功、关注现实的文人意识。从西汉赋家游仙幻想之路中,我们可以更为明确地感受到赋家们表露自我生命观与生命价值观的文人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赋 游仙 生命观 生命价值观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中生存价值的伦理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姝睿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0-33,共4页
儒家学者历来重视个体生命及其死亡的伦理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儒者认为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他们重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认为"人为天下贵";但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更重视生存的道德价值。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生死观 道德价值
下载PDF
时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洋 《华中建筑》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提出应将时间观引入建筑文化研究,通过阐释明堂与月令时间模式的密切关系及中国园林的生命时间观特征,说明时间观对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深层次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园林 建筑文化 时间观 对中 深层 层次 特征 时间模式 月令
下载PDF
论王船山的生死观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理鸿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25-26,共2页
“生”与“死”的问题,是人的生命中所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也成为许多哲人为之探索的要点。船山先生在批判佛教生死观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了独到的阐述,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王船山 生死观 现代价值
下载PDF
生命苦难的哲学冥思——史铁生的意义及《务虚笔记》的思想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金城 《闽江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79-82,97,共5页
本文认为从超越时代的永恒性视角来看,史铁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建设意义,他是我们时代的沉思者,是一个写 作的思想者,一个“思想”的行者。他的《务虚笔记》是对生命苦难和虚无困境进行的一次精神的自我超越,在信仰的废墟上重建 理想... 本文认为从超越时代的永恒性视角来看,史铁生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建设意义,他是我们时代的沉思者,是一个写 作的思想者,一个“思想”的行者。他的《务虚笔记》是对生命苦难和虚无困境进行的一次精神的自我超越,在信仰的废墟上重建 理想,以此获得了生命的意义。由于其传达了精神、理性、神性等形而上的终极因素,因此,小说就不仅仅是作者的精神自传,更 是关于人性、关于人类永恒的“心魂”沉思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生命苦难 哲学冥思 《务虚笔记》
下载PDF
科学与良知之争——以“科玄”论战为中心
20
作者 方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93,共6页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延伸,"科玄"论战的主题由新旧文化的核心范畴良知与科学之争得以确定。玄学派试图通过划界方式,主动将"知"划归科学,以图保留良知之"良("仁)性。这个策略一方面背离了...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延伸,"科玄"论战的主题由新旧文化的核心范畴良知与科学之争得以确定。玄学派试图通过划界方式,主动将"知"划归科学,以图保留良知之"良("仁)性。这个策略一方面背离了仁知统一的儒家良知传统,使良知失去了"知"这个根基。另一方面,科学派趁势追击,以理智破除直觉、情感,以因果律破除自由意志,以科学之知破除良知之"良("仁)性,从而使良知既失"知"性也失"良("仁)性,良知彻底破产。如何在科学时代重建新良知,这无疑是科学与良知之争给中国哲学界留下的难题与重要理论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玄论战 良知 科学 玄学 人生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